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制法以及氧气的用途。
内容涵盖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氧气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氧气的性质以及制法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并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氧气的制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能够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讲解、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的性质,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氧气的制法,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管等。
2.实验试剂: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氧气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氧气的技巧。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氧气相关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用途,以及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共计50分钟。
教资初中化学氧气教案
教资初中化学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存在形式。
2. 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方法。
3. 了解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存在形式,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方法。
难点:氧气的应用领域和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氧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氧气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1)氧气的性质和存在形式通过实验展示氧气与蜡烛反应产生火焰并放大声音,引导学生猜测氧气的性质。
介绍氧气的存在形式: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氧气等。
(2)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方法介绍氧气的制取方法: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展示氧气的实验方法:氧气的性质实验。
亲自指导学生进行氧气的制取和实验操作,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结论。
3. 巩固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氧气的理解,确保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存在形式、制取方法和实验方法有较好的掌握。
4. 拓展介绍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气球充气、氧气瓶等,激发学生对氧气应用领域的好奇。
引导学生对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进行探究,如氧气与铁的反应等。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氧气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并对氧气的性质和实验方法进行概括和归纳。
四、课后作业1. 回顾学习到的氧气的性质和存在形式。
2. 了解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总结氧气的制取和实验方法。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氧气的性质、存在形式、制取方法和实验方法等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展示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安全,严格遵守实验规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新人教版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教案资料,以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图表、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 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实验操作,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如集气瓶、烧杯、导管、橡皮塞、火柴、蜡烛等。在实验前,要确保所有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受伤或器材损坏。
简短介绍氧气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氧气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氧气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氧气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氧气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氧气的特性和重要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其次,在课堂讨论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氧气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不够清楚,容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氧气的用途和实际应用场景不够了解,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同时,通过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用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化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氧气》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3.认识硫、磷、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4.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现象。
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实验探究教学准备氧气(四瓶)、火柴梗、硫粉、木炭、铁丝等。
第一课时课时数1课时(二)课堂教学实施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一、引入新课:(1分钟)二、讲解新课(33分钟)(一).引导探究物理性质并总结:(4分钟)强调:氧气的溶解性;三态变化(二)实验探究化学性质:氧气的检验(3分钟)【展示】一瓶无色气体,如何来证明它是氧气?【演示】实验2-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现象]带火星的火柴梗复燃氧气的化学性质(26分钟)1.能与木炭反应【补做实验】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在空气中:(1)发出红光,燃烧不剧烈,(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氧气中:(1)发出白光、剧烈燃烧,(2)放热,(3)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火焰更明亮。
这个反2.能与硫反应【实验2-3】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强调】在演示过程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现象3.能与铁反应【设问】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吗?在氧气中呢?【实验2-4】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是,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一些水或细沙)【思考】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现象】铁在空气中红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教师进行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一个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课题 “氧气”。
讲授新课
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向学生介绍氧气的颜色、状 态、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并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
这些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向学生介绍氧气的氧化性和 还原性,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 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如铁在氧 气中的燃烧、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小结与作业
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氧气的性质、制取方 法和应用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验操作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 学知识。
03 否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和学习特点,是否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传递 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 学内容。
期末评价
综合应用能力
评估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对于所学 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
基础知识掌握
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如概念、定义、原理等。
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思路和方 法,评估其创新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难点:氧气的制取和化学性质
氧气的制取方法:分解过氧化氢、加热 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等。
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的 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燃
燃烧、硫在氧气中的燃烧等。
烧反应等。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01
02
03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 情况,是否能够积极回答 问题、提出疑问并与同学 进行讨论。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九年级化学氧气教案
教案:氧气的性质和应用一、知识目标:1.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2.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
3.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信息收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产生兴趣并重视实验安全。
2.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培养求知欲。
3.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0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平时使用氧气的场景有哪些?”2.让学生做小组讨论,找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氧气的知识点。
3.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对氧气感兴趣。
第二节:探究实验(30分钟)1.将实验装置准备好,包括:活化干燥管、塔状集气瓶、洗气瓶、锥形瓶等。
