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讨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探讨如何提升其创新能力,以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

首先,由于其体制和机制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的决策过程相对较为繁琐和冗长。

这导致了信息传递的滞后和反应速度的低下,限制了创新的能力和效率。

其次,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相对较为官僚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不够紧密。

这种垂直管理体系限制了创新的跨部门协作和团队合作,阻碍了知识的分享和创新的跨界融合。

此外,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

由于利润的主要来源是行政性资源和国家补贴,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研发费用相对较为有限,很难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力量。

二、提升为了提升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建立灵活高效的决策机构和创新激励机制,简化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

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经济激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加强内外部合作。

国有企业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外部企业等合作,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

通过开展技术合作、联合研发等方式,实现跨领域、跨界别的创新,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水平。

3.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国有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强内部研发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扩大创新投入来源,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动力。

4. 建立知识管理平台。

通过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国有企业可以有效地共享和管理知识资源,促进创新的跨部门和跨地域合作。

此外,建立内部创新交流和分享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

5. 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

国有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力度,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中国八大经济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八大经济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Ch i n a ’ S Ei g h t Ec o n o mi c Zo n e s a n d I t ’ S I n lu f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Hu a n g Xi a n f e n g ,Wu B o ,Wa n g J i a n h u a ( 1 . B u s i n e s s S c h o o l ,H 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 1 0 0 9 8 ,C h i n a ;2 . S c h o o l o f B u s i n e s s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H o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t h i s p a p e r c o n d u c t s e m p i i r c a l r e s e a r c h b a s e d o n S E — D E A a n d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 T h r e e r e s u l t s h a v e b e e n

要 :本 文 以 中国八 大 经济 区大 中型 工业企 业 的技 术创 新效 率为研 究对 象 ,应 用 S E . D E A视 窗分 析 和计
量 分析 技 术展 开 实证研 究。研 究 结果表 明 :八 大 区域 大 中型 工 业 企业技 术创 新 效 率在 2 0 0 l 哪2 0 l 1年期 间
关键 词 :大 中型 工业企 业 ;技 术创 新 效率 ;S E . D E A视 窗分析 ;区域 创新环 境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基 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金 项 目 “ 区域 科 技 型人 才 聚集 效 应 与 区 域 科技 创 新 能 力 互 动 机 理研 究 ” (0 7 06) 7938
樊小霞等 :我 国大 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1 3
能力 、R &D能力 、制造 能 力 、市 场 营 销能 力 、资金 能 力 、组织 能力 六 个 方 面构 成 ;付 家骥 认 为企 业 技术 创新 能力 是 技 术 能 力 的 核 心 ,将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能力分 解为 创 新 资 源 投入 能力 、创 新 管 理 能 力 、创 新倾 向、研发能力 、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 ;王健 等从技 术创新 资源 要 素 的角 度 进 行 了分 解 ,认 为 企 业 技术 创新 能力 由技 术 创 新 的 投 入 能力 、产 出 能力 以及创 新活 动过 程 能 力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的 内 部 支持 和社 会 支持 能力等 几个 方 面 构 成 。 以上不 同学者 对 企业 技术 创新 能 力 的界 定 实 质 类 似 ,都 认 为 企业 技 术创 新能 力是 一 个 由若 干 要 素 构 成 的 、综 合 性 的 能力 系统 。在对 评 价 方 法 研 究 方 面 ,学 者 们 在 总 结 前 人对 企业 技术 创 新 能 力 分 解 的 基 础 上 ,采 用 各 种 定 性 、定量 方 法 对 其 进 行 了研 究 ,如 :胡 恩 华 采 用 权重法 和模 糊数 学 方 法 对 企业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进 行 了 研 究 ¨;孔令 丛等 构建 双 维层 次 的灰 评 估模 型对 企 业 技术 创新 能力 进行 了研究 ¨ ;易 晓文 运用 模 糊 数 学 中的 B P神 经 网络理论 对企 业技 术创新 能力 进行 了 研究¨ 。这些 学 者 的研 究 具 有 重 要 的 方 法 指 导 意 义 。在 评价 方 面 ,刘 慧玲 采 用 主成 分 分 析 法 对 西 部 大 中型企业 技术 创新 能 力进 行 了评价 ¨ ;王 拓运 用 主成 分分 析法 对 江西 省 大 中型 企业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进 行 了评 价 ¨ ;刘海 涛 、孙 明贵采用 因子 分 析法 对 2 5 家纺织 机械 企业 的技 术 创新 能力 进行 了评 价 ;张 惠茹 、李 荣平采 用 灰 色 关 联度 评 价 方 法 对 河 北 省 工 业企业 技术 创新 能 能力进 行 了评 价 J 。 笔者 通过 查 阅 文 献 发 现 , 目前 国 内外 学 者 对 技 术创新 能 力 的研 究 成果 较 多 ,但 是对 我 国各 省 区大 中型工业 企业 的技 术 创 新 能 力 进行 综 合 评 价 的文 献 略少 。在 2 0 0 9年 公布 的数 据 中 ,我 国大 中型 工业 企 业数仅 占工业企 业 总数 的 95 % ,产 值 却 占全 国工 .1 业 总产值 的 6 . 3 ,从 业 人 员 占全 部 从 业 人 员 的 11% 5 . 1 。 由此可 以看 出 ,我 国大 中型 工业 企 业 在经 47% 鹕 一 济发 展 中起 着 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基 于此 ,本 文 构 建 了大 中型 工业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与治理建议

