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和朋友在一起-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和朋友在一起-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重要性,理解友谊对人的发展和成长的影响。
2.掌握各种良好的交友方式和方法,了解拒绝不良交友的策略。
3.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友谊的重要性,理解友谊对人的发展和成长的影响。
2.掌握各种良好的交友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拒绝不良交友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询问学生最好的朋友是谁,他们和朋友一起做了哪些事情。
2.给学生播放“朋友圈”小视频,让学生感受友谊的温暖和重要性。
2. 交流讨论(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如何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
2.提出一些不良交友的现象和危害,让学生探讨如何避免和拒绝这些不利的交友。
3.教师指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交友方式和拒绝不良交友的策略。
3. 讲解教材(20分钟)1.介绍教材中关于友谊、交友方式和拒绝不良交友的相关知识,强调友谊的重要性,阐述不良交友带来的危害。
2.教师板书关键词和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整理概念和理解知识。
4. 情景模拟(15分钟)1.针对教材中提到的一些情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一些交友的场景,锻炼其交际能力。
2.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拒绝不良交友的能力,并让学生掌握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拒绝策略。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1.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和加深的理解。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1.请从周围的人物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可以成为好朋友的人物,写一篇关于他(她)的作文。
2.根据今天学到的关于拒绝不良交友的策略,列出几个你认为可以实用的拒绝理由。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个方面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掌握了优秀的交友方式和重要性,认识到拒绝不良交友的必要性。
在情景模拟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良好。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和朋友在一起

《和朋友在一起》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感受友誼的力量,學會與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誼。
能力目標:積極尋找朋友,把握原則,善交益友,不交損友。
知識目標:明白朋友對一個的影響很大,要善交益友。
懂得友誼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重點:友誼的力量。
難點: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誼的力量。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有人說,友誼是心中不落的太陽,讓人勇往直前;有人說,友誼是美麗無價的寶石,讓人無比珍惜;有人說,友誼是悠揚和諧的曲子,讓人心曠神怡……你心中,友誼是什麼?請你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
表達自己對友誼的認識。
點名主題。
引導學生初步感受友誼的美好。
活動一、我的朋友圈闡述:人的一生會擁有許多的情誼,友情無疑是最珍貴的一種。
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方式歌頌著友誼,也留下一段段佳話。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世代為人們所稱讚。
幻燈:“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列子•湯問》引導:因此,留下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
後來,鐘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絕地摔破了琴,扯斷了弦,發誓終生不再彈琴。
人們又留下了“伯牙摔琴謝知音”的佳話。
關於朋友間的美好友誼留下了很多典故。
同學們,你是否擁有這種珍貴的情誼呢?瞭解“知音之交”的典故,感受真正的友誼。
情感鋪墊,真正的友誼才是珍貴的。
1.正確認識朋友圈的新變化。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39頁“我的朋友圖”。
設問1:上初中了,你的朋友圈發生了什麼變化?歸納:朋友圈由“熟悉”到“增加了幾分陌生”;有的同學朋友圈擴大了,交往內容更豐富了;有的同學朋友圈比以前變小了,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關係更加密切。
設問2:在新環境中交友,會遇到什麼困惑、麻煩?點撥:與新同學交往缺乏感情基礎;不被理解,甚至容易被誤解;擔心被拒絕等。
設問3:如何在新環境中結識新的朋友?引導:真誠友善地對待他人,和他人友好相處;敞開心扉,積極樂觀地接納新同學;在恰當的時候主動關心幫助同學等等。
中班我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中班我和朋友在一起教案篇一:好朋友一起玩.教案好朋友一起玩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品德教育现在的小朋友都是家中的宝,他们备受很多人的宠爱,上幼儿园后,有些幼儿在一起玩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他们的表现有点自私和霸道,他们不愿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合作,为了让幼儿体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快乐也是一种快乐,懂得与他人团结合作、分享快乐,我设计了好朋友一起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礼仪教育。
教学目标:1、懂得如何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2、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体验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乐趣,感受集体生活的幸福。
3、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能自觉遵守秩序,心中有他人。
教学重点:知道和小朋友在一起生活、学习、游戏十分愉快、有趣,激发他们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情感。
活动准备:1、相关的电教设备;2、VCD碟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之一:“找回来的秋千”;3、儿歌《好朋友在一起》;4、游戏用的相关道具如彩虹伞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说明:利用谈感受,调动幼儿情感,便于进入活动情境。
)1、想一想:小朋友,每天早上,当你们在幼儿园遇见自己的好伙伴是,你们的心情怎样?会怎么做?2、说一说:小朋友,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二、小调查1、小朋友,户外活动时,你们最喜欢哪些游戏?2、这些游戏一个人玩得来吗?那怎么办呢?幼儿发言后,教师小结引导:和小朋友在一起游戏时,不仅玩得高兴,还有不少好处呢:可以互相鼓励、打气,遇到困难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友好相处,更快乐,更开心,更有趣。
三、观看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之一“找回来的秋千”1、VCD播放到A处时,暂停下来。
提问小朋友:①大头儿子这样做,对吗?(让幼儿展开讨论并交流。
