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连当前信教群众原因分析及落实管理

合集下载

探究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探究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探究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及应对方法近年来,大学生信教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笔者于今年5-6月在河南多所高校进行的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85份,有效问卷759份,其中汉族学生中信教率为18%少数民族信教率28%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原因,整理如下:一、大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面对多重压力时,很多学生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勇气,失落、恐惧、迷茫的感觉应运而生。

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应该怎样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目标,精神世界往往处于信仰模糊甚至真空状态。

此时,那些未得到及时引导教育的学生就会倾向于将自己交给那些神秘的、不可知的外在力量(如宗教、迷信等)以求获得解脱;再者,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都具有一种猎奇心理,他们从小在单一的马列主义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灌输中成长,因而对于宗教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心理,正是这种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接触宗教,从而慢慢成为一名宗教徒。

二、政府与学校层面政府和学校应当对学生的信仰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调查中发现,约有70.4%的大学生表示从未接触过有关我国宗教政策的宣传,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宗教信仰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高校两课教育由于教学手法问题往往流于形式,使得高校仅存的信仰教育难以深入学生的内心,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社会层面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激烈的社会变迁带来的社会失范与社会结构重建,必然产生拜金主义、贫富差距过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而一些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开始怀疑马列主义,进而宗教中那些劝人向善的教条教义则吸引了他们的眼球。

四、宗教本身在信教大学生中,24%的信教大学生表示宗教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结构和文化魅力是其信教的主导因素。

加之_圣经》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典籍、文学作品、神话小说,文学性、故事性强,又通俗易懂(佛经则晦涩难懂)这甚合部分精神空虚、寂寞的大学生的口味,由欣赏进而接受,信起上帝来。

五、提出几点意见1、进行宗教本质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宗教的本质宗教道德本身就是世俗社会道德宗教化的结果,是将世俗道德绝对化、神秘化和片面化的结果,他们之间是一种支与干、流与源的关系。

农村党员信教问题研究分析及对策

农村党员信教问题研究分析及对策

农村党员信教问题研究分析及对策党员管理、党员教育是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党员管理、教育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在信教群众较多的多民族聚居区,加强对信教党员教育和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党员信教的特点⒈隐蔽型有些党员信教,因为明知是违反纪律,所以就偷偷信教。

不参加公开的宗教活动,但参加小型宗教活动,这类党员的信教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在调查中其他信教群众对其抱有极大地同情心。

⒉普通型这些党员大都属于迫于信教群众的压力,既想信教又顾及党员身份,立场左右摇摆,是组织教育的主要群体,通过教育,很容易站到组织这边来。

⒊离退休的干部居多凡信教党员,离退休的占大多数,农村干部主要是中老年以上。

⒋文化程度偏低的居多信教的党员,大多文化素质偏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接受教育学习较慢,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文肓。

二、党员信教原因任何一件事的产生都有其社会背景及原因,党员信教问题的产生也有其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

⒈受周围大气候的影响由于在多民族聚居区,宗教对人们的影响极其深远。

可以说大部分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长大的,某一个人信教在周围人眼中不足为怪,但哪一个人不信教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指责。

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我们的党员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的确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来支撑,那么一些意志薄弱、党性不强、政治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就很容易信仰宗教。

⒉部分基层组织软弱缓散,缺乏战斗力俗话说:“人坏变心、树坏烂根”。

凡是基层组织薄弱的地方,这种问题就比较突出,村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关心党的工作,尤其是不重视对党员日常教育,对宗教问题不敢管、不会管,甚至不愿管,这是导致党员信教的外部环境因素。

基层组织软弱,不能大胆的管理宗教活动、宗教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甚至有些村级干部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于宗教教职人员,对一些不良现象听之任之,使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狂热趁虚而入,以宗教的合法性为掩护,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导致这些地方宗教氛围浓厚,使不信教的党员成为孤立者。

教师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师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师通联服务裙众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难免会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通联服务裙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师对裙众需求了解不足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家长、学生、社会裙众有着密切的通联。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教师对裙众的需求了解不足,导致无法有效地为他们提供服务。

