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协作研究规划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节约用水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灌溉是农业生产中大量消耗水资源的环节,如何实现灌溉水的高效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旨在通过示范推广科学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农业生产与节水目标的有机结合。
二、项目内容1.技术示范区建设:选取一片典型的农田区域,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区,其中包括灌溉系统改造、节水灌溉设备引进、区域管理平台建设等。
2.灌溉系统改造:对示范区内的传统灌溉系统进行改造,引入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对作物根系的精准供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节水灌溉设备引进:引进节水灌溉设备,如喷灌器、滴灌带等,并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的精确控制,提高用水效率。
4.区域管理平台建设:建设农田管理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的远程监测和智能控制,提高农田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三、项目成本1.技术示范区建设:预计需投入资金200万元,包括场地选址和改造、设备购置、平台建设等费用。
2.灌溉系统改造:改造示范区的灌溉系统预计需投入资金80万元,主要包括系统改造、设备购置等费用。
3.节水灌溉设备引进:预计需投入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节水灌溉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
4.区域管理平台建设:预计需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平台建设和运维等费用。
总投资为430万元。
四、项目效益1.节水效益:通过改造灌溉系统和引进节水灌溉设备,预计可实现用水量的降低50%,节水效益显著。
2.经济效益:改善灌溉系统和设备的效率,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预计可使农田产值提高10%以上。
3.社会效益:示范推广科学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有助于改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五、项目风险1.技术风险:节水灌溉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可能存在技术不成熟或操作不稳定的风险,需要做好技术研发和验证工作。
农田灌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田灌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田灌溉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是必要的。
因此,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评估和分析农田灌溉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田灌溉基地,包括建造灌溉设施,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提供灌溉服务等。
通过项目的实施,预期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的水资源利用。
3. 可行性分析为了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以下分析:3.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了解到农田灌溉基地的建设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是必要的。
当前,农作物的市场需求量大于供应量,而灌溉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限制。
因此,该项目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前景。
3.2 技术可行性分析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是项目的关键。
通过研究发现,现代化的灌溉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并且具有投资回报周期短、维护成本低等优势。
因此,技术方面的可行性是有保证的。
3.3 经济可行性分析在经济方面,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需要进行评估。
通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该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较短,预期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因此,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4. 项目实施计划根据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和目标,制定了以下项目实施计划:- 阶段一:调研和规划阶段,包括市场调研、技术选型、资金筹备等。
- 阶段二:建设和设备采购阶段,包括土地开发、灌溉设施建设、灌溉设备采购等。
- 阶段三:运营和管理阶段,包括人员培训、灌溉服务提供等。
5. 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主要的风险包括市场需求波动、技术不稳定、资金不足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并严格执行。
6. 结论综上所述,农田灌溉基地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该项目将满足市场需求,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工作方案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工作方案篇一:土壤例行监测实施方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实施方案1、监测范围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辖的全部地市(州),其中北京、天津和上海各选择2个地市级行政区。
每个地市(州)选择3个当地主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作为监测区域。
蔬菜作物包括:果菜类(番茄、茄子、黄瓜、冬瓜等等)、叶菜类(白菜、油菜、茼蒿等等)、根茎类(莴苣、萝卜、洋葱、竹笋、洋葱、花椰菜等等)2、基本情况调查在采样开始前,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1)农业生产情况种植品种、耕作制度、灌溉方式、灌溉水来源、单位面积产量;农用化学品使用情况等。
(2)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当地使用主要农药品种、数量和污染情况。
(3)污染源调查污染源数量、类型及分布等,找出影响最大的污染来源。
3、布点、采样和制样(1)布点和采样蔬菜种植基地按网格布点,网格尺度按100m?100m设定。
从中随机(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掷骰子、抽签、查随机数表的方法)抽取5个地块,在每个监测地块的中心部位布设1个采样点。
采集0~20cm表层土壤。
每份样品采样量为2kg。
采样前记录点位坐标,拍摄照片。
