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舆论的力》
国家开放大学 《公共关系学》 2023秋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 自测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试题1、商鞅因“言必信,行必果”,在民众心目中树立了威信,这可以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公关策划,在历史上被称为“徙木立信”。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2、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清垃圾运动”是指西部开发。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3、艾维·李与乔治·帕克一起,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4、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有效的公共关系》。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5、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6、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7、研究公共关系学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分析中国的国情、民心,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8、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9、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0、1985年9月,北京大学开设大众传播专业,使公共关系教育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
正确答案是“错”。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试题11、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发生了“海斯事件”,事件制造者巴纳姆是个骗子,他的宣传信条是()。
A.投公众所好B.向公众说真话C.凡宣传皆是好事D.提高透明度正确答案是:凡宣传皆是好事试题12、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A.便士报B.揭丑运动C.民主政治运动D.报刊宣传运动正确答案是:揭丑运动试题13、1904年,()首次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他在纽约创办了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A.艾伦·森特B.艾维·李C.爱德华·伯尼斯D.斯科特·卡特里普正确答案是:艾维·李试题14、1906年,艾维·李临危受命,他发表的著名文件是()。
公共关系舆论的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舆论的名词解释公共关系舆论广泛运用于社会和商业领域,用于改善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关系,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以达到更好的公共形象和声誉。
本文将对公共关系舆论进行全面的解释和探讨。
一、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实践,主要关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合作和沟通。
它是通过有效的公共传播技术和策略来塑造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使组织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舆论舆论是指公众对某个特定事件、问题或组织的看法、意见和评价。
它代表了公众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对于组织的形象和声誉具有重要影响。
舆论的形成和传播受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公众的互动和讨论的影响。
三、公共关系舆论的目标公共关系舆论的目标是建立持久的、彼此信任的双边关系,通过在公众中树立积极形象和声誉,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定期监测舆论,了解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和看法,从而通过战略性的传播和协调行动,对舆论进行引导和管理。
四、公共关系舆论的策略1. 传播策略: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和渠道,向公众传递组织的信息,提高公众对组织的认知和理解。
包括发布新闻稿、组织活动和事件、使用社交媒体等。
2. 监测策略:定期监测舆论,了解公众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
通过舆情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3. 互动策略:积极开展双向沟通,与公众进行互动和交流。
通过建立热线电话、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及时回应公众的疑虑和关切,增强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依赖。
4. 危机管理策略:建立危机管理预案,及时应对和解决危机事件。
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处理危机,确保公众获得准确的信息,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五、公共关系舆论的重要性公共关系舆论对于组织的发展非常重要。
良好的公共关系舆论能够增强组织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和声誉,提高组织的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同时,它可以帮助组织获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微博的勃兴——公众舆论的动力
成 民主监督的意义上并非始终都具 有充
一
心理 学 层 面 的 认 识 与 解 读 ,从 而既 可 治 分的理 性和推动公共事务正确发展 的力 场的束缚 ,当他们形 成总结性 的思考 , 量 。从 公 众 一开 始 出现 的简单 行 为 中 达 到 相 对 理 性 的认 识 时 ,就 形 成 了情 绪 标 又 可 治 本 。 富含 的情 绪性 原 子 可 以看 出 ,这 种 可 能 性 的 民主 监 督 和 相对 理 性 的 民 主监 督 同
三 、 由微 博 触 发 的公 共舆 论 与 民 主 思 考 的 公 众 是 因 其认 知 水 平 、能 力 、素 化 的 效 果 呢 ?基 于w b .平 台 的 技 术 控 e 2O -
观 察 微 博 语 境 下 的 公 共 舆 论 在 形 讲 ,可 能 出现 的 情 况 是 :知 识 水 平 达 到 治 久 安 ” 则 在 于 网 络 舆 论 意 见 的 发 布
一
开始那样 “ 裂” ,但这并不 意味着 系统中集成 的各类情感 因素也 随之潜移 爆
情 绪 舆论 浪 潮 期 。这 一 时期 的特 舆论 的价值 开始减弱 。反而 因为理 性思 默化地产生影响 。不论是在拟态环境还 点是 :由于大量情绪性 因素的植入 ,这 维模式 的普 及 ,舆论 的价值才 真正成为 是在拷贝世界 中 ,始终与符号 编码 系统
一
时 期 的 民 主 监 督 带 有 明 显 的 非 理 性 特 监 督 的有 效 支 撑 , 民 主监 督 也 相应 地进 同步运行的是编码者 的情感 系统 ,作为
