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对犯罪实施的影响性因素分析——基于天津的实证调查
关于民警执法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思考
关于民警执法风险的特点、成因和对策思考课题组负责人:章鑫彪成员:吴晨达沈丽娜2008年7月1日上午,发生在上海闸北公安分局的袭警案件,造成6名民警牺牲和4名民警受伤的特大恶性事故,举国震惊。
而究其原因,是由公安民警执法引发的。
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惩罚改造罪犯、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
作为监狱工作主体的监狱人民警察和公安民警一样,都是执法者,都面临着特殊职业的挑战和考验,其中之一便是执法风险。
近年来,随着监狱押犯数量和结构的变化,民警面对的执法风险有日益增加的趋势。
客观审视监狱民警的执法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化解,避免类似闸北案件的发生,是一个现实和紧迫的话题。
本文试就监狱民警执法风险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监狱民警执法风险的内涵和种类:监狱民警的执法风险,是指监狱民警在参与刑事司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使民警招致严重后果的危险。
在监管改造实践中,这种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1、暴力袭警。
部分罪犯因仇视社会和犯罪心理较强,为了达到脱逃的目的或对监狱民警的教育管理不满,伺机报复,采取暴力手段,武力袭击警察,给民警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如福建省龙岩监狱罪犯林培清和何锦龙,趁打饭和送开水之机,窜入警察值班室,持凶器报复袭击值班的大队长陈雄平,致陈重伤。
湖南省郴州监狱罪犯邓勇根趁监狱民警朱红兵与其谈话不备之机,将朱红兵打晕(后经抢救无效牺牲),邓犯趁机换下警服脱逃,后被抓获。
2、行为对抗。
有些罪犯因犯错误被处理或对处理结果耿耿于怀,总是想找机会对民警的正常执法工作进行阻挠和破坏。
如我监罪犯田启峰,离开自己的劳动岗位,窜到玩具装配线上与他犯聊天,经值班民警数次劝阻无效。
当民警欲强制其回自己劳动岗位时,田犯突然恼羞成怒,挥拳击打民警。
省长湖监狱罪犯司徒安国,在改造期间曾多次因违规被严管和隔离审查。
在小组月正常调动时,该犯拒不执行命令,认为民警故意在整他,当面顶撞民警,并说出“我就是不搬,有种就搞死我,搞不死我要你们好看”等话。
从中国犯罪率数据看罪因_罪行与刑罚的关系
从中国犯罪率数据看罪因、罪行与刑罚的关系Ξ白建军摘 要:为了更准确地厘清罪因、罪行与刑罚适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1988—2007年20年间纵向,1998、2003、2007年内地31个省市(区)横向的犯罪率数据,同期同地十几项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以及641个最高人民法院示范性案例数据进行交叉印证性考察,应该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结果证实,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因素对纵向和横向犯罪率的变化均构成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又影响着刑事司法———当犯罪数量的增长在较大程度上是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时,刑罚资源将适度投入,而非机械地相应增长。
这种不均衡背后蕴含着更加深刻的均衡。
关键词:犯罪率 经济因素 刑罚适用作者白建军,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 100871)。
Ξ 本文是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资助项目“刑法与犯罪控制实验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 根据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的“犯罪饱和法则”(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6—57页),如果实际犯罪率远离理想犯罪率而逼近最低或最高犯罪率水平时,就引发相应的社会反应。
(参见汪明亮:《“严打”的理性评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6—89页)② 本文所用公开的原始犯罪统计数据,除文中另有注明外,均来源于中国法律年鉴社历年公开出版的《中国法律年鉴》。
③ 参见(2008)穗中法刑二重字第2号刑事判决书。
一般认为,犯罪率持续上升,说明犯罪趋于严重,国家自然应该增加刑罚资源的投入,加大打击力度。
①20年来,中国犯罪率也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超过了不少时期全国GDP 的增长。
②与之相应,也应该引发或将引发刑罚力度的提升。
然而,一些案件(如众所周知的“许霆案”)由于存在明显特殊的犯罪原因,法院的最终量刑往往比较适度。
③于是,人们会问:现实世界中,这种“罪出有因”而得到宽宥的案件到底有多普遍?如果十分普遍,到底该怎样理解犯罪本身和法律规定对刑罚宽严的决定性作用?到底如何从理论上解释“罪因—罪行—刑罚适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问题上,犯罪学与刑法学两个学科之间虽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
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日常行为理论对自行车盗窃被害的应用研究——基于天津的调查数据
风 险,但 其 中也涉及 到对 自行 车 盗窃被 害 的风 险的评 论 。他们 发现 被 害 的风 险受 到 日常活 动 的影 响更
为严 重 ,而 非之 前 的被害 经历 。他 们 的研 究在 一 定程度 上 论证 了生 活方 式暴 露理 论和 日常 活动理 论对 于应 用于研 究一 些相 对轻微 的犯罪 中 的受害 风险也 是有 一 定价值 的。
V 1 2 o 2 o . 5N .
