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脉

合集下载

手把手教你把脉,把脉基本知识大全都在这里了!!

手把手教你把脉,把脉基本知识大全都在这里了!!

手把手教你把脉,把脉基本知识大全都在这里了!!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呢?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分析脉象啦!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普通人没必要都了解,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脉象:浮沉、力度、粗细、快慢、停跳。

1.浮沉浮沉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

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另一种就是把脉的时候,只明显感到了寸部的脉动,而关、尺部远没那么明显,这也叫浮;如此类推,寸关不明显而尺明显,也叫沉;寸尺不明显而关明显,也叫中。

为什么脉会有浮沉之别呢?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

简而言之,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

2.力度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医生们会搞一些“小动作”。

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反复做上好几次。

学号脉中医把脉口诀(收藏)

学号脉中医把脉口诀(收藏)

学号脉中医把脉口诀(收藏)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中医大夫号脉,但辩脉是很复杂的,脉学共有27种,但作为非专业人员,掌握以下10种现象就足够了,也比较容易理解。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 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

号脉时左手寸脉能摸到代表心脉正常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左手关脉正常为不强不弱太强说明肝气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有时我分不清就说患者头有问题。

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

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太强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大多腰痛身上沉困。

以上是一点心得,希望为大家指点方向,请深资中医,老中医们不要把我批评的体完无肤。

告诉你一个秘密,教你轻轻松松学中医,自自在在学脉诊,也许,你从这里起步,开始了你的学习中医的生涯,成为一名上好的中医大夫。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就是一座医院,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这是西医永远也做不到的。

闲话少叙,书回正传:学习脉诊首先从实用脉诊开始,从习以为常入门。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

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脉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点东西,写出来供大家欣赏多了繁琐,少了不够,要明白看下去就知了。

1、脉大小。

主管察气。

脉大气旺,脉小气虚。

(看,多简便呀!)2、脉快慢。

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

(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脉硬软。

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

(太简便了吧?)4、脉浮沉。

主管表里。

(亦可说阴阳)脉浮表症,脉沉里症。

(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义呀!)5、脉匀乱。

主管察安危。

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太直观了!)例如:肝硬化的脉,是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

把脉基本方法

把脉基本方法
然后说说安全性和稳定性吧。把脉本身是非常安全的呀,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而且只要医生操作规范,脉象的判断也是相对稳定的呢。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哦,如果医生经验不足或者患者当时的状态不稳定,也可能会影响脉象的准确性呢。所以说呀,找个有经验的医生是多么重要呀!
那把脉都有哪些应用场景和优势呢?哎呀呀,这可多了去啦!在中医诊断各种疾病的时候,把脉可是必不可少的呀。它能够反映出人体的整体状况,就像一个“晴雨表”一样呢!通过脉象,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气血、脏腑功能等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呢。而且相比于一些西医的检查方法,把脉更加方便、快捷,还能体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呢,多棒呀环呢!那到底什么是把脉的基本方法呀?
首先呢,把脉的时候要让患者安静地坐着或躺着,手腕要放松平放在脉枕上。医生呢,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在患者手腕寸、关、尺三部上。手指要微微弯曲,力度要适中,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而且要注意指法哦,有举、按、寻等不同的手法呢。同时还要注意脉象的频率、节律、强度、形态等方面。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呀,需要医生的细心和经验呢!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哈。有个患者总是觉得身体不舒服,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后来他找到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通过把脉,发现他的脉象有点偏弱。经过仔细询问和诊断,老中医判断他是气血不足。于是给他开了一些补气血的中药,患者吃了一段时间后,身体真的就好多了呢!你说神奇不神奇?
所以呀,把脉真的是中医的一大瑰宝呀!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和发扬它,让更多的人受益呀!

中医把脉口诀必背

中医把脉口诀必背

中医把脉口诀必背中医把脉是阳气的运行和五行变化在脉络中的反映,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

掌握把脉的技巧与方法,对于中医学习者来说十分必要。

掌握了以下这些把脉口诀,就能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了。

一、参阳非阳把哪脉,手上阳脉下阴脉。

这句话告诉我们把脉时要先辨别是阳脉还是阴脉。

阳脉有手阳明、手太阳、足阳明、足太阳四经;阴脉有手厥阴、手少阴、手心主、足少阴、足厥阴、足太阴三阴三阳六经,只有辨别清楚了阴阳,才能继续辨别其它。

二、左右比较脉同异,缓急来微调查之。

把脉时,一定要始终贯彻左右比较的原则,不同体现出来的不同感觉,提醒我们注意疾病的缓急、病位以及寒热等不同情况,能够帮助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三、盯上道下四脉把,归根经常要细察。

