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综述
我国图书馆2.0研究综述
多篇的文章的引文可 以看出 , 该篇文章也是图书馆 2 . O引用最多
简单的综述。
的一篇 , 其学术性 和理论深度也受到普遍 的认 同。 文献检索可 从
以看 出近几年我 国对图书馆 2 . 0研究的: 丈献分布情况( 见表 1 。 )
1 文 献统计 分 析
1 文献检索 . 1
表 1 近几年我国对图书馆 20研究的文献分布情况 .
学派 的激烈争论 ,这两者的争论正体现 了在我 国学术活动领域
我国图书馆 2 . 0的研究开始于 20 0 5年 ,但从 文献检 索可以 看出 , 国图书馆界对图书馆 2 我 . 0的研究文献开始于 20 0 6年 , 范
应该具有 的百花齐放 、 百家争鸣 的双百方针 , 同是也极 大地推动
Th p ia i n Re e r h o o e u a o u i n En i e rn eAp l to s a c n M l c l rEv l t g n e i g c o
S UN Yi
ABS TRACT:T i a e nr d c s te c n e to lc lre ouin e gn e n n h rsn i ain o h hs p p rito u e h o c p fmoe ua v lt n ie r g a d te p e e tst t fte o i u o rs ac ni p l aini o ed , x o n s h eain hp b t e lc lre ouine gn e n n lsia ee r ho sa p i t smef ls e p u d erlt s i ewe n moe ua v lt n ie r ga dca s l t c o n i t o o i c
我国高校图书馆内涵建设研究综述
中 图分 类 号 : 2 8 G5.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89 (0 0 0 — 15 0 10 — 0 5 2 1 ) 8 0 2 - 3
飞 速 发 展 的现 代科 技 促 使 信 息 机 构 以 内 容 丰 富、 类繁多、 种 愈新 愈 快 、 段 自动 化 等特 点 吸引 了 手 愈 来愈 多 的用户 。 面对信 息 网络 和社 会 上众 多 的信 息 服务 机构 的严 峻挑 战 ,面 对适 应社 会 需求 而 出现 的发 展机 遇 。高校 图书馆如 何 实现 其 服务 宗 旨和 目 标, 充分 发挥其 功 能 。 得 可持 续 发展 ? 获 为此 , 世纪 上 8 0年代 以来 . 内涵 发展 的道路 开 始 成 为 中 国图书 走 馆界 的主 导思 想 ,即主张在 图书馆 事业 发 展 的战 略 选择 上 , 从 主要走 外延 扩 展 的道 路 , 应 逐步 转变 为 既 注重 外延 发展 . 重 视内涵 建设 与 充实 的道路 n。近 更 ] 2 O年 来 , 国高 校 图书 馆 图书 馆 内涵 建 设 的研 究 状 我 况 如何 ?就此 , 本文 通过 文献 调研 , 对其 作一 综述 。 1 高校 图书 馆 内涵建设 的含 义 如何 充 分发挥 图书馆 的 功能 。离 不 开对 图书 馆 内涵建设 要义 的正 确认识 。 谓 图书馆 内涵 建设 , 何 即 何 谓 图书馆 内涵 发 展?归 纳起 来 国 内图 书馆 界有 两 种观 点 。 观点 一 , 者 称 之 为 “ 件 ”派 , 笔 软 以涂 益 民 、 贾 光 、 亚琳 、 志仁 、 蒋 陈 周静 等 为代 表 , 认为 图书馆 内涵 建设 是图 书馆“ 件 ” 设 , 软 建 即非 物质 性 因素建 设 。 涂 益 民认 为 , 强 图书 馆 内涵 建 设 , 内涵 发 展 之 路 , 加 走 即通 过坚 持 图书馆 改革 、 立 图 书馆 网络 , 建 提高 队伍 素质、 应用 现 代 技 术 、 进 基 础 工 作 , 工 作 中心放 改 把 在开 发利 用文献 资 源上求 发展 [。周静认 为 , 2 ] 内涵 发 展就 是指 图 书馆从 内部挖 掘潜 力 ,增 强 自身对 社会 公众 的吸引 力 。通 过深 化改 革 , 力创 造 一个 开放 、 努 主动、 动态 、 多样 化 的服务 方 式 , 底 摆 脱 传 统 的封 彻 闭、 被动 、 态 、 一 的服 务 方 式 , 断 开 拓新 领域 , 静 单 不 闯 出新 路子 。 图书 馆在市 场 经 济 的大潮 中 , 使 发挥 自 身 真正 的价值 [。陈志仁 认 为 , 3 ] 内涵发展 即是 内涵 改 革 。内涵发 展是 较之 外延 发展 更 深层 次 的改 革和 发 展 . 以练好 内功 、 强 内力 、 展业 务 、 高工作 效 它 增 发 提 率 和服 务质 量 、 高 办馆 水平 和 效益 为 出发 点 , 过 提 通 学 习研 究 、掌 握正 确 的改 革理论 并 用 以指 导改 革实 践 . 过更 新 观 念 、 通 改革 内部 结构 和 管 理 体 制 , 强 加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已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和共享性,也符合现代社会信息共享的理念。
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指高校图书馆在保障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这种开放可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开放,也可以是全面的开放。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起源于美国。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对外开放,允许社会公众进入图书馆查阅文献。
此后,这一做法逐渐得到推广,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也逐步展开,但发展相对较慢。
近年来,随着信息共享理念的普及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支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推广。
政策法规是推动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对外开放。
例如,美国通过《高等教育法》等法规要求高校向社会公众开放图书馆。
在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定和实施。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需要加强管理。
一方面,要保证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社会服务政策和措施,确保对外开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对外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信息技术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查询、文献传递等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数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合法性。
加强社会服务宣传和推广是吸引社会公众的重要手段。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校园内外宣传、网络推广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认识和兴趣。
制定合理的社会服务政策是保障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可持续性的关键。
近十年来高校图书馆导读文献研究综述
意识 不 够 ,也是 影 响传 统 导读 效 果 的因 素之 一 。
2 . 3 . 2 网络 导 读 自2 O世 纪 9 0年 代 开 始 ,计 算 机 、数 据 库 、多 媒
为 广 泛 和 全 面 ,具 体 到 可 以 为 读 者 “ 推 荐 好 书 、揭 示 馆 藏 、 接 待 咨 询 、 板 报 剪 报 、专 题 索 引 、读 者 报 告 、 读 者 研 讨 、 个 别 指 导 、重 点 辅 导 、课 堂 教 育 、编 制 推 荐 书 目 、表 彰 优 秀 读 者 、成 立 读 者 协 会 [ 4 1 等多种方 式 ,
养 教 育 . 已是 当今 高 校 图 书 馆 导 读 工 作 的 一 个 新 课 题 。
和 广 义 的 导读 。狭 义 的 导读 是 传统 意 义 上文 献评 论 和 导读 宣 传 工 作 ;
它 既 对 传 统 的 导读 提 出 了新 的 挑 战 ,更 为 传 统 导 读 开 辟 了 新 的天 地 、新 的 空 间 ,成 为 新 世 纪 高 校 图 书 馆 导 读模 式 的新 起 点 。 因 而 ,网 络 导 读 较 之 传 统 导 读 更 应 引起 高校 图 书馆 的高 度 重 视 和 认 真 对 待 川 。 可 见 ,网 络 导读 是 高 校 图 书 馆一 项 深 层 次 的特 色 服务 。
在 中 国 ,高 校 图书 馆 导读 工 作 源 远 流 长 。 几 乎 论 及 高 校 图 书 馆 导 读 的 文 章 都 给 导 读 下 过 定 义 ,其 中具 有 代 表 性 ,引 用 较 多 的 则 是 沈 蓉 蓉 在 《 深 化 高 校 图 书 馆 导 读 工 作 的思 考 》 中所 定 义 的 : “ 所 谓 导 读 ,是 指 图书 馆 馆 员 在 研 究 读 者 的基 础 上 ,针 对 不 同 的 读 者 的
综述与工作总结范文
综述与工作总结范文一、综述范文综述是对其中一领域或主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回顾和评价的文章。
下面是一个综述范文的例子: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综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逐渐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综述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
