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八大山人

合集下载

八大山人的笔墨意趣

八大山人的笔墨意趣

八大山人的笔墨意趣作者:王玉双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7期八大山人一生坎坷,作为明朝宗室后人,八大山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他伴随着国家兴衰而起伏的命运。

国破家亡兵荒马乱中,他侥幸保命,却无力护国,对统治者十分憎恶,却又无力抗争,满腔热泪无处洒,只能利用诗文书画隐晦的表达自己的反清意识和悲愤孤苦的心境。

就如他写过一首题为《陶瓮》的诗曰:“小陶语大陶,各自一宗祖,烂醉及中原,中原在何许?”反清之意溢于言表。

正因如此,他对祖国的旧河山才有别样的感情与理解,发于心,行于笔,表于画,由此才感动人。

从中国画史上看,绘画除了要具备丰富的表现技法,还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八大山人正是由于多年的绘画笔墨积累以及对前人的临摹,使他拥有丰富的表现技法,同时他的遗民思想和禅林生活又使他对世界有了不同的感悟。

一、遗民情怀古往今来画家们常借山水画寄托对祖国的情怀,或表达对祖国热爱,尽显祖国山水江河之宏伟辽阔;或表达对故国旧土的眷恋悲伤之情。

前者大多描绘重峦峻岭,高大巍峨,而后者多描绘满目苍凉,凄寒萧索的景象。

八大显然是属于后者,故国不复,人事已非,眼前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他的爱国之心。

国破家亡之痛无法宣泄,他只能通过画画来寄情河山。

就如他在《题山水图册》所说:“郭家皴法云头小,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

大宋河山虽然被金人掠夺,元代黄公望(一峰)却一而再地描绘大宋旧山河,他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就是个例子。

想想时人看我的画时,能否了解我与黄公望(一峰)作画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呢?由于他独特的身世与遭遇,使得他对祖国河山有着无法泯灭的情感,因此他的山水画中一草一木皆有情。

二、用笔用墨用笔是中国画的灵魂,笔是形之本。

谢赫六法中以“骨法用笔”为先。

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

对每一个画家来说,笔墨是他赖以表达自己感受的语言。

石涛说“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

如天之造成,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

” 它源自本心,想成形迹,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产物。

游八大山人纪念馆作文

游八大山人纪念馆作文

游八大山人纪念馆作文
游八大山人纪念馆。

哇,这天气真是太给力了,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简直就是出
游的好日子!八大山人纪念馆,我来了!
一进门,我就被这些古老的文物给吸引了。

看这画,简直就像
真的山和水跳出来了一样,太逼真了!还有这些古董,虽然看上去
有点旧旧的,但都是宝贝啊,都是历史的见证!
走出展厅,外面有个小花园,还挺不错的。

树荫下有几个人在
聊天,看起来挺悠闲的。

小桥流水,还有个亭子,要是我带本书过来,坐这儿看一天都没问题!
突然,我听到一阵笑声,原来是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


他们玩得那么开心,我也想加入他们了!这纪念馆不仅仅是个看文
物的地方,还是个让人放松、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该回家了。

回头看看这八大山人纪念馆,
真是个值得一游的好地方!下次还得再来,好好感受下这里的文化气息!。

八大山人专题(作文素材)

八大山人专题(作文素材)

八大山人专题(一)身世:皇族、亡国八大山人原名朱统,乳名朱耷,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

号八大山人、雪个等。

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

八大19岁那年,明朝覆灭了,清廷旋即对朱明宗室展开追捕和杀戮。

锦衣玉食的皇孙,瞬间沦为亡命江湖的逃犯。

当显赫的地位与优越的生活完全丧失,八大已经没有了选择,他只得遁入空门。

但国破之痛,家亡之恨,自始至终贯穿着八大的一生。

长期的痛苦压抑,使八大的身心饱受摧折,绘画成了他惟一的宣泄途径。

朱耷画山水,可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可见朱耷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

在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其弟朱道明,字秋月,也是一位画家,风格与乃兄相近,而且还要粗犷豪放。

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把这三个字草书连写起来,很象“生不拜君”四字,表示了对满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

他们两兄弟署名的开头,把个朱字拆开,一个用“牛”字,一个用“八”字。

这样隐姓埋名,可谓用心良苦。

(二)性格:嗜酒、疯癫人们得到了他的画都争着收藏,把它看得很贵重。

他喝酒不能喝完二升,但是喜欢饮酒。

贫困的读书人或普通百姓、宰杀牲畜的、卖酒的邀请他喝酒,他就去;每次去喝酒总是喝醉。

喝醉后创作时墨汁淋漓,也不很爱惜(自己的作品)。

八大山人多次到城外僧舍去,小和尚争着纠缠他索要画作,甚至于拉扯他的衣袖衣襟,山人也不拒绝。

朋友中有人赠送他财物,他也不推辞。

然而达官贵人想要用几两银子换一张水墨画,也得不到;有人拿绫绢来,他就径直接受,说:“我把它当作做袜子的材料。

”因此,达官贵人求他的书画,竟然反而要从贫困的读书人或和尚僧众、宰杀牲畜的、卖酒的那儿买到。

游八大山人纪念馆作文

游八大山人纪念馆作文

游八大山人纪念馆作文•相关推荐游八大山人纪念馆作文当代文学家余秋雨先生曾在《文化苦旅》一书中写道:“恕我直言,在我到过的省会中,南昌算是不太好玩的一个。

幸好它的郊外还有个青云谱。

”他所说的青云谱,正是指今天爸爸妈妈带我来到的八大山人纪念馆一带。

那里真的会有他所说的那么好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识一番。

纪念馆就在不远处了,我环望它的四周,许多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映入眼帘:白色的围墙、深色的砖瓦……让人仿佛回到了那神秘的几百年前,也让我的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

