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与语言变异

合集下载

模因论视阈下词义变异现象研究

模因论视阈下词义变异现象研究

模因论视阈下的词义变异现象研究摘要语言变异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词义变异是其主要的体现形式。

词义变异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现象。

本文认为,将词义变异纳入语用研究的范畴,从模因论角度重新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这种现象的本质,看到其深层动因和理据。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词义变异复制传播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众所周知,语言的使用需要规范的制约,否则就易出现言语病而影响交际。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人们又故意突破、背离语言规范,造成表达形式上的突兀感与陌生化的心理刺激,使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出现很大程度的偏离,而正是这种表达形式上的新奇感才激发话语受众调动更多的心智努力来构建意义,并促使他们体味话语中的隐含意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从而使言说者的特定交际意图得以彰显或实现。

我们把这种为了特殊语用目的而偏离语言规范的言语行为称为语言变异(language deviation),其特点是“形在凸显,意在交际”。

leech(1969)曾归纳出八种语言变异形式:词汇变异、语音变异、语法变异、书写变异、语义变异、方言变异、语域变异、以及历史时代变异,其中词汇变异是语言变异中最敏感的部分,词汇变异主要体现为词义变异。

本文认为,变异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现象,任何变异都体现了特定的语用目的和含义。

因此,本文将运用模因论,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词义变异现象进行剖析。

一无辜受过的“gate”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获得连任,在竞选期间派人潜入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窃听对手谈话并录音,事情败露后,面对司法调查,尼克松又以谎言开脱,但最终难辞其咎。

为了避免遭到弹劾,尼克松被迫辞职。

此事一出,举国哗然,若非福特总统赦免,尼克松将锒铛入狱。

这件事被称为水门丑闻(watergate scandal),它成为美国该年度的热门话题,进而演化为政治丑闻的代名词。

论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及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

论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及研究语言模因的意义
揖参考文献铱 咱员暂何自然.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袁2003(2). 咱圆暂陈琳霞袁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渊3冤. 咱猿暂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渊11冤. 咱源暂高媛援基于模因论的网络语言[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袁2008(5). 咱缘暂徐晓莹袁包红芳.基于语言模因论探讨英汉互译策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袁 2012(6).
就语言模因与语言教学而言袁尤其对于外语教学而言袁意义重 大遥 根据语言模因理论袁外语教学应该提倡多背诵袁多输入原汁原味 的语句袁以便头脑中有大量的可运用复制和传播的资源袁从而模因 成讲话者需要表达的语句遥 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方式也要求我们即要 学会用同一形式表达不同信息袁又要学会传达同一信息时套用不同 形式遥
2004袁4援
咱责任编辑院薛俊歌暂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191
们常被老师教导野师傅领进门袁修行在个人冶等袁这类的语言模因是直 接性的袁 既没有改变原有语言模因的内容也没有改变原模因的形式遥 另一类基因型袁就是模因内容没有变可形式有所改变袁这类例子在网 络上比比皆是袁如野拜拜咯冶复制成数字野886冶袁野版主冶复制成野斑竹冶袁 野丑女冶复制成野恐龙冶袁野丑男冶复制成野青蛙冶等等遥 就表现性而言袁就以 相同的形式按不同的需要复制不同内容的模因遥 例如一些俗语或民 谣袁其具体内容以在现在失去应用价值袁但其语言形式依然可以在新 的环境中被得体的应用袁并能足够的表达其新的心意遥 如某治疗痔疮 的医院打出广告野久痔渊治冤不愈袁到伊伊医院冶等遥
就语言模因与文化而言袁无论是我们讲的第一语言还是学习的语 言袁都会受到我们文化的熏陶遥 如莎士比亚著名诗句野to be or not to be ,that爷s a question冶模因成野噎噎是个问题冶渊跳不跳槽袁是个问题曰答 不答应袁是个问题冤袁这说明此时语言模因受到外国流行戏剧这一文化 的影响遥

语言变异_本质_因素与结果_郭风岚

语言变异_本质_因素与结果_郭风岚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语言变异:本质、因素与结果郭风岚提要 本文讨论语言变异的本质、影响变异的因素及结果,认为语言变异是言语交际活动中受非语言要素即外因和语言要素即内因的制约而导致的交际者语言使用上的差异,非语言要素和语言要素在语言变异中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语言变异最终会出现断裂性变异、进行中的变化、完成了的变化三种结果。

关键词 语言变异;语言要素;非语言要素;断裂性变异;进行中的变化;完成了的变化一 语言变异的本质自从20世纪中期“有序异质(o r d e r l y h e t e r o g e n e o u s)”语言理论兴起以来,语言变异(v a r i a-t i o n)就成了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与研究单位。