2. 教师交流能力不够交流是教师通联服务裙众的重要手段,但是一些教师的交流能力不够,无法有效地与裙众进行交流和交流,导致无法及时了解到裙众的真实需求。

3. 服务意识不强在一些教师中,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他们对裙众的需求没有足够的重视,无法主动为裙众提供帮助和服务。

4. 教师工作效率低下一些教师的工作效率较低,导致无法及时回应裙众的需求,无法有效地为裙众提供服务。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1. 教师专业发展不足一些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短板,无法全面了解教育工作中对裙众服务的要求,导致对裙众需求了解不足。

2. 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导致他们无法将精力集中在与裙众的通联服务上,影响了交流和服务质量。

3. 教师职业素养不足一些教师的职业素养不够,无法正确处理与裙众的关系,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影响了与裙众的通联服务质量。

4. 教师个人能力不足一些教师个人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处理工作中的事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及时为裙众提供服务。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加强教师与裙众的通联服务。

2.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裙众的需求。

3. 加强交流能力培训通过加强教师交流能力的培训和训练,提高教师与裙众的交流效果,满足裙众的需求。

4. 优化工作流程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能够更好地为裙众提供服务。

四、结语在教育工作中,教师通联服务裙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最新整理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docx

最新整理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docx

最新整理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中国正在经历宏大而快速的社会变迁。

伴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化精神领域正面临重构,同样也面临宗教世俗化的宗教复兴的挑战。

宗教现象,也同样是中国社会必须面临的最基本的社会事实。

大学生作为青年当中的高知识群体,他们的宗教观和信仰状况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未来民族精神的走向,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也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校大学生对宗教的亲和性也已经显露出并逐渐有增强的态势。

分析新时期大学生的宗教观及信仰特征,准确把握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及形成原因,为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全新挑战,探索加强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的有效路径,积极引导学生理性对待宗教文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理应成为人们xx的一个问题。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总体情况普遍情况,高年级的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学生,这说明许多学生是进入高校后才开始宗教信仰的。

文科专业的学生比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更容易信仰宗教,可能是因为文科专业的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学习与宗教相关的课程和获取宗教方面的知识,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他们对宗教的兴趣和理解,可见高校的环境对大学生的信仰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不同生源地和性别宗教信仰情况分析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对不同生源和性别的宗教信仰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男生为11.7%,女士为9.9%),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前者为12.5%,后者为7.8%),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比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宗教信仰(前者为14.3%,后者为6%)。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男性的事业心强,学习生活压力也比女性大,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转而信仰宗教以求解脱。

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因为居住在乡村,尤其是居住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其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不高,传统的封建思想深深地扎入其心中,崇拜神灵无形的渗透于其意识形态。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机制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机制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宗教信仰对个人的生活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宗教信仰的选择和发展与他们的成长和人生观息息相关。

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引导教育机制研究。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数据。

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大学生是否有宗教信仰,选择宗教的原因,宗教信仰对他们生活的影响等。

通过统计和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普及率较低。

学校是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地方,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选择面更加广泛,因此宗教信仰的普及率相对较低。

二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选择多样化。

由于大学生群体相对开放和自由,他们对宗教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在大学生中都能找到信仰者。

三是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多样。

宗教信仰的选择受到个人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选择宗教信仰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影响,而有些人则是因为宗教信仰能给他们带来精神寄托和希望。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提出相应的引导教育机制研究。

学校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和了解,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宗教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宗教信仰的本质和意义。

学校可以设立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或宗教交流组织,为有兴趣的大学生提供平台,促进宗教信仰与大学生的交流和对话。

学校可以开设选修课程,让大学生了解不同宗教的特点和精神文化,培养他们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尊重和理解。

学校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和指导。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宗教信仰对个体及社会的积极意义,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观。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机制的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和帮助。

大学生信教问题分析及相关措施

大学生信教问题分析及相关措施

实 践 与 探 索INTELLIGENCE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

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应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注重雨水的回收、中水的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

建设节水型园林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在新建小区及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雨水管道排放处修建蓄水池,把天然降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充分利用起来。

另一方面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重视园林工程的节水设计,适当提高表层土壤的入渗率,调整植物种植结构发展节水、抗旱型绿地。

3、园林绿化的节材措施“节材型园林”是指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合理使用各种材料并减少各类废弃材料对环境影响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

