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庸俗经济学便产生了。 代表人物;
经济学家们的著作: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马 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纲要》 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萨缪尔逊《经济学》 加上“政治”并不意味研究的对象是政治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 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 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的类型
1)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2)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3)某个社会独有的经济规律 在某个社会中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
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 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性质和发展 方向的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叫基本的 经济规律。
色诺芬《经济论》 指 家庭管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
隶主经济问题。
(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 逐渐形成的。
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 是1

世纪法国重商主义代表蒙克莱
田: 《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表示他的研究突破了家庭和庭园范围, 开始研究整个社会经济问题。
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 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 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等于自乘或 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的复杂劳 动的产品可以和多量的简单劳动 的产品相交换。
(三)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1.劳动生产率:
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
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02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202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全套课件contents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商品与货币•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与再生产•资本流通过程•分配过程与剩余价值的分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周期性波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目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揭示了其阶级本质和局限性。

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资本论》的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研究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过程和趋势。

03020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来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阶级分析方法从阶级关系出发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既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客观描述,又强调对经济现象的价值判断。

商品与货币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矛盾,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这种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得到了解决。

商品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是指人们对商品所赋予的神秘性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这种崇拜掩盖了商品背后的社会关系和劳动价值。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货币的产生与职能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货币等新型货币形式也逐渐出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1章ppt课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1章ppt课件

.
95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 就是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 础上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 费诸关系的总和。
.
96
三、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 研究生产关系
.
97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 矛盾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矛盾
上层建筑
.
98
(一)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
99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资本论》序言
.
92
生产关系的内容
“三方面说”
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
93
生产关系的内容
“四环节说”
强调生产关系是生产、 交换、分配和消费四 个环节的统一
.
94
社会生产总过程
生产
交换
分配
起点
生产 关系
中介环节
交换和 分配关系
所有制
消费
基 础
终点 社会 消费 生产 关系 关系
.
18
资本主义 早期
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
重商主义 学派
古典政治 经济学
.
19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
20
亚当·斯密
代表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 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
.
21
大卫·李嘉图
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 和赋税原理》 (1817年)
.
2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 提出了商品价值和社会财富由劳动 创造的观点
➢ 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 理论
.
23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 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 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福利是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 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 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 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 会效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 得到的效果为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3) 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构
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随社会生产
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11
(4)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但有 使用价值的东西并不都是商品。
(5)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12
3. 商品的交换价值
(1)概念: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 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 比例。 例:10公斤米=3米布
24
(二)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 具体劳动 ––– 生产不同使用价 值的具有各种特殊的具体形态的劳动。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
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 价值的源泉。
25
26
2. 抽象劳动 ––– 撇开各种具体形 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
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7
3. 劳动的二重性 ––– 任何一种
劳动,一方面是与其他劳动不同 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其 他劳动相同的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因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
1
第二章
商品生产和 商品流通
2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经济: 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3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社会分工 私有制
4
原始社会 没有剩余产品 没有商品
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增加 私有制出现 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 商品经济出现
5
二、商品
6
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课件.ppt.ppt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课件.ppt.ppt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一、 商品 二、 货币 三、价值规律
使用价值
1、 二因素
价 值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价 值
一、商品
2、 劳动二重性
抽象劳动
(w)
3、 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私人劳动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社会劳动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
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2.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 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串点成面· 握全局]
铸币
纸币
2、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 货币流通规律:
10元——布 ——鱼 ——肉 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 一定时期内 流通中所需 = 货币流通速度 要的货币量
30元 =10元 3
三、价值规律 1、内容
价值量的决定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演示课件

用来购买劳 动力的资本, 叫做可变资本。
20
资本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只发生价值转移
能使价值增殖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 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 分新价值。
21
资本
依生据资产本资在料剩余价值生产劳中动的作力用不同
不变资本
原有价值 转移,价值
量 没有k 变化
可变资本
2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 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
※劳动者一无所有,为了生活,只能把自 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
“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 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 卷
3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 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价值的特殊性
使原有价值 增殖,,产 生 剩余价值
22
例题 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力价值 40元
8小时
生产资料 布4米 100元 120元 辅料2套 20元
160元
进入生产过程
工 人 劳
具体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0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8小时,创造新价值80
价值 200元
动 商品价值20元0元 =120C +40V +40M 23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劳动产品全为奴隶主占有。
奴隶社会 青铜器广泛使用
10
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 不完全占有农民或农奴; 农民以地租形式遭受剥削。
封建社会 铁器广泛应用
11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工人是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人; 追求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ppt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ppt -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原理
导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创立和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经济的含义 2、经济学的出现 3、政治经济学概念的诞生
经济的含义
➢节约、精打细算; ➢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生产、交换、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创立的主观条件
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始终如一的把经济学作 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人类经济 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
➢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两重性学说,创立 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毛泽东
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 理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相 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新道路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分析了当今时代(主19题75的—新198变2)
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 生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 研究的出发点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 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马原政治经济学PPT

马原政治经济学PPT
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 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 产力范畴),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共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是 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个性),是 一个历史范畴。
每张美元上都标有:
“This note is legal tender for all debts, public and private”
(这张纸币在法律上 可以偿还公共与私