终于来到了期待已久的八大山人纪念馆门口,我好奇地走进了这深藏玄机的雕花圆门,只见馆内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把那刺眼的阳光幻化得十分柔和、温纯,还不时传来一阵清风,令人神清气爽。

我们顺着平整的石板路缓缓走着,看到了八大山人的简介: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请初的杰出画家,生于明天启六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626—1705),享年80岁。

他姓朱名耷,号八大山人。

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

十九岁那年,明亡清立,他避世怀故,一度隐居,削发为僧,开始了充满坎坷、孤寂贫寒的艺术生涯……我看了才恍然大悟——我以前一直以为八大山人是“八个在山里的人”呢。

了解到八大山人的生平之后,我们又继续兴致勃勃地进行观赏。

穿过一座精美的拱形门,出现了许多宽敞的陈列室,其中都陈列着八大山人生前的画作。

那些画作大部分都是描绘松莲石鸟这四个景物的,我还发现,他画中的`鸟与其他人的画法有所不同,那些鸟的眼睛都画得十分奇异、夸张:眼眶很大,眼珠点在眼眶的上边缘,仿佛带着悲愤,原来这充分流露出的是八大山人自己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和怨恨。

他画的其他事物也是一样,尤其是他在书画上的落款,把“八大山人”四个字连草写成形似“哭之笑之”的模样,寓意“为故国的沦亡而痛哭,为自己正在苟且偷生而苦笑”。

我不禁对他的豪迈倔强、磊落的个性和傲霜不凋的精神产生敬佩。

从一个盛开着纯洁美丽的荷花塘出来,就算是参观陈列室的终结,来到了站在圆石上的八大山人铜像前。

八大山人游记作文

八大山人游记作文

八大山人游记作文第一篇:八大山人游记——印象深刻的山水之旅我有幸参观了中国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的故居,这次游记将带您一同体验我在八大山人的故居所度过的美妙时光。

八大山人的故居位于湖北省的一个小山村中,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竹林和清澈的溪水,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进入八大山人的故居,我不禁被它那古朴而充满韵味的建筑所吸引。

整个故居由数十间石头和木头结合的房屋组成,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富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我首先参观了八大山人的书房,那里陈设着古书和字画,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珍贵的文献,墙壁上挂满了他的画作。

八大山人的画作以山水画为主,绘画风格独特,墨色淋漓,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寄托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接着我参观了八大山人的庭院,庭院中有着各种美丽的花草树木,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庭院四周是一片翠绿的竹林,耳边不时传来竹叶摩擦的声音。

庭院中还有一条红色的小石板路,一直延伸到庭院的尽头,我顺着小路前行,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

在参观结束后,我沿着山路又继续向前前行。

山路旁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水流潺潺,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溪水两旁有着各种各样的水草和小鱼,我感到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般的奇妙之地。

这次八大山人的故居之旅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深入了解了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也领略了那份宁静和自然之美。

我相信,这次旅行将成为我一生中美好的回忆。

第二篇:八大山人游记——感受八大山人文化的魅力近日,我有幸前往湖北省参观了八大山人的故居,实地体验了八大山人文化的魅力。

这次八大山人之旅让我深受启发,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八大山人是中国画坛的巨匠,他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笔墨淋漓,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故居位于湖北的一个小山村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走进八大山人的故居,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感受到了他的创作灵感源泉。

八大山人的故居建筑独特,富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故居周围有着茂密的竹林,蜿蜒的小溪流经庭院,一泻而下,溪水清澈见底。

八大山人——孤苦而睿智的灵魂!

八大山人——孤苦而睿智的灵魂!

八大山人——孤苦而睿智的灵魂!八大山人——孤苦而睿智的灵魂~朱耷,1626—约1705,字雪个,号八大山人明朝宗室宁王朱权后代祖父、父都能诗善画,他从小受到熏陶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画清八大山人孤禽图成交价6272万元提起八大山人,我们的心中会涌现出太多的迷惑和不解:支离的身世,怪诞的画面,禅偈般的诗文,天书样的题款。

似哭似笑,非哭非笑,那是三百多年前一个孤苦而睿智的灵魂哭笑间、迷狂间为我们设下的一个个谜面。

仿佛黎明前暗黑天幕下那一颗最耀眼的孤星,永远伴着沉去的落月,幽远而孤寂的燃烧,几世几年,投射到我们身上的,是他那穿越时空、被稀释被剥蚀之后的微茫的清光。

今天,当我们想要还原、怀想他那燃烧的热力和辉煌时,唯一可凭靠的就只有眼前这一撇依稀而灿然的光亮。

清八大山人竹石鸳鸯立轴水墨纸本成交价1.187亿元“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曾有人用这一联十字去概括八大山人传奇的一生:生于帝王宗室之家,长在皇朝陷落之后;曾是天皇贵胄之子,变为残山剩水之身;为求生存,装聋作哑,隐姓埋名,出入佛老,结果却非僧非道;中过秀才、做过和尚、或称狂士,或曰高人,忽隐世,忽玩世,时而清醒时而迷狂,最后索性“不名不氏,惟曰八大”,“溷迹尘埃中”,“人莫识也”,成为以卖画为生的画家。

清八大山人松鹿图立轴水墨纸本成交价2243万元一、最后的辉煌(23岁之前)八大山人原名朱统銮,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后人。

在朱元璋颁赐给朱权这一支的谱系字“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中属统字辈。

朱权是明初著名的曲家,其所作《太和正音谱》迄今仍是后世研究元明戏曲的宝贵资料。

帝王的血统,家族的遗传,带给八大极高的文化素养和济世安邦的宏伟志向。

清八大山人黄雀图草书合璧立轴纸本成交价1207.5万元陈鼎《八大山人传》说他“性孤介,颖异绝伦。

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

”还说他“善恢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范文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范文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范文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是一处以梅花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

