微生物与免疫概论
第01章 概论 免疫学
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结、脾脏,
粘膜/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三级免疫器官)
21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一)骨髓(bone marrow)
– 各种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 – 造血干细胞 首先分化成: •髓样干细胞,进一步分化为: •红细胞系,单核细胞系 •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 •淋巴干细胞, 进一步分化为: •T细胞前体细胞——进入胸腺发育
克隆选择学说 (Clonal Selection Theory )
细胞克隆即细胞系,从一个细胞增殖而来的一群细 胞,基因和表型均一致,即为克隆。 (1) 体内存在多种针对各种抗原的免疫细胞克隆, 其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一个克隆针对一种抗原)。 (2) 抗原进入机体内选择相应细胞克隆,使其活
化增殖,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或免疫效应细胞。
42
克隆选择学说 (Clonal Selection Theory )
(3)胚胎期某一免疫细胞克隆接触相应的抗原, 如 自身成分,则被排除或处于抑制状态,称为 “禁忌克隆”,不能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而形
成自身耐受。
(4)某些情况下,“禁忌克隆”可以活化,对自
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
43
第四节 免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奖者中20%以上与免疫学的研 究成果有关。 –临床工作中,免疫学原理和技术应用非常广,
如: 探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 诊断疾病
防治疾病
18
第二节 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9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
•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细胞(T,B, NK) •抗原递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炎性细胞(粒细胞等)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概论 PPT
病原微生物
概念:能引起人、动物、植物疾病 的微生物。
经验微生物学时期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现代虎克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医学
古希腊时蒸酒
腌渍与蜜饯的食品
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的形态学时期
荷兰人列文虎克(1632-1723)是显微镜的先驱
个体小、结构简单
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非细
胞生命物质构成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种类多、繁殖快
例如一般细菌在合适的条件下, 最快可以每20分钟繁殖一代
易变异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直接紧密接触,易受环 境因素和人类使用的各种消毒剂和防腐剂 等影响,发生突变同时获得很强的外环境 适应力
汤飞凡
Bye Bye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第一章概论 PPT
第一章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学概述
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 及分类
第一节 微生物及其类型
一、微概生物概念:
微生物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 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 物。
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小 结构简单 繁殖快 易变异 分布广 种类多
乙肝病毒
HIV病毒
流感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核膜、核仁、细胞器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完整的核结构和细胞器
白色念珠菌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参与自然 界的物质循环 2、微生物在 农、工、医药 方面的应用
微生物
有害: 病原微生物
导致疾病
自然界中N、C、S等 元素循环
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观察到的微生物
列文虎克 和他自制的显微镜 (放大266倍)
疾病学基础 绪论
随着人类对疾病与健康,健康与环境越来越深入 的了解和认识,现代医学愈发重视身心健康,在学习 中要运用“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观点分析疾 病的本质及演变规律。
您知道吗??
我国癌症患者新增700万/年,死亡140万/年; 全世界死亡630万/年;
平均6.64/秒有一个人死亡,原因于慢性病(心脑 血管病及糖尿病,高血压等)。
2009年6月5日去世
当你开始注意健康的 时候,很可能正是你被宣 布有某种疾病的时候。
票 房车 妻 孩 其 子 子子 子 子 他
健 康 给 让给 嫁喊
别 别别 给别 人 人人 别人
47
最新研究发现,通过依靠 人体自身的力量,60%-70% 的疾病可以自愈。
感冒了! 吃药7天,不吃药一周。
伤口自愈 7天拆线
骨骼自愈
伤筋动骨 100天
脏器自愈
人囊肿体、的息自肉、我胞保膜护、肿机块制、钙!
化、纤维化意味着什么?
囊肿、息肉 ——人体对脂溶性毒素的包裹措施;
胞膜、肿块 ——机体面临外源微生物的进攻;或
有表现(症状) 有机制(自稳机制紊乱)
24
地方性甲状腺肿
病因 (缺碘)
症状 (大脖子)
机制
在体内,甲状腺所分泌的甲状 腺激素和垂体所分泌的促甲状 腺激素(TSH)间存在着相互 依赖、相互制约的反馈关系, 缺碘时,甲状腺细胞不能合成 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血中甲状 腺激素浓度下降,甲状腺激素 对垂体分泌(TSH)的抑制作 用减弱,垂体TSH的分泌增加, 血中TSH水平升高。
这样算10年我们就更新了一次
为什么我们的病没好?
