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土地基处理

合集下载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土,具有很高的湿陷性。

湿陷是指黄土在遇水后发生体积变化,造成地基下沉,给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带来风险。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主要包括土壤的结构变化和孔隙水压力的增加两个方面。

下面将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原理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包括土壤结构变化和孔隙水压力的增加。

黄土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遇水后会发生结构变化。

在干燥状态下,黄土颗粒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但这些空隙通常被含水层中的水填充。

当地基遇水时,水会渗入土壤中,导致土壤颗粒之间的黏土胶结物逐渐溶解,土壤逐渐变为颗粒间的滞流状态,从而使土壤的结构变得松散。

当孔隙中的水分增加时,会导致孔隙水压力的增加。

孔隙水是指黄土中各种形态的水,包括含水层中的水、吸附水以及吸湿的水分。

当土壤含水量增加时,孔隙中的水分更多,水分会对土壤施加压力,从而造成土壤收缩和地基的下沉。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改良黄土土壤以及结构上的处理两个方面。

第一,改良黄土土壤是主要的处理方法之一。

常用的改良方法包括加固黄土、加水泥等。

加固黄土主要通过加固地基来减少土壤的变形,常见的方法有振动加固法、静压加固法等。

振动加固法是指通过挖掘机械振动器在土壤中辗压,使土壤的颗粒重新排列,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减少土壤的变形。

静压加固法是指将压实设备压实于土壤中,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壤发生一定的密实度改变。

第二,结构上的处理是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安全稳定性的方法。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土壤湿陷的影响。

在地基设计时,可以采用加宽地基、深基础等方法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法,如增加地基的厚度、使用加筋混凝土等。

黄土地基处理

黄土地基处理

黄土地基处理一、垫层法垫层法是先将基础下的湿陷性黄土一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做成垫层,以便消除地基的部分或全部湿陷量,并可减小地基的压缩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可将其分为局部垫层和整片垫层。

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1~3m湿陷性黄土的湿陷量时,宜采用局部或整片土垫层进行处理;当同时要求提高垫层土的承载力或增强水稳性时,宜采用局部或整片灰土垫层进行处理。

垫层的设计主要包括垫层的厚度、宽度、夯实后的压实系数和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等方面。

垫层设计的原则是既要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及稳定的要求,又要符合经济合理的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局部土垫层的处理宽度超出基础底边的宽度较小,地基处理后,地面水及管道漏水仍可能从垫层侧向渗入下部未处理的湿陷性土层而引起湿陷,因此,设置局部垫层不考虑起防水、隔水作用,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及有防渗要求的建筑物,不得采用局部土垫层处理地基。

2.整片垫层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不应小于垫层的厚度,即并不应小于2m。

3.在地下水位不可能上升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未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时,对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或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采用整片土垫层处理地基较为适宜。

但地下水位有可能上升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考虑水位上升后,对下部未处理的湿陷性土层引起湿陷的可能性。

二、重锤表层夯实及强夯重锤表层夯实适用于处理饱和度不大于60%的湿陷性黄土地基。

一般采用2.5~3.0t的重锤,落距4.0~4.5m,可消除基底以下1.2~1.8m黄土层的湿陷性。

在夯实层的范围内,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获得显著改善,平均干密度明显增大,压缩性降低,湿陷性消除,透水性减弱,承载力提高。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其湿陷起始压力较大,当用重锤处理部分湿陷性黄土层后,可减少甚至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

因此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重锤夯实的优越性较明显。

强夯法加固地基机理一般认为,是将一定重量的重锤以一定落距给予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达到增大压实度,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目的。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湿陷性质的特殊土壤类型,其在遇到水分的作用下会发生体积变化,导致建筑物的沉降和破坏。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原理是由于土壤中的黏性颗粒之间的吸附力和吸水力导致土壤颗粒聚结和体积收缩。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排水处理、改良处理和断层处理等。

1. 吸水性:湿陷性黄土由于土壤的颗粒间隙较大,含有大量的毛细孔,能够很好地吸收和储存水分。

当土壤吸水后,土壤中的黏性颗粒之间的吸水力增强,导致土壤体积发生变化。

2. 颗粒聚结:湿陷性黄土中含有一定量的黏土颗粒,这些颗粒具有黏性和胶结性质。

当水分分子进入黏土颗粒间隙时,颗粒表面的电荷变化,引起吸引力增强,颗粒之间结合力增大,产生颗粒聚结现象。

3. 含水率变化:湿陷性黄土在不同含水率下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

当土壤的含水率增加时,土壤体积会相应增大;而当含水率减小时,土壤体积会相应减小。

湿陷性黄土在遇到水分作用下会发生体积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引起地基的沉降和破坏。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排水处理:通过提高地下水位附近的排泄能力,将地下水排出,以降低土壤的含水率,从而减小土壤体积的变化。

这可以通过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进行实现。

2. 改良处理:通过添加改良材料,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改善土壤的稳定性和抗湿陷性能。

常见的改良材料包括石灰、水泥、石粉等,它们的添加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黏粒的性质,减小土壤的吸水能力和颗粒聚结现象。

3. 断层处理:对于已经严重受损的地基,可以通过开挖和重新填充的方式来重新构筑地基。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特殊工程地质性质的土壤,其湿陷性是指在水分条件改变下,土壤发生体积变化,由于土壤颗粒的再排列和骨架的重组导致地基沉降和变形。