2.分组进行实验,每组2-3名学生负责一个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a.实验装置的搭建。
b.加热高锰酸钾,观察并记录现象。
c.将氧气收集起来,观察并记录现象。
d.验证氧气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4.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回答以下问题:a.加热高锰酸钾的实验现象是什么?有什么规律?b.通过实验,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c.高锰酸钾加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d.为什么需要用活化干燥管和洗气瓶?e.氧气有哪些性质和特点?第三节:知识总结(10分钟)1.教师提供一份关于氧气的学科知识总结。
2.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
3.学生互相交流并补充彼此的知识点。
第四节:拓展应用(25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氧气的拓展研究,包括以下内容:a.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
b.化学工业中氧气的应用。
c.医学中氧气的应用。
d.生活中其他场合的氧气应用。
2.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并撰写研究报告。
3.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第五节:课堂讨论(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a.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前景。
初中化学的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的氧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认识氧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 氧气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认识氧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化学试剂、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氧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3. 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二、讲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0分钟)1. 讲解氧气的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对人体和燃烧物有氧化作用。
2. 讲解氧气的用途:适用于呼吸、燃烧、氧化反应等方面。
三、讲解氧气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通过物理方法:液化空气法、实验室制备法等。
2. 通过化学方法:过氧化铬法、高温分解法等。
四、实验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实验室制备氧气。
步骤:①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高锰酸钾;② 慢慢加入适量的稀硫酸;③ 当试管口冒出大量气泡时,用试管盖盖住试管,并收集气体。
2. 实验二:通过火焰反应观察氧气的氧化作用。
步骤:① 在试管中放入一小块木炭;② 将收集到的氧气导入试管中,点燃木炭;③ 观察火焰的变化。
五、总结(5分钟)1.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氧气的制备方法有哪些?氧气的主要用途是什么?2. 总结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预习下节课内容。
2. 自行查询氧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注:实验操作时需严格遵守化学实验的安全规范。
初中化学氧气微课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微课教案
目标: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方法
素材: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用途、氧气的制取方法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1. 引入氧气的概念,让学生谈谈对氧气的认识和了解。
2. 让学生观察一个点燃的蜡烛,在蜡烛旁边放置一块玻璃板,观察蜡烛点燃后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蜡烛点燃需要什么。
二、学习氧气的性质(10分钟)
1. 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氧气的特点。
2. 带领学生做一个实验:用磁性省略号吸收氧气,看看蜡烛点不燃会有什么现象。
三、了解氧气的用途(10分钟)
1. 介绍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氧气瓶、呼吸机等。
2. 让学生思考氧气的重要性,讨论没有氧气会怎样。
四、探讨制取氧气的方法(10分钟)
1. 介绍氧气的制取方法,如通过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 让学生思考氧气的制取方法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五、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作业:写一篇关于氧气的文章,包括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 氧气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课题2 氧气凤阳县黄泥铺中学陆乃军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本节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先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其次通过木条复燃归纳出氧气的检验方法,然后通过硫、木炭、铁丝燃烧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才刚刚开始,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本课题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硫粉、木炭、铁丝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反应物相同而反应现象不同的原因。
四、实验材料器材: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坩埚钳、火柴、木条等。
药品:木炭、硫磺、细铁丝、水等。
五、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实验演示和多媒体教学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在课题1中我们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和它们的用途,也初步了解了氮气的化学性质。
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 氧气讲述:我们研究物质的顺序,一般先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再介绍它的化学性质,而对于气体的物理性质我们一般主要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大小比较、溶解性等方面来学习。
【板书】一、物理性质演示:出示一瓶氧气,问:这是一瓶氧气,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物理性质呢?提问:鱼儿能在水中存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吗?提问:氧气像水一样有三态变化吗?总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过渡:接下来我们介绍化学性质【板书】二、化学性质演示实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板书】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演示实验2-3】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提问: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呢?总结: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S O2 SO2讲解: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这就是为什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氧气的制法和运用。
3.理解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多媒体课件。
–化学反应演示器材。
–实验工具和化学药品。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并做好笔记。
–准备实验材料和化学药品。
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氧气与人们生活、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联系。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观察实验(20分钟)–在实验室中进行氧气的制法和性质的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使用反应演示器材演示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内容如下:–实验1:加热KClO3,制取氧气。
–实验2:观察氧气的颜色、重量、与燃料的反应等特性。
3.新知讲解(3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氧气的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运用等方面的知识点,配合文字、图片、动画、实验演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氧气的相关知识点。
4.合作学习(30分钟)–学生分组,就氧气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的使用进行探究和讨论,然后汇报出来。
鼓励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5.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讲述氧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鼓励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做出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学习讲解、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在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在课前的导入环节中,通过展示氧气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黑板上和多媒体课件上详细地讲解了氧气的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点,并通过实验演示器材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氧气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性质。
初中化学氧气优秀课程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优秀课程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
1.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2. 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资源:
1. 教材《化学》(初中版)。
2. 实验设备和化学药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引入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二、知识点讲解(15分钟)
1.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能够支持燃烧并维持生物呼吸。
2. 氧气的制备方法:通过加热氧化铁(II)氢氧化钠或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
3. 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氧气广泛用于钢铁冶炼、医疗、潜水、飞行等领域。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1. 准备氧气生成装置,进行氧气制备实验。