首先,本文回顾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以图书数字化为主。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资源的种类也逐渐增加,包括文献数据库、图片数据库、音视频数据库等多种形式。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图书馆都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次,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资源存储和管理的问题,数字化资源的数据量庞大,如何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资源可访问性的问题,虽然数字化资源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但由于版权等问题,部分资源仍受限制。
再次是资源的品质和可持续性问题,数字化资源的品质和持久性需要得到保证,否则会影响用户对资源的信任度。
最后,本文展望了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未来趋势。
首先是资源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数字化资源的种类和形式将更加多样化。
其次是资源开放共享的趋势,众多机构和个人将通过开放共享的方式促进数字化资源的发展。
再次是技术创新的趋势,新的技术将不断涌现,为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
综上所述,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存储和管理、促进资源开放共享,并与新技术相结合,推动数字化资源建设迈向更加广阔的领域。
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下面是一个工作总结范文的例子:2024年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从事金融行业的第三个年头,过去一年我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收获。
数字图书馆发展综述
数字图书馆发展综述姓名:李雁飞学号:0742011107摘要: 本文介绍数字化图书馆的由来、定义、特征和体系结构,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有关标准和协议及各种工具,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概况,今后数字图书馆的三种主流模式,并论述发展中国数字图书馆的策略和若干关键技术。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1.数字图书馆的由来1.1 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至数字图书馆发达国家的图书馆自动化有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可称为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发展阶段。
大约从60年代未、70年代初开始,以美国国会图书馆正式发行MARCⅡ型的机读目录为标志,它在北美得到广泛应用,开创了书刊机读目录在世界上正式使用的新时期,使图书馆正式步入了图书馆自动化的阶段。
第二阶段(或称过渡阶段)为图书馆在网上进行全球性、整体化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的新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在1985年左右,以CD-ROM光盘和局域网络开始在图书馆得到应用为主要标志,使人们开始可以在图书馆、办公室、实验室甚至家中访问图书馆的书目机读目录、单位局域网上的光盘数据库和大型文摘社及检索系统,使70年代出现的大型文献信息中心充分发挥了效益,特别是90年代Internet网的迅猛发展,将图书馆网上的电子文献信息服务推向了全球性服务的新阶段。
第三阶段是图书馆自动化的高级发展阶段,也称为数字化图书馆阶段。
专家们分析,21世纪头15年将有一批数字化图书馆(何谓数字化图书馆:即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
可以说,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
)出现,专家、学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将在电子世界中漫游,不但在本地图书馆,而且在它以外的“虚拟图书馆”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
人们可以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的梦想。
【1】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绝然分割的,它们是犬牙交错、相互渗透,前一个阶段又为后一个阶段做了一些技术准备。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综述
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综述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思维的深入人心,创客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服务平台,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其创客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尝试建立创客空间,提供创新服务,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这些创客空间不仅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融合了3D打印、电子制作、编程教育等现代科技元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集学习、交流、创新于一体的平台。
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发展相对成熟,研究也更加深入。
许多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已经将创客空间作为重要的服务内容之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
这些图书馆创客空间不仅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还注重培养读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书馆创客空间在国内外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总结不够充分等。
未来图书馆创客空间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化,从多个角度探讨其建设与发展的问题,推动图书馆创客空间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1. 创客空间的概念与发展背景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其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平台,旨在为创客们提供工作、交流、学习所需的场地、设备、工具及网络资源。
在这个空间里,创客们不仅能够共享知识和技术,还能够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思想,实现创意的产生、转化和实现。
创客空间所倡导的创新、合作、分享的精神,与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创造的高度重视和追求不谋而合。
创客空间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创新创造的需求和热情日益高涨。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福建中医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综述
的 学 习 课 为 基 础 B
的学 习 ( etr ae eri 。 L L 有 很 大 的 差 L cueBsdL ann g B )
众 所 周 知 , 对 传 统文 献信 息资 源 的 依 赖 是 中 医 药 学 的 一 大 特 点 . 浩瀚 的 中 医药 文 献 资 源 也 是 中 医 药 创 新 的 源 头 。 正 如 中 国 中 医研 究 院刘 保 延教 授 所 言 。 数
中 电子 阅 览 座 位 2 0个 ; 19 2 98年 开 始 使 用 金 盘 图 书 管 理 系 统并 实行 全 开 架 借 阅 ,旗 山校 区 图书 馆采 用 全
开 放 、大 流 通 的 管 理 模 式 , 周 开 放 时 间 达 8 6小 时 。
年 美 国 政 府 在 制 订 “ 性 能 计 算 与通 信 ” ( P C 高 H C )国 家 攻 关 项 目 中, 首 次 把 发 展 数 字 图 书 馆列 为 “ 国家 级
5 ・ 8 图书馆现代技术・
福建图书 馆理论与实践 (UINL R R H O YA DPA TC 第3 卷第3 (03 N.) F J I A YT E R N R C I A B E) 0 期 、i 0 o3 r.
