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政治发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人民版必修1

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人民版必修1

三、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概念: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体形式。 2.过程: (1)由来:“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 (2)出现:“光荣革命”后,枢密院逐步被内阁取代,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 行政机关。 (3)雏形: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4)形成: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 3.意义: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 统而不治 ”,只是 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一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学科指导
基本 要求
说明
课前自学
知道“光荣革命”的背景、结果与影响;了解《权 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特点;体会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进 程中的一大进步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与“英国议会中的‘第三 院’”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通史坐标
二、如何评价“光荣革命” 1.从客观上看,“光荣革命”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符合英国国情。“光荣革 命”在英国历史上开启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时期,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 治,不断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光荣革命”把王位传给威廉和玛丽,破坏了原有的继承制度,一举打 破了“君权神授”的迷信,为限制君权奠定了思想基础。它建立了一种独 特的双主政权,并明确禁止天主教教徒继承王位,这些都促进了英国社会 的进步。
——林国荣《历史上的人权》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形成一种宽松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没有 这个宽松的环境,工业革命不会出现……如果社会是压制性的、控制型 的,那么任何创造都会被扼杀在萌芽阶段——萌芽没有了,树也不会有, 所以社会和政治环境非常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PT课件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把马 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先后提出了“工农民主”、“人 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民主概念, 并以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 兵代表苏维埃、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组织 形式,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的政治发展的实现形式,反映人 民的意愿,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
“政治发展”这一概念正式提出并引 发社会广泛关注是20世纪50年代初, 60年代后得以广泛运用。 政治发展主要指不发达国家政治体系 从不发达状态走向发达状态、从传统 政治走向现代政治的变迁过程,是政 治进步和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其核心 和关键是政治制度化程度和政治参与 的水平、法制的完备与发达状况,其 目的是要实现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其基本涵义是:从中国的基 本国情出发,坚持共产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 展、完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的权利不断充实、扩大,不断推 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和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要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主意识 缺失。邓小平在谈及中国特色 的民主政治建设时曾指出: “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 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 较少。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 自觉地、系统地保障人民民主 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 备,也很不受重视。”
经济基础和政治文化方面的不 足制约了中国政治发展实践, 造成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呈现出明显的渐进性特点。

第七讲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第七讲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军队高中级干部理论学习读本》, 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887页。
二、深入搞好“四个教育”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 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1、“四个教育”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 建设使命的必然要求
“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 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 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 务是不能完成的。”
二、深人搞好“四个教育”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的基础性工程 1、“四个教育”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使命的必然要求 2、“四个教育”是强化官兵精神支柱的基 本 途径
3、“四个教育”是解决官兵现实思想问题的 迫切需要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 想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二)“四个教育”高度概括 了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 基本内容

一、坚持不懈地搞好理论武装
(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官 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二) 搞好理论武装的方法途径
二、深入搞好“四个教育”
1994 年底江泽民明确提出, 在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官兵头脑和 指导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还要 着重抓好爱国奉献教育、革命人 生观教育、尊干爱兵教育、艰苦 奋斗教育”。
——《 毛 泽 东 选 集 》 第 3 卷 , 人 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二、深人搞好“四个教育” (一)“四个教育”是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的基础性工程 1、“四个教育”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使命的必然要求 2、“四个教育”是强化官兵精神支柱的基 本 途径
进行爱国奉献教育,是强化官兵 精神支柱的基础。 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是强化官 兵精神支柱的重点。 进行尊干爱兵教育,是强化官兵 精神支柱的纽带。 开展艰苦奋斗教育,是强化官兵 精神支柱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7讲 第三世界的崛起

第7讲 第三世界的崛起

重要活动(首脑会议)


