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通知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09.18•【字号】•【施行日期】2020.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经研究,现将《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北省教育厅2020年9月18日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核心,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总结传承与创新探索相统一,创新体制机制,健全课程思政体系,提高教师育人能力,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体系、专业体系、培养体系、研究体系和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全省各高校形成广泛共识,课程思政建设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规划事项通知如下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规划事项通知如下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实施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结合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教育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区、市)、校三级思政课教师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模式,创新培养举措,丰富培养资源,压实培养责任,使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更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更扎实、教书育人水平整体提升,切实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在教学改革创新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数十名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思政课名师大家、数百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数万名思政课教学骨干,推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三、培养途径和措施(一)专题理论轮训计划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集中培训与经常性教育、部级示范培训与省校专题培训、面对面培训与网络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推动思政课教师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思政课实践教学策划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我们特制定本实践教学策划方案。
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感,坚定“四个自信”。
2.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1)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讲座、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时事政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2)开展思政课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社会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地,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开展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培养奉献精神。
(3)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3. 校园文化活动(1)举办思政课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开展校园文化节、体育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4. 国际交流与合作(1)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开展中外学生互访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四、实践教学实施步骤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 组织实施(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12.18•【文号】教材〔2020〕6号•【施行日期】2020.12.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材正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材〔202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制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贯彻落实情况请及时报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20年12月18日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现就新时代学校思政课课程教材改革创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是把握新时代。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
二是推进一体化。
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的课程教材体系,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
三是突出创新性。
完善课程教材建设机制,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
四是增强针对性。
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组织实施方案(2015年6月16日)
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组织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今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实践教学工作,全面落实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关于公布山东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务函【2012】34号)精神,根据《山东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特制定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体组织实施方案。
一、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参与学生从2013级学生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成为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
今年正是2013级学生进行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务管理系统的选课人数为8001人。
二、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2015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采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社会调研的形式。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团队、小组和个人三种形式,以团队和小组为主。
团队一般在8至12人左右,小组一般在3到7人。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愿选择团队、小组和个人三种形式中的任一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时代主题和国内外形势,确定2015年山东理工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选题,经讨论通过后,在学校办公系统、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等公布。
学生也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自拟题目,与指导教师协商确定,但选题内容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关。
三、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一)学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校团委制定总体规划,校团委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任传波成员:张子礼、刘明永、赵明、李建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
办公室主任:张慎霞(二)各学院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组,具体组织指导本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
指导组由本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牵头,成员为本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计划
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是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落实学校各项规定,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践和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的思想品格全面发展。
二、工作内容
1. 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座、辩论会等课堂活动。
2. 组织义务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绿化、环卫等。
3. 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对下岗工人、农民工家庭做慰问工作。
4. 定期组织开展现场学习活动,如参观学习北戴河会议精神等。
5. 组织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如对各大重点事件开展学生调研。
6. 不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工作方式机制。
三、工作节点
按学期学习任务分期组织开展以上各项实践活动,并在每个阶段进行检查评估完善。
四、保障措施
1. 确保各项活动有充足的经费保障。
2. 安排校园内外实践基地。
3. 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指导。
4. 做好学生安全保卫工作。
5. 做好实践成果总结与匯报工作。
以上就是一份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计划的一个简要框架,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手册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手册内容与要求一、目的意义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号)精神,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使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我院正式启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作为全院各系部必修课,总学分为分(概论分,思修分)。
二、内容安排“思政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根据新“思政课”课程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制定实践教学大纲(见附一),设计调研课题,建立选题库(见附三),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便于自己进行调研的选题。
假期开始后围绕所选题目展开社会实践,搜集原始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写成字以上的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作为评定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成绩的主要依据,以及在就业时社会实践的依据。
三、工作安排、准备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组织更新和充实选题库,编印“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对指导教师进行动员和培训,落实“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任务。
、前期工作,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动员,发放“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选题,使学生明确在假期社会实践任务和要求。
、中期工作,指导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实践进程,对学生进行指导答疑。
、后期工作,各系部班主任、辅导员负责,各班班长收齐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手册和“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后思政部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做好总结,完善相关材料。
四、工作要求、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指导教师应按照“思政课”实践教学大纲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政课”社会实践的组织动员和教育;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负责,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联系,并给予有针对性地指导;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实践结束后,指导教师写出指导小结并提供实践教学的有关文件和资料,统一交思政教学部存档。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ppt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实之困
(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被“四化”趋势
1、实践教学认知趋于“淡化” 2、实践教学环节趋于“简化” 3、实践教学内容趋于“泛化”
4、实践教学组织趋于“散化”
“三维一体”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理论教学管理机构
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坚持以“学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建 实践教学管理机构 设领导小组”为 管理主体和领导 核心。
完成了“三维 一体”的实践 教学管理平台 建设
学生自主管理机构
三、构建“三化一中心”实践教学体系, 抑制实践教学被弱化、泛化和简化趋势
1、通过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固化其地位
谢谢大家!
