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湿敷治急性湿疹渗出性皮损疗效观察与护理
中药外洗治疗婴儿湿疹3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若反应不严重 , 可逐渐添加禽 肉 、 鱼虾 等蛋 白质食 物。若脾 胃 失调者 , 可食用 山药 粥 , 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
3 . 2一般 生活护理 婴儿室 内应安静 、 舒适 , 并保持合 适的温 度和湿 度 , 温度以 2 O ~2 5 ℃为宜 , 湿度 则 以 5 O ~6 O 为佳。
多, 时间不宜过长 。如 果患 儿用手 抓挠 患处 , 可用 手套 预 防,
的名称 , 若 浸淫遍体 , 滋 水较 多者 , 称浸 淫疮 ; 以丘 疹为 主者 , 称为血风疮 或栗疮 ; 发于耳部者 , 称 旋耳疮 ; 发 于乳头者 , 称为
乳头风 ; 发于手部 者 , 称 为瘸疮 ; 发于脐 部者 , 称 为脐疮 ; 发 于 阴囊 者 , 称 为 肾囊 风或 绣球风 ; 发 于四肢弯 曲部者 , 称 为四弯 风; 发于婴儿者 , 称为奶癣 或胎症疮 。 笔者于 2 0 1 2 年4 月 ̄2 0 1 2 年l 0 月期 间, 采用 中药 自拟方对 3 O 例湿疹患儿进行外 1 一般资料 1 . 1 临床 资料 3 O例患 者 中 , 女 1 3例 , 男 1 7例 ; 最 小 年龄 及护理, 并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文章编号 : 1 O O 7 —2 3 4 9 ( 2 0 1 3 ) 0 1 一O 0 8 O —O 1 婴儿湿疹是&J L 皮肤科常见病 和多发病 , 病 因复杂 , 好 发
对部分患儿 , 如果温度过高 , 汗液分 泌过多 , 刺 激皮损 , 反而会
于头面部 , 也可 累及躯 干四肢 。表现为多性皮疹 , 伴有严重 瘙 痒, 引பைடு நூலகம் 婴儿哭 闹不安 , 影 响食 欲 , 睡 眠和身体 发育 。中 医古
中药湿敷的临床应用
湿敷分类
①开放性湿敷:将6~8层纱布湿敷垫浸入药液中,取出稍扭干,以不 滴水为度,又保持明显湿度,敷于患处,每次30~40min,间隔 5~10min更换1次,每日次数依病情而定。②封闭性湿敷:主要用于慢 性肥厚角化性皮损,如慢性湿疹、单纯性苔藓等。即在湿敷垫上盖以 油纸或医用塑料薄膜,然后用绷带包扎,每30~40min更换1次,每日 次数依病情而定。③间歇性湿敷:每湿敷2~3h,间隔1~2h,每日3~4 次,间隔期间患处可涂紫草油、氧化锌油;④持续性湿敷:日夜不停 地进行湿敷。
注意事项
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 水泡、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 医师,配合处理。
湿敷和其他治疗方法的配合
湿敷作为一种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为了达到 更好的疗效,常常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 治疗带状疱疹、湿疹就常配合电磁、红光使用; 治疗痤疮、疖、毛囊炎常配合蓝光使用;干躁 性瘙痒、AD常配合保湿剂使用,面部皮炎常 配合舒敏之星使用。
注意事项
药液必须新鲜配制,湿敷的面积与皮损相当,紧贴皮损面,总面积不 超过全身的1/3,敷垫干湿适度,注意无菌操作。冷敷温度约10℃,可 上覆冰袋制冷。注意患者保暖,水勿流入眼、耳、鼻、口中及湿衣、 被褥。湿敷面积过大时,要防止药物吸收中毒,特别是硼酸溶液,最 好不用! 湿敷材料可灵活掌握,如用干净毛巾、手帕、口罩等,置热水中煮沸 消毒。热湿敷为保温可上覆加热袋或用电吹风加热,注意防止烫伤。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导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 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 整理床单元.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中药湿敷的注意事项
中药湿敷的注意事项中药湿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消肿止痒、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以下是中药湿敷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中药: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功效,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
一般来说,常用于湿敷的中药包括黄连、白芷、金银花等。
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皮肤过敏的中药。
2.温度掌握:中药湿敷的温度应适中,不宜过热或过冷。
一般来说,温度应控制在35-40摄氏度之间。
过热的湿敷可能导致烫伤,过冷的湿敷可能引起皮肤冻伤。
3.清洁皮肤:在进行中药湿敷之前,应先清洁皮肤,去除污物和油脂。
可以使用温水和中性皂液轻轻清洁,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湿敷时间:湿敷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
如果湿敷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受损或过敏反应。
5.不宜在开放性伤口上湿敷:如果患有开放性伤口或皮肤破损,不宜进行中药湿敷。
开放性伤口容易感染,湿敷可能会加重感染风险。
6.注意中药过敏:有些人对中药有过敏反应,如果在湿敷过程中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中药湿敷,并就医求助。
7.避免长期连续湿敷:中药湿敷一般是作为一种短期治疗方法使用的,不宜长期连续湿敷。
长期湿敷可能导致皮肤过敏、色素沉着等问题。
8.注意用药量和频率:使用中药湿敷时,应根据需要合理控制药量和频率。
一般来说,每次湿敷可用中药15-30克,每天1-3次。
如果用药过量,可能会导致皮肤刺激或过敏。
9.避免与其他外用药物混用:在进行中药湿敷时,应避免与其他外用药物混用。
不同药物的成分可能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减弱药效。
10.湿敷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湿敷结束后,应用清水清洗湿敷部位,然后用纱布或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
