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导学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9
重点难点
1、重点: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规范。
2、难点:利用网络为学习服务。
教学方法
1、教法:情感导入法和鼓励教学法。
2、学法:动手操作和自主学习。
电教教具
课件
教学具
1、教具准备:多媒体。2、学具准备:课本、笔。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随记
(1)信息系统运行速度明显减慢;
(2)平时运行正常的计算机突然经常性无缘无故地死机;
(3)文件长度发生变化;
(4)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5)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6)丢失文件或文件损坏;
(7)屏幕上出现异常显示;
(8)计算机的喇叭出现异常声响;
(9)网络驱动器卷或共享目录无法调用;
(10)系统不识别硬盘;
一、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工作,稳定学生情绪,提问上节课的基本知识。
二、导入新课
1.知道信息素养的定义。2.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内容。
3.知道网络规范的基本内容。4.养成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良好习惯。
三、新课学习
1、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其共有特性以盗取用户信息为目的。
2、系统病毒。
系统等。其主要感染windows系统的可执行文件。
3、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其主要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
4、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其特点是采用脚本语言编写。
5、后门病毒。
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其通过网络传播,并在系统中打开后门。
教学反思:
通过对计算机病毒新的认识,学生感觉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应该文明上网,保护我们的家园,热爱我们的祖国。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导学案(精品)
合作 任务 2.探讨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探究 任务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任务 4.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展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
展示 2. 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交流
3. 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反馈 1. 小结信息的特征,并举出对应的实例。 小结 2. 谈一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达标检测
单选题 1.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这主要体现了信 息的( ) 。 A、共享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压缩性 2.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某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时时 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在这个事例 中,体现了信息的(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老黄历”看不得。例如,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误事,这说明了信息具有( ) 特性。 A、共享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依附性 4.下列不属于信息传播方式的是( ) 。 A、光盘 B、因特网 C、电视 D、信号灯
达标检测
1.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 年。 2.键盘、鼠标、手写板、光电笔、话筒(麦克风) 、扫描仪属于 设备。 3.衡量中央处理器(CPU)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 ,简称“ ” 。 4.主机里最大的部件是 ,是一块印刷电路板,有各种插槽和接口,用来安装 CPU 和 其他的板卡。 5.主机机箱上“RESET”的作用是( ) A.关闭计算机的电源 B.使计算机重新启动 C.设置计算机的参数 D.相当于鼠标左键 6.在下列设备中,哪能个属于输出设备( )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微机系统 7.显示器的( )越高,显示的图象越清晰。 A.对比度 B.亮度 C.对比度和亮度 D.分辨率 8.一个完整的计算机体系包括( ) 。 A.主机、键盘和显示器 B.计算机与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8.关于微型计算机的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存储器中的信息不能直接进入 CPU 进行处理 B.只有在一台计算机上将软盘格式化以后,它才可在各种计算机上使用。 C.软盘驱动器和软盘属于外部设备。 D.若将软磁盘的索引孔用不透光的胶带纸盖住,磁盘上的信息将只能“读”,不能“写”。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导学案第15周 1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导学案第15周 1----dea063cc-7154-11ec-
9abc-7cb59b590d7d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导学案第15周1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卷指导计划第15周(1)
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系列
静海实验中学导学案例研究
年级:七年级学科:信息技术主备:徐善栋审核:徐善栋课题:接入互联网络课型:新课授课时间:2021-2021第十五周(1)【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了解局域网的常用组件。
[学习要点]网络分类[学习难点]网络组件[学习提示]
【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
阅读课本p80并完成以下练习。
1、计算机网络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了通信联系和资源共享。
2.根据覆盖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和。
局域网的常用组件
1.服务器:网络中向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的专用计算机称为服务器。
4第1页器。
三、训练反馈局域网的网络构成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1、星状网2、环状网3、树形网4、网状网5、总线型网络。
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目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关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什么是信息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教学难点】:1、信息概念的理解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学习探究】:一、信息1、引入:用一段视频引出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它又有何特征?它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有何影响?(举例):古代:“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现代:(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2):(3):2、在做了上述举例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1、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信息普遍存大于自然、人类社会之中。
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也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2、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
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
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
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
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3、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应用。
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硬盘等。
3.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示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
2.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掌握。
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文件管理。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输入方法。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等。