本文所讨论的语言变异也是在社会语言学框架下进行的。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不是一个纯而又纯的自足的同质的有序符号系统,而会因交际者、交际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充满了“有序的”变异,可以说语言变异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变异无处不在,只要人类言语交际活动存在,语言变异就会发生,所以语言变异也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者们的重视。

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异的认识更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拉波夫(W i l l i a mL a b o v)认为,语言变异就是“对同一件事物存在不同的说法”(转引自祝畹瑾1992:100)。

拉波夫的这一经典定义被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者们作了更加具体的诠释或补充,诸如:语言变异“是指语言运用上的变化和差异,它是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语言上的变体表现出来的”(祝畹瑾1992:7);语言变异“指的是某个语言项目,在实际使用着的话语中的状况”(陈松岑1999:48),等等。

虽然描述不同,但学者们对语言变异的界定都反映了语言变异的本质特征。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我们认为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处于时间—空间—社群(即社会人群)三维世界中,语言变异即发生在其中,因此,可以说语言变异是言语交际活动中受异质的非语言要素即外因和同质的语言要素即内因的制约而导致的交际者语言使用上的差异,它具有如下特点:(1)语言变异是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语言上的差异。

从模因论角度看网络语言变异

从模因论角度看网络语言变异

2010年8月第3l卷第4期湘南学院学报J ournal of X i a ugnan U niver s it yA ug.,2010v01.31N o.4从模因论角度看网络语言变异杨金凤(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漳州363000)摘要:模因论是阐释语言及其相关语言现象的新理论。

网络语言是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语言变体。

网络语言通过重复和类推的方式获得广泛的复制和传播。

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网络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变异,可以为研究网络语言变异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模因;网络语言;变异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73(2010)04—0060一03引言网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驻中国以来,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互联网为媒体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广泛,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正吸纳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形成特殊的交流群体,我们称之为网民。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语言有了更为丰富的传播媒介,如:电视、书刊以及网络这样的语言载体,这些都有益于语言的交流和发展。

以网络化、数字化为特征的通信方式给人们的信息交流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语言源自生活,反映生活。

当人们大踏步的走入网络时代之时,一种新兴语言也应运而生——N e晰诎speech,即网络语言。

在互联网上,网民们通过B B S(电子布栏)、网上论坛、虚拟社区、聊天室、I C Q、M SN、Skype、网络游戏为主要载体进行交流,因此,根植于传统语言但又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这一新的语域得以浮出水面。

网络语言从性质上说,不是一种新语言,而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是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所使用的语言系统,在这个言语社团里,谁都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创造新的用法。

一旦一种语言的突破得到大家的认可,就会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

例如,偶(我)、稀饭(喜欢)、菜鸟(t r ai nee网上新手)、大虾(网络高手)、3x( t hanks)、酱紫(这样子)、帖子(指网络论坛上发表的文章)、灌水(指论坛中乱发帖子)、闪(离开)等等,这些时尚新词在网上被广为模仿、复制和流传。

基于模因论的英汉网络语言特点分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汉网络语言特点分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汉网络语言特点分析作者:于洋王馨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51期【摘要】本文对网络语言的兴起、传播以及模因论的概念、实质与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将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进行了对比,对模因论背景下英汉网络语言的使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旨在研究如何以模因论为视角使英汉网络语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模因论网络语言强势模因弱势模因【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44-02一、模因论概述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新理论,是语用学领域中一个新兴并充满生机的学科。

模因作为文化的信息单位,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给了人们一个了解世界和生活的更具根源性的解释。

模因以模仿为基础,是文化信息传播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作为模因的一种,语言模因是语言的信息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复制传播,从而使语言得到丰富和进化。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变异与模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就如病毒那样被复制传播,像基因那样得以继承和变异。

二、网络语言的模因分析网络是信息传播的媒介,网络语言与模因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网络语言传播的目的是通过社会不同群体的传播,让其受众获取信息,并在传播过程中广泛流传,不断发展。

而网络语言的社会化旨在使其得到广泛流传,这是模因作用所导致的。

模因是一种可传染的信息模式,它可以感染人类的大脑,模因也是一种认知或行为模式,由一个人传输到另一个人,由一个宿主传递到另一个宿主。

什么样的语言模因才称得上成功的网络语言?英国著名科学家Dawkins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指标来衡量: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值均比较高的模因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有效地模因应该是那些能够引起高度重视而又被长期保存于记忆的模因。

有很多模因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流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易于被记忆。