M r.2 O a Ol
・
犯罪学研 究 ・
生活方式暴 露理论和 日常行 为理论
对 自行车盗窃被 害的应用研究
一 一
基 于天津 的调查数据
张 乐 宁 等著, 罗 瑞 芳 编译
摘 要:中国被形 象地称为 “ 行车王国”。当前的研究大多揭示 了自 自 行车盗窃被害的社会和法 律方面因素。从生活方式暴露理论和 日 常活动理论视角来看,当前的研 究从家庭层面及社 区层面反映 了影响 当代 中国 自 行车盗窃被 害风险的一 系列重要 变量,包括被 害目标吸 引力,被害人的防御力,暴 露于犯罪的风险。从天津搜集到的数据表明,住房类型、成年家庭成员数量、社 区贫困程度以及社 区 违法犯罪情况都与当代 中国城 市自行车被盗风险存在着显著的关系。 关键词: 自 行车盗窃被害 生活方式暴露理论 日常活动理论 犯 罪学 中图分 类号 :D9 73 1. 文 献标 志码 :B 文 章编 号 :17— 00 2 1)2 00— 6 62 12 (0 00 — 180
中 国素 有 自行车 王 国之称 ,而 中 国的 自行车 盗窃 也是非 常严 重 的 ,因此应 用生 活方 式暴 露理 论和
日常活 动理 论来对 中国 自行 车盗 窃被 害风 险和 保护 因素 进行 分析 具有 重要 的理 论价 值和 实 际意义 。从 理 论上讲 ,可 以在 中国这样 的 国情和 背景 下对 于生 活方 式暴 力理论 和 日常 活动 理论 的适用 性进 行有 效 的检 验 。从实 际上 讲 ,能够 为我 国有 效预 防 自行车 被盗提 供 一些 启示 。
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规范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
进。
一
、
影响公 安机 关执 法公信 力 的 问题
作公信力强 ,表明公安机关各项工作做得好 ,人 民群众满意;公信力低说明工作没有做好 , 人民 群众不满意或者不理解。公信力高的国家机关其 工作能够得到社会广泛的信任和积极的配合 ,工 作效率就高 ;公信力低的国家机关其工作难 以被 社会所理解 ,履行职责时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支
白 伟
( 云南 警官学 院 ,云南 ・ 昆明 6 5 0 2 2 3 )
内容摘要 :影 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主要问题是公安机关执法效率 低下、公安机关执法 质量有待 提高、社会成 员 对现代法治基本 要求认识较低等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公安机关执法效 率低下 、公安执法 质量相对较低 社会成员对 现
映在被 偷被 抢后 ,公安 机关 破案 少很难 为 受害人 挽 回损 失 。 从 云南 省公 安 厅 刑 侦 总 队 提供 的 2 0 1 0年 全
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刑事司法活动
和行 政执法 工作 的信 任度 和评 价 。能够 影 响公 安
机关执法公信力因素很多 , 但是公安机关的执法 规范性、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 的高低、公安机关 的社会形象以及公安机关人 民警察素质和能力是
件 ,破案率仅为 3 0 . 2 4 %。而云南省刑事案件 中
主 要是 以盗 窃 、诈 骗 、抢夺 、抢 劫 等侵财 案 件为
后社会都会普遍 同情相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势一方 ,造成公安机
关执 法公 信力受 损 ;第 三 ,受 访人 普遍 对现 代刑 事诉讼 的基 本要 求不 甚理 解 ,因而 对公 安 司法机 关 严格 依 法进行 司法活 动和严 格 的证据要 求 产生 错 误认 识 ,认为 公安 司法 机关 是在 保护坏 人 。社
警察教育有效性实证研究——影响警校生职业成就因素分析
12 警 校教 育及 职场 因素及其 构成要 素测量维 度 .
我 们 认 为 警 校 教 育 会 对 警 校 毕 业 生 职 业 成 就 产
独 立 填 写 问 卷 方 法 进 行 , 般 在 半 小 时 内完 成 , 场 一 当
收 回。收集 的资料输 入 计算 机 , 助 社会 科 学 统计 借 软 件包 S S 2 0进行 数据 处理 。 P S 1.