福 建 中 医 学院 数 字 图 书 馆 建 设 综 述
2 数 字 图书 馆 对 高校 建 设 的重 要作 用
2 1 为 教 学 服 务 . P L ( rbe ae e r i ) 是 以 问 题 为 基 础 B P o l B sd L ann m g
数 字 图 书 馆 工 程 列 为 8 3重 点发 展 项 目。 自此 , 数 字 6
计 划 确 立 为 全 球 信 息 社 会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到 2 0 年 底 ,美 国在 数 字 图书 馆 研 究 方 面 的 经 费超 过 8 02
近五年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综述
近五年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新热点。
近五年,国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不仅涉及理论探讨,也涵盖了技术应用和实践创新。
本文旨在综述近五年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对智慧图书馆的定义、特点和发展背景进行阐述,然后分别从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实践案例三个方面对近五年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进行综述,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分析存在问题,并展望智慧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重点梳理了近五年国内学者对智慧图书馆基础理论、服务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旨在揭示智慧图书馆的理论体系和发展规律。
在技术应用方面,本文关注了智慧图书馆在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实践,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创新发展。
在实践案例方面,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通过对其建设过程、技术应用、服务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成功案例。
通过对近五年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综述,本文旨在全面展示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图书馆界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智慧图书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智慧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早在2003年就被提出,芬兰学者Aittola在其论文《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中首次提到智慧图书馆是一个能够随时随地提供图书资料的移动知识服务平台。
智慧图书馆的真正发展始于IBM对“智慧”理念的提出。
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主要在既定的空间内存储实体资料,用户服务仅限于馆内阅读和离馆借阅。
我国图书馆行政管理研究综述
资料 统 计 与分析 通 过 中 国 知 网 , 以 “图 书 馆 行 政 管 理 ” 为 检 索 词 , 以 “ 主
一
、
态 的激励 和 竞 争机 制 ,图书 馆 缺乏 特色 。[ 7 万 玉 荣 认 为 , 高 校 图 书 馆 行 政 管 理 工 作 存 在 的 问 题 有 以 下 几 点 : 一 是应 对 准 备 不 足 。 随着 现 代 信 息技 术 在 快 速 向 高 校 图 书馆 工 作 的 各 个 环 节 渗 透 , 复 合 型 图 书 馆 的 特 征 越 来 越 明 显 , 这 对 图 书 馆 的 行 政 管理 工 作 提 出了 新 的要 求 。针 对这 种 全 新 的 图 书 馆 模
Ec o n o mi c& T r a d e U pd a t eS u m. NO. 2 7 7 Ma y . 2 0 1 3
我 国 图 书 馆 行 政 管 理 研 究 综 述
唐 玲
郑州 4 5 0 0 6 3 ) ( 黄 河科 技 学 院 。; - . 7 南
【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患技术向图书馆工作各个环节的快速渗透 ,图书馆越来越呈现出复合图书馆的特征,这对 图书馆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科学高 校地进行 图书馆行政管理 ,学者们从图书馆行政管理的内涵、存在的问题、措施等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 了阶段性的成果。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和总结。 【 关键词 1图书馆管理;行政管理 ;研究综述
结 、 同其他 图 书馆 进 行 行 政 管理 交 流 的 总 结 ,缺 乏 对 图 书馆 行政 管 理 进 行整 体 性 认 识 的 理论 思 考 。 1 9 9 3 年至 2 0 0 2 年 间的 文 章 数量 上 没 有 增 长 ,但 是 已经 开 始 从 理论 层 面 对 图 书馆 行 政 管 理 进 行探 讨 研 究 。 随 着我 国 图书 馆 事业 的发 展 和 规模 的不 断 扩 大 ,2 0 0 3 年 至2 0 1 2 年 ,有 关 图 书馆 行 政 管 理 的研 究深 入 、 发展 迅 速 ,涉 及面 也越 来 越 宽 。这 说 明 人们 相 信 科 学 高效 的 图书 馆 行政 管 理 对 于 促 进 图书馆 的发展 至关 重 要 。 二 、图书馆 行 政 管理研 究 的主 要 内容 ( 一 ) 图 书 馆 行 政 管 理 的 内涵 关 于 图 书 馆 行 政 管 理 的 概 念 , 主 要 可 分 为 两 类 : 一 类 是 将 图 书馆 行政 管 理 作 为 图 书馆 的管 理 活 动 : 另一 类 则 是 将 图 书馆 行 政 管 理作 为 图书 馆管 理 的一 部分 看 待 。 第 一 类概 念 比较 少 见 , 只有 马 书 堂 明确 提 出 “图书 馆 行政 管 理 ”应 是 一个 专 指 国家 和 地 方 各级 行 政 机 构 依据 有 关 法 律 法规 , 领 导和 管 理 图书馆 各 项事 务 的活 动 。 ”…。 第 二 类 概 念 是 目前 图 书 馆 界 普 遍 接 受 认 可 的 。 李 普 杰 等 人 认 为 ,图 书馆 是一 个 完 整 的 系 统 工程 , 图书 馆 的 行政 管 理 工 作 是 图 书馆 系 统 工 程 中的 子 系 统 工程 。[ z 苏 斌 认 为 , 高校 图书 馆 行 政 管 理就 是 要 遵 循 高 校 图 书馆 的 自身 特 点及 其 运 作 规 律 ,通 过 管 理 者采 取 计 划 、组 织 、 决策 、协 调 、 创新 等 行 为 ,最 合 理地 使 用 和 最 大 限度 地 发 挥 高 校 图 书馆 的人 力 、 财 力 、物 力 、信 息 、 时 间等 资 源 的 作 用 , 以 达 到 办 馆 的 目标 和 最 佳 效 益 的 过 程 [ 3 ] 李 源 江 认 为 图 书馆 的行 政 管 理 ,简 单 的说 ,是 图 书馆 内部 的管 理 工 作 ;具 体 的 讲 , 是上 级 机 关 赋 予 图 书馆 领 导 群 体 的 职权 ,来 保 证 上 级 指 令 和 图书 馆 工作 任 务 的 贯 彻 落 实 ,对 上 级 机 关 则 具有 执 行 性 的特 点 。n 郝 建 军 则 提 出 图 书 馆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是 以 目标 为 导 向 , 以 人 为 中心 ,规 范 图书 馆 行 政 职 能 部 门 的关 系 ,并确 定 责 、权 、力 , 实 现 图书 馆 信 息等 资源 的优 化 配置 ,助 推 图书馆 的信 息化 建 设及 服 务 创 新 。I s ] 欧 阳 剑 等 人将 图 书馆 的管 理 工 作 从 总体 上分 成 了两 种 :业 务 管 理 和 行 政 管 理工 作 。其 中 图书 馆 行 政 管 理 的 范 围非 常 广 泛 ,涉 及 到 馆 内部 的 人事 管 理 、考 勤管 理 、财 务 管 理 、上 级 及 本馆 里 的相 关文 件 档案 管 理 、使用 设备 及 科研 管理 等 。 [ 6 由上 可 见 ,人 们对 图书 馆 行 政 管 理 的 定义 是 随 着 时代 变迁 不 断变 化 的 。 虽然 图 书馆 行政 管 理 曾被 认 为是 管 理 图书 馆 的 活动 , 但 目前 普 遍认 可 的观 点 : 图 书馆 行 政 管 理 是 图 书馆 整 体 管 理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相关 讨 论和 研 究也 都是 基于 此 定义 展开 的 。 ( 二 )图书馆 行 政 管理 存在 的 问题 和不 足 关 于 图书 馆 行 政 管 理存 在 的 问题 和 不 足 , 学者 们 主 要 是 以公 共 图 书馆 行政 管理 和 高校 图书馆 行政 管理 为对 象 展开 论述 。 朱 纯 琳 等 人 认 为 , 我 国 公 共 图 书 馆 行 政 管 理 的 现 状 和 存 在 问 题 主 要 有 三 点 : 一 是经 费不 足 问 题 ; =是 图书 馆 人才 建 设 问题 , 即 知 识 层 次 低 的 人 员无 法 满 足 图 书馆 数 字 化 的 要 求 ;三 是 图书 馆 管 理 问 题 , 即 图 书 馆 无 论 是 宏 观 管 理 还 是 微 观 管 理 , 仍 以 传 统 的 经 验 管 理 为 主 。 社 会 缺 少 对 图 书 馆 的 必 要 监 控 机 制 , 人 员 缺 乏 动