征 。 伴 随 公 众 日益 增 长 的 公 共 意 识 和 人 了真正产生作用和发挥能量的阶段。 社会参 与意识 ,使得这一过程 中的情绪 性迅 速蔓延 ,造成大范 围的情 绪共 鸣 。 通过上述三个时期 的表述 ,由微博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
《公众舆论》解读李普曼对传播学的贡献摘要:李普曼在其奠基之作《公众舆论》中,提出了与大众传播学相关的几个关键概念,阐发了当时语境下的舆论观,这对后世大众传播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并奠定了其在美国早期传播思想流变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公众舆论》关键概念舆论观传播学贡献李普曼于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是作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考察国内政治形势和新闻业概况而写的,甫一出版,即深受美国新闻传播界和政治界的重视。
全书的8个部分虽然是围绕报纸来展开的,但其论述的中心却不是报纸,而是舆论。
在探讨舆论的过程中,李普曼把舆论的形成和大众传媒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舆论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与大众传播的联系。
本文试通过《公众舆论》,来解读李普曼提出的与传播学有关的几个概念、其在美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舆论观及其在美国早期传播思想流变中的重要地位。
《公共舆论》中的几个概念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1、“脑海图景”催生了“议程设置”研究李普曼认为,外部世界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人们无法认清,报刊乃是人们接触超越视野以外环境的主要工具。
这样,“人们不是根据客观现实来采取行动,而是根据…他们脑海中的图景‟来采取行动。
”〔1〕(p.23)所谓“脑海图景”是人们在媒介所制造的“拟态环境”基础上,对媒介信息进行认知、选择和加工而形成的主观现实。
如果说媒介在再现客观现实中所建构的是媒介现实的话,那么脑海图景所反映的则是主观现实。
由上述可以看出,李普曼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它形成人们的“脑海图景”,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
这就是“议程设置”思想的最初萌芽构想。
在些基础上,20世纪40年代末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进一步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功能”。
50年代和60年代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这一观点,例如B.C.科恩在考察的国际报道的影响时曾经指出:“在许多场合,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地成功的。
李普曼《公众舆论》解读
• 民意上、舆论上的东西无法确切计算和记录 • 新闻广告人,只对雇主负责
第八部分 有机化情报
• 公众舆论机构 • 情报部门——独立于任何机构之外 • 展望——依靠教育和训练,诉诸于理性
核心观点
一、拟态环境
偶然的事实 创造性的想象 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
人为的审查制度 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
虚假的现实的产生
虚假环境的产生
原因
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 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
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 杂世界面临的困难
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 事务的时间比较贫乏
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 活方式的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
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 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 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 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一、拟态环境
• 1922年,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他的观 点:“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 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
三、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
• 舆论的主体———公众 • 因为刻板印象的存在,所谓“有理性的个人”、
能明辨是非的公众,就是可以被证伪的存在。 • 李普曼认为,“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
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 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 •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 定义后理解”
第一部分 导论
• 全书主旨
所谓的“公众舆论”,只是一些依靠虚拟环境做出来 的反应,并不可靠。
第二部分 对外部世界的研究
• 为什么我们不能接近真实世界?
李普曼与舒德森就新闻与民主的特征塑造
李普曼与舒德森就新闻与民主的特征塑造新闻与民主,或者媒体与政治是很多学者关注的主题,沃尔特•李普曼和迈克尔•舒德森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
李普曼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伟大的新闻记者”,其生涯“跨越了一个世纪,这是美利坚帝国诞生而成长壮大而开始衰落的世纪,这是一个被一些人最初豪情满怀、后来却又愁思满腹地称为‘美国世纪’的时代。
”①李普曼终其一生都在关注政治,因此而被称为“兼职的政治家”。
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他的专栏文章通过报业辛迪加的转发,刊登在美国以及全世界各家主要报纸上,使美国“整整三代人都靠沃尔特•李普曼指点政治事务的迷津”,②“他并不指挥千军万马,然而他确实具有左右舆论的巨大力量”。
③正是这样一位新闻记者,明确就新闻之于民主政府的可能性提出了挑战,对公众认识世界和自我管理能力持悲观怀疑态度。
而舒德森是当代美国最杰出新闻媒体学者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威斯敏斯特大学民主研究中心的约翰•肯尼这样评价他:“在探讨媒体与政治这一主题的学者当中,迈克尔•舒德森无疑是最明智的”,“作者对新闻与民主的思考令人心悦诚服”。
在当今学术界,能用“明智”来形容他的思考与结论“是比较罕见的”。
④舒德森在其极富洞见的论文集《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一书中,对美国代议制民主与新闻业的关系、“不可爱的新闻业”何以对民主如此重要,以及新闻业对民主的可能作用作了深刻而智慧的剖析。
本文追问的是,李普曼与舒德森关于新闻与民主关系的讨论有何思想分歧?这一追问对我们认识新闻界在民主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是否可能: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新闻之于民主是否可能?对此,李普曼与舒德森持截然不同的态度。