自然风光梅湖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著名。

这里有四季不同的美景,春天时,梅花盛开,整个湖畔被白色和粉色的花朵所覆盖;夏季时,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季时,红叶满山,如画如诗;冬季时,则是银装素裹,宛如仙境。

在这里漫步或乘船游览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文化底蕴除了自然风光外,梅湖景区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家为梅花所创作的诗歌、书画等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明代文学家八大山人了。

他曾在此居住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梅花画作品,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八大山人梅湖”。

游玩项目梅湖景区有多种游玩项目,如赏花、观景、登山、游船等。

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赏花和观景了。

在春天时,整个湖畔都被白色和粉色的梅花所覆盖,给人一种浪漫而又温馨的感觉;在秋季时,则是红叶满山,如画如诗。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梅湖风光,视野开阔,让人心旷神怡。

美食除了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外,梅湖景区还有着丰富的美食。

这里有许多特色小吃和农家菜肴可供选择。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八大山人餐厅”的菜肴了。

这里提供各种以梅花为主题的菜肴,如“梅花鲍鱼”、“梅子糕点”等等。

这些美食不仅口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让人大饱口福。

总结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是一处以梅花为主题的旅游胜地,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四季不同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还可以了解到许多艺术家为梅花所创作的诗歌、书画等作品,领略到文化之美。

此外,这里还有多种游玩项目和美食供游客选择。

不论是赏花、观景、登山、游船还是品尝特色小吃和农家菜肴,都会让人留下难忘的回忆。

八大山人有感作文

八大山人有感作文

八大山人有感作文一直以来,对于八大山人的作品,我总是怀着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心情。

直到有一次,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亲身感受到了他画作中的独特魅力,那滋味儿,别提多奇妙了!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溜达进了一家小小的美术馆。

本是随意逛逛,没承想,竟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与八大山人的一幅画不期而遇。

那幅画,初看时,只觉得画面简洁得有些过分。

寥寥几笔,一只孤鸟,一块怪石,几茎残荷。

可当我凑近了仔细瞧,却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拽进了画里。

先说那只鸟,孤零零地站在怪石上,眼神里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清冷和倔强。

它的羽毛,没有细腻的描绘,却让人感觉每一根都透着风,透着对这世间的不屑。

那眼睛,圆溜溜的,却又好像能看穿一切。

我盯着它看,心里忍不住想,这鸟是不是在嘲笑我这碌碌无为的人生啊?再看那怪石,歪歪扭扭,没有一点规整的样子。

可就是这歪扭,让我觉得它像是经历了千万年的沧桑,看尽了世间的悲欢离合。

石头上的纹理,简单几笔,却像是藏着无数的故事。

也许曾经有水滴在上面敲打过,也许有狂风在上面肆虐过,可它就那么静静地立着,不动声色。

还有那几茎残荷,耷拉着脑袋,破败不堪。

可细细一品,又觉得这残荷有着一种别样的美。

它们像是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又像是在坦然面对如今的凋零。

每一片残叶,每一根断茎,都好像在告诉我,生命就是这样,有起有落,不必执着。

我就那么站在画前,足足看了有半个多小时。

周围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可我仿佛与世隔绝,整个世界就只剩下我和这幅画。

看着看着,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生活。

每天忙忙碌碌,为了功名利禄奔波,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就像这只鸟,看似孤独,却活得自在;就像这怪石,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守;就像这残荷,繁华落尽,却不失风骨。

从美术馆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路上,我都在回味着那幅画带给我的震撼。

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试图把那种感受记录下来。

可我发现,文字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根本无法表达出我内心的万分之一。

山作文之八大山人的作文9000

山作文之八大山人的作文9000

八大山人的作文9000【篇一:八大山人记】龙源期刊网 .cn八大山人记作者:陈世旭八大山人,一个王孙,一个和尚,一个疯子,一个画家,一个众说纷纭的人,一个难以确认的人,一个扑朔诡谲的传奇,一个挑战智力的难题。

三百五十年来,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极模糊又极清晰、极卑微又极伟岸的身影。

高小之前,父亲每到假日就拉扯着我去寻访地方名胜,这里有过唐朝的滕王阁和绳金塔,那里有过清朝的府学和衙门……之类。

我们家当时在南昌东湖,父亲最遗憾的是找不到此间在明代有过的一座将军府的哪怕最细微的一点痕迹。

这遗憾并非因为对权贵的艳羡,而是因为对一位伟大艺术家的神往。

那位伟大艺术家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八大山人”。

他的上十辈祖先是安徽人,而我们家的祖上也在安徽。

这让我对这个古怪的名字有了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在传说中,八大山人就出生在那座府第。

好在,郊外有一座道院,有后人模仿他的字画的遗迹,父亲说,等我稍长大些,就带我去寻访。

行伍出身的父亲闲时主要做四件事:练国术,作古体诗,写毛笔字,牵着我的手四处转悠。

我心里很崇拜他,没想到他心里也有崇拜的人。

八大山人最早就这样进入我的世界。

我也就这样永远地记住了一个永远会被人记住的古怪的名字。

第一次走进那座道院,是在三十年之后。

那时候,我刚刚走过下乡谋生的漫长道路,当初喜欢打拳作诗写字的父亲已是风烛残年,别说牵着我的手四处转悠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静卧。

我只能独自去寻找我崇拜的人崇拜的古老偶像。

青石板散落在泥土路上,花岗石桥横过长长的荷塘,远远就看见父亲说过的那座掩映在绿荫下的道院了。

白色高墙环抱着几进暗淡老屋,青砖灰瓦,门庭斑驳。

郊游的红男绿女神色茫然。

幽僻中但见鸟去鸟来,花落花开。

【篇二: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国学大师】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人物篇(国学大师)一、[陈寅恪]陈寅恪(1890—1969),义宁(今修水县)人。

