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教案1 (2)
春北师大版语文七下第3课《春》word教案
《春》课前预习:熟读诗文,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语言赏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课程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激情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春》,由此我想到了,每年春天的时候我们学校都会举行一次踏春游园的活动!今年我们去了天香公园,冀鲁豫纪念馆!这时候我就想这首《春》是适合在天香公园读呢?还是适合在冀鲁豫纪念馆读呢?同学们读一读,告诉我答案行不行?(初步感知,生读完一遍回答在冀鲁豫纪念馆读)二读诗——入诗这么多班级都去,我们班应该如何读才能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找几位同学评价)1、教师在音乐声中范读。
2、请学生自由吟诵,要求:你认为老师读的好的地方就学一下,不好的地方改一改。
3、多遍诵读的基础上提问:既然大家选择在冀鲁豫纪念馆门前读,那它和烈士一定有着某种深深的联系?诗中何处和烈士有联系?(学生回答,与此同时屏幕介绍背景:1931年2月7日,胡也频、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五位‘左联’作家同另外十九位共产党员一起,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
艾青听到后,气愤异常,于是写诗,《春》以纪念为国牺牲的烈士。
)4,既然是纪念烈士的,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带着一种怎么样的情感?请同学再次带着自己的情感读。
三吟诵——品诗(一)、内容赏析,边读边悟诗人写《春》,始终是围绕着“桃花”展开的。
“桃花”这一形象,成为这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
我们来看,诗人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
一开始,诗人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春”,点出了“桃花”:“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
这是实写,也是虚写。
实写:五烈士牺牲是在春天,春天,就有桃花开放。
虚写:这“春天”,这“桃花”,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
当然,光看这两句,还看不出这种象征意义,只有随着下面展开的诗句,才能了然。
第3课《春》教案(北师大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3课《春》教案(北师大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春»新课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感受情与景相结合的〝美〞。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其表现力和感染力。
3.学习作者细致观看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法。
4. 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教学时数】二~三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春的假设干幅画面)法国雕塑家罗丹曾如此讲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
〞屏幕上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漂亮的春光中沉醉,为那充满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气所兴奋。
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天是漂亮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颂扬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精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动。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画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如何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悟1.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水涨巢应和迷藏酝酿晕〕2.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1〕在听读时想象一下春天的景物。
〔2〕试着梳理一下文章结构:盼春———绘春———赞春。
〔3〕把自己认为写得最优美最杰出的句子划出来,体会美在哪里?杰出在哪里?三、品味探究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1、潜心精读: [咨询题组]a.你喜爱朱自清先生描画的哪一幅图画?b.讲讲你什么缘故喜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第一课时执行案
金塔县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执行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总第节春(第一课时)主备:陈国升责任:赵贤淑审核:王发银课型:新授共2课时 2015年月日一、认知学习目标(2分钟)1.情境导入---通过联想唤起学生对美的记忆展示:多媒体放映大自然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美丽画面,迅速将学生带入美的氛围。
引导:那优美的大自然景色,想看吗?抒情精彩的文章想读吗?今天我们要学的抒情散文《春》就是这二者的完美结合体,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春天。
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目标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预习成果展示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朗润(rùn)黄晕(yūn)嫩叶(nân)眨眼(zhǎ)酝酿(yùn niàng)抚摸(fǔ)鸟巢(ch áo)宛转(wǎn)蓑衣(suō)稀疏(shū)抖擞(sǒu)应和(hâ)1.根据课前预习情况,给学生2-3分钟强化记忆,要求必须将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字词记住。
2.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含“春“字的成语和诗句。
示例:成语:桃李争春春风得意春暖花开春风化雨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三、课堂学习研讨(一)初读课文,感受清新隽永的语言美。
1.听课文朗读,学生自主在课本中对生字词进行批注。
2.独学:学生自主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
3.群学:组内同学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有感情朗读。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一: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问题二:读“绘春”部分,思考: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问题三:读“赞春”部分,思考:作者赞美了春天的哪些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1.独学:学生自主阅读,根据提示在课本中作批注,教师巡回多关注c层学生探究情况。
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教案
(2)(先自读,然后跟读,并标出语调。)
T: First read by yourselves, then follow the tape and mark the intonation.