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特性与其黏土矿物组成、含水量、结构特征以及土壤重度有关。

1. 颗粒排列重组:湿陷性黄土的颗粒间存在一定的胶结力,当土壤与水分接触时,胶结力被破坏,原本紧密排列的颗粒开始发生重组与再排列。

这导致土壤体积增大,发生沉降和变形。

2. 含水量变化:湿陷性黄土的含水量对其湿陷性有很大影响。

当含水量增加时,黄土中的颗粒间润滑层厚度增大,土体内的空隙剧增,体积扩大,引起地基沉降和变形。

3. 结构透水性:湿陷性黄土具有较好的透水性,但因其颗粒间胶结作用强,使土壤内部存在密实层。

当水分进入土壤后,密实层难以透水,导致上层的土壤水分无法顺利排出,使得地基部分区域沉降。

1. 湿陷区域的预处理: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对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确定湿陷区域的边界和分布,以及湿陷深度、厚度和变形特征等。

在地基工程施工前,对湿陷区域进行预处理,如加固、排水等,减少地基变形。

2. 预压加固法:通过施加预先施加的压力来改善地基的稳定性,减少沉降和变形。

预压可以采用静载试验、土体填充、钢板水平约束等方法进行。

3. 排水处理:通过提高地基的排水能力,及时将土壤中的过多水分排出,减少土壤饱和和润滑导致的体积扩大和变形。

常用的排水方法包括建设排水沟、埋设排水管道等。

4. 土体改良方法:可以通过土体改良来改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性质。

如采用土壤加固剂、土壤固化剂等提高土体的结实度和稳定性,减小地基的变形。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原理主要涉及颗粒排列重组、含水量变化和结构透水性等因素。

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需要综合考虑预处理、预压加固、排水处理和土体改良等方法,以减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浅谈黄土地基处理技术

浅谈黄土地基处理技术


高 》 梁 扳 的 砼 强 度 等 级 控 制 在 C 4 0 以 下 ( 《 规 =4 5 -2 ) 钢 筋 采

3 结束语
钢 筋 砼 结 构 建 筑 中单 位 面 积 含 钢 量 和 砼 折 算 厚 度 的 问
题 既 是 与造 价 相 关 联 的 因 素 又 不 是 完全 等 同的 问题 就 我
对 较 大 且 环 境影 响要 求 较 低 时

可选择强夯法

但它的有
黄土 区 面积约为 2 7 万 平 方公里


效性 与夯 击 的最 佳击数 夯 锤 的底 面 积 以 及 基 土 的 含水 量

黄土 地 基 的 处 理

第 般包 括 两 种 类 型 :
类 是 高湿 度 软弱
有关



为 了 加大加 固处 理 的深 度 桩 基 虽 常 作 为 可 选 方 法

第 黄 土 以 提 高地 基 承 载 能 力 和 减 少 有 害 压 缩 变 形 为 目的 ; 二 类
是 低 湿 度 湿 陷 性 黄 土 目 的 是 消 除 或 减 小 湿 陷 变形 危 害


但 如无 可靠的桩端持力层


桩上 作用 的 负摩擦 力 会



造 成 桩 的 很 大 负担 甚 至 使 桩 基 无 能 为 力 此 时 真 正 有 优
浅谈 黄 土 地 基 处
吉辉 建

技术
兰州 交 通 大 学 (7 3 0 0 7 0 )
黄 土 颜 色 以 黄 色 褐 黄 色 为 主 有 时 呈 灰 黄 色 ;颗 粒 组 成
. 、

浅谈水利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

浅谈水利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

浅谈水利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黄土是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物,在生成初期,土中水分不断蒸发,土孔隙中的毛细作用,使水分逐渐集聚到较粗颗粒的接触点处。

同时,细粉粒、粘粒和一些水溶盐类也不同程度的集聚到粗颗粒的接触点形成胶结。

试验研究表明,粗粉粒和砂粒在黄土结构中起骨架作用,由于在湿陷性黄土中砂粒含量很少,而且大部分砂粒不能直接接触,能直接接触的大多为粗粉粒。

细粉粒通常依附在较大颗粒表面,特别是集聚在较大颗粒的接触点处与胶体物质一起作为填充材料。

粘粒以及土体中所含的各种化学物质如铝、铁物质和一些无定型的鹽类等,多集聚在较大颗粒的接触点起胶结和半胶结作用,作为黄土骨架的砂粒和粗粉粒,在天然状态下,由于上述胶结物的凝聚结晶作用被牢固的粘结着,故使湿陷性黄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而遇水时,水对各种胶结物的软化作用,土的强度突然下降便产生湿陷。

1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其最大特点就是湿陷变形,有两个显著特征:1)变形量大,常常超过正常压缩变形的几倍甚至几十倍;2)发生快,一般在浸水1h~3h就开始湿陷。

就一般的湿陷事故而言,往往在1d~2d内就可能产生20cm~30cm的变形量,这种量大、速率快而又不均匀的变形往往使水利工程发生严重变形甚至破坏。

所以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考虑因地基湿陷引起附加沉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来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避免或消除因地基的湿陷或少量湿陷所造成的危害。