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第二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1964年10月5日至10日在埃及 开罗举行,此时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47个,大部分是来自亚洲和 非洲新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这次会议除了重申反对殖民主义和 帝国主义的立场外,将焦点放在了巴以冲突以及印巴冲突之上。 会议通过了《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是于1970年9月8日至10日在赞比 亚首都卢萨卡举行,重点批判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而不 再是英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会议最终还是通过 了《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 言》(简称《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 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谴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 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另外会议还 通过了《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十项原则”
一、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承认一切每一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 六、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 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 七、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 整或政治独立; 八、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如谈判、调停、仲裁或司法解决等和平 方法以及有关方面自己选择的任何其他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 争端; 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十、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这就是著名的十项原则,它是万隆会议 达成的最重要的协议;
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1、万隆会议(背景、过程、成就和意义) 2、不结盟运动 3、七十七国集团
1、万隆会议 背景 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 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 与安全。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带 的争夺,亚非地区成为世界各种矛 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许多亚非民 族主义国家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 主权出发,在对外政策方面,坚持 执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拒 绝参加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自 己国家领土上建立外国军事基地。 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认识到,为维 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 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并要求与中 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 关系。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ppt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ppt课件

26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 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 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 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 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A、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7

中华民族文化 根 华 魂 中华民族精神 民

. 深深植根于
5
“惟有民魂是值 得宝贵的,惟有 他发扬起来,中 国才有真进步”。
请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
6
一、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三精神”“一魂”“一火炬”)
(1)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 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 部分和集中体现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的要求
回忆:文化与综合国力
.
20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顶住霸权主义的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文 化的影响,需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21
3、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在新时期,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 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的 坚定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 想。甘当革命的“螺丝钉”、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 业态度。刻苦学习和钻研理论 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第八章 政治发展 (《政治学概论》PPT课件)

第八章  政治发展  (《政治学概论》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第一,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则
第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这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治发展有两条基本途径,即政治革命 和政治改革
第一,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以夺 取国家政权为目标,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 政治统治,并以新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 政治秩序取代旧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 治秩序的激烈的政治变革
政治发展的途径
第一,政治革命
政治革命是政治制度的质变,是原有政 治体系的全面变革
政治学概论
第八章 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 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途径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四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
一、政治发展的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的涵义
政治发展,是指国家政权体系在与经济 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中进行的,以完善和巩 固国家政权为核心,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为使命的政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的涵义和性质
政治体制改革是政治制度完善和发 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政治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1.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式提上日程,并逐步 全面展开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服务社会功能 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 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推动发展功能 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促进民族复兴功能
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
考点二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中创 造) (2)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 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
文化则会 社会的发。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什么是文化? 3、文化与文明
文明
文化
内涵 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表现 区 别 性质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 精神产品 精神活动 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
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
文化有先进、落后之分
作用 促进
先进文化……促进;落后文化……阻碍
联 ①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②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系
【解析】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无直接关联 ,①不符合题意。②夸大了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作用,不选。该市形成了 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 不仅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而且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 经济的融合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统编教材必修四期末复习课件
复习提纲:
01 02 03
模块概览 体系构建 教材梳理 必备知识 易错点拨 小题训练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政治发展教学课件

政治学原理第十章政治发展教学课件

• 2、几种民主观 • 【1】古典主义民主观 • 【2】精英主义民主观 • 【3】多元民主观 • 【4】参与民主观 • 【5】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
• 3、民主、共和与宪政 • 【1】概念辨析 • 民主:政治权力应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 共和:政治权力应是公共性的权力 • 宪政:政治权力应当受到限制 • 【2】优良民主——应当追求的民主 • 优良民主应是共和民主和宪政民主 • 讨论:从根本上来讲,民主是一种目
• 所谓“政治个人主义”的基本含 义是;相信每个公民对其个人的 权益有着良好的判断能力;可以 由个人、企业、社团、社区等自 己办到的事情,政府不必干预。
• 现代民主意味着,不论种族、性 别、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每个 人的个人权利和个人事务都应当 受到尊重,享受平等的社会待遇; 判断人的价值的唯一准则,是既 定环境下的个人能力及为社会作 出的相应贡献。
• 政治发展理论的演变
• 历史地看,政治发展研究在20世纪50年 代开始成为欧美而且主要是美国学者们 有意识地进行的知识活动。半个世纪以 来,其研究的理论工具包括研究对象、 方法、结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目 前为止,政治发展研究出现了数次大的 理论转换,其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和非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冲突与融合这条线索。 下面我们将大致按照其演变顺序对政治 发展理论作一简要介绍。
• 政治发展的目标 • 1、政治发展与政治民主。 • 政治发展的目标:政治民主 • 2、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 政治发展的方式: • 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 政治民主的含义
• 1、含义
• 政治民主是特定群体中多数人的统治。
• 政治民主,起源于古希腊,后来在欧 美得到很大发展的现代西方民主,发 展到今天,在西方已演变成一种文化、 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理解社会政治问 题的思维方式和多种多样的学术观点、 复杂多样的体制。