信用货币阶段
信用货币如银行券、信用卡、存款货币、电子 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的信用证券。
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不需要任 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它的广泛发展最终可能 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失。
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等式
1只
=10把
相对价值形式 主动
被动 等价形式
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等式
10把
1件
1只
=
50kg
1克

由一种商品的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构成,羊的 价值在一系列商品上表现出来。
一般价值形式
等式 10把
1件 50kg
= 1只
1克

羊成为一般等价物,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可以比较 , 价值 形式发生质变??
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 ‘原始的’,因为它 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 应的生产方式的前
史。”
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 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 历史过程。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揭 露和批判,阐明了制度变更的必然 性,另一方面也结合对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分析,对社会化商品经济 的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最深刻 的揭示和卓越的研究。因此,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制度论,也是 运行论。
.
14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制度看作永恒的制度。
.
10
到了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 和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的庸俗经济学便产生了。 代表人物;
.
11
经济学家们的著作: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马 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纲要》 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萨缪尔逊《经济学》
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
19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 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 作用于生产力。
.
20
第二,研究生产关系还必须联 系上层建筑
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 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政治经济学
.
1
教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
.
2
导论
学科性质:属于理论经济学。 学科地位:在经济学的各门科学中
居于基础性学科的地位,是经济学 科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 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 。
.
3
本章教学重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 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学习政治经济学目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ppt课件

劳动过程 三要素
人的劳动
劳动 生产工具 资料 厂房、道路等 劳动 未经加工的自然物 对象 经过加工的原材料
生产 资料
42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 方式
生产力
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 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相互关系
43
生产力
=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 】
• 19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的 崭新学说的创立准备了思想材料, 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 论来源。
18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批判性继承,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关系的基础上创立的
马克思 和恩格 斯在 《莱茵 报》编 辑部
19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历史发展
上层建筑
形 态
54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
物质 内容
经济基础
证 统 一
决反 定作

生产关系
社会 形式
决反 定盾
辩 生产力
证 统 一
决反 定作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辩
决 反证
定作 用
上层建筑
统 一
5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性质和任务
57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性质
3.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处理现实 生活中各种经济问题,为今后的工 作奠定理论基础。
69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 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 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 思主义。
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 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类是某一社会 特有的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根本任务:通过特 殊经济规律→揭示 一般经济规律
价值 规律 简单商 资本主 社会主 品经济 义社会 义社会
36
根本任务的历史区别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 ●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 ●侧重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规 律进行分析
(一) 地位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〇全面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关系,使辩证 唯物主义得到科学地证明和运用。
〇发现了剩余价值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规律,为科 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直接基础。
31
▲社会启蒙作用:可以明辨经 济活动中的是非,明确应当肯 定什么,否定什么,选择什么, 放弃什么。
17
三经 块济 里学 程史 碑上
亚当·斯密(1723-1790) 看不见的手理论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剩余价值理论
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 国家全面调节经济生活
18
马克思雕塑
马克思故居
(特利尔市布吕肯基664号)
19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 生产活动首先是一个劳动过程
只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才能说明其 发生发展和变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22
(二)社会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概念:人们征服、改造自然,使之适合人们
需要的能力就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特定的生产力状况标志着 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
1、生产力由三个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 资料组成。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劳动者。劳 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客体,其作用也不 能忽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PPT课件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 劳动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
2、 其矛盾和差别表现在: ①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特殊性来考察的,用以说明各种不
同劳动之间质的区别;抽象劳动则是从劳动的共同性来考察 的,用以说明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之间共同的质。
一、商品与商品经济
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1)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 换为目的的经济。
(2)自然经济保守封闭,商品经济进取开放。 (3)自然经济使生产力停滞不前,商品经济促进生 产力发展。
一、商品与商品经济
• 4、三种商品经济及其相 互关系 (1)三种商品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 料个体私有和个体劳动为 基础的商品经济。
二、商品的二因素
(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
关系 • 两者的统一表现在:作为商品,
必须同时具有二因素。使用价 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 寓于使用价值中。没有使用价 值就不可能有价值。
• 两者的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 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商品 生产者生产商品不是为了获得 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获得价值; 而一切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 为了获得它的使用价值,而不 是价值。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 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 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 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 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 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 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 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生 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商 品经济。
(2)三种商品经济的联系与 区别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课件

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工资的本质
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格。
工资的形式
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 的工资等。
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
包括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 制度等因素。
利润的来源和分配
利润的来源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即超过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转移部分的价 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特点
• 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历了从创立到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 格斯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社会主义可能 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以毛泽东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 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一。
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自由化、私有化 和减少政府干预,对当代资本主义产
生了重要影响。
金融资本主义
金融资本在当代资本主义中的地位和 作用日益突出,虚拟经济成为重要的 经济形态。
社会福利制度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社会福 利制度,以缓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 稳定。
06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发展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01
02
03
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是固定地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 品。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ppt课件

