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部分:总纲
一、专题名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授课教师:
三、教学周次:1、2
四、课时安排:4
五、学习目的:
1、对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内容在高中知识基础上有新的认识
2、激发课程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分解)
问题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它还有生命力吗?
1.知识分子之间的争论和分歧
情况一:前赴后继式的无尽的诋毁
典型A:
新自由主义的鼻祖、西方自由主义重镇“朝圣山学社”创始人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公开指责马
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为“通往奴役之路”,在《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中批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致命的自负”。
典型B:
新自由主义的著名旗手、哈耶克的挚友波普尔在影响很大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极力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规律的观点,认为历史是“云”而不是“钟”,不存在客观规律;在新自由主义四大经典《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诋毁马克思主义为“开放社会的敌人”,和黑格尔思想一道成为“极权主义的思想起源”,新自由自由主义的另一干将塔尔蒙受此启发,撰写了另一自由主义经典《极权主义的起源“。
典型C:
法国社会学家、被自由主义吹捧为“世纪良心”、“世界级公共知识分子”雷蒙 阿隆在声名遐迩的《知识分子的鸦片》中竭力论证马克思主义是“知识分子的鸦片”,不具有科学性。
典型D:
美国兰德公司首席顾问福山在其名作《历史的终结
及最后的人》(该书部分内容在苏联解体前曾公开发表,因预言苏联解体而轰动一时)中指出,历史发展到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民生活日渐宽裕,民主越来越普及,历史就此“止步”,不可能有更好的社会来取代当今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言下之意,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多余物,马克思主义已经完全失去了历史的合法性。国内主张全盘西化、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也卖力地随声附和,公开或变相地否认或贬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典型E
国内新自由主义主要标杆张五常专门写了一篇题为“最蠢还是马克思”的文章,他说:“关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概念,我曾经用过三招两式,使它片甲不留”
"1984年12月我写了《马克思奄奄一息》,把劳力价值定律批评得一无是处。马克思的理论不是过了时,而是从未对过。”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甚至恶毒地说:“我要在马克思的棺材上再钉几颗钉子,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情况二:可贵的中立性掷地之声
典型A:
德国世界级思想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韦伯,尽管不太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但他毕生对马克思充满了敬意,用他临终前的一段话“假如今天马克思重新从坟墓中走出来巡视的话,即使发现自己的预言有二三个重要之处不断产生误差,但是下面那句话仍有着充分的说服力,这就是‘真诚就是我的化身’。”并且告诫其学生:研究社会学,终其一生。马克思都始终应是同行者和对话者。
典型B:
当代十大经济学家之一的熊彼特提出:“大多数智力或想象力的创作,经历短的不过饭后一个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就永远消失了。但有一些创作却不是这样。它们遭受几度沉没,复又出现,它们不是作为文化遗产中不可辨认的成分而出现,而是穿着自己的服装,带着人们能看到的、摸到的自己的瘢痕而出现。这些创作,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创作——这个把伟大与生命力联结在一起的称谓不会不恰当。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疑这伟大一词适合马克思的理论。”
情况三:广泛的真诚维系和肯赞
当代西方“四大思想家”在苏东巨变后对马克思及其理论的评价
典型A:
法国的德里达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在苏东剧变后,当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声浪甚嚣尘上的时候,他却毅然举起了捍卫马克思的大旗,一再强调:我挑了一个好时候向马克思致敬。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指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德里达:不反复阅读马克思,将是一个理论的、哲学的、政治的责任方面的错误。
典型B:
詹姆逊一向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在苏东剧变以后,他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说:我同马克思的联系出于兴趣。
詹姆逊在《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一书中讲道: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科学。……这意味着,庆贺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决定性胜利的做法是
不合逻辑的。……庆贺马克思主义的死亡正像庆贺资本主义的胜利一样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典型C:
哈贝马斯早年曾受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影响,后来又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非马克思主义者展开论战,但在形成自己理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些误解,在苏东剧变后重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向世人宣布:我仍然是马克思主义者。
哈贝马斯在《追补的革命》一书中说: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即官僚社会主义。在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典型D:
吉登斯作为社会理论家,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在苏东剧变后,他说:虽然不再时髦,但我仍看重马克思。
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一书是为资产阶级政党团体提供政策分析的,但他在寻找理论根据时却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他在书中说:社会民主主义者至少在某些观
点上是与共产主义者相一致的——尽管他们把自己确定为共产主义的对立面。
典型E:2005 年法国学者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ili 长达五百多页的专著《卡尔•马克思,或全球化思维》Karl Marx ou l??esprit du monde 在法国法雅出版社Fayard 出版,再次在法国掀起一股马克思研究热。阿塔利原是社会党当选总统密特朗的政治顾问。近年来,他潜心研究马克思,他的新著是一部马克思传记。
典型F:麦卡锡主义解禁以后,欧美高校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再受意识形态的强烈限制,发展很快,以至于现在形成所谓“左派学院”这种说法
美国保守派、鹰派势力代表人物克里斯托弗有个女弟子曾经直接上书布氏,应该严格控制、封杀美国高校左派的势力、组织和影响,应该推行“新麦卡锡主义”,否则,马克思主义会得势。
2.民间的普遍推重和种种纪念、研究热潮
实例A: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一千年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伟人”:马克思位居榜首
实例B:1999年英国路透社评选马克思仅以一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