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性实验活动在初中

合集下载

实验探究化学初中教案

实验探究化学初中教案

实验探究化学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相关概念。

2. 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水的沸腾过程。

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水的沸腾条件的探究。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温度计、计时器、热水、冷水。

2. 实验药品: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水?水在常温下是什么状态?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常温下为液态。

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

2) 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

3) 用玻璃棒搅拌热水,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 记录水开始沸腾的时间,并用计时器计时。

5) 观察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 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待温度稳定后再进行记录。

3) 沸腾过程中,要观察水的气泡变化和声音。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验总结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提问:1) 水开始沸腾的温度是多少?2) 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何?3) 沸腾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开始沸腾的温度约为100℃,沸腾过程中的温度保持不变,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四、拓展与思考(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为热量用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相关概念。

2. 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水的沸腾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水的沸腾过程及其相关概念,学会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浅谈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引言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弱,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等。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而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诸多优势,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体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成功案例。

2. 正文2.1 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概念及特点探究式实验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实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特点主要包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问题驱动,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调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重视知识的整合与应用,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2.2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现状初中物理教学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的机会。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前言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生命及其现象的科学。

初中生物课程是生物学的入门课,是初步认识生命、理解生理、了解生态、预备生物学学科的基础课程。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文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实验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实验教学法是通过实验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实验是指教师为了教学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一种活动,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活动的准备与安排在进行实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实验活动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内容和步骤,制定实验计划。

其次,要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化学试剂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确保实验器材的齐全和试剂的纯净。

最后,要注意安全措施,例如戴手套、护目镜等保护设备的使用,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安全规则,确保实验的安全。

实验活动的开展在实验活动开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总结实验规律,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和总结。

实验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实验活动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正确的实验步骤,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

实验教学法注重互动性,学生是实验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交流和讨论空间。

实验活动的效果检查与评价在实验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实验活动的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报告、考试、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初中化学进行探究性实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在初中化学进行探究性实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在初中化学进行探究性实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执笔人:毕建祯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完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

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

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集美区级课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初三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次在XX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

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学应该启程了。

(2)厦门市从XX年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是化学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我校随着厦门市一起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人教版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按分类可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而其中有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上册13个,下册11个)。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认知。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探究性学习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渐深入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好评。

探究性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地了解、思考和完成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自主掌握。

接下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 初中物理教案如何融入探究性学习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探究性学习呢?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作用,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

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具体实现的方法:1.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提出开放式问题,学生通过实验和其他方式,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例如:举例:利用物理法则和实验结果, 自行探究以下问题:在被扔出去的棒球中,什么因素会影响飞行的高度?如何减少摩擦力影响的元件设置?利用公式计算出动能和势能高峰的点位,了解什么条件下可以实现定点精准停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自主发掘和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加深理解。

2.设计有趣的实验“动手”体验的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许多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掌握知识。

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物理原理和规律。

比如:举例:对于小车行驶和阻尼的实验- 如何优化物理系统?学生们可以自主挑选实验器材、自我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记录实验数据,测试不同条件下结果的规律。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3.破除固有思维固有思维是制约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痛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这种思维定势。

在一些规律行不通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寻找到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案
实验名称:酸碱中性物质检测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掌握酸、碱和中性物质的检测方法,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
1. 盐酸(酸性物质)
2. 碳酸钠(碱性物质)
3. 红、蓝、黄石蕊试纸
4. 蒸馏水
5. 试管
6. 手套、护目镜
实验步骤:
1. 依次在三个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蒸馏水和碳酸钠溶液。

2. 分别将红、蓝、黄石蕊试纸插入三个试管中。

3. 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试管中物质的酸碱性质。

实验内容分析:
1. 盐酸为酸性物质,对红石蕊试纸为红色。

2. 蒸馏水为中性物质,对蓝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

3. 碳酸钠为碱性物质,对黄石蕊试纸为黄色。

实验拓展:
1. 可以用其他酸碱中性物质进行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2. 让学生自行创新实验方法,检测日常生活中其他物质的酸碱性质。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实验时务必戴手套和护目镜,注意化学品的风险。

