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昭示我国廉价劳力时代结束

合集下载

201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模拟试题四

2010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模拟试题四

民工荒一、给定资料1.最近,在江苏省的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出现了企业招工难的现象。

无独有偶浙江、珠三角等地区也都跟江苏一样出现了“招工难”。

在南京安德门民工市场,每天岗位稳定在10500个左右,但每天成功介绍出去的岗位只有120个左右。

苏州是江苏农民工用工量最大的城市,记者了解到,仅苏州工业园区当前用工缺口就达5000人左右。

同时,传统的劳务输出地苏北几个城市也出现劳动力紧缺现象。

在淮安,今年以来企业招工难的现象一直存在,而盐城市前段时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地企业的空岗数有21000多个。

随着市场的回暖,不仅仅是江苏,浙江、珠三角等多个地区都出现了跟江苏一样的“招工难”。

有专家就指出,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富余程度在减弱,这或许是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的信号,弥补技术工人缺口和用工制度缺失成当务之急。

有的学者则认为,我国劳动力的高流动性,与当前的用工制度有关。

企业困难时“挥之即去”,需要时就很难“招之即来”,这呼唤我们建设新的用工制度,建设新型的企业和劳工之间的关系。

2.近两个月以来,珠三角一带的“民工荒”呈现愈演愈烈的现象。

很多企业面对突如其来增多的订单却招不到农民工,这和春节后很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境况不可同日而语。

同样的情况亦在浙江等地上演,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的供求报告显示,企业总需求人数60.3万人,求职总人数只有35.4万人,用工缺口高达25万人。

对于突如其来的订单和不可思议的“民工荒”,乐观者认为这是经济复苏,特别是外需复苏的强烈信号;而谨慎者则认为,这种订单的增加并不能和经济的回暖简单等同,而主要是因为国际订单的长期停滞、企业库存耗竭和季节性需求旺季等周期性因素导致,就珠三角外向型企业的生存环境而言,暂时还不能简单地依靠周期性的“民工荒”而轻言全面复苏。

的确,自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回暖的步伐好于一些权威机构的预测,中国经济的诸多数据如果从环比看更是呈现明显的向好趋势。

这说明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天量信贷支持的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日益显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关键数据如果从同比来看,依然在低位运行。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提升练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提升练二

考点提升练(二)
1 2 3
新闻作品
4 5 6
会议上作了报告,而审读他论文的美国教授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 3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向教育部写信,希望破格录取他为研究生。有 人称其为“小陈景润” 。在刘路成为舆论焦点之初,香港浸会大学 数学系讲座教授、 理学院院长、 香港数学会理事长汤涛就曾提醒说, 数学上这种水平的猜想很多,媒体不要捧杀他,“领导、院士、舆 论还是不要掺和得太多。顺其自然,给点鼓励和物质奖励就可以 了。”汤涛举例说,微软创始人比尔· 盖茨读哈佛大学二年级时, 解决了其老师、美国科学院院士袖帕迪米特里欧教授的一道难题。 老师极为惊讶,并与盖茨联名发表了论文。盖茨的论文水平不比刘 路的低,而当盖茨决定退学时,他的老师和舆论也没捶胸顿足。一 位在美国留学的内地学生认为,一些有关刘路的报道夸大其词。
考点提升练(二)
1 2 3
新闻作品
4 5 6
解析
B 项“农村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新一代 农民工很少愿意留在农村。 D 项“只有等待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错,滥用条件关系。
答案
BD
考点提升练(二)
1 2 3
新闻作品
4 5 6
2.大幅度提高农民工的薪酬能否解决“用工荒”的难题?请 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①大幅度提高农民工的薪酬固然必要,但不能从
考点提升练(二)
1 2 3
新闻作品
4 5 6
比如,“西塔潘猜想”的提出者戴维· 西塔潘(David Seetapun),并 非传言所说的知名数理逻辑学家,而且很可能已经不再研究数学, 目前只能找到此人 1991 年的博士论文和 1995 年的一篇论文。 所谓 的“西塔潘猜想”,有一定价值且在一定范围内受到一定重视,但 “显然并不能算作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位留学生认为,刘路作为 一个本科生, 能够解决这样难度的问题, 的确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值得赞赏。如果他此后一直钻研,且有好导师指导,将来是有可能 真正解决重要问题的。但一些媒体夸大此成果的意义,是非常不妥 当的。

我国劳动力廉价时代是否已经结束?

我国劳动力廉价时代是否已经结束?

我国劳动力廉价时代是否已经结束?山西财经大学李琴、潘汪涛、夏福玲目录1研究背景 (1)2建模思想 (3)2.1模型的选择 (3)2.2劳动力廉价与否的判断 (4)3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5)3.1变量的选取及其单位根检验 (5)3.1.1变量的选取 (5)3.1.2单位根检验 (6)3.2状态空间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6)3.2.1 状态空间模型的设定 (6)3.2.2模型估计 (7)3.2.3模型自相关及协整检验 (11)3.2.4 模型预测 (12)4模型结论 (13)5政策建议 (13)参考文献 (16)附表 (18)内容摘要:“廉价劳动力”曾一度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吸引了无数的外商投资,为我国经济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外汇储备实现了由短缺到富足的历史性转变,大型企业不断涌现并迅速发展壮大。

今天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近几年蔓延的“民工荒”,以及普通劳动者工资的逐年上调,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是否已经结束成为诸多学者热议的话题,解释之多,观点不一,但是从统计和计量模型的角度加以判断的很少见。