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已经成为著名的新闻记者。
当时李普曼面对的美国新闻界被浅薄无聊和耸人听闻所“污染”,战时宣传和新闻审查制度使作为民主机构的新闻媒介面临信任危机。
传统民主理论认为,公众如果了解事实真相,是可以做出理性决定的。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学院:文学院年级:09级专业:新闻硕士班学号:2009122110姓名:李昕泽指导教师:刘坚《公众舆论》读书报告一、书名:《公众舆论》二、作者:【美】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江红译三、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四、页数:296页版次:2006年4月五、内容概要《公众舆论》写于1922年,是李普曼的著作中最有代表性、堪称经典的佳作,也是传播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
书中提出了一系列被后来学者深入研究并发展成为传播学重要理论的组成部分的思想和论断,如“刻板印象”、“拟态环境”、“议程设置”等一直都是传播领域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书由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看似相对独立但其实又相互联系。
书中对舆论研究中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做了有效的梳理,如舆论的形成、造成的结果、公众舆论的意思、是什么影响了舆论的形成等等。
笔者认为,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李普曼用生动的事例和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传播学的诸多问题,并且没有做出明确的论断,甚至可以说是含糊其辞的,在给后世的传播学研究提供思考空间的同时也避免了因过于绝对的论断所带来的研究局限。
六、读后心得(一)《公众舆论》中各章节的主要观点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以太平洋中一个岛屿上发生的事情作为开端,供出了全书的基本框架,“前五章构成了本书的描述性内容。
接着是对传统的民主政治舆论学说的分析”。
(P22),同时,作者对“拟态环境”作出了如下的论断:1、“偶然的事实、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作出激烈的本能反应。
显而易见,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像对待现实那样对虚拟的东西作出有力的反应,而在许多场合,他们还会制造这种虚构的东西并作出反应。
”(P11)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概念应运而生。
“我们尤其应当注意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他在虚拟环境中的表现就是一种反应,那么产生后果,不是激发了那种表现想虚拟环境,而是行动得以发生的真实环境”(p11)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建立在虚拟环境上的,但是一旦我们做出反应,我们影响的却是真实的环境。
李普曼《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报告1.触不到的真实:简述对本书内容的总体理解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被视作传播学领域奠基之作,这本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拟态环境”。
书的名字叫《public opinion》,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是,真实世界是如此复杂,人类永远也无法全面而彻底地了解真实世界。
我们了解的,是一个由个人和媒介共同编织出来的“拟态环境”,由于个人理解世界时的成见、兴趣、文化、自我利益等等因素以及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信源对消息的保密与审查等原因,人们只能获得一个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这个感知毫无疑问地与真实存在差距。
2.舆论是如何形成的:对本书论点、论据、视角等的总结提炼2.1 李普曼的舆论观李普曼的舆论观是对卢梭舆论观的反思和批判。
据考证,卢梭曾在《社会契约论》中第一次使用“公众舆论”的字眼,他卢梭强调公众舆论来自理性的表达,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民共同的利益。
公众通过持续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意志得到彰显,最终实现主导政府决策的目标1[1]。
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公众舆论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舆论传播的学理意义,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论武器。
卢梭的心目中的公众舆论源自理性与公正,有着神圣不可冒犯的话语权,理性的公众最终可以主导政府决策。
但是作为一个深谙新闻界运作之道的一流的政治专栏作家、记者、多届总统顾问,李普曼对这种理想主义的舆论观进行了深刻而有洞见的反思。
在李普曼看来,“公众无法形成理性的舆论,更不能主导政府决策”,因为舆论的主体——公众,根本就不是“有理性的个人”,他们看世界之前已经抱有了各种成见,“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
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而真正的现实是如此复杂,系统的教育必须将庞大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压缩成一套套可供传授的课程,于是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各种成见。
而公众由于受到局部交往、注意力局限、维护自我利益的需要、社会中永远存在1参阅冯希莹<简析卢梭与李普曼公众舆论思想>。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读书笔记【篇一:《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出版于1922年,此时的作者李普曼年仅33岁,但在这之前已经出版了《政治绪论》和《趋势与主宰》两部著作,并且经历了一战炮火的洗礼。
作者在一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这使得李普曼对战争中公众由于信息匮乏和个人成见导致公众舆论的模糊与脆弱,政府宣传机器遮蔽真相,误导公众以及报纸无法展现事物的真正面目等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表现为大量来自战争中的事例和蔓延全书的悲观色彩。
总的来说,本书论述了由于信息不全,个人成见等原因,个人无法认清真相,而领导者操纵、控制、利用舆论,报纸(媒体)由于自身局限性成为引导舆论的工具,最后作者提出他的解决方案。
详细来看,全书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为书中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复杂的外部世界和极其有限的认知范围等外部因素和个人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价值观念以及兴趣,利益等内部因素导致了公众无法认清真相并做出理性决定。
第二节为书中五六部分,论述了领导人如何通过模糊的词语,统一的象征制造统一意志乃至公共舆论,并且这样产生的舆论是与民主原则相背离的,通过操纵舆论同样可以制造民主的假象。
第三节为书中第七八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报纸无力承担“舆论与法庭”的重任的原因并提出了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节中的观点并进行梳理和反思。