2.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保持安静,专心实验,不得滥用实验器材。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酸碱中性物质的性质,并且培养了实验观察和判断的能力,对化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初中探 究 实 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经典实验)

初中探 究 实 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经典实验)

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设置问题情景,提出问题(1)问题是否合理: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2)问题是否符合问题情景:符合情景的目标指向(3)问题的可操作性:在学校的实验设备下是否可行(4)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充分分析,提出假设假设是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

假设不是胡乱猜测,而是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强调逻辑推理。

一个好的假设总是和作出假设的前提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派生性、演绎性。

3.设计实验,实施实验(1)对照原则如果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余因素都相同,那么这两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确定,有时候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有可能会发生对换。

一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或者是,已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对照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

(2)控制变量原则(3) 平行重复原则任何实验必须可以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

随机取样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抵消非处理因素造成的偏差,平行重复原则可以进一步减少偏差的出现。

(4) 条件适宜原则实验中涉及的可能影响到生命活动的所有条件,除了控制条件,都必须尽量控制在最适宜的条件下,以充分再现生命现象。

一般处于模拟自然条件下的生命状态。

(5) 条件可操作原则实验设计是否遵循科学性原则?材料来源、器材等条件是否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结果是否可以测量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或无影响)。

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10只鼠妇,盒子设置一半明亮和一半阴暗,每边放5只,静置两分钟后每隔一分钟记录,计十次,取十次的平均值。

(设置对照,重复) 实验结果:明亮处鼠妇数目为2,阴暗处鼠妇数目为8。

实验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精选3篇)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报告篇1一、利用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探究,学生对实验现象怀有幻想、期待、新奇、兴奋,对实验结论可事先进行猜测和推断,实验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对比、讨论和推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和发现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深入了解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 促进教师角色转变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和发现,从而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三、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策略1. 设计生物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教师可以结合生物学知识体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课题,如植物的生长规律、动物的行为特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探究方向,发现生物学知识的规律和奥秘。

2. 进行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生物学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生物学实验的乐趣和挑战。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究动物的行为规律、观察细胞的结构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学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如科学探究课、科技创新课、科学论文写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课题、收集资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和发现,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引导学生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生物学实践活动,如昆虫观察、植物种植、动物饲养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近距离地接触自然,观察生物的生长、发展和变化,从而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化学教案:实验探究,激发兴趣

初中化学教案:实验探究,激发兴趣

初中化学教案:实验探究,激发兴趣初中化学教学,注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体验与探究,通过开展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原理与实验现象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探究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本文将详细探讨初中化学教案实验探究的具体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期能为广大教师与学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实验设计与实施1.1实验设计化学实验设计需要注重实际应用与教学实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条件与实验目的综合考虑实验内容、实验器材与实验步骤。

一个实验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的科学原理、发现实验中的规律性与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列举实验器材名称、数量与用途,介绍如何正确选择与使用实验器材,注意安全操作和实验环保。

实验方法:总结实验步骤,并揭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

实验内容:阐述实验的主要内容与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的科学原理、发现实验中的规律性与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果与成果,分析实验数据,说明实验结论。

1.2实验实施化学实验实施需要根据实验内容与实验器材进行详细的安排与操作。

在实验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如做好实验器材和药品的检查、准备相应的实验记录本、安全用具、PPS等。

具体实验操作流程如下:实验前准备:做好实验器材和药品的检查、准备相应的实验记录本、安全用具、PPS等。

实验器材确定:根据实验内容确定实验器材和药品,并按照操作要求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药品。

实验步骤:按照实验设计的步骤逐步完成实验。

实验数据收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实验的各个环节,例如测量数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并及时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进行结论的总结。

