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诺贝尔医学奖

合集下载

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总结

近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总结

大村智是日本的微生物学家,他专注于一个细菌群落——生活在土壤中的霉菌,这种菌类会产生大量抗菌活性剂(包括1952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塞尔曼·沃克斯曼发现的链霉素)。

大村智教授用独特的技巧发展起大规模培养和表征这些细菌的方法,并从土壤样本中分离出新的链霉菌菌株,还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将它们培养出来。

从数千个不同的培养皿中,他选出大约50个最有希望的菌株,并进一步分析它们对付有害微生物的活性。

威廉·坎贝尔在美国从事寄生虫生物学研究,他获得了大村智的链霉菌培养菌株并继续研究它们的功效。

坎贝尔的工作表明,一个培养菌株中的成分可显著地防止家养农场动物受到寄生虫的感染。

生物活性剂的纯化名称为阿维菌素,随后经化学改性将之发展成一种叫做伊维菌素的更有效的化合物。

此后对伊维菌素在感染寄生虫患者中的人体测试结果显示,它可有效杀死寄生虫幼虫(微丝)。

大村智和坎贝尔共同发现了这样一类新的具有超强疗效的抗寄生虫药物。

疟疾的传统治法是使用奎宁,但是其治愈成功率在逐渐下降。

上世纪60年代末,根除疟疾的大量努力都失败了,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屠呦呦转向开发传统中药对抗疟疾的新疗法。

她从大量中草药中选取对抗疟疾感染,青蒿成为备选对象,但是结果却与预期的并不一致,屠呦呦重新开始查找古典医书,并发现了引导她成功从青蒿中提取活性成分的线索。

屠呦呦首先证明了这种后来被称为“青蒿素”的成分能够高效治愈感染疟疾寄生虫的动物和人类。

青蒿素代表了一类新型抗疟疾制剂,能够在发病初期快速杀死疟疾寄生虫,并展现了在治疗严重疟疾上前所未有的功效。

阿维菌素、青蒿素保障全人类健康阿维菌素和青蒿素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疾病的治疗方法。

阿维菌素的衍生物伊维菌素在世界各地获得很好的使用,它能有效对抗各种寄生虫,不仅副作用有限,还免费在全球发放。

伊维菌素改善了数以百万计的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世界最贫困地区带来福祉。

1901-2013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奖者名录

1901-2013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奖者名录

发现致癌寄生虫 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首创了治疗 奥地利 疟疾的特效药--奎宁 法国 荷兰 英国 美国 德国 英国 发现神经细胞之功能--诱发电位等 研究斑疹伤寒有独特贡献 发现预防脚气病之维生素 发现促进生长之维生素,分离了谷胱甘 肽并确定了它的性质 发现人的四种主要血型 发现酶有助于组织的呼吸
1982 1983
B·麦克林托克(女) G·克勒 C·米尔斯坦 N·K·杰尼
1984
1985 1986 1987
J·L·戈德斯坦、M·S·布朗 S·科恩 R·利瓦伊-蒙塔尔西尼(女) 利根川进 J.w.布莱克
1988 G·H·希钦斯、G·B·埃利昂 J·M·毕晓普 1989 H·E·瓦慕斯 1990 1991 J·E·默里 E·D·托马斯 E·内尔、B·萨克曼
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第 1 页
1932 C·S·谢林顿 T·H·摩根 1933 1934 Q·迈诺特、W·P·墨菲和G·H·惠普尔 H·施佩曼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H·H·戴尔爵士 O·勒维 A·森特—焦尔季 C·J·F·海曼斯 G·多马克 未颁奖 英国 美国 美国 德国 英国
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第 3 页
1977
A·沙里 R·S·雅洛(女) D·内森斯
1978
H·O·史密斯 W·阿尔伯 A·M·科马克 G·N·豪斯菲尔德 B·贝纳塞拉夫 G·D·斯内尔 J·多塞 F·W·斯佩里
1979
19801ຫໍສະໝຸດ 81D·休伯尔 T·威塞尔 J·R·文 S·K·贝里斯特伦 B·I·萨米埃尔松
发现神经细胞之功能--诱发电位等 研究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三人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发现在胚胎生长过程中的组织导体效应 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

