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悲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天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这首酬报诗,在感触出身,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落的气愤中化沉郁为通畅,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豪放的胸怀和奋斗向上的精神。

】【内容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 " 巴山楚水悲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如何的心情?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芜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好像弃置在道旁同样。

写出了作者长远被贬的难过和气愤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谈谈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 " 闻笛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故友,表达诗人对故人已逝的沉痛; " 烂柯人 " ,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写出回乡所见,既示意自已被贬离京太久,又表现了世事的变迁,人事俱非,仿佛隔世的心情。

3.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感情?答案示例:化用典故。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对光阴流逝、人事变迁的叹息,充满无穷沉痛迷惘之情。

4.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答案:诗人运用比喻、对照的修辞,以 " 沉舟 "" 病树 " 作为反衬并自喻,描述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活力的情形;暗含出身凄凉却依旧充满高昂精神,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豪放胸襟,这两句感情由以前的伤感低落转变成大方激动,示意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势必代替往事物的真理。

所以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对即可)5.尾联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作者如何的感情?答案:“长精神”向友人表示态度,既是对友人关心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以此收束全诗,点明酬赠题意,不单表现了诗人从头投入生活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激励,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成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汇总

主旨:此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是中秋望月怀人的绝唱 之作,真挚感人,表达了词人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之情。
4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③。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④。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⑤。
①题解: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这首诗写于唐 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 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 ②内容、写法: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 景色。“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渲 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①内容: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 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 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很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②内容、写法:颔联选取了鸡鸣、茅店、残月、板桥、寒霜等富有特征的意象,极其 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了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 了出行的艰辛,衬托出作者思乡的深切。
3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②。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③。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⑤?人有 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⑦。
③写法、情感:颈联借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 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此情此景,道尽英雄失路的悲 慨。 ④情感:尾联抒发英雄之志,表达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主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抒发了 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对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解析版)

14、诗词三首——群文阅读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诗缘情”,诗歌与人的感情密不可分。

思想感情,指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爱恨等各种情感。

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即要求根据诗词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的心理变化分析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这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诗歌主旨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能力。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我们可以通过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会到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慷慨激昂的气概。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01.这首诗(词)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02.结合全诗(词) ,简要分析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03.某联(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技法点拨】1.依据题材,理解情感。

常见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边塞军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思乡,赠友送别等。

同题材的诗歌,大致有相同的思想感情。

分清类别,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而把握情感。

2.关注题目、注释,理解情感。

如王维《田园乐》一诗,抓住“乐”字,便能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抓住意象,理解情感。

意象往往是诗词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有些意象意义基本固定,如“柳”寓意惜别,“长亭"寓意送别,“梧桐”“芭蕉”寓意孤独、寂寞,“月亮”寓意乡思等。

4.分析手法,理解情感。

分析借物抒情、运用典故、象征、烘托等写作手法,也能分析出作者的情感寄托。

5.扣住诗眼,理解情感。

古代诗词中的“诗眼”“词眼”往往是解读诗词主旨的钥匙,它直接抒发或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抓住“爱”字,不难理解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6.理解作者,把握情感。

诗歌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总会融聚时代特色和作者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了解这些,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朝代】唐【节奏划分】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写作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

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注释】⑴咸阳:今属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⑵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蒹,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⑶“溪云”句: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

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译文】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诗词鉴赏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首句“一上”对应“万里”,有力地表现出结的突兀而浓厚。

领联写晚眺远山景,高意深,“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山千古名句,常转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

本联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尾联【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追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成阳,连遗址都寻不道,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解析1《岳阳楼记》(全文必背)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绩之大】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天气早晚变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风大浪急】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光泽】一碧万顷;【色彩】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动态】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静态】【前六句:明媚、恬静、愉悦】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之美,借喻】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胸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忧国忧民】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内容梳理: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1046)。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一、一词多义明:(1)(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越明年(2)(明媚) 至若春和景明以:(1)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2)(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夫:(1)(那) 予观夫巴陵胜状(2)(表句尾感叹) 嗟夫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1)(直到)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穷尽,尽头)此乐何极(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或:(1)(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2)(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空:(1)( 天空) 浊浪排空(2)( 消散) 长烟一空通:(1) (顺利) 政通人和(2)(通向) 北通巫峡和:(1)(和乐) 政通人和(2)(和煦) 春和景明则:(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篇古诗文+译文(超全)001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部编版(含答案解析)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下列问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诗歌开头以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有何用意?4.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各题。