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知识,用单位根检验、状态空间模型等计量方法,来探讨和研究这一热点问题,结论是我国劳动力廉价时代并未结束,未来五年内也不会结束,并针对该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廉价劳动力;平均工资;劳动生产率;状态空间模型Does china’s cheap labor era come to an end?Abstract: "Cheap labor" has once maked China as the "factory of the world", and attracted numerous foreign investments. "Cheap labor" tried the best for the soar ing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The total GDP has become the second in the world. The state's financial strength has increased,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chieved a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to a prosperous from a shortage, large enterprises continue to emerge and grow rapidly. Toda y’s china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owever, the spread of the "labor shortage" in recent years and a increase of wages of ordinary workers , has caused a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whether the Chinese cheap labor era come to an end becomes a hot topic over many scholars .Scholars have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but it is rarely to explain this hot top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istical and econometric models.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using economics, statistics knowledge, with unit root test, cointegration, state space model to study the hot issue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Keywords: cheap labor; average wage; labor productivity; state-space model1 研究背景中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高速增长,GDP总量现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告别廉价用工——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纺企用工难

告别廉价用工——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纺企用工难
1 2 %、 9 7 %。 5.2 .8
劳动力 成本 已经相 当于 东南亚近 邻 的 3 倍 ,这 向中 国劳动 力成 本优 势 发 -4 出了警告 。2 0 —2 0 年传 统 制造行 04 0 7
业 ( 纺织服 装 、五 金和 家 电)的员工 收入 年均增 长达 到 1 %,而 且年 轻 、 4 受过教育的员工的增长幅度更大 。 中 国第 一 纺 织 网 的 统 计 数 据 显 示 ,近几 年 劳 动力 价格 不 断 增 长 ,
2 0 年第1 期 08 1
《 纺织 商 业周 刊 》
1 5
维普资讯
劳动力成本 上升 导致 纺企 用 工难
文 /蔡 红 萍
纺织用工成本不 断攀 升
据 有 关 咨 询 机 构 统 计 ,在 中 国
最 富竞 争力 的纺织行 业 ,不断攀 升 的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文 /蔡 红 萍
近年来 ,在 人 民币快 速升 值 、存贷 款利率 提高 、原材 料价格 上涨 、煤油 电 价格 上涨 、工 资成本上 升 ,节能减 排投 入增加 以及 贸易摩 擦风 险加大 等 因素 影 响下 ,纺织 业 已经进 入高成 本时 代 。尤 其是劳 动力价 格不 断攀升 ,中国第 一纺 织 网的统计数 据显示 ,2 0 - 0 5 纺织业 劳动力价 格平均增 长 1 。4 ,2 0 0 1 2 0年 8% 0 06 年增长 1 %左 右 ,2 0 年增 长2 %左右 ,在 多重 因素 影响下 ,预计 2 0 年纺织 5 07 0 08 服装业劳动力价格涨 幅在 2 %左右 ,未来3 5 5 - 年仍将持续增 长。
左右。
不少企 业开 出 的工 资 “ 码” 已 比去 筹 年增 加了两成 ,但 招工 紧张状 况依然

“民工荒”与我国“刘易斯拐点”问题

“民工荒”与我国“刘易斯拐点”问题

“民工荒”与我国“刘易斯拐点”问题关于《“民工荒”与我国“刘易斯拐点”问题》,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对刘易斯模型理解上的偏差,是造成21世纪以来因两次“民工荒”所引发学术界关于我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出现的众多争议的主要原因。

出现“刘易斯拐点”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下降,二是农业工资水平显著上升。

近年来的经验数据充分表明:我国确已进入这一拐点,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越过“刘易斯第一拐点”,不仅意味着我国已从“第一次人口红利”阶段向“第二次人口红利”阶段转型升级,同时也由此为我们带来诸多重要的结论和启示。

“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主要是由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对称造成的。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剩余的新阶段,党和政府应通过大力加强各类教育培训来努力挖潜释放“第二次人口红利”;要努力消除限制劳动力转移与流动的各种障碍,尽快营造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党和政府应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加全面科学系统地规划、部署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工作,为我国成功跨越“刘易斯第二拐点”引航助力。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民工荒;刘易斯拐点;?诙?力市场;产业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8)02-0101-0721世纪以来“民工潮”的退却和“民工荒”的频现,预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刘易斯第一拐点”与国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在我国已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和国民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战略转轨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即将迎来崭新局面的形势下,在农村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入“有限剩余”阶段,将相关材料整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历史分析,对推动各项工作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21世纪以来两次“民工荒”概况21世纪以来,以往人流汹涌的“民工潮”逐步退却,特别是2004和2010年两次“民工荒”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

“用工荒”现象的理论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

“用工荒”现象的理论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

“用工荒”现象的理论分析及解决对策探讨摘要: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工荒”现象,尤其是金融危机后,随着经济的回暖,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出现了严重的缺工现象。

“用工荒”现象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当前国内“用工荒”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用工荒”现象;理论分析;对策探讨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中国的城乡二元格局逐步松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人数逐年上升,形成了游移于城乡之间的数量巨大的“民工潮”,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优势。

但从2004年开始,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却出现了“用工荒”现象,这一现象对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不过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种现象是短期的、暂时性的,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问题。

可在随后的几年,“用工荒”现象非但没有消退,反而呈持续扩大的态势,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出现了越来越严峻的“用工荒”现象,媒体有关企业“招工难”的报道也随处可见,直至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才使得“用工荒”现象暂时得以消退。