2013年诺贝尔医学奖Randy W. Schekman

2013年诺贝尔医学奖Randy W. Schekman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兰迪·谢克曼教授兰迪·谢克曼194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先后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1974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导师是著名的阿瑟·科恩伯格教授(1959年获得诺贝尔奖)。

1976年,谢克曼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他是该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并兼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主编。

199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2年与詹姆斯·罗思曼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研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2013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I教育经历1971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士学位;1975年,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II职位成就1976年,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曾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主编;现任加州大学伯利克利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兼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米勒研究所的第一个米勒高级研究员;III荣誉奖项2002年,获亚伯雷斯克奖;2002年,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2010年,获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Massry奖;2013年,入选皇家学会;201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IV研究领域谢克曼自1991年以来一直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在加州大学伯利克利分校谢克曼实验室进行了关于真核细胞中关于膜组件和囊泡运输过程的分子描述的实验。

谢克曼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临床药物治疗肿瘤,新的抗肿瘤药物研究,肿瘤病因,肿瘤分子生物学进展与转移机制,肿瘤免疫,干细胞的研究,神经系统性疾病,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生物学人工智能,以及酵母菌的研究。

附一: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学或医学界做出卓越发现者。

1901-2013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1901-2013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1901-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896)的遗言设立的科学奖,自1901年开始设物理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负责颁发)、文学奖(由瑞典科学院负责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颁发),1969年又增设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同时诺贝尔奖将不再增设任何奖项。

诺贝尔奖金每年于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宽敞的音乐厅里颁发,和平奖于同一天在奥斯陆挪威国会所召集的会议仪式上颁发。

本文例举了从1901年到2013年研究领域全部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贝林(Emil von Behring)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美国科学家罗斯(Ronald Ross)因发现疟原虫通过疟蚊传入人体的途径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3年,丹麦科学家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因光辐射疗法治疗皮肤病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4年,俄国科学家巴浦洛夫(Ivan Pavlov)因消化生理学研究的巨大贡献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5年,德国科学家科赫(Robert Koch)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6年,意大利科学家戈尔吉(Camillo Golgi)和西班牙科学家拉蒙·卡哈尔(Santiago Ramóny Cajal)因对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法国科学家阿方·拉瓦拉(Alphonse Laveran)因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8年,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Hya Mechaikov)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3诺贝尔奖

2013诺贝尔奖

201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
• 马丁-卡普拉斯 • 1930年3月15日出生 • 生于奥地利,美国和奥地利 双重国籍。主要研究是在核磁 共振谱学、化学动态学、量子 化学和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动力 学模拟斱面。提出了有兲耦合 常数和二面角之间兲系的卡普 拉斯斱程。
201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
• 迈克尔-莱维特 • 1947年5月9日出生 • 生于南非,美国和英国双重 国籍。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 斯坦福大学任教。
201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
• 弗朗索瓦-恩格勒 • 80岁 1932年11月6日出生 • 比利时理论物理学者, 在粒子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 1964年,恩格勒和罗伯特· 布 绕特(已故)共同提出希格斯机制 与希格斯玻色子理论。
201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
• 彼得-希格斯 • 84岁 1929年5月29日出生 •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爱丁堡 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他以希格 斯机制与希格斯粒子而闻名于 世。其希格斯机制理论也是于 1964年提出。
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
兰迪-谢克曼 65岁 ,1948年出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细胞生物 学家,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刊》主编。1992年当选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与 詹姆斯-罗思曼因对细胞膜传输的 研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
• 托马斯-聚德霍夫 • 58岁 1955年出生 • 德国生物化学家,以研究 突触传递知名。自1986年以来 聚德霍夫博士的研究已经阐明了 许多主要的蛋白介导突触前功能。 2013年和理查德-舍勒分享了拉 斯克基础医学奖。
• 尤金-F-法码 • 73岁 1939年2月14日出生 • 美著名经济学家,专长于现代投资 组合理论与资产定价理论,因提出 “有效市场假说”闻名。现任教芝加哥 大学布斯商学院。1970年代,他写的 两部著作在金融学领域形成自己独立 学科进程中发挥了持久的影响力。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托马斯·聚德霍夫-6页word资料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托马斯·聚德霍夫-6页word资料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托马斯·聚德霍夫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Sudhof)博士是一位穿着随意,但做起研究来却一丝不苟的人。