把诊是要抓住四个关键部位,即足厥阴、手少阴、手阳明、足太阳,通过把诊掌握疾病的中心和局部,就可以明确真相,进一步推断出疾病的病因和后果。

四、远中近三类脉,远为风木最难准。

远端、中部和近端三类脉,其中最难以准确诊断的就是远端的脉象,需要观察患者平常所处的气氛,面色,以及一些生活细节,以达到更准确的把诊结果。

五、总之脉来问病,四见缓急状况是。

把脉还不能局限于阳,阴,比较,关键部位和难以诊断的地方,而更复杂的病态应该视为风险项,因为它可能会引发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全面地收集症状信息,搜寻病灶,综合分析,才能准确解读疾病的病因和病情。

综上所述,掌握把脉口诀是中医诊断的基础之一,但把脉并不是单一的技能,而是一个复杂的诊断过程。

中医领域丰富的把诊技巧,只有通过不断练习和精通才能准确把握,从而确诊疾病,并正确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

中医把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中医把脉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诊人体脉搏的形态、节律、力度和特征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把脉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把脉口诀:1.把脉要有前后左右、上下左右、浮沉寸关问这句口诀意味着把脉时需要仔细观察前后左右的脉搏,同时还要触摸上下左右的脉搏,并且注意是否有浮脉、沉脉、寸脉和关脉等不同脉搏形态,最后还要向患者询问有关健康状况的情况。

2.寸脉为代表,其它肢脉逕观察这句口诀强调了寸脉的重要性,寸脉是指手腕尺泽穴处的脉搏,中医把脉时常常通过观察寸脉的形态和特征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而其他肢体的脉搏也是需要仔细观察的。

3.細數形色,毛糸色馬,此即心脉这句口诀是指心脉的判断方法,中医通过细心观察形态和颜色来判断患者的心脉状况,有时还可以通过触摸毛细血管和皮肤的颜色来判断心脏疾病。

4.看舌便知心肾和三焦,色苍藏红恶灼黄这句口诀是指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来判断心肾和三焦的健康状况,舌头苍白或者藏红可能意味着心肾功能失调,舌头恶灼黄可能意味着三焦有炎症。

5.紧查明或浮或沉大病老人的髓脉这句口诀是指对于大病和老年人,需要着重观察髓脉,大病和老年人的髓脉有时会出现浮脉或者沉脉的现象,中医需要仔细观察这些现象来判断病情。

6.表里虚实,主要是琼脉这句口诀是指通过观察琼脉来判断体内的虚实情况,中医大脉中的琼脉反映了人体的虚实情况,有时琼脉会有紧绷、滑腻、弦实等不同的感觉,这些感觉可以帮助中医判断病情。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把脉口诀,通过这些口诀中医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

中医把脉方法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观察才能熟练应用,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学习才能掌握这门技术。

中医把脉方法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通过把脉可以及早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把脉入门的基本知识

把脉入门的基本知识

把脉入门的基本知识把脉入门的基本知识把脉是中医学的一种特殊诊断方法,通过观察、问诊、望闻问切等方式,来了解病人身体的情况。

把脉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把脉入门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把脉?把脉是指通过触摸病人手腕上的动脉,了解病人身体内部的情况。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经络与经脉相通,血液循环与气血运行有关。

因此,通过触摸手腕上不同位置的动脉来判断病人身体内部气血运行是否正常,并进而确定疾病类型和治疗方案。

二、把脉需要注意什么?1. 技巧把脉需要有一定技巧,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手法。

在初学阶段,建议跟随有经验的老师进行实践操作,并注意不要过度用力。

2. 环境在进行把脉时需要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干扰或影响判断。

3. 位置把脉的位置在手腕上,通常在桡动脉和尺动脉处。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触摸不同的位置来判断病情。

4. 时间把脉需要在病人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进行。

例如,可以选择在早晨、晚间等较为安静的时间进行把脉。

三、把脉的方法1. 观察观察病人外貌、面色、舌苔等情况。

从这些方面可以了解到病人身体内部的情况。

2. 问诊询问病人有关疾病发生时间、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信息。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3. 把脉a) 抬手法:让病人坐直或卧床,将手臂伸直并放置在床头或桌子上。

