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审题指导(汕头市市级公开课)
全市公开课《作文指导—— 审题立意》的教学反思
全市公开课《作文指导——审题立意》的教学反思王朝晖【教学过程】一、课前的“说话训练”二、导入大多数同学反映的写作困难,可以归纳为“写什么”、“怎么写”。
本课重点解决材料作文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即如何利用已有的材料,迅速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学生代表展示本小组通过自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四、教师在听取小组介绍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自己的写作“小窍门”五、根据学生自学和教师传授的技巧,进行材料作文立意的训练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一)在形式上做到了“生本”。
这是一堂“生本实践课”。
1.教学设想:每位学生在开学的时候,已经列出自己觉得写作文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老师将学生摆出来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后,确定本学期的作文指导内容。
根据教材现成的资源(第二单元《写作训练》),本次课重点解决材料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即如何利用已有的材料审题立意。
课前,学生按照教材的指引,通过自行查找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预习,对于“如何利用已有的材料审题立意”已经有了初步的自学成果(大阅读,小认知)。
公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引导学生把自己思考的问题、学到的知识或者尚未解决的难题拿出来与大家交流,让同学们在聆听、争辩中有所感悟,获得经验,以便及时补充自己的缺漏;同时,还能让每一位同学在自主学习和研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快感,增强写好材料作文的信心。
此外,老师也把自己的教学心得拿出来与同学们分享,真正达到教与学相长。
2.实际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查找了大量的资料,每个小组都准备发言(有的制作了PPT课件,有的手抄手绘,有的直接展示杂志刊物上的文章)。
课前半小时,学生才把本组的课件输入教师的电脑备用。
按照生本的原则,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并不就学生所讲的“对”或“错”进行评论。
因此,在课堂上,每个小组的发言情况是无法预测的。
教师必须做大量的知识准备才行。
我的做法是,时刻关注学生的言行,边听边记录,及时寻找、挖掘出与学生的某些“共通之处”。
高考作文审题教案
高考作文审题教案【篇一:2016年高考专题复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2016年高考专题复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四中学陈锐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材料作文的常见病症。
2. 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3. 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4. 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5. 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能力目标考试中能准确审题立意。
教学重点: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教学难点: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过程与方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步骤:一、故事导入:宋徽宗时期,京城的画院每年都要招收一名画师。
这一年,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院以“深山藏古寺”这一句古诗为题来考应试者。
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层层筛选之后,画院招收的这名画师将在最后几个人中产生。
画师一: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基本符合题意)画师二: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
(符合题意)画师三: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
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准—深—新)那位聪明的画家巧于构思,发挥了想象能力,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别人的联想。
写作跟作画一样,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1. 关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2. 什么是审题立意?文章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
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
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
高三作文审题指导(汕头市市级公开课)
二、作文审题指导
(一)认真审读导语、材料,提炼关键
词,明确话题各要素的内涵,把握写作 要求。
(二)辨明话题各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几种关 系
1、对立统一关系:各要素单一看来是对 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 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2、权衡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各 要素之间是是非利弊的关系,对它们只能 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
当今社会,商品要包装,演员要包装, 企业要包装…无论什么不装饰一下美化一 下就上不了档次;可也有人说,东西还是 自然的好,人还是质朴的好,买东西、找 朋友、做事、做人,本色最珍贵最难得。
你有什么认识、感悟?有过什么相关的经历吗? 请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要求:快速审题,用一句话立意(