(3)(检查答案并板书。)
No, they aren’t.
Where are they from?
...is from...and...is from...
(3)(替换为人称代词he/she/they…进行操练,如S1和S2。直到学生掌握熟练为止。)
S1: Are they from theU.S.A.?
S2: No, they aren’t.
S6: She is fromEngland.
Step 4 Practice第四步练习(时间:7分钟)
1.(每个同学准备好一张最喜欢的体育明星的照片,最好有国旗图片以及他/她们国家著名建筑或自然风光的图片,到讲台上向大家作介绍。)
T: Please take out the photos of your favorite sport stars. Who can come to the front of the class and introduce him/her?
(板书出关键句型。)
What’s his/her name?
Where is he/she from?
(4)(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准备,看图问答。每组请一对同学。)
T: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Example:
Picture 1:
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春风》word教案1
《春风》【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二、能力目标:1、品析重点语句的神韵。
2、尝试着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描写上海的春风,上海的人。
三、情感目标:懂得热爱生活是发现生活之美的前提。
【教学重点】1、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品析重点语句的神韵。
【教学难点】1、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2、品析重点语句的神韵。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我们跟作者一起感受了春天的花卉争荣,更让我们领略了一幅南国春天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的春风图。
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作者为什么要独出心裁的称颂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人们对他全无半点好感的北京春天的风沙。
二、朗读课文,圈划生字词褒贬bāo 飘拂fǘ塞外sài冰碴chá耗子hào乍暖zhà三、研读课文本文写北国的春风,抒发了对北国春风者热爱,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四、问题解疑: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而林斤澜笔下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仅仅是作者所描写的对象不同吗?还是有其他原因?1、与朱自清的《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体会北国风与杨柳风的不同。
归纳:A特点:具有粗犷之美、雄健之美、阳刚之美小结: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林斤澜的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2、你更喜欢哪种春风?为什么?3、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认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风虽然“粗暴”却别有一番诗意的美,有毫不逊色于江南春景的另一种美好。
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无比的深情,歌颂了北国之春的别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 ,宛如北方的汉子粗犷、豪放、雄健、粗犷之美。
北师大版语文七下《春》word教案
T: Finish 4.
(3)(做游戏——找对子,把简称的英文与中文部分分别列出来,看谁能找得多找得快。)
T: Let’s play the game.
2.(老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中外名人的图片,让学生用英语交流这些名人的信息。S1抽出一张他不认识的名人图片,去向其他同学询问。)
1.(复习询问他人来自哪里,操练以下句型。)
T: I speak Chinese, and you speak English, OK?
Ss: OK!
T:你来自哪里?
S1: Where are you from?
(接着,同学们做链式问答,只要用上上节课的目标语言即可。)
S2: I’m from...
(介绍中要包括的句型:见板书。看一看哪个组的同学介绍得多。)
T: You should us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hat’s his/her name?
Where is he/she from?
(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
2.(1)(播放2的录音,示范并让学生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
Name
Li Ping
Wang Hai
…
Where
Beijing
Shanghai
…
(2)(根据调查表两人一组对话。)
Example:
S12: Where is Li Yang from?
S13: He is from…
3.(出示Section A, 4中四个国家的挂图,让学生说出国家名称,如果知道其它相关文化知识的更好。)
S4: He is from China.