要求所选的3个蔬菜种植基地在行政区域、蔬菜品种或土壤类型上有明显不同。
(2)样品制备①风干样品的制备风干: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厘米的薄层,经常翻动。
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或用两个木铲搓碎土样,置阴凉处自然风干。
粗磨并分样:粗磨后过2mm筛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称重,保留三份样品,其中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国家样品库样品(2mm);另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省级样品库样品(2mm);剩余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四倍的土样),研磨过1mm尼龙筛后分成两份。
一份装瓶备分析用(1mm),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等项目的分析。
灌溉试验站管理制度
灌溉试验站管理制度一、组织机构灌溉试验站的组织机构应当包括站长办公室、综合管理部、科研部、实验部、设备部和财务部等部门。
各部门之间应当建立密切的沟通协作机制,逐级负责、分工明确,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1.站长办公室:负责站内各部门的统筹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保障试验站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综合管理部:负责试验站的综合管理工作,包括人员管理、档案管理、通讯联络等工作。
3.科研部:负责试验站的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执行管理和总结报告等工作。
4.实验部:负责试验站的实验工作的组织调配和实施,保障试验站的实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5.设备部:负责试验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保障试验设备的正常使用。
6.财务部:负责试验站的财务管理工作,保障试验站的日常经费使用和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
二、管理体制试验站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包括领导负责制、人员流动制、考核奖惩制、岗位责任制等。
站长是试验站的最高负责人,对试验站的所有工作负总责,应当根据试验站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试验站的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1.领导负责制:各部门负责人应当严格按照试验站管理制度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确保试验站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人员流动制:试验站内部人员应当根据自身岗位要求进行流动调配,保证各部门的人员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试验站的发展。
3.考核奖惩制:试验站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惩罚,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工作。
4.岗位责任制:试验站应当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明确各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建立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管理模式,推动试验站的持续发展。
三、职责分工为了保证试验站的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试验站内部各部门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站长办公室:负责试验站的日常工作安排和决策事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推动试验站的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和发展规划
一 1、、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
强
(1)农业用水定额管理
灌
宏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或水权分配
溉
不同区域农业生产需多少水? 缺多少水?
性试
水量在区域之间如何合理分配(水权)?
验
南水北调工程调多少?
工 作
微观:农业现代化条件下的灌溉管理?
的
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时体段需多少水? 灌溉自动管理?
必
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
采集灌溉农业相关的各类基础数据;
二 、 全 国 灌 体溉 思试 路验 站 网 建 设 总
4、重点试验站(三级站)的选择原则
(1)所选站点在气候条件、作物种类、 生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站点的选择应适当考虑现有灌溉试验站的 分布状况
(3)如果有可能,应尽量在大中型灌区内选择 站点
二 、 全 国 灌 体溉 思试 路验 站 网 建 设 总
每省区2-5个, 总计70-90个
二 、 全 国 灌 体溉 思试 路验 站 网 建 设 总
3、各级灌溉试验站点的主要职责
全国灌溉试验总站:
(1)协助水利部农水司做好全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发 展规划;
(2)全国灌溉试验站网业务活动的组织、协调与管理; (3)负责对基层灌溉试验站进行业务指导及人员培训; (4)承担全国灌溉试验资料的收集汇总、灌溉试验资
站 网 建
产水平。 (2)组织合理、职责明确、运行稳定。各级
灌溉试验站既有明确分工,又能很好地 协同工作。 (3)各级灌溉试验站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
设
配置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
总
二 1、、站网建设要求
全
国
(4)培养一支高水平、能够长期从事灌溉试
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
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技术大纲(试行稿)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二〇一二年六月目录一、总则 (1)(一)工作目标 (1)(二)规划任务 (1)(三)规划思路 (2)(四)基本规定 (4)二、灌溉发展现状分析评价 (7)(一)基本要求 (7)(二)灌溉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7)(三)灌溉用水现状分析 (8)(四)灌排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8)(五)灌溉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9)(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0)三、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1)(一)基本要求 (11)(二)灌溉发展需求分析 (11)(三)灌溉节水潜力分析 (12)(四)灌溉可用水量分析 (13)(五)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3)四、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17)(一)发展目标 (17)(二)建设标准 (17)(三)总体布局 (18)(四)分区发展重点 (18)五、主要建设内容 (19)(一)基本要求 (19)(二)灌溉供水保障工程 (20)(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0)(四)大中型新灌区建设 (21)(五)小型灌区建设 (22)(六)林果草灌溉工程建设 (22)(七)高标准农田灌排工程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23)六、改革与管理 (24)(一)完善投入机制 (24)(二)强化灌溉管理 (25)(三)加快体制改革 (25)(四)推进水价改革 (26)(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26)(六)政策保障 (26)七、实施安排、效果分析与保障措施 (27)(一)实施安排 (27)(二)规划实施效果 (27)(三)环境影响评价 (27)(四)保障措施 (27)附表 (28)附表2-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灌溉基本情况 (28)附表2-2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型灌区2010年基本情况 (29)附表2-3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型灌区2010年基本情况 (31)附表2-4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小型灌区2010年基本情况 (32)附表3-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多年平均) .. 33附表5-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规划 (34)附表5-2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规划 (35)附表5-3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新建大中型灌区发展规划 . 36附表5-4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小型灌区发展规划 (37)附表5-5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林果草灌溉发展规划 (38)附表5-6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 (39)附表6-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灌溉管理现状与改革和发展规划 .. 40附录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41)一、总则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关于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关部署,强化灌溉发展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利部以水规计[2012]147号文启动了《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规划
、
站
网 (1)各省区中心试验站及重点站已选择确定
建
设
中心站:32个
进
重点站:90个
展 情
(2)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配置
况
部分站点已争取到一定的经费,正在开展基础设
与
主
施建设与设备配置;
要 (3)技术人员配备
问
题
部分站点已到位,部分站点正在配备之中
六 3、站网工作落实情况
、
站
网 (1)基础数据采集
建
设
全
国 (1)推广已有的节水灌溉技术 灌
溉
服务当地农业生产;实现社会价值
试 验
建立自我发展机制;提高自身收入
站 (2)开发推广新成果
网
科研成果;服务社会
的 几
推而广之;增加收入
项
巩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主
要 任
为农业节水、农民增收、及农业现代化服务
务
三 6、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 、
全
国 灌
(1)开展学术交流;
溉 (2)开展合作研究; 试
验
站
网 的
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努力目标
几
项
主
要
任
务
四、灌溉试验站网建设的 分期实施规划
四
、 1、灌溉试验站网体系建设的分期实施规划
灌
溉
试 验
(1)初步建设阶段
站 网
时间:1-2年;
体
目标:制定总体规划;
系 建
选择站点,建成站网体系;
设 的
配置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
分
部分站点刚开始,大部分站点尚未部署
进 展
(2)协作研究
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
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技术大纲(试行稿)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二〇一二年六月目录一、总则 (1)(一)工作目标 (1)(二)规划任务 (1)(三)规划思路 (2)(四)基本规定 (4)二、灌溉发展现状分析评价 (7)(一)基本要求 (7)(二)灌溉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7)(三)灌溉用水现状分析 (8)(四)灌排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8)(五)灌溉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9)(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0)三、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1)(一)基本要求 (11)(二)灌溉发展需求分析 (11)(三)灌溉节水潜力分析 (12)(四)灌溉可用水量分析 (13)(五)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3)四、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17)(一)发展目标 (17)(二)建设标准 (17)(三)总体布局 (18)(四)分区发展重点 (18)五、主要建设内容 (19)(一)基本要求 (19)(二)灌溉供水保障工程 (20)(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0)(四)大中型新灌区建设 (21)(五)小型灌区建设 (22)(六)林果草灌溉工程建设 (22)(七)高标准农田灌排工程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23)六、改革与管理 (24)(一)完善投入机制 (24)(二)强化灌溉管理 (25)(三)加快体制改革 (25)(四)推进水价改革 (26)(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26)(六)政策保障 (26)七、实施安排、效果分析与保障措施 (27)(一)实施安排 (27)(二)规划实施效果 (27)(三)环境影响评价 (27)(四)保障措施 (27)附表 (28)附表2-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灌溉基本情况 (28)附表2-2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型灌区2010年基本情况 (29)附表2-3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型灌区2010年基本情况 (31)附表2-4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小型灌区2010年基本情况 (32)附表3-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多年平均) .. 