表 1 瞀 务人 员 基 本 情 况
生影 响 , 同时还可 能会 对 警 务人 员 工 作态 度 及警 务 工作 和警察 职业 的认 知 产生 影 响 , 而通 过 警务 职 进
场 特 征 因素 对 其 职业 成 就 产 生 一 定 影 响 。 警 校 教 育 主要分 析教 育学 习 、 行 养成和 活动实践 三个方 面 ; 操 职场特 征 主要分 析初 期 引 导 、 导 培 养 、 事 支 持 、 领 同
工作氛 围四个 方 面。这样 , 校 教育 影 响监狱 警 务 警 人员职 业成功 因素考 量维度 见 图 2 。
影
响
职 业 成 功 因 素
警校教育 H
教育学习/ 操行养成/ 维织活动
职场特f lH E
初期引导/ 导培养/ 领 同事支持I_ T作氛罔
分 管 民警
分 监 区领 导
警 察 教 育 有 效 性 实 证 研 究
— —
影 响警 校 生职 业成 就 因素 分析
金 川 ,
( .北 京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 京 1 0 7 ; .浙 江 警 官 职 业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 0 1 ) 1 北 08 1 2 10 8
摘 要 围绕 警 务 人 员 职 业 成 就 及 其 影 响 因素 问题 , 重研 究警 校 教 育 对 其 毕 业 生 警 务 人 员 职 业 成 就 取 得 的 影 响 着 作 用 , 而 探 讨 警 察 教 育 的 有 效 性 , 改 进 警 校 教 育 、 进 警 务 人 员 取 得 更 大 职 业 成 功 具 有 重 要 意义 。初 步 研 究 表 进 对 促
浅析天津赵春华案
浅析天津赵春华案作者:王晨晖杜钟浩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5期摘要:天津赵春华案曾引发了舆论界一片哗然,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试图通过刑法理论分析,找到为赵春华出罪的理由。
本文以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理论为视角,对非法持有枪支罪和赵春华的行为进行分析,尽可能找出最为适当的脱罪理由。
关键词:规范性构成要件犯罪故意构成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5-0054-032016年8月至10月间,赵春华在天津市河北区李公祠大街海河亲水平台附近摆设射击摊位进行营利活动。
同年10月12日22时许,赵春华被公安机关巡查人员查获,当场收缴枪形物9支及配件等物。
经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鉴定,涉案9支枪形物中的6支为能正常发射、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
因此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对赵春华提起公诉,一审宣判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二审考虑到赵春华非法持有的枪支均刚刚达到枪支认定标准,其非法持有枪支的目的是游艺活动的经营,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主观恶性程度相对较低。
二审庭审期间,其能够深刻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现等情节,因此改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一、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理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为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和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前者是指不需要经过解释、经验法则和价值判断就能理解的构成要件要素,往往由法律直接规定,在法律中出现的用词最直观的解读,即是这种构成要件要素的含义,如“未满16周岁”。
而后者是指需要经过法律规定、司法解释,或者按照社会经验法则和价值判断才能理解的构成要件要素,如“枪支”“淫秽物品”等。
不同的构成要件要素所要求的行为人的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
犯罪故意要求行为人具有实质的故意,实质的故意包括构成要件故意与不法意识,通俗点说就是意识即将发生的结果并且期待或放任结果的发生。
如果行为人欠缺构成要件故意,则会发生构成要件错误,或者说叫事实认识错误。
陈国粱与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治安处罚纠纷上诉案
陈国粱与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治安处罚纠纷上诉案【案由】行政行政管理范围行政作为公安治安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处罚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复议【审理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7.06【案件字号】(2020)津01行终36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王桂英李柏翠刘锟【审理法官】王桂英李柏翠刘锟【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陈国粱;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天津市公安局;薛建民【当事人】陈国粱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薛建民【当事人-个人】陈国粱薛建民【当事人-公司】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天津市公安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陈国粱【被告】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薛建民【本院观点】上诉人提交的证据材料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新的证据",本院不予接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及第九十一条的规定,被上诉人公安和平分局具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治安管理工作的主体资格,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是其法定职权。
综合考虑涉案财物的市场价值、上诉人陈国粱与被上诉人薛建民原系同事关系、上诉人陈国粱在案发后对涉案行为性质的主观认识及未取得被侵害人的谅解等多个情节,被诉行政处罚决定符合合法公正,量罚适当。
【权责关键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合法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拘留第三人复议机关物证证人证言质证关联性合法性新证据证据确凿行政复议维持原判证据保全【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更新时间】2022-09-23 00:40:32陈国粱与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治安处罚纠纷上诉案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津01行终36号上诉人(原审原告)陈国粱,男,1954年2月20日出生,公民身份号码1201041954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汉族,住天津市和平区。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住所地天津市和平区福安大街某某。
