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批判:马克思历史观中一个不应被忽视的方法论原则

合集下载

关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解析_读孙伯先生_卢卡奇与马克思_

关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解析_读孙伯先生_卢卡奇与马克思_

孙伯先生《卢卡奇与马克思》是关于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研究的一部新著。

这部著作通过对卢卡奇的两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和《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分析,向读者展现了卢卡奇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学者生涯中,伴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跌宕起伏和风云变幻,矢志不移地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轨迹,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卢卡奇所建树的思想业绩。

这对于我们了解卢卡奇及其哲学思想以及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和指导意义。

本文仅就这部著作中孙先生关于卢卡奇物化问题的解析谈一点体会。

一、卢卡奇关于物化问题的阐释与马克思物化和异化理论之异同孙先生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归纳如下:一是物化和物化意识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是历史现象,不是自然现象。

但在卢卡奇看来,物化即异化,没有对物化与异化加以区别研究。

他认为,物化、异化的结果造成了一个存在于人之外的第二自然。

这个自然以其和人相异化、相外在的自然规律的形式来支配和主宰人的活动。

而通常意义下的自然即第一自然。

由于第一自然的规律对人来说是异在的,即不是人们自己所创造的,也不为人们的活动所改变。

所以人只能以直观的方式去把握其内在的规律,却不能超越之。

然而,社会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就其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产物而言,它在本质上具有人的行为特征。

但在商品生产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中,社会存在作为社会活动的结果,却失去了人的行为特征,变成了一种不是由人的活动所控制的,而是支配和主宰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的第二自然。

这样,人的活动的结果就变成了类似于第一自然的第二自然,也以其独立于人的自然规律来支配和主宰人。

因而,人就只能像对待第一自然那样以直观的、抽象反思的方式面对这些规律。

即便按这种方式把握这些规律,人们最多只能利用所提供的机遇,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为方式,而不能达到和保障真正的自由。

二是异化导致了社会历史中普遍存在的二元对立,如主体与客体、思维和存在、自由和必然的对立。

物、物化与物象化--精简稿

物、物化与物象化--精简稿

物象化与物化:马克思物化逻辑的再思考刘森林【提要】从区分几个相关词入手,本文主张区分物化(Verdinglichung)、物象化(Versachlichung)。

认为马克思的V ersachlichung概念在当下中国最有讨论价值。

物象化(Versachlichung)的几种含义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物与物的关系形式表现出来;以社会关系论克服“人”与“物”的二分对立;人的普遍性维度的社会伸张,以及个性维度的丧失;社会关系独立性意义上的职业人与功能人;物象化社会关系的效率论评价,作为一种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在当下的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物象化,就是一种程序化、法制化、标准化、精确化、自动化、“对事不对人”化,相对于随意化、人情化、“对人不对事”化来说,显然是一种进步。

马克思的物象化理论包含着物象化既使人物化又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为物化的消除提供物质基础的张力结构。

之后的韦伯发展了这一概念蕴含着促进效率提高、促使社会合理化的意义,卢卡奇则发展了使人降低为物与事、人的整体性存在被肢解、个性被践踏等负面意义。

我们不能跟着卢卡奇开创的浪漫主义之路走上只重视个性伸张的浪漫不归路,韦伯强调的法制化、合理化含义必须高度重视。

不能因为物象化概念蕴含的批判性否认它在提高效率、公平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也不能因为它后来被韦伯等解释成一种中性词,就否认它在马克思那儿的多重性内涵,尤其是批判性内涵。

遵循马克思的教诲,保持物象化理论的内在张力结构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刘森林(1965-),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引言长期以来,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物”、“物化”的理解,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是仅仅在肯定的层面上理解,还是更多关注其批判性的意义;从原(德)文用词的角度看,是不予区分与中文词“物”对应的两个德文词Sache与Ding,不区别与“物化”相关的多个德文词Entfremdung(异化)、Verdinglichung(物化)、 Versachlichung(事化或物象化) 、Vergegenstaendlichung(对象化)、Entäusserung、Veräusserung(外化),还是还原到马克思使用的德文语境确切地看待其中明显的区别;是仅仅关注文本及其思想,还是首先关注该思想与当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关联;所有这些问题,对于确切、精致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物”(物质)、“物化”观,具有直接的决定性意义。

马克思物化概念

马克思物化概念

马克思物化概念作者:朱小俊来源:《学理论·下》2017年第06期摘要:马克思最早提出物化概念,但是其哲学史溯源可以追溯到康德与黑格尔。

马克思是在批判和超越的维度上,在不同思想时期的著作中,使用对象化、异化、物象化等极其相似的概念来表达物化,但这绝不是将物化概念与之等同。

马克思对商品经济社会的分析与批判,凸显出物化概念蕴含着双重含义。

关键词:物;物化;对象化;异化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060-04当下物化现象日益严重,国内外学界对物化理论普遍关注。

然而对物化概念的界定是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工作,其中如何合理地理解“物”,对进一步理解物化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一、马克思物化概念中的“物”马克思物化概念的界定,首先要搞清楚这里的“物”指的是什么。

马克思对“物”的哲学理解,可以追溯至康德与黑格尔,在文本中二者使用了不同的词来形容“物”,即康德的“自在之物”和黑格尔的“自为之物”,这一差异也是我们区分两个物化的基础,马克思吸收了二者的合理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物”的理解。