2. 展示氧气的性质和实验操作技巧。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分享实验操作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课后作业(10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等内容。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初中化学氧气示范课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示范课教案
主题:认识氧气
时间:40分钟
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作用。
2.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
3. 观察氧气的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
教学准备:
1. 氧气制备装置
2. 锌粉、酸
3. 灯泡、火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氧气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来源和作用。
二、实验一:氧气的制备(10分钟)
1. 将锌粉加入到酸中,使其发生反应。
2. 观察反应过程中气体的释放情况。
3. 收集生成的气体。
三、实验二:氧气的性质(15分钟)
1. 使用火柴点燃灯泡中的氧气。
2. 观察氧气燃烧产生的现象。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氧气的性质和作用,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加利用氧气。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和化学风险。
2. 学生需要佩戴护目镜和手套进行实验操作。
六、课后作业:
1. 思考氧气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2. 总结化学氧气的制备方法和特性。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性质、变化和实验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氧气的认识处于一个较为朦胧的阶段,对氧气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有待进一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话题: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如“为什么在高山上呼吸会感到困难?”引导学生思考与氧气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提出问题:氧气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如何制取氧气?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思考。
3.创设情境: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图片,如燃烧的火焰、呼吸面罩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氧气的重要性。
2.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室安全操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与氧气相关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a.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要求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氧气的概念、性质和用途,了解氧气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2.学会使用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氧气的收集、纯化和检验方法,了解氧气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氧气相关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b.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视频、动画等,形象生动地展示氧气的性质和制备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燃烧实验,如木棒燃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燃烧需要氧气,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氧气的制备:教师介绍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为实验操作提供指导。
属焊接等。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氧气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为后续学习氧气性质打下基础。
3.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氧气的了解和认识。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前认知,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二)讲授新知
1.氧气的性质:教师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助燃性和氧化性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了解氧气的性质,为后续实验和讨论打下基础。
-氧气的性质对生活有哪些影响?
-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哪些应用?
2.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对氧气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氧气的主要性质,包括助燃性和氧化性;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氧气》内容不仅涉及基础物质性质的学习,也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物质变化规律的关键环节。
教材通过系统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等)和化学性质(如助燃性、氧化性等),为学生构建了物质性质研究的基本框架。
同时,教材还详细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如过氧化氢分解、高锰酸钾加热等,这些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此外,教材还注重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相联系,如氧气在医疗、环保、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总体而言,本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关注知识的拓展与应用,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在进行《氧气》这一章节的教学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准确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从知识基础上看,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基本化学概念,对化学实验操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量筒的使用、试管的加热等。
这为学习氧气的性质及其制备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在能力层面,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在实验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深入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特别是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从学生心理和学习态度上看,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渴望通过亲手操作来探索化学的奥秘。
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对复杂的概念和实验步骤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氧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和详细地讲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初中化学上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上氧气教案
主题: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并能够简单描述氧气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氧气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氧气生成装置、燃烧器具等)、实验材料(氧气生成剂、钢棒、木
材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人类呼吸需要氧气、燃烧需要氧气等,并引
导学生思考氧气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2.实验展示氧气的性质(15分钟)
教师进行氧气生成实验,展示氧气对燃烧的影响,观察学生学生氧气的特殊性质。
同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氧气对钢棒和木材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氧气的氧化作用。
3.学生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材料在氧气下的反应,了解氧气的氧化作用。
学生根据
实验结果讨论氧气的性质,并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4.氧气的应用(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氧气在工业生产、医疗救护、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氧气
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5.总结与讨论(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思考。
作业: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写一份关于氧气性质和应用的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初中化学氧气的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氧气的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氧气的来源和制备方法;
3. 了解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 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2. 氧气的来源和制备方法;
3. 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 氧气的制备方法;
2. 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开场导入:通过展示氧气的应用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2. 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味道、性质等,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3. 探究氧气的来源和制备方法:介绍氧气的主要来源和制备方法,如空气的分离法、过氧化氢的分解法等。
4. 分组讨论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作业: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知识。
五、课堂反馈:
1. 通过问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反馈,检查他们对氧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指导,鼓励他们在化学学习中保持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六、课后拓展:
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氧气的更多知识,如氧气的性质实验、氧气的反应等。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兴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讲述氧气在人体呼吸、火灾救援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氧气的重要性。
2.实验现象导入:演示制取氧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氧气?氧气有什么特殊性质?”