从模因理论视角看流行词语的衍生和语义变异

从模因理论视角看流行词语的衍生和语义变异

“ 因”一词则是模仿 了 “ 因”一 词翻译而成 。 想和文化传播 的载体 。 a k s 模 基 D w i 认为, n 模因是以实在
D w is a k 的主要 目的是 为 了说 明文化 进化 的规律 , n 在 的 形式存 在 的 。 认为 , 文 的进 化 论这 种 学说 , 他 达尔 它
语 看语 言的创 意性 与趋 同性 ( 夏丽 虹 19 99年 ) 等等 , 都 有 可 能成 为模 因 。 何字 、 、 任 词 短语 、 、 落 乃 至 句 段 或 者研究 某 具体 流行 词语 的语义 变 迁 , 比如 :某某 ” 篇 章 , 通 过 模仿 得 到 复 制 和 传播 , 可 以成 为模 “ 只要 都 新解 。但 是 这些研 究 要 么偏 重 研究 流 行语 言 形成 的 因( 自然 , 雪林 ,0 5。 据 D w is 词 义 、 何 何 20 )根 a kn, " 概念 、 外在 社会 因素 , 么 仅仅关 注 流行语 言 的语 言意义 。 妙 句 、 要 时装 、 制锅 、 建筑 ” , 是 “ e e( 因)由此 等 都 m m ”模 。
二 因 mc 、 论 et 模 e) s
霎 军
英国学者 Rca a k s 17 i r D w i 于 97年在其专著 传到另一个个体人的头脑或言行中, hd n 从一代人传到另
T e e s ee 书 中, 仿 gn 杜撰 出了 m m , h l hG n 一 Sf i 模 ee ee 而 一 代 人 , 甲地 传 到 乙地 , 际 上 模 因就 是 充 当 了思 从 实
语 言研究 的一个热 点 。 模 因定 义 为 : 传 递 的单 位 , 通 过 一 个过 程 而从 文化 它
新词语的研究 , 可以从不 同的切人点进行 , 比如 一个人 的头脑跳入另一个人 的头脑之 中。这个过程 研究 现 代流 行语 流 行 的基 本 条件 ( 曾常红 ,0 4 流 广义 而 言, 以被 称 为模仿 (a kn,9 6 12。 me 20 ) 可 D w is17 :9 )Me 行文化对流行语的影响和渗透( 崔教华 2o ) o4 新传媒 是一种 通过非遗传 的方式来 传播或模仿 的单 位 因 时 代新词 语 的创造 与演 化 ( 马晓娜 乔 刚 2 0) 06就流行 子 。 因现 象 几 乎无 处 不 在 。 何 想 法 、 法 或 做 法 模 任 说

模因论视域下的英语语用失误及语言变异

模因论视域下的英语语用失误及语言变异
以其语用效果为生存的标 准 , 其 目的在于凸显语 用含义 , 增 强语 言的感召力和美化效果。
光碟等 。
模 因 论 对 增 强 英语 语 用 能 力 。 减 少语 用 失 误 的 启 示
语言是模 因的载体 , 模 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 , 从模 因论 的角 度来 看 , 同一语言模 因会 因人 、 因地域 和时机等 , 表现 出抗拒 或 接受 , 从而有了模 因中的正 、 误 和利 、 弊之别。 每一种模因既是对 以前模 因机械性地复制和继承 ,又会在复制 和传播 的过程 中产
达 。常有 的表达 手段有语 言、 文字 、 图片等方式,最突 出的表达 手段就是话语。 话语是语言 的实际应用 , 话语的意义是宿主将储
传播, 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 ” 当某种思想或某种信息模式 出现 , 在 它引致别人去复制它或别人对 它重 复传播之前 ,它还不算是模 因。只有 当这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得 以传播 、仿制 才具有模 因性 ( B l a c k m o r e , 1 9 9 9 ) 。模 因有多产性 、 长久性 、 复制保真度的特点 。
韩 社 侠
练; 加 强 目的语 的 文化 教 育 、 克 服母 语 负迁移 在 跨 文化 交际 的 干扰 ; 鼓 励 学生 的语 言输 出。 通 过 这
些措 施 , 旨在 提 高 学 生 英语 的语 用能 力 , 提 升 其 在 模 仿 学 习 中的 创 新 能 力 , 减 少语 用 失误 。
生一定 的变异 , 在变异 中求得发展。然而 , 由于语 言的复杂性 和
语言表达 的相对贫乏 , 以及个人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 在语 言应用 和交 际语用 中 , 模因 的复制 和传播 就难免 出现少解 、 曲解 、 误解
的情况 , 即语 用失误现象 。 语用失误 不是指一般 的遣词造句 中出现 的语 言运用错 误 , 而是指说话者不合时宜的失误 , 或者说话 方式不妥 、 表达不合 习