即使是加州炎热的艳阳天,他仍然穿着厚运动衫。

当接到获奖的电话时,他像对待科学问题一样询问:你是认真的吗?2013年10月7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细胞与分子生理学系的托马斯·聚德霍夫博士成为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之一,正是他长期的开创性的工作让我们知道了神经细胞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

一、学生时代和早期的科研训练生涯托马斯·聚德霍夫于1955年出生于德国哥廷根,他的外祖父母跟随德国改革派的教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在华德夫(Waldorf)学校工作,他的父母都是内科医生,父亲同时还从事医学学术研究。

聚德霍夫出生时,他的父亲正在美国旧金山进行生物化学方面的学习。

聚德霍夫在哥廷根和汉诺威两地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并于1975年从汉诺威的华德夫学校毕业。

那时,聚德霍夫不到20岁,他对除体育以外的很多科目都有浓厚的兴趣。

受家庭的影响,聚德霍夫最终选择到医学院读书。

他先后在亚琛和哥廷根的医学院学习,也正是在哥廷根——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科学中心——聚德霍夫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而且对科研越来越感兴趣。

在哥廷根学习期间,聚德霍夫进入了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研究所中的神经化学系,师从著名生物化学家维克托·惠特克(Victor Whittaker)博士,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探究脑功能。

作为第一位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分离哺乳动物突触囊泡的科学家,维克托·惠特克博士对突触囊泡胞吐和胞吞研究非常有兴趣。

聚德霍夫在维克托·惠特克实验室里研究了肾上腺髓质中的分泌囊泡,还探索了其他有趣的生理现象。

聚德霍夫于1982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阐述了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主要研究成果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主要研究成果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三位科学家的荣誉,他们分别是詹姆斯·R·托马斯、兰迪·W·舍克曼和托马斯·C·苏德霍夫,他们因其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该奖项。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人们对于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理解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深远的影响。

1. 詹姆斯·R·托马斯詹姆斯·R·托马斯是一位美国科学家,他与兰迪·W·舍克曼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们对于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理解作出了杰出贡献。

2. 兰迪·W·舍克曼兰迪·W·舍克曼是一位美国科学家,他与詹姆斯·R·托马斯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们对于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理解作出了杰出贡献。

3. 托马斯·C·苏德霍夫托马斯·C·苏德霍夫是一位德国科学家,他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荣誉。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人们对于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理解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4. 研究成果这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到细胞内信号传导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他们发现了一种名为“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的新型技术,这项技术使科学家们能够在活细胞内观察和分析分子的活动。

通过这项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5. 影响和意义这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的发现不仅为人们对于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还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兰迪· 谢克曼 (Randy W.Schekman)
兰迪· 谢克曼1948年出生 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 先后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 分校和斯坦福大学,1974年 在在那里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导师是著名的阿瑟· 科恩伯格 教授(诺贝尔奖1959)。 199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 院院士。2002年与詹姆斯· 罗 思曼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研究 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结构特征:包被囊泡和无包被囊泡; 功能:转运囊泡、储存囊泡、分泌囊泡等。 囊泡运输的物质主要有两类: 囊泡膜上的膜蛋白、脂类和囊泡内包裹物,如神经递质、 激素、酶等。 生物膜构成了细胞及细胞器之间的屏障。 细胞间、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
车辆 运输 密码 运输 复合体
动力
货物
行驶路线 目的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微管 卸载
调节因子 动力 蛋白 货物 分子
千万种货物怎样标记和识别? 到特定的地点并卸载的呢?
1974年 乔治-帕拉德(George Palade)等发现细胞分泌途径。 1985年 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和约瑟夫-戈登斯坦 (Joseph Goldstein),两人曾因发现“低密度脂蛋 白受体内吞机制”获奖。 1999年 甘特尔-布洛贝尔(Gunter Blobel)进一步提出了分 泌蛋白进入内质网的信号肽学说。
2013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
詹姆斯· 罗斯曼 (James E. Rothman)
出生于1950年,在耶鲁大 学取得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 获博士学位。现任(2013年) 美国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系 主任、Fergus F. Wallace名誉生 物医学教授。 他曾获得多种荣誉,包括 哥伦比亚大学的露依莎· 罗 格 斯· 霍维茨奖、拉斯克奖基础医 学奖(2002年)、费萨尔国王 奖。 现为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 学研究所特聘教授。