但随着经济的回暖,“用工荒”现象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而且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严峻的“用工荒”现象,就连中、西部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很显然,“用工荒”现象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当前中国“用工荒”现象的特点当前中国不但存在着严峻的“用工荒”现象,与此同时,中国还存在着“就业难”现象,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人,而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毕业生求职受挫,为什么“用工荒”与“就业难”这一对矛盾体会在中国同时大量存在着呢?为了解开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有必要对当前中国“用工荒”现象的特点进行分析。

关于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探析

关于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探析

关于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探析摘要:民工荒问题困扰着我国企业的发展,但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并没有枯竭,只是有原来的无限供给变为现今的相对有限剩余。

由于农民工主体和观念的改变,惠农政策的效果显现等原因,我国出现了民工荒现象。

通过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政策可以缓解民工荒现象。

关键词:民工荒;产业升级;刘易斯拐点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219-02引言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央政府实施特区建设,开放沿海城市等发展战略,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和浙东南等沿海地区依靠外资引进和发展出口加工业强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也拉大了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下纷纷流向发达的沿海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民工潮”。

由此,人们习惯于认为我国廉价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

2004年初闽东南、浙东南和珠三角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开始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即所谓的“民工荒”。

由于金融危机的蔓延,2008年沿海地区2000万农民工下岗失业,返乡回流。

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和我国经济的回升,沿海地区和内地企业纷纷出现“招工难”,再次爆发了新一轮“民工荒”。

2011年“民工荒”进一步深化,很多企业因找不到工人被迫停掉部分生产线甚至关门倒闭。

以上现象反映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民工荒”的原因是什么?是简单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红利已经消失,还是有现象背后更加复杂的原因?蔡昉(2005)认为从最近在劳动力市场上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来判断,一个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劳动力有限剩余的转变正在发生。

段树军(2011)认为“用工荒”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劳动力密集产业加速丧失优势,“用工荒”并不是绝对的劳动力供应不足,而是一种劳动力的结构性、技术性短缺。

李波平,田艳平(2011)比较分析了2004年和2010年开始的两轮“民工荒”,指出由于区域格局变化,农民工主体价值观念变化和惠农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促使沿海和内地城市出现了用工紧缺的状态。

浅谈“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问题

浅谈“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问题

浅谈“⽤⼯荒”与“就业难”的⽭盾问题浅谈“⽤⼯荒”与“就业难”的⽭盾问题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其中的问题也⽇益突出。

对于我们当代⼤学⽣来说,即将⾯临的就是就业问题。

然⽽现如今却出现了⼀⽅⾯⼤量企业⽤⼯荒;另⼀⽅⾯,尤其是⼤学⽣却⾯临着就业难,有些地⽅⼤学⽣的平均⼯资已低于农民⼯群体,就业结构性⽭盾⽇益彰显。

⼀边是年复⼀年增加的⾼校毕业⽣,⼀边却是长三⾓、珠三⾓地区出现的劳动⼒短缺,“就业难”和“⽤⼯荒”在中国⽭盾地存在。

本⽂⾸先从经济、企业、劳动者各⽅⾯分析了这⼀⽭盾现象的直接成因,继⽽进⼀步分析,根据根本提出⼏点建议,旨在从理论上对这⼀难题提出解决⽅案,促进经济更健康地发展。

“就业难”对于⼤家,尤其是⼤学⽣,早已经不是⼀个新鲜的名词。

随着近⼏年⾼校的扩招,⼤学⽣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天之骄⼦,⽽逐渐成为⼀种⼤众教育;每年输送到职业市场的毕业⽣也是⼀年⽐⼀年多。

⼈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2010年,全国⾼校毕业⽣为630万⼈,⽐2009年的611万多19万⼈,就业形势⾮常严峻。

与此同时,新春伊始,“⽤⼯荒”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集中在长三⾓、珠三⾓等沿海地区。

以珠三⾓为例,近段时间媒体报导,⼴东、东莞等珠三⾓城市劳动缺⼝达200万之巨。

那么,究竟什么是产⽣这⼀“两难”问题的成因?⼀“两难”直接成因(⼀)就业市场供需的不平衡这⼀点是造成两难问题的主要原因,⼜体现在多个⽅⾯:⾸要的⼀点,是劳动⼒供求结构失衡。

简⽽⾔之,就是就业并不缺少⼈,缺的是合适的⼈。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40个城市抽样调查显⽰,技师和⾼级技师占全部技术⼯⼈⽐例不到4%,⽽企业需求是14%以上,供求之间差距明显。

其次,地域性失衡。

虽然国家已经⼤兴西部开发,但不容否认的是,对于⼤多数⾼校毕业⽣和农民⼯,沿海地区发达城市⽐⼴⼤西部地区更具吸引⼒,“孔雀东南飞”现象并未得到缓解。

最后,劳动⼒供求数量不均。

每年达1200万的供求缺⼝是造成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推拉理论及理性人视角下的民工荒现象解析

推拉理论及理性人视角下的民工荒现象解析

推拉理论及理性人视角下的民工荒现象解析摘要: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省份,却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民工荒”,且有陆续波及扩散之势。

本文从推拉理论及理性人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推拉理论;理性人;民工荒;企业文化;社会保障一、理论探讨(一)“推拉理论”与“理性人”假设“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

赫伯拉(Herberla)在1938年、米切尔(Mitchell)在1946年分别提出了这一理论。

他们指出,原住地基本生活设施的缺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不佳等构成了原住地的推力,这些因素促使人们向其他地区迁移;同时。