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与治理建议

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研究与治理建议摘要: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同一行业产品日趋同质化,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力量,国有企业纷纷将科技创新作为整体战略的重要部分,通过发挥自身的体量优势,提升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力。

本文从国有企业创新管理的现状出发,结合创新实践,总结了国有企业在创新管理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并提出治理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科技与研发;创新管理一、序言近年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了竞争力,增强了活力,促进了国有经济的科学发展,然而也遇到了各种问题。

在推动国有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迈进的过程中,笔者在就职的国有企业中严格落实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改变管理策略,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了一批年轻的科研技术人才队伍,从而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21年获得BIM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工法1项,收集企业级工法2项,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发表了专业论文3篇。

获得湖南省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级获奖QC成果1个,省级获奖QC成果4个。

2022年获得BIM全国三等奖1项,省级工法2项,收集企业级工法1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获得了省级获奖QC成果3个。

笔者通过总结近两年的管理实践经验,提出使科研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全面的建议,以期改变目前大部分国企在科研与技术创新管理上评估方法不完善、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者重视度不够的现状。

二、科研创新的概念和定义科研创新的机制与原理可视为一种“错误尝试”的方式。

例如,当某个农民因为偷懒或其他原因没有完全按照传统的方法去耕种,在多数的情况下他的产出应该比原来少,但是如果这个农民在偷懒使用了其他方法之后,发现产出反而比原来多,那么第二年他就可能会按照“错误”的方法再做一次。

如果再做一次的结果还是比原来的产量更多,那么这个农民就“研发了一个新技术”。

现代技术研发的思路基本一致,比如研究超导材料,就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多种能够产生“高温超导”特性的不同的材料组合。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辽委发〔2014〕12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辽委发〔2014〕12号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部署,营造鼓励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好发挥国有经济在实现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现就进一步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把握国家全面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支持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举措在老工业基地先行先试的重大机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实现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处理好政府、市场、企业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和出资人作用。

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济 发展 方式转 变 的微观 经济基 础 。创新 型企业 的
本 质 是 持 续 创 新 ,是 区 别 于 非 创 新 型 企 业 的 重 要
特征。 本文 结合辽 宁省 1 4个地级 市创新 型企业 相 关数 据 ,对辽 宁省 各地 区创新 型企业 技术 创新 能 力进 行实 证分 析 ,并 研究 影 响辽 宁省 创新 型企 业 技术 创新 能力 的 因素 ,进 而提 出促进 辽 宁创新 型
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
— —
以 辽 宁 省 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柏 宇光 1 , 2
( 1 . 沈 阳师 范 大 学 国 际商 学 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4 ; 2 . 东北 财 经 大 学 工 商 管理 学院 , 辽 宁 大连 1 1 6 0 2 5 )
【 摘 要 】 创 新型企 业 是 我 国创 新 型 国家建 设过 程 中最 为基 础 的一个 环 节 , 更是 提 升我 国 自主创 新 能 力实 现 经济 发展 方 式转 变 的微观 经 济基 础 。结 合辽 宁省 1 4个地 级 市创 新型企 业 相关 数据 , 对辽 宁省 各地 区创 新 型企 业 技术创 新能 力进行 实证分 析 , 并研 究 影响辽 宁省创 新 型企业 技术 创新 能 力 的 因素 , 进 而提 出促 进 辽 宁创 新 型企
业成 长 与创 新管理 。
量 中 用 于 研 究 和 开 发 的 比例 和 储 蓄 率 的 上 升 , 在 长 期 内都 不 会 改 变 这 个 稳 定 的增 长 率 。
选 取专 利和新 产 品销售 收入 两项 指标作 为创 新 产 出的测度 指标 。专利 的优势在 于 比较 时 的一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成 长 的对 策 建 议 。

辽宁省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辽宁省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分析

原始创新 、 集成创新 的 同时, 力加 强 引 科 研 院 所 共 提 出 专 利 申请 82件 , 着 9 比 元 人 年 。
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政府科研 院所( 以下 2 0 0 5年增长 7 . 32 %,其 中发 明专利 申请
2人 员结构进 一步优化 , 、 高素质人 才
简称 “ 科研 院所” 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体 系 7 3件 ,增长 7 .%。拥有有效发 明专利 比重上升。2 0 ) 3 1 3 0 9年在全部参加 R D活动 &
2 研发人 员数 量稳 步提 高。2 0 、 0 9年
全省科研 院所参加 R &D活动人员折合全
截至 2 0 09年 ,辽宁省民 口科研院所 为 1.%, 能源技术 为 1 .%。民 口科 9 5 新 49
时 工 作 量 为 11 人 年 , 同 2 0 .万 05年 相 比 共计 12个 , 6 包括 自然科 学和技术领域研 研院所的研究更为注重政府 目标 , 围绕 国
中图分类号:2 76 文献标识码: F8. A 收录 日期:0 1 1 2 1 年 1月 1 6日