疾病久治不愈的两大根源
20世纪杰出的科学巨匠、生物化学家罗杰·J·威廉姆斯博士在他 的一个报告中指出:
微生物学概论pdf
微生物学专业(理学硕士、博士) 微生物功能蛋白 植物病理学专业(农学硕士、博士) 植物病原物相互作用 分子植物病理学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极其活跃、生命力强 大的学科,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
微生物学的 发展,促进了生命的自我复制、生命进化,生命分子 构成等重大理论研究。
生命科学的许多重大研究成果 都是以微生物为研究材料的。
由于微生物学的许多重 大发现,包括质粒载体、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反 转录酶等,才导致了DNA 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的出 现,使整个生命科学翻开了新的一页。
微生物学在生 命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着先锋和奠基的 双重作用。
本课程为植物保护专业微生物方向的专业必 修课。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 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 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 样性,以及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 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命活动规 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 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微生物学的教学环节主要采用课堂讲 授方式授课,辅以辅导答疑和考试。
同时 开设实验课,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 实 验 技 术 。
做 到 课 堂 讲 授 与 实 验 操作 并 重,以保证教学质量。
总学时:88; 授课:58; 实验:30 教 材: 李阜棣,胡正嘉《微生物学》(第六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 考 书: 周德庆《微生物学》(第二版)1绪论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病毒 微生物营养 微生物营养、代谢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生态、应用 微生物传染与免疫 微生物进化、分类鉴定4 8 6 8 2 4 4 4 2 8 4 2王振中 卓侃 王新荣 阮小蕾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 王新荣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 科学。
2024年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案(3)
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案(3)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案(3)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分类、结构和功能,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了解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免疫应答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运用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微生物的分类、结构和功能(1)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等。
(2)微生物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
(3)微生物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酵作用等。
2.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质、循环元素、维持生态平衡等。
(2)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食品加工、药物开发、环境保护等。
3.免疫学的基本概念(1)抗原:能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
(2)抗体:免疫应答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
(3)免疫应答: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和反应。
4.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骨髓等。
(2)免疫细胞: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
(3)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
5.免疫应答的过程(1)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屏障、吞噬细胞等。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B细胞和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2.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3.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
微生物与免疫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抗原〔Ag〕:是指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BCR/TCR〕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其两个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2.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3.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
4.完全抗原:同时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