语言变异的原因

语言变异的原因

特征:
尽管各地的克里奥耳语的单词不尽相同,但是彼取 自当地词汇。只用这少量的外语词汇和极其简单的语法 规则,许多事物只能用迂回的比喻描画方式、用词组甚 至句子来表达,如上海 至句子来表达,如上海皮钦语把“胡子”叫做grass 上海皮钦语把“胡子”叫做grass belong face(“属于脸的草”)。皮钦语在外来者的经 face(“属于脸的草”)。皮钦语在外来者的经 济文化不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只是一种短暂的语言 现象。
定义:洋泾浜语(pidgin),又称作“比京语”或“皮 :洋泾浜语(pidgin),又称作“比京语”或“皮
“洋泾浜”一词的起源 洋泾浜”
“洋泾浜”一词的来源可能与老上海的苏州 河的一条支流——洋泾浜有关。1845年英租界 河的一条支流——洋泾浜有关。1845年英租界 在上海建立以后,洋泾浜成为租界和华界的分界 线,沿岸也成了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英语和 汉语接触最频繁的地方。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就是 在这里诞生的。 “洋泾浜英语”英语称为pidgin English。 “洋泾浜英语”英语称为pidgin English。 而英语pidgin 而英语pidgin 与 pigeon 读音和拼法都相近,又 被误为pigeon English,译成中文,就变成“鸽 被误为pigeon English,译成中文,就变成“鸽 子英语”。
成因:
克里奥耳语是由皮钦语 克里奥耳语是由皮钦语所演变而来的,在有着操不同语言的人混居 皮钦语所演变而来的,在有着操不同语言的人混居 的地方,因为这些人说著不同的语言,为了沟通,而会发展出一种 称之为“洋泾浜(皮钦语)”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通常没有文 称之为“洋泾浜(皮钦语)”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通常没有文 法可言,而若这些操不同语言的人因为种种因素而长期定居,他们 的子女在缺乏可供参考的文法的情况下,会自行将皮钦语 的子女在缺乏可供参考的文法的情况下,会自行将皮钦语加上文法, 皮钦语加上文法, 因而产生克里奥耳语。

模因论语言变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模因论语言变异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 文化具有传 承性这种本 1 9 9 9 )的语言顺应理论告诉我们 , 语言具有变异性 、 质 特征 的进化 规 律进 行 诠 释 j 。模 因论 最核 心 的术 商讨 性 和顺应 性 , 正是 由于 语 言 具 有这 样 一 些 特 性 , 语是 模 因 , 该术 语 是 由新 达 尔 文 主义 倡 导 者 D a w k i n s 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基于语 言内部或语 在其 1 9 7 6年 所 著 的 书 《自私 的 基 因 》( T h e S e l f i s h 言外 部 的原 因而 不 断作 出语 言 选 择 的过 程 。语 言 变 g e n e ) 中首次 提 到 。作 者在 描述基 因作 为复 制 因子 的 异就 是一 种理 据 性很 强 的语 言 选择 j 。语 言交 际 中 特征 的基 础上 , 构 想 了存 在 于人类 社会 文化传 递 的复 语 言变异 现象 十分 普 遍 ,它 既 是一 种 特 殊 的语 言 现 制 因子— —模 因。 国外 一 些 学 者 将 模 因定 义 为 个 人 象, 更 是一 种交 际策 略 。 记忆中的信息单位 , 它能够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 另一 个人 的记忆 中 去 。语 言模 因 的复 制 和传 播 主 要 2 模 因与语 言变异 的关 系 依靠模因。语言本身就是模 因, 它可以在字、 词、 句乃 2 . 1 模 因的核心 是模仿 变异是 创 新 至篇 章 层而上 表现 出来 。根 据何 自然先 生 的研究 , 自 模因是模仿的产物。模 因以模仿为基础 , 模仿又 然语言中的模 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 教育和知 是创新的起点 J 。模仿与创新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 识传授 、 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 的一对 相关 的手段 与方 法 , 也是人类创造、 发 明所共 1 . 2 语 言变异 有 的必 须遵 守 的认 识规 律 。 语言变异不仅是一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 而且也是 语言的变异就是创新 , 它可 以变异的形式千姿百 种语用现象 , 是语言使用者的语用策略的体现和反 态、 丰富多彩 , 它既可以表现在语音 、 文字方面; 又可 映 。语 用 者根据 表 达 的需 要 , 在一 定 限度 内故 意偏 离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一、本文概述《语言模因现象探析》这篇文章旨在对语言模因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语言模因,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指语言中的某些元素或结构在传播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其独特的表达效果和适应性,被广大语言用户所模仿和复制,从而在语言社区中广泛流传。

这种现象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动态性和创新性,也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社交性和互动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语言模因现象进行剖析,包括其定义、特征、形成机制、传播方式以及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影响等。

通过对语言模因现象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揭示语言与人类社会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还将探讨语言模因现象在语言教学和语言规划中的应用,以期为语言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语言模因现象的理论基础语言模因现象作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理论基础建立在多个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

模因理论作为演化论的一个分支,借鉴了生物进化论中的基因复制和传播机制,将其应用于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中。