33附表5-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规划 (34)附表5-2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规划 (35)附表5-3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新建大中型灌区发展规划 . 36附表5-4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小型灌区发展规划 (37)附表5-5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林果草灌溉发展规划 (38)附表5-6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 (39)附表6-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灌溉管理现状与改革和发展规划 .. 40附录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41)一、总则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关于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关部署,强化灌溉发展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利部以水规计[2012]147号文启动了《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农业技术灌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农业技术灌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科学和高效的方式。
而灌溉系统作为农业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业产量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针对农业技术灌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一、规划灌溉系统的规划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它涵盖了灌溉系统的布局和组成要素。
在规划初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农田规模和地形首先需要了解农田的实际规模和地形特点。
通过绘制农田的地形图和测算农地的面积,可以为后续的灌溉系统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农作物需求和生长周期不同的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同,且在不同的生长期需要的水量也不同。
因此,了解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灌溉周期对灌溉系统的规划至关重要。
3. 水源和水质状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源,可以是地表水、地下水或其他适宜的水源。
同时需要关注水的供应稳定性和水质状况,确保灌溉水质符合农作物生长的要求。
4. 灌溉方式和灌溉设施灌溉方式可以是喷灌、滴灌、渗灌等,根据农田的特点和作物需求进行选择。
灌溉设施包括管道、喷头、滴灌带等,需要根据农田规模和布局进行合理的配置。
二、设计在完成灌溉系统的规划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工作。
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 灌溉水量和灌溉周期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周期,计算出每次灌溉的水量和灌溉的时间间隔。
合理安排灌溉周期,避免过量或不足的灌溉对农作物的影响。
2. 灌溉管网的布局和管道选择根据农田的形状和地势,合理布局灌溉管网。
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管道直径,保证灌溉系统的输水效率和耐久性。
3. 灌溉设备和控制系统选择适宜的灌溉设备,如喷头、滴灌带等,并配备相应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农作物需水量、土壤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提高灌溉的精确度和效率。
4. 节水措施和农田环境保护在灌溉系统的设计中,应考虑采用一些节水措施,如覆膜灌溉、精确灌溉等,以减少水的浪费。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7)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研究陈生国民勤县水务局中渠灌区水利站,甘肃民勤 733300摘要 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在国内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提升农业生产水平,需要重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和设计农田设计建设灌溉工程,加大对多元化光刻技术的应用力度和推广力度,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基于此,分析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灌溉技术,提出了相关的优化策略,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灌溉技术;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7–0269-03为实现节水农业的目标,需要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提高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对新型灌溉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努力打造精准节水灌溉系统,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实现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分析1.1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标准为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在规划和设计前有效明确相关的标准。
当前,针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我国并未出台明确统一的标准和规定。
农田的灌溉以地表水为主,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会直接影响地表水的含量。
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标准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气候条件,综合分析当地的河流径流量情况和当地的各个季节的降雨量情况,明确不同季节不同农作物种类对灌溉水量的需求,确保设计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标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
通常水资源利用率(P)是体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合理性的重要标准,各地区可以根据水资源的利用率种植适合的农作物[1]。
如果P>0.8,说明当地的水资源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如果P值比较小,说明当地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不具备充足的水资源,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一些耐旱能力较强的农作物。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探究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项目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
