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_长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合集下载

语文-高中必修一-人教版-《沁园春·长沙》

语文-高中必修一-人教版-《沁园春·长沙》
岁月”指的是什么?
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
(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 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本词上阙写独立寒秋,故 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 然地想到以前同学携手来游的 情景,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 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 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 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 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 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游泳是 他最喜欢、最擅长的体育项目。 他对游泳总结出独到的体会: “游泳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不想 事,让大脑很好地休息。吃安 眠药、散步、看戏、跳舞都不 行,就是游泳可以做到,因为 一想事就会下沉,就会喝水。”
下阕写了什么?
主要抒情。通过追忆 往事,表现革命青年的 战斗风姿和远大抱负。
长 沙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 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军事家,诗人, 书法家。
他创作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 意境壮阔,记载着近半个世纪的 革命生涯,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 内涵。代表作有:《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 《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 山》等。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沁园春·长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所选作品多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的代表作。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 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这首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语言优美,意境壮阔,情感豪迈,是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之作。

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诗歌的魅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诗词,但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还处于初步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对诗歌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和思想内涵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分析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掌握朗读技巧,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词。

(2)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歌的感受力。

(2)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第课 沁园春 长沙((含答案)) 高一语文()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第课 沁园春 长沙((含答案)) 高一语文()

第1课 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朗读、鉴赏课文。

3.掌握文中字词。

1.把握意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朗读、鉴赏课文。

知识点01 作家作品 毛泽东(1893—1976),字 润之。

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知识点02 文体知识词,又名 曲子词 、长短句 或 诗余 ,是 隋唐 时兴起的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到了 宋代 ,经过长期不断地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 词牌 ”,如“沁园春”“菩萨蛮”“念奴娇”等,它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但和词的内容并无必然联系。

有的词还在它的下面另立标题,表明作品的 主题 ;有的词还有小序,用来说明作品的 写作缘由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下有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词从字数上分为 小令 、 中调 和 长调 。

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 小令 ,59字至90字为 中调 ,90字以上为 长调 。

词可以和乐演唱,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

一段在音乐上叫 一阕 或 一片 。

词从片数上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以两片居多,称“ 上片(阕) ”“ 下片(阕) ”。

知识点03 生字注音沁(qìn )园春 橘(jú)子洲 百舸(gě) 怅(chàng )寥廓(liáokuò)峥嵘(zhēng róng ) 岁月稠(chóu ) 遒劲(qiújìng ) 浪遏(è)飞舟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知识点04 解释词语百舸:许多船。

舸,大船。

漫江:满江。

寥廓:高远空旷,词中是指宇宙的广阔。

沉浮:比喻起落或盛衰消长。

文中指兴衰。

峥嵘:原指山势高峻,词中指不平凡,不平常。

沁园春长沙的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的说课稿

沁园春长沙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沁园春·长沙》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沁园春·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现代新诗”,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新诗的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学习这首词,对于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情感,以及领略现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这首词,理解词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掌握词的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分析意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壮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13 教学重难点114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描绘的长沙秋景图,体会作者的情感;掌握词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115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21 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古代诗词,对诗词的基本常识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现代新诗的接触相对较少。

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但在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2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高一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毛泽东的诗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对词中所表达的革命情感和壮志豪情理解不够深刻,需要教师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经历进行讲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沁园春 长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沁园春 长沙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目送着湘江水汩汩北流。

万山: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漫江:满江。

漫:满,遍。

舸(gě):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行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击,搏击。

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万类:指一切生物。

霜天:指深秋。

怅寥廓(chàng liáo kuò):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liáo kuò):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苍茫:旷远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

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百侣:很多的伴侣。

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峥嵘(zhēng róng)岁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三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三则

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学习诗词的朗诵技巧,能够根据诗词的特点进行美读。

2、学习诗词的鉴赏方法,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

3、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美读,并能通过美读,体味诗词意境,得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借助相关资料,感受诗人的豪情,唤醒自己内心的情绪积淀,体验胸怀天下的伟人情怀。

教学设想:计划两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简单介绍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和词的常识,指导诗词阅读方法。

第二课时,通过重点词句的品味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在阅读中体会。

分析比较,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语每一个年轮转过,都留下一个秋天的印痕。

不同的人,对于秋天的理解却各不相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是落榜才子张继笔下的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是看破世事的“诗佛”王维笔下的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是客居他乡的王勃笔下的秋。

一个人,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伟大的诗人,那他笔下的秋该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二、检查预习1、请同学回忆初中时学习过的毛泽东诗词要求背诵《沁园春-雪》(1936-2)《长征》(1935-10)2、检查词的常识,教师予以补充。

(1)词的发展及别称——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词有词牌,“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3)词的分类,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4)词一般分两段,即为两阕,也叫两片。

(5)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诗词。

3、检查学生预习《沁园春-长沙》中的生字词,读音,注释情况。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沁园春-长沙》三、朗读1、听录音范读或师范读。