为第一作者 的科技论文 中, 科研院所论文 比 2 0 0 5年 高 出 7 个 百 分 点 。 随 着 辽 宁 3 被收录 2 2 8篇 , ,5 增长 5 . 7O %。 省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 高, 研发人员 的 3 、科研 院所的原始创新 能力得到加
人员投入增长 2 .%, 11 占全社会 研发人 员 究开发机构 15个 , 3 社会 、 文科学 领域 民经济 和社会发 展的重大 需求和 科学技 人 的比重为 1 . 基础研究 、 37 %。 应用研究、 试 研究开发机构 1 个 ,科技 信息和文献领 术前沿问题开展基础性 、 1 战略 高技术和社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核算方法与应用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核算方法与应用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核算方法与应用研究作者:杨华领来源:《航空财会》2019年第02期摘要全面回顾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核算方法及模型,系统梳理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7年)技术创新效率有关文献。

发现,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最常用的测算企业技术效率的方法,但两者在数据处理、模型类别、结果应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使用时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关键词技术创新;效率;核算方法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绝对量增长迅速,均处于世界前列。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

2018年境内外专利申请432.3万件,比上年增长16.9%;授予专利权244.7万件,增长33.3%。

然而,代表较高创新水平、体现专利技术和市场价值的技术创新活动产出成果——发明专利授权量仅占专利授权总量的35.95%,且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维持时间超过5年和超过10年仅占46.7%和4.6%,明显低于国外发达经济体的83.5%和23.8%。

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已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我国的有效专利数量及有效时长均明显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这说明,各界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关注点是研发投入规模(数量),忽视研发产出质量,抑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视不足。

选择合适的方法或模型量化企业的研发效率并深入分析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国内外文献较多地探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一般以研发资源投入,如R&D费用表示)或技术创新能力(一般以研发活动产出,如各类专利数量表示)问题,前者聚焦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规模问题,比如企业自身特征或内外部因素是否及如何影响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

后者关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以各类专利为基础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小及影响因素。

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省际比较视角

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基于省际比较视角
[ 摘 要 ]本 文在建 立企 业技 术创 新绩 效评 价 指标 体 系的基 础上 ,利 用 D E A方 法从 规模 收 益 和技 术 有效 性等 方 面
对全 国 3 0个省 ( 区、直辖 市 ) 的 国有 大型骨 干工业 企业 的技 术创 新效 率进 行 实证 分析 。从 省级 比较 的视 角揭 示 出,辽 宁 国有 大型骨 干企业 在技 术创新 效率 方面存在人 才缺 乏 、科技 资源浪 费、设备 使 用效率低 等诸 多 问题 ,并进 一步找 出效 率偏 低 的原 因和调整 方 面 ,并在 此基础 上提 出相应 对策 。 [ 关键词 ]辽 宁 国有 大型 骨干企 业 ;创新 效 率 ;D E A 方法
s 一 分别 为 松 弛 变 量 ,表 示 产 出 不 足 值 和投 入 冗 余 值 , 为 非阿基米 德无 穷小量 ,在计 算时 可取 8= 1 0 ~。A , 、 s r + 、
s 一

2 D E A模 型及 基本 原理
数据包 络 分 析 方 法 原 理 主 要 是 通 过 保 持 决 策 单 元 ( D e c i s i o n Ma k i n g U n i t s ,D MU) 的输 入或 者 输 入不 变 ,借

0 ,则技 术有 效 ;令 K=
0 f
A ,当 K=1 时 ,称 D M U
规 模有 效 ,K <1时 ,规 模 收益递增 ,反之 递减 。
3 指标 体 系的构 建和数 据分 析
3 . 1 指标 体系 的构建
分 析问题 ,模 型如下 :
企业 的创 新 系统 是 把 创 新 投 人 资 源 转 化 为 产 出 的 系

2 0 1 3 . 1 1
宋帅官 :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效 率研究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研究——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研究——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
闫 莹( 1 9 7 9 一) 女, 山西 省 太 谷 县 人 , 中 北 大 学 经济 与 管理 学 院副 教 授 , 博士 , 主 要 从事 管理 系 统 工 程 研 究 。
*基 金 项 目 : 2 0 1 2年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项 目( 1 2 YJ C6 3 0 2 5 7 ) ; 2 0 1 3年 山西 省 软 科 学 项 目( 2 0 1 3 0 4 1 0 2 5 — 0 3 ) ; 山 西省 社 科 联 2 0 1 1
第2 6卷 第 4期
2 0 1 3年 8月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Wu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
龙_ 4 ] 通过 分析 得 出制度结 构 是重要 的影响指 标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1 8
通 过 已有文 献发 现 , 鲜有 学 者 从 产学 研 合 作 的视角来 研究 区域 企业 的技术 创新 效率 。当前 企 业 的创新 行 为 已不是 仅 靠 其 自身进 行 的活 动 , 尤
关 键词 : 产学研合作 ; 技术 创新 效 率 i D E A 方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7 3 文献标识码 : A DOI : 1 O . 3 9 6 3 / j . i s s n . 1 6 7 1 - 6 4 7 7 . 2 O 1 3 . 0 4 . 0 1 2
结论, 该 结论 存在 局 限性 , 因为各个 地 区所处 的环
其 对大 中型工 业 企业 来 讲 , 它们 可 以 根据 自身 的

