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名师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了解腊八节与腊八粥的传统文化;•熟悉相关汉字的读音、笔画和意义;•学习句型“……最……”并掌握用法;•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接龙诗《腊八》2.朗读课文《腊八粥》并解读生词生字3.学习句型“……最……”的用法4.组织语言,进行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1.3 教学过程步骤一:整体感知教师先通过接龙诗《腊八》介绍腊八节及腊八粥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课文朗读教师要求学生听读课文《腊八粥》,并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生字的含义。
步骤三:学句型学习“……最……”的用法,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活动:•给学生提供多组名词和形容词,让学生自行组句,例如“苹果最甜”,“天空最蓝”;•给学生提供图片或文字材料,让学生试着描述出其中最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
步骤四:言语表达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有机会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提高口头表达水平。
1.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日常观察: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语言表达和参与程度。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主要针对写作、阅读等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1.教学目标设定得太全面,需要注意细化。
本节课虽然在教学目标上涉及到听、说、读、写四部分,但具体到实际教学时,因为时间紧凑,难以兼顾每一个方面,因此需要在教学目标上细化重点和次重点,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2.关键教学环节设计不够充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的设计并不充分,例如学习句型的环节,只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例子,而没有更深入的练习和实践,这对于学生来说,效果往往不太明显。
3.教学评价需要更加多样化。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侧重于表现形式,例如日常表现、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但实际上这些评价方法并不够多样化,可以在评价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以获得更准确的评价结果。
2《腊八粥》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部编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含反思【设计说明】《腊八粥》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人文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四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
“腊八粥”是全文的主线,作者先总体介绍了人人都爱腊八粥,再主要写“等粥”“喝粥”两件事。
为了把“等粥”写详细,作者以八儿的视角,呈现了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四个场景,将腊八粥熬制过程中的变化和八儿的活动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有趣的腊八节风俗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新课标中对于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进入六下的学生已经习得了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学过了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学过了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如何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学生的阅读、习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明晰课文结构,明确“等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八儿等粥时的四个有趣场景,从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内容主次;通过找出描写八儿的语句合作交流,感受八儿在“盼粥”时的迫不及待,体会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懂得课文抓住人物描写来把“盼粥”部分写详细的方法。
在以上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落实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1.会写“粥、熬”等12个生字,会写“甜腻”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思维导图把握课文内容,分清文章详略。
3.品读“盼粥”部分,感受八儿的迫不及待,初步体会作者详写主要部分的方法。
教学重点:1.会写“粥、熬”等12个生字,会写“甜腻”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借助思维导图把握课文内容,分清文章详略。
教学难点:品读“盼粥”部分,感受八儿的迫不及待,初步体会作者详写主要部分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腊八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腊八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腊、粥、腻、栗”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3.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5.学习课文细腻描写腊八粥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2.说说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腊、粥、腻、栗”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等词语。
2.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 学习课文细腻描写腊八粥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请同学们分成男女两组比赛,在每组每人5秒内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2、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
【出示课件1】(板书:腊八粥沈从文)【出示课件2】3.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 -1988年),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他主张“美在生命”,中篇小说《边城》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部编人教本六年级下册语文《腊八粥》优秀教案及反思
部编人教本六年级下册语文《腊八粥》优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掌握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重点难点】重点: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方法】看图法、合作法、小组活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插图。
学生准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出示腊八粥图片。
(课件出示)2.课件上的食品你们认识吗?(腊八粥)同学们,你们吃过腊八粥吗?谁能说一说对腊八粥的了解。
(学生交流查找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腊八粥》这一课,看看课文是怎样讲述腊八粥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各种腊八粥图片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感悟文本的心境已悄然进入状态,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再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记自然段记号,画出读不准的词语。
2.课件出示:(1)生字组词枣仁沸唾肿胀拣(2)认读词语腊月挑拣浓稠肿胀沸腾红枣唾手可得仁至义尽(3)谁来介绍一下作者沈从文?(学生在班级中相互汇报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沈从文的资料)(结合学生的发言出示课件介绍沈从文。
)3.关于腊八粥的知识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补充。