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B.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内心的悲苦形成强烈的反差。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抒发了诗人决心渡过黄河翻过太行山,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念。

D.最后两句中的“破”“挂”两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充满气势,充分表达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②,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动征铎:驿站里响起了铃铎声,催促旅宿的客人动身上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译: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主题思想: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重点赏析:“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地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强化了哀伤的程度。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象征。

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诗人对某种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感慨。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句突然由七言转为三言,反复咏叹“行路难”,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但又想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暑期必背】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篇古诗文+译文

【暑期必背】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篇古诗文+译文

【暑期必背】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4篇古诗文+译文部编版九年级(上)001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部编教材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

部编教材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

古诗文鉴赏、梳理七年级上册1.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g)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 潼关清末·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册8. 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 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1.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jiá)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2. 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zuàn)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4.约客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八年级上册15.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全)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课内古诗词汇总及赏析

(全)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课内古诗词汇总及赏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课内古诗词汇总及赏析(一)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主旨】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注释】1.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2.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3.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4.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岔路。

安:哪里。

5.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6.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万唯

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万唯

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万唯
《古诗鉴赏》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本课本,其中包含了许多古代诗歌的赏析。

在《古诗鉴赏》中,万唯是其中一篇古诗的作者。

下面是对《万唯》这首古诗的详细赏析:
《万唯》是南朝宋代文学家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万唯的赞美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道:“万唯才高当世无,悲歌能凤凰。

白玉堂前看戏处,千人共一床。

”这里描绘了万唯的才华非凡,超越了当时的所有人。

他的悲歌能够引来凤凰,象征着他的声音高亢悲切,有着感染力。

白玉堂前看戏处,千人共一床,形容了万唯的声名远播,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他的表演倾慕不已。

接下来的两句写道:“长安城里秋风起,白日楼中归鬼哭。

”这里以长安城作为背景,描绘了万唯的离世。

秋风起,白日楼中归鬼哭,形容了他的离世之后,人们对他的哀悼之情。

白日楼中归鬼哭,也暗示了他的才华在世人眼中如同神明一般,令人敬仰。

最后两句写道:“鬼哭声中千万古,长城万里空悲苦。

”这里通过鬼哭声,表达了万唯的声名和才华将流传千古,长城万里空悲苦,象征了整个国家对他的离世感到痛惜和悲伤。

通过对《万唯》这首古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人物万唯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万唯的才华、声名和离世,展示了他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万唯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对英才的崇拜。

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万唯

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万唯

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万唯》一、诗歌背景《万唯》是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中的一首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通过语言之美和意境之深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

在学习古代诗歌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对《万唯》这首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

二、诗歌介绍1. 诗歌作者《万唯》是一首无名氏的诗歌,作者不详。

这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况,因为古代诗人大多没有署名习惯。

2. 诗歌内容《万唯》的内容描述了一种寂静无声的境地。

诗中描述了湖水荡漾、芦苇摇曳的景象,表达了寂静无声的美妙。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安宁和宁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3. 诗歌结构《万唯》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总共四句。

这种诗歌结构简洁明了,抒发情感效果直接。

三、诗歌赏析1. 语言韵律《万唯》这首诗歌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均为五个字。

这种简洁明了的形式使得诗歌既能表达清晰的意境,又能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此外,诗中运用了很多富有音韵美的词语,如“波光”、“芦苇”,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

2. 意境描绘诗中的湖水荡漾和芦苇摇曳,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这种安静的境地使得人们能够放松身心,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古人常常通过与自然相融合来寻求内心的平静。

3. 情感表达诗中所描绘的湖水和芦苇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之情。

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诗人传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四、诗歌主题《万唯》这首诗歌的主题是寂静与宁静。

诗人通过描绘湖水和芦苇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反映了古代人们追求内心平静和寻找安宁的心理需求。

五、诗歌意义《万唯》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湖水和芦苇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这首诗歌告诉我们,通过与大自然相融合,我们能够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诗歌呼唤人们远离喧嚣,领略自然之美,享受内心的平和与静谧。