构思例说:回到月考作文题
在体育比赛中,百米跑要求运动员要跑得快 ,全程40公里的马拉松则要求运动员不仅要 跑得快而且要跑得远,甚至跑得远比跑得快 更为重要,而对于追求身心愉悦的旅行来说 ,则可以完全不争旅程的快与远。在现实生 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快与远”的问题, 面临“快与远”的选择。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字。
3、条件因果关系 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条 件或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绝对的, 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4、并列共存关系 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 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二)选取最佳角度构思行文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同一话题关 系不定,多种多样,但考生在一篇考场作文 中不可能也绝不允许同时关照话题要素间的 几种关系。否则,极可能弄巧成拙,出力不 讨好。因此,考生作文时一定要根据自身实 际,选取那种自己最熟知、最有把握、最有 话可说的关系,进行精心构思、成文。把自 己对话题关系的看法、见解或者观点用一句 话来立意。
【公开课课件】写作指导:深思明辨,笃行致远:关系型思辨类作文审题立意
思辨类作文的主要类别
• 一、正反论辩型(是非取舍)
不是只要“是”,不分析“非”,而是扬“是”,辟“非”,正确认识、 对待、处理其人或其事。
• 二、辩证统一型(两个都要)
1.对立统一关系 :(无此无彼式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 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在写作时不能只顾及其对 立面,更要分析其不可分割的另一面,我们要顾及到两方。 2、并非绝对关系: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 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写作时不能走向绝对化,造 成观点走向极端,经不起推敲。 3.并列共存关系: (有此有彼式 )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 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4.条件关系:(有此就有彼式 )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 ①血脉和灵魂:比喻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
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 程,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 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 《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 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
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民族 魂”,是我们的精神信仰和精神支柱,已经 深深地烙进我们的灵魂。这百年的文化是开
• 一、正反论辩型(是非取舍) • 就是对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选择其一进行写作的作文。虽然 可能有点片面性,但能站在一个立场上,有理有据地说服对方, 足可以表现其思辨能力及语言的逻辑性。 2系化4着、.1但其3种••在 •如 自不 ,. .一并实对平条是 造对并整“满如 如二 就 辩种如非质立等如件一成立列合偏,“ “、条“是证绝上 面 并“成观关共统的见向更自对辩件大它 , 列和对统不 点一存系关基前与不信们 更 的而证关国似一变 走关关:系又 要 关不础看关能·统系崛成关的 向系系(:相 分 系同上与爱自自,极一,起:定系指互析,有”:,端也向负”满型也与论 :构依其几:((此,可从钱: ”·(有小的包成个存不“无有就经称全看要。自两可民话要、可既此此见 括不之有新”消负题个素相分能要尊有无解 了起为彼的的可:辅割除”做彼彼都几严相、推有式诸以相的到式式视要偏:要个。敲此互格要同成另‘角一见我。未))要”))排言素时、一和进必切,们就指指素。斥、之共和面’有行是构向勇可间构间存谐,,观、彼我成各辩前于以互成存。统又点相式们话要证看关理在为一话要、互。要素题着分,爱。解做条题写顾单的斗认某在到析决。为件的作及诸一争识种写‘的不“时。诸到要来等;关作不作能不要两看素要系时同进相能文方是之一自素,不’行互走。间对。切信之但能”质影向存立向,这只间,绝矛在疑响种钱顾不意存对盾着整、关及即看能在的一合相。,, 必成如但如于“解互 的 相出 功“自“平既,高 也如如对依一自由平凡要不如徒并““的存面由 要 凡 ; 善 能“”非名痛.。。与 受 与 只 于 随谦只全,师苦纪 纪 伟 有 调 风相虚世部或与与有律 律 大 从 和 倒与互界源“高成在” 约 ” 小 矛 、表排自高徒功任一:束:事盾随现徒痛””斥何定。做,大没没”未苦可:体的有有起与流:的必。理成现两平纪,别”既条出解功的凡律才人。要个件自为来,,能和谦是事名“自下也就构谐虚斗师名痛物两就不筑相待争”师苦,个没可伟处人它。出的的事有能大,,们高磨一伟有人同又物徒砺的面大真格时要才”,对,;正的又善能但,相立平的大要于痛也构互凡自厦有表是苦可成依蕴由现。不绝之理统育;存自同后解对一伟人己于体不为的大要。别。现全“,;有人统是名的伟自的成师一是大由独功未则统源,立,一是见
作文指导课教案公开课
作文指导课教案公开课作文指导课教案公开课第1篇教学目标:1、能按事情进展挨次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
2、学会列作文提纲。
教学重点:确定写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按事情进展挨次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详细。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课前预备:回忆生活中难忘的事情、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校内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肯定发生过很多令你难忘的事情。
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难忘呢?2、相互沟通,适当板书。
二、确定材料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没听妈妈的劝说,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跑丢了。