2影响黄土湿陷性的因素(1)粒间的组成对湿陷性的影响试验说明,粘粒含量越少,湿陷性越强。

粘粒在黄土的结构中主要起胶结作用,尤其是小于0. 002 mm的细粘粒,它所起的胶结作用更加明显。

粘粒含量少时,黄土骨架的胶结形式主要是薄膜式,所以这种胶结强度教低,容易破坏,从而湿陷性强;粘粒含量高时,黄土骨架的胶结形式多为镶嵌式,故这种胶结强度高,不容易破坏,从而湿陷性弱。

一般来说,黄土中的粘粒含量超过30%时,湿陷性就会基本消失。

浅析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浅析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况 ) 。
本 文介 绍 了黄土地 基 处理 的几种 常见 方 法 ,并根 据 郑 西客运 专 线的
水 文地 质 、 形 特 征 , 过 对 天 然 黄 土 沉 降 量 及 加 固 处 理 后 的 工 后 沉 降 量 地 通 的 计 算 分 析 ,确 定 出适 合 不 同厚 度 的 黄 土 地 基 和 不 同 高 度 的 黄 土路 基 的 地 基 处 理 方 法
且 均匀 稳 定 的基 础 。 否则 路 基 过 大
是 采 用 最 广 泛 的地 基 处 理 方 法 之一 , 能有 效 地 消 除大 厚度 黄 它 土 的湿 陷性 ,不 需 大 量 开 挖 和 回
是 一种 适应 性 很强 , 经济 又 既
的 工 后 沉 降 不 仅 会 破 坏 乘 车 的舒
国家 财 产带 来 极 大 的损 失 。因此 ,
路 基 变 形 问题 便 成 为 高 速 铁 路 设
砂 、 ( ) 、 土 或 素 土 , 及 其 碎 砾 石 灰 以 他性 能 稳 定无 侵 蚀性 的土 类 , 预 并
以压 实。 ( ) 学加 固 7化 除浅 层 表 土 在 填 筑 过 程 中 可
舒 适 ” 目的 。 为 严 重 的 是 会 给 的 更
() 6 换填 土层 法
即将 基 底 下 一 定 深 度 范 围 内 的湿 软 土层 挖 去 . 以强度 较 大 的 换
( ) 泥搅拌 桩 3水 是 利 用 水 泥 作 为 固 化 剂 的 主
体 , 过 搅 拌 机 械 , 地 基 土 和 固 通 将
关键 词 : 西客运 专线 地 基 处理 工后 沉降 郑
1 引 言
新 建 铁 路 f 州 至 西 安 客运 专 郑
目前 国 内外 针 对 黄 土 地 基 的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是指当土壤受到湿润作用时,土壤体积会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地基沉陷的现象。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原理主要有:
1. 钙离子交换作用:湿陷性黄土中含有丰富的膨润土矿物,这些矿物质中的钙离子可以与土壤中的其他阳离子(如钠离子)交换,形成膨胀颗粒,使土壤体积增大;而当土壤受到水分浸润时,膨胀颗粒会释放出吸附的水分,导致土壤体积减小,从而造成地基沉陷。

2. 结构破坏作用:湿陷性黄土在受到水分浸润后,水分会渗透到黄土中的微孔和粒间隙中,使其被湿润,从而导致土壤颗粒结构的破坏和疏松,使土壤体积减小,从而造成地基沉陷。

1. 增加地基承载力:通过加固地基,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陷。

常用的方法有灌浆加固、纤维增强土等。

2. 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改变黄土中的颗粒结构,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土壤体积的变化。

常用的方法有土壤改良、掺入适量的砂质土等。

3. 控制地下水位:黄土地基的沉陷与地下水位有很大的关系,适当控制地下水位可以减少地基沉陷的发生。

常用的方法有降低灌水量、加设排水系统等。

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陷的原理主要包括钙离子交换作用和土壤结构破坏作用。

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主要包括增加地基承载力、改善土壤结构、控制地下水位和加固地基基础等。

浅析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措施

浅析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措施

浅析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措施摘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湿陷性黄土,其是一种特殊土,对工程来说是无法回避的,因此要对其进行处理。

本文简述了湿陷性黄土的概念,分析了湿陷性黄土湿陷的原理,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性,总结了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湿陷性引言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基础不好,上层建筑有倒塌的可能,虽然出现类似事故的情况不多,但还是要用不同的方法改进基础条件,建筑物的重量和负荷的基础就是地基,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更应该注意地基的处理和边坡加工,完善建筑物荷载的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在地基的基础上进行边坡的加固,包括软湿土内陷性的改良,在膨胀土,红粘土和冻土的基础上进行地基的施工。

1湿陷性黄土的概念湿陷性黄土是黄土的一种,凡天然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属于区域性特殊土。

因外压力不同,将湿陷性黄土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2湿陷性黄土湿陷的原理湿陷性黄土也是由固体颗粒和水、气组成的三相体。

土在受力后是否发生强度破坏或变形破坏,主要取决与它的物质成分,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

一般与它的固体颗粒本身的强度和变形关系不大。

黄土常含有大量硫酸盐,由黄灰色或棕黄色的极小的粉状颗粒所组成。

土质较疏松,黄土颗粒之间结合不紧,用手搓,极易形成粉末,孔隙一般较大,为大孔结构,垂直节理较发育,没有层理。

天然含水量小。

在干燥且原有结构没有破坏前,土质较坚硬,可以承担一定荷载而变形不大,但极易浸水,浸水后溶盐溶解,颗粒间的粘结力随即下降,引起土结构破坏产生湿陷变形,甚至发生坍陷。