一.个人舆论的局限书中第一部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个人头脑中的舆论并不等于真实,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内部的。
从外部来看,人们接受到的宣传已经收到国家审查与保密制度的过滤,这就使事实真相和对这一事实的舆论之间存在距离。
信息和舆论的数量与质量也受到技术、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复杂影响,这都影响着观念的传播。
通过社交圈紧密联系的社会人会形成这个圈子的公共意识,这种身份的暗示和等级体系的存在使公众舆论与其冲突的可能升高。
而且人们对书面上外部世界和公共消息的注意力相当之低。
舆论申论作文范文素材
舆论申论作文范文素材素材1:社交媒体对公共舆论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崛起对公共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个人无论身份背景都可以参与舆论的表达和讨论,这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壁垒,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言论的发起者和传播者。
然而,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令人恶心的言论和网络暴力现象。
这对于公共舆论的塑造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因此,我们需要在社交媒体使用中加强自律和监管,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使社交媒体更好地为公共舆论服务。
素材2:网络暴力对社会的伤害网络暴力指的是在网络平台上对他人进行辱骂、威胁、恶意揭露等行为。
网络暴力的存在既制约了个体的言论自由,也对社会造成了伤害。
在网络暴力的打压下,人们更加谨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多样性和包容性。
并且,受到网络暴力的人往往会经历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甚至导致极端情况下的自杀。
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法律制裁,打击网络暴力,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安全和友好的网络环境。
素材3:公共舆论对决策的重要性公共舆论是决策过程中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
一个有效的舆论环境可以促进公众的参与和表达,提供丰富的信息和观点供决策者参考。
充分考虑公共舆论,可以减少决策的偏颇和失误,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因此,政府和决策者应该积极听取和接纳公共舆论,倾听民意,使决策更加符合公众的期待和需求。
素材4:权威媒体的责任与使命权威媒体在舆论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权威媒体应该履行其责任和使命,提供准确、客观、公正的新闻资讯,为公众提供真实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公众才能够获得全面的信息,形成准确的判断,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推动社会进步。
权威媒体应该抵制诱惑,不做低俗、娱乐化的新闻追逐,始终保持对事实的敏感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这样,权威媒体才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建立公信力,赢得公众的信任。
大众传媒与公共舆论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公共舆论的关系大众传媒是一个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
它们在新闻媒体、电影、音乐、广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公众的看法和行为往往受制于这些媒体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公共舆论。
大众传媒和公共舆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大众传媒和公共舆论之间的关系。
大众传媒是公共舆论的塑造者。
新闻媒体通过报道促进公众对事件的了解和认识。
如果某个事件受到广泛报道,它很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引发公共舆论。
大众传媒也可以通过宣传和推销来影响公众的消费习惯。
广告是大众传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
广告可以塑造人们的形象、价值观和世界观。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也成为公共舆论的一个重要载体。
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并影响公众的看法和行为。
这种现象被称为“新媒体”。
大众传媒也可以被公共舆论影响。
一些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例如,一个公司的丑闻或者某个话题的爆发。
这些事件往往会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
报道的方式和角度可能会受到大众舆论的影响。
一些新闻机构会根据公共舆论的需求来决定报道什么。
传媒和公共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生态系统。
传媒可以为公共舆论提供广泛的信息,而公共舆论可以让传媒保持更多的公信力和可信度。
公众舆论可以帮助传媒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反应,从而更好地引导公共意见。
这种相互作用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确保了公众对传媒的信任。
然而,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大众传媒可能会滥用权力,夸大事件或排斥某些观点和声音。
公众舆论可能会集中投资一些观点或意见,而忽略其他的想法。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和处理,以便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客观、包容和有建设性的媒体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大众传媒和公共舆论可以真正起到推进社会发展和公共言论自由的作用。
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发现大众传媒和公共舆论之间的主要关系:大众传媒是公共舆论的塑造者,可以通过广泛报道和影响公众的消费习惯来引导公众的看法和行为。
公共舆论
2013-7-8
第三节 社会转型期公共舆论的主要特征
1、社会转型期的公共舆论形态特征 媒介舆论的迅速扩张和主导地位的强化 人际舆论的广泛性穿透力增强 舆论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2、社会转型期舆论的价值取向特征――多元性和 矛盾化 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趋势 价值取向的矛盾化倾向
主讲人:新闻系 刘行芳
2013-7-8
13
四、现代社会中的公共舆论共舆论的形成 资产阶级公共舆论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舆论基础 上发展而成的,他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契约、 秩序与责任, 2、社会主义公共舆论的诞生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共产主义舆论 的正式诞生。它是同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相对 立的、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的一种崭新舆论。 3、对资产阶级公共舆论的质疑