Picture 2: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初一下册(初一下):《春》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初一下册(初一下):《春》教案一、素养教育目标1.知识认知目标:A.识记把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B.明白得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形交融的写作特点。
C.应用学习本文细致观看,抓住景物的要紧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D.综合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差不多把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形成目标:E.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形交融的特点,培养锤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观能力、阅读明白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适应,提高学习效率。
3.素养培养目标:F.通过学习本文,领会春天的美。
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
要让小孩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查找美、发觉美、制造美,拥抱大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饱受严冬冰冷的人们最期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气勃发,给人温顺,给人期望,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不由自主地吟诗作赋。
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些诗句差不多上古人对春的描写和颂扬,那么今天,我们共同观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二、题目解说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
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给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
作者抓住春天的要紧特点,用诗的笔调,描画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气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向往以后的欣喜之情。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春》教案 北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春》教案北师大版课前预习:1.完成助学中的预习积累部分。
2.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相关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1.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及修辞方法。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的感情。
评价任务:1.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感情。
2.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是通过哪些语句表现出来的?3.多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景,就会觉得有无限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这篇文章,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来描绘春天美景的。
板书:课题、作者、体裁(写景抒情散文)二、回忆作者单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上册《背影》有介绍)三、听录音,思考问题:1、注意字音。
(多媒体出示)2、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3、试着为文中描绘的几幅春景图命名。
为五幅春景图命名:(生答,同时教师板书)四、讲授课文(一)、分析春景图:1、初春时节,我们在田野、河边会见到一大片、一大片的是什么?生齐答:春草。
(多媒体展示春草图)2、单生朗读本段,其他同学找出描写春草初生时的词语。
①“偷偷地”:这个词形象地表现出小草趁人不注意,无声无息地,毫不让人觉察地长出来的情景。
②“钻”这个词,写出小草的生长很不容易,它要穿过厚厚的土层,冲破重重阻碍,有时甚至还要顶翻压在头上的砖头瓦块,体现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力)③“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的柔软和青翠。
(新、美)(二)、分析春花图:1、单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哪些句子写出了春花多、春花艳、春花甜?生答:①春花多:“开满了”、“成千成百的蜜蜂”、“野花遍地是”。
②春花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七年级语文下册7《春风》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7《春风》教案北师大版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及作品。
划出课文中遇到的生字词。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春风的赞美。
“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2、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4、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我们跟作者一起感受了春天的花卉争荣,更让我们领略了一幅南国春天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的春风图。
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作者为什么要独出心裁的称颂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人们对他全无半点好感的北京春天的风沙。
二、朗读课文,圈划生字词褒贬bāo 飘拂fǘ塞外sài 冰碴chá耗子hào 乍暖zhà三、研读课文本文写北国的春风,作者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怎样的感情?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1)读1、2段: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这种感情吗?不是,作者一开始持贬抑的态度。
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斗艳的声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灵的缺憾。
第二段又举出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对它恨之入骨、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这是抑、抑北国春风。
(2)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
与北国的春风形成对比,作者是一味的抑北国春风扬南国的春风吗?不是,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3)第6段突然笔锋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北国春风的另一个方面,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春》描写和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盛夏,但它更是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乃至人格的探求。
以下是整理的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同学们借鉴与参考!《春》教学【教学目的】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编辑者,感受文章思路。
2 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
【教学重难点】1 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审美赏美。