保持湿敷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可以避免细菌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分析
05
湿敷法在中医护理中地位 和作用
湿敷法与中医护理关系探讨
1 2
理论基础
湿敷法以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 通过刺激体表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护理实践
湿敷法作为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 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护理实践中。
3
个体化治疗
湿敷法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进 行个体化治疗,体现了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原则 。
湿敷法在中医护理中优势分析
操作简便
湿敷法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 ,适合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 用。
安全有效
湿敷法通过体表给药,避免了口 服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具有 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药物直接 作用于患处,起效快,疗效显著 。
经济实惠
相比其他治疗方法,湿敷法所需 的药物和器材成本较低,减轻了 患者的经济负担。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分 析
汇报时间:2024-01-25
目录
• 湿敷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湿敷法操作流程与步骤 • 常见疾病湿敷法应用举例 • 湿敷法操作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目录
• 湿敷法在中医护理中地位和作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湿敷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湿敷法定义及作用
定义
湿敷法是将药液浸透于敷料(如纱布 、棉纸等)后,敷贴于患处或特定腧 穴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
04
湿敷法操作注意事项与风 险防范
操作前评估患者情况
01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及过敏史,确定湿敷治疗的适应
症和禁忌症。
02
评估患者皮肤状况,观察有无破损、感染、炎症等,
避免在异常皮肤上实施湿敷。
03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特别是对药物、敷料等材
双黄连粉针湿敷治疗急性湿疹临床观察
2 . 1 . 2 治 疗组 : 应 用 双 黄 连粉 针 湿 敷 , 取 双 黄连 粉
针2 . 4 g , 加入 0 . 9 生理 盐水 5 0 0 ml 中摇 动 至 完 全 溶 解后 , 将 无菌棉 纱 布叠成 6 层, 剪 成 比病 变 区域 稍
损 多 形性 , 常 在红斑 的基 础 上 形 成 密 集 的粟 粒 大 的 小丘 疹 、 丘疱 疹 , 严 重时 出现 小水 疱 , 融 合 成片 , 边界 不清 楚 , 自觉 剧烈 瘙 痒 和 ( 或) 灼热 , 由于搔 抓 丘 疹 、
者随 机 分为 对照 组和 治疗 组 , 每 组各 3 5例 。 两 组 患 者 均 接 受 抗 组 胺 药 物 治 疗 , 口服 富 马 酸 氯 马 斯 汀 口服 液 ; 治 疗组 同时采 用双黄连 粉针 湿敷 治 疗 , 对 照组 采 用 3 硼 酸 洗 液 湿 敷 。结 果 治 疗 组 总有 效 率 显 著 优 于对 照 纽( 9 1 . 4 3 " U S 7 4 . 2 9 , P %O . 0 5 ) 。 结 论 双 黄连 粉 针 湿敷 治 疗 急 性 湿疹 , 方 法 简便 、 安全, 值得 临床推 广。
龄大 于 6岁 ; ③ 发病 时 间在 3 0 d之 内 的患者 ; ④1 周
之 内未 系 统 应 用 过 糖 皮 质 激 素 和 抗 组 胺 药 物 者 ;
程度 , 根据 文献 [ 1 ] 和[ 3 ] , 采用 4级 评分 法制定 疗效
标 准 。0分 : 皮肤无损害, 未 出现 瘙痒 治疗 者 。
急性 湿疹 是 由多 种 内外 因素 引起 的 、 具 有 明显 渗 出倾 向的变 态反 应 性 炎 症性 皮 肤 病 , 病 情 易 反 复
中医护理之中药湿敷法应用详述
中医护理之中药湿敷法应用详述湿敷法(古称溻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尽头,敷于局部,通过药液的渗透及冷、热原理,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解以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的一种外治方法。
历史源流湿敷(溻)方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该书载:“又丹痈疽始发浸淫进长并少小丹擒方”《刘涓子鬼遗方》称本方为“擒汤方”,并叙述有“令极冷,擒肿上”及“温洗疮上,令恒湿”的冷敷和热敷两种方法。
至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已载有数种溻方,如“揄肿方”,“治痈疽始作,肿赤掀热长甚速方”,“升麻揄汤方”,“大黄擒洗方”等,对于具体应用方法也有论述:“故帛四重内汁中”,“故帛两重内汤中”,“擒肿上,干易之,日夜数百度”,“常令湿”。
这和现在临床常用的湿敷法是完全一致的。
作用机理:热湿敷法通过热气和湿气作用于皮肤,扩张血管和汗孔,增加血液向皮肤的流量,有利于清除尘垢、分泌物和死亡的皮肤肌细胞;冷湿敷则对皮肤有滋补作用,通过冷的刺激,可使血管收缩,缩小汗孔,减少皮肤油脂和汗的分泌,还可抑制末梢神经活动,减少局部不适感,起到消炎、消肿、止疼、减少渗出的作用;若冷、热交替湿敷,可使肌肉和血管通过收缩、扩张的交替作用而增加弹性,排泄尘垢,提高皮肤的张力,从而使局部皮肤光洁,润泽。
湿敷方法:湿敷法分为热湿敷和冷湿敷两种方法。