主讲人:新闻系 刘行芳 29
2013-7-8
什么是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指道德对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约束 力,它是在社会规范中最重要、最普遍,也 是最基本的价值规范,是判断“好”与“坏” 的最重要的标准。 道德是人的自我竞争和自我超越,是人类掌 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主讲人:新闻系 刘行芳 14
2013-7-8
舆论的形成
研究舆论的若干纬度 纬度是事物的内在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对 事物的观察和评价的角度。 研究舆论的纬度一般有五个: 1、理性主义纬度 2、现代心理学纬度 3、社会学纬度 4、社会心理学纬度 5、综合研究纬度
主讲人:新闻系 刘行芳 15
2013-7-8 主讲人:新闻系 刘行芳 4
态度和意见的差别: 意见一般被认为是对于某个具体刺激(某个问题) 所作的语言上的或者其它的明显反应,而态度是更 基本的总体倾向,它对于一般性的刺激作出有利或 者不利的反应。意见主要是取决于当时的形势,而 态度对于一个人在多种形势下更持久地发挥作用。 其次,意见被认为具有更多的感性,并且在其构成 中多少缺乏情感;态度是一种直接的、直观的定向, 而意见是在一个社会母体里在各种选择性方案之间 经过慎重考虑后产生的理性抉择 。 简要地说,态度是反应的倾向,而意见则是某种反 应。
李普曼《公众舆论》
第一步:人们在获取对外部世界的信息时会受到主观 客观的重重障碍。
第二步:民主政治要得以实现,障碍也是很多
民众未必能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兴趣”,也容易 受到各种象征和情感的支配。
通常认为民主要得以实现,主要是要保证权力的来 源,这是不对的。保证了来源,你仍然不能保证其 流向。另一种观点是,只有纯粹地方自治的民主才 是真正的民主,不过这个观点实现起来也难免会产 生种种以邻为壑的现象。
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要通过舆论。舆论可 以保证权力的流向得以控制,而且只要自治体间能 够有充分的信息流动,就可以产生一种联邦的形式 在自治和统一间取得平衡。
第三步:现有的舆论形式,现在的报纸和媒体显然是 不够尽善尽美的
第四步:舆论是困难的,也是必须的,而且绝不能以 盈利为目的。
二、舆论与民主
第二,在统治者与公众之间,插入少数受过科学 训练的“专业精英”和“特殊阶级”。这一特殊阶 级的使命即是弥补公众、民主和媒体的局限,利用 宣传和劝服的技能,实现社会认同。
在克里尔委员会中,还有一位和李普曼一样 聪明的年轻人——伯内斯。两位年轻的同事 至少在思想层面是“亲密战友”,只是李普 曼更多地使用“宣传”一词,而伯内斯则以 一贯的进攻个性,视之为一门新学问,即公 共关系。在他看来,“说服性的宣传是公共 关系最重要的工作。”他以和李普曼相同的 口吻说:公众当然是重要的,没有他们,任 何社会组织都无以维系,自然也不会有历史; 然而公众又总是茫然无措的,越是在历史的 关键时刻越是糟糕得一蹋胡涂。因此,社会 中应当有一些人担负起“舆论工程师”的角 色,使组织与公众彼此做出适宜的调整。
媒介主线——拟态环境
李普曼: “舆论如果是健全的,就必须组织起来
新闻与公共舆论的关系
新闻与公共舆论的关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与公共舆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新闻是公共舆论的重要源头之一,而公共舆论又对新闻的传播和影响力产生着显著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闻与公共舆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相互影响的机制和重要性。
一、新闻对公共舆论的影响新闻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具有广泛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对公共舆论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角度会引导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媒体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报道的角度和语言表达等都会对公众的观点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塑造公众对该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其次,新闻媒体在社会民众中具有信任度和权威性,公众对新闻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较高。
因此,新闻报道所呈现的信息和观点往往会成为公共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众通过新闻获取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观点,从而形成舆论的共识和态势。
最后,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会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和技术,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比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推送和互动功能,新闻媒体可以不断提高新闻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进而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
二、公共舆论对新闻的影响公共舆论是指社会大众对特定话题的看法、评论和评判。
公共舆论对新闻的传播和影响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首先,公共舆论可以主导新闻媒体对某些话题的关注和报道。
当某个话题引起公众广泛关注时,新闻媒体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往往会加大对该话题的报道力度。
同时,公共舆论的评价和反馈也会对新闻报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媒体对事件的关注度和报道角度。
其次,公共舆论可以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讨论来引导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当公众对某个话题或新闻事件形成共识时,他们的看法和情绪往往会影响到新闻媒体的报道方向和内容表达。
这种互动关系会进一步加强公共舆论对新闻的影响力和塑造力。
最后,公共舆论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的传播和扩散,可以迅速影响到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
公众可以通过评论、转发和讨论来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从而对新闻的报道产生影响。
李普曼公共舆论读书笔记
《公共舆论》:李普曼的洞见与现代社会的思考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和聊天室都在为我们提供各种观点、消息和舆论。
而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传播环境中,一个近一个世纪前的作品——《公共舆论》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沃尔特·李普曼,这位美国新闻评论家,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为我们揭示了舆论形成的奥秘。