国有企业与三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比研究

国有企业与三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比研究

国有企业与三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比研究作者:程正中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2期[摘要] 依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6年~2005年的数据,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标,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国有和三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认为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强于三资企业,但是投入产出效率较低。

[关键词] 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密切值法一、研究背景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直备受关注,许多学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张银亭(2003)、仵凤清(2002)、秦宪文(2002)分别对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但是,没有将国有企业与三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对比,难以全面客观的发现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罗亚非和李敦响(2005)依据《2003年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采用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人才资源投入、R&D能力、生产能力和产出与效益五个方面的16个指标,应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认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强,其次是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较弱,集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弱。

徐夏楠(2004),李志红等(2006)依据2001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数据,通过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进行初步测评,认为外资、集体和港澳台资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但是,只用一个年份的数据判断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的结论是有局限性的。

宋京(2005)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3)》的数据,通过科技人员数量、科技经费筹集、技术改造与引进吸收投入、新产品产值、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从1995年至2002年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认为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方面已经赶超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高技术产业中的竞争力削弱,主导地位逐步被外资企业所取代。

浅析辽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浅析辽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浅析辽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辽宁科技统计年鉴》中公布的相关数据,对辽宁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标签:辽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企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优化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文章根据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辽宁科技统计年鉴》中公布的相关数据,从科技基础、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等方面对辽宁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1.1 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情况2013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7297个,其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1100个,所占比重为6.4%,比2006年增长了1.7个百分点;设有科研机构的企业562个,所占比重为3.2%,比2006年增长0.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2267个,开展R&D活动的企业和设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6.3%和10.2%;小微型企业15030个,开展R&D活动的企业和设有科研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9%和2.2%。

1.2 研发人员投入情况2013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16.2万人,约为2006年的1.5倍;R&D人员合计9.6万人,其中有80%集中在大中型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合计59090人年,其中投入试验发展人员占98.9%,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投入人员所占比例合计仅为1.1%。

1.3 研发经费投入情况2013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333.1亿元,约为2006年的3.5倍,其中大中型企业占87.3%。

从活动类型来看,98.3%的R&D经费内部支出被用于试验发展方面;从资金来源来看,91.1%的R&D经费内部支出来源为企业资金。

大型国有企业R&D创新效率研究

大型国有企业R&D创新效率研究

大型国有企业R&D创新效率研究摘要:本文运用DEA方法,选取中国2008~2012年不同资本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R&D相关的投入产出数据,一方面计算并分解不同年份不同资本类型企业的技术效率,另一面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计算并分解了TFP增长率。

结论认为:(1)亟待解决国有企业资源错配问题,以提升规模效率;(2)急需促进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以推动技术进步。

关键词:国有企业;R&D;效率0 引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社会竞争和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日益重要,被视为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

因此,企业R&D创新效率逐渐成为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关注的话题。

研究国有企业效率问题的文献较多,而且多从比较不同企业资本类型的角度出发,如刘小玄和郑京海(1998)、刘小玄(2000)、刘瑞明和石磊(2010)、张晨和张宇(2011)。

这些文献重点研究了企业整体的效率问题,而伴随着R&D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企业创新效率问题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刘志迎、张吉坤,2013)。

然而,从不同企业资本类型出发研究大型国有企业R&D创新效率问题的文献鲜少。

为了补充学术界对这块内容的经验研究,本文运用DEA方法,选取中国2008~2012年不同资本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R&D相关的投入产出数据,评价大型国有企业R&D的效率大小,为大型国有企业项目研发团队创新研究献计献策。

1 方法与变量选取本文选取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运用Deap2.1软件,首先通过Charnes et al.(1978)、Banker et al.(1984)提出的方法,计算不同年份不同资本类型企业的技术效率(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从静态角度评价大型国有企业R&D创新效率;接着用F?re et al.(1994)提出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计算TFP增长率,分解为技术效率追赶速度(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追赶速度与规模效率追赶速度)和技术进步率,从动态角度评价大型国有企业R&D创新效率。

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

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

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在新时代面临着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挑战。

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的实施,对于推动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通常聚焦于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

这些领域涵盖了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领域的重点突破,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辽宁省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在先进制造领域,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致力于推动智能化制造技术的发展。

通过研发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以及先进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辽宁省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力,还能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比如,在 5G 通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辽宁省加大投入,推动 5G 网络的建设和覆盖,促进 5G 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同时,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也积极开展创新研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创新、基因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例如,某些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针对特定疾病的创新药物,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新材料的研发是辽宁省科技创新的另一个亮点。

高性能合金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些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项目对于辽宁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风力发电设备的优化、氢燃料电池的创新等,推动了辽宁省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动态评价及提升建议