(一)康德的“自在之物”康德认为,以往认识论的相互争辩,源自于使认识符合对象,而不是相反让对象符合人的思维方式。

人所能认识的范围不是受制于外在之物,而是取决于认识主体的认知能力。

这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正面的作用表现在建构意义上,即知识是人主观建构起来的不是外物赋予人的,另一方面表现在对“自在之物”的把握无法超出人的自身的认知能力,由此就有了不可知的“自在之物”。

不可知的“自在之物”是在消极意义上提出的,强调的也不是外在之物的实在性,而是人的认识的局限性。

关于人的认识,康德认为是有中介的,不是直接达成的,被认识所中介的物并不是自在物本身,康德反对把认识之物与自在之物等同,因为这样的混用,将经验的范畴加诸外物之上,最终导致理性的二律背反[1]347。

由此,康德改写了传统认识论对“物”的界定:物不是外在于主体的,不是客观存在的,是取决于主体,受制于人的认识形式,被人的认识所构建。

马克思主义“物化”批判逻辑的再发现

马克思主义“物化”批判逻辑的再发现

马克思主义“物化”批判逻辑的再发现马克思主义一直以来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刻批判的理论体系,其中“物化”批判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受到侵蚀的一种重要思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物化”批判逻辑进行再发现,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并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物化”的概念最早是出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关于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批判,揭示了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物化的现象。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劳动成果被转化为商品,人们的社会关系被转化为货币关系,人的劳动力也被当作商品出售。

这种情况下,人的主体性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蚀,人们变成了商品的奴隶,被物化了。

对于“物化”批判逻辑的再发现,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社会中“物化”现象的深层逻辑。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们追求金钱和物质的欲望被无限放大,导致了人的主体性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商品和货币关系,更深层的是人的自我被异化和失落。

我们需要深入观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以揭示其深层的逻辑和根源。

我们需要在“物化”批判逻辑的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物化”批判逻辑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更重要的是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在“物化”批判逻辑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努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物化”现象,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才能更好地恢复人的主体性和尊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资本主义批判空间视角的理论演进

资本主义批判空间视角的理论演进


发 展对城市空 问产生 的影 响以及 在这种 “ 伪善 的建筑体 系” … 下 无产 阶级 的苦难 。他意识到 , 决定城 市空 间的是其背后 的资本主 义生产关 系。从宏观 卜看 , 城市 空间“ 由于无意识的默契 , 也 由于 完 全明确的有意识 的打算 ” t 2 1 ,被分 隔为资产阶级所 占区域和工
西方 马 克 思 主 义 。
马克 思、 恩 格 斯批 判 理 论 的 空 间维 度 在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形 成 的 过 程 中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走 了不 同 的 理 论 道 路 。 马克 思 通 过 哲 学 人 类 学 - ! ' t L # U 转 向 了 唯物 主 义 新 世 界观 , 而 恩 格 斯 则 是 通 过 经 验 社 会 学 研 究 实 现 的 这 一过 程 。这 就 决定了恩格斯 比马克思更早 关注到 了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下 的空 间问题 。在《 英国工 人阶级 状况 》 中, 恩格斯描述 了英 国资本主义
关键 词 : 马克 思 主 义 批 判理 论 空 间
马克思 、 恩 格 斯 在 批 判 资 本 主 义 的 过 程 中形 成 了 “ 唯 物 主 义 历史观 ” 。历 史唯物主义强调透 过物化 的现 实 , 把握 逻辑与历史 的 统 一 。可 以说 , 唯 物 主 义 历史 观 这个 名 称 在一 定 程 度 上 突 出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时 间 视 角 。但 应 当看 到 , 马 克思 和恩 格 斯 的理 论 逻 辑 中是含 有空 间维度 的 , 且存 在于历 史唯物 主义形 成 、 确立 、 发 展的整个过程 。列 斐伏 尔在批判继 承马克思辩证 法思想的基础 卜提 出 了 “ 空 间辩 证 法 ” , 开 肩 了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空 间 批 判 。 晚 期 马克 思 主 义 的代 表人 物 哈 维 则 将 地 理 学 研 究 同对 马 克 思 的研 究相结合 , 提 出 了“ 地 理一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 , 进 一 步 丰 富 和 发 展 了

异化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

异化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

异化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摘要:异化问题是马克思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马克思早期的作品和晚期的作品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又明显不一样,早期的马克思受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以抽象的人的本质为基础来考虑问题,后来逐步的转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考察问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是在马克思开始转变考察角度时期的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唯物史观。

因此,本文重点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在此著作中关于异化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的有关论述。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扬弃异化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的许多哲学家就已有异化的思想了,在哲学史上,卢梭第一个用异化的思想来解释人类历史的辨证运动过程。

尽管他和他之前的大多数近代哲学家一样都相信人类历史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但是他和他们不一样的是没有把这一过程称为历史的进步,相反却认为是历史的退步。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只是进入社会状态之后才逐渐失去自由,社会的丑恶,社会的不平等也是人类进入社会状态才出现和发展的,人创造了文明,而文明又导致了人自由的丧失和人性的堕落,使人们反受文明之害,这就是很典型的异化思想。

黑格尔第一次把异化及其扬弃异化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意义,认为这是否定性的辩证法,否定的原则是辩证法的核心,是推动世界的原则。

黑格尔曾如此评价否定的原则:“对于这一原则而言,没有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没有东西使绝对神圣的,而且这否定原则能够冒一切事物的任何危险并承担一切事物的任何损失。