清朝著名诗人陈三立的第三个儿子。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山作文之八大山人的作文

山作文之八大山人的作文

八大山人的作文【篇一:浙江高考作文素材】1当年乾隆皇帝盛赞赵孟頫赵体之矫健流畅,认为其字“柔中自有镔铁骨”。

郑板桥则不以为然,直言其字谄媚,“宋之降臣,何骨之有?”字且如此,人亦如是。

那些投降失节的汉奸中,不乏有不同于俗的文章格调。

他们纵有如此之格调,却依旧难觅半点不俗之人品。

这份不称其人的反差,犹如明镜不幸遇嫫母,良砚不幸遇俗人,宝剑不幸遇庸将。

实为格调之不幸也。

《品?格》2胡兰成与汪精卫,都是旧中国深负文才之士,前者入张爱玲的青眼。

后者也是留洋海外,为文直洌。

然而在他们叛国之前,并非没有行为与文章中的表现,如同王维的辋川之作,看似清远超然,实则渴慕朝野,其高雅之真假,若与鲁迅的话、倪瞻的画相比便一目了然。

可以说,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性格看似的背离,实则虚伪的矫饰,经不起推敲与比较。

(《雨落花蕊,甘苦各现》)3李绅因为写《悯农》而闻名内外,却不想他后来竟成了一个奢侈无度的豪绅,他的为人也就不能与诗中所云相称。

另一种情况便是难言了,虽有“物不得其平则鸣”之说,但在一定的社会压力下,有时“鸣”却是极为困难的。

李贺诗中雄奇的想象,奇诡的诗风看似另类,却恰恰包含了他怀才不遇之悲愤。

至于晚唐李商隐,其眼中的蜡烛泣泪也是他的胸中之苦闷,只是无法直接诉诸笔端。

(《我手写我心》)4如果没有海伦?凯勒那颗不屈与渴望光明的心,又怎么会有“像明天就要死去那样活着”的文字;如果没有魏征那颗忠诚善良的心,又怎么会有《谏太宗十思疏》中朗朗诤言;如果没有周国平那颗深邃而高远的心,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哲思洋溢在他的文字之间。

这样看来,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是不是失之偏颇了呢?(《文质彬彬,然后君子》)5作者格调趣味与作家人品背离并非罕见。

艾布拉姆斯于《镜与灯——文学批评原论》中将其斥为“解密过程”,作者、载器、读者、时代四者循环返流,四元素也难以逃脱“横态性欺瞒”。

冷眼旁观,《被禁锢的苦恼》中朱沃什?切瓦夫执借鹰隼双目,锐意指出集权时代俄罗斯作家沦为“夜莺群像”,文骨分崩离析,人格成为悲剧附庸;纵观中国文脉史,沈括著《梦溪笔谈》,可谓等身煌煌,但却在政坛迷雾中堕落朽垮.(《轻嗅文骨的芬芳》)6脑瘫诗人余秀华出版新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记录描绘了日常生活和心态情绪。

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简介

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简介

著名画家八大山人简介八大山人是朱耷的号,朱耷是明末清初的画家,并且被誉为一代宗师,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八大山人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大山人简介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又名朱耷,字雪个,号个山、驴屋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末清初有名的书画家,也是画坛“四僧”之一。

八大山人的祖父和父亲都擅于书法和绘画,对他也是细心地教导,因此朱耷对绘画、书法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八岁的时候就能自己作诗,十岁左右便能画山水画,从这可以看出朱耷极其聪慧。

明朝灭亡之后,他削发为僧,不想与清朝有任何的瓜葛,更是以明朝遗民自居,更不愿接受清朝的施舍与恩惠。

八大山人对山水画和花鸟画有很高的领悟能力,他的画苍劲有力、笔触豪放,与自己孤傲、冷峻的性格又相之辉映。

画里的鸟、鱼、草、虫形象逼真,鸟和鱼的眼睛向上,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表达他对现世的不满。

画中的鸟,展翅欲飞,翅膀扑闪有力,同时体现出他想要冲破现世的枷锁。

八大山人除了对绘画有很大的成就外,对诗文写作也有自己的独家见解。

他的诗文以神秘、幽深而著称,令人十分费解,不知所云。

在他还在为僧之时,他的诗文大多借书来表达自己高尚的人品以及自己的遗民思想。

但在他改为做道士之后,所作的诗文更显成熟,大胆而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

八大山人的作品八大山人朱耷的一生充满悲愤和孤寂,所以他的书画中包含了他复杂的情感。

八大山人朱耷现存世作品有《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杂花图卷》《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等,书法作品有《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

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十分受欢迎,他的《竹石鸳鸯》在2010的成交价已达1.187亿。

《杨柳浴禽图》是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能够从画中看出八大山人朱耷的一种与世无争的心境。

八大山人朱耷出生的年代让他背负了太多悲痛,在这个末路王朝子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充满生命意识的艺术世界。

八大山人游记作文

八大山人游记作文

八大山人游记作文
八大山人游记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大山人游记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大山人游记作文1
一到滕王阁门口,我就大吃一惊,这里的游客非常多,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售票处的人群排成了长龙,等了好久终于轮到我们了。

一进门,滕王阁就印入眼帘,哇!好壮观呀!一共有六层。

第一层是汉白玉浮雕——《十来风送滕王雕》;第二、三、四层都是丙烯壁画,分别是《人杰图》、《临川梦》、《地灵图》;第五层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第六层是最高游览层,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整个南昌市高楼林立,人来人往,汽车川流不息,西边临江,江上有几艘游船,江的对岸也是高楼大厦,在夕阳的映照下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难怪得到许多诗人的称赞。