迁移目的地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发达的基础设施等形成了目的地的拉力。

吸引人们往该地流动。

迁移就是原住地的外推力与目的地的内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将“推拉理论”系统化的则是唐纳德·博格(DJ.Bogue)。

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原有基础上加入了对个人因素的考虑,即在同样的推力和拉力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人选择流出原地而有的人选择留在原地。

博格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将其分为“推力”(push factors)和“拉力”(pull factors)。

他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可以相对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们之所以选择流动,是因为可以通过流动就业来达到改善生活条件的目的。

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能使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

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

人口的流动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其实。

人们选择迁移与否是基于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后的一种选择决策。

因此。

本文同时借助了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

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理性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但是应当认识到。

在斯密的观点中。

其“理性人”的概念是基本等同于“经济人”的,因此也有学者称之为“经济人”假设。

我国“用工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用工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用工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同时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问题,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两者,实际上却反映出我国劳动市场并非是简单的表面的就业矛盾,而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全国范围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的“用工荒”呈现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供需两方面并结合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人口因素对“用工荒”的产生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用工荒”;劳动力;技术培训一、我国“用工荒”的特征及现状(一)我国”用工荒”具有一定的“局部性”一是发生的区域具有“局部性”,以传统的劳务输出市(县)为主。

正因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市(县)既是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同时也是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接纳地,从而这些地区的“用工荒”矛盾相对突出。

二是发生的行业具有“局部性”,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集中在纺织、服装、餐饮、娱乐等行业。

三是发生的企业具有“局部性”,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用工方式相对不规范的企业。

(二)我国“用工荒”出现区域扩展的特征从地域上看,我国“用工荒”一般出现在沿海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2010年春节后出现的“用工荒”较之以往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由传统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一线城市率先开始出现并逐渐向全国范围内蔓延, 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部分企业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现象,据各地新闻报道,一些中西部的省份,比如安徽、湖北、重庆、新疆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

“用工荒”已成为全国范围的用工问题,为增强就业吸引力,2011年以来已有十几个省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整幅度在10%以上。

种种迹象表明“用工荒”已经由东南沿海蔓延到全国。

(三)“普工荒”与“技工荒”并存从各大人力资源市场报道的招工情况和对企业的采访情况来看,目前企业主要缺少的工种都是集中在一线生产线上,一些体力活和一些需要专业技术较强的工种,“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最为紧缺。

由“用工荒”引发的对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由“用工荒”引发的对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社 会 更加 和谐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用 荒 弓 的 社 保 问 的 考 “ 工 "发 对 会 障 题 思 I
●董志 勇
关键 词 :用 工荒” 社 会保 障 “

收 入 分
中 图 分类 号 :2 0 F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 4 1 (0 00 ~ 9 l l0 — 942 1)4 2 卜0 近 年 来 , 国 用 I 盾 日益 突 出 , 初 在 我 : 矛 年 沿海 发达地区发生 了“ 用工 荒” 其表 面原因是 随着经济发 展 , , 沿海 地区 对 1 的吸 I 2 人 力逐渐减 弱,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廉价劳动力时代逐 渐远 去 , 样 的趋 势 已 经 而 且 必 将 向全 国 扩 展 。而 深 层 次 的 原 因 与劳 动 用 工 这 薪 酬 偏 低 、 _环 境 恶 劣 、 工 制 度 不 完 善 等 因素 叠 加 有 关 , 其 原 因 , 用 r 用 纠 症 结 还 是 “ 员低 资 、十 轻 保 障 ” 问题 。 人 丰会 的 如何止确 认识“ ]荒 ” 象 , 用 现 不仪影 响到如何 化解企业 用工 问题 , 更值接灭 系到各地政府在经济 活动 中的有 效决策 , 也为 中国经济结 构性 改 革 提 供 了一 个 契 机 。 由此 不 能 不 引 发 了 我 们 对 民 生 如 下 的 思 考 。 加 入 WT O后 我 国 的 劳 动 用 工 面 临 的 挑 战 加入 WT O后 全球 制造基地 向我国转移 ,新增企业多 ,用人需求增 加 。但近米受国际 市场影响和我 国实施宏观 调控 , 国内产业结构开 始作 大 幅 度 的 调 整 。收入 分 配 问题 历 来 为 劳 资 双 方 所 关 注 。马克 思 经典 理 论 指 出: 现阶段 劳动是人们谋生 的手段 , 为劳动报酬 的工资是 劳动者 赖 作 以生 存 的 最 主 要 收 入 来 源 。在 一 些 企 业 中 , 人 在 正 常 时 间 里 工 作 的 收 工 入只能维持其生 活开销 , 而要有所 收益就 只能靠加班 或其 他打工 ; 些 一 企业以最低 l 资标准来发放 l人的 I资 ; 价和生 活费用 的上 升 , 工 I : 物 使 人的收入更为低廉 ; 低技术 、 劳动生产率 以及相 伴而生的低工资 , 低 必将 流失一批意欲“ 挣钱养家” 的劳动群 ; 人在外打工 , 不仅 从事最危险 、 最 繁重的工作 , 还要忍受不 良厂家 的歧视 、 削等。 剥 继而 出现 因分配产 生的 廉价“ 用T荒” 现象。 可见 “ 用丁 荒” 在这里的反映是 工资水平低和社会保 障不健全。我们必须要从劳动 力市场 的价值角度来导航 劳动要素 , 制 从 度上培育健康 、 有效 、 持续发展 的劳动 者队伍 。 抛弃低劳动 力成本 的短期 优势 , 逐步推行高工资 、 高福利 、 高劳动生产率 的产业 战略。我 国企业要 想充分利用加 入 WT O带来 的机遇 , 总靠低 收入维持低 人J 成 本并非 长 久之计 , 必须利用收入分配 的导 向作用 , 加快 管理 和技术创新步伐 , 立 建 支高素质的技 术 人队伍和 国际化营销人员 队伍 , 不断提高产 品技 l 在 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基础 上持久保持人工成本 的相对优势 , 成并保持世 形 界加- , 造巾心地位。 IN : 这些都必须 南那些 专业 型和复合型人才 的报酬水 平快速 上升等措 施做保障。然后逐步 向内涵式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 , 以实 现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 内涵 式经 济增 长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重视人 力资 源, 这就意味着采用这一方式的国家不会采用压低劳动力成 本的方式来 获取竞争力 , 而是 提高人力资源 的T资待遇 , 最大程 度上释放 他们 的潜 力 , 汪他们为企业 创造最大的效益 , 保 最终在宏观上推 动~ 国经 济发展。 二 、 国 印 度 对 劳 动 报 酬 的 做 法 邻 印度同为亚洲国家 , 与我国有着众多 的相似特征 以及 巨大的发展潜 力, 虽然 目前 印度在 整体 上依然落 后于我 国 , 是近 几年来 印度经济发 但 展迅速 , 且其经 济发展呈现 出 我网不 同的特点 , 而 为我们提 供了很 多 值得 借鉴 的经验 . . 最近几年 , 印度经济 中十分突出的一个做法 , 就是保持 其 工 资 kY *度 快 、 过 G P的 增 长 速 度 的 趋 势 。 tg - 超 D 从理 论和实践证明 ,[ , 资的高速增长对 国家 的长期经济 发展起着积 极 的作用 。推动国家经济增 长的核心 因素就是 国民消费。工资水平 的提 高就意味着 薪 阶层 收入的增加 , 毫无疑 问地 消费支 出就会增加 , 而 进 导致 整个 消 费 市 场 的 扩 大 , 终 拉 动 一 国 经 济 的 增 长 。 观 投 资 的 作 用 , 最 反 虽 然会在短时期 内拉 动经济增长 , 是从长期 经济增 长的角度看 , 但 投资 占的 比重越高 , 就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越不利 。这是 因为虽 然投资在投 资项 目建 设的短期内会带动需求 , E游市场 形成需求 , 对 但是从投 资项