二者均可将6~8层无菌纱布折叠为长条形状,一般湿热敷药液温度未50~60℃,冷湿敷药液温度为4~15℃,每次15~20分钟,将无菌纱布放在热、冷药液中完全浸泡,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纱布的两端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患处或所需施术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纱布(必要时频频将药液淋于敷布上或用塑料薄膜包裹,以保持温、湿度)。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操作前准备:1、仔细检查患者,根据当前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以确定适应症,了解有无禁忌。
根据病情,确定处方;2、评估患者体质、湿敷部位皮肤及心理状况;3、检查应用的药品、物品是否齐备,并依次有序摆好;4、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方法及操作过程中需要配合的事项,以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携用物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中药辨证外敷治疗湿疹106例临床观察
藜 、车前 草 、滑 石 各 l g 5 ,黄 芩 、知母 、苦参 各 l g O, 蝉蜕 6 ;脾 虚湿盛 用金 银 花 、 白术 、茯 苓 各 1 g g 5 ,炒 薏苡仁 3 g 0 ,蛇 床 子 2 g 白鲜 皮 1 g 0, 2 ,厚 朴 、苍 术 、 黄芩 、陈皮 、滑 石 各 1 g 0 ;血 虚 风 燥 型用 菟 丝 子 、 当 归 、知 母 各 1 g 5 ,胡 麻 仁 、茯 苓 、生 地 黄 、玄 参 各
以清 热 利 湿 ,疏 风 清 热 , 养 血 疏 风 润 燥 为 主 。 采 用 的
方法包 括 外 治 法 、 内治 法 、针 灸 法 及 火 罐 刮 痧 法 等 。
其 中外 治法 由于其 效速 验 ,既不 需要 内治法 的繁琐 步 骤 ,也 没有 针灸 法对 手法 技 巧要 求 的严 格 性 ,因 而应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1 0 0年 1 月 第 4 2 5卷第 1 2期
中药 辨证 外 敷 治 疗 湿疹 1 6 临床 观察 0 例
王 花 静
浙江 省永康 市第 一人 民医院 浙江 永康 3 1 0 230
关 键 词 湿 疹 中 药 外 敷 临 床 观 察 近 2 年来 ,笔 者 采 用 中 药 辨 证 外 敷 方 法 对 湿 疹 患 者 进行 治 疗 ,取 得 了 良好 的临 床 疗 效 ,现 报 道 如 下 。
l 一 般 资 料
表 1 两组 疗 效 比较
2 2 病 人 均 为 本 院 就 诊 的 湿 疹 患 者 ,其 中男 1例 1 2 ,女 7 4例 0例 ;年龄 最小 1 8岁 ,最大 6 6岁 ,平均 年 龄 4. 2 8岁 ;病 程 最短 3 月 ,最 长 1 个 0年 。单 纯 上 肢 1 0 ,单 纯下 肢 7 1例 2例 ,四肢及 胸 背 3 O例 ;湿 热 型6 5例 ,脾虚湿 盛 型 4 例 , 『 风燥 型 l 1例 。全 6 衄虚 0
急性湿疹采用中药黄芩外用的疗效和药理分析
急性湿疹采用中药黄芩外用的疗效和药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09-28T08:20:10.92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3期作者:潘美彤[导读] 目的分析急性湿疹采用中药黄芩外用的效果和药理。
潘美彤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四川达州6350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湿疹采用中药黄芩外用的效果和药理。
方法随机将90例急性湿疹患者分成两组,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
给予对照组普通治疗,给予观察组中药黄芩外用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和药理作用。
结果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比较两组的瘙痒消失时间、皮损消失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率,观察组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
结论使用中药黄芩外用治疗急性湿疹,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黄芩外用;急性湿疹;疗效;药理作用急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瘙痒剧烈、易反复发作,触发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外因主要为湿热,湿热环境易发生湿疹;内因与遗传因素、生理因素以及神经因素之间的关系。
临床研究发现,黄芩治疗急性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本研究,观察中药黄芩外敷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和药理作用。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90例急性湿疹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9例、16例,年龄范围21-74岁,平均(50.1±3.8)岁;观察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例、15例,年龄范围22-75岁,平均(51.8±4.2)岁。
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将曲咪新乳膏涂于患处,每日2次,然后口服扑尔敏,每日3次,每次4mg,继以糖钙片,每日3次,500mg 每次,待皮损消退后停药。
观察组外用黄芩。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将中药黄芩30g研成细粉,在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调成糊状。
中药湿敷疗法在皮肤科临床应用