(出示拓展资料:腊八粥的六个传说)4.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最早开始于宋代。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佛粥,民间传说来自天竺。
中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第2课《腊八粥》教案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第2课《腊八粥》教案教学内容《腊八粥》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描写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散文。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童年时代在乡村家中度过腊八节的情景,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文中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节日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描绘的腊八节习俗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2. 学会通过具体细节描写,生动地表达节日氛围和人物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腊八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教学挂图: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要段落。
3. 学生用品: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腊八节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腊八节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课文重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6. 写作练习:学生选取一个自己熟悉的节日,进行现场写作,仿照课文风格,描述节日场景。
7. 交流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8. 总结反思: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为主,突出课文重点和难点。
主要包含以下部分:1. 课文《腊八粥》2. 作者:鲁迅3. 重点生字词:腊八、粥、传统等。
4. 课文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5. 教学重点:理解腊八节习俗及文化内涵,学习生动表达节日氛围。
部编人教本六年级下册语文《腊八粥》教案及反思
部编人教本六年级下册语文《腊八粥》教案及反思部编人教本六年级下册语文《腊八粥》优秀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掌握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研究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研究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重点难点】重点: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方法】看图法、合作法、小组活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插图。
学生准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出示腊八粥图片。
(课件出示)2.课件上的食品你们认识吗?(腊八粥)同学们,你们吃过腊八粥吗?谁能说一说对腊八粥的了解。
(学生交流查找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腊八粥》这一课,看看课文是怎样讲述腊八粥的,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各类腊八粥图片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感悟文本的心情已悄然进入状态,激起学生研究课文的欲望。
2、初读课文,团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再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记自然段记号,画出读不准的词语。
2.课件出示:(1)生字组词枣仁沸唾肿胀拣(2)认读词语腊月挑拣浓稠肿胀沸腾红枣唾手可得仁至义尽(3)谁来介绍一下作者XXX?(学生在班级中相互汇报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XXX的资料)(结合学生的发言出示课件介绍XXX。
)3.关于腊八粥的知识学生汇报,教师合时弥补。
(出示拓展资料:腊八粥的六个传说)4.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我国喝腊八粥的汗青,曾经有一千多年了,最早开始于宋代。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佛粥,民间传说来自天竺。
中国南宋文人周到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2.腊八粥(教案+反思)
2.腊八粥[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及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八儿与家人间的亲情。
4.通过对传统习俗的了解,感受我国民风民俗的无比美好。
[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中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请同学们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比赛,每人10秒内说出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风俗习惯,说得多的获胜。
2.一个一个的传统节日,犹如中国民俗文化里的璀璨珍珠,而那些随着节日应运而生的主题活动,则是那一根坚韧的丝线,串起亲情,串起友爱,串起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感受又一个节日带给我们的香甜味道。
3.知作者,解课题。
板书:腊八粥沈从文(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再解读“腊”字:“腊”是中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祭典。
腊祭的日期经常改变,但都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
由于这个祭祀非常重要,所以这个月份也被称为腊月。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字音,规范书写,注重积累。
(3)利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书写要点。
(2)通过指认、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以小组练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听录音,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围绕着“腊八粥”这一主题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神态,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腊八粥》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2 腊八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写“腊、粥”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
3.情感与价值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请同学们分成男女两组比赛,每组每人在5秒内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
2.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大自然的馈赠,勾勒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
黏黏的腊八粥包裹着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腊八粥》。
二、听读录音,整体感知1.检查自学效果。
(生字)粥糊咽稠缸脏2.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来?文中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语句能看出八儿对腊八粥的这种感情?从文中妈妈与八儿的对话中,你还能感受到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播放录音,标清段落)指名回答。
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板书:煮腊八粥-盼-想-猜-看-吃腊八粥)三、精读赏析,激发灵性分析第1自然段: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是煮粥的基本原料,“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是腊八粥煮在锅里的状态,为下文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做铺垫。