3湿陷性黄土的特征3.1湿陷性在自然条件下,黄土因为受到了地表水分的侵蚀,其中的易溶盐发生溶解,导致了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受到了破坏,从而产生蜂窝状的结构。

浅谈黄土的湿陷性及其地基处理问题

浅谈黄土的湿陷性及其地基处理问题

浅谈黄土的湿陷性及其地基处理问题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镇化的不断推广,建筑行业也发展起来,在许多黄土地区进行相关的建设工程时很容易发现湿陷性的问题。

这种湿陷性的问题对于黄土地区的整体结构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变形现象,这就需要加强对于黄土地区工程结构的重视程度。

本文根据实际的黄土湿陷性与地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相关的文献与书刊提出一些想法期望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黄土结构;湿陷性;地基处理;黄土地基一、关于当前的黄土湿陷性与地基现状分析(一)关于当前的黄土地区现状我国的地界十分广泛,在许多的黄土地区经常会出现一些水土流失的问题,这也就造成了整体的黄土地区出现的地基湿陷水库边坡等等问题。

这些地质灾害性的问题也很容易影响到附近的居民正常生活,严重的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当前处于城镇化发展十分迅速的时期,也就意味着对于黄土地区的构架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在我国的一些华北地区等等经常会遇到一些黄土地区,这部分区域经常采用低湿度湿陷性黄土来降低湿陷变形的危害,并且对于黄土的地基承受力等等都要进行提高。

许多的饱和黄土都是由湿陷性黄土饱水产生的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关于有害压缩产生的一些变形问题。

(二)黄土湿陷性的地基问题湿陷黄土在天然的湿度状况下压缩性较低强度相对较高,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受到破坏的程度较低,然而如果出现了雨水的冲刷或者受水浸湿达到饱和之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土层的自重应力与外部的附加应力共同进行作用就造成了黄土的强度大大降低。

当土体中残余的强度不足以抵抗土体中的结构应力时,土体结构会变化,迅速破坏,失去原有的状态。

这种环境下地基问题很有可能会沉降出现问题,例如一些开裂下陷等等。

这种黄土的湿陷性损害不仅仅影响到相关的工程地基,甚至有可能影响周围的一些建筑或者造成该地区的黄土地基的湿陷程度,逐渐产生恶性循环。

二、关于我国的地基处理不足(一)关于工程的相关地基问题我国的地区地质复杂多样,对于黄土地区这种本身就不具备良好的地基状态更应当加强相关的地基重视程度。

浅析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

浅析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

行 的 、经 济 合 理 的 地 基 处 理 方 法 尤 为重 要 。 湿 陷性黄 土压 缩 性较 高, 强度 一般较 低 。在 土体 自重应 力 或者 自重 应 力 和 外部 附加 应力 共 同作 用下, 受水浸湿 后, 强度会 快速 降低, 当土体 中残余 的结 构 强度 不足 以抵抗 土体 中 的结构应 力 时, 土体结 构迅速 被 破坏, 发生 明显 的 并 附加下 沉 。 由于受 水浸湿 这 一特 定条 件 的不确 定 性, 土体湿 陷 对工程 建 设具 有 巨大的危 害 性 。故对湿 陷 性黄 土 的地基 处理 必须 慎之 又 慎, 要在 正确 掌握 场 地 工程 地质 特 性 的基 础上 严格 按 国家 现 行规 范进 行 。 1湿陷 性黄 土及 地 基处 理 由于 黄土 分布 的地域 变化和 特殊 性质 , 国对 黄土 方面 的研 究较 多较早 。 我 2 世 纪5年 代 以来, O O 众多学 者就 已很 关注 黄土地 区 的湿 陷性 问题 , 对其 1程 性 : 质 及 地基 处理 技术 作 了大 量 的研 究, 中对 黄 土 的湿 陷机 理, 冲击 压 实法 、 其 强夯 法等 的研 究 与 实践 较 多, 并取 得 了许 多新 成 果 。 1 1 湿陷性 黄土 的特性 . () 1 湿陷 性黄 土的分 布及 性质 我 国湿 陷性黄 土主 要分布 在 东经 1 2 0 。一 1 4 1 。、北纬 3 。一 4 。之 间 4 5 的黄河 中游 地 区, 可分为7 区和 多个亚 区, 个 不同 区域 内黄土 的特征 不 同, 要 主 表 现 为湿 陷 性 黄土 的厚 度 、物 理力 学 性质 等 有着 很 大 的差 异 。如第 4区为 山西 一冀北 区, 括 汾河 流域 区和 上 党盆 地 区两 个 亚 区。 包 ( ) 土湿 陷 产 生 的原 因 、影 响 因素 及 评 价 。 2 黄 黄土产 生湿 陷的机理有 很多不 同 的论 点, 目前 为止 尚无任何 假说可 以解 到 释 黄土 湿 陷的 所有现 象 , 因为黄 土湿 陷现 象 是一个 复 杂的物 理 、化 学变 化过 程 。黄 土湿 陷性 是受 到 多方 因素 的制 约和 影响 , 内在 原 因是 黄土 的物质 成 其 分 ( 粒 组成 、矿物 成 分和化 学成 分) 结构特 征 ( 颗 与 以粉 粒 为骨架 的多 孔结构 , 架 空孔 隙 的存在 ) 湿 陷必 需 的外界条 件 是在 一定 压力 下受 水浸 湿 。因此, : 黄 土 中 的粘 粒 含量 的 多 少、胶 结 物含 量 、成 分及 颗 粒 的组 成 与分 布对 黄 土 的 结构特 点及 湿 陷性 强弱 有重 要影 响 : 陷性 还与黄 土 架 空孔 隙的存 在 、所含 湿 盐 类 类 型 及 多 少 、 土 体 天 然孔 隙 比 、含 水 量 与 所 受 压 力 有 关 。 1 2 湿 陷性黄 土地 基处 理要 求和处 理技 术 . ( ) 基处 理要 求 1地 湿 陷性 黄土 地 区 的建 ( ) 物 应根 据 其重 要性 分类 。考 虑 到安 全 、经 构 筑 济 与科 学合理性 , 不 同类 别的建 ( 筑物 提出 了不 同 的地 基处理 要求及 相应 对 构) 的建筑 措 施 与 防水 措施 要 求 。规定 当 地基 的 湿 陷变 形 、压缩 变 形 或承 载 力 无 法满 足设 计要 求 时, 须针 对地 基 土质 条件 、湿 陷类 型和 等级 、建筑 物 类 必 别 等, 在地 基压 缩 层 内或 湿 陷性 黄土 层 内采 取处 理措 施 … 。 () 2 地基 处理 技术 从工 程地 质学 角度 看, 黄土可 采用 各种 方法进 行加 固处 理, 改善其 工程性 质, 就本 质来 说, 可分 为机 械 ( 物理 ) 处理 和化 学加 固。国 内外 采用 的湿 陷性 黄 土 地 基 处 理 方 法 有 重 锤 表 层 夯 实 、强 夯 、挤 密 桩 、 垫 层 、 热 处 理 、水 下 爆 破 、预 浸 水 、化 学 加 固及 桩 基 础 等 。而 我 国 以重 锤 表 层夯 实 、土 垫层 、 土 桩挤 密及 桩 基础用 得 较 多、经 验也 较丰 富, 强夯 法与 冲击 压 实法等 近 年来 作 了较多 的 研 究与 推广 。 目前 强夯 法 、冲 击压 实 法及 孔 内深 层 强 夯等 方 法 已成 功广 泛用 于 处 理 高速 公路 湿 陷性 黄 土地 基 、路 基 。黄土 的化 学加 固法