中药湿敷疗法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7T15:43:12.4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1期作者:张贺伟[导读]张贺伟(西平县中医院;河南省驻马店463900)【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了湿疮湿热蕴肤证患者皮损改善的具体情况。
方法选取到了我院在2014.2-2014.12月份收治到的湿疮湿热蕴肤证60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三十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到了西药方法,而治疗组患者则是采用到了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湿疮湿热蕴肤证。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此差异具有了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湿疮湿热蕴肤证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有效改善到患者的症状,为此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湿疹在传统医学中称为湿疮。
它是最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之一临床上,它可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辨证分为湿热证和血瘀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
湿疹是一种对人类有害的常见病尸体。
这个会给病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耐心。
所以此病已引起医患双方的重视学者们。
怎么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该病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当前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到了我院在2014.2-2014.12月份收治到的湿疮湿热蕴肤证60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为此具有了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1.2方法治疗组用龙胆泻肝汤(龙胆15g,黄勤15g,油菜15g,地黄15g,牡丹皮15g,当归20g,车前子15g,15泻15g,Fu陵20g,甘草15g)治疗30例,每次3次;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mg,3次/ D;氯雷他定片10mg,1次/ D,1次/ D;中药调湿敷料(特定成分:0.9%水),氯化钠注射液500ml,盐酸利多卡因多卡因注射液(25ml),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10ml),曲安奈德注射液(100mg),皮炎洗剂(5ml)每天3次在患处。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
饮水注意
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 充足,有助于皮肤保湿和 排毒。
起居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 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或冷 风中,以免影响皮肤恢复 。
定期复查和随访安排
01
定期复查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定期安排复查,评估湿敷效果及皮肤恢复情
预防措施建议
充分了解患者情况
01
在进行湿敷前,应对患者的皮肤状况、过敏史等进行全面了解
,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无菌操作
02
在湿敷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药物和敷
料。
控制湿敷时间和温度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性质,合理控制湿敷的时间和温度
,避免对皮肤造成过度刺激。
处理方法指导
浸泡后的药物用纱布包裹,挤出多余 水分,以不滴水为度。
将所选药物加水浸泡30分钟左右,使 药物充分吸收水分膨胀。
湿敷过程观察与记录
将包裹好的药包敷于患处,用胶 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宜,避免
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湿敷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如出现红肿、瘙痒、水疱 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湿敷并
皮肤过敏处理
立即停止湿敷,用清水洗净患处 ,根据过敏程度给予抗过敏治疗
,如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感染处理
及时清除感染源,对患处进行清 洁和消毒,根据感染情况选用合
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皮肤破损处理
对于小面积的皮肤破损,可进行 局部清洁和消毒后涂擦消炎药膏 ;对于大面积或严重的皮肤破损
,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
部分学员分享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其他同学提供 了宝贵的经验。
中药湿敷的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 水泡、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 医师,配合处理。
湿敷和其他治疗方法的配合
湿敷作为一种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为了达到 更好的疗效,常常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一起使用。 治疗带状疱疹、湿疹就常配合电磁、红光使用;
热湿敷法:可温热局部,改善血液循
环,具有保护、清洁、消炎、镇痛、
药物渗透、促进炎症吸收等作用。
适应证