田灌溉效果和农业生产的水平。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需要研究和确定农田
水利灌溉项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工程规模和方案,考虑农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灌
溉设施的布局,确保农田的灌溉效果和农业生产的增产效益。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需要制定合理的工程规模和方案。
工程规模主要包括灌
溉面积、灌溉水量、灌溉系统的规模和设备等方面。
合理的工程规模可以根据农田的水资
源状况、土地条件、农作物需水量等因素来确定。
工程方案包括灌溉系统的布局、灌溉设
备的选择和灌溉管理等方面,需要考虑灌溉的效果和经济的效益,确保农田的灌溉效果和
农业的增产效果。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农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田水资源的合理配
置包括农田水库的建设和河道、渠道的开挖等方面。
农田水库的建设可以储存雨水和河水,供农田的灌溉使用。
河道、渠道的开挖可以将水源从水库引导到农田,保证农田的水资源
供应。
合理配置农田水资源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率和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规划
验
人工生态植被需水量与灌溉
工
作
是人工生态林,饲草料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
的
必
要
性
1 2、我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发展历史
、
加
1 解放前就做过1些水稻试验,具有较长的历史;
强 灌
2 510年代大规模建站试验,在灌区建设中发挥
溉
了重要作用;
试
3 810年前期全国协作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
验 工
成果,对全国节水灌溉发展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作
的
几起几落,造成资料连续性不够,无法满足
必 要
全国新形势下节水灌溉发展的需要
性
1 3、灌溉试验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 加 形势:需求迫切,发展良机
强
1 水资源短缺不断加剧;
灌
2 农业现代化,要求科学灌溉;
溉
3 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多元化;
试
4 新的灌溉方式和技术不断发展;
验 工
问题:积累不足,工作基本瘫痪
验
以上的渠灌区,5千亩以上的低压管道灌区,千
站
亩以上的喷灌区和500亩以上的微灌区
网 2 种植模式
建
在连片种植、具有1定规模的粮作区果林区,
设 总
牧草区,蔬菜区分别设置数据采集点 连片种植 的水田区域和水浇地区域也应分开处理
体 3 数量
思
每个3级站范围内3-5个,全国300-500个
路
3、全国灌溉试验站网的 几项主要任务
全国灌溉试验总站:
溉 试
1 协助水利部农水司做好全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发
验
展规划;
站
2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业务活动的组织、协调与管理;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协作研究规划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协作研究规划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2003年8月目录一、加强全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必要性〃〃〃〃〃〃〃〃〃〃〃〃〃〃 11、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要意义〃〃〃〃〃〃〃〃〃〃〃〃〃〃〃〃 12、我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23、我国灌溉试验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 4二、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的总体规划〃〃〃〃〃〃〃〃〃〃〃〃〃 81、站网建设目标〃〃〃〃〃〃〃〃〃〃〃〃〃〃〃〃〃〃〃〃〃 82、站网建设规划〃〃〃〃〃〃〃〃〃〃〃〃〃〃〃〃〃〃〃〃〃 93、各级灌溉试验站点的主要职责〃〃〃〃〃〃〃〃〃〃〃〃〃〃10(1)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10 (2)各省(区)中心试验站〃〃〃〃〃〃〃〃〃〃〃〃〃〃〃〃11 (3)重点试验站〃〃〃〃〃〃〃〃〃〃〃〃〃〃〃〃〃〃〃〃〃114、重点试验站(三级站)的选择原则〃〃〃〃〃〃〃〃〃〃〃〃125、各三级站控制区域范围内基础数据采集点的选择原则〃〃〃〃〃14三、全国灌溉试验站网的几项主要任务〃〃〃〃〃〃〃〃〃〃〃〃〃151、采集整理灌溉农业有关的基础数据〃〃〃〃〃〃〃〃〃〃〃〃152、按照统一要求对一些项目进行多年连续试验研究〃〃〃〃〃〃〃163、开展全国性的协作研究〃〃〃〃〃〃〃〃〃〃〃〃〃〃〃〃〃164、定期对全国灌溉试验资料进行整编〃〃〃〃〃〃〃〃〃〃〃〃165、推广应用取得的研究成果〃〃〃〃〃〃〃〃〃〃〃〃〃〃〃〃176、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17四、灌溉试验站网建设的分期实施规划〃〃〃〃〃〃〃〃〃〃〃〃〃171、灌溉试验站网体系建设的分期实施规划〃〃〃〃〃〃〃〃〃〃18(1)初步建设阶段〃〃〃〃〃〃〃〃〃〃〃〃〃〃〃〃〃〃〃〃18 (2)逐步完善阶段〃〃〃〃〃〃〃〃〃〃〃〃〃〃〃〃〃〃〃〃18 (3)升级提高阶段〃〃〃〃〃〃〃〃〃〃〃〃〃〃〃〃〃〃〃〃19 2、灌溉试验站网研究任务和目标的分期实施规划〃〃〃〃〃〃〃19(1)灌溉农业基础数据采集阶段〃〃〃〃〃〃〃〃〃〃〃〃〃〃19 (2)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阶段〃〃〃〃〃〃〃〃〃〃〃〃〃〃20 (3)前沿性探索研究与国际合作阶段〃〃〃〃〃〃〃〃〃〃〃〃20 附件:各级灌溉试验站点的基础岗位设臵及设备设施标准〃〃〃〃〃22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协作研究规划一、加强全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必要性1、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
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