近三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

近三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

背景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一批研究细胞内部生活状态的先驱们向人 们揭示了细胞内各细胞器是如何组织并划分功能的。
(1)可分泌的蛋白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生成并运输至高尔基体。 (2)蛋白质有内在信号指导它们运输并定位在细胞内。 (3) 可分泌的蛋白是以囊泡的形式从内质网转运出来。
兰迪· 谢克曼
应用遗传学手段来研究酿酒酵母的囊泡运输和融合。
应用前景
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构成“合力”,揭示免疫反应的激活机制, 使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发生“革命性变化”。
揭示了人类免疫应答激活的先天和获得性阶段 ,有助于我们理 解为何免疫系统可攻击我们自身的组织,并预防和治疗疾病。同 时在预防和治疗感染、癌症和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新线索,开拓了 新方法、新路径。 目前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新的药物 ,旨在调动人体免疫系 统对肿瘤发起“攻击” ,如风湿性关节炎 。
格登 就职于英国剑桥大学以他的姓氏命名的研究所——格登研究 所。格登做了一个划时代的实验:将非洲爪蟾卵细胞内不成熟的细 胞核移除,然后把非洲爪蟾的成熟肠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其中。 (1)首次证实了已分化细胞可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重新转化为具有多 能性的干细胞 (2)开创了一项重要克隆技术的先河——体细胞核转移技术
Thomas C . Südhof,1955年12月22日出生于德Gottingen。曾 任斯坦福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理学系教授。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美国科学家兰迪· 谢克曼、詹 姆斯· 罗斯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 聚德霍夫,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内 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逐步被揭示,但先天和获得性免疫的激活以及 先天和获得性免疫的间的“互动”及调控机制一直扑朔迷离 。
一 鲁斯· 巴特勒、朱尔斯· 霍夫曼发现先天性免疫传感器

2013诺贝尔医学奖

2013诺贝尔医学奖

詹姆斯-E.罗斯曼的工作
詹姆斯-E.罗斯曼则发现了让这些囊泡得以与 其目标相融合的蛋白质机制,从而可以实现对所 运“货物”的传递。 詹姆斯〃E〃罗斯曼(James E. Rothman), 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系主任、Fergus F. Wallace 名誉生物医学教授。他曾获得多种荣誉,包括哥 伦比亚大学的露依莎〃格罗斯〃霍维茨奖、拉斯 克奖基础医学奖(2002年)、费萨尔国王奖。他 在耶鲁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在哈佛获博士学位。 201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工作的意义
• 在这项发现过程中,三位科学家
:罗斯曼, 谢克曼和苏德霍夫揭 示了细胞内输运体系的精细结构 和控制机制。这一系统的失稳将 导致有害结果,如神经系统疾病 ,糖尿病或免疫系统紊乱。
囊泡运输之一
囊泡运输之二
W.谢克曼的工作
• 兰迪-W.谢克曼发现
了一系列与细胞囊 泡输运机制有关的 基因。
托马斯-C.苏德霍夫工作
托马斯-C.苏德霍夫 则揭示了信号是如何 实现对囊泡的控制, 使其得以精确分配其 所载“货物”。
细胞内囊泡交通的运行与调节机制
• 生物体内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生产和运输
分子的工厂。比如,胰岛素在这里被制造 出来并释放进入血液当中,以及神经传递 素从一个神经细胞传导至另一个细胞。这 些分子在细胞内都是以“小包”的形式传 递的,即细胞囊泡。这三位获奖科学家发 现了这些“小包”是如何被在正确的时间 输运至正确地点的分子机制。
2013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细胞内囊泡交通的运行与调节机制
詹姆斯-E.罗斯曼James E. Rothman
1947年出生(66岁),耶 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 系主任、纪念Fergus F. Wallace生物医学教授 。曾获多种荣誉,包 括哥伦比亚大学的露 依莎-格罗斯-霍维茨奖 、拉斯克奖基础医学 奖(2002年)、费萨尔国 王奖。。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托马斯·聚德霍夫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托马斯·聚德霍夫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托马斯·聚德霍夫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Sudhof)博士是一位穿着随意,但做起研究来却一丝不苟的人。

