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红烛教学设计
红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红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学习如何制作红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5.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1.演讲和讨论:通过演讲和讨论介绍红烛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制作过程。
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讨论,激发他们对红烛的兴趣。
2.观察实践: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份红烛制作材料,包括蜡块、芯线、色素等。
指导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制作过程,并亲自动手制作自己的红烛。
3.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领导者负责指导其他成员制作红烛。
通过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4.展示交流:每个小组完成后,展示他们制作的红烛,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介绍红烛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红烛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红烛的兴趣。
2.演讲:简要介绍红烛的起源、历史和文化背景。
讲解红烛在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中的重要性。
3.讨论: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你们是否曾经使用过红烛?”、“你们知道红烛有哪些传统用途?”等。
第二课时:制作红烛1.准备工作:向每个学生分发红烛制作材料包,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所需材料。
2.演示制作过程:老师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演示如何制作红烛。
详细讲解每个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实践:指导学生按照演示的步骤制作自己的红烛。
老师在旁边提供帮助和指导。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领导者指导其他成员制作红烛。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合作。
第三课时:展示和交流1.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红烛,并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的作品。
2.交流: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
3.讨论: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制作红烛有什么困难?”、“你们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等。
4.总结: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
评价方式1.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并做出记录。
《红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红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了解《红烛》创作的历史背景,理解诗人为何选择红烛作为诗歌的象征意象。
引导学生思考红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象征。
1.2 作者简介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文学地位和影响。
分析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创作风格,特别是对新诗的贡献。
第二章:诗歌结构与艺术特色2.1 诗歌结构分析《红烛》的诗歌结构,包括诗节、诗行、韵律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结构对于表达诗歌主题的作用。
2.2 艺术特色分析《红烛》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美的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第三章:诗歌主题与意象分析3.1 诗歌主题引导学生探讨《红烛》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中对光与黑暗的对比。
分析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态度和思考。
3.2 意象分析分析红烛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理解其代表的光与热的象征。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第四章:诗歌鉴赏与创作4.1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感受《红烛》。
分析诗歌中的语言美、情感美和形式美。
4.2 诗歌创作启发学生从《红烛》中汲取灵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五章:拓展阅读与讨论5.1 拓展阅读推荐与《红烛》相关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分析比较这些作品与《红烛》的异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5.2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红烛》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第六章:课堂活动与互动6.1 课堂讨论设计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围绕《红烛》的主题和意象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6.2 小组活动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分析《红烛》的诗歌结构和艺术特色。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第七章:作业与评估7.1 作业设计布置与《红烛》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的分析文章。
高一《红烛》教学教案(精选3篇)
高一《红烛》教学教案(精选3篇)高一《红烛》教学教案(精选3篇)《红烛》用了象征手法,沉郁顿挫、满腔激情的风格。
从蜡炬成灰变换新的内涵,倡导人们做敢于牺牲、创造光明、给人间带来光明的精神。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高一《红烛》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高一《红烛》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诗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心中情感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新诗的魅力,理解诗歌的结构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一、说——知作者体裁1.说小诗:下面四句诗中所说的诗人是谁?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
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
2.说作者:你知道闻一多的哪些情况?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
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
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
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
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
曾留学美国。
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
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
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
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
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第2.2课《红烛》(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教学设计学科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梳理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红烛的意象,理解咏物诗借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达技巧;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读诗歌,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味诗歌中蕴涵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诗人的光辉人格,学习闻一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报国志向。
教学重点:理解红烛的意象,领悟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探究诗歌中蕴涵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法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设计闻一多纪念馆坐落在闻一多故乡凤栖山麓的清泉寺遗址上,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作为家乡的中学生,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特选读闻一多的《红烛》作为研究突破口。
下面,请让我们一起走进《红烛》,来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吧。
课前自学1.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
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
民主战士。
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
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
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
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2.探究背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下许多爱国诗篇。
1926年,闻一多怀着对祖国的爱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黑暗现实,这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这首诗的情感根基。