犯罪原因分析
犯罪原因分析四川大学法学院盛玉国【内容提要】犯罪原因在犯罪学的研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有人认为,犯罪学主要是对犯罪原因的探讨和研究,这当然是一种狭隘的犯罪学观点,但由此可体现出犯罪原因在整个犯罪研究和犯罪学体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犯罪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统而言之大概由自然原因、社会原因、个体原因和文化原因。
各种犯罪原因类型呈现出系统性、层次性、复杂性、动态性、综合性。
各种原因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发展变化,最终导致犯罪的产生。
【关键字】犯罪原因层次性动态性自然原因社会原因个体原因文化原因引言:有学者曾说:"战争可以停止,犯罪却不止。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阶级,产生国家和法律以来,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病态一直伴随人类左右,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灾难。
犯罪的存在和危害迫使人们去探索犯罪的原因。
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就在《国家论》中提出:“人们为了金钱常常是许多犯罪的原因。
”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贫穷导致造反和犯罪。
”我国古代对犯罪原因也有很多朴素的理论,管仲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⑴,董仲舒当时对社会的犯罪原因进行过论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民愁之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
白居易有“贫困思邪而多罪”的犯罪理论。
犯罪原因一直是众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议题。
一、犯罪和犯罪原因含义:关于犯罪的概念有刑法学和犯罪学两种意义上的理解。
在刑法学上对犯罪的定义是以刑事实体法规范为出发点,即犯罪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
按照我国的刑法理论,刑法学上的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是一种触犯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刑罚当罚性。
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是以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为标准,将犯罪定义为与现行行为规范相冲突的行为。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意见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10•【字号】津政发[2008]61号•【施行日期】2008.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意见(津政发〔2008〕6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和全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投资环境,现就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意义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是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已成为改革我市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
行政处罚是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能否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直接影响到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效实施,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既是行政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也是构建行政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需要。
因此,必须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从制度和机制上预防权力滥用,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水平,促进行政执法行为合法、公正、规范、高效运行,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原则(一)合法性原则。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要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自由裁量种类、幅度内划分不同阶次,不得超过法定种类、幅度。
(二)过罚相当原则。
划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要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防止处罚畸轻畸重、重责轻罚、轻责重罚。
(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对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同类违法行为,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十七届“博文杯”立项名单
宗高歌 温茗滟 谭兴寰 戴玉文 魏帅男 刘鹤 刘煜 余剑锋 陈仕梅 王婧娟 熊可 王玮 郑皓元 吴光辉 周青松 吴效乾 许安碧 马潭静 贺丰胜 阮志坚 薄涛 于景灏 刘栋 李杨 李雪瑾 徐海 刑事司 法学院 廖志鹏 谭乐 聂沛 吴建芳 郑颖 外国语 学院 尹义舟 李巧
法学院