抓住“甜甜的腻腻的”“合拢”“叹气”“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等词分析。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重点难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环节及课堂策略复习巩固同学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在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腊八节,你对腊八节有哪些了解或猜想,可以大胆的写一写。
先学后教一、导入:1.请学生说一说对“腊八”或腊八粥的了解。
2.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腊八粥》这一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学生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记号,划出读不准音的词语。
2.正音,并反复读关键词语。
3.同桌一起读重点段落。
三、结合导学案分析人物特点:1.“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
2.师生交流。
3.文中的母亲呢用刚才的方法继续做批注。
4.师生交流。
五、指导朗读:1.本篇课文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2.通过揣摩人物心理,联系提示语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组织朗读比赛,互相点评,取长补短。
当堂训练1、阅读理解。
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1).解释下列词语。
镇定:安详:2)填空。
老战士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说明他 ;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安详,说明他 ;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身上,表现他。
2、试着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写一段文字,突出某个人的性格特点。
(提示:这个人可以是你的家人、老师……..)板书腊八粥心理主人公:“八儿”语言其乐融融动作教学反思语文阅读课重在以大问题引领,学生边读边谈感受。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会认、会写15个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并能熟练运用到相应的习作之中。
3.明确腊八粥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经典食物,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并能熟练运用到相应的习作之中。
教学难点:明确腊八粥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的经典事物,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音视频资料展示);朗读法(名家范读、对比朗读、集体朗读);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传统节日的并设置如下问题:同学们,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你都了解些什么呢正如大家说的这样,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些是为了纪念某些历史人物,比如我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有些形成约定俗成的活动,比如春节贴春联、放爆竹,中秋节赏月、赏桂花;有些节日还会有特定的食物,比如端午节的粽子、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元宵……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关于我国另一重要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腊八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上腊八粥,沈从文爷爷也用他熟练的笔法为我们记叙了八儿一家喝腊八粥的有趣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翻开书本,跟着八儿一起来尝一尝腊八粥。
明确:先由学生回答,教师后总结。
(板书:腊八粥)(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层次1.根据课前预习,齐读课文,解决本课生字词,做到读通、读顺课文。
明确:会书写本课中“腊”“粥”“腻”等字。
2.播放录音范读,把握文章阅读的节奏,语调和情感基调。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提问:文章围绕腊八粥都讲了哪几件事明确: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喝粥两件事。
(板书:八儿等粥、全家喝粥)(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1.学生齐读课文,回答问题:文章中对于八儿等粥和全家喝粥的两件事,哪件事写得最精彩作者是如何描写的明确:八儿等粥的过程写得最精彩、最详写,分别写出了八儿等粥时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美妙猜想、亲见惊异的全过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腊、粥”等15个字,会写“糊涂、搅和”等9个词语。
2.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3.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4.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腊八那天会吃的食物——腊八粥。
民间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说明在腊月天气很冷。
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把下巴粘牢。
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2.在你的心目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着沈从文一起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4.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唾沫(tuòmo) 孥孥(núnú)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腻、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2.通读课文,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3.说一说哪一部分写得详细。
(等粥)哪一部分写得简略(吃粥)4.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小组内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儿天真、可爱、嘴馋,腊八粥香甜诱人、惹人喜爱。
)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文章——《腊八粥》(师生齐读)。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一幅细腻独特的腊八风俗画。
《腊八粥》教学反思(通用5篇)
•••••••••••••••••《腊八粥》教学反思《腊八粥》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腊八粥》教学反思(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腊八粥》教学反思篇1《腊八粥》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里的一篇文章。
学习了这篇文章,真正让我们走近了“民俗”,感受了“民俗”。
那浓郁的民间文化和民间气息映入的孩子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置在其中。
文章重在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行为及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
于是,课堂上我便抓住这一线索来展开教学。
一方面,我抓住语言描写来帮助学生洞察心理。
文章中共有七处描写八儿与母亲的对话,虽然语言并不是很多,但却能充分表达出八儿急于吃到腊八粥的心理。
于是,我便让孩子们找出描写八儿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从读中你体会到了八儿的什么心理。
孩子在动笔、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八儿的心理变化。
从最初的“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再到“美妙的猜想”,一直到最后的“亲见时的惊讶”,将八儿的心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同时也将一个可爱的、天真的孩童形象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让人不得不喜,不得不爱!另一方面,我抓住行为、表情来向学生展现心理。
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不但通过八儿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作者还注重的是八儿行为和表情的描写。