5.半抗原:仅具备免疫反应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被称为半抗原。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称为抗原表位,它是BCR/T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亦称为抗原决定基,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7.交叉抗原:某些特定抗原不仅可与其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还可与其他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这种抗原被称为交叉抗原。
8.交叉反应:交叉抗原与其他抗原所诱生抗体、免疫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被称为交叉反应。
9.异嗜性抗原:指一类存在于人、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10.超抗原:是一类特殊的抗原性物质,在极低量水平〔1~10ng/ml〕能活化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
11.丝裂原:亦称有丝分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
12.免疫球蛋白〔Ig〕:即抗体,是血液和组织液中一类糖蛋白,由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是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13.多克隆抗体:是指将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多个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抗体是针对多种抗原决定基的混合抗体。
其特点是来源广泛、制备容易。
14.单克隆抗体:单一抗原表位特异性B细胞克隆经融合、筛选和克隆化而获得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其所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5.补体:是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第一篇 微生物概论
细胞质(cytoplasm ) 核糖体(ribosome) 质粒(circular covalently closed DNA)
Cncnc-micro
核糖体(Ribosome)
核糖体
核糖体(Ribosome)
核 糖 体 亚 基 释 放
、
核糖体亚基连在
多聚核糖体
质粒, 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
能,得以在机体内立足定居、生长繁殖、蔓
延扩散的能力。
(1)粘附与穿入 ,P27
(2)繁殖与扩散,P28 (3)对吞噬细胞的抵抗和杀伤作用,P28
Cncnc-micro
(二)构成毒力的因素
细菌的毒素:是构成病原菌毒力的重要物质
基础。按其来源、化学性质和毒性作用的不
同,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
(1)外毒素 ,P28
细菌细胞形态
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能够独立的进行生活,它 的种类繁多,但基本形状有三种:球状、杆状、螺旋状, 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其他形状的细菌
Cncnc-micro
球菌(coccus),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根据它们
相互联结的形式以可分为 :
单球菌 双球菌 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产芽孢细菌的种类 芽孢的构造 芽孢的耐热机制 研究芽孢的意义
spor es
产芽孢细菌的种类
芽孢 菌体 (营养细胞)
孢
孢外壁 芽孢衣
皮 层
芽孢质 芽孢核区 芽孢膜 芽孢壁 核心
细菌芽孢构造的 模式图
芽孢耐热机制
是由芽孢化学组成的特点决定的 含有吡啶-2,6二羧酸(DPA-Ca) 含有芽孢特有的芽孢肽聚糖 芽孢平均含水40%,皮层含水70%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免疫是指··()A、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B、机体清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2.免疫对机体是··()A、有害的B、有利的C、有利也有害D、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3.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5.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6.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可遗传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无免疫记忆D、特异性7.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可遗传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无免疫记忆D、非特异性8.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可遗传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有免疫记忆D、非特异性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获得性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有免疫记忆D、特异性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可遗传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有免疫记忆D、特异性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获得性B、感染后期及防止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无免疫记忆D、特异性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NK细胞D、上皮细胞13.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单核-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NK细胞D、T、B淋巴细胞二、填空题1.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pdf
血清疗法及其治疗白喉的应用 免疫性 噬菌作用 过敏性反应 免疫反应中的抗原与抗体 血型 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抗体结构 免疫反应调节 免疫系统控制和单克隆抗体 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机制 细胞介导的免疫(组织相容抗原)
第二节 免疫学的发展史
经验免疫学时期 经典免疫学时期 近代免疫学时期 现代免疫学时期
近代免疫学时期