医生用左手握住右手手掌,并用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在不同位置分别感受到不同的跳动。

b) 捏法:让病人坐直或卧床,医生用左手握住右手手腕,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捏住桡动脉和尺动脉,在不同位置分别感受到不同的跳动。

4. 望闻问切通过观察病人舌苔、听取病人声音、闻病人气味等方式来了解病情。

四、把脉的分类1. 按时间分类a) 静息脉:在病人身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把脉,称为静息脉。

b) 运动脉:在病人进行运动时把脉,称为运动脉。

2. 按部位分类a) 头部:包括颈动脉和颞动脉等。

b) 胸部:包括胸骨旁的肋间动脉等。

中医把微观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中医把微观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

中医把微观脉方法(精心收集的把脉口诀以及图表把脉口诀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

(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教你给自己把脉(基础篇)

教你给自己把脉(基础篇)

教你给自己把脉(基础篇)
原创2021-05-23 12:49·无为中医李春盈
脉诊是中医诊断中最为巧妙的方法之一指中医大夫用手搭在患者手腕部脉搏跳动处体察脉搏跳动,从而判断患者病情的一种方法。

基础的八纲脉
(阴、阳)(表、里)
(虚、实)(寒、热)
最终要得出非阴则阳
表、里或(不表不里)
虚、实或(不虚不实)
寒、热或(不寒不热)
凡脉象不表不里,不虚不实,不寒不热,称为平脉(多见于正常人)
五脏对应脉位
左手寸关尺对应(心肝肾)
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三焦命门)
通过脉搏性质可分析出具体脏腑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等具体病变性质。

浮脉主表
沉脉主里
迟脉主寒
数脉主热
无力为虚
有力为实
根据脉主病来定性,一般来说八九不离十。

更重要的是随着经验的丰富对脉诊会有自己的体悟。

把脉的正确手法

把脉的正确手法

把脉的正确手法
把脉的正确手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找到脉搏位置:脉搏位于靠近手腕位置,拇指的下方,在这个位置高骨定关,先摸到桡骨茎突,用中指去定这个关。

中指的前方是寸脉,用食指去摸,中指的后方是尺脉,用无名指摸。

2.用指目,指目就是指甲的前下缘跟指腹之间的45度角,呈弓形,去摸这个脉。

摸这个脉分循、按这种方法,要分浮、中、沉三种的三个位置,就是前区、中区和深区位置,去感受脉的气势,脉的脉律变化。

3.双手进行,左右都要去检查,两个手,一个手不少于一分钟,两个手不少于三分钟,以自己的气息去衡量脉率。

把脉的位置和操作方法

把脉的位置和操作方法

把脉的位置和操作方法
把脉的位置一般有腕部、前臂、颈部和足部等部位。

下面是常用的把脉位置和操作方法:
1. 腕部(脉搏处):把脉的位置在手腕横向皮肤隆起的地方,通常有两个主要的位置,即尺泽脉和骨关脉。

操作方法是用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这两个位置,并感受脉搏的跳动。

2. 前臂(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前臂内侧,距腕横纹4横指处。

操作方法是用拇指的指腹轻轻按压该穴位置,并感受脉搏的跳动。

3. 颈部(颈动脉):颈动脉位于颈侧的一侧,约在颈椎前方,颈动脉与气管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是用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这个位置,并感受脉搏的跳动。

4. 足部(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膝盖下缘三横指之处。

操作方法是用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该穴位置,并感受脉搏的跳动。

在把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把脉时应放松自然,保持舒适的状态。

2. 使用适当的力度,不宜过轻或过重,以免影响判断。

3. 把脉的时间一般在15-30秒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延长。

4. 观察脉象时,要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度、速度和质地等因素。

5. 把脉的时候要全面综合分析,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请注意,把脉是一项专业的技术,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中医把脉的技巧

中医把脉的技巧

中医把脉的技巧
中医把脉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下面是中医把脉的技巧:
掌握基本知识:中医把脉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比如脉搏的位置、频率、力度和节律等。

选择正确的位置:中医把脉需要选择正确的位置,比如手腕部位的尺、关、冲等脉搏点。

把脉时要注意手指的位置和用力的大小,同时要保持手指的稳定性。

注意身体姿势:在把脉时,病人应该坐直并放松身体,双手放在腿上,不要过度活动或交叉双腿,这样可以使脉搏的节律更加清晰。

注意把握时间:中医把脉需要把握正确的时间,通常在早晨、中午和晚上不同的时间段,脉搏的特征不同,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把脉的时间。

