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免疫手打版问答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从个体形态、菌落特征与繁殖方式等方面比较细菌和放线菌的主要特征。

细菌:(1)个体形态:为单细胞,呈球状、杆状或螺旋状圆形或不规则形。

(2)菌落特征:一般都较小,菌落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用接种针容易挑起,多数表面光滑、湿润、较粘稠,质地均匀,色泽多样。

常见颜色为灰白色、乳白色。

(3)繁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少数为芽殖。

放线菌:(1)个体形态:由分枝状菌丝组成,菌丝无隔膜,仍属单细胞,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2)菌落特征:质地紧密、干燥、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表面有放射状沟纹,呈紧密的绒状、细致的粉末状或茸毛状。

(3)繁殖方式:主要为产生无性孢子(少数为菌丝断裂)。

2.试述革兰染色的步骤、机理及意义。

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番红染料复染。

机制和意义已整理。

3.试述细菌芽孢的形成过程。

①营养细胞内束状染色质形成;②细胞质膜内陷形成前芽孢;③前芽孢的双层壁形成;④皮层开始形成;⑤芽孢衣的合成结束;⑥皮层合成完成;⑦芽孢囊破裂释放芽孢。

4.简述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细胞构造。

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细菌细胞的构造包括:①一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膜、间体、细胞质、核区;②特殊构造,包括糖被(荚膜、粘液层等)、鞭毛、菌毛、性毛、芽孢等。

5.什么叫菌落?什么叫菌苔?试分析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发育,几天内即可由一个或几个细胞分裂繁殖称成千上万个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

菌落是将某一纯种的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结果长成的菌落相互连接成一片的群体。

由于菌落是微生物的巨大群体,个体细胞形态的种种差别,必然会密切地反映在菌落的形态上。

例如,对有鞭毛的细菌来说,其菌落就大而扁平、形状不规则和边缘多缺刻,运动能力强的细菌还会出现树根状的菌落;又如有荚膜的细菌,其菌落往往十分光滑,透明,形状较大;又如对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尤其是各种球菌来说,形成的菌落较小,较厚,呈圆形。

6.细菌生长曲线可分为几个主要时期?每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四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迟缓期的主要特点为:分裂迟缓;代谢活跃。

对数期的主要特点为:酶系活跃,代谢旺盛;细胞平衡生长。

菌体内各种成分最为均匀;分裂速度最快,细胞数目呈指数增长,代时最短、稳定期的主要特点为:新生的细胞数目与死亡的细胞数目相等,总细菌数达到最大值,且活菌数保持恒定;同时代谢产物逐渐积累。

衰亡期的主要特点为:细胞的死亡率逐渐增加,群体中活细胞数目急剧下降;细胞裂解或自溶,释放出一些代谢产物。

7.在生物界中,N-乙酰胞壁酸、磷壁酸、D型氨基酸和m-二氨基更二酸几种成分是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


8、磷壁酸只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而LPS仅在G-细菌的细胞壁上出现。

查下答案,貌似是对的
9、由于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反应密切相关,故凡是缺壁细菌,包括支原体、L型细菌、原生质体和球状体在内,都只能染成革兰氏阴性的颜色。


10、芽孢杆菌必须处于不利的环境才能形成芽孢。

×(不利的环境才能激活芽孢基因?)
11、特殊的芽孢杆菌(苏金云芽孢杆菌)产生芽孢时,会在周围产生1个伴胞晶体(内毒素,可制成生物杀虫剂。


12、孢子上会有鞭毛吗?P169个别种类的放线菌具有细菌鞭毛样的丝状体。

答案?
13、放线菌的各种菌丝片段都具有繁殖功能。


14、“油煎蛋”状菌落:L型细菌(缺壁)、支原体(有细胞壁,缺乏肽聚糖成分)
15、G+比G-菌渗透压高。

WHY?
16、G- :大肠杆菌(化能异养,兼性厌氧菌)
G+ :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
17、G+菌细胞壁结构只有一层,通常含有磷壁酸;G-菌细胞壁结构有2层,不含磷壁酸。

18、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得到缺壁细胞称为原生质体
G-菌称为原生质球,也称球状体。

19、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球菌不生鞭毛,杆菌中有的生鞭毛有的不生鞭毛。

消毒与灭菌
1.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或在人类实践中发挥作用都是靠其巨大的数与量,因此,没有一定
数量的微生物就等于没有它们的存在。


2.典型生长曲线知识单细胞微生物(不含放线菌和真菌)在定容积液体培养基中所出现的
生长规律。


3.提高“种子”接种量,是缩短迟缓期最佳方法之一。


4.营养物浓度在相当广范围内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
5.在厌氧菌细胞内,都不能合成SOD和过氧化氢酶。

×WHY?耐氧菌?
6.为较长期保持牛奶、果酒和酱油等食品不变质,应采用巴氏消毒法。

7.在湿热状态下,一般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80℃左右处理15-2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
果。

×why?
8.加压蒸汽灭菌对培养基成分影响一般总是弊大于利。

√why?
9.磺胺类药物只对某些细菌竞争抑制。

10.典型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最大的生长期是在迟缓期;代时最短:指数期;细胞产量最
高:稳定期;形态最不规则:衰亡期。