“用工荒”问题三点思索

“用工荒”问题三点思索

几年城 乡统筹发展取 得的 巨大成就。在农村 劳动力存在 剩余的情 况下 , 村 劳动 力的技 能较低 , 农 用工
单位的待遇较 差 , 业 中介的服务缺 失是 出现 “ 就 用工荒” 的重要原 因。化 解“ 用工荒 ” 问题 , 劳动 力要提 高综合素质 , 进行 适 当的流动 , 业要提 供更好 的待 遇 、 企 提升科技含 量 , 政府要 营造 有利 于劳动 力流动
出。 用工荒” “ 已成为当前一个普遍性 、 全局性和长期 现 的全 国性 “ 工荒 ” 虽 然并 不 意 味 着全 部 农 村 剩 用 , 性 的经济现象 , 因此 , 正确认识并切实解决“ 用工荒” 余劳动力都被吸收完毕 , 但至少在总体上表明, 农村
问题 , 具有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 ) 易斯 拐 点 即将 到 来 。刘 易 斯认 为 , 一 刘 由传 创造 更多 的社 会财 富 , 给参 与者带 来 更 多的收 益 ; 并
统部门和现代部门构成的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在 而赫克歇尔和俄林 的要素禀赋理论则认为 ,各地的 发展过程 中普遍经历的现象。传统部门主要是指 自 要素禀赋状况决定着当地的比较优势 ,并决定着地 给 自足的农业部门, 其劳动生产率较低 , 工资水平也 区之 间 的贸易 格局 。4作 为一个 发展 中国家 , 国的 [ 我

8 ・ 2
《 理论探索} 0 1 2 1 年第 6期( 总第 12期 ) 9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已经发生 了一定的逆转。各用 人单位要想在“ 民工抢夺大战” 农 中获胜 , 必须提高
二、用工荒” “ 的成因分析
“ 用工荒” 现象是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还存在剩余
利润资本化所提供 的新的就业机会 ,城市工业部门 点。 普遍性“ 用工荒” 现象的出现, 表明农村剩余劳动

浅析“用工荒”现象

浅析“用工荒”现象

浅析“用工荒”现象【摘要】“用工荒”现象持续发生,并由局部地区向全国蔓延。

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用工荒”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而农村人力资本和劳动市场分割是影响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所以,解决“用工荒”要防止产业转型过度,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相关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用工荒劳动力转移工资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从17.92%提高到52.57%。

目前,我国已步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而劳动力资源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从5.60亿增长到9.18亿,形成优势的“人口红利”。

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必须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2.5亿人。

中国被称为“世界制造中心”,主要是因为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中国的劳动力一直是无限供给。

然而,自2003年以来持续发生用工短缺造成的“用工荒”现象,并且蔓延到中西部各大劳务输出大省。

“用工荒”现象的产生对社会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过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

一、“用工荒”现象现状2003年末,以东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先出现“用工荒”现象,此后不断向东南海经济发达地区蔓延。

2004年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先后出现民工短缺和招工难现象,下半年,在江西、山东等劳务输出大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现象。

有关调研报告显示,2005年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缺工50万人,占到总需求的35%。