2、学生自读,抽读课文。

3、PPT显示读书的要求(1)读书要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写作背景(2)读书尤其是读诗歌,要放开声音读,增强语感体会(3)读书要养成好习惯:圈画重点词句、段落,学会思考问题。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沁园春·长沙》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 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 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重比翼,和云翥。 【注】这首词是毛泽东1923年告别杨开慧时所作。
1、下片中与“挥手从兹去”相照应的是那一句? 2、“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一
如《沁园春·长沙》中的“长沙”。
词的分类 •
①字数: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②片段: 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 短; 双调:两段,也叫两片,或两阕或两遍,上 片下片,前阕后阕; 三叠、四叠:即三段或四段,较少见,尤其 四叠极少见。
二、知人论世:走近毛泽东
• 1、下片有无领字?如有的话,它管住了哪 几句?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的“忆”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之峥嵘岁月:
①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 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②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 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大声朗读吧
四、赏析上片
1、开头三句有何作用?写出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
“独立寒秋图” (1)交代了时间——寒秋
寒秋(时节), (2)交代了地点——橘子洲头 (我)独立橘子洲头, (望)湘江北去。 (3)交代了人物—作者
在一个深秋的季节, (4)作者独立寒秋,面对了滚 橘子洲头,伫立着一位 滚北去的湘江,描摹了一个立
(4)中中 中. .流 伤
zh ōng z h ò n g

语境运用(辨析正误)
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书.生. 意.气.,很后悔当年没有听从父母的教诲。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重难点解析

精心整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重难点解析
1、重点:
⑴领会作者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概;
富有哲理性的概括。

作者这样描写秋景,是因为他内心充满了革命豪情。

特别是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精心整理
下阕“恰”领起后文,以“同学少年”的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特别是往事回忆中跟少年同学们在大风浪中游泳的片段。

“中流”是江中水流最急的地方;“浪”是“击水”所为;以“浪”去遏阻“飞舟”,这是何等英雄的气概!而且此句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

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
上阕“看”统领的七句是借景抒情,“怅”、“问”是触景 生情,直抒胸臆;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 人忆事抒情。
借景抒情
A 联想,感受意境
“看”统领的借景抒情写到 哪些景物? 山、林、江、舸、鹰、鱼、 万类
通过诵读和想象,同学 们体会到怎样的意境?
红叶、绿水、鸟飞鱼游,这些景物单独看上去也很美丽,我们 可以联想到哪些诗文名句?
词中哪些字具有表现力?为什么?

山之多

红之广

林之密

染之透

水之盛

水之清

场面之热闹

飞之矫健

游之轻快

有力的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词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通过 想象,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上面七 句所描绘出来的景色。并取个小标题。
远山层峦迭嶂,层层枫林 被秋霜染得火红;江水如碧玉 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千帆竞发, 往来船只你追我赶;雄鹰敏捷 脚尖,奋力冲向万里长空;鱼 儿轻快自如,在清澈明净的水 中游弋。
峥嵘岁月图
这是一幅什么图景?有何深意?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中流击水图
“曾记否”唤起回忆,鼓舞斗志。 “中流击水”写尽豪情壮志,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中 流砥柱”。 “浪遏飞舟”借回忆当时游泳的情况,表现“同学少年” 的急流勇进的斗争精神和无比强大的革命力量。
暗含着能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人应该是上 面提到的“同学少年”,诗人巧妙地借用““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这样的图景,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形象的表达 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 情。
品读上阕后三句,思考词人为什么“怅”?联 系时代背景,想一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高中语文-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4)风华正茂·头角峥嵘 辨析:两者都有“才华横溢”的意思。“风华正茂”更突 出了年轻有为,才华横溢。“头角峥嵘”侧重于具有特殊的才
能,也形容激进、时兴、引人注目的样子。 例句:①康熙首次“东巡祭祖”时年仅 18 岁,可谓血气方
刚、风__华__正__茂__,但他处事灵活果断,则显得成熟老到。 ②中国历史上的几位长寿皇帝,握权早期,也都是很有一
番作为的。譬如孙权在魏、蜀、吴三国争雄中,是个头__角__峥__嵘__ 的领袖人物。
资料助读 1.走近作者
伟大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之。 湖南湘潭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 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也是一代著名的豪放派诗人、书法家。 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诗词创作,或抒情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 涌、波澜壮阔的社会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 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所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素材积累 课内素材:
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念书的时候, 同学们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一首诗留给 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 青山。”1914 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家里给他的全部费 用只有 169 元钱,而他把其中 1/3 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 但是,他从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读书要有理想,要有“以 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他还与朋友们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 身边琐事,在校学习期间不谈恋爱问题。他认为,改造国家、改造社会,对 学问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 的事情上。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的大概意思是什么?这一问 句与上片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
(1)大概意思: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 飞快前进的船只。 (2)内在联系:这一问句是对上片“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 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都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问句再次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 伟大抱负。
否,/ 到 中流 击水,浪遏 飞舟?
所谓“领字”,就是位于句子的最前面,用来带领 句子的字。它是指将一个字或两三个字用在一句词 的开头,以领起下文,贯通词意。它可以领起本身 这一句,也可以领起下面两三句甚至更多的句子。 一般在诵读时,应在领字后稍作停顿,由此形成顿
挫与流利相结合的乐感。
读准领字 请找出全词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字,看看该如何诵读。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936年2月 试比较这两首词在结构、表现手法、内容主旨、风格上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都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描绘景色,下片抒发雄心壮志。 《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湘江秋景”图,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 了作者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社会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沁园春·雪》上 片描绘北国风光,下片评古论今,抒发壮志豪情。 ②都运用了远近相间,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③都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赞美了“风流人物”。 ④都很豪放,意气风发。
1.独领一代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伟 大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 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沁园春 长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沁园春 长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象和诗歌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朗读、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掌握
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词的意象
和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五、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与学法上,我主要通过朗读法、讲授法、讨论等
二、说学情
同学们在初中有学过毛泽东诗词和有关秋景的诗词,但 自古逢秋悲寂寥,同学们一定对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不熟 悉,对现代词也不熟悉,这是要重点讲授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 我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词的意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 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 /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春眠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的意象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诗人怎 样的情感?
意象:啼鸟、风雨、落花
啼鸟: 听到小鸟的啼唱
欢快的气氛
风雨: 昨晚风雨交加 无情的风雨
落花:花凋谢了,落了一地
让人惋惜
总结: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 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