即使是加州炎热的艳阳天,他仍然穿着厚运动衫。

当接到获奖的电话时,他像对待科学问题一样询问:你是认真的吗?2013年10月7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细胞与分子生理学系的托马斯·聚德霍夫博士成为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之一,正是他长期的开创性的工作让我们知道了神经细胞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

一、学生时代和早期的科研训练生涯托马斯·聚德霍夫于1955年出生于德国哥廷根,他的外祖父母跟随德国改革派的教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在华德夫(Waldorf)学校工作,他的父母都是内科医生,父亲同时还从事医学学术研究。

聚德霍夫出生时,他的父亲正在美国旧金山进行生物化学方面的学习。

聚德霍夫在哥廷根和汉诺威两地度过了愉快的童年,并于1975年从汉诺威的华德夫学校毕业。

那时,聚德霍夫不到20岁,他对除体育以外的很多科目都有浓厚的兴趣。

受家庭的影响,聚德霍夫最终选择到医学院读书。

他先后在亚琛和哥廷根的医学院学习,也正是在哥廷根——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科学中心——聚德霍夫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而且对科研越来越感兴趣。

在哥廷根学习期间,聚德霍夫进入了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研究所中的神经化学系,师从著名生物化学家维克托·惠特克(Victor Whittaker)博士,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探究脑功能。

作为第一位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分离哺乳动物突触囊泡的科学家,维克托·惠特克博士对突触囊泡胞吐和胞吞研究非常有兴趣。

聚德霍夫在维克托·惠特克实验室里研究了肾上腺髓质中的分泌囊泡,还探索了其他有趣的生理现象。

聚德霍夫于1982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阐述了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一览

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一览

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一览∙2013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获奖者为三人,分别是: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和兰迪.舒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因,他们的研究成果是细胞运输系统的膜融合。

∙2013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获奖者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3年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奖者犹太裔美国理论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莱维特和南加州大学化学家亚利耶-瓦谢尔因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而分享奖项。

∙2013年诺贝尔奖文学奖获奖者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获得2013诺贝尔文学奖。

其主要作品有《快乐阴影的舞蹈》、《女孩和女人的生活》、《你认为你是谁?》、《乞丐女孩——弗罗与罗斯的故事》等。

∙2013年诺贝尔奖和平奖获奖者据诺贝尔官网11日消息,挪威诺奖委员会宣布,决定将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原因是其为消除化学武器而做出的大量工作。

2013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皮特·汉森以及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J·席勒获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国际部分:9.总部设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10月10日发表声明说,该行与中国人民银行9日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有效期为3年。

10.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得201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奖理由是“为表彰其在全面销毁化学武器方面的贡献”。

这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第25次将和平奖颁发给机构组织。

11.日前,美国海军最新一代的“福特”号航空母舰建造近4年来首次完成漂浮测试。

据悉,该航母预计最快会在2015年底正式服役。

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相比于纵横交错的交通线路,人体营养物质的内部传输更加复杂,负责传输营养分子的交通工具——囊泡,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相比于纵横交错的交通线路,人体营养物质的内部传输更加复杂,负责传输营养分子的交通工具——囊泡,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有了囊泡的存在,人体内各种物质才能有条不紊的运输,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和生命的延续。

北京时间10月7日晚,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与一位德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和托马斯·祖德霍夫。

正是他们,共同揭开了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神秘面纱,展示了一个基本的细胞生理过程的种种细节。

这一发现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疾病和生命。

洞悉“囊泡转运机制”“这一基础研究成果能够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是极大的鼓舞。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鲍岚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和同道的喜悦之情。

据诺贝尔奖委员会官方网站的表述,细胞犹如繁忙而巨大的港口,将正确的货物在正确的时间运送到正确的地点是最为要紧的,囊泡就是港口的“穿梭巴士”。

人们早已了解大量分子(即“乘客”)是“搭乘”囊泡在细胞内外往来,却一直不了解这辆巴士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启程时间及目的地的。