2009年金融危机过后经济进入回暖阶段,“用工荒”现象再次爆发,2009年8月温州用工缺口比率已超过73%,与6月份相比提高了21%,2010年劳动力市场甚至出现了企业“抢人”的局面。

1、“用工荒”不断加剧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劳动市场的岗位需求和求职人数总体上保持上升态势,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高于求职人数的增长。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章)(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1、2题。

1.图示反映该村( )A.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B.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C.医疗卫生水平高D.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2.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②加重就业困难③劳动力短缺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1选D,2选B。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村20~4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人口金字塔图中数量极少,说明该村的劳动年龄人口以外出务工的人口居多,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第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村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较少,所以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服务难以保障,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说明土地产值较少,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新增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

下图为我国劳动力数量变化及预测情况,据图回答3、4题。

3.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A.2002年B.2007年C.2012年D.2020年4.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解析】3选A,4选B。

第3题,“刘易斯拐点”是劳动力由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劳动力过剩与短缺不应简单看劳动力的绝对数量,而是看供求关系。

从20~39岁新增就业人口的变化来看,新增就业人口由最高开始下降,表明岗位从此招到的人少了,企业出现了“用工荒”。

图中我国新增就业人口数量开始减少的时间大致是2002年。

第4题,“用工荒”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结构性缺工与总量缺工并存,以结构性缺工为主的现象,实质是“廉价劳动力荒”。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收入的期望值也提高了,工资也要相应提高。

探寻“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下的高职校企合作

探寻“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并存下的高职校企合作

【 关键词 】 高 br hrg”ad “ii le i e p y et ox tgi ci , as yt a n sutead i uta sut e A s at.ao so a r L t e n d fui n m l m n”ceii h a cue b h tet t e r n n si tc r fc ts o sn n n d e l r u d rl r u
年初 , 国东部 沿海部分城市又 出现 了大面积的用工荒 . 一边 作至今没有 相关 的立法保 障。( )政策 协调机制不畅 。虽然 国家于 我 另 3 2 0 年颁布 了《 于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 的决定》 各 级政府 为此 也相 05 关 . 继 出台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的一系列文件 . 由于没有建立 了相应 的 但 配套工作机制 . 政府 协调力 度过小 . 致使 校企合作还仍表现 为一 种 自 发的 、 浅层的 、 的状态 松散 2 企业层面的热情不高 - 3 企业与学校合作 双方利益取 向的不一致 . 难以深度合作 由于缺 乏对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 的激励政策 . 因此不能有效地调动企业参与 合作的积极性 虽然企业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 调服务社会 . 也强 1 “ 两难” 成因与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更高的经济利 益 .当与高 职院校合作时 .
21 0 1年
第3 3期
S INC CE E&T C O O YIF R E HN L G O MATO N IN
0高校讲坛 。
科技信息
探寻 “ 用工荒” 就业难” 与“ 现象 并存下的高职校企合作
(. 1浙江师 范大 学教师 教育 学 院 浙江
黎文 生 金 华 3 1 0 ; . 山大学 人事处 2 0 4 2 井冈

2010年中国劳动关系十大热点

2010年中国劳动关系十大热点

NT R RIS M N G M NT ,点评是什么造成了“用工荒”?“用工荒”源于“用工狠”:民工1年的工作量是公务员的3年;企业付给民工的工资过低;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用工荒”是一种“权利荒”。

因此,“用工荒”更多反映出民工群体迫于无奈、在权益停滞不前下的“次优选择”。

社会在发展,劳动者的观念和意识也在变化。

劳动力已经不单指体力,而是包括“言语权、人身权、福利权”等综合概念。

要破解“用工荒”,政府要出力,社会要伸手,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企业的态度与动作。

企业要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掌握“变”的规律。

在80后、90后成为产业工人主力军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要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重新认识农民工的价值,还农民工以应有的权利,把农民工的合理诉求纳入正常的保障渠道,农民工心里有了底,企业才能招到人、留住人。

2富士康“十三连跳”2010年1月23日,一名19岁的员工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坠楼死亡,此后,犹如瘟疫传播一般,短短4个月的时间,富士康集团深圳公司接连发生了13次跳楼事件,共造成10死3重伤。

这些员工上岗时间大多在六个月之内,有些进厂还不到一个月。

跳楼事件不仅发生在深圳富士康,在河北廊坊富士康、1用工荒从2010年上半年开始,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用工短缺呈愈演愈烈之势,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深圳在4月份由年初的岗位缺口首次转为了用工缺口,用工缺口数为2.3万人。

6月份,深圳的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

深圳劳动人力市场的需求与劳动力比率从1月份的0.74一路上升为6月份的1.14。

从4月份开始,东莞劳动人力市场的这一比率恢复到1以上,此后呈逐月上升趋势,8月份第一周,上升至1.51,相当于每151个劳动岗位只有100个人在求职。

在广州,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等三大行业,缺工最为严重,缺工量估计达15万人。