20世纪中叶—60年代,由于近代免疫生物学的 进展和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否定了长期以 来机体免疫反应是对外源抗原的特有反应,是 单纯的化学过程的学说,认为免疫反应是机体 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普遍生物学现象。
近代免疫学时期
细胞转移迟发型超敏性的成功 1942年,MW Chase证明除体液免疫外细胞免疫 的存在 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1945年,RD Owen 发现天然耐受现象 1953年,RE Billingham,PB Medawar免疫耐受 证明,使免疫学进入生物学时期
免疫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
免疫学在抗感染方面的巨大成功,促进了生物 制品产业的发展。 主动和被动免疫的应用,控制了多种传染病的 传播。 细胞工程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产生的 细胞因子为临床医学提供了一类新型免疫调节 药物。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01年, 1908年, 1908年, 1913年, 1919年, 1930年, 1960年, 1972年, 1980年, 1984年, 1987年, 1996年,
70年代的重要发现
免疫应答细胞 机体的免疫应答是由多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使 免疫学进入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Pernis 淋巴细胞在抗体产生中的协同作用 Feldman T和B细胞在抗体产生中的协同作用 Unanue 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作用
医学免疫学PPT第一章 绪论课件
免疫调节 身 维持机体平衡 稳
定
肿瘤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 疾病发生
• 儿童哮喘 • 花粉过敏 • 鸡蛋过敏 •…
过敏
• 免疫缺陷
• 遗传性血管神经 性水肿
• 免疫缺陷
• 获得性免疫缺陷 综合征(AIDS)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累及全身各系统 • 蝶形红斑
•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免疫系统 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过程
固有免疫组成
解剖学屏障:皮肤/粘膜组织 生理学屏障:胃酸,溶菌酶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
然杀伤细胞 体液因子: 补体、细胞因子等
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 个体出生后,生活中不断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抗 原刺激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Rowe(1965)自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内发现了IgD 石板(1966)自枯草热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IgE
1、细胞免疫的发现 2、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3、抗体生成克隆或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 4、胸腺的发现 5、七十年代的重要成就还有T细胞亚类的发 现和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等
细胞转移迟发型超敏性的成功证明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Chase等(1942)证明了结核菌素反应不是由抗体引起, 而是由致敏细胞引起,从而证明了机体免疫性除能产生体液免 疫外还能形成细胞免疫,证实了细胞免疫的存在 Fagraeus证明抗体是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转化成的浆 细胞产生的。这些成就提示免疫细胞在抗体形成和细胞介导的 免疫作用中的主导地位
炭疽杆菌疫苗
狂犬病病毒疫苗
1、抗体的发现 2、补体的发现 3、血清学方法的建立 4、免疫化学的研究 5、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6、抗体分子结构揭示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题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G-菌细胞壁组成中不包括(B )。
A、外膜B、磷壁酸C、脂多糖D、肽聚糖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 A )。
A、荚膜B、芽胞C、鞭毛D、菌毛3.普通菌毛是细菌的一种( C )。
A、细长波状的丝状物B、运动器官C、黏附结构D、可传递遗传物质的器官4.具有的细菌抵抗力强。
( D )A、外膜B、菌毛C、鞭毛D、芽胞5.“核质以外遗传物质”是指细菌的( C )。
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6.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A )。
A、菌毛B、荚膜C、芽胞D、中介体7.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D )。
A、质粒B、异染颗粒C、芽胞D、荚膜8.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其作用是( B )。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C、破坏细菌的细胞膜D、抑制细菌的酶活性9.细菌鞭毛的主要作用与有关。
(A )A、运动B、致病力C、抵抗力D、接合10.下列与细菌侵袭力无关的物质是(D )。
A、荚膜B、菌毛C、黏附素D、芽胞11.革兰阴性细菌的性菌毛( C )。
A、与细菌的运动有关B、化学成分为多糖C、参与两个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D、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12.革兰阴性菌化学组成中不包含( B )。
A、核蛋白体B、磷壁酸C、胞质颗粒D、肽聚糖13.关于革兰阳性细菌,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肽聚糖层外有脂蛋白,外膜及脂多糖C、对青霉素敏感D、有些革兰阳性细菌能产生外毒素14.革兰阴性细菌的脂多糖存在于(B )。
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肽聚糖层15.关于芽胞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C )A、芽胞形态、大小、位置有助于细菌的鉴B、一般在机体外才能形成芽胞C、芽胞是所有细菌生活周期中的一种生命形式D、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16.关于菌毛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多见于革兰阴性细菌B、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两种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D、是细菌的运动器官17.革兰染色所用染液的顺序列(C )。