)②如果你是大头儿子,你会怎么办?(让幼儿作小导演,接VCD(A)处往下编故事。
)3、让幼儿继续往下看动画片,让小朋友们自己获得解答,然后教师结合动画片对幼儿编的故事、做法稍作总结: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会更快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1 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

初中思品教学设计《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学科:思品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者姓名:胡耀辉作者单位:遵化市第三中学课题《和朋友在一起》教材分析《和朋友在一起》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的第一框。
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交往品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是对公民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
本框题是第二单元的开端,目的是让学生回忆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事例让学生认识到友谊朋友的重要作用,激起学生对友谊的渴望。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逐步离开父母的怀抱,更多的寻求同龄人的认同,从同龄人的眼中寻找自己,与同龄人发生深刻的连系、建立真挚的友情成为迫切的内心需要。
对朋友在生命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一些模糊的体验,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上述到理性认识,可以帮学生进一步感受友谊的力量,明确交往和友谊在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珍惜友情,善待朋友。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2、能力目标:正视并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
3、知识目标: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朋友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友谊的渴望 ,形成正确的交友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运用多种形式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调查研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提高自身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朋友、友谊是永恒的话题。
步入初中的我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当然在新的学校我们也会结交新的朋友。
让我们走进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共同探寻友谊的真谛,寻找纯真的友谊。
本节课让我们先回忆《和朋友在一起》的日子。
阅读引言部分回忆感知。
激发学生探寻友谊话题的渴望与兴趣,引领学生走进友谊的天空。
环节二齐读学习目1、大家齐读本框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1、齐读学习目标。
和朋友在一起-部编五·四学制版六年级全一册教案

和朋友在一起-部编五·四学制版六年级全一册教案教材分析本教案所涉及的教材是部编五·四学制版六年级全一册。
根据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15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介绍不同主题的内容,如“地理与环境”、“动物与植物”、“历史与文化”等等。
其中第三单元“和朋友在一起”以社交关系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朋友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信任。
•掌握自我介绍的基本方式和技巧。
•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认识并了解一些名人的友情故事,体会友情的真谛。
教学内容课前热身•引导学生自由交流,了解班级同学之间的友情情况,收集班级同学的友情故事。
•分组讨论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点。
课堂授课1.了解什么是友情,以及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
–通过短篇小说、绘本、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健康友谊的重要性,了解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的道理。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验,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
2.学习自我介绍的基本方式和技巧。
–教师以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自我介绍的基本要点,如姓名、性别、年龄、爱好等等。
–让学生模仿并练习自我介绍的技巧。
3.分组活动–分组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并讨论如何在小组活动中积极沟通,展示自己的特长,培养互相合作的意识。
4.名人友情故事–教师讲解一些名人之间的友情故事,鼓励学生思考友情的真谛,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后作业•家长帮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友情的短文,描述他/她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去维护良好的朋友关系。
教学思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友情的真谛,了解和掌握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的道理。
交流是培养友情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分组讨论、分享故事等方式,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优势,激发出其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和朋友在一起初中政治教案

和朋友在一起初中政治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 体会朋友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性,认识建立友谊的重要性。
2. 知道友谊的力量,感悟友谊的真谛,树立积极交往的态度。
能力:1. 学会交往的艺术,提高交往能力。
2. 学会呵护友谊,发展真挚的友情。
知识:1.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
2. 友谊的力量。
教学重点: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友谊的力量,感悟友谊的真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朋友》,引导学生随着歌曲一起回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初步体会朋友对自己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了解友谊的力量。
教师提问:你能体会到友谊的力量吗?你的朋友给你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结合教材第66页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对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会产生影响。
2. 教师讲解友谊的力量,结合教材第67页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到朋友对我们在困难时的支持、鼓励和陪伴,以及朋友在我们成功时的分享和喜悦。
四、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友谊的特质。