第七讲 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

第七讲 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

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差异 政府、市场、
政府是以强制方式(行政命令、 政府是以强制方式(行政命令、以权力为中 介)满足公共利益 市场是以志愿方式(自由交易、 市场是以志愿方式(自由交易、以货币为中 介)满足私人利益 第三部门是以志愿方式满足公共利益 这种划分是相对的) (这种划分是相对的)
二、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关系 政府、
让人困惑的第三部门
上述5类组织是当之无愧的第三部门吗? 上述 类组织是当之无愧的第三部门吗? 类组织是当之无愧的第三部门吗 此外,人民团体、事业单位、 此外,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村民自治组织 是否属于第三部门? 是否属于第三部门? 当前最为活跃的NGO大多活跃在环境保护、 大多活跃在环境保护、 当前最为活跃的 大多活跃在环境保护 慈善、社会福利、扶贫等领域。 慈善、社会福利、扶贫等领域。未来的发展 方向:化解社会矛盾、公共卫生。 方向:化解社会矛盾、公共卫生。 中国的第三部门:多样性、双重性( 中国的第三部门:多样性、双重性(半官半 民)
一、理论渊源与概念辨析
哈贝马斯的三分法:国家、 哈贝马斯的三分法:国家、市场与社会 什么是国家?韦伯的定义,公共部门/第一 什么是国家?韦伯的定义,公共部门 第一 部门 什么是市场?私人部门/第二部门 什么是市场?私人部门 第二部门 什么是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 什么是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 )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福利国家 发展型国家( 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 ) 中国模式
当代中国的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 当代中国的政府、
政府:发展主义导向; 政府:发展主义导向;地方法团主义 市场: 市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部门与公民社会: 赋权的自主性” 第三部门与公民社会:“赋权的自主性” 政权大于产权

第七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七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措施: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 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 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 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 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
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 度
第二节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 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 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 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 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 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各种制 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 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人民民主专政是 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 级专政:它在根本性质、作用与职能、 历史使命等基本方面与无产阶级专政 是相同的。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 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党派之间的 关系、概念的表述等方面,都有中国 的特点。
4、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工人阶级为领 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 合专政,担负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工业化,完成社会 主义改造,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保卫社会主义制 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对反动 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原则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分步骤、有秩序 地进行。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完善法律制度;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优 化机构设置;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 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第07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

第07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一是市场竞争不充分。二是效率发挥不充分。三是潜力释放不充分
正确看待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变化,没有改变我们 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 历史阶段的判断,我 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 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 有变。
•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这个基 本国情,牢牢立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最大实际,牢 牢坚持党的基本路 线这个党和国家的 生命线、人民的幸 福线。
1)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 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 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不平衡"讲的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问题,主要指比例关系不合理、 包容性不足、可持续性不够,而制约生产率的全面提升。"不平衡"主要 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平衡。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三是城乡 发展不平衡。四是收入分配不平衡。五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六是 经济与生态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说的是总量和水平问题,主要指发展不足、潜力释放不够 、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还有 不小距离。"不充分"具体也有六个方面表现:
|自学检测|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

《政治社会学》 第七讲:政党 PPT

《政治社会学》 第七讲:政党 PPT
洲社会党,日本
组织严密,不以选举 为目的,组织深入到 社会内部,如中国共
产党
俱乐部
支党部
细胞
• 现代政党的成员结构:

干部党
群众党

谍战
PK 群众工作
• 政党内部权力结构: • 寡头统治铁律——米歇尔斯
• 精神因素、技术因素、领导地位的性质……
• 思考:如果让党内民众以及各派别之间竞争并允 许不同见解,这样的组织往往是极为软弱的;如 果内部达成和谐一致,则有可能意味着寡头政治 集团。那么,在政党政治的条件下,究竟是应该 在机构内部寻求民主,还是在机构外部寻求胜利?
• 右翼平民主义党的崛起——此类政党在排外和对传统政党 官僚腐败的抗议中得票飙升,并先后在奥、挪、丹、意、 葡、荷和瑞士等国首次参政。
• 4、功能性危机:
• 连接政府与公众、聚合不同利益、整合各种力量进入政治 体系、政治社会化、选民动员和组织政府等功能不断弱化。
• 美国联邦党、反联邦党(民主共和党—民主党、辉格党— 民主党、共和党)
• 3、核心:
• 国家危机
合法化危机 多种见解存在
整合危机
势不两立的地区和团体 冲突
参政危机
民众参与的诉求
政党是国家性质转变的表现
• 小贴士:民国那些事儿
• 民国初年政党遍地开花 中国第一次见证民主
• /history/shishijianzheng/201203/4cdbb3 46-89cf-4bb3-aa28-05eac8825fef.shtml
• 政党的核心集团:19世纪末20世纪初
领袖:控制行动计划和内部结构
助手:提供信息和执行命令
工作人员:润滑剂,肩负政党候选人 的选举命运

_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七课第二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_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七课第二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1)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 国际环境 。 (2)促进了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和健全。 (3)推动了开放型经济 水平的提高。 (4)带动了国内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创造了大量的 就业机会 ,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 平。
材料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白皮书指出: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
大规模“引进来”。1978年至2018年,中国累计吸引非金融 类外商直接投资20 343亿美元,累计设立近100万家外商投资企 业。2018年,有49.2万余名外国留学人员来华学习。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质增速。2001年至2018年,中 国货物贸易进口额从2 436亿美元增至21 358亿美元,年均增长 13.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服务贸易进口额从393亿 美元增至5 250亿美元,年均增长16.5%,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 额的9.4%。
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
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
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这说明 ( )
①我国引领经济全球化发展 ②我国顺应全球化趋势,推动
世界经济发展 ③经济全球化增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
④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所有国家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大踏步“走出去”。20182002年的53倍,年均增长28.2%。对外贸易逐年增长,从 1978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累计达到521 921.1亿美 元;2018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达到24 867亿美元、 2 668亿美元。近年来,中国连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 国地位,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近1.5亿人次。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7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7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③要求: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 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 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共享发展 ①解决问题: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②重要性: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③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 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变式1 热播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以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实践为
素材,从一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的视角切入,展现了在脱贫攻坚奔小康
的道路上,西部农村面貌和农民精神风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反映了
新时代脱贫攻坚第一线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典型经验。我国实行精准扶
贫是基于
①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太阳能等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地区,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东中部)。特高
压技术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领先世界的技术,解决了电力远距离、
大容量、低损耗运输的世界难题。截至2020年底,我国成功投运30个特高压工
程,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1.4亿千瓦。特高压技术的应用能够
①节约电力运输成本,提高清洁电力的劳动生产率
考向探究 强化关键能力
考向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典例1 (2019·江苏高考)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减轻
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2018年我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
2019年又对21个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同时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
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材料表明