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点犯了心脏病。
不遵守交通规章,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判。
不遵守交通规章,翻跃隔离栏杆,后背被铁签子划破,缝合了十几针,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2、四人小组争论、全班相互沟通。
提纲只是一个框架,要想写得好,还要留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它们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与此同时,假如再能抓住某种事物作为线索,那么文章将更精彩。
例如:有一个小同学写雪天骑车带人造成了表哥骨折这件难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车、骑车、推车、撞车这个线索,同时又抓住了愉快而兴奋、得意、难受这些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同学们,不妨你也试着来写一写吧。
四、开头作文同学列好提纲,开头作文。
老师巡察指导,并了解同学的习作状况。
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同学连续作文,完成习作《一件难忘的事》。
2、指导同学修改作文,进一步明确把事情的过程写详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同学连续作文,老师巡察了解列提纲、作文状况。
2、选评佳作和有问题的作文。
评议的标准:选事是否精确;是否按事情进展挨次列好提纲;事情的过程是否写详细。
板书:一件难忘的事选取事例列提纲:按事情进展挨次,主次分明。
整体感觉:真实而不虚伪,详细而不罗嗦。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以思辨之活水,滋立意之新花——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学习目标1 明确感受思辨性思维的内涵,并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学习方式,理解、归纳总结逆向出常的思辨思维的角度和方法。
2 运用总结的思辨思维的方法结合学生自身理解和储备,提出独创、新颖的思辨性的见解。
3 通过当场立意和片段写作学生作文立意的新颖性,语言表达准确性,思想深刻性。
学习重点:运用探究得出的常见思辨思维的方法立出最佳立意,提升作文立意的新颖性、深刻怀、独创性和思辨性学习难点: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表达、论证自己的观点,追求表达的深刻性、生动性教学过程:趣导之普通电影,千篇一律地从“活着"的角度诠释“活着”;而最近荣获第35届最佳导演奖的《人生大事》却从“死"的角度思考“生”的意义。
通过两种电影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大事》获奖的原因,并引入这节课的主题——思辨性思维在审题立意,尤其是立意上的优势。
二、慎思之1、出示合作探究的三个任务①第1小组归纳探究任务1 古诗文中的思辨角度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老子》11章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归纳思辨的角度:②第2、3小组归纳探究任务2 成语中的思辨角度成语本义思辨见解思辨的角度不容置喙越俎代庖有志者,事竟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精益求精归纳思辨的角度:③第3小组归纳探究任务3作文材料中的思辨角度(2018年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
2024届广东汕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解析+立意+名句+范文3篇【原题再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生活中,人们总强调认识一致,又推崇见解独到。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析】本次作文材料简短却意蕴深厚,提出了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面临的两种思维态度:“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实则构成了人们思考问题的两个重要维度,引发了关于集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传统与创新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认识一致”通常指的是在一定社会或群体内,人们对于某个问题或现象形成共识,持有相似或相同的看法。
这种一致性是社会稳定和集体行动的基础,有助于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推动集体向前发展。
然而,过度强调一致性也可能导致思维的僵化和创新的缺乏。
“见解独到”则强调个体在思考和判断时展现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它鼓励人们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提出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独到的见解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过分追求独特性而忽视共性也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隔阂。
材料核心旨在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追求集体共识的同时,保持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我们需要与他人达成共识,以便协同行动、实现共同目标;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不愿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集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这一矛盾,关键在于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我们需要在尊重和理解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和接纳不同的声音,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立意参考】1、探讨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的辩证关系,分析二者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价值及其相互关系,阐述如何在保持共识的基础上激发个体的创造力。