综述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措施与途径
变化 , 因此 , 理创新事在必 行 , 管 因循 守 旧已经 员必 须更 新观念 , 重 藏轻用 ” 从“ 的思 想桎梏 和 模式 中解脱出来 , 树立 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 ~切 3解决图 书馆管理问题的对策 以读者的需求为准则。 在新时期 , 应该树立 以读 传统图书馆的一套管理模式 已不能适应新 者为本的新理念 , 一切以读 者的需求为准则 , 为 以最 短的时间 、 最高 的效 世纪的运行特点 , 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 与发展 , 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 就必 须对传 统 的管 理理 念和方 式方 法 进行扬 率 , 满足读者对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 这才是对 弃, 通过改革创新 , 建立起一套最新 的管理 运行 读者最大的尊重 ,也是 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的集 机制 。 针对 目前存在 的些 问题 , 笔者提 出 了如下 中体现。 对策 : 3 领导者是 图书馆管理 创新的主体 - 3 31注重馆员 的业务培训 , . 提高馆员 的整体 管理创新总是 不断以新的观念 、新 的措施 素质 和新 的方法 , 使管理系统总体 功能不断优化 , 保 图书馆 的人力资源就是馆员 ,人力 资源价 持一种最佳效果 的状态 。从我国 图书馆 目前 的 管理创新的关 健是观念 的转变 , 就 值取 向主要看其对知识 、 技能 、 经验 以及创新 意 情况来分析 , 识等的把握程度及实际水准 ,即指人 的综 合素 是要将 管理 的重点放在对人 的 能力 的开 发 、 积 创 质与能力。优秀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 的资源 和 极 性 的 调 动 、 造性 发挥 上 。 财富 , 也是管理过程的第一能动要素 , 其实 际作 首先 ,创新 意识是 图书馆领导者创新的基 用的发挥与否将在整个图书馆管理过程 中起着 本素质与先决条件。创新 意识 是人在不运动变 决定性作用 。过去 ,图书管理员处于被动 的角 化着的客观事物 刺激下 ,自觉产生改变客观事 色, 充当“ 门人 ” 如今要让 使其成为 “ 守 , 知识导 物现状的愿望和观念。创新意识之所 以成为其 航员 ” 去主动 与读 者沟通 , , 为读者提 供信 息查 个人主要的基本素质 , 是由 2 世纪知识经济和 1 询、 检索等服务 , 总之 , 要做到 “ 在最需要 的时间 信 息社会 里科学技术快速 突破 的背景下 ,经济 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递给最需要 的人 ”建立学科 和社会发展 的要求 与领导 者的根本职能和职责 。 馆员制度 ,使负责 自己领域 的馆员能够更好 的 决定的。这一背景要求 图书馆领 导者必须具有 为读者提供 向导 。 另外 , 信息社会更要 注重 {算 高度的适应性 , 1 不仅 要适应 变化的对象和 内容 , 机管理手段在 图书馆 的应用 , 因此 , 应提高馆员 而且要适应变化 的力度 和节奏 ,要敏锐地发现 果 普于促进 们使用计算机 的能力 , 运用现代化 。此外 , 还应 变化的动向 , 断地捕捉变化的契机 , 该建立系统的员工激励机制 , 馆员的待遇偏低 , 本 馆工作 的变革 与更新 。这也正是图书馆领导 出现同岗不同薪 , 干好干差都同酬等现象 , 挫伤 者与一般 员工的根 本区别 。 了员工的积极性 ,直接导致在管理 中服务质量 其次 ,讲学 习是 图书馆领导者 刨新的内在 下降 , 员流失 , 人 长此 以往 , 馆员们缺 乏竞争意 动 力 与关 健 环节 。 图 书 馆 领 导 者 必 须 要 有 深 厚 识 、责任心和进取心 ,工作上不断从事 一种劳 的文化基础与渊博 的知识 ,这不仅是 当前形势 动, 没有 创新 , 没有 工作上 的成 就感 , 这在一定 发 展 的 需 要 , 是 领 导 工 作 的 客 观 要 求 。 践 证 也 实 程 度 上 也 阻 碍 了图 书 馆 的 发 展 。 明 ,作为 创新主体 的领 导者 ,其 综合索质的高 32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 以人为本” . 要“ 低, 不仅 直接形 响到 自己个人 的形 象 、 个人创造 “ 人 为 本 ” 管 理 思 想 就 是 以人 为 中心 的 力 的发挥 , 直接关系到单位事业的兴衰成败。 以 的 也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要把 人作为管理 中最重要 领导者要 不断的提高 自己的科 学文化素 质 , 要 的资源 , 以人的能力 、 特长 、 兴趣 、 心理状况 等综 潜下心来致力于构建符合创新要求的科学台理 合情况来科学 的安排最合适 的工作 ,并 且在工 的知识结构 , 并伴随着大胆地实践和探索 , 他理 作 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 的特长和价 值 ,使 员工 论 与 实 践 , 与 行 相 统 一 , 断 的 开 拓 创 新 知 不 能够在工作 中充分调动和发挥租极性 ,从而提 总之 , 现代图 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 科学 高工作效率 , 增加工作业绩 。图书馆实行 “ 人本 的创新管 理体制有助 于图书馆 的健序发展 , 为 管理 ” 念 , 理 主要体 现在 以人为本 , 供人性化 广大人们提供更多的方便 。 提 的服务观 , 使图书馆馆员变被动 、 接纳式 的服务 参考文献 为 自主的创新 、 与式服务 , 参 以读者 为木 , 展 … 李小青。 开 浅谈 高校 图书馆 ��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综述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综述1.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殿堂,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对于学科建设而言,高校图书馆更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和服务。
从宏观背景来看,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的支持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聚集地和创新的高地,理应走在服务创新、支持创新的前沿,通过优化信息服务、促进学术交流等方式,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也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学科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高校图书馆通过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和资源保障,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从微观层面来看,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也是满足师生信息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
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形势下,师生的信息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师生的不同信息需求。
通过服务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实现与高校其他部门的互利共赢。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既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满足师生信息需求、提升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