节材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以各种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在实践中发现许多富有创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再利用的方法,形成十分奇特有趣的园林小品,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 以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以及利用死树枯干形成的园林景观等等。

此外,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与其将大量焚烧或作为生活垃圾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环境的破坏,不如将其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地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材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4、园林绿化的节能措施节能型园林绿化作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提倡并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力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

节能型园林是指以资源节约,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的园林建设和运营模式,就是要在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水、电等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最新整理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原因和教育对策 .docx

最新整理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原因和教育对策 .docx

最新整理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原因和教育对策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原因和教育对策研究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总体情况的调查结果,在分析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接受态度、了解程度,已信教学生和边缘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知深度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观念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近年来宗教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冲击,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文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大学生宗教信仰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助力。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xxxx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多科性大学。

学校有各类在校学生xxxx00余人,生源来自全国近20个省份,有部分学生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偏远地区。

20xx年12月至20xx年1月,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座谈会、发放问卷等方式对近200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涵盖了各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的本专科学生,共发出问卷xxxx0份,收回有效问卷1689份,回收率91.3%。

调查结果显示,有68人表示有宗教信仰,占总数的4%,经仔细筛选,有43人确为真正信仰宗教,占总数的2.5%,其余25人为信仰宗教边缘学生。

在不信仰宗教的1621人中,929人表示“无宗教信仰”,占总数的55%,202人表示“将来或许信教”,占总数的12%,265人表示“信仰唯物主义,为无神论者”,占总数的16%,225人表示“不能确定或说不清楚”,占总数的13%。

在信教的43名同学中,信仰佛教或道教的为12人,比例为28%,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为20人,比例为46%,信仰伊斯兰教的9人,占21%,信仰其他宗教的2人,占5%。

1165人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占总数的69%,270人认为“宗教是一种迷信”,占总数的16%,219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占总数的13%,35人认为“不清楚宗教为何物”,占总数的2%。

当前农村信教群众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农村信教群众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我镇基督教聚会点的有关基本情况
2008年12月下旬,我镇对辖区内信奉宗教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全镇现有总人口47000人,10个行政村,从各村上报的统计结果看,我镇信奉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在全镇共有合法聚会点4个,私立聚会点达41个。全镇基督教信徒为2300多人(包括家庭聚会点信徒)。实际情况表明,这仅仅是一个比较保守的登记数目,仅仅是指参加教堂或聚会点聚会次数较多而又能被别人熟知的人数。
2、举家参会信教的多。由于参加教会的先期大多是老人,是家庭的长者,往往牵涉到整个家庭的信仰归属问题。更有甚者,信徒家庭成员之间通婚现象也较普遍,主要是信徒在参与聚会活动熟悉后促成下一代子女间的婚姻为数较多。这也是信教队伍状大的又一因素。
3、私立聚会点派生的原因。由于教会场所布局的局限性和较小的容纳量同日益扩张的信徒人数之间的反差是派生私人聚会点的客观根源。加之教会内部的权利斗争,使得私立聚会点成逐年扩大的驱势。由于信教教徒中以老人、病人居多,行动不便,便产生了在家组织的小型聚会。有的因为某信徒生病,附近的一些信徒上门祷告,久之,便成为了家庭聚会点。
4、在农村无娱乐设施、无文化阵地,这也是私人聚会点产生的客观原因。农村生产的特殊性造成“农闲”时间长,除了青壮劳力有的打工之外,大多在家无所事事,对前途渺茫,精神比较空虚,聚会就成了他们跟人交流、交际的一项生活需要,就成了了农村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效“补充”。特别是基督教信徒以兄弟姐妹这种平等形式出现,无形中提升了宗教在广大信徒中心目中的地位。
当前农村信教群众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宗教工作历来是农村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做好农村的宗教工作,事关农村社会稳定。由于农村近几年的信奉宗教的升温,切实引导好解决好群众的宗教信仰,成了我们当前工作的又一主要问题。

大学生宗教信仰倾向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大学生宗教信仰倾向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大学生宗教信仰倾向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为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倾向情况,笔者在H省16所高校大学生当中,通过“对宗教信仰的态度”“遇到困惑或迷茫时求助对象”“对宗教信仰作用的认识”三个方面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H省高校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大学生存在一定比例。