微生物及免疫学试题
Chap10: 细菌学概论1细菌构造中,最耐热的是: EA. 荚膜B. 繁殖体C. 中介体D. 鞭毛E. 芽孢2有关鞭毛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EA. 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别B. *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C.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E. 以上均是3无细胞壁构造的微生物是:CA. 真菌B. 螺旋体C. 支原D. 衣原体E. 革兰氏阴性菌4关于在微生物学开展史上作出重要奉献的科学家及其所作出的奉献,以下哪项表达是错误的: EA. 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B. 巴斯德首次研制出狂犬病疫苗C. 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物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D. 柯霍先后别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E. 琴纳别离出天花病毒5关于细菌芽胞的表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A. 杀灭芽胞是判断灭菌彻底的指标之一B. 抵抗力强C. 是*些细菌形成的一种特殊构造D. 是细菌的繁殖器官E. 在体外营养不良时易形成6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BA. 脂多糖B. 磷壁酸C. 肽聚糖D. 胆固醇E. 几丁质7细菌的繁殖方式是:EA. 以上都不是B. 有丝分裂C. 复制D. 孢子生殖E. 二分裂8关于大肠埃希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错误的选项是: DA. 外膜B. 肽聚糖C. 脂蛋白D. 磷壁酸E. 脂多糖9最先创用固体培养基将细菌进展培养的科学家是:AA. 德国的柯霍B. 英国的李斯特C. 荷兰的列文虎克D. 俄国的伊凡诺夫斯基E. 法国的巴斯德10描述大肠埃希菌生长速度时常用的时间单位是: AA. 分钟B. 秒C. 小时D. 周E. 天11以下哪种细菌具有异染颗粒? EA. 流感杆菌B. 绿脓杆菌C. 伤寒杆菌D. 百日咳杆菌E. 白喉杆菌12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BA. 细菌B. 以上都不是C. 放线菌D. 支原体E. 衣原体13具有粘附能力的细菌构造是:DA. 胞浆膜B. 荚膜C. 鞭毛D. 菌毛E. 中介体14革兰染色所用试剂的顺序是:AA. 结晶紫→碘液→酒精→番红B. 番红→酒精→结晶紫→碘液C. 结晶紫→酒精→碘液→番红D. 番红→结晶紫→碘液→酒精E. 番红→碘液→酒精→结晶紫15以下何种细菌生长分布于琼脂培养管之底部"D P145A. 兼性厌氧菌B. 微需氧菌C. 专性需氧菌D. 专性厌氧菌E. 所有细菌16革兰阴性细菌的性菌毛:DA. 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构造B. 是转导时必要的构造C. 化学成分为多糖D. 参与两个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E.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17有关荚膜的错误描述是:CA. 化学成分多数为多糖,少数为多肽B. 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C. 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D. 具有抗吞噬作用E. 一般在机体内形成18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BA. 毫米B. 微米C. 毫微米D. 以上都不是E. 微微米19细菌L型是指: DA. 不可逆性变异的细菌B. 非致病菌C. 细菌的休眠状态D. 细胞壁缺陷型细菌E. 光滑型—粗糙型菌落变异20首先使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是: BA. 巴斯德B. 琴纳C. 李斯特D. 列文虎克E. 柯霍1关于芽胞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CDEA. 1个细菌只形成1个芽胞B. 是细菌的繁殖器官C. 抵抗力强D. 一般只在动物体外才能形成E. 芽胞形成由基因控制2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在于: ABCEA. 革兰阴性菌肽聚糖不含五肽交联桥B. 革兰阳性菌肽聚糖含量多C. 革兰阳性菌无外膜D. 革兰阳性菌有脂多糖E. 革兰阴性菌无磷壁酸3了解细菌有无动力可用哪些方法?ABCA. 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法B. 压滴法C. 特殊染色法D. 墨汁染色法E. 革兰染色法4以下对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构造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BCA. 无核膜,核质为裸露环状DNAB. 能以二分裂方式繁殖C. 有含肽聚糖的细胞壁D. 细胞核内含染色体遗传物质E. 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5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BCA. 立克次体B. 支原体C. 衣原体D. 寄生虫E. 噬菌体Chap12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1.弧菌主要分布于EA. 动物体肠道B. 土壤C. 空气D. 人体肠道E. 水2.适宜霍乱弧菌生长的培养基是:EA. 肉浸液B. 血清肉汤C. 庖肉培养基D. 葡萄糖蛋白胨水E. 碱性蛋白胨水3.关于淋病奈瑟菌正确的选项是:BA. 为G+菌B. 人是惟一宿主C. 女性感染者比男性更重D. 淋病奈瑟菌不产生β-内酰胺酶E. 无垂直传播4.我国城市水饮用卫生标准是 DA. 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30个大肠菌群;B. 每5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C. 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10个大肠菌群D. 每1000ml水中不得超过3个大肠菌群;E. 每100ml水中不得超过5个大肠菌群;5病原菌与其传播途径组合错误的选项是:EA. 脑膜炎球菌-呼吸道传播B. 伤寒杆菌-消化道传播C. 肺炎球菌-呼吸道传播D. 淋球菌-性传播E. 引起猩红热的乙型链球菌-血行传播6金葡菌产生的致病物质不包括:DA. 杀白细胞素B. 溶血素C. 剥脱性毒素D. 致热外毒素E. 耐热核酸酶7肥达反响的原理是 CA. 