”①但是,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异化是外化,对象化,为普鲁士王朝辩护,因而用他的异化思想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就成了不可克服的永恒现象,黑格尔的异化理论具有非批判的性质,是为当时的统治者辩护。

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批判了宗教的异化性质,批判基督教把人的本质和上帝分离开来,致使人把人间的一切都奉献给上帝,作为反映人性的宗教到头来成为压制和摧残人性的工具,进而得出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应该扬弃这种异化。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一章社会批评第一节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的发展及贡献(一)文学的“环境、时代、种族”因素的提出:斯达尔夫人、泰纳(二)文学的“服务于社会”功能的提出:托尔斯泰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三)文学的社会因素向更深层的结构拓进:卢那察尔斯基、卢卡契、戈德曼第二节社会批评的若干核心概念解说(一)环境;(二)道德;(三)结构第三节社会学批评的案例(一)托尔斯泰《<莫泊桑文集>序》;(二) 卢那察尔斯基《艺术史中社会学因素和病理学因素》【本章参考书目】(1) 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2)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3)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上卷,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4) 《托尔斯泰读书随笔》,王志耕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5) 卢那察尔斯基《艺术及其最新形式》,郭家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6) 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7) 戈德曼《论小说的社会学》,吴岳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8) 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段毅、牛宏宝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9) 赫伯特·里德《艺术与社会》,陈方明、王怡红译,工人出版社,1989年(10) 埃斯卡尔皮《文学社会学》,符锦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思考题】(1) 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经历了哪些阶段?(2) 在社会学批评中道德维度的作用是什么?(3) 是环境影响艺术文本还是艺术文本影响环境?(4) 用“文本、个人主体、超个人主体”的模式进行社会学批评的写作练习。

泰纳在整个19世纪,法国人始终保持着对文学与社会之关系的热情,另一位被视为“社会学派”的艺术理论家泰纳基于科学化的努力,试图将文学的本质在特定的语境因素中加以确定。

于是,他在其《<英国文学史>序言》(1863-4)中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

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观。

1.美学观:马克思主义批评认为,美学是文艺作品和文化现象的研究领域,它强调了艺术的社会基础和符合人民利益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美学关注作品背后的社会经济环境、阶级关系和历史语境,强调艺术作品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反映的产物。

因此,马克思主义批评通过对作品的社会政治背景、阶级观点、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析,来对文艺作品进行审视和评价。

2.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批评借鉴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为作品和文化现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受到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批评通过对历史背景和社会进程的分析,理解作品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作品对社会的反应和影响。

历史背景的考察对于正确理解和解读作品的意义、内涵和作品所传递的思想非常重要。

而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历史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强调将作品放在社会历史的背景下进行批评分析,关注作品对于社会、阶级、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反映和批判。

2.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批评关注作品中的阶级观点、阶级立场和阶级矛盾,分析作品对于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的态度和功能。

3.集体创作和群众性:马克思主义批评认为文艺作品应该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反映群众的需要和利益。

因此,马克思主义批评强调对作品的群众性和群众性的评价。

4.综合分析和综合方法:马克思主义批评借鉴了多种分析方法,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以综合的方式来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些原则和方法论使得马克思主义批评成为一种基于社会历史和阶级分析的文学批评方法,强调作品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现实。

马克思主义批评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研究和批判,试图揭示作品的意义、价值以及对社会和历史的影响,以推动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已在西欧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182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充分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舞台的时候。

它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3年至1895年。

这一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成果,建立了无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研究的志趣主要在哲学,从未涉猎政治经济学。

由研究哲学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转变发生在他大学毕业以后在《莱茵报》工作期间。

1859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讲到这种转变时说:“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7—8页)1843年10月末马克思迁居巴黎。

12月末即正式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先后写下了《巴黎笔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这时他曾计划出版一部名为《政治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著作,并为此同书商签订了出版合同。

后来,为了清算自己过去的哲学信仰,写下了《神圣家族》,因而使经济学著作推迟。

出版商则因德国政治的压力而取消了合同。

随后,马克思又写下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

马克思在整个40年代制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为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后来他在回顾这段研究工作时曾讲:“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

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2018年马克思教材的思考题答案解析

2018年马克思教材的思考题答案解析

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②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③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发展的学说;④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教授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下列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

这些评选结果对你有何触动和启发?请详细了解评选情况,从与其他上榜思想家的比较中深入认识马克思。

3. 结合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课题和当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正如德里达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始终聚焦于改变世界。

我们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思想史逻辑中的马克思类本质理论还原与确证-最新资料

世界思想史逻辑中的马克思类本质理论还原与确证-最新资料

世界思想史逻辑中的马克思类本质理论还原与确证马克思的类本质理论,历来受到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者的重视和争议,特别是当西方马克思主义日益成为学界的一门显学以后,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或者早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学者群中出现了探索譬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哲学原生态;世界思想史与马克思思想逻辑发生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性等种种理论思潮的可喜现象,的确,在当代马克思思想研究领域,存在着很多值得探索和创新的领域,本文试图从哲学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对马克思类本质理论揭示的人类解放理论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思想以一种反思的逻辑在世界思想史的层面进行追问和论证。

一、世界思想史逻辑与马克思类本质理论“类本质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人学思想的重要逻辑起点,是在继承批判黑格尔“异化”思想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理论的思想史基础上创立的有着关键学术效应的观念形态,本文出于学界研究的现实需要,以此作为一个切入点从世界思想史的发生逻辑角度体观马克思类本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形成中的地位和意义。