冷湿敷适用于红肿、糜烂、渗出及结痂的急性炎症 性皮肤病,如急性皮炎、湿疹、溃疡等。热湿敷适 用慢性皮炎,或亚急性皮肤炎症仍有轻度糜烂、少 量渗液者,如亚急性湿疹皮炎。
禁忌症
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热湿敷;年老体弱者 不宜冷敷;皮损面积超过30%者慎敷。孕妇、 哺乳期妇女慎用。
作用功效
冷湿敷法:①冷却作用可收缩末梢血管,促使充血
减轻,渗出减少;传导及放散局部炎症的蓄热,抑
制末梢神经冲动,减轻局部不适感,从而发挥消炎、
止痒、镇定和抑制渗出等作用;②敷贴湿布可吸收
皮损表面的浆液或脓液,软化并清除皮损表面的痂
皮或其他附着物;③可使表皮角质层膨胀,有利于 药物透入皮肤;④保护皮面,隔离刺激,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外界 微生物的侵袭。
次数依病情而定。③间歇性湿敷:每湿敷2~3h,间隔1~2h,每日3~4
次,间隔期间患处可涂紫草油、氧化锌油;④持续性湿敷:日夜不停 地进行湿敷。
冷湿敷:将湿敷垫浸入药液中,温度在 1~10℃为宜, 每隔10min更换1次。其上可放冰袋降温。 热湿敷:将棉花垫浸于热药液中,治疗温度以皮肤 耐受为度,一般30~40℃,病变上盖一层干纱布,取 出湿敷垫扭干(以不滴水为度)置换处于纱布上, 其上在放置一干棉垫或适宜温度的热水袋,以保持 温度。更换时间及每日次数依病情而定。
中药湿敷治疗湿疹疗效观察
作 中不主动 。实施细节服务 以来 , 着以人为 本、 便患者 、 本 方
[ ] 黄玉蓉 , 2 李玉 肖, 张小红. 强化知情 同意 在门诊输液室护 理工作
儿 童输 液室护患矛盾 焦点 是婴幼儿 , 情变化快 、 病 输液 过
程中发生不适不能用语言正确 表达 , 童输液室工作量大 , 而儿
中的作用 [ ] 护理实践与研究 , 0 , ( ) 6 — 2 J. 2 8 5 3 :1 6 . 0 [ ] 乐邱岭 , 3 方 琼, 李秀芳. 护患沟通管理 流程在儿科门诊输液 室
关键词 中药 ; 湿敷 ; 湿疹 ; 护理 d i1 .9 9 jN n 1 7 9 7 .0 2 1 .5 o:03 6 /. s .62— 6 62 1. 7 09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 变态反应性 皮肤病 , 以病 因复 杂、 病程不规则、 反复发作为特 征。临床上按其发作 阶段分 为 急性 、 急性 和慢性三期 。急性湿疹 的皮损呈多形性 , 亚 开始 为 弥漫性潮红 , 继之在红斑上 出现散在式密集 的丘疹或小水疱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选择 2 1 9月 一 0 1 9月收治本院住 0 0年 21 年
院的湿疹 患者 8 , 4例 随机分成两组 , 试验组 和对 照组各 4 2
作者单位 :30 0 湖北荆州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440 姚 亚 春 : , 士 , 主 任 护师 , 士 长 女 硕 副 护
1— 3周 , 日 2次 , 配 合 常 规 护 理 。 每 并
疹, 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 、 浸润 , 棕红色 或带灰色 , 素沉着 , 色 表面粗 糙 , 以少许糠皮样 屑 , 因抓 破而结痂 , 覆 或 个别 有不 同 程度的苔藓样变… 。临床上多采 用静 脉输液 、 内服 或外用抗 组胺 、 激素 、 抗菌药 物等治 疗 , 但单纯 用这 些药 物 , 治疗 疗 程 长、 效果不好 , 容易复发 , 且 我科 除上述方法外采用 中药 I 、 号 Ⅱ号、 Ⅲ号湿敷治疗 , 取得 了较好疗效 , 现报道如下。
三黄止痒散湿敷治疗急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1 . 1 一般 资料
随机 选黑 龙江 中医药 大学 附属 第一 医院皮 肤科 门
诊 湿疹 患 者 8 4例 , 随机 分 为治疗 组 和对 照组 各 4 2例 。
对照组男 2 4例 , 女 l 8例 , 患者年龄 1 6~ 6 5岁 , 平 均 ( 2 8 . 4± 4 . 9 8 ) 岁, 病程 1~ 7天 , 平均 3 . 8天 ; 观察 组男
例, 随机 分 为 治疗 组和 对照 组各 4 2例 , 对照组 用 3 % 硼 酸洗液 湿敷 , 观 察组 用三 黄止 痒散 湿敷 , 2周后 进
行 疗效 对 比。 结果 : 对 照 纽 总有 效 率 7 1 . 4 3 %, 低 于观 察 纽 的 总 有 效 率 8 8 . 1 0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经过 治 疗对 照组瘙 瘁 评 分为 ( 1 . 0 1 4 - 0 . 4 8 ) 分, 而观 察 组 为 ( 0 . 7 8 4 - 0 . 5 1 ) 分, 差 异 有 统计 学
①符 合 急性 湿疹 、 慢 性湿 疹 的西 医诊 断标 准 ; ②治
数据 统计 采用 S P S S 1 5 . 0进 行 , 计 数 资料 和计 量资
料分 别用 检验 ( %) 和t 检测 ( 面4 - s ) , 结果 P<0 . 0 5, 具有 统计 学 意义 。
2 结果
疗前皮损面积 <1 0 %体表 ; ③年龄 1 6~ 6 5岁 ; ④近 1 周内未使 用 过激 素类 药 物 者 ; ⑤ 知 情 同 意, 配 合 治
1 临床 资料
1 . 4 评 定 疗效 标准 治愈 : 皮损 减 退 , 无 明显 瘙痒 , 基 本症 状 消 失 。显 效: 皮 损消 退 7 0 % 以上 , 临床 症状 明显 好 转 。好 转 : 皮 损 消退 3 0 %以上 , 临 床 症 状 有 所 减 轻 。无 效 : 皮 损 消
中药湿敷辅治慢性湿疹疗效观察论文
中药湿敷辅治慢性湿疹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湿敷在治疗慢性湿疹上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慢性湿疹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外用适量皮炎平软膏,治疗组采用去湿止痒、清热消炎中药煎剂湿敷再外擦皮质激素软膏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瘙痒消失和皮疹消退时间,以及湿疹的复发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具有典型慢性湿疹临床表现的病例,皮肤浸润肥厚明显,并符合下列条件;①1个月未全身及局部使用过抗真菌药、抗细菌药或皮质类固醇制剂治疗。
②排除皮质激素过敏或皮损广泛且合并严重内脏病者。
③除外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④除外需服其他影响肾上腺功能或疾病病程的药物者。