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技术大纲(试行稿)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二〇一二年六月目录一、总则 (1)(一)工作目标 (1)(二)规划任务 (1)(三)规划思路 (2)(四)基本规定 (4)二、灌溉发展现状分析评价 (7)(一)基本要求 (7)(二)灌溉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7)(三)灌溉用水现状分析 (8)(四)灌排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8)(五)灌溉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9)(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0)三、灌溉需求与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1)(一)基本要求 (11)(二)灌溉发展需求分析 (11)(三)灌溉节水潜力分析 (12)(四)灌溉可用水量分析 (13)(五)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3)四、发展目标与总体布局 (17)(一)发展目标 (17)(二)建设标准 (17)(三)总体布局 (18)(四)分区发展重点 (18)五、主要建设内容 (19)(一)基本要求 (19)(二)灌溉供水保障工程 (20)(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0)(四)大中型新灌区建设 (21)(五)小型灌区建设 (22)(六)林果草灌溉工程建设 (22)(七)高标准农田灌排工程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23)六、改革与管理 (24)(一)完善投入机制 (24)(二)强化灌溉管理 (25)(三)加快体制改革 (25)(四)推进水价改革 (26)(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26)(六)政策保障 (26)七、实施安排、效果分析与保障措施 (27)(一)实施安排 (27)(二)规划实施效果 (27)(三)环境影响评价 (27)(四)保障措施 (27)附表 (28)附表2-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灌溉基本情况 (28)附表2-2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型灌区2010年基本情况 (29)附表2-3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型灌区2010年基本情况 (31)附表2-4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小型灌区2010年基本情况 (32)附表3-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多年平均) .. 33附表5-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规划 (34)附表5-2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规划 (35)附表5-3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新建大中型灌区发展规划 . 36附表5-4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小型灌区发展规划 (37)附表5-5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林果草灌溉发展规划 (38)附表5-6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 (39)附表6-1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灌溉管理现状与改革和发展规划 .. 40附录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41)一、总则为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关于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关部署,强化灌溉发展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利部以水规计[2012]147号文启动了《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
农村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农村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农田灌溉设施严重滞后,导致农作物产量未能充分释放潜力,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该问题,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需要制定全面而合理的农村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农田灌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农田水分状况,促进农作物的稳产增收。
三、工程规划1. 灌溉网络规划根据农田分布和地形地貌情况,设计合理的灌溉网络,确保每块农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源供给,并避免水源浪费和干旱地区的用水短缺问题。
2. 供水设施建设建设农田灌溉用的供水设施,包括水井、水池、水泵等,确保稳定的供水来源和供水能力。
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提高供水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3. 灌溉渠道建设修建灌溉渠道,将水源输送到农田中。
合理设计渠道的路径和斜度,确保水流畅通且不发生泄漏、渗漏等问题。
定期清理和维护渠道,保持其畅通和正常工作状态。
四、技术支持与培训为了保证农田灌溉工程的成功实施和运行,需要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与培训。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 技术指导派遣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对农田灌溉工程进行全程指导,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符合技术要求和标准。
2. 培训交流组织相关的培训班和交流会,向农民和农田灌溉工程人员传授灌溉技术和管理知识。
邀请专家和学者分享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大家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3. 长期服务建立农田灌溉工程的长期服务机制,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灌溉问题,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灌溉效果。
五、资金筹措农村农田灌溉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为了筹集资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 政府投资政府作为主管单位,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承担一部分工程建设费用,保障工程的成功实施和运行。
2. 吸引社会投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可以通过招商引资、股权合作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3. 