人类本质理论的原初内涵。

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人是类存在物的观点。

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

”“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的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马克思又在考察异化劳动剥夺人的类生活中,阐述了人的类本质及其异化。

他指出:“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

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考试相关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生考试相关考题

导论1、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同属科学,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你如何理解两者关系P2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之间的关系P5,11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人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以人文社会问题作为对象性基础,研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特殊性问题,提升人们的方法论自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用方法,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使人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是解释预测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研究是为了发现和解答社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一切积极成果,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根据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加以变革,开启了科学认识社会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坚持客观性、具体性、整体性、发展性、主体性原则.3、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P11第一章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就是实用原则,这句话的问题在哪里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是:实践是检验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角度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人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要求我们坚持知行统一的方法论原则,这样才能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实用原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确立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最高目标.因此实用原则是把行动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意图作为取得“成功”和“效果”的衡量标准.认为只要行动的结果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就是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效果,掌握了真理.这种观点表面上同我们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但实际上,实用原则的认识论和真理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根本不同.因为实用原则的认识论和真理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实践导向的方法论原则是看理论和实践是否达成了统一是否一致,理论是否正确反映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用主义是把行动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意图作为取得成功的衡量标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pt:一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面向实践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只有把社会的认识置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社会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基础.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社会科学研究要反映人民的愿望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社会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不会有真正的的理论.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概括实践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要善于总结多方面经验.二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防止主观随意性三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结底是深入群众.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回归实践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实践检验是一个过程长期的实践检验.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发展的防止思想僵化,不能固守已有理论成果.理论的生命力: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独立思考: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品质.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建构主义、实践哲学、行动研究或者现象学研究方法等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分析可任选一个布尔迪厄实践哲学:习性这个概念在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中占据着中心地位,他的实践理论试图超越两种理论之间的对立,其中的一种理论把实践仅仅看作是构成性的,而另一种理论则把实践看作是被构成性的,如列维—的方法论和本体论的个人主义,诸如的结构主义和涂尔干的追随者们的结构机能主义.布尔迪厄认为社会生活应被看作是结构、性情和行为共同构成的交互作用,通过这一交互作用,社会结构和这些结构的具体化的因而也是处于某种境遇之中的知识,生产出了对行为具有持久影响的定向性,这些定向性反过来又构成了社会结构.因此,这些定向性同时既是“构造性结构”,又是“被构造的结构”;它们形成了社会实践,也被社会实践所成.然而,实践并不是以态度研究的方式,直接从那些定向性中得到的,而是来自于即兴创作的过程,这一即兴创作过程反过来也是由文化上的定向性、个人轨迹和玩社会交互作用游戏能力所构成的.胡塞尔现象学研究方法:现象学方法,即通过直接、细微的内省分析,以澄清含混的经验,从而获得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间的不变部分,即“现象”或“现象本质”.这一方法又被称作本质还原法.胡塞尔倡导的早期现象学运动,主张在各人文学科内运用现象描述或本质还原法,从中获取较直接、较真确的知识.胡塞尔试图借助描述现象学的悬置原则,将一切有关客观与主观事物实在性的问题都存而不论,并把一切存在判断“加上括号”排除于考虑之外.他以为这一哲学立场既可避免当时自然科学中的经验论的“自然主义”,又可避免当时德国“精神科学”中的历史相对主义,从而在哲学研究中奠定具有普遍确定性的认识基础.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意识本身,尤其是意向性活动或意向关系.意向关系既包括意向作用,又包括意向对象.他认为,意向对象不是客观实体,意向作用也不是经验性活动,它们分别是聚结于意向关系体内的特定方面.他主要研究对象在意识中的显现方式,即对象的“透视性形变”、显现时的清晰度,以及意向关系体的统一化作用.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最终演变为更彻底的主观先验唯心主义.目标是使现象学还原深化为“纯粹意识”或“纯自我”,以便使知识的“客观性”或确定性建立在纯主观性的基础上.经过这一还原,一切经验性内容都将被排除,只留下“纯粹意识”或“先验意识”,包括所谓先验自我、意向作用和意向对象.他认为,先验自我是意识和意向结构的最深核心,同时也是推动心理活动和引发知识结构的总根源.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所关注的中心课题是先验意识的构成作用及主体在其特殊视界内经验到的“生活世界”.他指出,从个人生活世界向人类共同世界的过渡,是通过所谓“主体间关系体”来完成的.胡塞尔因其在现象学中的先验唯心主义与彻底主观主义的立场、观点,使他在现象学学派内部不断受到批评.运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论述改革开放初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的意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只有把社会的认识置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社会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基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检验是一个过程长期的实践检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发展的防止思想僵化,不能固守已有理论成果.在实践发展理论,不仅是实践的要求,也是理论本身的要求.理论的生命力: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实践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实践不仅与认识一样具有普遍性特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所以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这一标准对我国当前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具有实践和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深入实践,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把改革推向前进;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第二章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就是社会系统. P31 PPT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很多部分,有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各系统之间都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而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血肉”的,则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诸因素.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生命有机整体.社会形态主要分为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经济社会形态主要是从生产关系视角分析社会发展变化.技术社会形态主要是从生产力的视角研究社会发展变化.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实中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认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既要从经济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社会性质,又要从技术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发展水平;既要提出坚持或变革社会制度的任务,又要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社会有机体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把社会系统称为社会有机体,他们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内部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系统的发展,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 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 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 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套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根本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在唯物论的方法论辩证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分析矛盾特殊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论述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发展必须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1整体性原则: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 ,系统整体功能具有非加和性,系统整体对于组成部分具有制约性.系统整体的功能不是各孤立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2结构性原则: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结构的变化决定功能的变化.合理的结构促进系统功能的优化;不合理的结构造成系统功能的内耗;通过结构调整才能实现功能优化.3层次性原则:社会系统的不同层次既有共同的运动规律,又有各自不同的特殊运动规律.社会科学研究既要重视研究社会系统之各个层次的共同规律,又要重视研究各个层次的特殊规律.4开放性原则系统只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 如果系统处于不能正常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解体和混乱无序. 如果系统在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中引进的不是“负熵”而是“正熵”,系统也要导致解体和混乱.开放系统就是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和传递的系统二:邓小平指出“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有封闭半封闭向对外开放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崛起.这是我们党和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当代世界发展大势,实行对外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系统的开放性原则的最出色运用.第三章.和谐社会就是无矛盾冲突的社会.错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一种无矛盾的社会,也不可能构建一种无矛盾的社会.因为和谐是不同主体、不同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既然是不同的主体、不同事物就必然存在着差异,而差异本身就是矛盾存在的一种形式,而且差异还会演变成其他各种矛盾形式,如果不承认差异和矛盾的存在,就谈不上和谐社会关系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前提就是协调矛盾.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无所不在,也无时不有;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规律和根本法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也就是矛盾的观点看待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矛盾不存在有和没有的问题,也不存在好和坏的问题.矛盾不解决是坏事,矛盾解决了才是好事.旧的矛盾解决了,还会产生新的矛盾,事物就是在不断的解决矛盾过程中前进的.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定矛盾,而是强调要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正确理解阶级分析法在社会矛盾研究方法中的地位和作用P45下面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阶级矛盾.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要求科学分析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极其变动趋势,分析各阶级的差别、矛盾、斗争以及阶级力量变化的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阶级实质,揭示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已不再是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长期存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阶级分析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运用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论述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要在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建设和谐社会.具体方法P42-44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应当是和谐的社会,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社会矛盾.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同样是不存在的.一是要善于分清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其中内因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因就是我们内部的矛盾.二是依据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和统一是事物矛盾所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和谐与不和谐就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两个对立面.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辩证把握和运用,对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在量上变化的激励与控制,把不和谐因素控制在一个社会矛盾可以接受的限度和范围内,在矛盾运动中寻求积极的动态平衡,在相对平衡中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使整个社会始终处于一种健康、良好的发展状态.科学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三是依据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和起着不同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理论,通过对我国社会复杂矛盾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强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区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次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方法.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只有积极发现矛盾,主动解决矛盾,才能使社会达到相对和谐.第四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是一种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吗错误.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是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其中一部分.概念:P54-55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是运用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现象加以了解、说明和解释的一切活动.它是以人类社会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以解释和预测为目的,以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其若干重要方法包括历史主义的方法、科学预见的方法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第四章整章,可答大标题,结合具体内容.P48如何理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P56-57,资料整理P5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分析与评价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古往今来,一切民族和国家都会重视自己的历史.以史为鉴,可以帮助人们察往知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但近年来,在如何对待历史却不时出现刺耳的噪音,这就是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这股错误思潮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迷惑性和渗透性.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表现在史学研究中,而且发展到某些文学、艺术和影视。