1.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经验方“去湿止痒汤”煎汁皮损部湿敷再外擦皮质激素软膏。
除湿止痒汤主要成分:苦参30g 白鲜皮20g 黄柏20g 黄芩20g 地肤子20g 苍术20g 海藻50g 紫草20g 生地30g荆芥10g 防风10g。
上药1剂,慢火水煎后微温,取汁适量。
将6~8层纱布用药液浸泡后敷于皮损处,每日2次,每次2o~30min,湿敷过程中注意保持敷料的湿润以不流淌药汁为度,同时用手指轻压使其紧贴于皮损表面。
湿敷结束后,用消毒纱布或毛巾拭去残余液体,再于患处少量外擦皮质激素软膏。
每日2次,每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给予患者999皮炎平软膏(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清洗局部,在患处涂抹膏药,2~3次/d,皮肤瘙痒严重的可加服盐酸西替利嗪5mg ,qn。
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3周无效者停用,视为无效病例,3个疗程结束后对相关指标与疗效进行观察判定。
1.4 观察指标及记录方法临床观察指标:皮损采用pasi评分[1],包括自觉症状瘙痒的评分,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治疗前后进行pasi评分比较。
患者首次就诊及治疗后每周作以下观察:记录患者的皮损及瘙痒情况,并按4级评分标准记录,见表1。
三黄洗剂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病学》[1]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相关诊断标 准 。 患 者 皮 疹 色 红 ,伴 有 渗 出 ,对 称 分 布 于 臀 部 、四 肢、耳后等全身一处或多处部位,超过全身 30% 面积。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患者;②年龄 18~60 岁;③病程在 2 周内;④入组前 1 个月未系统使用过糖 皮 质 激 素 ;⑤ 同 意 参 加 本 研 究 并 签 署 书 面 知 情 同 意 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有凝血功 能障碍患者;③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患者;④有心肝肾 等严重脏器损害患者;⑤对本次治疗使用药物过敏患 者;⑥不能遵循医嘱规范治疗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湖南九典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0183,每粒 5 mg), 1 粒/次,1 次/日。皮损处外涂卤米松乳膏(澳美制药 厂,HC20150050),2 次/天。 1.3.2 治疗组 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1 粒/次,1 次/日。皮损处外涂卤米松乳膏,2 次/天。加予三黄洗 剂湿敷,具体方法:三黄方(生大黄 30 g、黄柏 30 g、黄 芩 30 g、苦参 30 g、白鲜皮 30 g、金银花 30 g、马齿苋 30 g)加清水 2 000 ml 浸泡半小时后大火烧开转文火 煎至 1 000 ml,将药液装出,再在药物中加入 1 000 ml 清水,大火烧开转文火煎至 500 ml,将两次药液合并, 将无菌纱布放入药液中浸泡约 10 min,取出敷于皮损 处,保留 15 min,每日 1 次,剩余药液可装入药瓶中, 一天内多次涂抹。两组均连续治疗 2 周。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 统计分析,疗效比较采用两样本秩和检验,复发率比 较采用 χ2检验,若 P<0.05 确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三黄洗剂湿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目前湿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避免过敏原、抗炎抗组胺治疗、免疫调节和外用药 物等。
湿疹治疗存在问题
湿疹治疗存在多种问题,如病情易反复、长期用药副作用等。
中药湿敷治疗湿疹的研究现状
中药湿敷疗法
中药湿敷疗法是一种将中药煎汤后,用纱布或毛巾蘸取药液湿敷于皮肤上的治疗方法。
三黄洗剂
三黄洗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湿敷剂,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大黄等,具有清热解毒、燥 湿止痒的功效。
湿疹分类
根据病程、症状和发病部位的不同,湿疹可分为多种类型, 如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等。
湿疹的病因与病理机制
湿疹病因
湿疹的病因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遗传、环境、食物过敏原、感染等。
湿疹病理机制
湿疹的病理机制主要为Ⅳ型变态反应,即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涉及多种细 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湿疹的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
02
高效便捷
湿敷治疗操作简单,疗程短,疗效显著;
03
整体治疗
三黄洗剂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等多重作用,能够改善患者整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状态。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创新性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传统中药应用于急 性湿疹的治疗,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和方法;
局限性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对不同年龄段患者 进行分层分析,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 量和深入研究三黄洗剂对急性湿疹的作用机
制。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三黄洗剂对急性湿疹的作用机 制,探讨其在免疫调节、抗炎等方面的作 用;