《红烛》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红烛》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红烛》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红烛》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导言: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文学是必修的,而对于语文老师而言,如何教授文学文本更是一项需要深思熟虑的工作。
本文以高一必修上的短篇小说《红烛》为例,尝试设计一节优秀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1.课时安排本节课建议安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第二课时是学生课堂讨论和总结回顾。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短篇小说《红烛》的内容及其所展现的主题,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情节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深刻剖析文本,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小说中所表现的情感,体验文学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过程及方法1.引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标题《红烛》,让学生猜想小说会讲什么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学教师可根据教材对小说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小说的背景、结构、人物、情节等,并指导学生用批注笔在书中做好笔记,方便复习回顾。
3.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每个小组选择要点逐一展开,由组员进行抒发关于小说人物的内心、情感的看法,让学生自由交流,互相提问、解答,思维交流,进一步挖掘小说内涵,探究小说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总结回顾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学生自主展示他们在讨论中获得的收获与思考,教师可以指导和点拨学生,强化学生对小说的把握和对文学的理解。
三.教学反思通过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营造了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策划一些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评价批改作业时,尽可能进行详实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推动其形成学习主动性本节课的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对小说《红烛》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师招聘高中语文《红烛》教案(1)
教师招聘高中语文《红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红烛》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背景介绍、作者简介、诗歌的朗读与鉴赏、语言表达特色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红烛》的背景知识,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2.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分析诗歌的语言表达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语言表达特色的分析,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朗读技巧的指导,诗歌背景知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关红烛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红烛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红烛》的作者闻一多及其创作背景。
3.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文本解析: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诗人对红烛的赞美。
5.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中的修辞手法及意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分析其他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及现实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红烛》2. 板书内容:① 作者:闻一多② 背景介绍③ 朗读技巧④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⑤ 诗歌主题:赞美奉献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红烛》全文。
(2)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3)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红烛”精神的理解。
2.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文解析。
(3)示例:红烛精神代表着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习这种精神,关心他人,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但部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024版《红烛》课件大纲
01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时代背景追求民主与科学五四运动时期时代精神体现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对传统观念的批判和反思。
文学革命早年经历留学美国新月诗派代表人物030201闻一多生平及创作历程《红烛》创作背景及意义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社会影响02诗歌内容与主题思想Chapter《红烛》篇章结构与内容概述篇章结构内容概述反抗精神在黑暗的时局下,作者借红烛之口发出反抗的呼声,呼吁人们奋起抗争,追求光明和自由。
爱国情感诗歌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通过红烛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献身精神。
奉献精神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象征着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甘愿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的决心。
主题思想阐释诗歌风格与特点分析浪漫主义风格01象征手法02音乐性0303诗歌意象与象征手法Chapter《红烛》中意象类型及作用红烛意象其他意象意象作用象征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象征手法效果分析意象与象征在表达主题中作用意象与象征的紧密结合通过红烛等意象的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主题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表达。
突出主题意象和象征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和明确。
引发共鸣生动具体的意象和深刻的象征意义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04诗歌语言与修辞手法Chapter《红烛》中语言风格特点简练明快01形象生动02情感饱满03修辞手法类型及运用实例比喻将红烛比作生命的象征,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诗歌节奏鲜明,增强表达力度。
反复通过反复使用某些词汇和句式,强调作者对红烛的情感和思考。
语言和修辞在增强表现力中作用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塑造意境05诗歌情感与审美价值Chapter《红烛》中情感内涵解读爱国情感思念之情孤独与苦闷审美价值体现及评价标准意象美语言美情感美情感与审美在传承文化中意义传承民族精神提高审美素养丰富情感体验06诗歌影响与传承发展Chapter1 2 3地位确立影响深远文学价值《红烛》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地位和影响传承发展现状及挑战传承现状发展挑战应对策略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文化自信THANKS。
《红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红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红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审美情感。
教学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及其《红烛》的创作背景。
2. 学生自读《红烛》,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资料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闻一多及其创作背景。
2. 学生自读《红烛》,感受诗歌的美。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红烛》诗歌内容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了解其对诗歌的兴趣。
第二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红烛》的意象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红烛》中的意象,如“红烛”、“灰烬”等。
2. 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红烛》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红烛》意象和主题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诗歌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红烛》的诗歌表达技巧。
2. 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红烛》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红烛》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学生练习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红烛》修辞手法的理解。
2. 评估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拓展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红烛》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教学内容:1. 进行《红烛》的课堂练习。
2.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拓展阅读。
教学活动:1. 教师出题,学生进行《红烛》的课堂练习。
2. 教师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红烛》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评估其文学视野。