农民集资动员广大农民参与工程建设,通过集资等方式筹集一部分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协作研究规划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2003年8月目录一、加强全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必要性1、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要意义2、我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历史与现状3、我国灌溉试验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二、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的总体规划1、站网建设目标2、站网建设规划3、各级灌溉试验站点的主要职责(1)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2)各省(区)中心试验站(3)重点试验站4、重点试验站(三级站)的选择原则5、各三级站控制区域范围内基础数据采集点的选择原则三、全国灌溉试验站网的几项主要任务1、采集整理灌溉农业有关的基础数据2、按照统一要求对一些项目进行多年连续试验研究3、开展全国性的协作研究4、定期对全国灌溉试验资料进行整编5、推广应用取得的研究成果6、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四、灌溉试验站网建设的分期实施规划1、灌溉试验站网体系建设的分期实施规划(1)初步建设阶段(2)逐步完善阶段(3)升级提高阶段2、灌溉试验站网研究任务和目标的分期实施规划(1)灌溉农业基础数据采集阶段(2)全国灌溉试验协作研究阶段(3)前沿性探索研究与国际合作阶段附件:各级灌溉试验站点的基础岗位设置及设备设施标准全国灌溉试验站网建设与协作研究规划一、加强全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必要性1、灌溉试验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量迅速增加,农业用水被挤占现象越来越严重,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变得更加尖锐,在许多地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
针对当前全国性的农业水资源短缺形势,党中央制定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总体方针政策。
在这一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各地各级政府都对节水灌溉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个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运动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地推进着。
发展节水灌溉,主要的目标和任务是科学合理地配置水资源,实行科学的灌溉管理,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翔实可靠的数据为基础,以保证节水灌溉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对此,汪恕诚部长曾在一篇题为“水权管理与节水社会”的文章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汪部长指出,建立一个节水型的社会,对水权实行有效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做好水权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明晰水权,为此需要建立两套指标体系。
一套是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体系,用来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企业各灌区各自可以使用的水资源量。
第二套体系用来规定社会的每一项产品或工作的具体用水量要求。
有了这两套指标的约束,各个地区、各个行业、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自己的用水和节水指标,就可以层层落实节水责任。
汪部长指出的水权分配所需的两套指标体系,都与农作物灌溉定额有着密切的联系。
水权在地区及行业之间的分配,一方面取决于水资源总量的多少,另一方面取决于各地区及行业水量需求的多少。
当前,农业仍是许多地区产业结构最重要的组成,并且是绝对的用水大户,因此也成为水权分配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
各类作物的灌溉定额是确定各地区农业用水量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因此也成为确定第一套指标体系的重要基础。
第二套指标体系中牵涉到农业的部分,如种一亩小麦需要多少水?种一亩棉花需要多少水?等等,更是灌溉试验研究成果的直接体现。
因此,开展灌溉试验研究工作,确定各地区各种作物种类在不同条件下最适宜的灌溉用水定额,对于水权的科学分配和管理,以及全国节水灌溉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我国灌溉试验工作的历史与现状我国的灌溉试验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在水稻上就做过一些试验,但大规模进行作物灌溉试验还是从解放后开始的。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配合全国性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国兴建了许多灌溉试验站,对一些主要作物的灌溉需水量和用水定额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实际,有效地提高了全国的灌溉管理水平。
但其后一段时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全国的灌溉试验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全国各项工作逐步从“文革”期间的混乱得到恢复,灌溉试验工作也重新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水利部于1980年在河南新乡召开会议,决定组织全国性的灌溉试验协作研究,并着手开始有关的前期准备工作。
从1983年开始,在水利部农水司的直接领导下,由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牵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水利科学研究部门及部分高等院校参加,历时8年实施了全国协作项目“全国主要农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的研究”,使我国灌溉试验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间的工作应该讲是非常系统的。
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全国主要作物需水量和需水规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全国各地的参考作物需水量,大部分区域主要作物的作物系数、需水量和缺水量,并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基础,编辑出版了《中国主要农作物需水量等值线图》和《中国主要农作物需水量与灌溉》两部专著。
此后,水利部又组织全国各省区开展了另一项全国协作项目“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整编及数据库建设”,这一项目对20世纪80年代全国协作研究所取得的试验资料,以及50年代的灌溉试验资料(个别站点有更早的资料),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汇编,并建成了“全国灌溉试验资料数据库”。
这些基础性数据已在我国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田水管理活动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全国协作研究的结束,灌溉试验研究工作又进入了低谷期。
其后的近二十年间,全国灌溉试验站的工作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种类型是很少一部分省份仍然维持着数量虽少但较为稳定的研究经费投入,能够根据所在省区的需要,组织有关灌溉试验站开展一些省内协作研究;第二类是部分灌溉试验站与有关的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合作,结合这些单位承担的科研任务,开展一些灌溉试验工作。
第三类则是基本没有科研经费投入,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这类灌溉试验站要占到相当的比例。
在这样的基本背景下,过去的近二十年中全国灌溉试验研究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无法形成规模、系统的资料积累。