根据理查德·道金斯的观点,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类似于生物进化中的基因,它们通过复制和传播来维持自身的存在。

在语言领域,语言模因就是指那些易于被复制和传播的语言元素,如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

语言模因现象也与认知语言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加工和表达的工具。

语言模因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复制和传播过程反映了人类认知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一些常用的语言模因往往具有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特点,这符合人类认知中的“省力原则”,即倾向于选择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和理解信息。

语言模因现象还受到社会语言学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在社会交际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和文化性。

语言模因作为语言在社会中的传播单位,其复制和传播过程受到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语言模因往往能够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这反映了语言模因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关联。

国内外模因研究综述_聂睿

国内外模因研究综述_聂睿

国内外模因研究综述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聂睿陈玉红摘要: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

本文对国内外模因研究进行综述,尝试回答两个问题:国内外模因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本文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即模因与隐喻、语言模因、模因与翻译,对国内外模因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讨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指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于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研究体系,以及基于实验和统计的实证研究方法的模因论和外语教育结合的定量研究,例如,与语料库结合,验证成功语言模因的选择和适应。

本文旨在为模因论这一新兴的语言观在我国的研究推广和成熟作出贡献.关键词:模因;语言模因;翻译模因Abstract: A meme is an elemen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is a review of mem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which may answer two questions: present status of meme research at home and the trends of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first part reviewed the meme research at home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meme,language meme and translation meme. By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meme research at home,the second part points out the trends of further research is to construct a more reasonable research system.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which is related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based on experimental and statistic analysis. For example, its combination with corpus can be used to testify successful linguisticmemes in the process of choice and fitness.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spreading and maturating of meme research, a new view on linguistics.Key words: meme;language meme;translation meme1. 模因的特征与概念首次提出文化传递单位模因(meme)的是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其表现型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等的模式,模因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染而进行传播(Dawkins,1976)。

【推荐下载】探究模因在网络语言中的语用效应

【推荐下载】探究模因在网络语言中的语用效应

[键入文字]
探究模因在网络语言中的语用效应
模因在网络语言中的语用效应,本文将从模因入手解读网络语言变异现象。

 一、引言
 语言模因,尤其是网络语言模因的变异传播具有积极的语用效应。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热点,语言模因,尤其是网络语言的模因变异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例如:曹进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词汇的特点;张云辉用模因理论解读网络文化中的图片模因和恶搞模因;王蓓以网络新词为语料探讨网络词语模因得以复制、传播的认知过程;吴燕琼从语音,词汇,词义的角度进行解读网络语言变异的模因.而本文将从模因入手解读网络语言变异现象,以期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二、模因和模因论
 模因(meme)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复制基因推动着生物进化的进程。

而在文化进化中,也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基因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作用的复制因子,这就是模因。

Dawkins后来认为在大脑、书本、计算机等媒介中相互传播的信息都是模因。

(Dawkins,1982)。

现今,模因一词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已经被收录
1。

模因论和网络新闻语言 (1)

模因论和网络新闻语言 (1)
语言模因的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 广, 存活时间长被广泛复制。它们内容 丰富, 语言精练便于记忆, 为宿主所熟 知, 能与宿主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连接, 容易被宿主理解和接受, 引发同化反 应。用它们做网络新闻标题语言容易 感染新的宿主, 进入他们的记忆。读者 受到感染, 成为宿主, 便会对模因进行 重新编码和传播, 使这些模因得到了 表达。模因被传输的次数越多, 感染新 宿主的机会也就越多。
网络新闻语言中模因的自我复制 能 力 各 不 相 同 。从 模 因 论 的 角 度 观 察 ,
模因传播的途径是多元化的。模因可 细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基因型 模因的特征是相同的信息异型传递, 即同质异构; 表现型模因的特征是不 同的信息同型传递, 即同构异质。这些 在网络新闻语言对流行语的吸收上有 所反映。模因作为文化基因, 通过非遗 传的方式, 特别是通过模仿将一些思 想或主意加以传播。社会流行语, 在网 络新闻语言特别是标题语言中的应 用, 正是模因的驱动力作用的结果。新 闻语体属于书面语体, 但是网络新闻 语言受模因的影响, 比起报刊新闻语 言更多地吸收社会流行语。
作家杂志 Write r Ma ga zine 2008 No.5
模因论和网络新闻语言
林纲
思考与言说
1976 年 , 英 国 动 物 学 家 Richard Dawkins 撰 写了 The Selfish Gene 一 书 , 提 出 文 化 进 化 的 单 位 meme。Meme 在 国 内 有 多 种 译 法 , 何 自 然 译 为“ 模 因 ”。 模 因( meme) 原 为 生 物 学 术 语 , 指 物 种 在进化过程中, 对优良基因进行复制 并传播。现在这一概念被借用到语言 研究中, 指通过模仿进行自我复制的 任何实体, 像基因那样得到传承, 像病 毒 那 样 得 到 复 制 、传 播 。