年初中山市缺工约13万人左右,其中普工占70%,技工占30%。

二季度温州市用工需求增长了近20%,而求职人数却出现罕见下滑,整个温州市场上的劳动力缺口将近5万人。

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争夺

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争夺

把劳 动力争夺重 点 放在 对农 村 进 城务 工人 员 , 即农 民工 的 产 业 基 本 都 是 属 于 劳 动 密 集 型 的 第 三 产 业 , 备 水 平 低 , 设 资
争夺 上。笔者认为 , “ 在 民工 潮 ” 结 构 性 用 工 荒 、 乡 潮 并 金 投 入 少 , 样 子 , 有 限 的 资 本 和 物 质 供 给 下 , 了 提 高 与 返 这 在 为
存 的 情 况 下 , 好 这 场 城 镇 与 农 村 的 劳 动 力 争 夺 战 , 于 城 利 润空间 , 打 对 这些 厂 商将 吸 收更 多 的劳 动者 就 业 ; 再者 , 三 第 镇或农村 经济发展 , 疑 都具有重 要意 义。 无 产业也包括 提高 科学 文 化水 平 和居 民素 质服 务 的部 门 , 如
2 发 展 农 村 第 三 产 业 的 积 极 作 用

教育 、 文化 、 广播 等行 业 。从 长 期来 看 , 个行 业 要 能 长 远 一
个 国家 或 地 区 第 三 产 业 的 发 展 水 平 及 其 所 吸 纳 的 劳 地 发展下去 , 仅仅需要 劳动力 供给 方面 的保证 , 不 更重 要 的
再加上 历史 、 文化 、 教育 等 自身原 因 的影 响 , 村 人们 农 环境 的归属感 会使他 们在待 遇 、 利 、 福 发展 空 间等 相 当 的情 缓慢 , 的 思 想 意 识 普 遍 还 比较 缺 乏 开 放 性 思 维 , 以 对 于 卫 生 保 所 况 下 , 于 沉 没 成 本 , 会 选 择 跳 槽 到 其 他 行 业 , 三 产 业 基 不 第 就业需 求弹性 波 动不 大 的特 点 也 正 好迎 合 了他们 的心 态 ,
中因特色农业 现代 化道 路 的关 键 时 刻 , 入 着力 破 除 城 乡 进

浙江“用工荒”问题研究

浙江“用工荒”问题研究

浙江“用工荒”问题研究摘要:今年,浙江地区“用工荒”问题愈演愈烈,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2010年第三季度,全省11个地市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杭州最高,为3.82,宁波为2.36,温州为1.61这是区别于以往“民工荒”现象的新型劳动力资源匮乏状况,突出表现为“结构性”和“季节性”。

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用工荒”问题的出项如何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呢?关键词:用工荒;原因;经济学分析;影响及启示。

用工荒现状:2011年“用工荒”问题继续蔓延浙江。

所谓“用工荒”指的就是用工短缺现象。

浙江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的一个省份,每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用工荒”现象无疑给浙江省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

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份的供求的报告显示来看,企业总需求人数60.3万人,而同期的求职总人数却只有35.4万人,用工缺口达到25万人。

为了应对“用工荒”问题,浙江企业纷纷提高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降低招聘条件,却还是无法解决“用工荒”问题。

那么,是什么引起了这么大的用工缺口。

原因分析(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国家出台“计划生育”政策,还提倡“晚生,晚育,优生,优育”这虽然控制了我国人口的增长,但是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中国新增的劳动力大大的减少了,老龄化现象也随之而来。

中国“人口红利”下降导致适龄劳动力人口减少。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当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低廉的价格被工业产业吸收完毕时,就会出现短缺现象。

中国经济的发展即将进入刘易斯拐点区间内(如图,[AD2,AD3]区间内,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劳动力供给由富余转为短缺),所以廉价劳动力的短缺在客观上是必将出现的结果。

浙江地区也不例外。

刘易斯拐点(二)不完善的产业结构导致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偏高,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

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颇高。

改革开放后,浙江由于其地理位置,政策等因素,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2021考研管综论证有效性分析练习6

2021考研管综论证有效性分析练习6

2021考研管综论证有效性分析练习6原文通过一系列看似严谨的论证,得出“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的结论,实则漏洞百出。

首先,文中由“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可得“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此论据不够充分,因为决定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还可以包括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这一点文中并没有提及,即不可武断地得出“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

其次,文中用长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来说明“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我们都知道就业市场还包括许多其他没有大学学历的就业群体,他们也是就业市场上不容忽视的群体,把“用工荒”等同于“大学生供不应求”,就将“用工荒”的“工”等同于了“大学生”。

再次,文中由“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来证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犯了由局部推整体的错误,这是因为数据只是2015年第二季度的,其他季度的劳动力供求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最后,文中多次出现以偏概全、排除他因的错误,包括:①由“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髙”得出“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排除了影响整体素质、适应能力、就业的种种其他因素;②由“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得出“我国的大学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排除了大学生与企业互不匹配等因素;③文中由“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也不能直接得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因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还有很多。

鉴于以上论证中的种种漏洞,得出“大学生的就业还是存在问题的”,原文是—篇有失偏颇的论证。

面对由数学、逻辑、写作组成的综合能力考查,想绝大多数同学最担心的还是中文写作,希望小编为各位考生准备的这篇"2021考研管综论证有效性分析练习6"文章,对正在中文写作备考复习的考研备考考生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中,这类盈利水平较低的企业 大批倒闭, 已经成了写在课本上学 生耳熟能详的口号, 场 需求 方 面的情 况 。
而 “ 用工荒 ”也 迫使 企业不得不提 高用工 但 这 么多年,也几 乎 仅仅 止 于口号。金 融危
而在 供给方面, 以往的就 业结构并没
价格 。这些外力都在逼着 劳动密集型企业 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经济自 身发展的规 有发生明显的变 化。工厂还是原来的样子,
3 资 4 I 治文摘I 1. 00 2 0 6
则可能奏响了旧经济时代最后的休止符。
本的情况看,当第二产业不能提供 足够 多
体面的工作机会时,很多人会选择 进 入第 三 产业 就 业。和一 般人 的 理 解不同的是,第三产业除了餐饮、
还价, 并能够在适合自 己的岗位 上
不 断成 长 , 了上大 学 之 外,职 业 除
者 一 样 有 大 的发 展 。而 一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 目 , 业 市场 上 虽然 出现了 “ 前 就 用工荒 ’ ’
速崛起,但技术 密集型企 业却没有像前两 但当中国经济开 始复苏, 一些企 业在奄奄 现 象 ,但 更 多的 还 是 “ 业 难 ”问题 。之 就