教学内容:1. 文件管理: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2. 基本输入方法: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等。
3. 文字处理:使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
4. 表格处理:使用Excel进行表格制作。
教学活动:1. 讲解文件管理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讲解基本输入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讲解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文件管理的掌握。
2.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基本输入方法的掌握。
3.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掌握。
第三章:网络的基本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 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
3. 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 浏览器的使用:打开网页、切换网页等。
3. 搜索引擎的使用:输入关键词、查看搜索结果等。
教学活动:1.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一、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全面掌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内容,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研究效果。
二、导学步骤1. 课程概述- 介绍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安排。
-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明确研究目标。
2. 课程导入- 利用问题、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为本课的研究做好铺垫。
3. 研究重点与难点- 分析本课的研究内容,明确研究重点和难点。
- 提醒学生注意关键概念和操作技巧,预估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供解决思路。
4. 研究任务- 分配研究任务,让学生按照教材的研究顺序逐步完成。
-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信息搜索和整理的能力。
5. 研究检测- 设计相关练或小测,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核心内容。
- 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批评意见。
6. 课程总结与拓展- 进行本课的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 提供一些拓展资源,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信息技术。
三、导学效果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研究态度、思维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补救。
四、教学反思及优化对本次导学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的建议。
同时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导学案(全册)》的大致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教材的章节和课时进行详细设计与安排。
信息技术七年级导学案(导学课)
执笔:初审:审核:授课人:
使用时间2017年9月日班级:七()
导学课累计1节次
班级:姓名:小组: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课堂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了解信息技术课堂小组的安排和预习来自展示规范;【课前预习案】
一、知识回顾:1.预习和了解课本的整体情况。
2.预习和掌握信息技术课堂要求。
二、预习指导:1.全面了解课本的相关内容。
2.掌握课堂要求。
【课内探究案】
一、明确目标(2分钟)
让学生自行阅读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独学10分钟)
学生自行看书和课堂要求的内容。
三、小组预习,合作交流(5分钟)
查看各小组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四、小组交流展示(20分钟)
安排随机提问小组,让小组展示预习情况,按小组展示情况给小组量化打分。
展示要求:小组长要组织好组员,节约时间;组内补充不加分,外组补充加1分。
【能力提升案】
【自主反思】
七、达标测评(知识盘点)
信息技术课堂的八点要求是: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心得感悟: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学会使用常用软件,如Word、Excel等;(4)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信息素养;(2)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信息资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关爱他人隐私。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功能;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 常用软件(如Word、Excel)的基本操作;4. 网络的基本知识及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功能;(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常用软件(如Word、Excel)的基本操作;(4)网络的基本知识及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Windows操作系统的深入应用;(2)常用软件的高级功能;(3)网络资源的筛选与评估。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作品完整性、创新性、实用性等;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计划1. 第1-2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功能2. 第3-4周: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 第5-6周:常用软件(如Word、Excel)的基本操作4. 第7-8周:网络的基本知识及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5. 第9-10周: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6. 第11-12周: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7. 第13-14周:实践活动与作品展示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或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2. 讲解与演示:清晰讲解知识点,并进行操作演示;3. 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能力;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学习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了解启动顺序以及启动过程中各个部件的作用。
学习计算机的关闭方法,了解正确关闭计算机的重要性。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组成,如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文件、调整系统设置等。
2.3 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习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常用应用程序。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3.2 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Word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编辑区等。
学习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编辑文本、设置字体格式等。
3.3 文字处理的高级技巧学习如何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排版、插入图片、创建表格等。
学习如何保存、打开和打印文档。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 Office等。
4.2 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Excel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
最新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1)
2判断
1、信息可通过人的身体器官感受到,有的信息可通过仪器间接感受到。()
2、信息不必依附某种载体、可以单独存在。()
3、信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有信息意识。()
4、凡是信息,都是真的。()
5、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遥感技术等。()
2、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学会用语言描述所了解的知识。
3、通过网络或课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2、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习惯。
重、难点
二、课堂学习:(自主探究,拓展延伸)
(一)新课导入:
从当今学生关注的上海世博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看书等来了解或掌握以下内容
1、理解“信息”是什么?