鲍岚解释说,囊泡是由单层膜包裹的精细结构,从几十纳米到数百纳米不等。

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部的一种基本和重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目前发现,通过囊泡运输的物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囊泡膜上的膜蛋白和脂类等,主要用于细胞活动过程中膜成分的新陈代谢和信号传递等;另一类是囊泡的内含物,包括神经递质、激素、各种酶和细胞因子等,用于细胞内膜性细胞器之间物质的交流和实施特定的功能,或分泌到细胞外调节自身及其他细胞功能。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兰迪·谢克曼便利用酵母作为模型,开始研究其遗传学基础。

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精确对接
随后的研究发现,谢克曼在酵 罗斯曼教授同样对细胞输运机制 感到好奇。在上世界80~90年代期 母菌细胞内所发现的部分基因正 间,他正开展对哺乳动物细胞囊泡 是产生罗斯曼在哺乳动物细胞内 输运机制的研究,他发现一种蛋白 发现的蛋白质的背后机制,这揭 质可以让囊泡实现与其目标细胞膜 的对接和融合。在融合过程中,囊 示了一项细胞输运体系内古老的 泡上的蛋白质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进化起源。至此,这两位科学家 相互结合,就像分开的拉链相互咬 的研究工作描绘了细胞输运体系 合一样。 • 的关键环节。 这类蛋白质有很多种,并只有当 合适的配对出现时才会发生融合, 这就确保了“货物”只会被运输到 设定的位置上而不会出现错误。 • 这一机制不管是在内部细胞器之 间的运输,还是向外的运输过程中 都会起作用。
托马斯·苏德霍夫
• 1955年12月22日生于德国哥廷 根,是德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 以研究突触传递知名。 • 曾就读于乔治-奥古斯特大学。 并于1982年,在那里获得了医 学博士学位(MD),并于同年 获得神经化学博士学位。
• 1983年,他前往美国达拉斯的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 担任博士后研究工作,与迈克·布朗和约瑟夫·戈德斯坦( 198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共事,到了1991年 苏德霍夫成为霍华德·休斯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 • 从2008年起,他开始担任斯坦福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理学教 授。 • 2013年他和理查德·舍勒一起获得了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2013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时间就是一切
科学家们此前便已经知道钙离 子参与了这一过程,在上世纪 90 • 托马斯•苏德霍夫对大脑内神 年代,苏德霍夫便开始在神经细 经细胞是如何相互之间进行沟 通感兴趣。这种传递信息的物 胞中寻找对钙离子敏感的蛋白质。 质被称为神经传递素,这种特 最终他识别出一种分子机制,其 殊分子正是由囊泡负责运输至 会对注入的钙离子做出反应,并 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并借助融 控制邻近的蛋白质迅速让囊泡与 合机制向外释放的。这正是罗 斯曼和谢克曼所发现的机制。 神经细胞的外部细胞膜相结合。 然而这些囊泡只有在其所在的 于是“拉链”打开了,信号物质 神经细胞向其“邻居”发送信 被释放出去。他的发现解释了这 号之后才会被允许释放它们运 种细胞传输的时间精确性是如何 载的“货物”。这种精确的时 机把握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实现的,以及囊泡中的物质是如 何实现受控地释放。

2000-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0-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0---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0年,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Arvid Carlsson)、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奥地利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因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Leland H.Hartwell)、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Timothy Hunt)、保罗·纳斯( Paul Nurse)因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John B.Fenn)、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üthrich)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质谱分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Sydney Brenner)、约翰·苏尔斯顿(John E Sulston)、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Robert Horvitz)因选择线虫作为新颖的实验生物模型,找到了对细胞每一个分裂和分化过程进行跟踪的细胞图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2003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罗德里克·麦金农(Roderick Mackinnon)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Paul uterbur)、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Sir Peter Mansfield)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4年,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Aaron Ciechanover)、阿弗拉姆-赫尔什科(Avram Hershko)和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Irwin Rose),因三人因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2013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生物学家:耶鲁大学的James E.Roth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andy W.Schekman,和斯坦福大学的Thomas C.Südhof。

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在“细胞内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杰出贡献。

对于非微观生物学的人士来说,“囊泡”是一个未知的、抽象的概念,但是其实“囊泡”和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健康都是息息相关的。

本文将从科普的角度给大家解读本次诺贝尔奖的工作,以及探讨对我们的启示。

1.“囊泡”是什么?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生物膜构成了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内的各细胞器之间的屏障,从而使一些重要的生命活动能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区间内进行(图1)。