全面观察:把脉时不仅需要观察脉搏的位置、节律和力度等,还需要全面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呼吸和声音等身体状况,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综合分析:中医把脉需要综合分析病人的脉搏、身体状况和病史等多方面信息,确定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把脉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需要病人配合,保持身体姿势放松,配合医生进行诊断。

把脉技巧必背口诀

把脉技巧必背口诀

把脉技巧必背口诀
把脉技巧必背口诀如下:
1. 学准脉象:有力、无力、浮、沉、迟、数、代表病情。

2. 温室试验:先暖手,再试脉,对比正常,判断异常。

3. 整体观察:握拳松脉,手冷松动,指下水肿。

4. 了解年龄:留意年岁,判断脉象。

5. 分析脉量:速则阳亢,缓则阴废,时时掌握,指诊脉象。

6. 病情脉则变:实变脉象皆重,虚证则反松。

7. 尺脉贵快慢:浮象急急,谈得是跳;沉象迟迟,嗫得是点。

8. 照顾左右手:左脉迟而小,右脉数而洪,左手代表内,右手代表外。

9. 脉底刻脉理:沉码实状,浮哈虚证,分段刺,广刷细码。

10. 叩问学脉证:伴随副相问;腹腔总查;颈面细查;按摩观自知;交叉证去疑。

中医把脉的操作方法

中医把脉的操作方法

中医把脉的操作方法
中医把脉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获取诊断和判断疾病的信息。

下面是中医把脉的一般操作方法:
1. 患者坐于舒适的位置,将手臂放在桌子等平面上,让医生可以方便地触摸脉搏。

2. 医生会先洗手,保持双手清洁。

3. 医生会先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外观特征,以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4. 医生使用中医特殊的方法,经常使用中指、食指和中轴指来触摸患者手腕上的脉搏。

这三个手指被视为最敏感的手指,可以准确地感受到脉搏的细微变化。

5. 医生会先使用中指找到患者的正脉,即肘关节处的桡动脉,然后使用食指和中轴指按下。

在按压的同时,医生会注意脉搏的强度、频率和节律等信息。

6. 医生会检查其他几个位置的脉搏,包括其他手腕的脉搏、颈部、胸部和腹部等部位。

7. 在触摸脉搏的过程中,医生可以变换手指的力度和速度,以便更好地感受脉搏的变化。

8. 医生还可以触摸脉搏的位置不同部位,以获得更详细的诊断信息。

9. 医生在触摸脉搏时,通常会重复数次,以确认触摸到的变化是否一致和可靠。

10. 根据触摸到的脉搏信息,医生会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把脉入门知识详解

把脉入门知识详解

把脉入门知识详解
把脉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通过触诊人体脉搏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把脉的入门知识的详解:
1. 把脉的基本原理:中医认为,人体的脉搏反映了脏腑功能的变化和气血运行
的状态。

通过触诊脉搏,可以了解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是否畅通以及脏腑功能是否正常。

2. 把脉的位置:常用的脉搏位置有手腕部的尺泽脉、关冲脉、尺骨外侧脉等。

医生通常会在患者的手腕部位寻找脉搏,并通过按压、摸索等方式来感知脉搏的节律、强弱、速度等变化。

3. 把脉的方法:医生在把脉时,通常会使用三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
轻轻按压患者的脉搏位置,并观察脉搏的变化。

医生可以观察脉搏的弦紧、滑数、虚实、浮沉等特征,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

4. 把脉的诊断内容:通过把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脏腑功能、气血状
况等。

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寒热、虚实、湿燥等病理情况,并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把脉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的技术,准确的把脉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触诊技巧。

作为患者,如果有需要,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把脉诊断。

把脉的位置与操作方法

把脉的位置与操作方法

把脉的位置与操作方法
把脉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根据脉搏的形态和特点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把脉的位置和操作方法:
1. 脉搏位置:通常把脉的位置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寸关和尺泽。

其中,寸关包括寸口、关元、曲池、尺泽包括尺位、泽尺、孔最。

寸关主要反映手部经络的情况,尺泽主要反映手臂经络的情况。

2. 把脉的操作方法:通常是用三指法把脉。

具体方法如下:
- 使用三指,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平行并且紧贴患者的手腕内侧,根据不同的位置选择寸关或尺泽。