八大山人游记作文2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去了哪儿呢?我们去了南昌市“八大山人”和“滕王阁”两个著名的景点。

先说八大山人吧。

一大早,我们来到八大山人吃了早餐,妈妈说我是“大胃王”,因为我心急,想早点进入景区,所以我一下子把一大碗粉吃完了。

(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快过)
早餐就绪,我们进入了八大山人纪念馆。

原来八大山人是我国的杰出的国画大师,我还以为是什么大山呢。

他原名叫朱耷,因为这“耷”字是由“大”和“耳”组成,就像驴的耳朵,所以又叫“驴”。

我们欣赏了他的许多真迹作品,有山水、花鸟、鹿、鹤、松、柳、荷等,这些动植物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

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匆忙吃过午饭,又赶往滕王阁。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范文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范文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范文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位于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是中国文化名人八大山人的故里。

这个美丽的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寻找灵感。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的主要特色是其独特的山水美景。

这里的山峦起伏,湖泊清澈,梅花盛开。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当雪花飘落在梅花树上,整个景区就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

在湖边或山顶,游客们可以尽情欣赏到这些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自然美景,八大山人梅湖景区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八大山人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画家,他的画作以山水为主题,充满着古朴和雅致的艺术风格。

在景区内,游客们可以参观到八大山人的故居和画室,了解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同时,还有一些展览和文化活动,向游客们展示了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和对自然的热爱。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和设施,让游客们可以尽情享受到旅游的乐趣。

游客们可以选择在湖边漫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同时,还可以乘船游览湖泊,亲身体验到湖水的清凉和湖中的风光。

除此之外,景区还有一些休闲设施,如咖啡厅、餐厅和宾馆,为游客们提供了舒适和便利的服务。

在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游客们可以放松心情,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这里的美景和文化底蕴都能够给人带来深深的感动和启发。

无论是艺术爱好者、文化追随者还是自然爱好者,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动。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这里的山水美景和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都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追求自然之美还是追寻文化之韵,这里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来到八大山人梅湖景区,让我们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灵感的涌动。

高中模拟作文材料197

高中模拟作文材料19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有一年招收研究生时曾出过一道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题:“略谈你对八大山人的了解。

”一位考生的回答是:“中国历史上八位潜迹山林的隐士,通诗文,有傲骨,姓名待考。


把八大山人说成是八位隐士我倒是有所预料的,这道题目的“圈套”也在这里;把中国所有的隐士一并概括为“通诗文,有傲骨”,十分有趣;至于在考卷上写“待考”,我不禁哑然失笑了。

朱耷常把“八大山人”这个署名连写成“哭之”、“笑之”字样,我想他见到我这位考生也只能哭之笑之的了。

与这位考生一样的对朱耷的隔膜感,我从许多参观者的眼神里也看了出来。

他们面对朱耷的作品实在不知道好在哪里,这样潦倒的随意涂抹,与他们平常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习惯差距太大了。

中国传统艺术的光辉,17世纪晚期东方绘画的光辉,难道就闪耀在这些令人丧气的破残笔墨中么?(余秋雨)
对上述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立意:要求考生能树立良好的文化态度,在传统文化面前保存一定的敬畏之心,正确的去对待传统文化,不能漠视历史名人以及其作品事迹,不能“数典忘祖”,应该运用现代人睿智的眼光去发出理性的、人性的呼吁,辩证的生发思考。

推荐立意:①从保护传统文化的角度论述事理
②从现实存有的“忘祖”事实发出呼吁。

我爱家乡 带你畅游八大山作文

我爱家乡 带你畅游八大山作文

我爱家乡带你畅游八大山作文
我很爱我的家乡。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游玩。

爸爸告诉我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明末清初的大书画家,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原来是明朝的王孙贵族,明朝灭亡以后,他的心情十分悲愤,出家做了和尚。

他擅长画花鸟和山水,但是画的都是残山剩水,表达出他的悲伤之情。

最有意思的是“八大山人”的来历。

他常把“八大山人”四个字竖着写,前两个字在一起既像“哭”字也像“笑”字。

后两个字在一起像“之”字,“哭之”“笑之”就是哭笑不得的意思。

听着爸爸的介绍,我怀着迫切的心情来到了景区的门口。

走进景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水泥大道,大道两旁竖着两排茂密的大树,大树的脚下是嫩绿的小草,好似一群可爱的孩子围绕在妈妈的身边。

大树的旁边有两排仿古的建筑。

那灰的瓦、青的砖、白的墙,仿佛让我回到了古代,只有偶尔掠过的一两辆摩托车在提醒我现在不是古代。

我耳边听到了一了阵阵鸟儿的歌声,我的脚步和着节拍走过古色古香的仿古街道,走过优雅古朴的小桥,沿着八大山人的足迹,来到了八大山人纪念馆。

一进大门就看到有许多的古树,有古樟树、苦楮树、罗汉松等,一棵棵苍劲挺拔、枝繁叶茂。

繁茂的枝叶覆盖着青砖灰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清静幽雅。

走出景区,一辆辆汽车在我眼前飞奔,阳光照射着高楼大厦。

城市一片繁华的景象。

我想要是八大山人如果生活在这个时代,那他笔下肯定不再是悲伤,而是喜气洋洋的和高兴快乐的。

八大山人:拣尽寒枝不肯栖

八大山人:拣尽寒枝不肯栖

八大山人:拣尽寒枝不肯栖阿来题字八大山人《梅花》立轴八大山人:拣尽寒枝不肯栖文|那海八大山人在画什么。

一只翻着白眼的鸟,把头别过去看天;一只蝉,趴在树叶上露出小脸张望;一朵水仙,恰如佛祖拈花一笑;一条憋屈窝火的鱼,却又能逍遥自足;一只眠鸭,有着郁结不化之气;一只立于莲房上的小鸟,似落非落,目光幽微难测;一只猫,一个芋头……是猫,是芋头吗?是,又不尽是。