浅析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及其工程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析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及其工程地基的处理方法

可 将 其 分 为 局 部 垫层 和 整 片 垫 层 。 当 仅要 求 消 除 基 底 下 1 ~
3 湿 陷 性 黄 土 的 湿 陷 量 时 ,宜 采 用 局 部 或 整 片 土 垫 层 进行 m 处 理 ;当 同 时要 求 提 高 垫 层 土 的承 载 力 或增 强 水 稳 性 时 , 宜 采 用局 部 或 整 片 灰 土 垫 层 进 行 处理 。 垫 层 的 设 计 主 要 包 括 垫 层 的厚 度 、 度 、 实 后 的 压 实 宽 夯12 Nhomakorabea 密 法 .
系数 和 承 载 力 设 计 值 的 确定 等 方 面 。垫 层 设 计 的原 则是 既要
满 足建 筑 物 对 地 基 变 形及 稳 定 的 要 求 , 要 符 合 经 济 合 理 的 又
要 求 。 同时 , 要 考 虑 以 下几 方 面 的 问 题 : 还
( )局 部 土 垫 层 的处 理 宽 度 超 出基 础 底 边 的 宽度 较 小 , 1 地 基 处 理 后 。 面 水 及 管 道 漏 水 仍 可 能从 垫 层 侧 向渗 入 下 部 地
层 : 非 自 重 湿 陷 性 黄 土 场 地 , 须 是 压 缩 性 较 低 的 非 湿 陷 在 必
用 , 桩 间 土 得 以挤 密 , 而 形 成 复 合 地 基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使 从
此 法 不 得 用 粗 颗 粒 的 砂 、 或其 它 透 水 性 材 料 填 入 桩 孑 石 L内 。
1 湿 陷性黄 土地 基处 理方 法
1 1 垫 层 法 . 垫 层 法 是 先 将 基 础 下 的湿 陷性 黄 土 一 部 分 或 全 部 挖 除 ,
高 的地 区形 成 “ 皮 泥 ” 象 。 而 出 现渗 漏 。 这 些 都 将 是 影 橡 现 从

浅析水泥厂结构设计中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浅析水泥厂结构设计中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浅析水泥厂结构设计中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发布时间:2022-11-10T09:24:43.37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4期7月作者:李景旺[导读]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有广泛的分布李景旺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湿陷性黄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有广泛的分布。

近年来,随着“西北大开发”的不断深化,许多水泥厂在施工过程中都会遇到湿陷性黄土地基问题。

本文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危害,并总结了对地基的处理经验。

关键词:水泥厂结构设计;湿陷性黄土地基引言湿陷性黄土可压缩性好,但强度通常不高。

在土壤自身重力或者自身重力和外加应力的双重作用下,土壤在水分浸泡后,其强度急剧下降,在剩余结构强度不能承受结构应力的情况下,会很快地破坏并产生明显的附加沉降。

土体湿陷是一种特殊的、不确定的地质现象,它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轻则造成结构开裂、沉降,严重时会导致结构系统的稳定,甚至完全损坏。