“从哪里还能看出八儿特别急于吃到腊八粥?”一个问题将孩子们再次带到课文之中,“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进进出出”一词把八儿对腊八粥的惦记形象地写了出来。
“八儿要哭的样子”“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都真实地将八儿的心理展现给大家。
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将一个嘴馋的小孩子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八儿等吃妈妈熬煮腊八粥的经过,也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展现给了大家!文章内容较浅显,在抓住八儿心理变化的同时更抓住了孩子们对八儿的喜爱之情,运用了最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文字,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深深地注入孩子们的心中!也激起了孩子们对腊八粥的爱恋之情!可见,抓住孩子的心是最重要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的机会较少,如果课堂上充分组织学生朗读,互动,效果会更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反思2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课反省22《腊八粥》教课反省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述了腊八那一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诧,写出了一家人其融融的情,表出作者一般百姓生活的和家庭情的依恋。
作者用熟的笔法、的笔表达了腊八郁的风俗情,使文如同一腊八俗画,充了生活的气味。
一、教课成效通心理、言、作表人物的写作方法。
了把八儿的嘴表得酣畅淋漓,从八儿的心理活化组成了本的索下手,从八儿:“八儿今日喜得快要了。
一个人出出灶房⋯⋯”“出出”I一把八儿腊八粥的形象地写了出来。
“看到一大粥正在气,”和“八儿听了种松的,眼睛可急了,体了八儿的那种急不可待的心情。
感觉八儿的“苦苦等候”到“美好的猜想”再到“ 的惊”。
“八儿要哭的子”“他惊得喊起来了”都真地将八儿的心理展大家。
心理化的描绘将一个嘴的儿童子形象刻画得绘声绘色,八儿等吃熬煮腊八粥的,也将八儿一家的其融融展了大家!孩子松地感觉出一个孩子那一天真嘴的情形。
而能感觉到八儿一家的其融融。
二、成功之感觉人写法妙。
文章中在写中的腊八粥熬煮,运用了人的手法,孩子在领会中认识作者运用想象将句子表达得如今生形象,透文字表达人八宝粥的喜,从儿童子——大孩子——老孩子,不一样年段的人都喜腊八粥,有详细的作,如“看”、“ ”“吃”等来体人腊八粥的喜,孩子采纳不一样的方式品,进而学种表达方法,达到累的目的!三、不足之文章中相关腊八粥熬煮的描绘有些忽。
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米,豆,,栗,白糖,花生仁儿归并来糊糊涂涂煮成一,它在中气似的沸着,看它那气儿,那种香味,就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况且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四、改举措在里不只交学生文的表达方法的知,要交学生腊宝粥的来,熬煮的方法以及它的寓意,学生遇到更多的教育。
1 / 1。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反思6篇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反思6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说课稿篇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说课稿_语文说课稿一、说教材:《腊八粥》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
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
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同时针对本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时遵循这样两点:(一)课文对话比较多,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进行体验,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和思想感情;(二)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指导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方法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
3、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四、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1、把小课题和平时教学更好的整合,课的伊始我让学生先说出含有本课生字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尽量多地使用成语。
如:馋涎欲滴、垂涎三尺、讨价还价、得寸进尺、一饱口福。
2、运用进修倡导的阅读“四读”模式,初读感知在第一课时已经完成,在这节课着重体现的是精读感悟、回读赏析和拓读升华。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反思第【1】篇〗《腊八粥》是五年级下册第三板块的一篇文章,经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能真正走近民俗,感受民俗。
全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态,心境,展现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述,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初读课文后,抓住“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一话题展开,进而引出八儿嘴馋聪明可爱这一人物性格特点,。
为了把八儿嘴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本课的线索入手,从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看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和八儿听了这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体现八儿迫不及待的心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的机会较少,如果课堂上充分组织学生朗读,互动,效果会更好。
另外,对于开头讲腊八粥的做法及人们对其喜爱的处理,总觉得有着不小的欠缺,因为对这一段文字的表达妙处,处理得太简略了。
没有透过文字表达对其的喜爱,如果能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其表达的妙处,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对于文中八儿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变化,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学生体会不深刻,如果此时让学生用不一样形式去品读一下,如分主角朗读,那么会在这过程中掌握这样的写作方法。
再次,感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没有很好地落实,自我讲的太多,回答的学生没有落实到中差生,降低了课堂的实效性。
总之,本节课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的地方应予以警示,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反思第【2】篇〗整篇课文围绕着“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情态、心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在读文中思考“八儿”是个怎样的孩子?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
让孩子们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来回答。
孩子们学习氛围很高。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 》教学设计及反思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及反思备课素材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
对话贯穿全文,从八儿向母亲焦急的询问,到与母亲的讨价还价,到惊讶,展现八儿的的天真和童趣。
同时本文的主要线索是八儿的心理活动,从八儿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独自猜想到亲眼所见,都表现了八儿的可爱活泼的性格特点。
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1988),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他主张“美在生命”,中篇小说《边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
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
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年的更大丰收。
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
南宋人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