1.1 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的概念高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指的是高校图书馆围绕教学和科研需求,以学科资源为核心,构建服务于学术发展和知识创新的体系化服务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不仅仅是知识的存储和借阅场所,更成为了知识传播、学术交流、科研支持的重要平台。
服务学科建设涉及图书馆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服务模式的创新、学科服务的专业化发展等多个方面。
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走向综述
取信息 技能 和开展 信息 咨询的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领 的优势 , 演信 息工程 扮
师 或 顾 问 的 角 色 。 书 馆 员 还 要 承 担 起 教 育 和 培 训 读 者 的 图 任 务 , 到 网 络 资 源 导 航 员 的 作 用 。 正 因 为 承 担 着 这 种 新 起
2 信 息服务社 会化
软 件 一 百 三 十 多 种 ,采 用 成 熟 的计 算 机 管 理 系 统 , 行 了 实 自动 化 管 理 。 校 图 书 馆 的 发 展 大 大 推 动 了我 国 教 育 和 科 高 研 事 业 的进 步 。 当 前 , 变 观 念 、 便 用 户 、 理 现 代 化 和 转 方 管
流通 、 览 、 考服 务 之外 , 应 着 重 发展 数字 化 的服 务 , 阅 参 还 尤 其 要 开 展 网 络 化 的 参 考 服 务 , 之 成 为 未 来 图 书 馆 的 增 使 长 点 复 合 图 书 馆 应 比 以 往 更 注 重 服 务 , 新 确 定 网 络 条 重 件 下 图 书 馆 服 务 新 模 式
维普资讯
・
学术争鸣 ・
江西图书馆学刊(嘲 ) J
第3 2卷第 3 V 1 2 o 1 期( o 3 N . . 3
我 国高校 母为馆 发展 走 旬 缘迹
熊宗 海 ( 西教 育 学 院 ) 江
摘 要 在 概 述我 国高校 图 书馆 近二 十年 来所取 得 的迅 猛 发展 的 背 景 下 , 述 了 图书情报 一 体 化 、 息服 论 信
任 务 , 图 书 馆 员 的 素 质 要 求 也 越 来 越 高 。 且 , 阶 段 对 对 而 现
图书馆 员的要 求更趋 向于 发挥 整体 的作用 。总而 言之 , 只 有 建 设 一 支 思 想 素 质 、 息 意 识 和 技 术 能 力 都 过 硬 的 专 业 信 队 伍 , 能 适 应 新 时 期 图 书 馆 的需 要 。 才 参 考 文 献 1 刘 旭 , 瑞 云 . 世 纪 图 书 馆 发 展 战 略 探 讨 . 书 馆 建 王 新 图
图书馆人本管理综述
第 5期 总第 2 7 9期
图 书馆 人 本 管 理 综述
张 琳
4 0 4 1 2 0 ) ( 重庆三峡 医药高 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 , 重庆 万州
摘 要 : 通 过 从 馆 员 的人 本 管 理 和 读 者 的 人 本 管 理 两 个 方 面 着 手 , 分 析 了 图 书 馆 中 人 本 管 理 的 作 用 和人 本 管理 的重要 性 , 提 出了解决 图书馆 中不必要 的冲 突、 使 图 书馆 朝 着 更 好 的 方 向发 展 的 措 施 。 关键 词 : 图 书馆 管 理 ; 人 性 化 管理 ; 和 谐 图 书馆 ; 人 文 环 境 中 图分类 号 : G2 5 l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7 - - - 6 9 2 1 ( 2 0 1 3 ) 0 5 _ _ 0 1 5 1 2 1 图 书馆人 本 管理 中“ 人” 的 理解 图书馆 史 专 家 约 翰 逊 ( D. E. J o h n s o n) 在 《西 洋 图 书 馆 史 》一 书 中 指 出 : “ 在 书 籍 和 图 书 馆 的 历 史 中, 人 的因素 始终 是最 重要 的” … 。谭 祥 金 教 授 在 其 研 究 中体 现 “ 以 人 为 本 ”的 思 想 , 以 满 足 读 者 的 最 大 需求 、 实现 人 的价值 、 追 求人 的发 展 、 体 现 人文 关怀 、 创 造 美 与 和 谐 作 为 图 书 馆 活 动 的 宗 旨 J 。 也 有 人 认 为 人 文 精 神 包 含 3方 面 内 容 : ① 它所
理 。
实践 者 , 只有 他们 亲 身感 受 到 人 文 关 怀 , 才能“ 换 位
待人 第一 质量 果馆 对读 馆人 ”, 才 能在 图书馆 的工 作 实践 中真 正 体 现 “ 读 者 ”的 图 书 馆 宗 旨 , 图书 馆 工作 的好 坏 、 读 者 服 务 的高 低 , 都 取 决 于 馆 员 的 素 质 和 能 力 水 平 。 如 员得 不 到人 文关 怀 , 情 绪低 落 , 能力低下 , 如 何 者提 供优 质 服 务 。 因而 , 馆 员 理 所 当 然 是 图 书 文关 怀 的第一 层 面 。 所以, 图 书 馆 的 “人 ”主 要 包 括 两 方 面 的 含 义 : ① 图书馆 组 织 内部 的“ 人 ” ——馆员 ; ② 图 书 馆 组 织 外 部 , 但 与 图书 馆关 系密切 、 参 与 图 书 馆 活 动 的 “ 人” — — 读者 。 图 书馆 管 理 和 服 务 的人 本 思 想 就 是 要 把 图 书 馆 的一 切 管 理 和 服 务 工 作 都 纳 入 到 以 馆 员 为根本 和 以读 者为 中心 的轨 道上 来 。 2 图 书 馆 人 本 管 理 的 定 义 图 书馆 人 本 管理 有 很 多 同义词 , 比如 图书 馆 人 文精 神 、 图 书 馆 人 性 化 管 理 等 等 。 不 同 作 者 对 它 的 定 义 也不 同。 肖希 明 在 《图 书 馆 呼 唤 科 学 精 神 与 人 文 精 神 的 融 合 》中对 图 书 馆 人 文 精 神 是 这 样 下 定 义 的 : 他 认 为 图书馆 人文 精神 也 就是在 图书馆 工作 实践 和理 论
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综述
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综述【摘要】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化系统的概述,包括自助图书借阅系统、智能查询系统和数字化馆藏管理系统。
这些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接着分析了自动化系统的优势,如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用户体验等。
最后指出,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服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为读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
结论部分将总结自动化系统在图书馆中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深入了解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综合应用和意义。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自助图书借阅系统,智能查询系统,数字化馆藏管理系统,优势,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公共图书馆自动化是当今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图书馆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服务模式,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自动化系统作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通过自助图书借阅系统,读者可以自行借阅和归还图书,不再需要排队等待工作人员的帮助。
智能查询系统则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的图书信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数字化馆藏管理系统则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数字化,方便读者随时访问和利用。