模因论映照下的文学归化异化翻译

模因论映照下的文学归化异化翻译

模因论映照下的文学归化异化翻译摘要:通过对模因翻译论的理论概述, 探讨《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作者根据奈达对文化的分类, 将《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分为物质民俗文化负载词、精神民俗文化负载词、社会民俗文化负载词和语言民俗文化负载词四类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分析民俗文化负载词作为语言模因传播的意义, 对陕西民俗文化翻译和传播有所启示, 有利于加快陕西民俗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模因翻译论; 民俗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白鹿原》;《白鹿原》是中国当代作家、矛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的作品。

《白鹿原》是一部讲述中国农村、农民、民族情感的作品, 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 包涵丰富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被称为“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 《白鹿原》被翻译成不同语种的译本, 其中以美国学者杨孝明先生的英译本成就最为显着, 译者杨孝明先生对作品中民俗文化负载词信息的翻译, 有效传播了陕西的民俗文化, 有利于陕西文学对外的译介和传播。

[1]本论文以模因翻译论为理论框架, 以杨孝明先生《白鹿原》译本为研究对象, 从模因翻译论视角来探讨《白鹿原》中民俗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信息处理。

一、模因翻译论概述模因(meme) 这一词汇出现于英国牛津大学生物进化学家、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出版的专着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

模因是文化进化的机制, 也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 在进化过程中与自然界的基因有相似的属性, 模因是模仿复制的信息单位, 基因靠遗传传递, 其变异方式是突变和重组, 模因靠模仿传播, 流行语、思想、音乐、网络上各种新词现象都可以看作是模因。

模因作为信息的各种表征, 具有信息的某一特定内容。

[2]模因概念及其理论已经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已经成为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热点之一, 众多研究者着手对模因进行系统而深入地探究, 形成了关于模因的理论———模因论。

变异修辞中的模因复制机制

变异修辞中的模因复制机制

变异修辞中的模因复制机制本文的目的是分析语言模因的创造性生成,并试图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解释变异修辞现象。

模因是文化进化理论的核心概念,在语言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语境和认知也参与到了语言的变异过程中。

立足于模因论,本文认为,修辞变异的机制在于,语言模因在一定语境中依赖一定的元语用意识进行了复制和意义转移。

人类在交际过程中使用语言,因此语言的选择和使用的过程是各种模因生存竞争的过程。

标签:模因变异修辞语境认知元语用意识一、前言模因(meme)是“mimeme”的缩略形式(仿拟“基因”),此词来自希腊语“mimma”,意思是模仿。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1976年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介绍了模因的概念。

模因如同基因一样,是信息传播的基本单位;但不同于基因的生物信息载体,模因是通过模仿,而不是遗传手段进行传播。

所有可以被复制和传播的文化元素都可以被看作是模因。

变异修辞指的是刻意用偏离常规的方式运用语言材料以取得特定交际效果的现象。

中国学者陈望道,在他的著作《修辞学发凡》中提到,字义、字音、字形三方面为了适应情境的需要,可以采用“离异”的方式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现出一种动人的魅力。

郑远汉认为变异修辞是为了获得特殊的表达效果而有意违背语言规范。

二、语言模因论学者们在社会学、心理学、语言教学与政策等领域对模因论进行了讨论。

2002年,桂诗春提出模因论应用于解释语言现象。

2003年何自然将模因论纳入语用学研究,之后他从模因角度研究了修辞效果。

这些学者为修辞的模因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现在语言模因论成为新兴的交叉学科。

语言模因论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语言模因也是通过语言传播的。

模因的特点是遗传、变异和选择,语言也如此。

某些变异的语言形式的产生和传播代表了创新,如一些标语,俗语,词语表达和笑话。

写此文章的时候,作者碰巧听到电视体育节目中一男主持人评论球员:“说曹操,曹操就进球!”(“说曹操,曹操到”)这只是修辞偏离的一个临时证据,但在适当的语境中人们可以理解和产生这种语言形式。