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防止宗教向校园渗透”;“积极推动宣传教育,促使大学生科学、辩证地认识和对待宗教”显得尤为重要。

标签: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对策近年来各省份和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逐渐展开、深入,局部调研的初步尝试,成为了解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整体情况的有益参考。

H省的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高校类型、层次比较齐全,生源遍及全国各省区市,在我国高教领域比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做好H省大学生宗教信仰倾向情况的调查研究,既有助于把握省内高校在校大学生思想动态,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咨询建议,也能够为国家制定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划和高校文化建设战略提供实证依据和决策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通过excle分析得出。

此次问卷的发放范围布及H省省会和主要地市的高校。

调查取样于16高校,占H省高校总数的1/5,其中“985”与“211工程”院校3所,省属本科院校11所,高职(高专)院校2所。

共发放问卷6090份,回收有效问卷60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04%;从样本的构成看,性别、学历、年级、年龄、学科专业等结构合理,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构成情况,具有代表性。

从性别比例来看,调查样本的性别分布为,男生占33%,女生占67%。

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生占91.6%,专科生占8.4%。

从年级分布来看,一年级占到46%,二年级占到21%,三年级占到20%,四年级及以上占到13%。

从学科门类来看,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占34%,理工农医类的学生占37%,财经政法类的学生占26%,艺术体育军事类的学生占3%。

信教情况调研报告

信教情况调研报告

信教情况调研报告信教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信仰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灵需求,对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以及个人心灵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了解目前信教情况,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人群。

二、调查结果1. 信教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人口中,信教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7%。

可见,信教在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且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 不同宗教的信仰情况就不同宗教的信仰情况来看,基督教是参与调查人群中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占比为38%。

其次是佛教信仰,占比为31%。

其他宗教包括道教、伊斯兰教等的信仰比例较低。

这表明基督教和佛教在我国是最受欢迎和信仰程度最高的宗教。

3. 信教的年龄分布信教者的年龄分布比较均匀,从18岁到65岁以上均有信仰者,其中30-45岁的人群信仰最为普遍。

说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信教的需求,并且信仰宗教的需求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4. 信教的性别分布在性别分布上,男性的信教比例要稍高于女性,男性信教占比53%,女性信教占比47%。

说明男性相较女性更容易对宗教产生信仰需求。

5. 不同职业对信仰的影响具有不同职业的人对宗教的信仰也有所不同。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和工人群体信教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占比为23%和28%。

而在其他职业群体中,信教的比例相对较低。

6. 信教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人群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包括寻求心灵慰藉(占比38%)、遵守宗教规范(占比27%)、传统习俗和家庭传统(占比18%)以及追求精神指引和信仰共同体(占比17%)。

这表明,人们信仰宗教主要是为了满足心灵上的需求,但也有一部分人出于传统和家庭的原因进行信仰。

三、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信教在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信仰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较高。

2. 基督教和佛教是我国最受欢迎和信仰程度最高的宗教。

3.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都有信教的需求。

4. 农民和工人群体中信教的比例较高,其他职业群体相对较低。

当代大学生信教原因探析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信教原因探析及对策

关键词 : 大学生; 宗教 信仰 ; 因; 原 对策
中图分 类号 :6 1 G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0 — 8 6 2 1 )5— 0 8— 3 1 1 7 3 ( 1 0 0 9 0 0 0
2 0世纪 9 0年代以来 , 教在世 界范 围内出现 了较为强 宗
的热潮 , 当前 占世界 8 . % 的人 口信仰宗 教 , 国五大宗教 48 我 的信众也已超 过 1亿 J 。宗教 的发展 , 必然带 来社会意识 、