★1615年,出版《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首次使用了“政治经
济学”的概念是( )
A.色诺芬 B.蒙克莱田 C.马克思 D.亚里士多德
★“把财富理解为流通领域的产物,把贸易、黄金储备作为国家的经济目的。
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这是( )观点。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庸俗政治经济 D.古典政治经济学
1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 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 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就是《资本论》。 列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 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 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
15
◆关于《 资本论》(共四卷) •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
完全承袭了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 (四)20世纪90年以来,多元化的主流经济学
自二战后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就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马歇尔 主义经济学中来回交替。
◆非主流经济学:比如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经济学、激进经济 学(左派经济学)等。还有新政治经济学 。
10
三、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期 我们建立市场经济,引入西方经济学,一度忽视马克思主义政
后来古人把经济两个字联合起来,指“经邦济世”、“经国 济民”,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隋代王通《文中子·礼 乐篇》中,曾有“经济之道”的说法。《宋史·王安石传论》中 有:“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 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 ppt课件

使用价值 价值
一、商品
(w)
2、 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
3、 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私人劳动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社会劳动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2必020/需11/2的9 劳动时间。”
——《资本论》
2020/11/29
8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作用
8小时 10小时 12小时
+2元 10元 -2元
结论:要提高劳动效率
2020/11/29
9
二、货币(G)
1、货币的出现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

品 扩大的价值形态 价
值 一般的价值形态 形 态 货币形态
1只绵羊=
40尺布
50斤大米 =1只绵羊
2020/11/29
15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某纺纱厂 工人日工资3元 (12小时)6小时 棉纱 棉花 折旧 成本 价值 m
3元 10斤 10元 2元 15元 15元 0 6元 20斤 20元 4元 27元 30元 3元
2020/11/29
16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 必要t
研究目的 —— 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 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律取消自然的 发展阶段。”
研究方法 —— 科学抽象法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
2020/1化1/29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3
<<资 本 论 >>的 科 学 体 系 及 主 要 内 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

第二,只有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才能使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建设事业得到进一步健康发展。
我国当前机遇和挑战并存,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性的意义。





政府
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市场
政府
市场
政府
市场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全 面深化改革就是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须全面 辩证地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揭示资本主义经济 运动规律和历史趋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指导形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只有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才能进一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纪念 建党95周年会议发表重要讲话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变化
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给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变化
中国原有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产生许多问题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生态环境破坏 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变化
国内、外开始怀疑中国道路和模式
马克思主义和 社会主义被怀疑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只有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才能进一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有 经济
混合
集体
经济
经济
经济结构
外资 经济
私营 经济
多元 化
多元
化 社会结构
复杂社会关系导致怀疑和否 定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 噪音不绝于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
1
教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
2
导论
学科性质:属于理论经济学。 学科地位:在经济学的各门科学中
居于基础性学科的地位,是经济学 科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 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 。
3
本章教学重点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 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学习政治经济学目的
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 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7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四环节的 关系
生产——起点; 消费——终点; 分配、交换——中间环节。 生产起主导作用,决定分配、交
换、消费的对象;性质;水平。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也起到
反作用。
18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 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 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19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 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 作用于生产力。
表示他的研究突破了家庭和庭园范围, 开始研究整个社会经济问题。
9
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诞生,完成于19世 纪初。 “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 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主要贡献: 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
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但他们把资本主义
问。
12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适应19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 争的需要,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 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同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战斗中产生的。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 系列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展现了他们的经 济思想。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
20
第二,研究生产关系还必须联 系上层建筑
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 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 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 济基础有反作用。
因此研究生产关系还必须联系上层建筑。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揭 露和批判,阐明了制度变更的必然 性,另一方面也结合对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分析,对社会化商品经济 的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最深刻 的揭示和卓越的研究。因此,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制度论,也是 运行论。
14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生产力基本要素 (1) 劳动者: 具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
4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一)“经济”的含义 在古代典籍中“经济”一
词,指“经邦济世”、“经 国济民” 。 现代语言中 对 “经济”一词有多种理解:
5
近代和现代“经济”一词,大致有如 下几种含义:
节约、精打细算
个人生活的用度 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 或总体的简称
6
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 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 《经济论》一书中,首次用“经济”一 词,意指家庭管理。亚里士多德《政治 学》中的“经济”也是研究家务,即奴隶 主经济问题。
动者。 (2)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
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3)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 是人们用来
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15
16
3.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 互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 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 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
25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
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 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 其发展运动的本质。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 己的方法论基础。
7
(二)经济学:研究经济的学 问。
色诺芬《经济论》 指 家庭管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
隶主经济问题。
8
(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 逐渐形成的。
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 是1

世纪法国重商主义代表蒙克莱
田: 《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21
总结
人的劳动
生产力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劳动资料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社会形态
上层建筑
22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 务—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 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 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23
经济规律的类型
1)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2)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3)某个社会独有的经济规律 在某个社会中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
制度看作永恒的制度。
10
到了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 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
庸俗经济学便产生了。 代表人物;
11
经济学家们的著作: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马 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纲要》 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萨缪尔逊《经济学》 加上“政治”并不意味研究的对象是政治
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 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性质和发展 方向的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叫基本的 经济规律。
24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 资本积累和再生产 第四章 资本循环与周转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第七章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地租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