实验后处理:将实验器材和药品的残余物做好存储、清洁和分类处理的工作。

二、实验探究教学方法2.1引导学生探究实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化学实验与实验现象相结合,从实验现象中引导学生探索背后隐藏的科学原理。

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课教案

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课教案

初中化学探究实验课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学会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教学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包括试管、试管夹、试管架、硫酸、氢氧化钠等。

同时进行实验台的清洁工作,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

2. 实验操作:将试管架装好,用试管夹夹住一个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反应的现象和产物的性质。

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物的性质,同时进行必要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记录。

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分析和总结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5. 实验总结: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总结,总结出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结果,促进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板书:
化学探究实验课教案
教学目标:探究化学反应的规律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2. 实验操作
3. 数据记录
4. 结果分析
5. 实验总结
思考问题:化学反应的特点和原理是什么?
实验要点: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
实验环境:实验台清洁整洁
教学反思:本次实验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注意化学药品的安全使用,避免意外发生。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清理实验器材并检查实验环境的整洁度,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整洁。

希望学生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初中探究式教学教案

初中探究式教学教案

初中探究式教学教案年级学科:初中科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概念,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探究主题:水的性质2. 探究内容:水的密度、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蒸发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性质。

2. 学生分享已知的关于水的性质的知识。

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水的密度是多少?水的表面张力是什么?水是如何蒸发的?”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探究问题进行研究。

3.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关于水的性质的数据。

三、成果展示(10分钟)1. 每组学生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

2. 其他学生对展示成果进行评价,提出问题和建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水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如何保护水资源?”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探究过程的表现。

2. 学生成果展示的质量。

3. 学生对拓展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培养了团队精神。

成果展示和总结反思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整体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学生探究能力不足、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生物初中有趣实验教案

生物初中有趣实验教案

生物初中有趣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豆芽的生长过程,了解种子发芽和生长的生物现象。

实验材料:水豆芽种子、水壶、水、纸巾、玻璃瓶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瓶里放入一层湿纸巾,然后将水豆芽种子放在纸巾上,并轻轻按压使种子贴紧在纸巾上。

2. 将瓶口用纸巾盖住,然后倒入适量的水,使纸巾湿润但不漏水。

3. 将玻璃瓶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并每天观察水豆芽的生长情况。

4. 记录水豆芽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长出、叶片展开等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几天的观察,学生可以看到水豆芽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苗长大,生长过程非常有趣。

实验总结:通过观察水豆芽的生长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种子发芽和生长的生物现象,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探究精神。

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扩展实验:可以让学生尝试其他种子的发芽实验,比如豆子、玉米等,观察不同种子的发芽速度和生长过程,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初中探究性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探究性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探究性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实验材料:小型植物(如豆苗、小麦苗等)、几盆土壤、水壶、不透光布、阳光或灯光。

实验步骤:
1. 将几盆土壤填满,依次种下相同的植物种子,确保每盆土壤中植物的生长环境一致。

2. 将这几盆植物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然后将一盆用不透光布遮住,让其完全不受到光照。

3. 将另一盆放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可以放在阳光下或用灯光照射。

4. 天天观察被遮挡和光照充足的植物的生长情况,比较它们的高度、颜色、茎叶的状态等。

5. 结合观察结果,讨论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实验要点:
1. 在进行实验前,要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一致,以便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2.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植物有足够的水份,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3. 在观察结果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不同表现,比如高度、颜色、茎叶状态等,从而得出
结论。

4. 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注意灯光使用、植物的护理等问题。

扩展实验:
1. 观察不同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2. 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观察室内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从而深入
探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其观察和实验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运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问题解决活动问题解决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探究活动。

这种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验证解决方案。

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活动可以分为小组合作和个人独立两种形式。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而在个人独立形式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数学实验活动数学实验活动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数学规律和现象的活动。

数学实验活动可以通过实验箱、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等方式进行。

在进行数学实验活动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数学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

同时,数学实验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构建数学概念和理论的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还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发现数学之美。