因此,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要非常谨慎,要根据当地的工程地质特征,严格按照现行的施工规程来进行。

一、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危害黄土地基湿陷的形成,除了其自身的特性外,还与水分有关。

建筑耗水量大的建筑物,其基础最易受潮,且湿陷率高。

地基出现湿陷的原因有:1、多层砖房如宿舍,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医院等。

这种建筑具有大量的横向墙体,具有良好的空间刚性,能够承受一定的湿陷变形。

但当湿陷量大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有:上部结构出现倾斜或弯曲,墙体出现斜裂缝,斜裂缝主要出现在窗间墙上,楼板末端拉出,门窗开关不密,玻璃破裂,地面空洞等[1]。

2、厂房结构主要是饺子式排架结构,这种结构在我厂很少发生湿陷,其湿陷的原因是:维护结构砖墙产生了大量的斜裂缝,裂缝宽度与湿陷量有关,裂缝多在窗间壁附近,裂缝多从屋脊到窗台,上、下两根钢筋混凝土柱子都有横向裂纹。

严重的湿陷会导致柱子、牛腿、吊车梁等产生裂缝,影响其安全和正常使用。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地基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

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是含有较高的风化粘土和高含水量,当水分进入土体时,黄土会迅速膨胀,导致地基沉陷和变形问题。

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深挖加填地基:通过深挖土体,将松散的黄土去除,然后使用干燥的材料填充,如碎石、砂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2.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通过施加外部荷载或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来改善地基的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加设地基梁、振动加固、土体固化等。

3.地基注浆:地基注浆是通过注入浆液到土体中,使土体颗粒间形成胶结结构,提高土体的粘聚力和抗剪强度,从而改善地基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

4.排水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主要是由于水分进入土体导致的。

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减少水分对地基的影响,从而缓解地基的湿陷问题。

常用的排水处理方法包括地基排水沟、水平水对等。

5.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通过改变地基土体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碾压加固、灰浆改性、石灰石固化等。

6.地基加压实:地基加压实是通过施加重载或机械震动的方式,使黄土颗粒间产生密实或固结,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

7.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在黄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时,应选择合适的建筑结构和设计方案,以降低地基沉陷和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总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需要综合考虑土体的物理性质、排水性能和承载性能等因素。

通过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基的沉陷和变形,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及工程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及工程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及工程措施地基处理措施:1.降低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导致黄土湿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降低地下水位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可以采用降水井、抽水井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基变形。

2.地基加固:可以采用加固桩、混凝土悬挂墙、机械增强法等方式,对黄土地基进行加固。

加固桩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混凝土悬挂墙可以防止土体的变形和下沉;机械增强法则通过向黄土中注入增强材料,增强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地基排水:通过减少地基内部的水分含量,可以有效减少黄土地基的变形和塌陷。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方式,将地基内部的水分排出。

4.地基改良:通过注浆、砂浆灌注等方式,改良黄土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注浆可以填充黄土中的空隙,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砂浆灌注则可以改变土体的孔隙结构,提高土壤的抗变形能力。

5.预压法:通过在黄土地基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体膨胀、变形,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

可以采用预压桩、预压板等方式进行预压。

工程措施:1.合理设计: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黄土地基的特性和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

设计时应合理设置地基处理措施,并确保地基处理措施与工程的要求和质量相匹配。

2.定期检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地基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基的变形和塌陷情况。

3.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地基处理工程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对于不合格的地基处理工程,应及时进行整改。

4.安全预测:在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预测地基可能发生的变形和塌陷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地基处理措施和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湿陷性黄土指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表现为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下沉的现象,从而对结构物带来危害,使路基及结构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倾斜,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

标签: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一、概述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甘肃、山西大部分地区,华北、西北、东北等少数地区也有分布。

它是一种在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的黄色或褐黄色粉状土。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段的路基。

工艺原理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通常采取拦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拦截、引导地下水的方法,以达到减少地基湿陷下沉的目的。

若地基土层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力时,应考虑地基在路堤自重和活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压缩下沉。

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因地制宜采取垫层法、强夯法、灰土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桩法、干振挤密碎石桩法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

(一)干振挤密碎石桩干振挤密碎石桩是利用振动式打桩机,使沉管不断振动和反插,制成密实的碎石桩柱体,碎石桩与桩周土互相挤密,形成碎石桩复合地基。

由于碎石桩强度比原地基高,又使桩周土互相挤密,这样形成的复合地基就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

其主要优点是造价较低、工效高、不受季节限制、加固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因而被广泛应用。

1.适用条件适用于不排水抗剪强度为15~20kPa地基的处理,最大加固深度为15m,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200kPa。

2.成桩及加固机理通过机械振动挤压成孔,并将碎石压入软土中,使原状土受挤压产生径向位移,土体颗粒重新排列,土的孔隙减小,密实度提高,同时碎石桩还置换了一部分软土,形成碎石桩柱。