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分享 你们的经验与做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探索
汇报要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思政理论实践教学政策依据
思政理论实践教学现实之困 思政理论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思政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思政理论实践教学校外基地
思政理论实践教学测评体系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政策依据
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三高” 要求:高期望、高标准、高水平。
提出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4、《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
(教社科[2011]1号)
在该建设标准中,要求“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 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 。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方案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重要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新课程设置2门必修课: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思政-概论”)(4学分)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政-基础”)(3学分)。
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1学分)。
另外,也可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开设选修课,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近现代史》、《法制漫谈》等课程。
二、关于课程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三、新课程设置实施工作的时间安排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从2006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见
潍坊教育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见为深入学习实践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1.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
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
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2.优化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要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人数以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任教师要总体上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3.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
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努力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重点深化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在职培训。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着力提高新任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胜任工作的能力。
坚持每次开课前的全员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开课。
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校外学习、学术交流与考察等活动;鼓励、推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提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
4. 新课程学分、学时及排课学期。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计划纳入人才总体培养计划,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落实规定的学分。
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实行规范、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
逐步开设一批相关的配套选修课,科学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的建设。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专业课程育人导向,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和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教工(2020)171号)以及结合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实施方案》《“双高计划”建设任务书》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三全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工匠精神、继承发展“赵瑜精神”,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体制机制,科学构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统筹做好各专业(群)、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进一步提升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7.23•【文号】教思政厅函〔2024〕13号•【施行日期】2024.07.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4〕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紧扣全国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安排,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师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推动形成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生动局面,以火热青春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教育部决定面向全国高校组织开展2024年“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师生主题社会实践。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二、主要内容(一)“求真力行”国情调研实践聚焦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组织高校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足迹,深入党的创新理论的起始点和发源地,广泛开展国情考察、社会观察、学习体验、调查研究,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在今昔对比、中外比较中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魅力和人民情怀,深入领会伟大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融入血脉、付诸行动。
(二)“文化润心”学思践悟实践聚焦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组织高校师生深入“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育人平台基地,学思践悟校史、行业产业发展史、城市区域建设史中的红色基因,贯通学习“五史”和新时代伟大成就,引导师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深层力量,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通知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05.11•【字号】晋教政〔2023〕1号•【施行日期】2023.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通知晋教政〔2023〕1号各市教育局,省直各有关学校:现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5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各市、各中小学校要全面落实思政课关键课程地位,坚持“突出关键地位、强化统筹实施、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四项工作原则,把提高思政课质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思政课建设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政治巡视巡察,加强统筹谋划,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要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场所设备、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健全完善思政课建设的制度机制。
各中小学校党组织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1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每学期要走进课堂听课讲课。
二、进一步深化教学教研。
各中小学校要开齐开足课时,不得占用、挪用或变相压减课时。
要严格落实课程内容,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作用,用好国家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要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将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成就等方面形成的教育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要健全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中小学要制定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计划,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机结合。
要创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
思政课实践活动方案
思政课实践活动方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思政课实践活动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思政课实践活动方案一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热情和能力,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加深对课堂教学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坚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的信念。
二、基本原则1、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
、社会实践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之路相结合的原则。
三、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根据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需要和学院的有关部署,本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采取个人分散考察与小组集体考察两种形式进行。
四、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本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围绕我国服装行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的进行调查,切实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帮助学生了解服装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服装产品与服务特有的文化魅力,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全面认识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社会调查和实践的能力。
五、注意事项与要求1、选题要切合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有条件、有能力完成。
、考察态度要认真,注重实践效果,保证实践报告质量。
、利用好必要的社会关系,为自己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3.11•【文号】教高厅函〔2021〕11号•【施行日期】2021.03.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考试中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研究,决定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建设目标面向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全面推进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快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三、申报条件(一)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试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2.11.10•【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
《意见》指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
《意见》提出“突出关键地位、强化统筹实施、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四项工作原则,到2025年,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地位进一步强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活力充分激发,优质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实践教学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大思政课”体系更加完善,评价机制基本健全。
《意见》提出五个方面举措。
一是深化教学管理创新,着力强化思政课关键地位。