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问题解决活动、数学实验活动和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化学实践探究题教案

初中化学实践探究题教案

初中化学实践探究题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2. 掌握金属和非金属的识别方法;
3. 观察金属和非金属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区别。

二、实验材料:
1. 金属样品:铁钉、铜片、铝箔;
2. 非金属样品:木炭、硫粉、碳酸钙;
3.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钳子、铁镊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金属样品分别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
2. 将非金属样品分别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
3. 观察金属和非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变化;
4. 将金属和非金属与酸反应,观察化学性质变化;
5. 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
1. 金属在加热过程中通常会发光、发热,并发生形状变化;
2. 非金属在加热过程中通常不会发光、发热,并有可能变成气体或产生焦炭;
3. 金属与酸反应会发生气体产生、放热的化学反应;
4. 非金属与酸反应会放热、产生气体,并有可能溶解或变色的化学反应。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金属和非金属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区别,同时也学习了识别金属与非金属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性质特征来判断材料的成分,并更好地理解化学科学原理。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以期为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应能经得起科学的检验。

实验所涉及的物理概念、规律应准确无误,实验方法和步骤应合理可行。

2、启发性原则实验设计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实验现象和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可行性原则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实验能够在课堂上顺利进行。

实验器材应易于获取,实验操作应简单安全,实验现象应明显直观。

4、趣味性原则有趣的实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具有新奇性和趣味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

5、开放性原则实验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自主思考和创新的空间。

例如,在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方面,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和见解。

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步骤1、确定实验主题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物理知识点作为探究性实验的主题。

实验主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究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围绕实验主题,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问题的提出应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3、作出假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

假设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够为后续的实验探究提供方向。

4、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等内容。

探究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探究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相长2020年第4期探究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性任传旭(四川省阆中市宝台中心学校 四川 阆中 637449)摘 要:我国初中化学教育是针对初中阶段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的一种科学文化教育,是一门以化学实验为学科教学活动基础的一门学科,包含了研究自然界中各种化学现象。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操作教学占了很大一部分,实验教学也自然而然地已经成为教好初中化学的一个关键。

在初中化学基础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综合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初中学生积极参与初中化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实践过程,大大加深初中学生对初中化学课程的知识认知和理解。

本文通过实例论述实验教学对我国初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性,以便为老师灵活地展开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初中;实验教学;化学;重要性化学课程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而实验教学在此条件下应运而生。

实验教学即在课本教学的前提下,通过在实验室内进行化学实验完成教学目的。

适宜适时的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独立自主动手学习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其独立自主思考能力,而且能够促使广大学生在自主动手学习实验中不断增加对自主学习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掌握程度,形成从抽象到具象、从基础理论到实际的全面完善的自主学习知识系统,对其日后自身学习生涯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相较于传统的化学课堂单纯的讲授模式,能够将化学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们充分观察化学现象,以此对化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由于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较为活泼好动,上课往往听课很难集中注意力。

而化学实验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充满好奇的初中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

其次就是,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化学思维,让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途径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充分理解的来达到对知识掌握的目的。

设计适合初中物理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

设计适合初中物理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

设计适合初中物理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物理学是一门抽象而深奥的科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物理学知识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帮助初中物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本文将设计一些适合初中物理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

一、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活动是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实践科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示例:1. 简易电路实验准备一些电池、导线、电灯泡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安排搭建电路,观察电流的流动、电灯是否亮起。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构成和基本原理,并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2. 斜面实验准备一块斜面板和一些小球,让学生在不同角度的斜面上滚动小球,并观察滚动的过程。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3. 磁铁实验准备一些磁铁和铁砂,引导学生将磁铁放置在铁砂上,观察磁力的效果。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了解磁铁的磁场特性,掌握磁力线的方向等基本概念。

二、模拟演示活动模拟演示活动是通过模拟实际物理现象,使用模型或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以下是一些模拟演示活动的设计示例:1. 火箭发射模拟准备一个小型火箭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火箭发射的过程。