碎石桩是柔性的离散体,按等量变形原则,桩及桩周土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上部荷载,由于桩体的压缩模量比桩间土大,所以通过基础传给复合地基的外加压力,随桩及桩间土的等量压缩,应力会集中到桩体上,桩间土应力相应减少,因此比天然地基具有更大的承载力和抗剪强度。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分析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容易受潮湿影响而发生变形和破坏。

在工程施工中,湿陷性黄土的存在会给地基工程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和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一、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的原理1.1 湿陷性黄土的成因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典型的风成黄土,主要由黏土、砂砾和少量的泥质沙组成,其物理特性主要表现为颗粒细小、结构松散、含水量较高。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潮湿条件下会发生明显的变形,这是由于土壤中黏土矿物的吸水膨胀导致的。

而这种吸水膨胀是由于土壤中黏土矿物中的粘粒结构在吸水后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的黏土颗粒吸水膨胀而引起的。

在潮湿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会被黏土颗粒吸附,并引起黏土颗粒间的排斥力增大,导致土体的体积扩大。

当水分含量增加时,黏土颗粒之间的排斥力明显增大,使得土体的整体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地基发生变形和沉降。

除了土壤本身的特性外,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工程施工中,地基加压、排水不畅、自然降雨等都会引起地基的湿陷。

地下水位的上升、地基周围环境水分含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程度。

2.1 提前预防在工程设计阶段,应根据地基土壤的特性和地下水位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以采取排水措施、改善地基土质等方法来减少地基的湿陷,提前避免不利影响。

2.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可以采取加固处理、改良处理等措施来提高地基的抗湿陷能力。

在地基处理中可以采用灌浆加固、土体固化等方法来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质,以减少地基的湿陷。

2.3 施工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地基的荷载、排水等情况,尽量避免对地基的进一步影响。

应合理设计和施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 监测和维护在工程使用阶段,应对地基的变化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一旦发现地基出现湿陷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及建筑基础设计浅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及建筑基础设计浅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及建筑基础设计浅析摘要:湿陷性黄土属特殊土地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黄河流域。

凡天然黄土在上覆土的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上覆土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本文以益羊铁路王木匠站新建站房综合楼工程设计实例,简单论述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及建筑的结构及基础设计。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基础设计一、建筑主要特征及地质情况王木匠站站房综合楼位于青州,建设场区输失陷性黄土地区。

综合楼为主体四层局部五层框架结构建筑,体型不规则,建筑高度24.38米,属乙类建筑。

依据地质报告,该地区揭露土层描述如下:①、杂填土:黄褐色,稍湿,稍密。

粘性土为主,含碎石、砖块、沥青及灰渣等,局部含量约20%,块径30-80mm。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30-3.00m,平均1.17m。

②、粘土:浅褐色~褐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锈斑,干强度及韧性高,有光泽,摇振反应无。

部分钻孔上部为粉质黏土,薄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3.60m,平均2.12m。

fak=120KPa。

③、黄土:黄褐色,可塑-硬塑,见针状孔隙,局部含少量白色菌丝及虫孔,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干强度及韧性中等,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00-4.80m,平均3.33m。

fak=125KPa。

④、粉土: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含铁锰质锈斑及其结核,含2-5%小姜石,粒径小于5mm,干强度及韧性差,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10-14.00m,平均9.77m。

fak=140KPa。

根据钻孔、探井揭露,场区第③层为第四系Q41湿陷性黄土。

经取样湿陷试验,湿陷系数为0.016-0.027,平均0.021,黄土湿陷性程度为轻微,湿陷性分布不均匀。

湿陷起始压力为64-186kPa,平均129.6 kPa。

根据《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判定青州地区黄土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浅谈高填土软黄土地基处理关键技术

浅谈高填土软黄土地基处理关键技术
【 关键 词 】
平 整 场 地 ,标 出 首 次 强 夯 的夯 点 位 置 .强 夯 机 就 位 进 行 强 夯 。 根 据 定 位 放 样 的 结 果 .按 照 跳 点 夯 击 即 梅 花 型 顺
序夯击 。可分段 进行夯实 。对每个夯点 的每 一击沉降量进 行观测 ,以最后 二击平均 夯沉 量作 为控制 指标。第一遍夯 后进 行场地平整 压实。根据夯 前试验确定 的施工参数 ,确
夯法 振动沉管碎石桩 水泥粉喷桩
2高填 土软 黄土地基处理技术
21 载 预 压 法 .堆
( )加 固原 理 1
在 规 定 的 时 间 间 隔 后 ,按 上 述 步 骤 逐 次 完 成 全 部 夯 击 遍
数 ,最 后用低能量 满夯 .将场地 表层 松土夯实 ,并测量 夯
后 场 地 高 程 。 并修 整 好排 水设 施 ,不 使 场 地 积 水 。
层 孔 隙压 缩 ,在 夯 击 点 周 围 产 生 裂 缝 ,形 成 良好 的 排 水 通
道 .孔 隙 水 和 气 体 逸 出 ,使 土 粒 重 新 排 列 ,经 时效 压 密 达 到 固 结 .从 而 提 高 地 基 承 技术进 行 了综 合论述
68 JX 0 00 SX12 1 /
和 渗 透 性 都 较 好 的 碎 石 褥 垫 层 ,使 得 土 体 固结 排 水 路 径 大 大 缩 短 . 固 结 速 度 大 大 提 高 , 土 体 的 强 度 和 对 整 体 的 约 束 能 力 也 得 到 提 高 . 从而 使 复 合 地 基 的 承 裁 力 得 到 提 高 。
堆载预压法施 工简单 ,不需特殊 的施工机械和材料 ,
节省投资 。但 由于这种方 法使地基达到设计 强度的时 间较