第五章:课程小结教学目标: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2红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教案
2.2 红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严复的生平与主要代表作品。
2.了解小说《红烛》的主要情节和内涵。
3.进一步了解小说《红烛》的艺术特色。
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对文本进行解读。
2.学会从文本中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的情节、主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语言准确、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1.对小说《红烛》的情节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学习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多种阅读策略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1.分析小说《红烛》的艺术特色。
2.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深度解读小说。
五、教学方法1.网络资料检索法:通过网络搜索和查阅资料,了解严复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品。
2.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一起讨论小说《红烛》,从不同角度解读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
3.朗读表演法:通过朗读小说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旨。
4.归纳法:运用归纳法逐步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归纳出小说所要表达的哲理。
5.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提高解读小说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一)课前导学1.让学生自主阅读《红烛》小说,尝试用自己的话简述小说的情节和主旨。
2.分组讨论严复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品,以及这些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课堂教学1.引入请学生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引出小说《红烛》。
2.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红烛》,并使用阅读策略(如划线、做标记、写笔记等)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本。
3.分析与讨论分组讨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小说和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并尝试找出小说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4.艺术赏析通过对小说的艺术特色的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小说的艺术魅力。
5.作文就小说《红烛》的主题进行写作。
(三)课后拓展1.建议学生阅读严复的其他代表作品,如《二拍》、《聊斋志异》等,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与阅读感悟分享。
2.建议学生对小说《红烛》或其他严复作品进行演绎、改编等创意形式的表达。
统编版上册12《红烛》教案(1)
统编版上册12《红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上册第12课《红烛》,主要围绕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进行深入学习。
内容包括: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表达情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红烛的特点及作者对红烛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描绘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感受红烛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描绘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短语,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红烛的奉献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红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红烛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词、短语,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短语,解释词语含义。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比喻、描绘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红烛的认识和感悟。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讲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喻、描绘等修辞手法,仿写一段话表达对红烛的赞美。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红烛生词、短语比喻、描绘奉献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红烛”为题,写一篇赞美红烛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赞美教师的文章,让学生深入了解教师的辛勤付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课堂讲解中的修辞手法分析。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红烛的认识和感悟。
3.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及答案。
一、修辞手法分析1. 比喻: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如“红烛啊,你心甘情愿地烧尽自己,照亮别人”,解释比喻的含义,让学生明白红烛象征着教师的奉献精神。
《红烛》教学设计两篇
《红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中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的用意,理解“红烛”意象2.理解诗歌中传达的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2.掌握诗歌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红烛”意象,理解诗歌传达的深沉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初中所学有关闻一多先生的两篇文章导入。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最后一次讲演》请你谈谈对闻一多先生的印象。
(以湖北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展览前言总结。
)二、板书课题,介绍作者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三、《红烛》创作背景介绍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已初有成就。
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消魂的思乡之情。
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产生出大量的爱国诗篇。
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
《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
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
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
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2-2《红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2《红烛》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红烛》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课,是一首现代诗歌。
作者闻一多以一支红烛为象征,表达了对生命、爱情、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在教学分析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包括形式自由、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等,引导学生理解《红烛》作为现代诗歌的典型代表所具有的这些特征。
2.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解读,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掌握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3.通过对诗歌语言和表现手法的分析,理解作者的诗歌创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中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欣赏《红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对生命、爱情、自由和理想等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和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理解《红烛》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爱情、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语言和表现手法的分析,理解作者的诗歌创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红烛》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点。
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对诗歌的朗诵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教师首先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自己对“红烛”这一物品的印象和理解。
然后,简单介绍闻一多及其创作《红烛》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红烛》教案教学设计3
《红烛》教案教学设计3闻一多一、教学目标:1.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
2.在诵读诗歌时,能够读出节奏、轻重、情感。
3.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能够深入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阅读诗歌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安排:两课时四、教学方法:学生讨论法、ppt演示法。