《公共舆论》并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舆论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深入探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综合作品。
李普曼对舆论的阐述,不仅仅局限于其形成和影响,更深入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之中。
他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舆论并非完全自发形成,而是人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的反映。
换句话说,舆论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解读和评价。
在李普曼的眼中,媒体在舆论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即媒体所塑造的环境,它影响着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
这使得我们往往基于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与真实世界互动。
因此,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此外,《公共舆论》还触及了社交圈子对人们意识的影响。
李普曼指出,社交圈子不仅影响我们的信息来源,还影响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模式。
由于社交圈子的固化,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与我们相似的观点和立场,这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考。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某些社交圈子里,某些观点会更加流行和被接受,而其他观点则被排斥或忽视。
但李普曼并没有完全否定社交圈子的重要性。
他强调,我们需要意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的影响,并努力打破这种局限性。
通过接触不同的社交圈子、获取不同的信息来源,我们可以培养更加全面和客观的思考能力。
在阅读《公共舆论》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理解舆论的形成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社交圈子对我们认知和思考的影响,从而打破偏见、开拓视野。
总之,《公共舆论》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公共管理中舆论的作用分析
公共管理中舆论的作用分析公共管理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政府决策、政策执行、公共服务等,而舆论作为一种公共话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舆论的作用可以从政府公信力、决策质量、社会稳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舆论在公共管理中起到了监督和制衡的作用。
舆论是公众对政府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和表达,通过舆论的监督,政府在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会更加慎重和谨慎。
舆论的持续关注和质疑可以促使政府更加透明和负责任地行使职权,加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其次,舆论在公共管理中起到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作用。
舆论可以传播政府的政策、措施和公共服务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政府的决策和行动。
同时,公众通过反馈舆论,可以向政府提供意见建议和问题反馈,促使政府更好地改进和完善公共政策和服务。
舆论的广泛参与可以增强公共管理的民主性和审议性,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决策质量。
此外,舆论在公共管理中还起到了凝聚社会共识和平衡利益的作用。
舆论可以反映公众的需求和期待,帮助政府及时掌握社会民意,调整政策方向和优先事项。
通过舆论的集聚和引导,可以形成社会共识,凝聚人心,推动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同时,舆论也可以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出现过度偏向或片面利益导向的问题。
此外,在公共管理中,舆论还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效果。
舆论的广泛传播可以让公众了解政策目的和内涵,理解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增强政策的共识性和配合度。
同时,舆论的持续关注和反馈可以增加政策的执行压力,推动政策的全面实施和落地。
舆论还可以揭示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帮助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措施和改善执行效果。
最后,舆论在公共管理中还具有社会稳定和治理能力的作用。
舆论的广泛传播和普及可以平衡社会舆论,稳定社会情绪和信心,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通过舆论引导和舆论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和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舆论还可以在公共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应对突发事件,提升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应对能力。
公共关系学判断题
1.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全员公关管理3.形象: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4.“把关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制造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称的一种技巧。
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活动。
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力,制造新闻热点,争取被报道的机会,使本组织成为新闻的主角,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
5.“礼仪”P3786.“名人”战略P4197.《有效的公共关系》:9年,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特里普和艾伦*森特合作出版了一本公共关系学方面的权威著作:《有效的公共关系》。
知名度:公众对组织知晓和了解的程度,是反映组织社会名气大小的客观指标。
8.《原则宣言》:906年,美国无烟煤矿业发生工人大罢工劳资双方尖锐对立,艾维。
李负责为煤矿主处理这起严重事故,他公布了一个《原则宣言》。
9.44C’S理论它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
10.CS战略:是关系营销的基础与前提。