这些独立区间的出现体现了生物进化的选择,但同时也产生了细胞内各细胞器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号、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需求。

细胞内外物质交换主要是通过膜包裹的囊泡转运系统完成的。

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和一部分小分子物质往往包裹在囊泡膜内(如激素、神经肽类物质等)或位于囊泡膜上(如受体蛋白、离子通道蛋白等),借助囊泡的运输和与细胞膜的融合实现细胞内或跨膜转运。

囊泡的转运系统相当于细胞内的物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例如:突触小泡在钙离子的刺激下释放神经递质传递神经信息;致密核心大囊泡储存内分泌激素,并通过将激素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实现体内的激素调控;免疫细胞内的免疫因子、细胞因子等也是存在于大囊泡中,在免疫应答与防卫中起重要作用;细胞膜上的重要功能蛋白如受体、离子通道、转运体等也是通过囊泡胞吐或胞吞实现上膜或下膜,对于细胞信号转导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发现,神经元的生长也需要一类囊泡的参与,该囊泡与细胞膜的不断融合为神经突起的生长提供脂膜的支撑;另外,病毒侵入细胞实际上也是一个膜转运和膜融合的过程。

由此可见,细胞内囊泡转运和融合是一个受着精细调控的生物学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基本生命活动,与一些常见的复杂性疾病密切相关,如: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涉及胰腺b e t a细胞中分泌胰岛素的致密核心囊泡和胰岛素的靶器官中响应胰岛素刺激的葡糖糖转运体4(GLUT4)囊泡。