享受语感默读2领悟文章的钓矶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 给下列加点字词中的加点字注音酝酿( ) 黄晕( ) 披着蓑衣( ) 涨起来( )宛转( ) 应和( ) 戴着斗笠( ) 抖擞( )2 解释下列句子中所加点的词语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B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春》教学方法指导1.示范朗读全文(亦可指定教师示范朗读),朗读前先向学生说明本文分“盼春”、“画春”、“赞春”三个部分,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如何分段。
读完后即通过学生的回答、讨论,先弄清楚三部分的结构。
2.第二部分“画春”,观察细致,描写具体,且有虚有实,是本文的教学活动重点。
教师可示范分析“春草”、“春花”两段,而后让学生分析“春风”、“春雨”两段,并比较写法上为的异同。
3.请学生找出课文中所有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体会这些句式各自在体会文章中的催化作用(如果不用比喻、拟人的句式,将是怎样的一个句子)。
除了课文后才的练习外,还可以做成这样一个练习:仿照整本最后的三个比喻句(即:春天象……),另造三个句子。
即“夏天象……”,“秋天象………”,“冬天象……”。
春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春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春》描写和歌颂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乃至人格的寻求。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春北师大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春》教学教学策略导读-析读-延伸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①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特点描写。
②进一步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③反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进程与方法:三维目标:①重复朗诵,感知内容,体会美②学习从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③联系实际,广泛浏览,开阔视野。
教学假想反复朗诵,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在教学进程。
其中贯穿朗诵,指导学生在朗诵中知道课文内容,感知作者情感,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中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
《春》预习笔记示例一.基础知识(一)生字词语1.欣怅然:高兴的样子.2.朗润:明朗润泽.3.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是”赶热烈”的意思.4.卖弄(mài nōng):成心显示,夸耀(自己的本领).5.酝酿(yùn niàng):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进程,这里是说各种气味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6.黄晕(yùn):黄色的光圈.7.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8.笠(lì):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9.抖擞(sǒu):振作.10.应和(yìng hè):相呼应.11.烘托: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黑或者浅的色彩,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突出.文中是衬托的意思.12.呼朋引伴:呼吁朋友,招引同伴.13.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娥娜多姿.比喻女子装扮得十分艳丽.14.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二)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七年级语文下册3《春》教案北师大版
《春》◆教材分析《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优美的句子;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欣赏结构美,展开联想,体会文境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1、关于作者及写作风格;、多媒体课件。
2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描写春的古诗导课。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见课件)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朗读课文:A、初读课文,把你认为值得关注的字和词画出来。
B、小组交流解决画出的字词.C、听课文朗读。
D、自由朗读。
2、字词积累。
(见课件)三、梳理结构1、课文对春天的描写分几个步骤?2、描绘了几幅图画?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一)赏析盼春1、齐读第一部分.2、思考: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什么情感?(二)绘春1、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讨论:第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总分)3、作者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美景,分别给这些景加上小标题。
(三)赏析五幅图画1、春草图.(1)文中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2)划出间接写人在草地上的感受的句子,圈出用得很有表现力的词,并体会其作用。
(3)春草图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本段是怎样写景抒情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2、春花图。
(1)分几层来写春花的?(2)本段作者是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3)作者写蝴蝶、蜜蜂有什么作用?(4)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你能说一说这样写得好处吗?(5)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6)小结:这一段,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高与低结合,勾连映衬,烘托渲染,画面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3《春》(第1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斑斓春色3.《春》【教学目标】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4.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5. (1) 重点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难点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让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参考: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春天的雨;春天的花……2、想一想以前是否学过有关“春”的句子。
参考:《春夜喜雨》(杜甫)、《春晓》(孟浩然)、《清明》3、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现代散文《春》。
(展示课件)二、作者介绍: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朱自清2、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醒学生看P64注解①)3、(展示课件)补充介绍。
三、初步感知课文:1、课件展示:生字词。
(要求学生找写在作业本上)2、听朗读(配画配乐)要求:对照课文,找找看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注意停顿;给生字词注音,解释。
3、解决生字词。
(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教师利用课件订正)4、文章的题目是“春”,那么作者写了春天中哪些东西?分别是在课文的第几段?参考:春天的草(3);春天的花(4);春天的风(5);春天的雨(6);春天中的人们(7)。
四、具体分析:1、春天的草。
⑴“偷偷的”,“钻”——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修辞:拟人)。