诗经体
古体诗

楚辞体

乐府体
近体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1沁园春 长沙》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1沁园春 长沙》课件

作者为什么能够把这幅图画写得这样出色?
一方面选择的景物富有典型性,如山林、江水、雄鹰、游鱼都是湘江地 区最有特色的景物。一方面贴切地写出这些景物的主要特征,如写山林,突出 “红”字;写江水,突出“碧”字;写鹰,用“击”字;写鱼,用“翔”字
这七句全是写景,为下阕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从写景到抒情,中间安插了下面三句作了巧妙的过渡
第2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描绘青年们的精神状态。 他们意气奔放,奋发有为。挥斥:奔放。遒:本意为强劲有 力,引申为奋发有为,百折不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 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第3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三句描写同学 们的战斗行动。他们评论国家大事,用文章批评污浊的事物,赞美美善 的事物。“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对当时大官僚、大军阀的蔑视
语言表现力
(1)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字,写出当地山峰之多。“遍”字,写出红的范围之广。 “层”字,表现树林之多。“染”字,化静为动,增强词的生 动性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漫”字,画出湘江水势之盛,似有满溢之感。“透”字,画 出江水碧绿清澈之状。“百”字,形容船只之多。“争”字, 画出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 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 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共17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共17张PPT)
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万户侯”本义是汉代侯爵的最高,一这级里 指 大军阀、大官僚等高爵。显位的人 2.“粪土”的意思是视…为粪土,把…看,作用粪法土 是 名词的意动。用法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形象地概括了当时青年一代雄姿英发的风貌,回忆
当年的战斗生活 。
16
6
2、一个“看”字管到哪里?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 眼前秋色的?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远眺)
“看”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近观) (仰视) (俯视)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总结
湘江秋景图
绚烂多彩 生机盎然 富有活力
7
[练习]在下面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动词,并说明理由。 虎( )深山,鱼( )潭底, 驼( )大漠,雁( )长空。
13
(一)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4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 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漫江”的意思是:满江 。 “霜天”即: 秋天 。
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 看 。 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 答: 山、林、江、舸、鹰、。鱼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句子? 答: 万类霜天竞自由 。
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C ) A.毛泽东的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豪迈”“雄壮”,
这是和诗人的壮阔胸襟相联系的。 B.《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
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 大抱负。
C.毛泽东的诗词为千百万读者所喜爱,是因为其既有 着极强的艺术性,也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含。
D.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诗词达到了极高的水平1。2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C)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1《沁园春长沙》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

1《沁园春长沙》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

作业:
1.背诵本词。 2.写一篇关于毛泽东的人物短评。 3.预习下一课。
天 地 始 肃 秋 者 , 阴 之 始 ,故 曰 天 地 始 肃
学习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 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学习诗词鉴赏的方法技巧。 3.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4.背诵课文。
沁园春:
词牌名。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 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 唐之际,大盛于宋, 它原本是配合燕余曲调的歌辞, 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 定的词体格式的标 自。
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
影响100人之 一 。 代表作:《七律 · 长征》《沁园春 · 雪》等
1.1911年,18岁的毛泽东同志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 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2.自1913年至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3.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4 . “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 论》,发表了 一 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随后,又领导 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
类 霜


仰视——天空——高景


动景
俯瞰——水底——低景

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美丽壮阔的秋景,生发出什么感慨?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诗人见山川的壮阔美丽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 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 革命领导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