通过模拟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关于推力、重力和空气阻力的知识。

2. 光的折射演示使用一个透明容器和水,让学生将一根笔放入水中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3. 反射实验使用平面镜和手电筒,让学生观察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三、互动游戏活动互动游戏活动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一些适合初中物理学生的互动游戏活动设计示例:1. 物理知识问答游戏准备一些物理题目和答案,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问答游戏。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竞争和合作中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区别新庄初中:荔选红摘要:本文通过对物理实验目的、认知思维、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等方面对物理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验证性;探究性;实验;比较通过多次的集体评课发现,一部分老师不能正确的区别物理中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评课时有时把上课老师的探究性实验当作验证性实验进行评,有时把验证性实验当作探究性实验进行评。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阐明两类实验的区别,以有利于更好的教学。

(一)、同一个实验的两种不同实验方法探究性实验:是实验者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以发现新事物、新规律,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验证性实验:是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实验原理为目的重复性实验活动。

下面通过对初中物理关于密度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实验,加以比较分析。

实验一、验证性实验名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固体的密度,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加深密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铜块、细线、水。

实验原理:通过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利用物体密度公式ρ=m/V计算出被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m(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V1(3)把铜块放入量筒内,并读出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V2实验结论:铜块的密度ρ=m/(V2-V1)实验二、探究性实验名称: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提出问题: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质量也就会增大到原来的两倍吗?猜想与假设:学生可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作出猜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设计实验:学生根据问题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所测的数据。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2~3人一组,(1)测一个铝块质量,测二个铝块的质量(2)测一个铝块的体积,测两个铝块的体积;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分析,让学生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据,促使学生把所测得数据填入其表格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探究性实验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的重要意义
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1]。

探究性教学有别于传统的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通过是学生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激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主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将探究性教学引入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当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物理教学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

在2001年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该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2]。

实验是物理学习中获取信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主要渠道。

实验既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过程。

因此实验是物理探究性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

2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以及对兄弟院校数十位初中物理同行进行针对性的访谈,深感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中存在一些相似性的问题。

2.1 学校方面首先,学校对于课外活动指导工作量化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

其次,目前学校实验室仅仅满足课堂实验活动的需要,服务于课堂之外的意识比较欠缺。

2.2 家庭方面某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或受文化水平所限缺乏指导能力。

有的家长只是给孩子钱,让孩子自己看着办。

缺少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使所学知识和方法无法得到应有的强化和延伸。

2.3 社会方面给予的关注度和便捷度不够。

有些课外实验或社会调查需要和有关部门协调,而学生协调能力有限,这就要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机构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

2.4 学科方面教学内容固定、课时紧,加之班额太大,演示实验无法充分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即使安排分组实验,每个学生的动手实验的机会也各不相同,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具体指导也不现实。

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无法随时发现纠正导致实验失败,从而导致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受挫。

2.5 教师方面首先,陈旧的实验教学理念导致教师、学生的物理实验意识比较淡薄,致使实验教学不能自觉开展。

广大一线中学教师常规教学任务重,从而无暇顾及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指导。

其次,由于是课外活动,老师的指导更多的是体现在活动之前,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老师不能及时提供帮助,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活动的效果。

2.6 学生自身方面有的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物理课外活动。

另外缺乏自制力和主动性也是导致物理课外活动开展不顺利的重要原因。

3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基本原则
3.1 兴趣性原则教师应从从日常教学和生活实际中结合学生和教材实际探索出更具价值和可行性的题材的活动,提供多形式和多层次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满足各类学生的要求。

3.2 自主性原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从选题、确定方案、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实验、撰写报告、汇报等方面逐步增大开放的程度。