依据国家课程方案,明确具体周课时,把开齐开足思政课作为严肃的政治纪律、教学纪律;落实课程教材内容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注重用好时政资源;坚持把讲好道理作为本质要求,着力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二是丰富课程教学资源,着力解决教学辅助资源不足问题。
遴选推出一批思政“精品课”,加强优质教学辅助资源包和活页、讲义等资源建设;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建立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拓展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解决教师兼职比例过高、专业能力不够强问题。
统筹使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有效保障思政课专职教师配备,并对兼职教师选配作出规范;建立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和校外实践教育制度,鼓励支持教师进修思政教育专业、开展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课题研究;在各类优秀评选工作中向思政课教师适当倾斜,大力选树先进典型。
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二)方案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与要求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有效方式。
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社会,主动进行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科技文化优势为社会服务,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为家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组织我校学生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内进行“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寻访校友等社会实践活动,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作业、调研报告等任务,切实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思想政治理论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11级开始,我校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新方案。
4个学分的社会实践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社会实践活动(一),是指学生登陆我校的网络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的学习活动,2个学分,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完成。
第二,社会实践活动(二),是指课外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学生从入学后,即可开展该类活动,活动时间分布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包括两个寒假和两个暑假在内)。
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写出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于第五学期开学后2周内提交实践活动报告。
社会实践类型:在社会实践报告上要注明自己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如“三下乡”实践活动,“寻访校友足迹”社会实践活动等。
提交报告时间:2011级的第五学期(2013年的下半年)开学后的两周内提交。
具体提交过程:第一步,由各班级学习委员到思政学院办公室(陈老师负责)领取档案袋,收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包括考核表)后按学号顺序排序,然后装入档案袋。
小学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说明报告
中心小学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说明报告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推动学校办好思政课、教师教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
现结合我校实际,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形成我校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说明报告。
一、思政课教师队伍配置情况。
我校共个教学班级。
没有专职思政课教师,每个教学班级都配备了1名兼职思政课教师,共人,兼职思政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
在名兼职思政课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人,占兼职思政课教师人数的 %;兼职思政课教师均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思政课程开设及教学情况。
学校在思政课教材的选用上,严格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道德与法治》教材。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设了一至六年级思政课,开足学时,正常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不存在随意增减课时情况,没有存在其他学科教师挤占思政课课时的情况。
为加强学校思政课学科建设,每学期开学前,学校教导处都组织思政课教师做好备课工作,认真研讨教材,加强对教学大纲的掌握。
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讨论教学中的重难点、热点问题,交流教学经验。
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把课本理论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采取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促进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各班利用班队课和少先队课渗透思政课内容,同时教师还组织学生到xxxx公园进行清理河道、清理垃圾等实践活动,从文本走向生活,做到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三、思政课教师业务培训进修情况。
学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
学校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研讨教研、学习,积极选派思政课教师参片区教研活动、外县(区、市)专项培训实践教育活动。
同时,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经常与思政课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及时解决有关思政课程建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上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
我校将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真正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关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文件精神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根据教育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等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已实施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思政课程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将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1.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结合时代特点,加强课程建设,完善思政理论课程的体系,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 提升师资力量思政课程建设需要具备较高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
我们将通过定期培训、引进专业人才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
3. 推进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课程思政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在具体学科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能不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我们将着力推进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在各类学科课程中注入更多的思政教育元素,使思政课程建设落地生根。
4. 强化教学管理思政课程建设需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我们将建立健全思政课程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课程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推动思政课程的全面发展。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不断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尊敬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我们学校的努力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和落实具体的举措,以期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1. 加强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评台。
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摘要: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本科职业学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探索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引言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
之所以能成为热点,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内涵丰富,涵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二是理念先进,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三是思想深邃,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四是实践有效,有助于破解我国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难题。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我以为,界定课程思政的内涵,首先要明确“课程”和“思政”的含义。
从构词法来看,“课程思政”是由“课程”和“思政”两个词构成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其中“课程”是定语,是限定“思政”的,“思政”是中心词;“课程”在教育学中就是指列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中的各门教学科目。
“思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
“课程思政”,简单地说,是“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
具体地讲,就是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课程思政是相对思政课程提出来的,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一般不包括思政课程。
这样,课程思政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思政是指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全部课程的思政;狭义的课程思政指的只是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的思政。
从“课程”和“思政”的关系来看,由于“课程”内容丰富、功能多样,“思政”途径、形式、方法众多,二者也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交叉互助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通知
各系: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
根据中共中央教社科[2008]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现将落实意见通知如下:
一、从2008级开始,《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以下简称《思政实践课》)是专科生的必修课,1个学分(至少4天),要求在大学一至三年级时间内利用暑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交相应的文字材料,才能正常毕业。
二、社会实践活动文字材料应包括实践日程、实践日记、实践成果、实践感想、实践评价、实践报告六项内容的社会实践手册,字数不少于3000字,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反映身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体现对家乡建设的关注及对民生改善的期待等。
三、参考实践主题:
1、“了解专业面向、思考就业定位——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成长成才”;
2、“奉献爱心、关爱孤老——传承阳光工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服务社区、建设家乡——促进城乡一体,我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4、“普法宣传、法制社区——普法回故乡,提高公民法律素养”;
5、“参观革命遗址、考察先进单位——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深入认识社会情况”。
四、实践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安排相结合的方式。
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学校组织的校级实践团队,二是各系组织的以就业和专业考察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小分队。
自主安排的学生,可根据上述参考实践主题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选择实践内容,根据就近原则选择实践地点,可独自完成,也可以由居住地相邻的同学自行组队开展。
五、有关要求
个人或团队于开学报到注册时在各系辅导员处提交社会实践手册,各系以班级为单位留存,并填写各班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汇总表提交基础部存档。
教务处
基础部 2011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