2、区分信息与信息的载体(媒体)
3、信息有哪些基本形式
4、知道信息对人类社会所起到的作用
5、学会正确辨认信息的真伪,培养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
和信息素养。
6、了解目前常见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的方法
7、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历及应用
8、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
学习的影响。
(三)目标检测:(当堂检测,及时批改。5—10分钟)
1单选:
1、下面是信息的选项是。
A报刊B报刊中的文字C报刊中的图片D新闻
2、声音形式的信息可通过以下载体进行传递。
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内容:教案名称: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1.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感受。
Step 2: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记录关键信息。
Step 3:课堂讲解1. 教师根据自主学习情况,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基本原理。
Step 4:实例分析1.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Step 6: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二、教案内容:教案名称: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2. PPT课件。
3. 计算机操作实践。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3)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桌面、菜单、窗口、文件管理等。
3. 教学方法:(1)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2)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概念及关系。
(2)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对计算机有什么了解?计算机有哪些组成?2. 讲解与演示:(1)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
(2)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3)讲解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桌面、菜单、窗口、文件管理等。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提问:你们还能想到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哪些应用?四、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调查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何改进措施?4. 针对学生的差异,如何调整教学策略?5. 如何在下一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第六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域名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功能;(2)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软件使用方法;(4)学会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信息素养;(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的认识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3. 计算机的功能第2课:操作系统的使用1. 操作系统的概念2. 窗口操作3. 文件管理第3课: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字体设置3. 段落设置第4课: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1. 表格的基本操作2. 单元格设置3. 表格样式设置第5课: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1.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2. 幻灯片设计3. 动画效果设置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2. 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信息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意识等;2. 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如作业、测试等;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3. 网络资源:教学课件、视频、案例等;4. 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计算机的认识与操作系统的使用2. 第3-4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 第5-6周: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4. 第7-8周: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 第9-10周:网络资源的使用与信息安全6. 第11-12周:综合实践与评价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差异教学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七年级信息技术导学案15
4)具体展示一张板报,强调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整体布局,图片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叠放次序,对于整个版面至关重要。
任务2利用搜集的材料制作板报。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整个制作流程是什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把学生都认同的过程进行总结,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做的不规范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作品中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英语You are so great.)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学习中去,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和好胜心,激发创作欲望。尤其是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学生会投入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精神。这个任务体现本课的重点,插入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及设置格式,自选图形的应用,叠放次序,以及浏览网络等。
重点难点
1、重点:艺术字形状、颜色设置等基本操作。
2、难点:艺术字形状、颜色设置等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
1、教法:情感导入法和鼓励教学法。
2、学法:动手操作和自主学习、小组学习。
电教教具
课件
教学具
1、教具准备:多媒体。2、学具准备:课本、笔。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随记
一、组织教学: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3、感悟与总结
1)学生作品展示,评出“优秀版面设计”奖,“内容精彩”奖,“原创”奖等几个奖项,通过对比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反思,增加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增强自学能力。
2)学生总结本节课用到的所有知识,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初一信息技术学案【三篇】
初一信息技术学案【三篇】导读:本文初一信息技术学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认识Windows XP》【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windowsXP窗口的组成;◆熟练掌握windowsXP窗口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使学生初步了解WindowsXP窗口的组成;◆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WindowsXP窗口的基本操作。
3.情感念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兴趣,进一步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windowsXP窗口组成及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windowsXP窗口的操作。
【教法选择】采取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法。
【教学难点】windowsXP窗口的操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设置情景:展示一个学生邋到问题时的动画。
2.引入课题:引出本节课课题——WindowsXP的知识。
、学生活动思考,聆听windowsXP教师活动明确windowsXP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教师活动打开windowsXP让学生观察桌面。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回答桌面上的内容。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教师活动1.布置学习任务一以我的电脑为例,说出窗口的组成。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3.布置学习任务二,对窗口的操作。
学生活动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
2.结合教材及网上教程完成任务二。
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协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教师活动1.引导和激励各组的探索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归纳对窗口操作的各种方法。
2.引导学生说出对“我的文档”等其他的窗口进行操作。
学生活动动手实践,遇到问题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教师活动1.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2.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目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关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什么是信息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教学难点】:1、信息概念的理解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学习探究】:一、信息1、引入:用一段视频引出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它又有何特征?它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有何影响?(举例):古代:“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现代:(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2):(3):2、在做了上述举例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1、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信息普遍存大于自然、人类社会之中。
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也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2、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
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
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