- 轻轻按压手腕内侧的相应位置,感受脉搏的跳动和特征,有的时候还需用旁观法观察舌苔、面色等其他体征。

- 把脉的时候要注意用指尖而不是指腹进行触诊,力度要适中,过轻或过重都会影响脉象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把脉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不建议随意进行把脉诊断,以免误判病情。

如果需要进行脉搏诊断,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中医把脉必背口诀

中医把脉必背口诀

中医把脉必背口诀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其中把脉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对于学习中医的学生和从事中医工作的医生来说,必须掌握中医把脉的方法和技巧。

其中,中医把脉的要点和关键是口诀,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中医把脉必背口诀。

一、手指察脉亦为基,记得三部六位置。

中医把脉要点之一就是察脉的位置和方法,手指是最基本的工具。

掌握察脉的基本方法是中医学习的第一步,而在察脉的时候,要必须掌握三部六位置,即荣枯、浮沉、迟数、左右、寸口、关口。

二、荣卧左手沉至底,荣跳右手中气微。

察脉时,要察荣脉和跳脉。

荣脉在左手,跳脉在右手。

察荣脉时,要让患者仰卧,并将左手手腕放在胸前,右手两指放在荣脉处,向下按压,直至触及底部;察跳脉时,要将患者的右手伸直,右手两指放在跳脉处,向上前方按压。

三、有病之脉有异,四型八脉判病机。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病症会影响人体的脉搏,使之产生不同的变化。

因此,中医把脉的关键是识别不同类型的脉象,结合病症进行分析和判断,以达到正确诊断的目的。

常见的脉象分为四型八脉,分别是浮脉、沉脉、弦脉、缓脉、数脉、迟脉、结脉和涩脉。

四、六经之脉是基础,手足之别派关键。

中医把脉的分类不仅包括脉象的类型,还要将脉象按照其所属经脉和部位进行分类。

经脉和部位的分类是中医把脉的基础之一,其中经脉包括六经之脉、奇经之脉,部位则是分为手足之别,同时还有一些派别区分。

掌握不同经脉与部位的特点,对于中医学生和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脉有运动常寻常,有时长短整分明。

中医把脉不仅要掌握不同类型的脉象和经脉部位,还要注意脉象的运动特点。

脉搏的运动有时会表现为长度和短暂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是可以判断疾病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把脉时要注重观察脉搏的运动和变化,寻找不寻常的脉搏变化和长短、整分明的规律。

总之,掌握中医把脉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中关键的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掌握中医把脉的要点和关键。

希望这篇文章对于相关人员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帮助。

把脉入门的基本知识

把脉入门的基本知识

把脉入门的基本知识把脉是中医学中的一项重要诊断方法,是通过观察、问诊、望、闻、切等方法,判断人体脉搏的变化和特征,从而获得患者的身体状况的一种方法。

在中医中,脉象是反映人体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把脉可以了解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状况、阴阳平衡等方面的情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把脉的基本知识,包括把脉的方法、把脉的内容和解读,以及把脉的应用范围等。

把脉的方法把脉是通过手指触摸患者手腕上的动脉来判断脉搏的变化和特征。

把脉的位置一般在患者手腕上,即手腕部的脉搏位置,具体有中脉、尺脉、关脉等。

把脉时,医生用中、食指和无名指轻轻按压患者手腕上相应的脉搏位置,感觉脉搏的频率、节律、力度、形态等等指标,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把脉的内容和解读把脉时,医生可以观察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脉搏的频率脉搏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脉搏的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脉搏频率一般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

如果脉搏频率高于100次/分钟,可能表示患者有发热、心脏病、贫血等情况;如果脉搏频率低于60次/分钟,可能表示患者有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情况。

脉搏的节律脉搏的节律是指脉搏的有规律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脉搏有规律地跳动,间隔时间相等。

如果脉搏节律不规律,可能表示患者有心脏病、心律失常等情况。

脉搏的力度脉搏的力度是指脉搏跳动时的力量大小。

正常情况下,脉搏的力度适中,不过强也不过弱。

如果脉搏力度过弱,可能表示患者有虚寒、气血不足等情况;如果脉搏力度过强,可能表示患者有实热、血压偏高等情况。

脉搏的形态脉搏的形态是指脉搏跳动的形状。

根据脉搏形态,可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浮脉、沉脉、弦脉、细脉等形态的不同,可以反映患者的阳虚、阴虚、气血不足等情况。