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动态评价及提升建议

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动态评价及提升建议对于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动态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生产和技术实力评价:1. 产能和规模:辽宁工业企业的产能较大,拥有一定的规模优势,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2. 技术创新能力:辽宁工业企业在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部分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整体创新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3. 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部分辽宁工业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品牌知名度较高,但整体上仍有提高的空间。

二、市场开拓和竞争力评价:1. 市场份额和销售额:辽宁工业企业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与一些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差距。

2. 对外合作和进出口贸易:辽宁工业企业在对外合作和进出口贸易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优势,但在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面临诸多挑战。

3. 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定位:辽宁工业企业在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定位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加大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的力度。

三、人才和管理实力评价:1. 人才储备和培养:辽宁工业企业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强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工作。

2. 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辽宁工业企业在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方面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引入和实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能力:1. 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

2.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合作,引进优秀的科研人才,提升技术水平。

二、加大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力度:1. 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 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提高辽宁工业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1. 加大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度,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2.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四、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引入:1.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2. 加强企业内部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

科技创新引领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科技创新引领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科技创新引领下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引领力量,推动着国有企业向更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引领下的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进行研究,探讨科技创新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影响和挑战。

二、科技创新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影响1.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科技创新能够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

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科技创新还能够推动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2. 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科技创新为国有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创新产品和服务。

通过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科技创新还可以提升国有企业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有助于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拓宽国有企业的发展空间科技创新能够帮助国有企业拓宽发展空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可以打破传统产业壁垒,进入新兴领域,开发新的业务模式。

同时,科技创新还可以提升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使国有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科技创新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挑战1. 技术壁垒和人才缺口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技术专家和人才支撑,而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相对薄弱。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引入更多的技术创新人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技术壁垒也是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大挑战,需要国有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2. 企业文化和机制创新科技创新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创新文化和机制,而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推动企业文化的转型,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同时,国有企业还需要优化自身的管理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组织环境。