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腊八的由来和习俗; - 理解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 掌握相关词汇、句型和表达; -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腊八粥》(包括课文和课后练习);•教学重点: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词汇、句型;•教学难点:阅读理解、语言运用;•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以交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或者提问的方式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步骤二:呈现课文和学习重点•呈现课文《腊八粥》,并解读生词和重点短语;•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的欲望了解《腊八粥》的制作过程。
步骤三:听说读练结合1.听:放音频或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2.说:学生分组互动,进行对话练习,使用相关词汇;3.读: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教师进行语音语调纠正和答疑。
步骤四:讲解课文细节和重难点•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结合习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细节和推理能力,回答问题。
步骤五:合作探究与小组讨论•分组合作讨论《腊八粥》的制作过程,使用学到的相关词汇和句型;•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分享各自小组的探究成果,扩展知识。
步骤六:巩固练习•布置课后练习,包括填空、选择题、阅读理解题等。
步骤七:课堂总结与导出•总结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学生在读写中的提高;•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关于《腊八粥》的教学设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说读写结合和以交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入腊八节的话题,让学生了解腊八的由来和习俗,激发了学生学习《腊八粥》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听写课文时出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为对生词的理解不准确,语音语调的纠正不到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我选择放音频和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同时进行语音语调的指导和纠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
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1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但看他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心里塞灌呢!”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腊八粥沈从文主人公:“八儿”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美妙的猜想,亲见时的惊讶。
教学设计篇二:【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六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教材分析】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整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的神态和心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联系提示语、分角色朗读等感悟课文。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八儿的心理活动变化,体会八儿一家其乐融融。
3、学习文中人物对话的描写,通过读文及拓展阅读,感受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难点:感受八儿的心理变化教学过程:一、引入1、认字,说出带有生字的成语2、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 2——19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板书)二、精读感悟过渡: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首先来学习盼粥这一部分。
1、盼粥(1)默读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你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汇报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板书迫不及待)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④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书苦苦等待)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2、想粥(1)分角色朗读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变卦了?(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2)“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3)再分角色读,要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腊八粥》名师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本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腊、粥、腻”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腊八粥、甜腻、搅和、可靠、猜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3.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5.学习课文细腻描写腊八粥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教学重点1.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2.说说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仿照课文,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腊、粥、腻”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腊八粥、甜腻、搅和、可靠、猜想”等词语。
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学习课文细腻描写腊八粥的部分,照样子写一种自己最喜爱的食物。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请同学们分成男女两组比赛,在每组每人5秒内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2、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
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
【出示课件1】(板书:腊八粥沈从文)【出示课件2】3.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1902-1988年),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他主张“美在生命”,中篇小说《边城》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沈从文的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以中国传统节日导入,创设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学生初步感受腊八喝腊八粥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出示课件3】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4】(1)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腊là(腊月)粥zhōu(喝粥)腻nì(细腻)咽yàn(咽下)匙chí(汤匙)搅jiǎo(搅和)稠chóu(浓稠)嘟dū(嘟嘴)肿zhǒng(肿胀)熬áo(熬粥)褐hè(褐色)缸gāng(水缸)脏zāng(脏乱)(2)解释词语。
【出示课件5】搅和:混合;掺杂。
糊涂: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也指事物混乱不清。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出示课件6】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提示: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板书:等粥喝粥)2.交流讨论:文章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等粥写得十分详细,分别写了八儿在等粥的过程中的变化。