VS
展望
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将 传统中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深入研究其 在皮肤科疾病中的应用和作用机制,有望 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皮肤科中药湿敷技术
皮肤科中药湿敷技术【目的】疏通媵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
【适应证】丹毒、皮肤溃疡、手足癣等外科疮疡、脓肿及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
【禁忌证】外用中药过敏者禁用;皮肤急性传染病禁用。
【操作前准备】①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治1评估患者并解释疗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患者准备了解中药湿敷技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掌握放松和配合的方法,嘱患者排尿。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治疗盘、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液、保温杯、温度计、敷料罐、镶子2把、换药碗、弯盘、纱布、治疗巾、毛巾、屏风等,必要时备生理盐水500m1。
5.环境准备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
【操作要点】1素质要求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2.操作前准备备齐用物,放置合理;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环境准备良好。
3.操作过程遵医嘱将中药汤剂或药液原液或稀释液加热至40〜42(,放于保温杯中,携至病床旁。
将药液倒入换药碗中,把4〜8层纱布浸于药液中,将纱布拧至不滴水即可,敷于患处;频淋药液于纱布上,以保持湿度、温度,湿敷时间为15〜20分钟。
湿敷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询问患者有无灼热、刺痛、瘙痒加重等不适主诉。
4.操作后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衣着,及时记录,项目齐全;清理用物,按要求处理各类物品。
【护理】(1)中药湿敷前,需评估患者主要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及湿敷部位皮肤情况。
(2)中药湿敷时,注意药液温湿度、浓度适宜,防止烫伤、药物过敏。
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并告知患者如果感觉局部刺痛、灼热、瘙痒加剧,请立即告知护士,可能为药物过敏,将予立即停止操作。
(3)中药湿敷后,再次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嘱患者不可立即用水清洗局部皮肤或疮面,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天后可自行消退。
(4)告知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或疮面清洁干燥,不可搔抓患处。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
唐苏为;谢韶琼;汪青良;宋勋;沈芳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5(024)005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急湿煎剂口服联合三黄洗剂外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湿疹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中药急湿煎剂口服联合三黄洗剂外敷,对照组口服依巴司汀片10 mg/d,3%硼酸溶液外敷,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 (P<0.05),治疗组对皮损渗出、糜烂改善情况及止痒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急湿煎剂口服联合三黄洗剂外敷治疗急性湿疹疗效安全确切.【总页数】3页(P884-886)
【作者】唐苏为;谢韶琼;汪青良;宋勋;沈芳
【作者单位】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20044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20044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20044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200443;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上海20044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7
【相关文献】
1.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观察 [J], 郭青;周新
2.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J], 孔爱姣
3.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观察 [J], 刘京;卢利霞;林晓华;李艳青
4.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 [J], 黄良芳;占美泉;张钧伟
5.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J], 许超;李菓;肖晶晶;范永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鲁 继荣 , 乔红 梅. 儿 童病 毒性 呼吸 道感 染 的诊 断治 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 实用 儿
科 临床 杂, 2 0 0 9 , 1 9 ( 1 6 ) : 1 2 0 6 — 1 2 0 7 .