3. 风险管理和法律框架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国有企业需要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技术创新对于国家而言,可以推动产业升级、 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 竞争力。
技术创新对于社会而言,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技术创新的历史与发展
技术创新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工业革命时期的 机械化、电气化,到20世纪的信息化、数字化,再
到当前的智能化、绿色化。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技 术合作,在5G、云计算、大数据等领 域实现了技术创新,提供了更高效、 安全、便捷的通信服务。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带来了显 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通 过5G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网络速度和 稳定性,满足了用户对高清视频、大 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同时,也推动 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智慧城市 、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 。
成果与影响
中国石油集团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通过数字化转型,实 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国 际竞争力,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案例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案例
背景介绍
技术创新过程
成果与影响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通 信服务提供商,面临着市场需求多样 化、技术更新迅速和竞争激烈等挑战 。因此,技术创新成为其保持领先地 位的关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技术创新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与引进
国有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提 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合作创新与发展
国有企业应积极开展合作创新,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 等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国际化战略与布局
国有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国际化战略和布局,提 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32卷第4期2009年12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Liaon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Vol.32 No.4Dec. 2009 文章编号:1000‐1735(2009)04‐0505‐04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李琳琳1, 关 伟2(1.共青团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员会,辽宁大连 116021;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辽宁大连 116029) 收稿日期:2009‐09‐16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09401015);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D12ZC099)作者简介:李琳琳(1980‐),女,辽宁营口人,共青团大连市沙河口区委员会副书记;关伟(1959‐),男,辽宁岫岩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战略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以面向市场为前提,并以网络获取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为手段,研发或引进新产品、新工艺,进而将其转化为商品并获取较大的经济增长的能力.作为枟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枠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体系架构的研究,是为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工作的基础研究.关键词: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图分类号:F403.7 文献标识码:A根据枟辽宁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枠拟定的发展目标,到“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20%,行业中的骨干企业技术装备、生产工艺和产品均达到国内同期先进水平,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加快信息制造、生物工程、民用航空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信息制造产业方面,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提升,大力发展汽车电子、机床电子、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通信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整机,初步建成国家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在生物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材料、饲料用酶制剂等绿色生物制品;加快药材生物培养和拟生态条件的规模化生产,推进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培养和组织培养的产业化;大力推进高品质的重要酶制剂、氨基酸和食品/饲料添加剂的工业生产;在民用航空产业方面,采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尽快形成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民用飞机及飞机发动机产品;在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的钢材深加工产品;充分利用我省化工资源的优势,重点发展合成材料、生物化工、无机精细化工、煤化工等精细化工产品;加快推进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开发非耐材镁质材料,实现镁质材料产业向满足国民经济多领域需求的根本性转变[1].实现枟辽宁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枠确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辽宁还要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1)技术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国际和国内先进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比较,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少、资本与技术结合不够、企业R&D投入少、高新区自身科技投入少和科技人才少等方面;(2)技术创新环境如政策扶持、人才、体制创新、创新文化、法律保护、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3)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有机结合不够,一个开放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技术引进中,关键设备引进比重较高,达到65%;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不足,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之比为1:0.037;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国内外知名的工业品牌不多;(4)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空间受限,虽然在信息制造、生物工程、民用航空和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一定的产业能力,但是尚未形成在全国或在国际市场有影响的拳头产品和特色产业.一些新技术、新项目产业关联度不高,延伸产品和延伸项目短缺.有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档次低,贸而不工、工而不研、研而无果,技术集群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5)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力有待提升,部分企业科技成果消化、吸收能力不足,中试、产业化阶段投入偏低,高新科技产品的市场拓展能力有限,创新成果产业化成效不高.506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整体和集成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其构成要素也各不相同.目前,理论界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也尚未完全统一.在实践方面,不同的省、市、科研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时,所选取的能力结构也不尽一致.1 结构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结构集中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本要素及其组合方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阶段创新思想是将阶段划分为创新机会识别阶段、概念形成阶段、基型设计阶段、样品试制阶段、试销售阶段、批量生产阶段、市场实现阶段.其中,第一、二、三阶段为研究开发过程,第四、五、六、七阶段为生产和市场营销过程.从市场、技术信息的获取到创新思想的形成及其设计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小批试制和批量生产反映了生产制造能力,产品推向市场反映了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这样,基于阶段的划分就体现了3个方面的能力,即R&D能力、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为了保证上述过程的顺利实现,企业应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与较好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也应有良好的信息获取、加工、传输能力即信息化水平能力.1.1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企业技术创新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掌握了多少信息以及信息处理与加工的质量.高新技术企业应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企业外部的环境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模式的影响,以便合理的构建起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和完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并以企业基本管理模式为依据建立企业的数据库.数据库的一个基本部分是用来描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中的实际数据及其关系,另一个基本部分则是用来描述企业高层决策者的决策信息.此外,还应建立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MA)、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制造资源规划(MRP)、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专家系统(ES)等在内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技术创新活动及管理活动中各项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分析和利用,在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的同时,打造企业内部信息查询的通用平台,并可以进一步地建立Extranet,使企业与合作伙伴、供应链上游以及顾客或消费者之间达成相应的信息共享,通过Internet,企业既可以获取公司外部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可以向外部发布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并可进一步地在网上开设虚拟商店、销售网络.1.2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2].在企业技术创新进程中,要以互联网为手段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要不断创新企业的柔性价值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具有高度自由的“自由人”集合体与网络化的知识信息共同体.提高企业协调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强化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我激励的标尺.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点应该是相一致的即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因为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建立和塑造,不仅可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凝聚力、吸引力,还可以使企业进一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有助于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1.3 组织管理能力重大的社会进步离不开组织创新,同样,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离不开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及其管理手段的变革.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整体上、战略上安排技术创新和组织实施技术的能力.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组织管理能力可以为企业发现和评价创新机会,组织管理技术创新活动及与外界环境沟通的能力.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服务于企业目标发展战略,企业的创新道路如何走,必须首先对市场、技术变化趋势有所把握,并对竞争对手的创新战略做认真分析,才能充分分析企业本身的技术能力,以创新运行机制基础,选择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创新运行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中最为复杂的机制,其涵盖了从投入到产出的整个过程.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实质在于组织和管理第4期李琳琳等: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507的创新,组织创新是企业更有效率体制的建立,管理创新则是更有效方法与手段的设计和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参与技术创新的不仅是技术开发部门,而且有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资金管理部门.因此,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有赖于这些部门的有效协调,通过运行机制的合理建立,来实现这种协调和互动.1.4 研究开发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由创新资源投入与配置的效果表示,显示R&D的投入强度.研发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技术基础,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基础研究是指为了科学进步而进行的初步探索性的研究项目,这种研究活动没有特定的商业目标,但它不妨碍该企业目前或将来可能关心的那些领域的研究.应用研究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其研究对象必须是产品或工艺.试验发展(又称开发)的目的是将研究所取得的发现或一般的科学知识应用于产品或工艺上.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生产方式思路的改变、材料的替代和重组、工艺装备的革新、操作方法与方式的变更和革新,都有赖于企业R&D的投入及其研究能力的提高.1.5 生产制造能力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综合性、多层次的能力系统,既涉及诸如车间、工段、小组等层次,也关联到计划系统、技术准备系统、制造系统、设备系统和物流系统等.生产制造能力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实现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本质是把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在技术创新中,R&D活动的成果即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等只有进入到生产活动,才可能形成批量的产品投入市场,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6 市场营销能力以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出发点,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大趋势,也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着眼点.市场营销能力反映的是使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能力,体现着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和市场占有.市场营销能力包括市场调研能力和销售能力,其中,市场调研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第一位的市场营销能力.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或对产品进行重大改进时应充分分析消费者的需要,竞争态势、成本和收益,创新的可接受性和方向等.市场调研能力可从两方面反映,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是否开展这种工作,二是从创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分析中看市场调研所起的作用.从生产观念而言,市场营销着重产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就营销观念而言,则着重产品的宣传、推销,因此,应使目标消费者或用户了解并愿接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并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使新产品有顺畅的流通渠道.2 体系设计2.1 设计原则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是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涉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力[3]:(1)全面性.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尽可能多地选取可以概括并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所涉及的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2)可操作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兼顾理论性与可行性,在实践中,有些时候虽然从理论的角度可以设计出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体系,但也应考虑到指标数据采集的难易程度,且应尽可能采用易于量化的指标;(3)系统性.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个指标间应该具有一定的内在技术、经济联系;(4)科学性.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规律.2.2 体系架构(见附图)508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投入能力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事R&D的专职人员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各层次学历职工人员数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非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管理能力创新倾向(创新频率)产品创新数工艺创新数创新机制创新战略创新风险预测评估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先进程度评价研发成功率研发项目数自主研发成功次数占研发总数的比重专利与专有技术授权专利数非专利技术成果数自主创新产品占创新产品的比重主要产品更新周期制造能力设备水平先进程度现代制造技术采用率———采用现代技术生产的产品占企业生产产品总数的比重引进技术达成率———引进技术产品产量占引进技术产品设计产量的比重标准化工作水平营销能力市场了解程度营销体系的适应度营销网络化程度企业的专职销售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销售网点数量销售费用投入强度———企业销售费用投入占企业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产出能力新产品销售份额———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比重技术贸易指数技术购入额技术售出额市场占有率———新产品销售量占年度市场总销量的比重企业竞争力创新效率附图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文献:[1] 关伟.基于系统论观点的企业技术改造二重性与优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7):96‐101.[2]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企业管理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231.[3] 科技部专题研究组.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17.Theindicatorsystem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abilityevaluationinhigh‐techenterprisesinLiaoningprovinceLILin‐lin1, GUANWei2(1.DistrictofCommunistYouthLeagueCommitteeShahekou,Dalian116021,China;2.ResearchCenterforMarineEconom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Abstract:Asonekindofstrategicindustry,thehigh‐techindustryisthemainimpellingforcetoecono‐mygrowthandthesocialprogressinthefuture.Enterpriseisthemainbody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bilityofthehigh‐techenterprisetakefacesthemarketasaprem‐ise,andgainsthemarketandtechnicalinformationsthroughthenetworkasamethod.Itdevelopsorintroducesthenewproduct,thenewcraft,thentransformsitforthecommodityandgainstheabilityofeconomicgrowth.Asgradualachievementof“theappraisalofhigh‐techenterpris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bilityinLiaoningProvince”,andonthebasisofmakingthestructureanalysistotheevalua‐tingindicatorsystemofthehigh‐techenterpris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bilityinLiaoningProvince,weinvestigatethesystemconstruction,whichisthebasicresearchforthehigh‐techenterpris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bilityevaluationexerciseinLiaoningProvince.Keywords:Liaoningprovince;high‐techenterpris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bilityappraises。