一个大西瓜,自题诗云:举之须二人,食之以七月。

——果熟香飘的季节啊,好好消受香甜的西瓜吧。

八大的西瓜是这样的寓意吗?不知道。

八大山人《西瓜》从本质上言,八大就是一个谜。

支离的身世,偈语般的诗文,天书样的题款,看似“哭之”,又似“笑之”的行草署名,种种禅机,盎然四伏,为世人设下谜团。

八大山人是朱耷的号。

他一生号很多,诸如雪个、个山、入屋、驴屋等,五十九岁时,索性“不名不氏,惟曰八大”,直至终了。

一个画家被人关注,首先是作品本身。

对于八大山人的读者来说,隐藏在他身后的身世却似乎比画作更有吸引力。

《老残游记》一书序言称,“八大山人以画哭”。

川端康成对八大山人的作品情有独钟,他藏有一幅《群鹿图》,称自己被八大画中“深广的空间与突出的巨岩和大树相对,构图奇妙”以及“森严中渗透着柔软”的意境打动。

在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看来,八大山人的身世应该更受人关注,“人多从其画作见愤世之心”。

八大山人《群鹿图》经历1644年甲申之变,“国亡,父随卒”,后“妻、子俱死”,作为宁王朱权第九世孙,八大山人从皇族沦为蛰伏山林的亡命者,我们在他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其实是“三月十九”,这是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的日子。

大明王朝气数已尽,这也是明宗室后裔无法忘却的痛。

宁王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明成祖朱棣的同父弟弟,朱棣起兵靖难时,据传曾与宁王约定,若相助攻下南京,则分天下而治。

朱棣登基后,宁王兵权被夺,且移封南昌,痴迷音律,沉醉清虚,著道学《神隐志》,一切已经另当别论。

八大山人水墨花鸟的“少”而“空”

八大山人水墨花鸟的“少”而“空”

八大山人水墨花鸟的“少”而“空”八大山人水墨画最突出的特点是“少”而“空”,用他的话说是“廉”,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却神情毕具。

笔致简洁,惜墨如金。

正是他的这种极简画风,才有了简疏旷达的神韵。

历代文人画,笔墨简洁,以“少”见长。

但与文人画不同的是,八大山人的画于少的笔墨中沉积着一种“空”的意象。

这与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皇族的灭亡与仕途上的无望,使他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万事皆空。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给他的艺术人生留出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囤出了一大片纯净的空间,他可以毫无眷恋地投入到艺术创作的新领域。

八大山人遁入空门几十年,思想、行为深受佛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万物本空,空是事物的本质,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生死轮回。

大乘佛教认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

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

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一幅画作要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需要笔墨、色彩、创作工具、材料、形象等来塑造可视的图像,当我们看到画面这种表象就是“色”,而产生这种“色”的因缘,诸如人的思想、心境、意象等便是“空”,画中如果有了思想、心境、意象等这种“空”,便会产生作品这种“色境”,可谓空即是色。

中国写意画热衷于空山无人、任物兴现,体现人对大自然中空茫、旷远的感受。

《庄子》云:“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指的是一种虚无空明的心境。

中国古诗中也有如此佳句:“亭空寂无人,秋光自萧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面对八大山人的作品,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大面积的空白,计白当黑,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画面上的一只鸟、一条鱼,或者一块石、几片叶,其它地方除了题款铃印,全是一片空白,即空之色,形成简洁、飘逸、孤寂、空灵的意象,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虚静”“淡泊”“高远”“幽深”境界。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八大山人者素材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八大山人者素材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

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

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

临川令胡君亦堂闻其名,廷之官舍。

年余,竟忽忽不自得,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

一夕,裂其浮屠服,焚之,走还会城。

独自徜徉市肆间,常戴布帽,曳长领袍,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

市中儿随观哗笑,人莫识也。

其侄菜识之,留止其家。

久享疾良已。

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

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倚然无画家町畦。

人得之,争藏彝②以为重。

饮酒不能尽二升,然喜饮。

贫士或市人屠沽邀山人饮,辄往;往饮,辄醉。

醉后墨渖淋漓,亦不甚爱惜。

数往来城外僧舍,雏僧争嬲③。

之索画;至牵袂捉衿,山人不拒也。

士友或馈遗之,亦不辞。

鉴壹垦厶墼哒塾垒璺二至,至亘堡;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日:“吾以作袜材。

”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

一日,忽大书“哑,’字署其门,自是对人不交一言,然善笑而喜饮益甚。

或招之饮,则缩项抚掌,笑声啦哑然。

又喜为藏钩拇阵之戏,赌酒胜则笑哑哑,数负则拳胜者背,笑愈哑哑不可止,醉则往往欷殷泣下。

予客南昌,雅慕山人,属北竺澹公期山就寺相见,至目大风雨,予意山人必不出,顷之,澹公持寸札曰:“山人侵蚤已至。

’’予惊喜趣乎笋舆,冒雨行相见,握手熟视大笑。

夜宿寺中剪烛谈,山人痒不自禁,辄作手语势。

已乃索笔书几上相酬答,烛见跋④不倦。

赞日:世多知山人,然竟无知山人者。

山人胸次汩淳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而或者目之日狂士、日高人,浅之乎知山人也!哀哉!【注】①八大山人:明末著名画家朱耷晚年的自号。