3.问题导入:提出与氧气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氧气是如何产生的吗?它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
4.媒体素材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的性质、制取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完成的标准和要求,提醒学生认真对待作业。
3.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五个环节为主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标。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初中氧气化学试讲教案
教案题目:初中氧气化学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氧气的制法及其反应原理;(3)了解氧气的用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氧气的制法及其反应原理3. 氧气的用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的制法及其反应原理,氧气的用途。
2. 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现象和原理,氧气的制法中的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法;2. 讲授法: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及其反应原理;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氧气的存在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等。
3. 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助燃性等。
4. 实验演示:制取氧气,观察实验现象。
5. 讲解氧气的制法及其反应原理:分解反应、催化剂等。
6. 讲解氧气的用途:呼吸、燃烧等。
7.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氧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8.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氧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复习氧气的制法及其反应原理;3. 思考氧气的用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导)过程:
一、回顾旧知,交流探讨
提问:1氧气具备怎样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启发引导,注重体会
学生思考总结: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结论】有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如铁
【比较】硫在氧气中燃烧与铁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作用一样吗?能不能将细沙代替水做硫的燃烧实验?
三、深入讨论,形成共识
1.启发分析探究实验,填写表格,教师指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辨别意识,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提高探究兴趣。
教学
重难点
1.理解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2.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区别
检
测
题
教材:P36 D3、D4、D5板书设计 Nhomakorabea氧气
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
剧烈氧化
二、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导出结论】缓慢氧化有利也有害,如酿造白酒,农家肥料的腐熟;钢铁生锈,食物变馊。
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判断,形成共识。
(二)比较甄别
【活动】“燃烧”这一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的异同
启发学生从二者的现象,参与物方面分析,得出结论。
五、小结反馈,布置作业
1.什么是化合反应,什么是氧化反应?
2.写出硫、磷、铁、蜡烛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反馈:水→氢气+氧气是不是氧化反应。镁+氧气→氧化镁是反应,又是反应。
氢气+氯气→氯化氢是反应,但不是反应。
【总结】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强调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因而能使多数物质燃烧,这是氧气能支持燃烧的结果,而支持燃烧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所以可以说,氧气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我们就把它的化学性质归纳为具有氧化性,是一种氧化剂。
【激发猜想】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某些物质能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活动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教师强调实验成功的关键。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氧气(O2) 四氧化三铁(Fe3O4)
【提出问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为什么在集气瓶底需要倒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3.作业P36 D3、D4、D5
课
后
反
思
《氧气》公开课教案
课题
氧气
执教人
郑道春
课型
新授课
班级
九(1)班
时间
年9月28日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氧气含量对物质燃烧程度的影响。
2.能通过举例分析,理解化合反应的定义,结合所学的反应加以判断。
3.弄清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差异,能科学的看待缓慢氧化的两面性。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较探究,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化学的基本技能。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汞+氧气→氧化汞 氧化铜+氢气→铜+水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水→氢气+氧气 二氧化碳+水+铜+氧气→碱式碳酸铜
3.透析物质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再找特征。
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提出“氧化反应”的定义,透析定义中的氧不是专指氧气,而是含氧元素的物质参与的多数反应。并依据所举的例子学会判断。
四、生活链接,揭示本质
【提出问题】氧化反应都很剧烈吗?是否有不同的观点。
举例:动植物新陈代谢,铁的生锈,食物变馊,酿造酒。
【教师引导】这些反应的过程不易被察觉,进行缓慢,我们将这类氧化例为缓慢氧化。
阐述:缓慢氧化的定义,结合学生了解,初步认识缓慢氧化中的现象。
(一)化学反应的两面性:
【问题质疑】缓慢氧化是否都有利吗?(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诱导举例)
实验编号
反应前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2-1
实验2-3
实验2-4
2.小组合作交流:以上反应得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有意识的向着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方面引导)
【提问】学生总结的结论,教师适时提出化学学习的归纳原理,揭示化合反应,让学生弄清其定义。
表示特征:A+B→AB
【举例判断】以下文字表达式有哪些是化合反应?
【引导表达】氧气支持燃烧的探究过程和现象。
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木条复燃
2.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氧气(O2) 二氧化碳(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