这些自动化系统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利和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将深入了解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各种形式及其优势,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些现代化的图书馆服务,提升阅读体验。
2. 正文2.1 自动化系统概述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来实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新型系统。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公共图书馆也逐渐引入各种自动化系统,以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
自动化系统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的馆藏管理、借阅服务、信息检索等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阅读体验。
图书馆综述
图书馆综述概述图书馆是一个为读者提供图书、资料借阅和阅读服务的公共机构。
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之一,图书馆在现代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一个存放图书的场所,也是一个知识分享、学习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图书馆的历史图书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开始收集和保存各类文献。
当时的图书馆主要通过手抄本的方式将知识传承下来。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图书馆开始大规模收藏印刷书籍,这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
在现代社会,图书馆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设施。
图书馆的功能1. 藏书借阅图书馆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借阅图书。
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登记系统借阅图书,一般可以持有一定的借阅期限。
借阅图书可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帮助他们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和知识。
2. 参考咨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通常具备一定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可以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读者可以向图书馆咨询图书的具体内容、相关参考资料以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专业咨询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3. 学术活动许多图书馆还会举办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讲座和研讨会等。
这些活动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读者可以获取到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
4. 数字资源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也开始提供数字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和在线学习资源等。
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网站或者移动应用访问这些资源,实现在线阅读和学习。
图书馆的分类根据规模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图书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是为一般公众服务的图书馆。
它们通常提供多种语言和主题的图书,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公共图书馆还经常举办一些社区活动,如书法展览、讲座和读书会等,以促进社区居民的文化交流。
2. 学术图书馆学术图书馆主要面向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师生和研究人员。
它们收藏大量学术期刊、专业书籍和研究报告等资源,以支持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
图书馆服务发展综述
图书馆服务发展综述刘小芳【期刊名称】《美眉》【年(卷),期】2022()9【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从诞生开始一直在发展变化,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则在介绍了服务和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目前图书馆的一些服务,以期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价值,实现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发展变化一、服务变化与发展服务这个概念也反映了图书馆界对于服务行业的认识,也反映了人们对图书馆本质属性的认识。
因此,阐明图书馆服务服务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出现的词汇,社会各概念的含义对于开展图书馆工作和升华图书馆存在价值有着个领域都涉及到服务,但服务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服务究竟非常重大的意义。
是什么样子的,估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服务(service)当前,图书馆界内众多学者对于图书馆服务概念的界定来源于英语serve,而serve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ervire”,仍是众说纷纭,暂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从众学者对图书是slave(奴隶)或者servant(仆人)的意思,即从人际关系馆服务的界定中可知,图书馆服务一般都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方面来说,消费者是“主人”,服务从业人员则是“侍者”,构成的:这就衍生了“顾客是上帝”的说法。
一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按因服务活动及服务方式涉及到人类复杂多变的行为,国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成个人读者和社会各种组织的机构读内外的学者、机构组织都对服务进行了定义,但至今还没有者,也可分成到馆读者和网络读者。
形成一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理论。
纵观众多学者对于服务的二是图书馆的服务基础。
图书馆的资源量是它开展服务定义,通俗地理解就是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转移无形利的基础条件,不仅包括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图书益的行动过程,所有权并不发生转移。
因此,服务具有某些馆的人力资源、设施资源以及其他一切可以被利用的资源都与实体产品不一样的独特的性质,如,服务的无形性,它是属于图书馆的资源量。
文献综述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文献综述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文献综述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我选择在图书馆进行文献综述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1. 文献检索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如何使用图书馆的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通过掌握关键词、作者、标题等检索技巧,我成功找到了大量与实习主题相关的文献。