息 中撑 过 了最 困难 的时 候 , 终于 重新 得 到 所 以 会 出现 二 者 并 存 的 局 面,其 根 本 原 因
往往 要顺 次走过 劳动力推 动、资本 推动、 订单 , 再 次 将 转型 抛 到脑 后。 却 创新推动等几 个阶段,创新推动和技术发
是就业 市场供 需之间的结构性不平衡。中
“ 用工 荒 ”则 再 次 给 这 些 企 业 敲 响 了 国青少年研 究中心不久前发布的 “ 新生代
展密不可分。各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 警 钟。对 于企业 而言,面对 “ 用工荒”必 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 告”显示,新生代
HOT SSUES 时政 I J
-VI S EW JUNE 1 20 0
用工 荒 昭示 我国廉价劳力时代 结 束
无人问津的招聘
“ 用工荒”的转型预 警
。文/ 杨军
20 0 4年就 出现 了 “ 民工 荒 ” 中国经 破 解 “ ,对 用工荒 ”和 “ 业难 ”并存 的 就
济已经是一次预警, 只是当时外部环境尚好, 悖论
总量完全不成 比例。当时很多引进 外资的 要 课 题 。
优惠 政 策 , 引进 的 都是 劳 动 力密 集 型 企 业 。
生 育 一 代的整 体 特 征 。尽 管 这 几 年 大 学 生
用工荒 的大 面 积 出现 , 仅 说明了人 口 不 就 业 难 的情 况 越 来 越突 出,但 他 们 宁 愿 失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内很多企 业特 别是中小 企业,更是盈 利 红利时代面临终结,更昭示着中国粗放型经 业,也不会到东莞大朗的毛纺厂做 一般工 因为他 们需 要的是工作环境 好、能展 水平低下, 如果不剥削廉 价劳动力的人工 济 时 代的彻 底 终结 。中国经济 转 型已经 提 了 人,
成本,则毫 无利润可 言。在这 次的金融危 很多年, 从粗 放型经济向集 约型 经济 转变 示才能的白领工作岗位。这 就是劳动力市
直到现在, 二三十年前发展起来的 “ 两 从 长远 看,“ 用工荒”的出现对企 业、对区 他 们更 在 意 工 作 环 境 、是 否开 心 和 个 人 价 来~补”的作坊式企业还大量 存在,号称 域经济未必是件坏事。从宏观经济来说则 值的实现,工厂化、 大规模、流水线式的枯
已经 难以让 他 们满 意 。 “ 界 工 厂 ”的 中国更 多的是 在 产 业 链 低 端 更 是意义重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 燥 工 作环 境 , 世 事实 上 ,这 些特 征 也 是 “0后 ”计 划 8 为人 作嫁,自 有品牌的知名产品和中国经济 经济 成功转 型已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重
中国经 济 也 还 没 有 发展 到不 转 型 将 难 以为 。文 / 瑁 王
综观中国 3 多年的改革 路程, O 中国先 继的程度。2 0 年的经济危机, 2 o 08 使 O9年 是劳 动密集 型企 业 蓬勃发 展,到本 世纪, 成 为进 入新世纪后最为困难的一年, 大批 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因为资金流动性充裕,资本 密集 型企 业迅 企 业倒闭,转型成为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话。
高技术含量转变发展方式的道路。一些拉 只能是增加产品附加值, 或者增加机械操作, 的男性希 望在打工的城市买房 定居。在就
美 国家 则没 有 跨 过 这 一 道 坎 ,所 以在 崛 起 减 少 用工人 数 , 者 都 逼 迫 企 业 技 术 升级 , 业上,他们和老一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 两 的中途 停 滞 。 这 必 将 逐 步 推 动 中国 制造 业 的 产 业 升 级 。 工 资 已经 不 是 他 们 找工 作 的唯 一 考 量因素 ,
转 型 。从 这 种 意 义 上 , 用工 荒 ”对 中国经 律 等 等 , 有 这些 , 已经 在 逼 迫中国进行 工 作 环 境 一 成 不 变,工 作 岗位 大 多 还 是 蓝 “ 所 都
济转型是一个预警 , 对中国转变发展方式 经济转型。大面积地持续经年的 “ 用工荒” 领的工作,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从欧 美、日 , 是~次机遇。
院校和技工院校成为他 们走向城
市的跳板。 这 是 一个 大趋 势 : 中国劳 工 正在从一个 主要 出卖体力的群体, 向对高技能工人大 量需求的途 径 转变 ; 中老年农民工日 益让位给 8 0
会 面临 这 个 问题 ,日 、韩 国等 都 曾有 过 类 须 提 高 工 人 工 资 才 能 招到 人,为 了保 证 利 衣 民工已经 占了农 民工 总 数的 6%, 们 更 本 0 他 似 的境 况,在 发 展 到一 定 阶 段 ,走 上 了 提 润,劳动力成本提 高了, 业唯一的选择 倾向于 城市 生活,有 7. 企 1 %的女性、5. 4 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