协同凝集反响;B. 沉淀反响C. 凝集反响,用抗原测未知抗体;D. 凝集反响,用抗体测未知抗原;E. 间接凝集反响;8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CA. D群链球菌B. 丙型链球菌C.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 B群链球菌E.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9以下哪项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点 CA. 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B. 产生耐热核酸酶C. 胆汁溶解试验阳性D. 产生溶血素E. 分解甘露醇10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是:EA. 烫伤样皮肤综合征B. 毒性休克综合征C. 食物中毒D. 假膜性肠炎E. 肉毒中毒11关于霍乱,错误的选项是:DA. 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B. 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C. 属于烈性消化道传染病D. 病后的免疫力短暂E. 接种霍乱死疫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12别离培养淋球菌,常用的培养基是:BA. 5%葡萄糖肉汤培养基B. 巧克力血琼脂平板C. 精制琼脂肉汤培养基D. 半固体培养基E. 麦芽糖肉汤培养基13引起第7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的细菌是 AA. Eltor生物型B. 古典生物型C. O-1群霍乱弧菌D. O139群霍乱弧菌E. O-2群霍乱弧菌14以下不属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的是: CA. 营养要求不高,耐碱不耐酸B. 致病物质主要是霍乱肠毒素C. 革兰阳性菌D. 有两个生物型,均有O、H抗原E. 无芽胞,但有鞭毛15烫伤受以下哪一种细菌感染易造成全身剥皮病症 B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白喉杆菌D. 肺炎双球菌E. 产气荚膜杆菌16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选项是:CA. 革兰染色阴性B. 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增菌培养基;C. 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D. 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穿梭运动〞现象。
微生物概论
二、微生物的特点
(二)分布广泛 微生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物。 在辽阔的自然界中,无论土壤、水域、空气以及 动物、植物、人体内外都有大量微生物存在。 从炎热的赤道,到酷寒的极地;从阳光强烈的万 米高空,到终年不见阳光的万米海底;从绿色无 边的平原,到荒芜人烟的沙漠;从冰雪高山到泥 泞沼泽,到处都有微生物的踪迹。
<==细菌细胞分裂的电镜超薄切片图 杆菌二分裂过程模式图
2018/10/26
49
五、细菌的繁殖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都很快,大肠
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便 可分裂一次,如果始终保持这样的繁 殖速度,一个细菌在48小时内,其子 代群体将达到无法想象的数量。•然而,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2018/10/26 50
2018/10/26
42
四、细菌的结构
1.荚膜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向
细胞壁表面分泌一种粘液状物质,形成一层 较厚的膜(约0.2μm)称为荚膜。荚膜中含 有大量水分,荚膜对菌体有保护作用,可保 护细菌抵抗干燥。细菌的荚膜与细菌的致病 力有关,具有荚膜的细菌不易被白细胞所吞 噬,故能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起感染。
2018/10/26
36
细 胞 壁的结构2018/10/2637四、细菌的结构
2.细胞膜或胞浆膜 细胞膜是紧贴在细
胞壁的内层,在细胞质外面,所以又 称细胞质膜,是一层薄而柔软且具有 弹性的膜,主要由类脂质、蛋白质和 核糖等化学成分组成。膜的性能具有 选择性半透膜作用,在维持菌体与外 界物质的交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18/10/26 16
二、微生物的特点
(三)繁殖迅速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是惊人的,比高等动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病原微生物名词解释
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与人类疾病相联系的病原微生物称医学微生物 1.6 免疫概念 “免得瘟疫” 抗感染免疫 免疫识别与清除
1.7 免疫三大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1.8 免疫类型 天然防御机能 获得性免疫
§2、发展简史 • • • • • • • • 2.1 分期 经验时期:17世纪中叶以前 建立与发展时期: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 标志 吕文虎克 荷兰人 自制266倍显微镜 奠基人 [法]巴斯德和[德]郭霍 飞跃发展及成熟时期:20世纪中后期。 2.2 免疫学研究新进展 20世纪中后期免疫学研究的十大新进展
•
此外,尚有补体系统的发现与认识,对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 认识,细胞粘附分子的发现,T、B细胞活化的分子机理等的 研究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 5、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 Kohler和Milstein利用杂交瘤技术成功的制备了单克隆抗体, 获1984年诺贝尔奖;日本学者利根川进应用分子生物技术阐 明了抗体多样性形成的原因,为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提供了 理论依据,获1987年诺贝尔奖。 • 6、独特型网络学说的提出。Jerne根据抗体独特型的概念于70 年代中期提出了独特型网络学说。该学说认为Ig或带有Ig的淋 巴细胞通过相互识别其独特型决定簇而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 网络,以维护机体免疫功能平衡。Jerne因此而获1984年诺贝 尔奖。 • 7、抗原递呈细胞的发现。抗原递呈细胞是免疫应答过程中一 类不可缺少和重要辅佐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 细胞和B细胞等。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是经抗原递呈细胞处 理成肽段并与MHC分子结合的肽—MHC复合体。T细胞通过 TCR对其识别,形成TCR—肽—MHC三元体,从而开始激活 T细胞。树突状细胞是抗原递呈功能最强的细胞。