国有企业改革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

国有企业改革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

国有企业改革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笪周彬(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5)眼摘要演国有企业推动科技进步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改革进入新时期后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混合所有制下也应发展国有企业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

国有企业不仅有义务也有能力开展技术创新,这样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经济转变发展方式。

国家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国有企业自身也应该主动调整。

眼关键词演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科技;研发;战略眼中图分类号演F062.9;F124.3眼文献标识码演A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4)01-0020-05收稿日期:2013-12-10网络出版网址:/kcms/doi/10.13253/ki.ddjjgl.2014.01.003.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1-817:2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和难点:风险分析、控制系统和激励机制研究》(12&ZD06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企业研发活动外部激励机制的优化与协调研究》(12JJD790008)。

作者简介:周彬(1980-),男,安徽利辛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增长理论、产业经济学创新研发、公共经济学土地财政等。

2014年1月第36卷第1期Jan.2014Vol.36No.1一、引言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拨改贷、债转股等阶段,但是直到上世纪末期仍存在大面积亏损。

1999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自那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加速推进的阶段,并逐渐形成了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两大体系。

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动态评价及提升建议

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动态评价及提升建议

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动态评价及提升建议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拥有众多的工业企业。

评价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动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能规模:辽宁省拥有众多的大型工业企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等。

这些企业的产能规模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二、科技创新:辽宁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很多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拥有了一批核心技术和专利。

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企业赢得了市场竞争的优势。

三、产品质量:辽宁省的工业企业注重产品质量,通过不断提升生产技术、加强质量管理等手段,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些企业的产品已达到国际水平,并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四、国际影响力:辽宁省的工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一些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了品牌形象,并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从提升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二、加强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工业企业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升级。

针对当前工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企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通过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实施全员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通过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共赢的产业集群,提高整个地区的工业企业发展实力。

五、加强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寻找合作机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辽宁工业企业发展实力的动态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包括产能规模、科技创新、产品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摘要]本文在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DEA方法从规模收益和技术有效性等方面对全国30个省(区、直辖市)的国有大型骨干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

从省级比较的视角揭示出,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方面存在人才缺乏、科技资源浪费、设备使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并进一步找出效率偏低的原因和调整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创新效率;DEA方法
1引言
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辽宁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进行全面改革,其活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释放,经济效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引领老工业基地振兴不断向前推进。