结语《万唯》这首古代诗歌通过精练的语言和韵律美妙的表达,描绘了湖水荡漾、芦苇摇曳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曲鉴赏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曲鉴赏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炼字:“转”和“低”准确生动地 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 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表达 了词人当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 虑及对团圆的向往。
情感:“何事”表达了词人不能和 亲人团聚的惆怅。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 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修辞:开篇设问,点明饮酒赏月。 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 对明月的向往和人生的感慨。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炼字:“恐”字把词人那种既向往 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 蓄地表达了出来。这种矛盾更能深 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 的思想感情。“起舞”一句由出尘 之间,转向人世情怀。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修辞、表现手法:比喻、对比修 辞,以“沉舟”“病树”比喻久 遭贬谪的自己;将“沉舟”与 “千帆”,“病树”与“万木春” 对比,暗含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 昂扬精神,表达了诗人的豁达乐 观。这两句情感由之前的伤感低 沉转变为慷慨激昂,暗示社会的 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 哲理。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历来被 人们所传诵,请分析其蕴含的哲理。(2分)
月亮的阴睛圆缺有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规 律,不必为此感叹悲伤,表达了词人的豁达胸 襟。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2分) 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十九、行路难(其一)
写作手法:用典;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 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完整版)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

(完整版)部编版九上古诗鉴赏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伞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揭下了.由于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说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此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果断信念. 4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5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慨或感慨、迷茫.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写了隆重而丰富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7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酬乐大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 "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答: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方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开展.3 .诗中写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一联是 .这一联的意思是:.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旁边,千帆竟发,无比热闹,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充满生机.比喻新事物大批出现.4、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答案例如:"闻笛赋"思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5、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A、诗题中的"乐天"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字.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对刘禹锡被贬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与关心,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答谢.B、首联两句尽写自已被贬遭遇之情,但诗人并不直率倾诉自已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来表达,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C、"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 "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故贴切、感情深沉.D、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颔联,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开展的,末来肯定比现在好.它一洗伤感消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6、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答案: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正由于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意思对即可〕7、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答:写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实为下联张目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尤其第二联用典贴切,表意深刻.8、诗歌第三联〔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以沉舟〞病树〞自喻, 年帆过〞、万木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说明坎坷是暂时的, 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 感情基调由沉郁陡转为激昂, 蕴含了乐观向上豁度坦然的生活态度, 富于哲理.9、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诗活泼形象地描述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示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0.诗的尾联其实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 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这首词开篇发问,起笔非凡.画横线的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答: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2.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答:〔1〕词人借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抒发人生感慨〕,富有哲理;〔2〕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3〕情怀乐观而旷达;〔4〕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5〕语言如行云流水.〔意思相近即可,以上五点答对其中三点即给3分.〕3.以下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外表看来,好似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 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4.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熟悉.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一一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5、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 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6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 “我欲乘风归去〞,但思虑过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豁达.7、“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夜忆舍弟杜甫①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②.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注]:①这首诗是759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爆发,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许多地区都陷入战乱.②问死生:探问生死.1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一句.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土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表达.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月是故土明〞一一思乡;“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一一思亲;“况乃未休兵〞一一对战争停止的期盼. 3•月亮明明普大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土明〞?明明是普大之下共一轮明月, 诗人偏要说故土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 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 由于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土的浓浓思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⑴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⑵,夕贬潮州路八千⑶.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⑷!云横秦岭家何在⑸?雪拥蓝关马不前⑹.知汝远来应有意⑺,好收吾骨瘴江边⑻.⑴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蓝关:在蓝田县南.⑵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朝〔zha o〕奏:早晨送呈奏章.九重〔cho 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⑶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⑷“欲为〞二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剩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xi u〕:衰弱多病.惜残年:爱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⑸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⑹“雪拥〞句: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⑺汝〔r u〕:你,指韩湘.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⑻“好收〞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瘴〔zhang〕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瘴江边:指贬所潮州.