政治学原理 第七讲 政治团体

政治学原理   第七讲 政治团体
A.社交性接触和问委员会和相关的协 商组织 E.通过司法诉讼寻求利益的满足
(二)压力集团的院外活动
2.间接院外活动
A.参与选举活动 B.利用新闻媒介影响公众舆论 C.基层动员 D.抗议示威活动
(三)集团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1.集团政治改变了政治决策的基本机 制 2.集团政治表现为一种公民政治参 与的扩展与深化 3.集团政治客观上成为一种新的权 力制约机制
开始进入国际领域,出现所谓跨国利益集团
(一)压力集团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3.集团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A.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 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B.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 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C.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
(二)压力集团的院外活动
1.直接院外活动
2.基本特征
A.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B.有比较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 C.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不一致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1.地位
是社会主义政治总体格局的不可或缺的有机 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2.作用
A.意见表达功能 B.组织功能 C.参政功能 D.民主监督功能 E.教育功能
(三)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发展
总统和行政系统 国会 司法部门 利益集团 政党
“最直接的政策制定者”
“第二圈的政策制定者”
(一)压力集团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1.压力集团的含义
压力集团是指那些在某些方面拥有共同利 益或共同主张的人们,为了使政府维护其利益 或实现其主张而组织起来对政府施压力的集团。 利益集团 院外活动集团
(一)压力集团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PPT课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 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基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 政、民主监督的作用,促进了政党关系的和谐与国家政治的稳定。
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方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介绍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历程,包括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技 政策等方面的变革。
基础研究的突破
阐述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如量子通信、干细胞研究、 暗物质探测等。
高技术产业的崛起
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 等产业的迅速崛起。
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与成就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
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样, 包括旅游、娱乐、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包括 社交媒体、网络通讯等新兴交往方式的出现与发展。
05
科技发展与国防建设
科技事业的进步与成就
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深入开展
拥军优属工作的推进
介绍中国拥军优属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军人待遇、退役军人安 置、军属优待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拥政爱民工作的实践
阐述中国拥政爱民工作的实践情况,包括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参与 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活动和成果。
军民团结的加强
分析中国军民团结的加强情况,包括军民共建、军民融合等方面的 实践和成果,以及未来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的展望。