98 —
性 的金融危机 还没 完全 过去 , 使本来 已很严峻的就业 形势雪 上加 霜。这些 因素触及 到了大学生的切身利 益 , 同学在 部分
心理上感到恐惧 , 到无所 适从 。有少数 青年学生不是 去正 感
系 , 面对 和妥 善处理个 人理想 与共 同理想 的冲突 , 理性 克服 个人本位主义的价值追求 , 自觉把个人理想与建设 中国特色
( ) 三 社会环境 的影 响
宗教文化的感 悟更加实 际和具体 , 以至部分大学 生成 为宗教 文化的追 随者 。另外 , 宗教中有相 当一部分道德 规范与世 间
的伦理要求相 容。比如 ,忍辱负重 ” “ 己利人 ” “ “ 、利 、 大公无
私” 等等 , 引起部分大学生心理 的共 鸣。 (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的缺失 自 2 世纪 9 年代 以来 , 0 0 宗教在全 球范 围内出现 了复兴
徒。
片 。宗教作为人类社 会的 一种信仰 , 文化形态 , J 一种 具有
两 面性 。我们不 能 只看 到 消极 的一 面 , 也有合 理性 的 内 它 容 。改革开放三 十多年来 , 中国共产党在宗教问题上通过正 反 两方 面经验 的总结 , 足现 实 国情 , 立 不断 推进在社 会主义 时期对待宗教 的基本 观点和基 本政策 , 对宗教 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及社会价值重新进行认识 和评 价 , 形成了以宗教与社会

十六连当前信教群众原因分析及落实管理

十六连当前信教群众原因分析及落实管理

十六连当前信教群众原因分析及落实管理目前,在十六连信教群众在总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我连要做好信徒及宗教活动点的工作,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了解群众信教的原因。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信仰自由的政策,为群众信教创造了条件。

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逐步恢复和建立了一批宗教活动场所,使得信教群众能够过上合法、正常的宗教生活,同时也由此影响了一部分人信教,参加了宗教活动。

二是群众业余生活的匮乏,促使一部分人参与宗教活动。

连队中老年人茶余饭后适合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对较少,很容易受周边信教群众的感染,而逐步加入到信教群众队伍中去。

三是把参加宗教活动当作一种社交活动,使得一部分人参与宗教活动。

部分退休、丧失劳动力职工群众,原先繁忙紧张的工作一下子松弛了,原来熟悉的人际关系一下子疏远了,加上生活现代化,摆脱了繁琐的家务劳动,为人们提供更多余暇时间的同时又使他们更加不知如何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而感到孤独、无聊,感到为社会所遗弃。

而定期参与宗教活动,使他们感到回到了集体中间,又可以与教友作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可以帮助别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他们的精神空虚,感到生活的天地又宽了。

四是宗教中某些消极因素,吸引一部分人参与宗教活动。

有人认为信教能够保佑今生,寄托来世,于是盲目信教;有的甚至得病后不去正规医院医治,而求神拜佛;有的是家境贫寒,希望通过信教来走出困境;有的是为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有的是为保佑家人、子女等在升学、就业、经商过程中能够顺利。

五是教义教规中一些积极因素,吸引一部分人参与宗教活动。

信徒间的友爱、关心,增强了宗教的吸引力。

信徒中有很多人是由于伤病、心情苦闷等原因而信教,他们在宗教生活中,得到了周围教友的关心和同情,大家一齐为她祈福,对卧床不起的病友,大家会派代表前去探望,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其心灵感动。

当前农村宗教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管理对策

当前农村宗教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管理对策

当前农村宗教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管理对策“民族宗教无小事”,宗教工作即是党的工作,又是全社会的工作,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合力和共识才能抓好,抓出成效。

农村宗教工作是县级宗教工作的重点,做好农村宗教工作十分重要。

当前,农村宗教现状总体是好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宗教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认真研究加强农村宗教管理、引导工作的新举措,以便更好地在农村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政策,使宗教发展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农村宗教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在一些农村宗教暴露出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信教人员猛增,“宗教热”仍呈升温趋势。

教徒队伍的迅速扩大,给宗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

二是部分信教群众认识模糊,思想混乱,将正常的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相混淆。

三是非法宗教活动猖獗。

一些地方存在着基督教、佛教和天主教的非法活动。

特别是近年以敛财为目的的“蒙头教”、“东方闪电派”等一些邪教,打着宗教的幌子进行非法宗教活动。

四是外来宗教渗透严重。

近几年发现有地下传教人员到农村进行传教,散发反动宣传材料和一些海外宗教宣传品,导致部分教徒离心离德,脱离党和政府的领导,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五是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某种意图,不惜一切拉拢发展乡村干部和学生入教,影响了各级政权的稳定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造成的危害及成因在宗教发展中出现的教徒增长迅速和非法宗教活动频繁等众多的问题,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一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了干扰,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一些信教群众有田不种或不务生产,有的甚至变卖家产、等待世界末日的来临,幻想“升天”,结果造成家庭破裂。