四、精读赏析,激发灵性分析第一部分:【出示课件7】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提示: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抓住“甜甜的腻腻的”“合并拢”“叹气”“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等词分析。
2.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提示:第一句就采用了排比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接着看到熬煮腊八粥的状态“叹气”,闻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
吃的是痛快淋漓;调动人的视觉、嗅觉。
第二句则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把腊八粥的熬制过程再现出来,那情形,如在眼前,那香气,如入五腑六赃,真忍不住要尝上一口呢。
3.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
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提示:充分运用学过的手法介绍,注意每段的过渡。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情感而设计的,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
五、课堂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
2、试理解课后思考题。
抄写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原名沈岳焕,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説《》《》、散文集《》等。
2.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2)球场遇到劲()敌,反倒使他干劲()更足了。
(3)他圈()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养牛群。
(4)塞()外并不闭塞()。
3.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lì()子。
(2)她把那丝chóu()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óu()的粥。
(3)杯zhǎn()碗里chéng()放食物。
4.理解词语。
(1)嘟囔:(2)():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3)():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4)糊糊涂涂:5.感知课文。
本文以“_____”为线索,写了八儿粥——粥——猜粥一一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二、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请赏析语句。
【答案】一、1.沈从文边城长河湘行散记2.(1)yānyàn(2)jìngjìn(3)quānjuàn(4)sàisè3.(1)栗(2)绸稠(3)盏盛4.(1)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2)无可奈何(3)肿胀(4)内容混乱的。
5.腊八粥盼想看二、1.突出腊八粥在八儿头脑中的初步印象,为描写实际看到的腊八粥做铺垫。
2.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2.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一碗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这众多喜爱腊八粥中的一员,那么面对甜甜的腻腻的一锅粥,他的表现如何呢?我们继续学习。
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教学()分钟二、精读赏析,分析人物形象。
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了八儿等粥的事情,八儿是怎样等粥的?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出示课件8】提示:盼粥-想粥-猜粥-看粥(板书:盼想猜看)2、1.盼粥.(1)默读第2—8自然段,要求: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品读画出的句子,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汇报①“喜得快要发疯了”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之情吗?②“眼睛可急红了”说明什么?八儿真的饿了吗?从对八儿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此时此刻八儿一种怎样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提示:对粥的喜爱与盼望之情。
(板书:迫不及待)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指导朗读第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④怎样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问句?出示: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提示:八儿对腊八粥虽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
(板书:苦苦等待)过渡:八儿多么想让妈妈早点给他端上一碗喷香的腊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想粥这一部分2、2.想粥。
(1)分角色朗读第9—11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粥怎么分?后来想怎么分?为什么又改变了?提示:理解八儿的讨价还价、得寸进尺。
(2)“孥孥”是什么意思?从妈妈的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提示:妈妈对八儿十分宠爱。
(3)分角色朗读。
读出八儿的天真可爱和妈妈对他的宠爱。
过渡:这让小小的八儿想吃三碗半的粥,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猜粥这一部分。
3、3.猜粥(1)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出示: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把,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起来总该是面面的了!……(2)自己读一读,看看粥里的栗子、赤饭豆、花生仁儿、枣都是什么样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圈出来。
(3)文章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八儿的猜想?(板书:奇妙)4.看粥(1)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课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八儿的心理?(板书:惊异)(2)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画出相关词语。
出示: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3)找出关键词和第十四自然段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4)看了腊八粥之后的八儿,他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5)男女生分角色读人物对话,注意要读出八儿的心理变化。
文题为“腊八粥”,课文在前半部分详细描述了等腊八粥的过程,作者又是如何描绘吃腊八粥的过程的呢?提示:作者用寥寥数语就粗笔勾勒出了腊八粥的好味道。
运用动作描写“靠”“斜立”等词和比喻修辞方法“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突出了八儿粥吃得多、吃得饱、吃得尽兴。
(板书:心满意足)三、回读赏评,交流感受。
【出示课件9】1、吃了一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八儿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八儿的馋样儿。
2、文章中有许多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
创造条件请学生制作小型作品,展现吃腊八粥的情景,可以用橡皮泥、粘土制作,也可以制作折纸作品。
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通过反问句来引导学生感受八儿为了吃到香甜的腊八粥不得不撒一些谎,多么天真可爱又有那么一点狡黠呀,颇有童趣。
通过比较来体会作者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细腻描写腊八粥的。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沈从文先生言辞间平易近人,他笔下的腊八粥软糯而又香甜,腊八节简单而又质朴,家常话里间将八儿一家的温馨生活跃然于纸上,也许从未将“爱”挂在嘴边,但却可以看出八儿、妈妈、爸爸之间对对方的爱,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何为“家”何为“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