新时期新形势下,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积极参与竞争和合作,在科技创新方面,北方重工、沈阳机床、鞍山钢铁集团等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需要站在全国的角度来考量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究辽宁企业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模型)对全国30个省、区、直辖市(除西藏)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探讨了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方面与其他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为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找出效率不足的原因及调整方向,为提高辽宁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决策依据。

2DEA模型及基本原理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原理主要是通过保持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DMU)的输入或者输入不变,借助于数学规划和统计数据确定相对有效的生产前沿面,将各个决策单元投影到DEA的生产前沿面上,并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DEA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

DEA方法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它能充分考虑对于决策单元本身最优的投入产出方案,因而能够更理想地反映评价对象自身的信息和特点,同时对于评价复杂系统的多投入多产出分析具有独到之处。

本文应用DEA中的BCC模型(考虑规模收益状况)分析问题,模型如下:
3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数据分析
3.1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的创新系统是把创新投入资源转化为产出的系统。

科学合理地选择投入与产出指标对于有效地使用DEA模型十分重要。

通过对研究目的、模型要求和
设计原则的分析,构建投入与产出指标如下。

一是创新投入指标。

包括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x1,%)、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x2,人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x3,万元)、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4,%)、消化吸收经费支出(x5,万元)以及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引进国外技术支出之比(x6,%)。

二是创新产出指标。

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y1,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y2,%)、有效专利数量(y3,项)以及专利数占全部比重(y4,%)。

以上指标的统计口径均为国有大型骨干工业企业,本文选择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有大型骨干工业企业作为评价对象,对其自主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原始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本研究采用EMS1.3软件选择投入导向的DEA模型进行求解。

3.2数据分析结果
从综合技术效率分析角度来看,C2R模型最优值为1 的地区达到了DEA 有效,既是技术有效的,又是规模有效的,说明这些地区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的创新绩效评价较好。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有10个地区达到了DEA(C2R)有效:天津、吉林、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重庆、贵州以及青海。

辽宁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69,在全国30个省市直辖市中排名第18名,与最优的效率值存在一定差距。

这表明辽宁国有大型企业创新效率不高,所投入的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从纯技术效率分析角度来看,分析结果中纯技术效率为1的决策单元共有15个地区,除了上面提到的10个地区外,还包括北京、云南、甘肃、宁夏及新疆等五个地区。

这说明了这15个地区的投入资源使用是有效率的,无浪费现象。

辽宁纯技术效率值为0.74,排名22名,排名较为靠后,这表明辽宁企业在创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较大的浪费或利用效率较低,也说明辽宁高新技术产值虽然较高,但技术创新效率对其贡献率不大。

从规模效率分析角度来看,全国也有上述10个地区的规模效率达到最优,说明这10个地区处于规模收益最佳状态。

浙江和山东两个地区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包括辽宁在内的其他18个地区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

辽宁的规模效率值为0.94,接近于1,这说明辽宁可以通过继续提高投入规模增加产出水平。

4结论与对策建议
从全国30个城市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其技术创新效率也较高,例如,上海、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区,而一些地区比如吉林、重庆、海南、福建等地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不靠前,但其创新效率较高,发展潜力较大。

辽宁在技术创新效率方面表现较差,甚至一些指标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滞后于辽宁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以及突破辽西北三大发展战略驱动下,注重强化规模发展,以此获得短期内规模收益,而对具有战略意义,能够创造真正价值的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二是随着辽宁大型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国内外市
场竞争,企业主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但由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配套机制不完善,导致创新的核心动力不足或者科技资源严重浪费,例如,辽宁国有大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这两个指标在全国均排在前列,但新产品销售收入及有效专利数却排在全国中下游。

三是研发人才投入相对于发达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

辽宁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 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结合对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结果,提高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率先突破一大批核心技术。

辽宁工业基础雄厚,一大批大型企业集中在对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制造业。

这就需要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加强对科技成果的承接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承接科技成果,支持大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一对一”的、长期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对技术领先的领域要不断扩大优势,加快核心产品的技术升级。

二是提高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二次创新能力。

辽宁吸收消化与引进技术经费支出之比为1∶1.25,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为6∶1,说明辽宁企业过分依赖对设备等硬件的引进,而对引进后技术的消化吸收不足,在引进基础上的创新则做得更少。

因此,企业在科研经费使用上要优化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不断提高技术软件的开发、创新人才的培养、技术创新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等无形资产上的投入比例,降低购置设备、仪器等有形资产的投入,加大对引进后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二次创新能力。

三是加大创新人才的投入。

企业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他们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的成败。

目前辽宁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人才短缺、管理人才短缺是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的最主要的障碍,为此,辽宁企业必须要以强烈的人才意识,全新的人才观念,长远的育才战略,真诚的聚才方式,完善的激励机制,尽快形成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建立一个公平的业绩评估体系,培育出一支数量稳定、素质较高的与企业发展相适宜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罗登跃.基于DEA 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
[2]袁辉,戴大双,姜照华.基于DEA方法的国有企业效率评价与改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4).
[3]冯缨,滕家佳.江苏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
[4]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呼唤配套机制[EB/OL].中国经济网/districf.shtml,2006-11-14.
[5]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