把脉的应用范围把脉是中医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的诊断。

把脉可以用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疾病的发展情况,根据把脉结果,中医师可以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自学把脉入门教程

自学把脉入门教程

自学把脉入门教程
把脉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了解其身体状况。

想要学习把脉,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自学入门:
1.了解基础知识
首先需要了解人体脉搏的基本知识,包括脉象的位置、节律和形态,以及与各种脉象相关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2.练习手法
正确的手法是把脉的关键,需要掌握正确的手指位置、力度和频率,练习时可以在自己或其他人身上进行。

3.多练习
把脉是一门技艺,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可以多在家庭中练习把脉,或者寻找机会向中医师请教或观摩。

4.积累经验
通过不断地练习,逐渐积累把脉的经验,熟悉各种脉象和其病症,并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以上是自学把脉的入门教程,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相信能够逐渐掌握好这门技艺。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把脉时一定要细心、耐心和谨慎,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 1 -。

把脉开方的正确方法

把脉开方的正确方法

把脉开方的正确方法
1.了解病情:在把脉之前,医生应该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病史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精确地把脉和开方。

2. 活动病人:当病人到诊所时,医生应该让他们先休息一会儿,调整好呼吸和心情。

然后让病人活动身体,通常是让他们走上几步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这可以让医生更清楚地感知病人的脉搏和其他生理情况。

3. 检查脉搏:医生应该在较安静的环境下检查病人的脉搏。

检查脉搏时,医生应该用三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按压病人的脉搏,以感知其强度、节律和速度。

医生还应该注意脉搏位置、压力和深度。

4. 判断虚实:根据脉搏的强度和速度,医生应该判断病人的虚实情况。

虚实是指病人体内气血的盈亏状态。

通常,慢脉、沉脉、细脉、弱脉等都是虚脉,而快脉、弦脉、浮脉、滑脉等则是实脉。

5. 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的虚实情况、其他体征和症状,医生应该辨证论治,即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病人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中药方剂和治疗方法。

6. 按时复诊: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医生应该让他们定期复诊,以了解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把脉开方是中医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可以确保疗效,提高医疗质量。

- 1 -。

把脉的正确方法

把脉的正确方法

把脉的正确⽅法2019-04-23 12:15现在很多⼈都喜欢进⾏把脉,那么今天为⼤家讲讲把脉的正确⽅法。

材料/⼯具把脉⽅法1诊脉位置在⼿腕⾼⾻向内侧推,在筋⾻之间,为关脉,我们⽤中指按住,然后把⾷指和⽆名指落下,⾷指的位置就是⼨,⽆名指的位置就是尺。

2诊脉环境诊脉时应有⼀个安静的环境,患者诊脉前要避免较⼤的活动或精神刺激,以使⽓⾎和调,才能反映出真实脉象。

古⼈曾强调选择“平旦”(即清晨)诊脉,即是此意。

<br/>医⽣在诊脉之时,必须呼吸均匀,平静,态度认真,把注意⼒集中于指下,细⼼体察脉象。

3诊脉时间每次诊脉的时间,古⼈强调不应少于脉跳五⼗次,现在⼀般不应少于⼀分钟,必要时诊脉时间还可长些。

时间过短不仅不能精确地体察脉象,⽽且也容易漏诊促、结、代等脉。

4诊脉姿势诊脉时,要让病⼈取坐位或仰卧位,⼿臂宜向前或略左右伸展平放,并注意使⼿臂位置与⼼脏保持同⼀⽔平,直腕仰掌,以使⾎流畅通,不致影响真实脉象。

5诊脉⼿法对成年⼈诊脉,应⽤三指定位法,即先以医⽣的中指按在病⼈掌后⾼⾻(桡⾻茎突)内侧的桡动脉上定关脉,然后⾷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前定⼨脉,⽤⽆名指按在中指关脉之后定尺脉。