模因在词语产生和传播中的传递、修复及变异——以“男阿姨”“被自杀”为例

模因在词语产生和传播中的传递、修复及变异——以“男阿姨”“被自杀”为例

词汇作为语言 中最活跃的要 素 ,总是保持 着最积极的演变状态 : 新生、 潜现 、 变异等等。 在
对 词语 进 行 跟 踪 、 写 、 究 的过 程 中 , 们 既 描 研 我 注重 对 个别 具掇 二 的 观察 和 描 写 ,又 注重 词 渤海大学掌 体词 语 1年 踱 。 二 篁I
密不 可分 的关 系 , 因此 , 文 以“ 阿姨 ” 被 自 本 男 和“ 杀” 类新 词 语 为代 表 , 试用 文 化 进 化规 律 之 一 尝
— —
模因论来阐释该类词语的产生和传播 。
语群形成的类现象的解释。 中, 其 构词存在语义 逻辑 矛 盾 的词语 ,在 汉语 词 汇 系 统 中虽 然不 是 种 新 现象 , 近来 这 类 新词 语 大 量 产生 , 但 引起
关键 词 : 因 ; 别特 征 ; 词 语 ; 模 区 新 变异 中 图分 类 号 : 3 H0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8 5 ( 1)2 0 7 — 4 17 — 2 42 20 — 0 7 0 0 收 稿 日期 :0 卜 0 -1 21 9 5
基金项 目: 宁省社会科 学规划基金项 目( 辽 青年项 目)语言接触 下的 当代 汉语词汇 变异研 究” “ 成果之一
模 因在 词语产 生和 传 播 中的传 递 、 修 复及变异
— —
以“ 阿姨 ”被 自杀 ” 男 “ 为例
曲丽玮 ’ 沙 楠2 1渤 海 大学 文 学 院 , 宁 锦 州 1 1 1 ; . (. 辽 2 渤 2 O3 海大学 外 国语学院 , 辽宁 锦 州 1 1 1 ) 2O 3
( 目编 号 : 1 C O 6 项 L 1 YY 1 )
作者简介 : 曲丽玮(9 O )女 , 1 8一 , 渤海 大学文学 院副教授 , 博士 , 士研 究生导师 , 硕 从事汉语词 汇及 词典 学研 究 ; 沙楠( 9 5 ) 男, 17 一 , 渤海大学外 国语 学院助教 , 士, 硕 从事语言研 究和学生管理工作。

从模因论看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从模因论看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从模因论看语言的共时性与历时性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的新理论,也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尝试从模因传播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入手探讨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辩证关系:共时和历时是不可分割的,共时研究不能排除演化的概念,历时研究不能排除系统的概念。

标签:模因论共时性历时性辩证关系一、引言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

模因论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直在发展,模因及其相关学说已成为当前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人们早已不再囿于模因定义的讨论,许多学者已开始用模因论来解释社会文化领域的各种现象,如精神病病因、同性恋的社会禁忌、建筑中的现代主义风格、科学生态学等(Preti and Miotto,1997;Gatherer,2001;Salingaros and Mikiten,2002;Blute,2002)。

值得一提的是剑桥大学动物系的Kendal和Laland(2000)为模因进化建立了可行的数学模型;Lynch(1996:17~39)曾经专门探讨了模因论与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认知心理学、心灵哲学、民俗分析以及历史等诸多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Chilton(2005)从语言和认知层面分析了具体语篇中的隐喻表达,认为思想观念传播问题可以从模因的角度进行解释。

国内关于模因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的界面也日趋拓宽,如何自然(2003,2005,2007)将模因论引入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深入分析语言使用中的模因现象;张莹(2003)、朝江洪(2004)、王斌(2004,2006)等把模因引入翻译研究中,论证了模因对翻译研究的启迪作用;徐盛桓(2005)从模因论探讨了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并试图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以模因为分析手段,建立起一个可供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的理论框架;尹丕安(2005)则分析模因对隐喻概念形成、发展以及传播所起的作用;肖云南、杨璐(2009)则致力于为第二语言环境下模因理论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第二语言习得给出相应的模因学角度建议;在音乐界,童忠良(2004)则借助模因理论提出“五声调式基因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0 0 H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42 0 ) 10 8