11.过酸时,加适当N源,提高通气量;过碱时,适当加C源,降低通气量。

12.在基因转位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中)中,除了在运输过程中物质
发生化学变化这一特点外,其他特征均与主动运输方式相同。

√协助扩散——酵母;主动运输——好氧细菌
13.在微生物菌落的成员全都来自一个单个细胞的祖先。


14.兼性厌氧菌除在特别的除氧仪器中培养,一般生活在无氧条件下。

×why?
15.巴斯德能杀死细菌的芽孢。

×
16.鉴别培养基可辨别两种不同细菌。

17.纯培养基是其中只有一种生物的培养基。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噬菌体核酸既有双链DNA,又有单链DNA、单链RNA、双链RNA。


2、病毒一般对抗生素敏感,对干扰素不敏感。

×
3、病毒没有产能酶系,但是有能量合成系统。

×
4、在离体条件下,病毒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保持侵染活力。


5、病毒粒不存在个体的生长过程,因此,同种病毒粒间并没有年龄和大小之别。


6、多数病毒的直径为20-200nm。

7、大肠杆菌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蝌蚪形,头部为二十面体对称,尾部为螺旋对称。

8、噬菌体为微生物病毒。

9、病毒分类目前主要依据为核酸。

10、亚病毒包括阮病毒、拟病毒、类病毒。

类病毒目前仅发现存在于植物中。

11、真病毒是一大类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的病毒。

×WHY?
12、在动物病毒的核衣壳外,都有一层包膜包裹着。

×
13、有包膜的病毒,其包膜的类脂成分来自宿主细胞。


14、溶原性噬菌体就是温和噬菌体。


15、凡是在噬菌斑中央有一个小菌落特征者,则此菌落属于溶原菌。


16、植物病毒一般均无包膜。


17、与动物病毒和噬菌体一样,植物病毒也具有较强的宿主专一性。

×
18、与噬菌体一样,植物病毒必须在宿主细胞外先脱壳后,其核酸才进入细胞。

×
19、与噬菌体一样,动物病毒先在宿主的细胞外发生脱壳后,其核酸才进入细胞中。

×
20、动物病毒在其宿主的单层细胞培养物上所形成的聚集体,称为空斑。

21、低剂量照射紫外线,对微生物几乎没有影响,但以超过某一阈值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
22、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
23、λ噬菌体是能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任何位点的温和噬菌体。

×
24、质粒作为细胞中的主要遗传因子,携带有在所有生长条件下所必需的基因。

×
25、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生长速度快,易得菌体,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

26、许多代不发生裂解的宿主细胞中检不到噬菌体的存在,但它们又具有产生成熟噬菌体粒子的能力,这种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所引起的特性叫溶源性(溶源性细菌)。

27、溶源转变:温和噬菌体以前噬菌体形式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中,并导致细菌基因型发生改变,使溶原性细菌获得了新的性状。

28、局限转导:指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与受体菌基因整合、重组,形成转导子的现象。

29、简述病毒的特点。

①形体及其微小;②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③一个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④缺少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⑤绝对的细胞内寄生;⑥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⑦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30、什么是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凡侵入细胞后,立即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繁殖,产生大量新的噬菌体,并导致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烈性裂解性生活史叙述如下:
①吸附:当噬菌体与其相应的特异宿主在水环境中发生偶然碰撞后,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点接触,触发颈须把卷紧的尾丝散开,随即附着在受体上。

②侵入:吸附后尾丝收缩,尾鞘中的蛋白质亚基发生构象变化,长度减少了一半,由此把尾管推出并插入细胞壁和膜中,噬菌体核酸通过尾管注入宿主细胞内,蛋白质外壳则留在胞外。

③增殖:核酸进入寄主细胞内,操纵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大量合成噬菌体各部分“组件”以及复制噬菌体核酸。

④成熟:把已合成的各种部件进行自我装配,组装成完整的病毒粒子。

⑤裂解:病毒粒子成熟后,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从而完成子代噬菌体的释放。

31、简述溶原性细胞的特点。

①可以自发的消除噬菌体DNA,但不能自发产生;②可以自发或人工诱发变为毒性噬菌体;
③溶原细菌可失去噬菌体的核酸后复愈;④对同源噬菌体的感染具有免疫性;⑤某些溶原细菌可以合成特殊的代谢产物,如白喉杆菌只有在被β-噬菌体感染形成溶原细菌后才能产生白喉毒素。

32、试比较转化与转导的异同点。

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接受了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把它组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供体菌的部分遗传形状的现象,在转化过程中不涉及噬体菌的参与,而是受体细胞(处于感受态)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由于游离DNA可被DNA酶分解,因此DNA酶的加入可使转化作用不发生。

转导是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作用,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了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与转化相区别,在转导过程中有噬菌体参与,由于DNA酶不能与噬菌体中的DNA,因此转导作用不受DNA酶的影响。

转化与转导的相同点:在细胞水平上实现了基因重组。

33、溶源转变与转导的区别
溶原转变:正常的温和噬菌体,不携带任何供体菌的外源基因;
噬菌体的基因使宿主菌产生新的性状;
获得的新性状随噬菌体的消失而消失。

这种噬菌体是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

转导可以用温和型噬菌体也可以用烈性噬菌体,是将供体菌的基因整合到目的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