二是教徒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部分教徒为了早日“升入天堂”,置家庭、子女于不顾,坚持有病不医治,甚至导致死亡。

三是教育、教学秩序受到妨碍。

由于受到家长或教徒的影响,一些学生和儿童也加入教徒队伍,步入“神的殿堂”,甚至有的学生辍学信教,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地区或学校教育条件较差,这使得群众在接受教育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2. 知识普及不够:虽然现在的教育系统能覆盖大部分人口,但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等原因,一些人仍然难以接受基本的教育,这使得人们在应对现实问题时无从下手。

3. 教育质量不高:教育质量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教育引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4. 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太相符,由此导致某些领域的人才短缺,而另一些领域的人才过剩。

5. 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脱节: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脱节问题也较为显著,一些人接受了空泛的教育,难以适应现实打工、自立及不断进取的需求。

6. 社会服务尚不完善:社会服务尚不完善,一些群众面临实际问题时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帮助,这也将制约其自我提升能力。

年度信教情况总结报告(3篇)

年度信教情况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施,信教群众日益增多。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单位信教情况,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现就本年度信教情况总结如下。

一、信教群众基本情况1.信教群众总数:本年度,我单位共有信教群众XXX人,占单位总人数的XX%。

2.信教群众构成:其中,佛教信徒XX人,基督教信徒XX人,伊斯兰教信徒XX人,道教信徒XX人,其他宗教信徒XX人。

二、宗教活动开展情况1.宗教活动场所:我单位现有宗教活动场所XX处,均符合国家宗教事务管理相关规定。

2.宗教活动开展:本年度,我单位宗教活动开展有序,共举办各类宗教活动XX场,参与人数达XX人次。

3.宗教培训:为提高信教群众的宗教素养,我单位组织开展了XX次宗教培训,培训人数达XX人次。

三、宗教事务管理情况1.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本年度,我单位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使宗教政策法规深入人心。

2.宗教事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宗教事务管理相关规定,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宗教活动正常开展。

3.宗教团体管理:积极引导宗教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宗教团体的沟通与联系,支持宗教团体开展有益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活动。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问题:部分信教群众对宗教政策法规认识不足,存在非法传教现象。

改进措施:加强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提高信教群众法律意识,严厉打击非法传教活动。

2.问题:宗教活动场所设施老化,影响宗教活动开展。

改进措施:加大宗教活动场所建设投入,改善宗教活动场所设施,为信教群众提供良好的宗教活动环境。

3.问题:宗教团体活动开展不足,影响信教群众宗教生活。

改进措施:加强宗教团体建设,支持宗教团体开展有益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活动,丰富信教群众宗教生活。

五、总结本年度,我单位信教情况总体稳定,宗教事务管理有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2篇一、导语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始终秉持着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与敬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将信仰与工作、生活相结合。

当前我国信仰教育中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当前我国信仰教育中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当前(dāngqián)我国信仰教育中的问题及改进思路——浅谈(qiǎn tán)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摘要(zhāiyào):当代大学生理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jiànkāng)、向上的。

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网络信息的影响以及高校理想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出现了个人理想现实化,社会理想淡漠的现状。

《中央(zhōngyāng)十六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本文分别从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入手,探索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教育一、什么是理想理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未来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是人们根据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和人自身的需要而建构起来的关于未来图景的一种构想。

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有可能转化为现实。

依据理想的客体,理想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

生活理想是个人生活需要的反映,是指人们对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向往,它包括人们对吃穿住用,以及对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构想和追求;职业理想是人们职业生活需要的反映,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工作岗位、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事业成就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是人们道德生活需要的反映,是指人们对理想人格和在道德生活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社会生活需要的反映,是处在一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全体人员中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它包括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关系类型、政治制度、社会文化道德水平等方面的设想。

不管人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每个人的人生理想都是由这四个具体理想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系统建构。