五、教学设想:先通过标题“红烛”解题,引出红烛是喜庆的象征,提出为何诗人用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做诗序,诗人用意是为何?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去看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白当时作者的是以何种心情写下诗序就能更好的去理解诗歌内容。
再通过录音领读时,学生齐读并找出诗歌中的“三问”更好的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并在最后总结时适当为学生拓展关于鉴湖女侠“秋瑾”的故事,加深对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5分钟)(首先在黑板写上标题《红烛》)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闻一多的《红烛》,但是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的哪里见过红烛呀?(学生随意回答)大家说的都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红烛是一个喜庆的象征呀,一般都用在电视剧中夫妇的洞房花烛夜,还有大家生日时点燃的蜡烛等等。
标题是一个喜庆的象征,可是我们再看下面的序——“蜡炬成灰泪始干”,大家都学过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吧,这句话具体可以翻译为“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灰”和“泪”是不是有一种悲伤的感觉呢?作者为什么要将一喜一悲两个意象安排到一起呢?所以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闻一多的这篇《红烛》!。
《红烛 》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红烛》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红烛》的主题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 分析诗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及其艺术特色。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红烛》是闻一多于1923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光明的渴望。
2. 诗歌字词解析:重点解释生僻字词、成语及其含义。
3.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诗的结构、韵律、节奏等。
4. 诗歌主题探讨:探讨诗人通过《红烛》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诗歌意象的分析。
2. 诗歌象征手法的解读。
3. 诗歌情感的体验。
2.2 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字词解析、结构分析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讨论、分享感受等。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表演等,提高表达能力。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文本、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1. 通过展示红烛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简要介绍诗人闻一多及其创作背景。
4.2 教学新课1. 讲解诗歌字词解析,扫除阅读障碍。
2. 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习诗歌韵律、节奏等。
3. 解读诗歌意象、象征手法,深入理解诗歌主题。
4.3 课堂互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意象等。
2. 分享感受:邀请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诗歌的心得体会。
4.4 诗歌鉴赏1. 分析诗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表演,培养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2.2《红烛》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
《红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目标:1.依照内容与情感,区分诗歌层次,分析不同层次中的情感变化。
2.归纳提炼“红烛”的特征。
核心目标:3.以诗歌中的情感矛盾为抓手,探究诗人内心丰富而复杂的价值诉求。
1、导入新课(1)2020年初,网络上流行这样一段文字:敢问医者何往?战病疫,救苍生。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这简单的两问两答中,展现了医者什么样的情感?舍生取义,无私奉献。
(2)医者的此种牺牲自我,健康他人的精神,转换为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便是李商隐笔下的春蚕和蜡烛。
面对这样的奉献与牺牲时,高尚的人总会为之而洒下热泪。
然而,作为当事人,在义无反顾地走向奉献与牺牲时,他们的心中除了涌动起崇高或者悲壮的情感,或许还会思考一些其他的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红烛》,就是要透过红烛的牺牲,体察诗人内心中丰富复杂的情感。
2、走进作者,感知时代(1)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五四”以后改名为一多。
湖北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怒斥国民党特务,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新诗作品有:《红烛》《死水》《七子之歌》。
(2)关于《红烛》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
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它的情感炽烈执着,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它是的艺术风格鲜明独特,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初中诵读课教案红烛
初中诵读课教案红烛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红烛》。
(2)理解《红烛》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红烛》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红烛》。
(2)理解《红烛》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红烛》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意境转化。
(2)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红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红烛》,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义。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诗句中的意境转化。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句的意义,分析诗人的情感。
(2)分析《红烛》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并背诵《红烛》。
(2)让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人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烛》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7. 课后作业(1)背诵《红烛》。
(2)分析其他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并与同学交流。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红烛》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和诵读兴趣。
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闻一多初期写的《黄昏》这首诗引入本节课。
《黄昏》 太阳辛苦了一天, 赚的一个平安的黄昏, 喜得满面通红, 一气直往山洼里狂奔。 二、作者介绍,《红烛》介绍。 三、初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字音和节奏)说说初读的感 受。
四、品读: ·问题1: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 由。(“灰”与“泪”两层。2、3、4节——“灰”,5、6、7、 8——“泪”) ·:问题2: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 ·问题3: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 不误”是不是矛盾?(设问手法,自问自答。诗人思考的过程) 问题4:怎样理解“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 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结合时代背景回答。(这是 诗人对红烛所寄予的殷切希望,也是诗人的自我勉励。)
五、鉴读:问题1: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一共问 了几次? (三次。: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为何更须烧蜡 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问答式 抒情的层层递进。 问题2: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这是什么 修辞?有什么作用?(反复呼告,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 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问题3:鉴赏诗句: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 来比,可是一般颜色?/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问题5:第五至第七节你认为写了“泪”的哪些内容? (5节:醒悟以后的奉献之始。6节:对红烛的劝慰“何苦伤心流 泪”,因“残风”阻挠而“烧的不稳”不怕牺牲自己而是“急” 不能带来光明,对不能奉献自己的急。7节:“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出快乐的果子。”相信泪也是一种奉献,不会白流。8节:泪是 结果,但是目的在于奉献光明。) 问题6: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不在乎付出是否会有 回报,展现的是诗人无怨无悔的付出。不计较个人荣辱,在乎的 是否能创造光明,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 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灰”与“泪”。最 后归结为哲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六、主旨:通过问题逐步引出主旨。表现主旨的方法。 问题:这首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 点或相关处是什么 ? 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 (托物言志/颜色:红/诗人的赤子之心/照亮黑暗。)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