第七讲 政治发展理论

第七讲 政治发展理论

社会动员的指标:获得现代生活、接触舆论媒体、居 社会动员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住地流动、城市化、农业人口向新职业转移、阅读能力、 人均国民收入。
扩大政治参与、强化政府及体制的能力、促进国民整合/ 国民形成
社会动员的管理:
同化的8个层面:语言、文化、社会结构、预期、能力、 成就、市民合作、政治忠诚等。
2-1:亨廷顿论政治现代化
现代化涉及价值观念、态度和期望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政治现代 化的核心内容: 权威合理化。“以单一的、世俗的、全国的政治权威取代传 统的、宗教的、家庭的和种族的等五花八门的政治权威。” “划分新的政治职能并创制专业化的结构来执行这些职能”; “社会上所有的集团参政的程度。”
经济发展——收入增加——教育扩大——下层社会处境 改善——渐进主义取代极端主义——社会结构趋向宝 石形——中产阶级缓冲社会矛盾——改良主义和政治 参与——民主化。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阶级斗争的程度越弱化
“在富裕国家,温和主义比极端主义更得势,在低收 入国家,左翼极端主义更得势。”
(三)经典政治发展理论
G. A. Almond论政治发展
“当政治体系现存的结构和文化非经过进一步 分化和世俗化就不能对付所面临的问题或挑 战时,发展就会来临了”。
1. 结构分化:政治组织、政治结构和政治角色 的专门化、自主及其相互间关系的复杂化。
2. 政治文化的世俗化:政治人相信自己具有改 变环境的能力,并能理性地确定行动方案。 3. 政策能力的提高。根本标志是政府能力的增 强和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
政治参与是民主的重要体现。 经济发展是促进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最重要因素;文化因素十分重要。 政治民主具有重要作用
亨廷顿:政治民主的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0
(三)政治革命的类型
(1)美国学者佩蒂根据“革命”主体和规模的不同,把“ 革命”划分成国民大革命、政变、宫廷革命、叛乱和系统 叛乱五种。
(2)美国社会学家奥沙利文根据指导政治革命的意识形态 理论和政治思想的不同,把政治革命分为自由民主主义革 命、集权主义革命、第三世界革命三种类型。
(3)美国政治学家享廷顿以革命对现有政治制度的破坏、 对新集团的动员和对新制度的创立三个革命程序在革命过 程中的先后性的标准,将革命分为西欧型革命、东方型革 命。
6
6
2、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
后期现代化国家主要指当代的发展中国家。与早期 现代化国家相比,后期现代化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后 要落后于早期现代化国家,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特殊 的任务和特征。
首先,后期现代化国家由于启动政治发展的时间较晚 ,面临着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
其次,后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基本上是一种被动 型发展。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 早启动现代化的进程,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 伴随着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
(1)三个阶段:一是国家建设;二是民主化;三 是福利化。
(2)三种发展模式:渐进—妥协式的发展道路, 以英国为典型;激进—革命的发展道路,以法国 为典型;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德国为典型
3
3
二、政治发展的基本含义
1、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互动 过程,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
政治发展就是通过政治多元化,建立起与一定的技术 ——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其代表人 物是美国政治学家、多元民主论的开创者罗伯特·达 尔。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既可 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 结果。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和派伊。
(4)美国社会学家杰伊以革命的目标为标准,划分为市民 革命、民族革命和不成熟革命。
(5)马克思划分奴隶革命、农民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 产阶级革命。
11
11
(四)政治革命的方式
政治革命的方式取决于社会政治文化传统、革命主客观条件的 成熟程度和革命与反革命的力量对比等多种因素,其中,政治力量的 对比是决定性的因素。
最后,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如殖民主义历史、文化 传统因素等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7
7
第二节、政治发展的方式
一、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定义 革命是旨在建立正义和正当的社会秩序的道德行为
。 革命是争权夺利的活动,社会范围内的革命本质上
就是争夺中央最高权力的社会政治活动。 革命是个人心理与社会现状之间的冲突。
2
2
2、政治发展理论的演进
迄今为止,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大体上经历 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 初。这一时期西方政治学者研究的主题是“现代 化”理论。
第二个阶段是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这一 时期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
第三个阶段是从7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西方 主流派现代化理论和政治发展理论遭到一些发展 中国家学者的强烈抵制,因而政治发展理论研究 逐步走向衰落,研究的重点也由政治发展道路转 向政策研究。
革命是社会结构缺陷和国家应付压力的能力缺陷的表现 。
革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变,是社会意义和社会变迁 意义上的革命。
所谓政治革命就是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 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 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
8
8
2、政治革命的特征
(1)不同利益之间的冲突和对立 (2)政治力量的对抗和角逐 (3)政治权力的变更和夺取 (4)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加入 (5)革命过程的短暂和急剧
14
14
(二)政治改革的特征
1、政治改革其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 益矛盾
2、政治改革是对于政治权力关系和政 治权利关系的调整
3、政治改革由政治权力主体发起和领 导
第七章 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理论 第二节、政治发展的方式 第三节 政治发展的目标 第四节 中国政治发展(讨论)
1
1
第一节 政治发展生的背景
政治发展理论作为政治学的一个专门领域,兴起于20世 纪50年代初的西方国家。为什么这一时期政治发展问题 会引起西方政治学者的高度关注呢?这有其深刻的历史背 景。在战后以意识形态为特征的“冷战”中,为壮大资本 主义世界的力量,达到“领导世界”的目的,西方学者首 先开始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后来又扩 展到西欧一些国家,这样,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 —政治发展理论便应运而生。
4
4
2、基本含义

所谓政治发展,就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政治形态由
低级向高级的历史演变,是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通过不断变革、调整
而趋向合理化、科学化和完善化。

政治发展既是与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
同时也是自身各方面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
5
5
三、政治发展的类型和模式
1、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
1、暴力革命
2、非暴力革命
12
12
(五)政治革命的作用
1、政治革命实现革命力量的社会利益 2、政治革命改变政治关系
3、政治革命更新政治体系 。 讨论:革命对政治行为的意义
13
13
四、政治改革
(一)政治改革的含义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换言之,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 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 ,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 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包括:法令法律的修改,政治组织和制度的改 革,议会制度改革,司法制度改革,中央政府与 地方政府关系改革,选举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 革等。
9
9
(二)政治革命的条件
1、政治革命产生的客观条件即要具备一定的革命形势。具体说,那就 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统治阶级不能照旧维持自己的统治 ,而广大人民群众也不愿再按旧方式生活下去。
2、政治革命产生的主观条件即被统治阶级已形成革命意识并建立起相 应的革命组织。政治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只有有机结合起来,政治革命 才能适时发生并取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