3.3 实际性原则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课题。

如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的调查和模拟研究实验等。

3.4 合作性原则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学生之间营造互相尊重、相互信任
的气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多采用小组探究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小组工作,发挥各自所长,在汇报中鼓励学生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演示、模型等各种方式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5 技术性原则关注学生信息技术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计算机网络)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资料,鼓励帮助学生在汇报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5]
3.6 协调性原则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协调支持学生的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

全方位加大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为学生创设完整系统的探究环境,对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最佳条件。

4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具体内容
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包括: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开放实验室的探究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课题等类型。

4.1 课外小实验和课外小制作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是课堂物理实验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形式,对一些需要用时间较长的观察实验,或不能在课堂完成的实验非常有用。

在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

课外小实验目录应提前公布,学生对其中感兴趣的实验可以申请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或合作演示。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实验器材,并进行反复操作,从而保证了课堂演示的成功率。

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探究经历中均得到很大增强。

对其余同学也能起到极好的激励作用。

课外小制作适宜以自制学具为主。

自制学具存在一定的难度,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仿制阶段,即在现有的实验器材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改造阶段,在认真分析现有仪器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对现有仪器作出的一些改进。

自己设计制作阶段。

迫使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实验,什么样的实验仪器才能正确完成有效的教学。

自制仪器应符合科学、有效、简明、廉价、有趣的原则。

“有效”是指使学生意识到自制学具不同于自制玩具,重在实际效果而非观赏性。

“科学” 是指强调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简明”就是努力使学具做到构造简单,易于制作、易于操作、易于观察。

“廉价”要求一般所需原材料尽可能使用废旧物,只有少数原材料由学校出资购买。

“有趣”是指要突出学具的新颖性,能够更好的吸引观摩者的注意力。

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通过体验小制作成功完成的喜悦,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创新能力。

4.2 开放实验室的探究性实验定期、不定期地开放物理实验室,并一改以往教师为学生提供好器材的做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所需的仪器。

学生感到这种做法很新奇,有趣。

他们必须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取弹簧秤选大量程的好还是小量程的合适都得动动脑筋。

培养学生使用仪器和操作能力。

实验中学生都采用教师准备好的配套仪器,缺乏对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和参数的了解,不会正确使用仪器,特别是一些是贵重仪器更是望而生畏,产生消极心理。

学生自己挑选器材后,自己组装,自己操作。

教师为他们提供工具,不准装错、漏装、不准损坏仪器,组装好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才许使用。

这些工作也难倒不少学生。

培养学生处理故障的能力。

为确保实验的成功进行,教师必须熟悉仪器的原理、构造、性能等。

教师应增加实验仪器知识的传授,不仅让学生会使用仪器,而且还会巧用仪器。

当在实验中一旦仪器出现故障才能迅速排除,在学生实验中故意设置一定的障碍让他们排除,有利于学生养成在使用仪器前认真研究仪器的习惯。

4.3 研究性试验课题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可设计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或实地测量等研究性试验课题。

组织学生或让家长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

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传播科学
精神、思想和知识,满足了学生亲身体验和主动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增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每学年计划安排2-4次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需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每次活动在课内要安排一定课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调查过程和探究过程报告给大家。

活动内容既可以是物理知识的应用,也可以是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中自选,也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趣事物另选课题。

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延伸物理知识。

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如在学生学习了水循环后,分小组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完成报告,报告项目包括考察目标,地点,时间,水域情况,周边情况,总体印象,给相关部门的建议等。

实践中,我们提供给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项目有:①考察校园受噪声污染的情况②考察家庭所在社区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③家庭所在社区的光污染的调查④废干电池的污染调查⑤调查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⑤调查你家或学校的电路中有无违反安全用电之处。

⑥调查并对比自家和亲朋家10年前和现在,用电器的数量。

5结语
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将教学重点放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上。

能够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物理学的学科特点。

一方面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通过用脑思考,动手操作,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广阔题材,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诸如独立思考、文字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

学生通过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外物理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家探究的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学生实验意识增强,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造才能都有很大帮助。

教师和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