但部分省区仍克服了各种困难,根据当地生产实际的需求,在灌溉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已有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中,在北方地区主要是针对节水灌溉发展的需求,开展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过程,以及不同时期干旱对作物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初步确定了一些主要作物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需水量,以及各生育时期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指数,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农田用水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南方地区,则主要是围绕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开展相关的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广西、福建、浙江、山东等地先后提出了“浅、薄、湿、晒”、“薄露灌溉”、“控制灌溉”、“蓄雨型灌溉”等水稻节水灌溉模式,并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
3、我国灌溉试验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与20年前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对灌溉试验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随着工业和城市迅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农业用水被挤占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使得我国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水资源短缺状况还会不断加剧。
在这样的形势下,实现有限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特别是节约灌溉用水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实施节水灌溉或非充分灌溉已是势所必然。
(2)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发展精细农业的需要也在迅速增加。
农田灌溉作为农业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相应的实现精量科学管理。
为此,需要对灌溉供水、作物需水、水分转化等过程相关的科学基础有更为深入细致的了解与认识,从而为农业用水的科学精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3)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在由过去的以解决粮食供给为中心的生产模式转向以提高广大农民收入为主导的生产模式。
伴随着这一生产模式的转变,各地农业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大调整,高效农业也得以迅速发展。
许多地区经过产业结构调整,过去占主导地位的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在大幅度下降,而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比例则在不断增加,作物种植结构也更趋于多元化,果树、瓜类、药材、饲草料以及其它一些特种农产品都逐步在各地的种植结构中占有了相当的份额。
种植结构的变化不仅会使当地的需水状况发生较大的变化,也迫切需要对这些种植结构新成员的需水状况及灌溉管理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便能在水资源配置与灌溉管理中加以充分的考虑。
另外,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正在开展以恢复天然林草植被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也需要对林草的需水过程与灌溉需求进行必要的研究,以保证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4)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田灌溉学科也处于迅速的发展之中。
与20年前相比,随着许多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灌溉农田的生产条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物品种在不断更新,土地的生产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灌溉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特别是喷灌和微灌技术的应用,使农田供水和用水过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保护地栽培面积不断发展,特别是温室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所处的生态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水分循环利用过程有了明显的改变;水稻的控制灌溉技术,旱作物的调亏灌溉技术,以及保水剂、抑蒸剂的应用,都使传统意义上的作物需水过程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在这些新的环境条件下作物需水过程及灌溉管理过程会有什么样的改变,需要作什么样的调整,也是需要通过灌溉试验解决的新问题。
面对以上新的形势所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当前的灌溉试验工作尚存在十分巨大的差距。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积累的灌溉试验资料,主要是通过以充分满足作物需求为目标而设计的灌溉试验取得的,因此无法满足未来以节水灌溉为主导的灌溉管理的需求。
此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投入迅速增加,品种不断更新,产量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过去在较低产量水平下取得的灌溉试验资料很难适应当前农业生产新形势的需要。
(2)过去进行的全国性灌溉试验协作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在当时种植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一些作物种类。
因此,许多地区当时种植比例尚小的经济作物和饲草料作物根本没有灌溉试验资料积累,或是积累的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此外,过去的灌溉试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作物需水量及灌溉制度的研究上,对区域灌溉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水分利用效率、灌溉的投入产出等方面的基础数据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收集,因此无法满足当前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的需求。
(3)从汇总进入“全国灌溉试验数据库”的数据看,各试验站点的灌溉试验工作普遍存在时间序列短、连续性不够的问题,这样就难于形成较系统的数据积累,一方面影响数据本身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影响数据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