简化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登记制度的探究——以推动民间慈善发展为目的 现行法律机制下对管控工业废气排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以武汉市为例 细颗粒物(PM2.5)监测标准下对大气污染应急机制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 武汉市为例 关于“针对公众参与的策略性诉讼”的实证研究——以“天价赔偿”案频发 为背景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背景下“后悔权”入法的预期效应分析及对策— —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研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的实证研究——以北京、上海两地为例 地铁“禁食令”困境的跳脱与行政管理新模式的推广——基于武汉的实证调 研 家政服务人员权益保护的缺失及其补正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广西壮族 自治区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主:武汉市垃圾处理厂选址的公众参与及其发展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中南大为例 儿童伤亡事故频发的背后:关于低龄儿童独处问题的实证研究 计划生育背景下失独家庭保障机制的实证分析 ——以武汉市为例 IPO 受阻后公司债券爆发性增长的法律创新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与管理问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补助制度实施现状的调研与分析——以武汉、温州、兰州 为例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背景下东中西部地区养老金现状及对策探究— —以福建省、湖北省、甘肃省部分地区为例 “ 微型社会”视角下 大学生室友矛盾关系研究 ——以武汉部分高校为例 家庭虐童原因分析与法律对策探究——以贵州虐童案为例 《新型社交软件平台违法犯罪行为及其对策研究》--以微信为例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执法困境及其出路的实证分析——以武汉为例 从突发性大规模传染病探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勤工助学调研分析——以武汉高校与美国高校为 例 自媒体时代社会信任的法律重构问题研究——以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为例 TC 戒毒模式本土化的发展研究 劳动争议类案件劳动关系认证的举证责任安排的思考与解决研究 警务信息化下微信在构建警民互动平台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以 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精神赡养立法背景下对空巢老人权益保障机制的探究——以武汉及其周边 地区为例 地铁禁食规定的合理性及实施状况研究——以武汉市地铁为例 关于消费权益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探究 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词汇水平与网络词典使用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华中 七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调查 探究英语作文标准化考试对当代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影响 社会职业英语培训市场需求实证调查研究——以湖北武汉为例
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关于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研究》 未入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评估和机制建构--以安徽省广德、铜陵为例》 三等奖
《基于GSM通信的配网自动监测系统》 三等奖
《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个案研究--关于如东市C县留守儿童生存现状问题的调研分析》 三等奖
《“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武汉、长沙两市的案例分析》 三等奖
《城市“小饭桌”的困境与出路--基于西安市的调查报告》 二等奖
《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调查分析及产品创新设计--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为例》一等奖
《阿里巴巴对中国电子商务的负面影响》 三等奖
《中国农村幼儿教育危机与对策的探究》 一等奖
《民间信仰与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二等奖
《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机制与对策》 三等奖
《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农民自组织能力的培育--以安溪县珍田茶业专业合作社为例》 二等奖
《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与实际应用--基于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三等奖
《“期货+订单”促生猪生产走出困境》 一等奖
《制度樊篱与身份转变——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未入围
《大学生艾滋病认知及预防情况的调查分析》 二等奖
《河北省农民能源使用状况与农村能源问题实证研究》 三等奖
《灾后迁址学校文化重建调查报告-- 以映秀漩口中学为例》 三等奖
《当代青年农民工婚姻家庭观念变迁及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外出务工青年婚姻状况的调查》 未入围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三等奖
《丧偶之恸后的心路历程—汶川地震丧偶老人现状的调查报告》 三等奖
《如何让农业保险更“保险”--基于农业保险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 三等奖
吉林大学2013年大学生创新训练校级培育项目名单
授 副教授 商学院 副教授 教 授 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商学院
丁志国 顾 宁
0575 金融支持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研究 0576
汪 洋 赵庆跃 郭艳敏 徐嘉伟
副教授 副教授 教 授
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以吉林省为 孟美灵 何子宸 刘 季 孙佳欣 仉永进 例 张少博 于素平 徐亭亭 高润博 史亚男
授 讲 师 外国语学院 授 讲 师 外国语学院 授 讲 师 外国语学院 授 讲 师 外国语学院
0531 吉大异国文化交流会 0532 提高日语会话能力、告别“哑巴”日语 0533
以日本少子化现象为鉴探究中国少子化现象的 曹 宁 李言蹊 陶思琪 温小雨 安俊豪 于长敏 柳晓东 教 演变趋势——以吉林地区为例 王 璐 吴善城 聂华亮 徐 菁 胡传龙 臧丽明 冷星禹 刘清远 伟 周珂宇 孟 雪 冯晓旭 王 彪 刘冠辰 李丹丹 张 锐 张乾信 张 张 葛 孟祥洋 教 葛 张晓晶 教 付 孙 璐 一
黄也平
教
授
文学院Biblioteka 萨满文化的信息传播与仪式象征研究——以黑 马颐盟 孙舒宁 刘天星 王 丹 门羽箬 程丽红 张霁雪 教 龙江省哈尔滨市红旗满族自治乡为例 王 雪 刘馨阳 刘帅池 张玉琪 张博岩 韩向东 林海曦 曲海红 高晓芳 全媒体在地方电视台应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丁子铭 张泽农 赵子晗 高婷婷 赵 禹 ——以吉林省为例 安静呼吸、言语呼吸及情感语音呼吸的差别研 陈柏仲 董禹含 李林峰 究 电视直播节目对文化遗产的书写——以“南澳 冯扬骅 张耀元 李 宁 陈 曦 李怡璇 一号” 古沉船水下考古直播节目为例