模 因 的性 质
me 一词源 自英 国著名 科学 家理查德 ・ me 道金斯
( i ad Da is 1 7 Rc r wkn ) 9 6年 出 版 的 《自私 的 基 因》 h
( eSls n ) 其 含义 是 指 在诸 如 语 言 、 Th e i Gee , fh 观念 、
因为其 深刻 和朴 素而 成为很 多 中国人 的信 念 。在 现
发现约 有 16 00 0项符 合 “ 是硬 道 理 ” 1 0 才 的查 询结 为“ 任何 一个事 物 要 构 成一 种 复 制 因子 必 须具 备 遗 果 , 胜任 才是 硬道理 ” 坚持才 是硬 道理 ” 赚 钱才 传 、 如“ “ “ 变异 和选 择 三个 特 征 ” 但 模 因论 本 质 上是 反 ¨,
是硬 道理 ” 满 意 才 是硬 道理 ” 。这种 语 言 变 异 现 “ 等 对变异 的。道 金 斯 提 出 只 要 具 有 足 够 的拷 贝 忠 实 象是 当下 讨论 较 多 的文 化现 象 , 即模 因在语 言 传 播 度 , 就能够 成为 自然选择 的独 立单位 , 必严 格 区分 不 中的创新 与 变异 。 究 竟称为 me me的 是 一个 动 作 、 段旋 律 还 是 一个 一 节 奏 。这 表 明 me me的单 位 大小 不是 成 为复 制 因子 容, 笔者将 语言 变异 这 一语 言 现 象 置 于语 用 学 的视 的条件 , 只有忠 实度才 是最 重要 的。 野 之中加 以考察 , 以期对语 言变 异 的研究 有所 裨益 。 忠实 度与 内涵 可大可小 成为模 因论 受 到下列批 模 因论对 言语交 际尤其 是语言 变异 的研究 无 疑具 有 新 的理论 启 发作 用 , 是 语 言 变 异 研 究 的新 视 角 。 这 已有模 因论 视 角 下 的语 言 变 异 仅 从语 言 的 基 本 单 评 的原 因 : 1 能 确定 me () me的存 在 吗? 反 对 者 认 为, 因为 不 知 道 ma ma的组 成 结 构 , 以 不 能 确 定 所 语言变 异一直 是社会语 言学 研究 的一个 核心 内
20 0 9年 6月
J n.2 0 u 09
文章 编 号 :6 17 4 ( 0 9 0 — 1 2 0 1 7 .0 1 2 0 ) 30 1 —3
模 因 与语 言 变 异
蔡 建衡
( 湖南 工 业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南 株 洲 湖
摘 要 : 对 模 因这 一 文 化 现 象 , 其 自我 复 制 功 能 与 忠 实 度 针 从 保 持 原 则 , 述 模 因 对 变 异 的 排 斥 , 出模 因 变 异 的 可 能性 论 提 存 在 于 模 因下 分 概 念 型模 因 与元 功 能 型模 因 。 关 键 词 : 因 ; 异 ; 念 型 模 因 ; 功 能 型模 因 模 变 概 元
第 8卷
第 3期
大连海f ai aimeU ies y( oil cecs dt n o r a o l nM rt nvri Sca S i e E i o ) D a i t n i
Vo . No 3 1 8, .
m em a s
邓 小平 同志 “ 发展 才 是 硬道 理 ” 这句 著 名 论 断 ,
二 、 因对 变 异 的排 斥 与后 果 模
me 具有 变异 性 指 的是 me me me的传 递 过 程并 代 中国 , X X才 是 硬 道理 ” “ 已成 为传 达 真 理 的 固定 非 都是完 善 的, 人们在 转述 一个 事 件时 , 许会 添 如 或 模因, 广泛 用 于各 类 场 合 。笔 者 通 过 G o l 索 , 加一些 细节 , 许会删 减一 些 内容 。尽管 Au gr og e搜 或 n e 认
信仰 、 为方 式 等 的传 递过 程 中与 基 因在生 物 进化 行
M e e nd l ng g a i to m sa a ua ev ra in
过程 中所起 的作 用 相 类 似 的那 个 东西 。 因的定 【模 2 义很 杂 , 如下几 种描述 : 1 模 因是“ 仿单 位” 如 有 () 模 ,
Z u h u4 2 0 , hn ) h z o 1 0 8 C ia
Ab t a t As a c l r lp e o n n,me s o h t ers l s sr c : u t a h n me o u me ,b t h i ef h i
单位 ” () 因是 “ ;3模 文化 的传播 指令 ”( ) 因是“ ;4 模 思
c p n h i tu n s e pn ,a e n tf rv ra in o y a d t er r e e sk e i g r o o aito .Th e ・ e ra
s n f rt erv rai n I h a tme s c n b ii e t o o h i a t e i t e fC me a e dv d d i o i o i n s n o cp u l c n e t a me a d me af n t n l n s me  ̄ n t—u ci a e . o o Ke r : me ; a it n; n e t a me ; t -u cin l y wo  ̄ me s v r i c c p u lme s me af t a ao o n o
“ 子” 拱 门” 时 装” ;2 模 因是 “ 脑 中的信 息 锅 “ “ 等 () 人
C i —e g AI a h n Jn
(c ol f oe nL n ugs u a i.o cnlg , S ho o ri ag ae,H nnUnv f h o y F g Te o
想或表征 的近似 物” ( ) 因是“ ;5 模 具有 强传 染性 的思
想” ( ) 因 是 “ 理 表 征 ” - ;6 模 心 。 以 me e为 核 心 , 3 m me 理论 家把 文化 的传 播 看 做 是 ma me ma自然选 择 的结果 , 有关 文化进化 的 me 理 论 , 全 部要 点就 me 其 在 于将 Ie 视为一种 独 立存 在 的复 制 因子 。这 就 T me l 意 味着 , ma 是 ma的选 择在 驱动 着 观念 的进 化 , 而观 念 的进化必须 有利 于 me 的 自我复制 。 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