②弃a:收藏。

③嬲niǎn:纠缠。

④跋:通“茇”,蜡烛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胡君亦堂闻其名,延之官舍延:招请B.履穿踵决,拂袖翩跹行决:折断C.倚然无画家町畦町畦:田界;比喻规矩D.澹公持寸札日寸札:短信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久之疾良已 B吾以作袜材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然善笑而喜饮益甚 D乃忽狂忽喑,隐约玩世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言行来表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八大山人这一明代遗民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冲刺素材整理------(16)班朱哲宇人物:八大山人朱耷,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等。

他本是皇家世孙。

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

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擅书法,能诗文,用墨极少。

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背过身去,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

用他自己的话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名言击碎须弥腰,折却楞伽尾。

浑无斧凿痕,不是惊鬼神。

——《题奇石诗》三五银筝兴不穷,芙蓉江上醉秋风。

于今邈抹浑无似,落草盘桓系社东。

——《题画》盐醋食堪,何堪人不食?是义往复之,粗餐迈同列。

——《题画》南竹不知东西亭,北竹一锭南方金。

焉得南方此北竹,鱼兮子瞻肉驴屋。

——《题花鸟册》春山颇多处,其雨过安宅,眼见二打捞,不使一笔实。

——《题画》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行书杜甫诗》十纸说有旧拓者不?此贴前少二种纸,苔纸乃其第一说也。

——《信札册》伤易则诞,伤烦则支。

——《书法四帧立轴》蕉阴有茗浮新梦,山静何人读异书。

——《题墨花图卷》素材一急公好义,至情至性人们得到了他的画都争着收藏,把它看得很贵重。

他喝酒不能喝完二升,但是喜欢饮酒。

贫困的读书人或普通百姓、宰杀牲畜的、卖酒的邀请他喝酒,他就去;每次去喝酒总是喝醉。

喝醉后创作时墨汁淋漓,也不很爱惜(自己的作品)。

八大山人多次到城外僧舍去,小和尚争着纠缠他索要画作,甚至于拉扯他的衣袖衣襟,山人也不拒绝。

朋友中有人赠送他财物,他也不推辞。

然而达官贵人想要用几两银子换一张水墨画,也得不到;有人拿绫绢来,他就径直接受,说:“我把它当作做袜子的材料。

”因此,达官贵人求他的书画,竟然反而要从贫困的读书人或和尚僧众、宰杀牲畜的、卖酒的那儿买到。

一天,忽然在他的门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哑”字,从此对人不说一句话,然而喜欢笑并且更喜欢喝酒了。

有人请他喝酒,他就缩着脖子、拍着手掌"哑哑"地笑。

又喜欢游戏猜拳,赌酒胜了就“哑哑”地笑,输得多了就用拳打胜者的后背,更"哑哑"地笑个不停。

喝醉了就常常叹息抽噎落泪。

二追求独特,创新八大由于他的特殊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他的画作不能像其它画家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他那晦涩难解的题画诗和那种怪怪奇奇的变形画来表现。

例如他所画的鱼和鸟,寥寥数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倾是而非。

特别是那对眼睛,有时是个椭圆形,都不是我们生活中所看的鱼、鸟的眼睛,生活中鱼、鸟的眼睛都是圆圆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会转动。

八大的鱼、鸟的眼珠子都能转动,有时还会翻白眼瞪人哩。

他画的山石也不像平常画家画那个样子,浑浑圆圆,上大下小,头重脚轻,他想搁在哪里就在哪里,也不管它是不是稳当,立不立得住。

他画的树,老干枯枝,仅仅几个杈椰,几片树叶,在森林中几万棵树也挑不出这样一颗树来。

他画的风景、山、光秃秃的树,东倒西歪,荒荒凉凉,果真有这么个地方,我想谁也不肯到这里来安家落户。

对晤八大画作,扑面而来的是铜驼之悲、愤世之慨。

他画山水,常常残山剩水、天寒地荒;他画树木,往往枝枯干秃,东歪西斜。

他画鱼鸟,那些鱼长着人眼,眼珠上翻,一副“白眼向天、冷眼观世”的神情;那些鸟呢,耸肩缩颈,单足蜷曲,一种“受辱不屈、势不两立”的姿态。

还有那些残花、败叶、颓屋、危石,在他笔下或变形,或夸张,完全跳出正常的美学范畴,袒露出无穷的冷酷、桀傲、惊警、丑陋……在八大那里,每每一条鱼,一只鸟,一只雏鸡,一棵树,一朵花,一个果,甚至一笔不画,只盖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可以说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

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这点,可谓前无古人,后难继者。

评论:八大山人,“并非一个人的美术史”自1626年至今的数百年间,有着特殊身世和受到裂变时代影响的八大山人始终是人们的话题,由最初朋友间书信往来的“传记”“写真”“描述”到后世研究者的“解读”“批评”“阐释”,再经由身份认同、宗教信仰、家国情怀、自由意志建构的生命个体及艺术史叙述结构的逻辑推演,一个艺术化的八大山人形象便逐渐立体、丰满起来。

这个由图像和话语构建的八大山人样貌看似清晰,却又忽近忽远、影影绰绰、飘拂如仙,如同他画作里的小鱼,如虚空般生动存在,同时又溢出了无限可视的世界。

作为艺术史中的一个坐标,“八大山人”也是关键词——可以诗可以兴,可以涉事古今、可以箴言历史、可以关联传统与当代、可以表征中国传统和中国人文精神、可以标识文人画的书写形态、可以指涉传统中国画的内核与外延。

相较于“生动”而言,八大山人给画里的万物灌注了无限“生机”,他把分割在纸上的空间不作局限,作为整个目视的表象,给后世提供了多维研究视角,这里也包括八大山人的题画诗:隐晦、默照如禅语、藏着难解的密码。