三指隆起呈为⼸形,指头齐平,以指腹按触脉体。

三指平布,疏密要适宜,布指的疏密要与患者的⾝⾼相适应,⾝材⾼⼤的布指宜疏,⾝材矮⼩的布指宜密。

⼩⼉⼨⼝脉部位甚短,不宜⽤三指候⼨、关、尺,可采⽤“⼀指(拇指)定关法”,不再细分三部。

6按脉时指⼒要适当,分浮、中、沉三层进⾏,轻微⽤⼒按在⽪肤上为浮取,名叫“举”;重按⾄筋⾻为沉取,名叫“按”;不轻不重,中度⽤⼒按到肌⾁为中取,名叫“寻”。

这样⼨、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三部九候”。

7诊脉⼒度在诊脉过程中,三指平布同时使⽤同样的⼒量,按诊三部脉象,叫做“总按”,是诊脉常法。

也可单按其中某⼀部,如诊⼨部脉时,微微提中指和⽆名指;诊关部脉时,则微微提⾷指和⽆名指;诊尺部脉时,则微微提中指和⾷指,叫做“单按”或“单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异常脉象。
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脉浮而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者为阳虚证。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这样,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仅此还不够,在切脉的时候,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于里者病位深。
已 午 未 申
辰 酉
卯 戌
寅 丑 子 亥
南政之岁,寅至未年,少阴司天(午年),两寸不应。厥阴司天(已年),右寸不应。太阴司天(未年),左寸不应。阳明司天(卯年),两尺不应。少阳司天(寅年),右尺不应。太阳司天(辰年),左尺不应。
北政之岁,申至丑年,少阴司天(子年),两尺不应。厥阴司天(亥年),右尺不应。太阴司天(丑年),左尺不应。阳明司天(酉年),两寸不应。少阳司天(申年),右寸不应。太阳司天(戌年),左寸不应。
帝曰:尺候何如?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帝曰:善。
小子观此,苦思昼夜而不能解,乃问于师。
紫极曰:“视岁南北。何谓之岁也?岁者,岁星也。岁星十二载当一年。地理之学言不可于太岁头上动土,岁星周八极一十二年也。然当何为南政,何为北政?考之天气起于子、地气起于丑、人气起于寅。南政者:阳也;北政者:阴也。子丑之时为天地未判之初,寅之时天地分矣!故寅至未当为南政;申至丑当作北政。
2.体位:要让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垫上布枕,以便于切脉。
3.指法: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提食指和中指,临床上总按、单按常正常脉称为“平脉”、“常脉”。每分钟跳动70 80次左右,节律规则,脉型不粗不细,不浮不沉,不刚不弱。但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如春、夏、秋季的脉大多偏浮,而且搏动有力;冬季的脉多沉伏于里。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强而有力,老年人的脉较弱;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矮小的人脉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饱食后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多软弱。如果发现相反脉象,如冬天脉浮、胖人脉浮、瘦人脉沉等,提示脉象异常。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脉来盛而坚实,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是实证之象,提示邪气实而正气不虚。
促结代脉,即促脉、结脉、代脉,均为节律异常、有间歇的脉。促脉为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而有力者为阳热亢盛之证,促而无力者多为气虚将脱之象;结脉为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有阴盛、气结、寒痰、瘀血等多种主病;代脉为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或气滞血瘀之证。
切脉时还有许多讲究。首先,要求安静,包括外环境的安静与医患两者心神的安静。患者在诊脉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静后方可诊脉。医者切脉前一定要静心,调整呼吸,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细心切按一分钟以上。诊脉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时医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关部,再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三个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儿则用一指(拇指)诊脉,不分三部。
弦脉,脉形端直,如按琴弦。常见于有肝胆病、痰饮证、疼痛证的患者。
滑脉,脉来流(滑)利,如盘走珠。是实热证、痰饮证、伤食证,或妊娠的脉象。
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为气滞证、瘀血证、精血亏少证之征象。
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为一切无力脉之总称。是虚证之象,主要为气虚或气血两虚证。
论南北政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原文:平气何如: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帝曰:夫子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
帝曰:愿卒决之。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脉搏,称为“寸口”诊法。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他们将腕横纹向上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目前关于寸关尺分配脏腑,多以下列为准:
左寸可候:心与膻中; 右寸可候:肺与胸中。
左关可候:肝,胆与膈; 右关可候:脾与胃。
左尺可候:肾与小腹; 右尺可候:肾与小腹。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时间:诊脉的时间最好是清晨.因为清晨时间病人不受饮食、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体内外环境都比较安静,气血经脉处于少受干扰的状态,故容易鉴别病脉。诊脉时要求有一个安静的内外环境。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使气血平静,诊室也要保持安静,以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和病人情绪的波动,并有利于医生体会脉象。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是湿证与虚证之象。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而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大多主邪热亢盛的实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