2. 文献筛选与整理在获取大量文献后,我根据研究目的和文献质量,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整理。
筛选过程中,我关注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确保文献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3. 文献综述撰写在完成文献筛选和整理后,我开始撰写文献综述。
在撰写过程中,我遵循以下步骤:(1)明确主题:根据实习主题,确定文献综述的中心思想。
(2)文献分类:将筛选出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分类。
(3)内容概述:对每篇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概述,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
(4)比较分析:对不同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
(5)总结与展望: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多种文献检索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文献。
2. 丰富了学术素养: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我对实习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学术素养。
3. 提升了写作能力:在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文献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文献综述的撰写,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四、实习体会1.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
2. 文献检索和筛选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基础,要掌握相关技巧。
3. 文献综述的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4. 文献综述的撰写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总之,通过本次文献综述实习,我收获颇丰。
地方志、古籍数字化与循证图书馆学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情报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地方志、古籍数字化以及循证图书馆学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不仅各自在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中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其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本文从地方志、古籍数字化与循证图书馆学这三个领域出发,为图书情报领域提供全局视角,总结当前研究现状,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最后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方志的数字化现状与挑战(一)研究现状近年来,地方志数字化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数据可视化与智能化处理方面。
黄涛等学者(2019)深入探索了地方志文献的可视化技术与方法,旨在通过创新的视觉呈现策略,增强地方志信息的可读性和用户友好性,使历史的深邃内涵与丰富细节得以直观展现[1]。
但是,地方志数字化进程中也遇到许多难题,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程度不足等,亟待学术界与业界共同努力解决。
尽管如此,学者们不断拓宽数字化技术研究边界,使地方志资源有效保存并跨越时空界限广泛传播,在历史研究、学术研究及政策制定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
在解决数字化难题的挑战过程中,诸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
在面向方志类古籍的探索中方面,李娜(2021)成功构建了多类型命名实体联合自动识别模型,提升了信息抽取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地方志资源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在智慧数据驱动方面,王学昭等学者(2023)提出的场景化的情报研究模式,为地方志的数字化处理与智能分析开辟了新路径。
在探索过程中,学者们总结了一套以数据为驱动、融合智慧技术的情报研究体系,以实现更加精准、高效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3],推动了地方志数字化领域的理论创新,为实践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二)研究问题地方志作为地方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记录,其信息价值不可估量,而传统的纸质地方志存在难以保存、检索不便、传播受限等问题,严重[1]黄涛,李珏,张浩,等.地方志文献的可视化技术与方法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 2019(3):8.[2]李娜.面向方志类古籍的多类型命名实体联合自动识别模型构建[J].图书馆论坛, 2021, 41(12):11.[3]王学昭,王燕鹏,赵萍,等.场景化智慧数据驱动的情报研究模式:概念,技术框架和实验验证[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23(5):1-9.制约了地方志信息的有效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综述材料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信息收集、整理和利用中心,是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重要情报信息部门,也是培养人们收集、整理、利用情报信息能力和习惯的教学和学术性机构。
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通化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1978年12月更名为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1995年修建了5600平方米的独立馆舍。
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规模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因此,学院决定修建25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2006年底动工,2008年将竣工投入使用。
目前的图书馆分布在办公楼的一楼,面积为1100平方米,第七教学楼的4——7层,面积为5800平方米,总面积为6900平方米。
办公楼一楼设有第一书库和第二书库,第七教学楼机构设置有书记室、馆长室、副馆长室、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参考咨询部、技术服务部、信息情报咨询中心、文献检索课教研室;业务服务部门有第三书库和第四书库、工具书阅览室、教学参考阅览室、期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自习室、电子阅览室。
另外还有16个系所资料室。
我们本着“读者至上、服务育人”的理念,努力地从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手段、服务的主体、服务的场所、服务的优化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图书馆的建设,挖掘服务的潜力,提高服务的效果。
服务内容就是图书馆所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