【 2 】 刘 磊, 宋 晓东, 王 慧远 . 中药 雾化 吸人 应 用于 儿 童反 复呼 吸道 感
摘 要 目的 运 用湿 敷 治疗 湿疹 渗 出性 皮 损 ,观 察 临床 疗 效 ,探 讨 护 理措 施 。 方法 将8 6 例 住 院急 性 湿疹 患 者 随机 分成 观 察 组 和对 照组 各4 3 例 ,对 照 组使 用传 统 的 抗组 胺 类 药 物 治 疗 ,局 部 用 生理 盐水 湿敷 ;观 察 组 除使 用抗 组 胺 类 药 物 治 疗 外 ,局 部 用 中药 湿敷 ,分 别 观 察 两 组 的 临床 疗 效 。 结 果
7 1 . 4 %,观察 组 在对 照组 的基 础上 加 以 中药治 疗 , 有 效 率 为9 2 . 1 %,比较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 . 0 5)。有研 究 证 明 ,青 霉 素G 钠不 含 退烧 成 分 ,
感 染 有 显 著 的疗 效 ,临 床 疗 效 良好 且 安全 ,有 推 广 使用 价值 。
阶段 ,如 能 够 尽 快 地使 病 情 得 到 控 制 ,避 免 或 减
少 其 向慢 性 阶段 转 化 ,减 少 复发 ,具 有 极 其 重 要 意 义 。我 科2 0 1 3 年1 月 2 0 1 4 年6 月 ,共 收 治急 性 湿 疹 患 者8 6 例 ,运用 中药 湿 敷 ,并 结 合 心 理 护 理 、 饮 食 调 护 和皮 肤 护 理 ,取 得 良好 治 疗 效 果 。现 报
切 联系 ,通过病 原学 研究 能够 为疾 病 的治疗 提供有 利 的依据 。儿 童呼 吸功能较 弱且 咳嗽反 射差 ,再加 上 部分 患儿不会 擤鼻 涕 ,致 脓性 分泌物 极易 流入 咽 部 或进入 支气 管 ,引起 咽炎 、支气 管炎 、腺样 体炎 等 呼 吸道疾 病 并致 使 疾病 反 复发 作 。 因此 ,正确 诊 断患 儿 呼 吸 道 感染 的致 病 原 因 ,对 症 治 疗 ,才 能 取 得 最 佳 的 治 疗 效果 。本 研 究 中 ,对 照 组 患 儿 采 用 青 霉 素G 钠 进 行 抗 炎 治 疗 , 有 效 率 为
西藏 医 药2 0 1 5 年 第3 6 卷 第2 期 ( 总1 2 3 期)
2. 2 不 良 反 应
对 照组 并 发 支气 管 炎 者5 例 ,并 发 肺 炎 者 7 例 ,并 发 胃肠 道 不 适 者 3 例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为 2 3 . 8 %;而 观察 组 仅有 4 例 患 儿并 发支 气 管炎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为6 _ 3 %。 比较 差 异 具有 统 计 学意 义
染『 J 1 . 中国妇 幼保健 , 2 0 1 0 , 2 2 ( 1 3 ) : l 7 8 6 — 1 7 8 7 .
【 3 阵 宏, 王 亚事毛 细 支气 管炎2 8 O 倒 长期 随访 及其 与支气 管 哮喘
的相关 因素 分析… . 实用 儿科 临床 杂志, 2 0 0 9 , 1 4 ( 2 1 ) : 1 2 8 — 1 2 9 . 【 4 】 朱瑞华 , 许梅 珍, 欧 庆霞 . 目标 治疗 对儿 科 呼吸 道感 染 治疗效 果 的影 响【 J 】 . 山东 医药 , 2 0 1 0 , 5 0 ( 2 9 ) : 1 0 2 — 1 0 3 .
( P <O . o s ) 。 3 讨论
小儿 呼 吸道感 染一般 与发 病季 节 、年龄 等有密
症状 的小儿 上 呼吸 道感 染 患者 。本研 究 中观察 组 患 者 服用 的 中药 方 主 治 肺 脾 肾 ,通 过 提 高 患 儿 机 体 免疫 力 来 减 少 疾 病 发 作 次 数 ,缩 短 病 程 ,且并 发 症 发 生 率 较 低 , 中 医 认 为 ,脾 与 肺 是 母 子 关 系 ,脾 虚 肺 先 受 病 ,脾 胃为 后 天 之 本 ,脾 胃不 足 , 日久可 累及 肾 ,长 期 反 复致 元 气 不 充 ,内伤 脾 胃,故 肺脾 肾为治 疗本 病 之根 本 。 综 上 所 述 ,利 用 中西 药 结 合 治 疗 儿 科 呼 吸 道
( 责1 任 编辑 吴红 )
且 可通 过 抑 制 黏 附 分 子 发生 作 用 以及 炎 症 介 质 释 放 来改 善 上 呼 吸 道 感 染症 状 ,因此 适 用 于 无 发 热
●传统 医学 ●
中药湿敷治急性湿疹渗 出性 皮损疗效观 察与护理
骆 穗 庄 刘 爱 华 广 东省 中 医 院 皮 儿 科 广州 5 1 0 1 2 0
观 察 组 疗 效 明显 优 于 对 照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O . 0 5)。
好 、无 副作 用 ,值得 临床推 广使 用 。 关键词 中药 湿敷 急性 湿疹 护理
结论
中 药 湿敷 治 疗 急性 湿疹 疗 效
急 性 湿 疹 是 禀 性 不 耐 ,风 湿 热 邪 客 于 肌 肤 而 成 之 皮 肤病 。湿 疹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炎症 性 变 态 反 应 性 皮 肤 病 ,以病 因 复杂 、病 程 不 规 则 、反 复 发 作 为 特 征 。临 床 上按 其 发 作 阶段 分 为 急性 、亚 急性 和 慢性 三期 。急性湿 疹 的皮损 呈多形性 ,开 始为弥 漫性 潮 红 ,继 之在红 斑上 出现散 在式 密集 的丘疹或 小 水 疱 ,搔 抓或 摩 擦后 形 成糜 烂 、渗 液 面…,急性 湿 疹 治 疗 不 当或 不 及 时 ,往 往 转 变 为 亚 急性 或 慢 性 湿 疹 ,使 得 治 疗 更 加 困难 。 因此 ,在 急 性 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