对象化_反对_异化_评_1844年经济学_哲学手稿_中的一个潜在矛盾悖结

对象化_反对_异化_评_1844年经济学_哲学手稿_中的一个潜在矛盾悖结

※哲学研究※ 2 对象化“反对”异化———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潜在矛盾悖结张 亮(南京大学哲学系 南京 210093)内容提要:本文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着人本学逻辑与现实的科学逻辑的深刻对立。

一方面,马克思用人本主义哲学话语批判和重新整合了政治经济学;另一方面,蕴涵于政治经济学中的现实的科学逻辑却又不自觉地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

正是在对象化、这一异化史观的基础范畴上,我们看到了现实的科学逻辑完全自发的运演。

正如马尔库塞在1932年预言的那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发表,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

〔1〕西方一些力图“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家终于找到了直接的文本依据,据此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人本主义,马克思在《手稿》中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中后期思想不过是这一体系生出的一些新论题而已。

作为对这股人本主义思潮的一种理论反拨,法共理论家阿尔都塞在60年代宣布,《手稿》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其“总命题”是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它还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思想中的“黎明前的黑暗的著作”。

由于阿尔都塞不理解或根本没有打算去理解,马克思何以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后、在1845年春天就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因此,他只是形而上学地断定,在《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之间存在一个“认识论上的断裂”。

在阿尔都塞那里,哲学革命成了一个不可理解的“无中生有”的突现。

南京大学孙伯钅癸教授在70、80年代的研究已经表明,在《手稿》中存在两种不同的逻辑:人本学逻辑和现实的科学逻辑。

〔2〕张一兵教授在90年代的研究进一步确证了以上的观点,他指出,科学逻辑只是作为人本学逻辑的一种总体否定性因素存在于《手稿》之中。

〔3〕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逻辑有一个完全可以追寻的生成过程。

在这里,笔者则打算依据这一总体思路,再专题式地深化其中一个重要的逻辑悖结,即:对象化“反对”异化。

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

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

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2014-11-02《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作者:杨耕内容提要: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有五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主题由“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使哲学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