从层次上看,理想可以分为最高理想,社会理想,个人理想。

最高理想在我国,是指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社会理想又称为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反映,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解决策略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他们的成长方向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他们的价值取向往往成为中国社会变迁的晴雨表。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不可否认在大学生中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这主要表现在: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更开放;只重视物质追求不谈理想,不要信仰等方面。

新时期正确对待和引导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帮助大学生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正确的理想信念,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具体措施是: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他们;消除他们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用科学知识武装他们的头脑;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等。

关键字:大学生;宗教信仰;对策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实际的学生工作管理中更要深知这项工作意义的重大,注重对大学生中存在宗教信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信仰进行研究。

1 宗教信仰的含义及宗教的两面性1.1 宗教信仰的含义宗教信仰是世界各民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仅是一种观念形态、历史文化,还是一种社会实体,它对各个民族的心理、文化民俗、生活方式都有不同的影响。

我们通常所说的宗教,主要是指宗教观念,它属于精神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一种解释。

但这种反映和解释,采取了幻想的、颠倒的、歪曲的形式。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引导对策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引导对策研究

OF 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JOURNAL 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要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选择性的不断增强,高校及其开展的教学活动与社会联系愈加密切,宗教文化已经开始渗入校园并在大学生中传播,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此阶段基本形成,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信仰价值体系,不仅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也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

一、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与特征通过对网络上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资料的分析及对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学习,结合对部分大学生的访谈情况,笔者发现在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比例并不高,但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可见,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小看。

从信仰宗教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看,农村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家人或亲戚邻居信教行为对其影响很大;从信仰选择上看,佛教、基督教比较受学生关注;从信仰的目的来看,真正意义上宗教信徒的信仰特征是大部分信教大学生所不具备的,他们信教更多希望获得心灵慰藉。

部分大学生试图通过阅读宗教典籍来了解宗教,他们的宗教信仰只是出于对宗教的好奇和对宗教典籍所表达的思想文化感兴趣,并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

对于跨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思想上还处于成熟与不成熟的交汇阶段,容易被身边的人影响,宗教信仰也正逐渐地在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转移。

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大部分所谓的“信教”学生对真正意义上宗教信仰的认识并不充分,参加宗教活动的盲目性、流动性、随意性等特征明显,并不具有明显的、真正的宗教信仰特征。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接触到宗教、了解到宗教的方式趋于多样化。

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及对策【摘要】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客观存在,是大学生自身、社会、家庭、宗教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高校要坚持教育引导,加强管理,营造先进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对策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已成为不争事实,并且呈现出信教人数多、信教种类广,呈民族分布的特点,但大多数学生又对宗教真正认识不清。

1.信教比例不高,绝对数大。

综合学者在各高校调查结果和本人在新疆的调查情况,不考虑区域差异性和少数民族地区受传统宗教影响的特殊性,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人数比例最高在32%左右,最低在3.0%-4.0%之间,对于绝对数量十分庞大的大学生总人数来讲,若按2011年大学生总规模3105万人计算,信教大学生最多达993万人,最少也有93万人,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

2.信仰宗教种类多,成区域分布特点。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从区域分布上看,受传统性信教影响,汉族聚居地区或生源主要为汉族的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另有少数大学生信仰其他宗教。

在少数民族地区或有自身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信仰的宗教在区域内高校成为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部分;从大学生民族成分上看,汉族学生信仰宗教多为佛教、道教、基督教,较为分散,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信仰本民族传统宗教。

3.大学生对所信仰的宗教认识不深刻,有盲目信仰倾向。

信教大学生对所信仰宗教的宗教文化并不甚了解,对宗教文学著作、宗教音乐、宗教舞蹈等知之甚少,了解不深;而且信教大学生到宗教活动场所真正参加宗教仪式的人数并不多,大多数只为参观、祈福而已,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徒。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推动。

一是以宗教信仰为寄托排解学习生活压力。

当前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如学习、恋爱、就业、人际关系等,部分大学生处理问题能力不足,适应能力欠缺,易产生消极情绪和逃避心理,容易倾向于从虚拟的宗教世界中寻找答案,为自己辩护或自我安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六连当前信教群众原因分析及落实管理
目前,在十六连信教群众在总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我连要做好信徒及宗教活动点的工作,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了解群众信教的原因。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信仰自由的政策,为群众信教创造了条件。