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
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3、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由此故事得出信息的。
4、显示案例,如“根据书面通知去参加一个活动,结果空等一小时,因为活动临时变更地点,而最新的电话通知因没带手机而没有接到”、“父亲去某城市开车迷路,因为使用了旧地图”等等。
这件事说明了信息的。
5、一个面包分给大家吃,分的人越多,每人吃的越少:而一句赞美的话说给大家听,听的人越多,快乐的人也越多。
以此来讲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鼓励大家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
这件事说明信息具有。
三、课堂练习: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A 信息时效性 E 中国田径110M 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B 信息价值相对性 F 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C 信息真伪性H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D 信息传递性G 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四、总结:1、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2、信息的特征信息具有的特性有好多,如时效性、可共享性、依附性、价值性等等。
五、作业:1、请使用一些生活和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信息的特征。
第2课《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活》【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目标:培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识别信息2、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教学难点】:养成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中央新闻联播每天都传达着国内外重大的时事,同学们喜欢上网冲浪,获取课本上所不能得到的知识和资料。
这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魅力。
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请同学们例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例子。
二、学习探究自主探究:(展示网页,内容为教材的阅读与思考部分),提出问题:如此惨重的自然灾害能不能减轻或避免,怎样做就能减轻和避免?——海啸预报机制和潮汐检测系统学生思考回答后立即转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带着问题学习(学生阅读教材:计算机技术)图片中显示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交警使用的POS机,是不是应用了计算机技术。
3 现在我们生活中用手机进行通信联络,你知道上个世纪上半叶是用什么进行通信联络的吗?古代战争中是怎么样传递军事信息的?4 你见过或听说过GPS车载导航系统吗?它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哪些方便?小结: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等共同构成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作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方面:1、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举例:。
2、通信技术:人与人之前传送、互通信息的技术。
举例:。
3、微电子技术:采用微米级加工工艺,在半导体材料芯片上制造微型化电子元器件和微型化电路的技术。
是现在信息技术的基础。
举例:。
4、感测技术:是用传感器来感知、探测信息的技术。
举例:。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即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1)、语言的产生和应用:语言产生于社会,产生于全体的使用者,产生于社会的约定俗成。
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猿到人进化重要标志,信息在人脑中存储和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
2)、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文字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信息可以大量地生产、存储和流通,更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4)、电报电话、电视和其它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
5)、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的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得到惊人的提高。
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浪潮。
三、上机练习1、了解Blog网站,登陆并申请建立自己的Blog。
2、讨论Blog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哪些影响?四、布置作业学习在自已的Blog上发表文章,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感受,申请自己的免费邮箱第3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学习目标】( 1 )信息处理需要信息处理工具,当今使用最广泛的信息处理工具是计算机;( 2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说出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的名称及各自的功能;( 3 )了解主机内部基本构成,理解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 4 )理解计算机软件及其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1、计算机的发展史;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自主学习】要求:结合导学案基础知识及问题导航,高效预习课本。
问题导航: 1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2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学法指导】1 、依据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要求,进行快速、高效预习。
2 、按照合作探究要求,积极讨论,精彩展示。
【自学提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信息社会,每个人都在进行着信息处理工作。
信息处理工作可以是信息活动的某一过程或环节,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活动过程。
信息处理的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
信息处理需要信息处理工具的,下面就以计算工具为例来了解一下信息处理工具的发展。
一、从手脑计算工具到计算机器这部分内容介绍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从手指计数到今天的计算机,要从历史角度来认识计算工具。
电脑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对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及教育模式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
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素质中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它与阅读、写作等基本技术一起,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电脑,也称为电子计算机或计算机。
自从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
信息处理需要信息处理工具,当今使用最广泛的信息处理工具是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发展史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不同,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 1946 年,结构上以 CPU 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 1958 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语言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 1964 年,结构上仍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一定发展,计算机处理图像、文字和资料功能加强。
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 1971 年,应用更加广泛,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发展及软件业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目前,计算机正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巨型化:高速度、大容量、功能强 (2) 微型化 (3) 网络化 (4) 智能化四、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领域1 、计算机按照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分类,有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微型机 PC ()。
计算机按照设计的目的和用途分类,可以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两种。
我们日常使用的微机就是通用计算机;专门与某些设备配套使用的计算机就是专用计算机。
2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作为一种通用的智能工具,具有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通用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它具有记忆功能、逻辑判断能力以及程序控制能力。
(1)运算速度快(2)运算精度高(3)通用性强(4)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能力(5)程序控制能力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自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并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和巨大的影响。
(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3)实时控制(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工程(5)计算机通信(6)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人造卫星到日常生活,从科学计算到儿童玩具都有计算机的踪影。
人们只有提高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水平,才能使计算机充分发挥作用。
五、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教材 11 页信息岛中给出了计算机工作原理图,图中的实线代表“控制信号”的流向,包括原始数据、中间数据、处理结果、程序指令等。
虚线代表“数据信号”的流向。
接下来教材对组成计算机的五大部件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作了详细的介绍。
计算机具体的工作流程学生可以参考教材 11 页的信息岛“计算机工作过程”了解。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这一部分内容是比较抽象但又非常重要的内容。
下面介绍一个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再让学生结合例子阅读教材,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
例子剖析:首先我们先用计算机键盘将作文内容输入到 word 软件中——存盘——点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印”命令——放纸并将作文内容暂存到打印任务中——通过打印机打印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