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汕头一模拟考试试题语文作文审题和评分细则
语文高考作文备考:2020年汕头一模拟考试试题语文作文审题及评分细则【作文原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今晚看央视新闻,许许多多的“90后”挺身而出,穿上“志愿红”,奔赴疫情严重地区,成为战“疫”中一道闪亮的风景。
他们用默默奉献诠释志愿精神,作为“00”后的我想了好多。
材料二:今天早上我看到了一段视频: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染病,救人未救己,与世长辞。
他的爱人护士长蔡利萍痛哭着追赶载着刘院长的殡葬车,听着她悲切的哭声,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材料三:今天,网络直播课开课了。
看到学校的老师,超兴奋,超激动,久违了,老师们!材料四:今天,接到通知,要返校了,开心。
我们体验了史上最长的寒假,经历了最漫长的等待与期盼。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以上材料摘自某位同学在疫情期间所写的日记,读完之后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文字材料、写作指令和写作要求。
一、关于文字材料本题是由四则材料组合而成的,在审题立意时,需要学生寻找到材料间的逻辑联系,学生应对材料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材料间的联系与区别,求同存异,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再针对写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写作。
四则材料均摘自某位同学在疫情期间所写的日记,是该同学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思所悟,紧扣当下热点,贴近学生生活,考生阅读材料后应该有所感悟。
第一则材料由两句话构成。
第一句话记录的是该同学在疫情期间所看到的央视新闻:许许多多的“90后”穿上“志愿红”逆行奔赴疫情严重地区,参加志愿者活动,成为战“疫”中一道闪亮的风景。
第二句话的“他们用默默奉献诠释志愿精神”既是“我”的感悟,也提示了考生此则材料的重点,是对疫情期间“90后志愿红”的表现及其所诠释的“志愿精神”的思考;后半句“作为‘00’后的我想了好多”既表明了“我”的身份,也引导同样身为“00后”的考生深入去思考、感悟。
语文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第3页
审话题
⑵偏正短语型话题:正部是写作重点,偏部限定 写作范围。如:生存智慧,“智慧”是写作重点, “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 存”方面“智慧”。“心灵选择”“最好回答”
⑴在思维领域,正因为答案丰富多彩,才有那么多 创造创造,才有“百家争鸣”局面;
⑵在文学艺术领域,正因为答案丰富多彩,才有格 调多样、创作方法多样,才有“百花齐放”绚丽 多彩;
⑶在经济领域,正因为答案丰富多彩,我们经济才 繁荣,社会生活才丰富多彩。
第26页
例2: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 提炼: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为中心论点,无
⑶动宾短语型话题:动词是写作重点,宾语是叙 述对象范围。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重 点(为何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 战胜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回到原 点”“雕琢心中天使”(为何,怎么样)
第4页
审话题
⑷主谓短语型话题:谓语是写作重点,主语表示 谓语叙述对象。如:答案丰富多彩,“丰富多彩” 是写作重点,“答案”则限制丰富多彩对象只能 是“答案”,而不是别事物。
须扩展成句子,用推想结果方法提炼: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力争上游。
第27页
分论点表述:
1.“扣得住”,是说所列几个分论点应该从不一 样角度回答同一问题;
2.“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 不相互交叉重合,没有包容关系;
第30页
3、重视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写好每一段首句,每一段首句如同人眉目,把首句 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汕头市市级公开课)
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指的 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 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 含义”的作文。
材 • 故事型:包括梗概故事和片断故事、寓 言故事 、漫画
料 • 论说型:包括名言警句、哲理语段、议 类 论片段 型 • 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
洛伦兹:墨守成规,迷信权威,与成功擦肩而过
爱因斯坦:冲破束缚,适当的怀疑是智者的火炬
小结
审题立意的方法
1.找关键词句法
2.以果溯因法
3.多对象分析法
4.明确褒贬法
审题立意的步骤
⑴归纳材料的中心意思
⑵领悟材料表现的道理
⑶由物及人,由个别到一般
⑷上升到哲理高度
作业
理解下面这则材料,确定你的最佳立意,并列出写作提 纲,写在写作素材本上。
找出材料中表达作 者褒贬爱憎的句子
→
理解 材料
→
确定 立意
找关键词句法 多对象分析法
以果溯因法 明确褒贬法
筛选最佳立意(注意问题)
一、要贴近原材料内容 二、内容要积极向上 三、现实意义要大 四、感受要深,有材料可写 五、新颖独特
学以致用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 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 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 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 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 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 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使相对论诞生 了。
立意:要勇于坚持真理 要相信自己; 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方法归纳
找关键词句法
感性型材料审题立意指导(汕头市市级公开课)
参考立意
①打破定向思维,认真观察,另辟 蹊径。 ②解决问题要懂得灵活变通。 ③不要让之前的方法经验成为束缚。 ④敢于创新和突破。
总结