*医学微生物学
涉及了与医学相关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讨论了除寄生虫以外的几乎所有病原生物(即通常所说的病原体) 的生物学特性、传染与免疫、微生物学的检查、诊断、防治技术等 (以破伤风和淋病为例进一步说明该学科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三)学习要求 课堂教学 1、通过 实验教学 指导性自学
特点
章节多 范围广 知识信息量大 学习重点难以把握
(二)主要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免疫学基础 医学微生物学 即大学本科的二门课程 *医学免疫学基础 对“自己”或“非己” 构成及功能 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的功 功能实行的方式 能 内容主要有 途径 人体免疫系统的 过程 结果可以是有益的 结果及其应用 也可以是有害的 既讨论正常人体的免疫保护也深入研究许多疾病(尤其是凝难杂症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慢性致死性病毒感染等)的发病机理、 诊断技术、防治措施等。 (以肿瘤、艾滋病为例进一步加深认识)
(一)介绍教材结构
本教材系大连医学院张卓然教授主编的第四版,成书于2000年5月。
吴秀仙
教材共分五篇38章120节(不包括结论3节) 医学免疫学基础篇辖8章35节 细菌学基础篇辖5章18篇 细菌学篇辖11章29节(包括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四章) 真菌学篇辖2章7节 病毒学篇辖11章38节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导论课
一、介绍学科教师 二、学习本学科入门
(一)介绍教材结构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本学科要求
三、教材绪论
§1.微生物与免疫概念
§3.地位及展望
§2.发展简史(注:20世纪后期免疫学研究的十大新进展)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导论课
一、介绍学科教师 余建新 祝美姣 二、学习入门
4、科普论文题目(请选择2篇,也可自拟题目)
①我所认识的免疫系统及功能。 ②你想知道细菌吗? ③艾滋病可怕吗? ④主要性病病原体有哪些,如何从病原学角度区别它们。 ⑤我国成为高乙肝感染地区的病原学基础有哪些? ⑥癌症能彻底治愈和特异性预防吗? ⑦比较细菌性疾病与病毒性疾病传染、致病、免疫、危害及展望。 ⑧谈谈过敏性疾病的防范和治疗。
5、参考书目
①第四、五版临床医学系使用的本科《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 物学》
②《临床医学免疫学丛书》裘法祖等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全套共11册 ③《现代医学细菌学》罗海波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等等
三、教材绪论
§1.微生物与免疫概述 形体微小 结构简单 1.1 微生物名词 肉眼不能直接见到的
§3、地位及展望 P4—5 自学
20世纪中后期免疫学研究十大新进展
• 1、揭示了机体内存在完整的免疫体系,证实了淋巴系统在免 疫应答中的主导地位。 • 2、发现淋巴细胞是功能多样的细胞群,如全面认识淋巴细胞 在中枢免疫器官中的发育分化过程;淋巴C分T细胞、B细胞、 第三群细胞,而且它们都是不均一的群体(如T细胞可分为γδT 和αβT,后者又分TH1、TH2、Tc、Ts等不同亚群等)。行使不 同的功能。 • 3、免疫球蛋白及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Porter和Edelman因此获1972年诺贝尔奖。 • 4、进一步揭示了MHC基因结构及其功能。 • Doherty和Zinkernagel 因研究免疫反应及效应中MHC限制性 的普遍存在及自身MHC分子在免疫应答和免疫系统发育中的 重要作用获1996年诺贝尔奖。1999年已绘制出人类MHC基因 图的全部序列。有224个基因位点。目前只认识其中的40%有 免疫系统功能。其余有待探索研究。
使95%以上的同学
基本掌握或熟悉 大纲规定的知识点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认真听课 勤记笔记 多提问题 学会自学
分析、处理临床及日常 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现象
2、*课堂教学中提倡
(2)班的同学最好有预习
*实验教学提倡严谨、科学、勤练的学习态度 考试占70% 3、成绩产生办法 实验报告及考核占20% 平时成绩(科普论文)占10%
• 8、超抗原的发现。超抗原是指只需极低浓度(1—10μg)即可 激活大量免疫细胞,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一类抗原。其激活免 疫细胞的方式有别于常规抗原。T细胞超抗原和B细胞超抗原 的发现,对免疫细胞激活机制,诱导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方面 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得到了新的解释。 • 9、对机体抗肿瘤机制和肿瘤细胞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的多种 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近年对人类黑色素瘤的抗原研究取得突 破性进展。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生物技术尤其是细胞工程和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肿瘤临床开展了肿瘤疫苗疗法、单克隆 抗体导向疗法、细胞因子疗法及免疫过继疗法、基因疗法等生 物治疗研究。生物治疗必将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肿瘤 治疗更安全、高效的第四大疗法。 • 10、移植免疫的发展。肾移植和骨髓移植的先驱者Murray和 Thomas获1990年诺贝尔奖后,出现了供受者MHC配型、新型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移植器官的存活率。诱导受 者对供体器官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性是防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 理想途径,并在动物实验中已显示可喜1.2 特点 种类繁多 繁殖迅速 适应性强 1.3 分类 依据 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不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代表有真菌 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代表有细菌 非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代表有病毒 1.4 与人类关系 存在着 有利 不利 应树立 “有菌观念”
无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