学生结合教材第68页的内容,从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平等的、双向的、心灵的相遇等方面进行讨论。
五、活动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展示与朋友之间的互动,体会友谊的美好。
六、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建立友谊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交往,珍惜友谊。
七、课后作业学生结合教材第69页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友谊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活动展示、总结提升和课后作业等环节,让学生充分体会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感受友谊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交往,建立真挚的友谊。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4.1 和朋友在一起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和朋友在一起的教案【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参加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
学生走进感性的社会交往生活,在交友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友善素养,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和顺利社会化的基本要求,可以为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选用典型生动、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友谊观,通过辩论等形式让学生探讨复杂交友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处理友谊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目标】养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价值观。
2、【道德修养目标】能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朋友圈的梳理;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扩展朋友圈;学会辨别朋友的影响力,做出客观都选择。
3、【法治观念目标】知道人际交往范围和内容是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领会梳理朋友圈的重要性;理解朋友的影响力和友谊的力量。
4、【健全人格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重友谊的美好情感。
在集体生活中体会友谊的美好,乐意为友谊的获得付出实践和努力。
5、【责任意识目标】认识友谊的力量让我们成长。
初步认识我们需要怎样的朋友。
【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1、重点:根据调查,学生在与朋友交往过程中主要以身边同学为主,重视交友的时间,但对自身的交友情况缺少较为理智、清晰的认识。
学会反思人际关系,愿意与人交往;理解朋友的影响力和友谊的力量。
2、难点:初中学生心性尚未成熟,他们重视朋友和友谊,交朋友的影响优势互补最多,但是因为缺少理智地判断也容易受到消极影响。
所以,把能够辩证看待朋友的影响做为本课教学都难点。
【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播放音乐:《朋友》谈感受目标定向1.体验我们朋友圈的变化。
2.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的重要性。
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青原镇中学“五三三”教学模式教案课题 2.4.1 和朋友在一起课时 课型 新课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节数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朋友圈,及朋友对我们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友谊的力量,感受到友谊的真谛 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年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法 “五三三”教学流程补充教案一、导入新课友谊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
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薄伽丘名言说明了什么?(友谊是人生的重要部分,友谊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板书课题二、学习目标1、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学会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学会处理与朋友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知道朋友对一个人有很大的影响,懂得朋友的得要性,珍惜对自己有良好影响的朋友。
三、自学检测1、我们不断长大,哪些人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3、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有什么好处?4、朋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影响?5、朋友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四、合作探究1、探究活动一教材38页上述这些人都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在下面的情境中,你的选择会是谁?请你把你的选择涂在上面对应的符号里。
2、探究活动二教材39页(1)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下图的相应位置。
(图见教材)(2)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3)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3、探究活动三教材40页(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长友谊更难了吗?(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4、探究活动四教材40—41页(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在中间的圆中写上你的名字,在周围的圆中分别写上朋友的名字、朋友对你的影响及影响力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两个朋友患难与共,形同亲兄弟。
上帝不相信人间还有真正的友谊,于是就设计考验他们。
有一天,这两个朋友在大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临死亡。
这时,上帝出现了:“我的孩子,前面一棵树上有两个苹果,吃下大的那个,就能走出沙漠,吃下小的那个,只能痛苦地死去。
”
两个朋友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发现了一棵树,也发现了树上的两个苹果。
可是,他们谁也不去碰那个会给一个人带来生命之光的果子。
第二天早上,其中一个朋友醒来,他发现,另一位不在了,而树上只剩下一个小苹果。
他失望了,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朋友的背叛。
他悲愤地继续向前方走去。
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他看见了倒在地上的朋友,朋友已经停止了呼吸,可是他手上紧紧握着一个更小的苹果。
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的朋友圈
(一)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活动一:调查与思考
某校做了一次“中学生交往调查”,共调查254人,回收有效问卷221份。
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工作。
你会把烦心事向谁倾诉?