授 讲 师 文学院 副教授 讲 师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0523 从受众的逆反心理探究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0524 0525 0526 0527 0528 0529
警察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探析
警察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探析王雅丽警察职务犯罪,既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各国法律所重视的一种犯罪现象。
近年来,警察职务犯罪在我国呈现日趋严重的态势,为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日益关注。
研究警察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据此分析相应的对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工作。
我国犯罪学理论认为,能引起、促进和影响犯罪的诸现象及其过程,均为犯罪因素。
任何犯罪行为都是犯罪人的个体内在因素和客观外在因素合力的结果,但是当一种犯罪行为跨越了地域、时间、学历和职务等人际界限而大量出现时,对于这种犯罪行为的分析就应该着重于客观外在的非个体因素的作用。
实际上,警察职务犯罪的现状已不言自明了一个道理,即犯罪的主要原因在于独立于警察人格之外的非个体因素。
一、警察职务犯罪的特点警察职务犯罪是指国家警察机关的警察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司法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当前我国人民警察职务犯罪呈现以下特点:首先,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过:“世上不法之事莫过于执法人自己破坏法律。
”〔2〕(P3)警察职务犯罪涉案人员级别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恶性案件不断出现,决定了警察职务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
其次,警察职务犯罪的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犯罪黑数较高。
近代刑法学之父贝卡利亚曾指出:“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不是刑法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
”〔3〕长期以来,犯罪黑数高、定罪概率偏低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据有人测算,我国的总体定罪概率低于5%〔4〕,而警察职务犯罪由于其犯罪主体身份的特殊性,行为更隐蔽,有些甚至披着“执法”的外衣,因此,其实际定罪率肯定远低于总体定罪概率。
正是由于警察职务犯罪所获取的利益同受惩处的风险相比,存在巨大反差,促使许多警察陷入犯罪的泥潭,严厉刑罚的震慑力往往被法网疏漏所导致的侥幸心理而抵消。
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基于的计量分析
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基于的计量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基于计量分析》一文旨在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中国近年来的犯罪率变动趋势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文章首先对中国犯罪率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不同类型犯罪的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构建了犯罪率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确定了各因素对犯罪率的具体影响程度。
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化、教育程度、法律制度完善程度等因素均对犯罪率产生了显著影响。
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为中国社会的犯罪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犯罪问题的认识,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中国犯罪率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犯罪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和趋势。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犯罪率呈现出稳定下降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不断努力,包括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执法效率、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等。
同时,中国社会的整体稳定和发展也为犯罪率的下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在总体犯罪率下降的背景下,一些特定类型的犯罪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例如,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犯罪热点。
毒品犯罪、暴力犯罪等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态势。
这些犯罪类型的上升不仅对社会治安构成了威胁,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
在犯罪率的影响因素方面,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经济因素如贫困、就业压力等可能导致一些人走上犯罪道路;社会因素如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也可能对个人的犯罪倾向产生影响;文化因素如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犯罪率水平。
针对当前的犯罪率现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打击犯罪。
2024天津市西青区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天津市西青区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查控车辆时,嫌疑车辆里面的人员发现民警意图并驾车潜逃,民警应在第一时间()。
A.聚集警力B.联系其他检查站C.驾车追击D.报告指挥中心【答案】:D2.下列行业中不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是()。
A.保安培训业B.旅馆业C.公章刻制业D.音像制品制造业【答案】:D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的职责?()。