二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问题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二分结构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未必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是实践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

三是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资本批判的关系。

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不仅与意识形态批判,而且与资本批判密切相关、融为一体。

马克思以商品为起点范畴、以资本为核心范畴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本质上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批判。

四是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所在。

科学社会主义以历史规律为前提,但它不是仅仅基于历史规律的推导,而是直接建立在资本批判的基础之上,由于深刻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科学社会主义因此成为一门“科学”。

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前提,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为内容,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所在。

五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要在不同的民族、国家生根发芽,就必然产生一个民族化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然包含着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不是使马克思主义去迎合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中国的具体实际,而不是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用中国式的问题及其科学解答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犹如夏夜的群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在这个群星闪烁的理论星空中,领域不断扩大,观点不断推出,问题不断发现、层出不穷。

文学理论选择题

文学理论选择题

文学理论选择题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章练习(不定项选)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ABC)。

A 文学理论 B 文学批评C 文学史D 文学信息学2.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A)。

A 诗学或诗论 B 修辞学C 文艺学D艺术学3,(AB )著的《文学理论》中强调区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的关系。

A 韦勒克 B 沃伦 C 卡勒 D 刘若愚4,《镜与灯》的作者是( B ),本书的副标题是( D )。

A 燕卜逊 B 艾布拉姆斯 C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 D 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5,80年代,中国诗歌理论界最重要的争论是关于()的论争。

A 七月派 B 九叶派 C 朦胧诗派 D 百花文学6,中国古代文论中()提出了“妙悟”说。

A 刘勰 B 钟嵘 C 王国维 D 严羽7,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 B )这一概念。

A 无意识(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B 原始意象 C 净化(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D 移情(德国学者利普斯)8,丹纳在(AB )中最早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

A艺术哲学B 英国文学史C 拉? 封丹及其寓言诗D 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9,(B)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

A 孔德 B 维柯 C 克罗齐 D 莱辛10,所谓的传记式批评在中国可追溯到(A)的“知人论世”,在法国以()为代表。

A 孟子 B 孔子 C 杜威 D 圣伯夫二章练习(不定项选择)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来源于( A )。

A 黑格尔B 莱辛C 马克思D 卢卡契2.(B)曾指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A 车尼尔雪夫斯基B 列宁C 高尔基D 尼克拉索夫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评《弗兰茨? 冯? 济金根》时提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的东西”。

A 莎士比亚B 现实主义C 浪漫主义D 象征4,德国理论家(B)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

A 本雅明B 哈贝马斯C 弗洛姆D 马尔库塞5,20 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大致上取(A)和(D)两条路线。

马克思的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的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马克思的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先想说的话:⏹在当代,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一个思想家的著作有马克思的著作这么难读。

⏹这主要问题并非马克思本身的著作的写作方式、概念使用状况和理论的非体系化等特点决定的。

⏹而主要是,世界上没有哪部著作象马克思的著作这样被如此复杂地解释也允许被解释。

也没有那个人的思想被如此直接又如此误解地被成功地运用于现实并变成现实。

⏹也因此,在马克思的名字下,产生的众多解释的思想里,真理和谬误、阳光与迷雾、伟大与卑贱、真诚与欺骗、特殊与普遍、新颖与陈旧。

都或者以真理的名义或者以谬误的名义并存着。

⏹他的理论,既是弱者的解放的武器,也是强者压迫的工具(苏联曾经的极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是被压迫者真心向往的“乌托邦”,也是统治者虚幻诱惑人民的“宗教”。

抵抗与批判的马克思与建设的马克思,被双方各取所需地理解着,却又似乎并不矛盾。

⏹以马克思命名的理论研究领域,也许还有一个历史上绝无的状况:伟大崇高的人和卑鄙无耻的小人、伟大的心智与渺小的心思、绝顶聪明富有才华的人和绝对愚蠢的人。

他们并存着,并奇怪地都被社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需要着。

⏹我们是如此地知道以马克思命名的思想,我们又如此地不知道马克思的思想。

我们如此地不知道马克思的思想,我们却又如此地不想去知道马克思的思想。

⏹以上所有的情况,恕我直言,它们全都可能发生在我们大学教师的讲课与研究和学生的学习中间。

导言:远未成为历史的马克思⏹镜头之一: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1999年12月,千年交替之际))1,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次网上民意测验中,第一名卡尔。

马克思,第二名爱因斯坦,第三名牛顿,第四名达尔文。

评注:马克思(1818-1883)1848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迄今已200多种语言出版,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1867出版《资本论》。

马克思的伟大学说成了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并影响了其后世众多的思想的诞生。

⏹镜头之二:马克思被德国民众评为“最伟大的德国人”2003,9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进行了一项为期三个月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调查。

马克思主义文论一些问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文论一些问题汇总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1859年4月19日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

所谓“莎士比亚化”,就是要求作家像莎士比亚那样,善于从生活真实出发,展示广阔的社会背景,给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环境;作品的情节应该生动、丰富,人物应该有鲜明个性,同时具有典型意义;作品中现实主义的刻划和浪漫主义的氛围要巧妙结合;语言要丰富,且富有表现力;作家的倾向要在情节和人物的描述中隐蔽而自然地流露出来。

席勒式:马克思在1859年4月19日《致斐•拉萨尔》的信中针对拉萨尔剧本的观念图解式提出的。

所谓“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这里既有对席勒戏剧缺点的揭示,更有对拉萨尔的这种缺点恶性发展的批评。