上述数据说明了朋友成为中学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学生与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说说你的交友状况。
教师总结:长大,意味着什么?像小鸟羽翼日渐丰满,有了振翅高飞的渴望;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我们渴望有人相伴一起飞翔。
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二)朋友圈的变化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39)
设问:上初中了,你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
归纳:朋友圈由“熟悉”到“增加了几分陌生”;有的同学朋友圈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有的同学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三)了解并反思自己交友的现状
活动三:交流与思考
设问: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朋友,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讲授:没有友谊的生活是没法过的。
古代拉丁谚语说,生活里如果没有友
情,一座城市就如同一片旷野。
中学生随着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的愿望在同龄人那里更容易实现,离不开朋友。
设问:有同学认为,没有朋友自己感到孤单,有了朋友又增添了不少麻烦?你怎么看?
点拨:对友谊的渴望,是心理需要,没有朋友,会感到孤单。
在与朋友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这都是正常现象。
只有彼此真诚相待,和善相处,才会收获美好的友谊。
目标导学二:友谊的力量
(一)朋友的重要影响
活动四:阅读与分享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友直:直,指的是正直。
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谄媚之色。
他的人格可以影响你的人格。
友谅:谅,信也。
信,就是诚实。
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作伪。
友多闻:这种朋友见闻广博。
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
这种人毫无正直诚实之心,没有是非原则。
他们的原则就是让你高兴,以便从中得利。
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
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
便佞之人就是巧舌如簧却腹内空空的人。
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对你很重要的朋友,你们之间发生了哪些让你难忘的事情?
活动五:阅读与思考
事例:小龙的变化
小龙是某校初二(2)班的学生。
上初一时,小龙活泼好动,非常贪玩,时常违纪。
虽然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在班级位于中下游。
上初二后,班级新调了座位。
前桌的小天成绩优异,数学成绩尤为突出,各方面表现出类拔萃。
同样喜爱数学的两人,很快有了共同的话题,从课下探讨数学问题,到周末相约一起游玩,无话不谈。
小天喜欢打篮球,小龙就成了陪练。
一学期结束了,老师和同学们发现,原来那个贪玩的小龙不见了,现在的小龙,文明守纪,学习踏实努力,成绩进步显著,数学成绩尤其突出,还成了班级篮球队的替补队员。
设问1:小龙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设问2:带来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设问3: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对我们产生积极影响的朋友就是我们要交的“益友”。
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与热爱学习的朋友交往,我们会变得乐学善问。
(二)朋友见证我们成长的历程
活动六:阅读与分享
赖业全,是江西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三年级的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完全不能走路,在他的同班同学中,有两位名叫卓岩、陈长忠的小伙伴坚持8年背他上学,感动了每一位在校师生。
每天,上课铃声还没响,两名小伙伴就用轮椅推着瘦小的残疾同学赖业全从宿舍来到教学楼。
到了楼梯前,就从轮椅上把他背起,小心翼翼地从一楼爬上四楼。
下课后,就再把他送回寝室,去食堂打好饭一起吃,如此反复,孜孜不倦。
卓岩、陈长忠坚持8年背赖业全上学,他两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的力量?
教师总结: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
三、课堂总结
“千里难寻是朋友”,难得友情伴我行。
友谊,像一股清泉,浸润着我们的心田;像一缕春风,抚慰着我们的心灵。
好朋友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份快乐与朋友分享就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与朋友交流就会成为半份痛苦。
多和好朋友相处,你会得到更多快乐。
让我们珍惜友谊、永远做好朋友吧!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了学生正确看待朋友圈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对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对友情故事进行分类,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友谊的作用。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得到充分解决,为避免教学目标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活动要适当向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