【精】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精】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1 换填垫层法1.1 概述在规划和设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时,常可按照地基土的不同物理力学特性和上部建筑物的荷载大小,设计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并直接埋置在经过适当开挖而不作任何处理的天然地层上,这种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随着人们对建筑物使用要求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重型工业建筑、多层、高层以及超高层民用和公共建筑日趋增多,且建筑物的荷载越来越大,当天然地基已不能满足支承上部荷载和控制建筑物变形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也就是把建筑物支承在经过人工处理的地基上,这种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从处理深度上可分为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

一般认为地基浅层处理的范围大致在地面以下5m深度以内。

地基浅层处理与深层处理相比,一般使用比较简便的工艺技术和施工设备,耗费较少量的材料,以下所介绍的换填垫层法就是量大面广,简单、快速和经济的处理方法。

1.2 加固原理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应根据建筑体型、结构特点、荷载性质、岩土工程条件、施工机械设备及填料性质和来源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换填垫层的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

该法是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以质地坚硬、强度较高、性能稳定、具有抗侵蚀性的填料分层填充,并同时以人工或机械方法分层压、夯、振动,使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

垫层可以选用的填料有砂石(包括碎石、卵石、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粉质粘土(用于湿陷性黄土的粉质粘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灰土(土料宜用粉质粘土,石灰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粉煤灰、矿渣(指高炉重矿渣,可分为分级矿渣、混合矿渣及原状矿渣)、其他工业废渣(要求质地坚硬、性能稳定、无腐蚀性和放射性危害)、土工合成材料等。

经该方法处理过的人工地基或垫层,可以把上部荷载扩散到下面的下卧层,以满足上部建筑所需要的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指导老师 邵生俊
城地091 章朝
定义
湿陷性黄土:黄土的一种,天然黄土在一定 的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果迅速破 坏,发生显著的湿陷变形,强度也随之降低的, 称为湿陷性黄土。
湿陷分类
• 湿陷类型:黄土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自重 应力作用下发生湿陷的称自重湿陷性黄土;若 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不发生湿陷,而需在自重和 外荷共同作用下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 性黄土
黄土湿陷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黄土湿陷的原因常由于管道漏水,地面积水,生产和生 活用水等渗入地下,或由于降水量较大,灌溉渠和水库的 泄露或回水使地下水位上升等原因而引起。但收水浸湿只 是湿陷发生所必须的外界条件,而黄土的结构特征及物质 成分湿产生湿陷性的内在原因。 影响因素: 1、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是黄土形成的必要条件。 2、黄土受水浸湿后,结合水膜增厚进入颗粒之间。 3、黄土中胶结物的多寡和成分,以及颗粒的组成和分 布,对黄土的结构特点和湿陷性的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 4、黄土的湿陷性还和孔隙比,含水率以及所受压力的 大 小有关!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1.灰土垫层法 2.重锤夯实及强夯法
3.石灰土或二灰(石灰与粉煤灰)挤密桩
4.预浸水法等
灰土垫层法
重锤夯实及强夯法
.预浸水法
结论
目前我国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发展 中还存在有一定问题,我们要发展地基处理技 术,应在提高上做文章,如研制和引进地基处 理新机械,提高各种工法的施工能力、发展地 基处理理论和地基处理新技术、提高地基处理 技术综合应用水平、发展地基处理测试技术、 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 总之,合理选择处理方法,认真完善施工, 从而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使用安全。
自重湿陷性黄土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研究意义
湿陷性黄土透水性好,并容易下陷,遇到 水呈松散的状态,在土壤含水率接近饱和状态 下,地基完全丧失了均匀的承载力,必然对新 建房屋和道路、构筑物造成不均匀下沉,基础 和建筑主体裂缝,直至对建筑物造成结构上的 破坏,形成危楼。因此,合理选择处理方法, 认真完善施工,从而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使 用安全。
土。
2.湿陷等级定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即地基土受水浸湿,
发生湿陷的程度,可以用地基内各土层湿陷下沉稳定后所发生湿陷量的 总和(总湿陷量)来衡量。
黄土地基处理
• 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
地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破坏湿陷性黄土的 大孔隙结构, 改善土的力学性能, 消除或减小 地基因偶然浸水而引起的湿陷变形。湿陷性黄 土地基处理方法, 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类别、 湿陷性黄土的特性、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等方 面因素进行选择。非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和 施布相当广泛,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分之 一,成东西向带状断续地分布在南北半球中纬度的森林草 原、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 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 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 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 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 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 地貌。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 华北的黄土平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平原。
湿陷性判定
1.湿陷性黄土湿陷性在国内外都采用湿陷系数s值来判定,我国《湿
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按照国内各地经验采用s=0.015 作为湿陷性黄土的界限值,s≥0.015定为湿陷性黄土,否则为非湿陷性 黄土。湿陷性土层的厚度也是用此界限值确定的。一般认为s<0.03为弱
湿陷性黄土,0.03<s≤0.07为中等湿陷性黄土,s>0.07为强湿陷性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