马克思所维护的是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规律,反对的是唯心主义的观念化的倾向1.“莎士比亚化”是指那种依靠丰富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广阔的社会背景来表现主观的思想情感的创作倾向。

2“席勒式”是指那种不顾人物性格逻辑,违反真实性原则硬性地让人物说他不该说的话,以传达作者思想倾向。

席勒式:指席勒创造中部分存在的从观念出发的概念化、抽象化倾向。

它针对的是席勒部分创作中从主观自我观念和理想出发,以主观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情形观察,以抽象概念的演绎代替对实际生活的真实描写。

莎士比亚化:继承和借鉴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方法,这是对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象的表述,指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深刻的反映出时代的风貌。

1、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化”作为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世界观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和创作特点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戏剧创作中存在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缺点而提出的创作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学

马克思主义人学

马克思主义人学一、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不管后人如何看待,历史的事实终究是改变不了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确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同时,一再明确地强调了自己的出发点,并且直言不讳:“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而且,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这是一种“符合实际生活的”“观察方法”。

确立现实的人作为自己学说的出发点,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前人思想的各种出发点进行批判的结果,是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合乎逻辑的必然结论。

我们知道,宗教神学是以“神”为出发点的,然而在马克思看来,“神”不过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或者说“神”是异化了的人。

马克思揭穿了“神”这个神圣的形象,把它还原成了人。

黑格尔则将“绝对精神”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经过“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

不过,这个“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是头脚倒立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绝对精神”看作是黑格尔所创造的改头换面的上帝。

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哲学殊途同归,他们各自都把“神”或“绝对精神”描绘成创造世界的造物主和主宰人类的精灵,而走向精神上的专制主义。

费尔巴哈对此表示了极度的不满和愤慨,他直接以人为自己学说的出发点,在其创立的人本主义“新哲学”中确立了人的地位。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费尔巴哈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

”然而,在费尔巴哈那里,“就形式讲,他是现实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宗教哲学中所说的那种抽象的人”。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需把这些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

”“但是费尔巴哈所没有走的一步,终究是有人要走的。

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

选择性曲解历史

选择性曲解历史

选择性曲解历史:当代历史虚无主义理论进路评析作者:韩炯发布时间:2013-11-21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点击:559 字体:大| 中| 小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口历史的选择性、连接历史事件方法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否认一些经过长期实践检验为真的历史结论,其谬误在于未能认识到史学认识、史学方法是受制于社会历史观的。

一、问题和缘起虚无主义一词系德文Nihilismus的意译,源自拉丁文nihil(虚无)。

德国哲学家F.H.雅各比1799年在《给费希特的信》中首次使用。

后来尼采把否定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的现象称为虚无主义。

一般认为,虚无主义滥觞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

当时,对于物质宇宙的新观念、对人性的不同见解,以及文学和艺术表达中的新形式,共同推动了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化革命,但同时也带来普遍的焦虑和对欧洲文明的信心危机。

资本主义文明从高歌猛进的"资本的年代"迈入到危机初露的"帝国的年代"(霍布斯鲍姆语),一些西方学者锐敏地感觉到这一点,开始质疑启蒙运动以来笃信的理性乐观主义、历史进步主义、对自然的理性结构的信仰,颂扬非理性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海德格尔、萨特等都曾不同程度地阐释了作为一种个体存在状态的虚无。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其实质就是秉持虚无主义历史观来认识、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

这与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史学理论中的相对主义、绝对历史主义思潮不无关系。

就当下而论,历史虚无主义主要与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若干影响密切相关。

本来,中国的学术土壤中并未曾孕育出历史虚无主义,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却不断遭遇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①国内现有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集中于对其表现、特征及其危害的分析,而对其原因尤其是其理论进路措意甚少。

笔者以为,就当下而论,三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首先,从历史哲学观念的变化看,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在9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并从学术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其理论主张集中表现在倡导解构宏大历史、视历史为文本和凸显历史的审美功能等,其渊源可以上溯至波普尔对带有历史决定论和目的论特征的历史主义的批判、亨普尔关于历史研究中能否应用普遍规律、阿瑟?丹图关于历史叙述句的分析,以及更早期的所谓新黑格尔主义者(克罗齐、科林伍德)的观念论,甚至可以追溯至与尼采同时代的批判历史哲学家狄尔泰、布拉?德雷等倡导的历史"理解"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奇在他 的《 物化和无产 阶级 意识 》 的论文 中论述
了这 个 问 题 , 是 , 的 这 个 思 想 并 没 有 受 到 足 够 但 他 的 重 视 ,而 物 化 批 判 也 没 有 被 提 升 到 马 克 思 历 史 观 的方 法 原 则 的 高 度 来 认 识 。 实 际 上 , 而 物化 批 判 是马克思 历史观 中的一个重要 的方法论 原则 。
定 而 是 自我 否 定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物 化 和 异 化
重 的错 误 对 《 史 与 阶级 意识 》 历 的成 功肯 定 起 了
极 大 的作 用 。 上 所说 , 哲 学上 对 异化 的揭示 如 在
当 时 正 在 酝 酿 之 中 , 快 它 就 成 了那 种 旨在 探 讨 很