2013诺贝尔奖生理学

2013诺贝尔奖生理学

三名诺贝尔奖得主发现了一个细胞生理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 过程。这些发现使我们对细胞货物如何及时、精确地在细胞 内和细胞间进行转运的理解产生了重大影响。从酵母到人, 不同的生物利用相同的一般机制进行囊泡转运和膜融合。这 个系统对多种需要对膜融合加以控制的生理过程而言都至关 重要,从神经信号的传达到激素和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在 包括一系列神经和免疫学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中,患者的囊 泡转运都出现缺陷。如果没有这个精确而奇妙的组织,细胞 会陷入一片混乱。
• 从“堵车”现象中揭秘遗传控制 兰迪· 谢克曼为细胞如何组织其转运系统而深深着迷。在 20世纪70年代,他决定利用酵母作为模式生物,研究这 种转运系统遗传基础。通过基因筛选,他发现了细胞转 运机制有缺陷的酵母细胞,这种酵母的细胞货物转运情 况就好像安排不周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囊泡堆积在细 胞的某些部位。他发现,是遗传原因导致了这种“拥 堵”,于是致力于鉴别与此相关的突变基因。谢克曼鉴 定了能控制细胞转运系统不同方面的三类基因,从而为 介导囊泡转运系统的严格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2.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高尔基体是意大利科学家高尔基(C.Golgi)在1898年发现的。它是普遍存在于 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在电镜下观察到,高尔基体是由一些排列较为整齐 的扁平膜囊堆叠在一起,构成了高尔基体的立体结构。扁平膜囊多呈弓形,也 有的呈半球形,均由光滑的膜围绕而成。在扁平膜囊外还包括一些小的膜泡。 整个高尔基体结构分为形成面和成熟面,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和脂质从形成面 逐渐向成熟面转运。 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能够收集和排出内质网所合成的物质,它也 是聚集某些酶原的场所,参与糖蛋白和黏多糖的合成。高尔基体还与溶酶体的 形成有关,并参与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 递质的释放。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的去极化,使Ca2+ 内流,激活第二信使,促使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小泡一旦与前膜接触, 便在接触点与前膜融合,并发生破裂开口,递质即释放至突触间隙。突触前末 梢释放递质以小泡为单位,一个小泡所贮存的递质量是一个释放单位,这样的 释放方式称量子释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囊泡运输
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又是
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在高等真核生物中尤其如此,涉及 到许多种类的蛋白质和调控因子。囊泡运输一般包括出芽、锚 定和融合等过程,需要货物分子、运输复合体、动力蛋白和微 管等的参与以及多种分子的调节。 细胞内的囊泡运输系统,就好比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各 种具有动力(即动力蛋白)的不同车辆(即运输复合体)装载着所运 输的不同货物(即囊泡上的货物分子),按照指定的行驶路线(即 微管)抵达目的地后,完成货物的卸载。一个城市的良好交通运 输状况,需要精细的交通控制(即调节分子)。如果控制得不好, 某些地方就会出现交通拥堵,严重时整个城市的交通都会瘫痪。 当类似情况出现在我们的细胞内时,这 些细胞就无法实现正常功能,甚至会因而死亡。
詹姆斯-E.罗斯曼的生平
詹姆斯〃E〃罗斯曼(James E. Rothman), 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系主任、Fergus F. Wallace名誉生物医学教授。他曾获得 多种荣誉,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露依 莎〃格罗斯〃霍维茨奖、拉斯克奖基础 医学奖(2002年)、费萨尔国王奖。他 在耶鲁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在哈佛获博 士学位。201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
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
———2013诺贝尔医学奖
“囊泡”和“囊泡运输”
囊泡:某些两亲性分子,如许多天然的合成 的表面活性剂及不能简单缔合成胶团的磷脂, 分散于水中时会自发形成一类具有封闭双层 结构的分子有序组合体,称为囊泡(vesicle) 也称为脂质体(liposome) 。囊泡和脂质体这 两个术语的意义在文献中有些含混。一般认 为,如果这些两亲分子是天然表面活性剂卵 磷脂,则形成的结构就称为脂质体;若由合 成表面活性剂组成,则称为囊泡。因此,[1] 囊泡在分泌蛋白的外排过程中起重要的运输 载体的作用。
Thanks for your tion!
囊泡运输引起科学家的关注,主 要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乔治• 帕拉德(George Palade)等发现, 细胞分泌的蛋白需要先进入内质 网,再到高尔基体,然后分泌到 胞外。这个细胞分泌途径的重大 发现,使他获得了1974年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如此, 这个分泌途径的细节并不清楚。 1975年甘特尔•布洛贝尔(Gunter Blobel)进一步提出了分泌蛋白进 入内质网的信号肽学说,并因此 获得了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在传统细胞生物学中,对各种细胞器的描述往往以 静态结构为主。随着近年来活细胞成像、超高分辨 显微成像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细胞器的认识已上 升到动态的层面,即各种类型的细胞器虽然分别局 限在特定分区内完成细胞的某些生理功能,但细胞 器之间也在发生不断的物质交换,以保障细胞器的 稳态和发挥其正常功能。由此,细胞生物学家所面 临的基本科学问题就是:细胞内经囊泡运输的成千 上万种货物,究竟是是怎样被标记和识别,再精确 地运送到特定的地点并卸载的呢?(也即囊泡运输过 程是如何被精细地调控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另外, 一旦这个运输过程发生紊乱,对细胞又将产生什么 样的后果?
托马斯-C.苏德霍夫生平
托马斯· 聚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 1955年12月22日生于德国哥廷根), 德国生物化学家,以研究突触传递知名。 自1986年以来聚德霍夫博士的研究已 经阐明了许多主要的蛋白介导突触前功 能。2013年,他和理查德· 舍勒分享了 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托马斯•祖德霍夫,他的实验室发现了触发突 触囊泡融合的钙感受器(synaptotagmin),并 证实它能快速准确地将钙信号传递到突触囊 泡,通过与SNARE复合体等的作用,实现与 细胞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最终完成神经 信息的传递。以这三个实验室具有代表性的 工作为基础,囊泡运输出芽、锚定和融合等 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得到了初步的揭示。
兰迪•谢克曼,他所领导的课题 组以酵母为研究材料,通过遗 传学筛查以及生物化学方法, 发现了参与蛋白质分泌运输过 程中经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运输 过程中的50多个关键调控基因 及其作用环节
兰迪-W.谢克曼生平
1948年出生(65岁),加州大学伯克 利分校细胞生物学家,曾任《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刊》主编。1992年当 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2年与 詹姆斯-罗思曼因对细胞膜传输的研 究获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他所领导的课题组以酵母为研 究材料,通过遗传学筛查以及生物 化学方法,发现了参与蛋白质分泌 运输过程中经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运 输过程中的50多个关键调控基因及 其作用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