A.对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罪犯执行刑罚B.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C.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执行刑罚D.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执行刑罚【答案】:A4.甲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公安机关需要冻结其债券、股票等财产,应当经()批准。
A.证监会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C.法制部门负责人D.办案部门负责人【答案】:B—1 —5.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酒醒。
A.使用警具B.采取强制性措施C.使用手铐或脚镣D.采取保护性措施【答案】:D6.关于释放被刑事拘留的人,说法错误的是()。
A.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B.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可以先复议、复核,暂不释放C.释放后,公安机关认为需要继续侦查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D.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释放【答案】:B7.新闻媒体等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以下()行为:①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事件信息;②报道、传播可能引起模仿的恐怖活动的实施细节;③发布恐怖事件中残忍、不人道的场景;④未经批准,报道、传播现场应对处置的工作人员、人质身份信息和应对处置行动情况的。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8.下列情形中,不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
犯罪实证学派的名词解释
犯罪实证学派的名词解释犯罪实证学派是犯罪学领域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和理论取向。
它通过对犯罪现象进行客观观察、数据收集和分析,以揭示犯罪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犯罪实证学派以强调科学和客观性为基础,对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犯罪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犯罪实证学派的基本原则是以犯罪问题为中心,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在这个学派中,犯罪被视为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科学方法而非道德判断加以解释和理解。
犯罪实证学派的研究过程包括观察、假设、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验证。
这种方法的目标是寻找普遍规律和理论,以建立有效的犯罪控制策略。
犯罪实证学派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
统计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犯罪数据,探索犯罪模式和影响因素的方法。
实地调查则是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犯罪现象的特征和发生背后的原因。
实验研究则通过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模拟犯罪环境并测试不同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犯罪实证学派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社会学派、心理学派和生态学派。
社会学派强调社会因素对犯罪的影响,如社会不平等、社会化过程和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学派则关注个体心理因素,如个体的动机、人格特征和认知决策。
生态学派将犯罪视为地理和环境因素的产物,强调社会犯罪发生的空间分布和环境特征。
犯罪实证学派的研究成果对犯罪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犯罪现象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犯罪实证学派为制定犯罪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基于实证研究的提醒性标志法可以帮助提高社会的警觉性,预防犯罪的发生。
基于实证研究的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帮助警察和司法系统将资源集中在高风险个体和地区,提高犯罪打击的效果。
然而,犯罪实证学派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争议。
首先,犯罪实证学派强调科学和客观性,但这种方法也忽略了一些主观因素和复杂性。
例如,个人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和道德观念可能对犯罪行为产生影响,但这些主观因素很难通过统计数据和实地观察来全面把握。
其次,犯罪实证学派可能过分强调因果关系,而忽视了犯罪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警察信任及影响因素国外研究与学术反思
67【公安管理】2020 年 11 月第 6 期November 2020No.6北京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Police College收稿日期:2020-07-21作者简介:苏娜(1981—),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安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涉众型经济犯罪受害人非理性信任行为与治理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BGL25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一般社科项目“公安社会治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JKF323)警察信任及影响因素:国外研究与学术反思苏 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摘 要:警察信任是衡量公众对警察绩效及其合法性的认可和支持的重要理论工具,可为警民信任乃至政治信任建设提供启示。
国外警察信任研究基于两种预期,内容包涵三个维度,理论依据是程序公正理论,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警察自身、公众心理感知、社会资本、公众与警察接触、公众人口学特征五个方面。
我国警察公信力建设应丰富警察信任内涵研究,加强横向与纵向的警察信任研究,拓展数据采集等方面深化警察信任实证研究。
关键词:警察信任;程序公正理论;社会资本;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58(2020)06-0067-07DOI:10.16478/ki.jbjpc.20201116.002警察信任研究最早始于美国,近三十年来在很多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比如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建立了专门的研究警察信任的社群机构。