它包括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consumerwantsandneeds);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cost);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consumer);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communication)四方面的内容。
11.艾维·李:是一位在美国企业界有影响的新闻记者,1904年在美国正式开办了一家公共关系事务所,它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
他的思想在著名的《共同原则宣言》中体现出来。
他认为:他的工作是公开的、实事求是的,即说真话。
他为科学公共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
《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本书的阅读其实是一件奇妙而心绪复杂的事情。
这种经历就像是在水上泛舟漂流,在水流平缓之处,闪光的思想和绝妙的思辨如两岸风景,缓缓映入眼帘,可以被平和地接受和欣赏,并令人不禁在心里暗叹其妙。
然而到了水流湍急,谷狭岸窄之处,流速陡然加快,暗礁碰撞,令人胸闷紧张,思维磕磕碰碰,抓头挠腮,直叹语句艰涩,角度转换突变,作者的思维实在不易跟上。
必须承认的是,笔者的确能力有限,阅读此书时多感吃力,只能对自己努力阅读之后所得的浅薄的、最主要的、宏观的认识加以介绍。
一、写作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为了取得胜利,利用宣传机器在国际国内大造舆论,进行大规模而强有力的战争宣传。
大量的战争报道虚假而带有偏见,对受众认知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刺激了李普曼对于“拟态环境"的构思.在战前战后的参战和分赃中,出现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问题,却被媒体和当局巧妙地遮蔽了。
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的虚拟环境中,一方面,普通公众由于信息和资源的匮乏,无力认清事实真相,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对整个局势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一强一弱的对比在这个历史阶段被突出表现出来。
本书即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因而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政治评论色彩。
二、本书脉络及作者主要观点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导论—-——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对外部世界的研究、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民主的形象、报纸和有机化情报。
对于本书的脉络作者已在导论部分为我们讲解清楚。
他认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众的舆论.前五章先首先探讨的是这种内心的图像何以能够诱使人们在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频频误入歧途.经过作者分析,妨碍的原因不外乎这些: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舆论的力》本文基于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理论, 分析了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机理, 探讨了网络公共舆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公共舆论与政府决策良性互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的结论和建议是, 为了有效吸纳和回应网络公共舆论, 政府需要准确辨别和把握网络公共舆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对网络热点进行跟踪和筛选并作出相应的回应, 同时要采取措施提升网络公共舆论的质量。
孙志刚事件引发国家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 网络公共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引人注目。
上世纪 90 年代,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就已指出, 现代社会中电子传媒正在对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发生着重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 该书还提出了公共舆论影响和作用于政策制定系统的基本模式: 在非正式意见系统的公共领域中, 公众通过交往权利的行使, 在对话交流中形成辩论共识, 并借助公共舆论这一中介, 作用和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的正式意见系统。
问题在于, 在网络公共领域中, 网民关注和提出的话题、见解极具自发性、个体性和分散性, 这种自发、个体、分散性的网络话语如何能够吸引公众视线, 集结并上升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性公共话题? 当我们深入考察和仔细思索时不难发现, 这个自发过程蕴含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自发秩序, 并由自发秩序推进其按照特定步骤和阶段发展, 这就是公共话题的集结和凝聚阶段、话题讨论中的争议、辩论阶段和话题趋同一致阶段。
尽管这些步骤和环节不像立法程序那样是人们有意识制订、并按照明文正书的步骤加以实施, 但正是这些程序性环节的转换递进, 自发地引导支配着公共话题的凝聚、深化, 并在对话辩论中走向趋同, 最终形成反映网络民意的公共舆论, 从而使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显示出清晰可辨的程序性属性和特征。
1. 话题集结阶段。
这是公共话题的形成和凝聚阶段。
网络公共话题不是空穴来风, 它根源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事件、问题和状况。
变动中的社会生活几乎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事件和信息,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但是, 能够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事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是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
这类问题往往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公众关注度比较高, 如近年来的物价上涨、医疗改革、行政决策和执行、权力腐败等有导火索性质的事件, 极容易引起网民爆发式共鸣。
近年来有影响的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均是如此, 如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厦门 PX项目及山西黑砖窑事件等。
二是能够实现系统间语言符号较好转换的事件。
作为社会不同系统的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等, 均有其自身的语言符号, 要使不同系统发生的事件、问题中内涵的公共性特质显示出来, 必须经过系统之间语言符号的转换, 才能转化为令人关注的公共问题。
例如, 贵州瓮安风波是因一个初中女学生身亡引发整个县城动荡的事件, 但该事件蕴涵着地方政府行为方式失当、漠视群众利益致使干群关系恶化的深层次公共问题, 因此, 极易引起公众的关注。
而网络公共领域中, 那些远离公共生活, 或者不能很好实现系统语言转化的事件、话语, 难以集结为引起网络公众共鸣的公共话题, 一些猎奇性事件也只能昙花一现。