几年来,学院不断的加大投入,使得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购买的纸质图书近百万册,在图书购买的过程中,我们都是本着从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实际出发,在满足一般专业需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重点专业和新建专业的需要,花最少的钱买更多更好的图书。
新书都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编目,加工程序合理严密,加工效果规范统一,对馆内的存书、尤其是线装古籍图书进行了回溯建库;整理加工过刊合订本近8册,从而使得馆藏纸质图书文献数量达到91万多册。
购买纸质期刊1591种,另外还有赠刊24种,其中学报类、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学报类期刊订阅较多,而且保持了连续性。
定购纸质报纸42种。
电子资源方面购买有“超星”中文电子图书60万多册,“美星”外文电子图书5000多册,“卓源”光盘整理系统整合的随书光盘多媒体型信息资源400G(涉及到文艺、数学、理化、历史、哲学等16个门类);“起
点”网络考试模拟系统,可进行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多项网络模拟考试;“清华同方”数据库,其中包括人文社科专辑(3025种、1000万篇)、世纪期刊即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向创刊号的回溯(3964种、635.9万篇)、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涉及2000年以来的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报纸700多种、文献量达到638.2万篇);“万方数据库”,其中包括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收录1998年以来的期刊5698种、500多万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1988年以来的论文全文69万篇)、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1995年以来的论文全文48万篇)、法律法规全文数据库(收录论文16万篇)。
服务的手段主要就是赖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和的各种现代化的技术专备和软件设施。
自1999年开始在图书、期刊等文献信息资源的采访、编目、点藏、借阅流通等业务环节上实行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以来,我馆的现代化步伐不断的迈进,目前我馆使用的图书馆管理软件是大连网信公司开发的“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现在已升级到6.5版,该版数据库采用了先进的MICROSOFT SQL7.0(结构性查询语言),前台采用了MICROSOFT VISUAL FOXPRO9.0语言开发的应用软件,具有安全、可靠、灵活、开放、科学、一致、智能、并发、时效的特点,因而系统变得更加稳定、更易于扩展和维护、更便于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基于该管理系统,我们建立了图书馆的局域网和专门的网站,网站具有便捷的网络资源入口、完善的网络使用帮助、友善的读者沟通环境、完备的功能体系、了解图书馆的有效窗口等特点,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读者的方便利用。
拥有服务器5台,存储量达到10T的磁盘阵列存储器1台,先进的文献信息管理手段满足了馆内文献信息的有效存储和利用、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果;另外,拥有为读者提供阅览图书馆各种电子资源和进行文献信息教育用的微机167台,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联接,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便利。
服务的方式就是图书馆为读者进行信息服务的日常工作和特殊安排。
实行“全天候、全周候开放”,周开放时间达到了90小时,电子资源的可阅览时间达到了每天23小时左右;实行“首问负责制”、“微笑服务”、“专业化服务”和网上留言答疑等,对读者遇到和提出的问题保证有满意的答复或满意的处理;实行纸质流通图书和期刊的全开架借阅;开展网上荐书、网上图书和期刊查询等业务;开通了“馆际互借”业务;采取课堂统一授课、发放图书馆手册、不定期的宣传等方式对读者进行相关的信息素质教育,统一授课时数每学期达到880多课时;实行“定题跟踪服务”,为我院的重要科研项目人代查各种相关研究信息,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服务主体就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队伍。
目前,拥有员工48人(在岗正式员工24
人、返聘人员1人、临时工21人、在外读研2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硕士7人、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6 人,本科以上学历占全馆在编人员的100%,另外还有由学生担任的各系所资料室管理人员16人。
端正队伍的工作态度、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素质、加强工作能力一直是我们队伍建设的重点所在。
具体当中,我们通过定期的会议进行经常的馆内员工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能力的灌输;利用电子指纹管理系统建立起馆内员工自我约束和表现的平台;通过馆内和馆外的图书情报信息专业人员对馆内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通过平时的馆内业务的开展对馆内员工进行各种日常业务能力的锻炼;通过及时的督促、检查、总结,扬长避短;通过着装服务、挂牌服务、各种活动的开展等凝聚图书馆人的向心力,着力打造积极向上、特别能战斗的集体。
服务的场所就是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的储存和提取的地方,即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地方。
鉴于目前馆舍空间不足的问题,我们在各个教学和科研的系所单位设立了专门的图书资料室,聘请专门的学生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实现图书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对现有的馆舍进行人性化的处理,设立部门设置标志牌,悬挂艺术字画、摆放植物花卉等,使图书馆成为一处特殊的陶冶情操的艺术长廊和文化景观,成为有利于读者思考和学习的地方;设立走廊自习处,使得现有条件下的座位数量达到1100多个,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对学习场所的需求。
服务的优化就是对工作的科学提升和挖掘,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工作的效益。
一是制度化,即从馆内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编印成册,使得馆内的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都做有规、行有矩;二是民主化,即充分调动广大馆员参与图书馆各项事务的积极性,做到群策群力,使得做好馆内各项工作成为每个馆员的自我要求;三是规范化,即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按照学院的规定和指示、以及所定的制度来操作,而且每项工作的过程都要有始有终,并跟随相应的文件材料,并汇总归档;四是科学化,即鼓励馆内的员工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从馆内其他工作的角度考虑,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并以此来大力的促进各项工作的更好开展;五是反馈化,即结合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主要通过网上的问答、必要的座谈、个别的询问、来访的答复等方式来得到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真正意见和想法,并根据这些来进一步的改进图书馆的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实现更好的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