就经营画面而言,他更像一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大师,举重若轻,以简约、挺拔、流动、多变的结构,即使在楹尺小牍之间,也能建构起“通天大厦”,在贯穿画里画外的空间里转换成强烈的实验性,也正因如此,在当代艺术话语范畴中,他同样被奉为典范。

虽然八大山人没有师法前贤的专论,但他在作品题记中透露过自己师古取法的态度,譬如在《仿倪瓒山水册页》里有:“倪迂作画,如天骏腾空,白云出岫,无半点尘俗气”,题《山水图册》里有:“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均不难看出他在笔墨中取法郭熙、董源、倪瓒、黄公望等诸家的线索;八大山人在诗文中所提到的画家,有苏轼、米芾、吴仲圭、郑思肖、董其昌、徐青藤等等,如《古梅图》里的:“分付梅花吴道人,幽幽翟翟莫相亲。

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虏)尘。

……得本还时末也非,曾无地瘦与天肥。

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

《富阳》中“净云四三里,秋高为森爽。

比之黄一峰,家住富阳上”以及《个山人屋花卉册》里的“写竹写兰吴仲圭,兰何佩短竹叶齐。

还家宋远思童子,卫适狂歌听马蹄”……话语里皆提供了后人考察其审美取向及风格形成的线索,见诸于画作题跋的“仿北苑”“仿大痴笔意”“拟一峰笔意”以及《临古诗帖》《临倪瓒书》等表述里,则更直观表达了八大山人在技法继承上的着力动向。

石涛曾以八大山人引友为傲,他在《十二开江行舟中作山水册之二》题跋中有言:“我坐小舟惟自对,那能不忆个山僧”;郑燮在题画中则说:“八大名满天下,而石涛名不出吾扬州何哉?八大纯用简笔,而石涛微茸耳也。

”而现藏于美国旧金山远东艺术公司的《题罗牧山水册》二开,是八大山人与罗牧的合作。

以上均提醒我们关注八大山人“自述”之外的“声音”的必要。

邵长蘅在《八大山人传》里有言:“山人工书法,行楷学大令、鲁公,能自成家,狂草颇怪伟。

亦喜画水墨芭蕉、怪石、花竹及芦雁、汀凫,翛然无画家町畦。

”龙科宝又在《八大山人画记》里写道:“山人书法尤精,少时能悬腕作米家小楷,其行草深得董华亭意,今不复然,亦熊君云。

”张浦山在评八大山人的画说:“笔情纵姿,不泥成法。

而苍劲圆脺,时有逸气。

所谓拙于规矩方圆,鄙于精研究绘者。

”秦祖永说:“虽一枝一叶,逸气拂拂,从指腕间出。

”吴缶庐仰慕:“八大山人用墨苍润,笔如金刚杵,神化奇变,不可仿佛。

”而后齐白石俯首称:愿做其“门下走狗”。

诸多关注和评价,在“回望传承”展览中均有关注。

“特展”部分试图呈现自元、明、清、民国及近代重要画家与八大山人的传承关系,以“回望-比较-传承”为思路,因为八大山人,这些生活在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们能够在他们熟悉的“起承转合”中同台出场。

其他类别素材整理得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放弃了官场奢华的生活,得到了众贤子梦寐以求的来自内心的那份恬淡与欣喜。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海子放弃了挣扎在黑暗、恶俗中的生命,得到了精神的解脱。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舍弃了闺中的女儿生活,奔赴战场,风餐露宿,其父才得以免受征召之苦。

人们得到了心中所想的,失去了不想失去的,却不曾在失去中丧失生命的光彩。

资料名言警句1.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北宋文学家苏辙《吴氏浩然堂记》2.易得者易失。

3. 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

——唐代诗人孙华《闲居写怀十首》得失之间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得”与“失”,它们并不是绝对的两个极端,往往是相伴相随的,是一种辨证的关系。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

就我们而言,固然有得有失。

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够坦然面对“得”与“失”的人却寥寥可数。

据我的所见所闻,以下例子是社会中最普遍的现象:贪官污吏之猖狂都因太计较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时刻只想在民众身上刮取民脂,民膏,也不想为百姓造福一方。

万千学子都以“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心态去读书,全然不理会读书的真谛,最后上演的往往是一幕幕发人深省的悲剧。

因高考落榜,就服毒自杀;因成绩差忍受不住父母的责备就离家出走,这些已经屡见不鲜了。

只看见一时的“得”与“失”,就甘愿放弃一个让我们去奋斗,去拼搏的美好未来。

瞬间错误的抉择让我们的心灵承受着无尽的悔恨。

豁达面对“得”与“失”,生活会因此变得永恒星光闪烁。

老子曾说过:“同于得者,得亦乐得者: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

这就是告诫人们,“你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必然是你失去了必须失去的东西。

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有得到。

所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何必在得与失之间苦苦挣扎,轻轻闭上眼睛,宽慰自己的得与失吧!上述都是一些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人们依然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已有并值得珍视的得,难道这就是人性的贪婪与愚昧。

当一个人得到越多,他就会开始认为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原来追求成功,达到目标的快感就会烟消云散。

可是稍微有所失,就会给它挫败感,令他马上变得诚惶诚恐,仿佛害怕拥有的一切会立即离他远去,这简直就是在等待世界末日来临的前奏。

其实世间一切总是生息循环,成功者与失败者之所以结局迥然不同,那是因为两人看待得与失的角度不同。

失败者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得到越多时不再欣喜;稍有所失,心就悲怨,这和守奴才没有什么区别。

而成功者反之,当他所失的越多,就是再失,也就感到痛惜,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这是他懂得珍视得与失的过程,他看透了得与失之间的门槛。

得与失之间所获的东西要珍惜,对失去的不要耿耿于怀,是非得失,都要真诚对待,不患得不患失才是生活快乐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