(一)理性材料 1、特点:这类材料是把感言、格言等语 言素材加以直接引用。 2、方法: ①找中心词,提取话题。 ②多角度找答案,理解字面意思,挖掘深 层含义。 ③联系生活,辩证思考,精炼观点。
立意方向
(2)反向立意: 一旦出现了失误或者说错误,首先应当毫 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眼,反思检讨, 才能走得更好更稳。 (3)辩证立意: 把正反两方面的立意结合起来思考。既要 有卖缸人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 思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就看。
立意角度
(1)从肯定“卖缸人”的角度立意: 对于已经破裂的无法还原的事物、生活中 的失误缺憾,一味留恋,止步不前,是不 明智的。大胆往前走,才是聪明之举。 (2)从否定“卖缸人”的角度: 一旦出现了失误损失,首先必须毫不犹豫 地停下来看一看,以避免犯更多的错或者 付出更多无谓的浪费。“停下来看”有时 需要比“不回头地走”更大的勇气与承受 力,有时甚至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潮阳一中考题
12月8日,南京白下警方发布“三国杀”版 通缉令,将逃犯姓名、头像、犯罪信息印在 “三国杀”各类卡牌中,向网友征集逃犯线 索并悬赏缉凶。3天内在逃多年的3人来自首, 让发通缉令的警方也始料未及。警方负责人 称“三国杀”版通缉令为国内首创。“三国 杀”是目前国内一款非常流行,也非常时尚 的桌面游戏,喜爱者众多,而警方把本来很 严肃的通缉罪犯的工作,和网络游戏结合到 了一起,推出了“三国杀”版的通缉令,这 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在网友和 公众中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辨析立意
2022高考汕头高三一模作文详细解析和标杆作文7篇范文(附试题与答案)
2022高考汕头高三一模作文详细解析和标杆作文7篇范文,附试题与答案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明确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即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首先要从整体入手,观察绘画对象,进而抓住其精神实质、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细节进行概括和取舍,从而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
徐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一、关于文字材料:文字材料共有两段话构成。
第一段话陈述徐悲鸿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是“致广大,尽精微”,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要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需要画家在表现对象时,从整体入手,抓住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对细节则要精妙处理并善于取舍。
“致广大,尽精微”在艺术创作中是一个辩证关系,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
在绘画技法上,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细节的关系问题。
绘画既要观照整体,也要讲究局部细节;既要突出整体性,也要善于对细节进行取舍;整体应照顾到局部,局部细节要服从整体,两者要互相配合,互相成就,才能绘就具有统一性、整体性与概括力的画作。
徐悲鸿用“致广大,尽精微”来概括自己的核心艺术思想,并用作指导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的基本准则。
“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句话出自《中庸》,意思是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
它的内在精髓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和谐。
中国古人注重整体思维,追求由博返约。
“尽精微”的目的是“致广大”,而“致广大”的结果又促进了“尽精微”。
因此,“致广大”与“尽精微”是相辅相成的。
“致广大而尽精微”,要求人生在站位上要高,格局要大,目标要宏,视野要阔,胸襟要廓;在为人做事上,要注重细节,关注小节,善于从易小之事上入手,精益求精。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期期中作文“抓低扫帚扫净地”导写及范文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上期期中作文“抓低扫帚扫净地”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学生扫地的时候,因为手抓扫帚的位置过高、用力过猛,导致扫帚断成两截。
老师见状走过来,拿起新扫帚示范说:“腰弯一点、扫帚抓低一点,这样才好用力,地也扫得干净。
”“抓低扫帚扫净地”,这条朴素的劳动经验蕴含诸多智慧,如抓低扫帚,弯下身子,才能看清地上的垃圾;抓低扫帚,找准用力点,才能用好扫帚,扫干净地,等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高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作文命题采用“材料+引导语+要求”的形式,对标2022年全国新课标I 卷作文题型。
材料由学生扫地和老师的话这一生活情境引出“抓低扫帚扫净地”这条劳动经验。
“抓低扫帚,弯下身子,才能看清地上的垃圾”强调要放低姿态,深入实际,才能发现问题;“抓低扫帚,找准用力点,才能用好扫帚,扫干净地”强调要找准对策,找准用力点,才能解决问题。
“启示意义”核心有三点:一是“弯下身子”,二是“深入实际”,三是“找准用力点”。
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启示意义指向明确。
材料中的学生,“手抓扫帚的位置过高”“用力过猛”导致扫帚断成两截。
为何他“手抓扫帚的位置过高”?是因为他不肯弯下身子,图舒服、省力气,这样是扫不好地的;“用力过猛”说明他发力的位置不对,这就告诉我们,做事要找对发力点,用对力气。
根据杠杆原理,笤帚抓得越高,作用在地上的力就越小。
如此一来,劲儿使得越大,力量也就越偏,从而出现“笤帚断,地还乱”的情况。
而老师的做法,“腰弯一点、扫帚抓低一点”告诉我们,做事要肯花力气,肯“弯腰低头”,不怕费功夫,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材料后面给我们提示了关键句,“抓低扫帚,弯下身子”意味着要俯下身去,深入实践,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抓低扫帚,找准用力点”意味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做事要切合实际,不能好大喜功,好高骛远,否则就是白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