事件中语言的转换越准确, 越能抓住公共性问题实质, 就越能抓住网公共管理 62 2009年第 1期总第 283期民的眼球, 也越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 从而极易引起网民的关注和强烈反响。
网络公共话题的凝聚和集结具有一些可识别的标志, 这就是, 相关话题迅速成为各大著名网站公共论坛的主题, 随之在各家网站集中铺开; 网民反应热烈且参与度高, 参与面广, 对话题的点击次数、点击率以及跟帖、发帖的数量急骤增加, 在热情高涨的网络参与中公共议题被鲜明地凸现出来。
2. 争议辩论阶段。
网络公共议题凸现和确立起来, 自然就会进入和转向争议与辩论阶段。
在议题集结阶段, 网民对问题的热烈回应和反响基本处于感性和表象, 情感性的表达多于理性的分析。
而争议辩论阶段对问题的分析则逐步走向深入。
围绕公共议题, 网民各抒己见, 自由发表意见, 表述观点, 展开热烈讨论; 不同观点层出不穷, 各种见解之间辩论交锋, 还包括对某些问题细节的质疑和探究。
讨论和辩论又促使人们通过各种渠道捕捉相关信息, 不断寻找和发现新的线索, 提出新的论据、理由, 并把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和文字材料汇集于网民关注的主题之下, 公共事件连同它的细节及其相关联方方面面的因素从而更为客观、全面地展现出来。
伴随这一过程的进展, 对公共议题的各种见解逐步深化和不断拓展, 对问题的分析更趋于理性, 逐步呈现出问题越辩越明的效果。
例如在周老虎事件中, 有网民为证明虎照是从年画拍下来的, 亲自动手用相机模拟拍摄, 并将其结果发表在论坛上, 其所拍照片与周正龙所拍照片一般无二; 还有网民在网上把用标尺网格切分出来的年画老虎和周老虎作比较, 两者卧姿毫无二致, 假虎照的面目逐步被揭开。
由于网络身份的虚拟性及参与者素质良莠不齐, 辩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杂音, 哗众取宠之词、虚妄之词以至非理性的语言( 典型的如人身攻击、谩骂 )。
但是辩论又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实际上, 争议辩论中各种观点的表达遵循着一些原则, 这就是话语的真实性( 追求真实客观 )和真诚性 (希望解决问题 ), 那些哗众取宠、不真实的言语或非理性话语, 将会随着辩论逐步深入渐渐被边缘化, 最终被淘汰出局而失去话语权。
而那些有理有据、分析性的观点则始终构成辩论中的主流话语。
3. 趋同意见的形成。
网络公共议题的辩论不会无休止地延续下去。
问题是, 各种观点及争论如何能够在辩论中逐步从多元走向趋同, 最终形成可作为公众舆论标准的普遍利益? 在这里, 文化价值背景的引入必不可少。
文化价值观涉及的是应当、不应当的价值问题, 它为人们提供观察与分析问题、评判是非曲直的基本框架和价值取向。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得人们在观察同一事件、问题时的角度不同, 对问题的理解、判断及得出的结论也会迥然相异。
在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 文化价值观起着消弭不同见解乃至对立、形成共识的整合作用。
换言之, 趋同性见解的形成有赖于共识性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的引领与统摄。
由于公共问题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多样性, 所触及的范围、涉及的相关群体不同, 问题的性质和所处的层面也不同,道德商谈、伦理商谈和实用性商谈, 这些形式涉及到不同层次的价值评判。
道德商谈寻求的是共同的善, 其实质是对正义和正当的追求。
正义作为人类普适性的价值取向, 超越了任何特定共同体而覆盖于每个人, 是原则上为每个人接受的, 从而也是衡量是非曲直的最高价值准则; 伦理性商谈寻求对特定价值的认同, 这种价值观是形成于特定文化土壤中的文化传统, 它与一定的共同体相联系并为之提供特定的价值标准, 如民族精神及其价值观, 并在原则上为分享我们的传统和强有力价值态度的成员所接受; 换言之, 公平、正义及特定文化价值观是整合、引导网络辩论走向趋同, 最终形成网络公共舆论的公共价值准则。
由此可见, 由自发秩序引导、反映民意的网络公共舆论, 既不是由某个权威人士、精英人物或某个机构如政府事先确定其基调, 也不是依据不同观点持有者金钱的多少和权力的大小来主宰, 而是在平等话语权行使的论辩和争论中, 通过对公共话题的正当性审视和文化价值观的考量, 所达成对相关问题的共识性见解。
例如, 对周老虎事件的探讨是围绕虎照的真假并由此涉及政府的诚信问题而展开; 孙志刚事件的讨论集中于收容政策的正当性与否的层面上展开。
从上述网络公共领域中公共舆论形成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 在网络公共话题的集结阶段, 没有系统语言的恰当转换, 难以形成共同关注的公共主题;没有争议辩论阶段, 难以将相关主题的讨论推向深入, 获得对该主题清晰、深刻、理性的认识; 没有引导性的价值取向, 各种见解难以聚合为趋同性的共识性见解, 从而无法形成反映民意的公共舆论。
正是在这些步骤、程序和阶段相互间的转换递进中, 网络公共舆论形成的内在机理被清晰地显现出来。
网络公共舆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途径的分析包括网络公共领域在内的非正式公共领域形成的民意如何能够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制定? 又通过哪些途径对政府决策部门施加影响? 前已提及的哈贝马斯关于非正式意见系统与正式意见系统的政府权力部门的互动模式, 清晰地刻画了两者相互作用的机理。
这就是, 前者借助公共舆论这一媒介, 在与权力部门的互动中对政府决策发生实质性影响。
公共舆论无疑是民意的反映, 但是网络媒体等诸公共领域作为非正式意见系统, 既不是政治决策系统, 没有制定政策的决策权, 也不是政治管理机构, 没有政策执行权 , 它只是对其施加影响, 影响局限于创造和取缔合法性。
因此, 共识性意愿的公共舆论欲对政府政策施加影响, 必须进入正式意见的权力系统, 获得权力机构的响应, 影响到政策议程或转变为正式议题。
这样, 基于交往权力的非正式意见系统的政治影响才能转化为政治权力, 而这种转化需要通过一定途径, 满足和具备一定的条件。
哈贝马斯用冲破闸门的比喻来描述这个条件, 意指只有当公共舆论被激发到一定程度, 突破某一个关节点, 才能引起决策部门的重视并获得其回应。
1. 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的互动强化。
网络媒体具有新闻媒体不曾有的诸多优势。
但是网络公共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力的扩散和强化, 是在与新闻媒体的互动中加以实现的。
网络议题从集结形成、到讨论和辩论的持续深化, 直至最终形成趋同性意见, 新闻媒体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方面, 有些网络议题就发端于新闻媒体, 由报纸率先报道某种焦点性新闻事件或事态, 网友迅即在 BBS上转贴报纸的新闻, 并以网络为公共平台对有关新闻为话题开展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逐步形成网络舆论, 进而推动报纸等新闻媒体纷纷加以报道, 并借助扩散效应造成浩大声势, 最终形成新闻媒体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共振, 例如厦门 PX事件; 另一方面, 网络及其网民从源头上影响新闻的选择机制。
有些议题是由网民直接在网络著名论坛上发表的观点、意见、建议, 引发网民的强烈反响。
一些报纸迅速响应, 通过转载或重新包装后进行报道而转变成新闻媒体议程, 报纸的报道反过来又重新引导网友对议题的热烈讨论, 网络论坛中铺天盖地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又为新闻媒体设置了报道议程, 将网上舆论加以概括和集中, 使社会影响迅速扩大, 并最终形成舆论的合力。
2. 推进听证会功能的发挥。
听证会是汇集和反映公众需求和利益、集结公共舆论的重要途径。
通过听证公民对相关政策问题表达意愿偏好, 陈述观点, 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听证公众的呼声、意愿被汇集并传递到相关决策部门, 从而影响政府决策, 使其制定的政策更大限度考虑和覆盖各方面利益, 更为接近和符合民意, 也更具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