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逐步恢复和建立了一批宗教活动场所,使得信教群众能够过上合法、正常的宗教生活,同时也由此影响了一部分人信教,参加了宗教活动。

二是群众业余生活的匮乏,促使一部分人参与宗教活动。

连队中老年人茶余饭后适合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对较少,很容易受周边信教群众的感染,而逐步加入到信教群众队伍中去。

三是把参加宗教活动当作一种社交活动,使得一部分人参与宗教活动。

部分退休、丧失劳动力职工群众,原先繁忙紧张的工作一下子松弛了,原来熟悉的人际关系一下子疏远了,加上生活现代化,摆脱了繁琐的家务劳动,为人们提供更多余暇时间的同时又使他们更加不知如何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从而感到孤独、无聊,感到为社会所遗弃。

而定期参与宗教活动,使他们感到回到了集体中间,又可以与教友作思想、感情上的交流与沟通,可以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可以帮助别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他们的精神空虚,感到生活的天地又宽了。

四是宗教中某些消极因素,吸引一部分人参与宗教活动。

有人认为信教能够保佑今生,寄托来世,于是盲目信教;有的甚至得病后不去正规医院医治,而求神拜佛;有的是家境贫寒,希望通过信教来走出困境;有的是为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有的是为保佑家人、子女等在升学、就业、经商过程中能够顺利。

五是教义教规中一些积极因素,吸引一部分人参与宗教活动。

信徒间的友爱、关心,增强了宗教的吸引力。

信徒中有很多人是由于伤病、心情苦闷等原因而信教,他们在宗教生活中,得到了周围教友的关心和同情,大家一齐为她祈福,对卧床不起的病友,大家会派代表前去探望,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其心灵感动。

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似乎又减轻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从而使信徒更加为宗教所吸引并影响周边其他人。

六、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生活负担,促使一部分人参与宗教活动。

现代社会来自家庭、生活、工作、社会和经济交往的压力越来越重,而可以倾诉的对象越来越少,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和倾诉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宗教活动;子女上学、医疗等沉重的生活经济负担也成为了一部分人信教的一个因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人希望成功,害怕失败的心理,使他们惶惑与患得患失,从而寄希望于冥冥之中有一种佑助,而宗教容易使个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因此,有不少人甚至一些年轻人也成了虔诚的信徒。

七、部分外来打工者中的信徒就地参加当地宗教活动场所活动。

外来打工者中也有一部分信教群众,他们也会利用休息时间,到所在地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或组织私设点。

1、提高思想认识,加大领导力度。

连队党员干部必须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做好宗教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促进社会稳定的特殊重要性,要深刻认识到宗教问题相当敏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大的事端,若掉以轻心,置之不管,同样有可能造成难以驾驭的局面。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起“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观念,切实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宗教工作力度。

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宗教问题,加大对党员信教、少年儿童参与宗教活动、非法宗教书刊、宗教房产等问题的管理、协调力度。

要把党的宗教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纳入领导班子政治学习的内容,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水平和能力,尽量使宗教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2、建立宗教管理网络,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基层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辖区内宗教事务的管理及处置,落实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宗教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3、宣传政策、科学,占领思想阵地。

宗教信徒的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弱化有关。

因此,加大对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信教群众政策、科学的宣传力度是首要任务,要以黑板报、科普宣传栏等形式,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变化和人的生老病死、祸福吉凶的科学
文化知识;宣传正确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

通过宣传、教育,促使更多的人选择共产主义信仰,让广大的普通群众和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力量集中到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上来。

4、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

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多参与娱乐、健身等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经常组织各类群众文艺表演及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群众的精神生活。

5、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发挥宗教教义、教规和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方面,组织信教群众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社会,发挥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共同做好维护社会治安,防御宗教地下势力渗透和邪教组织等工作。

6、切实做好社会弱势群体的扶贫帮困工作,尽量减少群众因贫信教和因病信教。

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连队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帮助连队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弱势群体的帮扶机制,减少群众因为经济困难而盲目信教。

三十三团十六连
2011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