问 题 的 提 出
我 们 首先 必须 指 出 的是 , 里所 说 的物 化不 这

1 ・ 8
物化批判 : 马克思历史观中一个不应被忽视的方法论原则
在 着 密 切 的联 系 的。在 一 定 的 社会 制 度 体 系 中 ,
当人被 物化 的 时候 , 这 种使 人 物化 的东 西 实际 而 上 也 是 人 自己 创 造 的 , 使 自己 物 化 , 也 是 一 人 这 种 异 化 形 式 。比如 , 把 自 己 当 做 了 东 西 来 出 售 , 人 而 被 出 售 的 人 在 劳 动 中感 到 这 种 劳 动 不 是 自我 肯
样 的 物 化 现 象 和 物 化 意 识 :在 一 定 的 社 会 历 史 条 件 下 , 和 人 在 其 中 活 动 的 社 会 获 得 了 一 种 人 物 的 特 性 , 人 的 意 识 也 受 到 了 这 种 物 化 状 况 而
把 人 和 社 会 当 做 可 以 控 制 的对 象 。这 种 物 化 的 思 维 方 法 使 人 们 无 法 正 确 地 认 识 人 和 社 会 。 然 卢 虽

的制 约 , 把人 和 社会 作 为 一种 物 的 现象 来理 也
解 。 克 思 认 为 ,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中 , 变 成 了 马 在 人 可 以交换 的商 品 , 得 了物 的特性 。 这里 , 获 在 人 和 人 的 活 动 ( 动 力 ) 观 化 了 , 成 了一 种 可 劳 客 变 以像商 品那 样买卖 的东 西 。 然 , 这 里 , 化 显 在 物 和所 谓 的异 化 也是 不 同的 。 化 是指 人 的 活动 异 及 其 产 品 客 观 化 , 成 为 一 种 独 立 于 人 的 东 西 并 而 反 过 来 控 制 人 。当 然 , 化 和 异 化 之 问 是 存 物
即 “ 品拜 物教 ” 商 。这种拜物教在 社会 历史研究 中把人和社会都 当做 被改造 的客体来观 察, 一种实证主义 用
的态 度理 解社 会 ຫໍສະໝຸດ 关键词 :物化 ;拜物教 ;实证主义;历史观 作者简介 :王 晓升 ( 9 2 16 一
哲学 、 言哲学研究。 语 基 金 项 目 :教 育 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 重 点 研 究基 地 重 大招 标 课 题 “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社 会 历 史观 与 历 史 唯 西 物 主 义” 项 目编 号 :0 JD 00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国家社 会 科 学基 金 重 点项 日 “ 贝 马 斯 的交 往 行 动 理 论 与 ( 6J 70 9) 哈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 项 目编 号 :0 A X 0 ) 阶 段 性 成 果 ; 国家 社 会 科 学基 金 重 大 项 目 “ ( 8Z 01的 改革 开 放 视 域 下 我 国 社会 意识 变 动 趋 向与规 律 研 究” 项 目编 号 :1z&0 8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 0d 4 ) 中图 分 类 号 :B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0 —4 32 1)1 0 80 收 稿 日期 :2 1— 7 3 0 0 14 0(0 0. 1.8 1 0 000—0
) 男, , 江苏射阳人, 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 华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社 会 历 史 观 的 研 究 中 , 们 常 人 常按 照 主体 和 客体 关 系 的模 式 来 思考 人 和社 会 ,
是 人 在 实 践 中把 自 己 的 思 维 对 象 化 ,而 是 指 这
部 分 程 度 上 是 因 为 他 本 人 把 异 化 和 物 化 ( 借 用 他 了 “ 象 化 ” 个 概 念 ) 同 起 来 了 。因 此 , 们 对 这 等 我 可 以 说 , 然 卢 卡 奇 第 一 次 系 统 地 揭 示 马 克 思 思 虽 想 中所 批 判 的 资 本 主 义 物 化 现 象 , 是 , 于 他 但 由 把 物化 和异 化混 淆 起 来 , 此 , 仅 他 本 人对 于 因 不
● 哲学与 时代 问题
物化批判 :马克思历史观中一个不应被忽视
的方法论原则
王 晓 升
( 中科技大学 哲学 系, 华 湖北 武汉 4 0 7 30 4)

要 :虽然卢卡奇 曾经论述过 马克 思物化批 判的思想 , 但是它并没有得到清晰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
马 克 思 批 判 了资 本 主 义 社会 中人 和社 会 都 变成 了物 的物 化 现 象 , 判 了那 种 把 人 和 社 会 当成 物 的 物 化 意 识 , 批
人 在 当 代 资 本 主 义 中 的 状 况 的文 化 批 判 的 中 心 问 题 。 ¨儿 这 就 是 说 , 时 西 方 社 会 所 流 行 的对 于 ” 当 资 本 主 义社会 的异 化批判 促 使 他 的《 史 和阶级 历
是 联 系 在 一 起 的 , 化 会 导 致 异 化 , 化 又 会 反 物 异 过 来 进 一 步 强 化 物 化 。 是 这 并 不 意 味 着 物 化 和 但 异 化 完 全 是 一 回 事 。 化 现 象 所 凸显 的 是 人 和 社 物
会 所 具 有 的 物 的 特 性 ,而 异 化 所 强 调 的 是 人 及 其 活 动 的 结 果 对 人 的 压 制 。与 这 种 物 化 现 象 密 切 联 系 的 是 一 种 物 化 意 识 。这 种 物 化 意 识 就 是 把 人 和
意识 》 的迅 速 传播 , 它之 所 以能够 迅 速 传播 在 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