本世纪以来,警察信任问题作为研究警民关系的核心概念,受到许多学者及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警察信任成为衡量公众对警察绩效及其合法性的认可和支持的重要理论工具。
受“公众信任政府会带来重要的积极影响”理论逻辑的启发,国外许多学者尝试探究公众信任警察的作用机制,挖掘信任的内涵、来源、影响因素及信任带来的作用,形成了当前警察信任研究的主要框架。
警务督察在预防和遏制警察违法犯罪中的重要作用
、
■寨 违 法犯 罪 问 题 的 估量
我 国 是 社 会 主 义 的法 { 社 会 , 会 主 义 制 度 的优 越 性 6 l 社 和 人 民警 察 性 质 的根 本 性 , 定 了 我 国 的人 民 警 察 在 总体 决
上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垒 可以信赖的优秀 队伍。 但是 , 在我们
收 稿 日期 :帅 2 O — 1 2 一 3 2
特 别 是 强 太 的威 慑 力 , 必将 为有 效地 遏 剥 警 察 违 法 牺 罪起 到 重要 作 用 。 美蕾 词 : 警务 督 察 I 安 队伍 建 设 } 扁 幅 廉 公 丘 中圈分类号 : 3 DF 4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9 2 3 (0 2 O 一 O 2 — 0 A 1 0 - 2 4 2 0 ) 2 15 3
而 出现 , 越 来 越 被 工 作 实 跬 所 证 明 . 务督 察 工 作 在 公 安 并 警 队 伍 管 理 和 建 设 中 发挥 着 不 可替 代 的重 要 作 用 。
一
谋私 , 但却是一颗老 鼠屎 , 了一包答 I 坏 第二类是普 遍的 , 非 组织性 的庸 败 I 第三类是有组织 的庸败 , 这种形式 的庸败 往
往是 大 规 模 的 并 涉及 到 高 层 警 察 首脑 及 地 方 政府 官 员 。 总之 . 烂 苹果 ” 剜 “ 门 定 律 ” 以 说 明 . 本 主 义 从 论 雪 足 资 国家 警 察 违 法 犯 罪 的 瞢追 性 和 严 重 性 。 中 国 的人 民警 察 与 资本 主 义 国 家 的 警 察 有 着本 质 的 区别 。 可 置 疑 , 国 人 民 无 我
些 警界 对 此 问 题 的 认 识 过 程 , 以给 我们 一些 启 示 。 可 当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99 9 2 00 2
立工作 。 文 中所指 犯 罪调 查如 不特 别 : . 主明 来 源 的 。 均 出 自该 数 据 库 。
1 7
二、 警 察对 犯 罪实 施 的影响 性 因素分 析
( 一) “ 见 警率 ” 与 犯 罪 预 防 维 护 社 会 治安 、 预 防 和 控 制 犯 罪 是 警 察 的首 要 职 能 。 警 察 用 来 防 控犯 罪 的 措 施 有 很 多 . 其 中
进 行 了调 查 , 对 这 些 问题 的 调查 结 果 将 为公 安 机 关 预 防 和控 制 犯 罪 提 供 更 具 科 学 性 的实 证 研 究 资料 , 在此基础上探索更加合 理 、 更 具 可操 作 性 的 对 策 建 议 。
收 稿 日期 :2 0 1 5 —0 6 —1 5
作者简 介 :丛梅 , 天 津社会 科 学 院 法学研 究所研 究 员, 硕士。
学 J i n b , y u 年 e J 第 o u n r 菊 a l
警察对犯罪 实施 的影响性 因素分析
— —
基 于天津 的实证调查
丛 梅
3 0 0 0 0 0 )
( 天 津社会 科 学 院 ,天 津
摘 要 :维护社会治安 、预防和控 制犯罪是警察 的首要职能 。民众普遍认 为警察可以有效 预 防犯 罪 的发 生 。是 维护 社 会 治安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警察 用 来 防控 犯 罪 的措 施 有 很 多 ,其 中最 为 重要 的措 施 是 预 防性 巡 逻 。提 高 警 察 的 可 见 度 即 “ 见 警率” 。提 高 “ 见 警 率 ”是 抑 制犯 罪 的 重 要 影 响 性 因素 . 而警 察 快 速 反 应 ,也 可 在 预 防 伤 害 、及 时侦破 案 件 和 威 慑 犯 罪 等 方 面 产 0 o 年 ̄ 1 3 6 3 . 7 万余 起飙升至2 0 1 3 年 的6 5 9 . 8 万起 。尤其是近两年 国内
有些地 区发生 的个人极端暴力恐怖袭 击等严重暴力 犯罪案件 , 影 响着公 众正常的生活 和出行安 全 感 。于 是 , 人们把维护社会治 安 、 预 防 和 控 制 犯 罪 的期 望 寄 托 于 政 府 和 警 察 身 上 , 希 望 增 加 警 力, 提 高 警 察 打 击 犯 罪 的 反应 速 度 , 有效 预防和控制犯罪 。 那么。 增加警力 、 提高“ 见警 率” 是否 能够有效 预防和降低犯 罪? 警察对犯 罪的威 慑作用究竟 怎 样 ?国外 以及 我 国台 湾 地 区 曾做 : 过一 些 实 证 研 究 , 但 目前 国 内相 关 的实 证 研 究 寥 若 晨 星 , 特 别 是从犯罪人 角度 看上述问题 的实证研究少 之又少 。 因此 , 急需从事犯罪学 、 警察学 的专 家学者 多 视角地研究这个 问题 。天津市犯罪调查科 研数据库 对罪犯实施犯 罪行 为过程 中的心理活动 和 行 为 特 点 进 行 了 问卷 调 查 . 从 罪 犯 的视 角 对 警 察 巡 逻 及 警 察 对 犯 罪 人 的 威 慑 效 应 等 方 面 内容
最为重要 的措施就是 预防性巡逻 , 提高警察 的可见度 , 也就是我们通 常所说 的“ 见警率 ” 。 据一项 调查显示 , 在“ 我 经 常 在 社 区看 到 民警 工 作 ” 一题 中 , 见警率为3 0 . 9 %, 有6 9 . 1 %的 居 民经 常 见 不 到 警察 , 见警率较低 。低见警率对 于有效 预防和控制犯罪是 极为不利 的。我们说 巡逻可 以预 防犯 罪, 尤其是街面犯罪 , 预 谋 犯 罪 的 潜 在 犯 罪 人 意识 到 警 察 会 在 任 何 时 间 任 何 地 点 出现 , 这 大 大增 加 了 他 们 被 抓 获 的可 能 性 , 所 以 他 们 有 可 能 会 对 计 划 好 的犯 罪 行 为 再 三 思 量 , 反 复 预 估 犯 罪 成 本 后 再 实 施 犯 罪 。因此 , “ 增 加 警 力 可 以 降低 犯 罪 ” 已经 被 许 多 国家 控 制 犯 罪 政 策 所 采 纳 。然 而 。 增加 了警察 的数量 , 提高 了警察 的可见度 , 就一定 能够 降低犯罪率吗?目前 国内缺乏这方面 的实 证研究 , 因此 , 不 能 主观 臆 断 , 不 仅 需 要 社 会 公 众 的 回答 , 还需 要 犯 罪 人 对 这 个 问 题 的 反 馈 犯 罪 学 的 日常 活动 理 论 认 为 , 犯 罪 的发 生 需 要 三 个 条 件 , 分别是潜在 犯罪人 、 合 适 的 目标 以 及 缺 乏 监 控 。在 合 适 的犯 罪 目标 已经 选 定 的情 况 下 , 潜 在 犯 罪 人 最 为 关 注 的是 被 侵 害 对 象 有 没 有 严 密 的防 范 措 施 , 这里主要指治安巡逻等 。 见表 1 。
面 效应 。
关 键 词 :警 察 ;犯 罪 实施 ;影 响 性 因素 ;犯 罪 防控
中图分 类 号 :D 9 1 7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6 7 1 — 0 5 4 1( 2 0 1 5 )0 5 - 0 0 1 7 — 0 4
一
、
问题 的提 出
从《 中国法律年鉴 》 中我们可 以清楚地 看到 , 中 国刑 事 犯 罪 总 体 上 呈 现 上 升 的趋 势 , 全 国公
①“ 天津市犯 罪调查科研数据库” 是 由天津社会科 学院法学研 究所、 天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办公 室和
天津 市监狱 局 联合 推 出的 , 调 查A ,  ̄ . 1 9 9 1 年_ E ' - . 2 0 0 5 年. 历 时十余 年 。笔 者参 与 了调 查的 具体 实施 和 数据 库 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