语文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春》教学设计4
《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卖弄”、“抖擞”等词语的意思。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1、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课: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春”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3、示课题“春”。
4、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再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地向我们传递春天的气息的,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1)理清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2)初步体验春天的美。
三、精读,体味课文,学习第一段。
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较。
“东风来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
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太阳也变红了。
”这灯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觉为什么会差多了?(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试背——齐背。
四、作业。
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
2、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一、检查。
看拼音写词;根据意思写词。
二、研读。
(1)齐背第一段,说大意。
(2)学习第二段。
①自由读,思考: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天哪几方面的景物?(小草、花、风、雨。
)②指导读“小草”部分。
③伙伴互学“花”、“风”两个自然段。
春花和春风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写出这特点?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春花的多、美,春风的柔和,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④独立自学“春雨”自然段。
回顾前面的学法:划找——思考——朗读体味——汇报交流——训朗读。
按此法学习。
⑤课内做作业本3、4、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春天的风有什么样的特点?柔和(触觉)2作者除了用到了触觉,还从哪些方面不定期写春天的风?嗅觉、听觉。3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引用
四、春天的雨。
1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像牛毛(密)、像花针(亮)、像细丝(细)、薄烟(轻)2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排比3作者还写了雨中的什么景物?是用了什么方法、顺序?——写了雨中的树、草、灯、人的活动。从静写到了动,从近写到了远。4写春天的雨,作者一方面从正面写春雨的特点,另一方面用雨中的景物和人的活动从侧面来衬托春雨的可爱。
五、春天的人们。
1以上几幅图都是写景,那么春天的人们又是怎样的呢?欢天喜地的出来迎春,感受春的美丽。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起的?从“风筝”,引到了孩子,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3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写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师生双边活动。
1齐读(要求:思考“写春天的草作者用了拟人,那么写春天的花作者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2评价朗读。3写了哪些地方的花?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参考: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地上的小野花。作者的视线是从上往下的。
4写树上的花,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参考:先写树上的花竞相开放。再写花的颜色多种多样(从视觉)。接着写花的香(从嗅觉、味觉)。5写春草用了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写花用没用这种方法呢?参考:用了,用想象中秋天果实的丰收,和现实中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蝴蝶的多来衬托花多、花艳、花香。6这段里面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例子。参考:拟人、排比、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
后记
课外延伸
教师总结: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拓展延伸:1、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2、相关课文选读与分析:林斤澜的《春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电视散文《丁香赋》
学生结合问题分析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探计小说的特色。
练习
①教师要求作业②当堂抽查学生课堂作业
作者介绍: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朱自清
2、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醒注解①并补充相关材料)
识记知识要点、理解相关背景。
初读文章
目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文章,读准字音。
二读:学生个人分段朗读,感情朗读,纠正误读。
三读:教师朗读课文,停顿提示学生课文思路。
四读:学生听录音带朗读,体悟感情,感知内容。
教学设想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在教学过程。其中贯穿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情感,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中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
教
学
程
序
目标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背景及文体知识介绍
课前导入:1、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让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参考: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春天的雨;春天的花……
《春》(教学)设计
共3课时总课时至第课时授课人湖北宜昌夷陵邓村初中龚成尚
教学策略
导读-析读-延伸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能力:
①学会写景的方法——抓住特点描写。
②进一步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③反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过程体会美
②学习从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2、想一想以前是否学过有关“春”的句子。参考:《春夜喜雨》(杜甫)、《春晓》(孟浩然)、《清明》
3、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现代散文《春》。
析读文章
分析提示:文章的题目是“春”,那么作者写了春天中哪些东西?分别是在课文的第几段?参考:春天的草;春天的花;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中的人们。
问题探究:一、春天的草。
1“偷偷的”,“钻”——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修辞:拟人)。2“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3哪一句可以看出小草的生长的状态?——第二句——长势喜人,面积大。4除了写这些,还写了在草地上玩耍的人们,为什么要写呢?参考:写人是为了衬托草,因为春天的草太可爱了,软绵绵的,所以有许多人想亲近它。(间接描写)二、二、春天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