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忠而获罪的悲愤忧伤的思想感情.2、“一封朝奏九重大, 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 “朝〞和“夕〞、“九重大〞、“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比照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比照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3、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家何在〞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 “马不前〞写出作者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通过对前路渺茫、严峻严寒的环境描写,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愁思、内心无尽的难舍悲凉、忧家伤国之情.4、颔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答:想要为皇帝革除弊端,哪能因衰老就吝啬剩余的生命.这一联说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同时表明自己因忠心却被贬的抑郁不平的心情.长沙过贾谊宅①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退②,万古惟留楚客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 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②栖退:淹留.③楚客:指贾谊.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1.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符合律诗标准的.推测一下,本诗的“悲〞“涯〞和退、时、知在古代是押韵的.2.以下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A. 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B. 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C. 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D.尾联感慨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 ,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3. 本诗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答案: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气氛;衬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答案:本诗借古讽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1〕 请解释“凫〞和“回塘〞的意思. 〔2分〕凫:野鸭回塘: 圆而曲折的池塘 〔2〕“客行悲故土〞 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思念故土;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 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土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 塘,凫雁往返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土〞照应.〔4〕“枳花明驿墙〞 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 衬托出拂晓前大色的昏暗, 突出了行之“早〞. 〔5〕 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 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 形象地勾画 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6〕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咸阳城东楼 许浑〔晚唐诗人〕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 根据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和作用.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乱,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2. 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 ;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 依然如故〔或:今昔比照〕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 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3. 〈〈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 ,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但是作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土.棚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 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 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 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4.许浑的咸阳城东楼.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那么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 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 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到达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东风:春风.无力:没有力量.残:凋谢.丝:双关,既指“丝〞,又隐指相思之“思〞.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但:只.改:指容颜变得憔悴.蓬山:即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对方住处.青鸟:神话中的鸟,像乌鸦,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为:替.探看:探探看, 打听一下.1.李商隐的〈〈无题?寄托了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2.诗中通过神话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如果把此诗当爱情诗来读,那么, “蓬山〞在诗中喻指什么?[答]“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4.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 “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答]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果断;颈联那么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5 .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答]乐聚恨别,人之常情.一对忠贞不二的情侣,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见,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啊!真可谓:“相见时难〞.然而好景不长,马上又要夭各一方.这分别之际不是比相见更令人愁肠寸断吗?所以说“别亦难〞.两个“难〞字外表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增强了“别难〞的沉重力量.6.对“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说说你的理由.[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7.试简析本诗的抒情特点.本诗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蚕和蜡炬一对最具表现力的比喻来抒写强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爱情.行香子秦观【宋】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飕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注】①陂〔b目〕塘:池塘.②飕〔y eng〕:飞扬,飘扬.1.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的特点.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答: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 〔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3.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层层绿树,环绕村庄,盈盈碧波,涨满池塘.这里鲜花盛开,色彩缤纷,让人沉醉.逶迤缭绕的围墙内,茅堂隐隐,小桥流水近旁,酒旗飘扬.这里莺鸣蝶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4 .请对这首词写景的手法及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侧重描摹静态景物,静景动景又相互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这首词风格轻快,语言清新、浅近.质朴自然的村野风光随着词人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情绪次第展开,到达词的节奏与词人的感情之间的和谐统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比照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不识愁〞和“识尽愁〞、“少年〞和“而今〞构成比照.2.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 .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3.上下两阕紧扣一个“愁〞字来写,这两个“愁〞有何不同?前者是“闲愁〞,涉世未深的少年的做作之愁;后者是关心国事、怀才不遇无法言说的“哀愁〞.4.这首词下片“欲说还休〞采用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5.“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是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6.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尽〞有什么表达效果?概括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使整个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个大转折.7.词人“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是由于愁绪太多,无从说起.。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汇总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古诗,这些诗品味高雅、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形式多样。

在这里,我们对九年级上册古诗进行了汇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关汉卿《白面婆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诗出自明代戏曲作家关汉卿的《白面婆传》,表现了人们追求自我超越的渴望。

诗中主人公想要看到更远、更高、更广阔的世界,不断向上攀登,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形式上使用了反复叠加、渐进推进的手法,形象、鲜明地描绘了千里目的壮丽景象,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感叹生命的无限价值。

二、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阙人间初日曙。

夜九州月色如雪,千里江山如火。

几时更、薄宦携琴客。

尽日倚门前歌舞。

这首诗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景象。

二十八个字之中,很好地展示了一派热闹繁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辛弃疾运用了反复重复、象征意象、对比等手法,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

这首诗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三、唐婉《登高》风轻云淡。

星河迢迢,翠草莹莹,万物洞然。

在这半空中,我抛却煩惱的俗世,飞是飞了,却不知何处停留。

这首诗出自唐代女诗人唐婉的笔下,作者在登高的过程中,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宽广。

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神往,强调了人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力量的发掘。

其用词异常简练,却能表达出深远的感悟,此诗被人们誉为“穿过云层的精神追求”。

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难再得,泪落清秋节。

这首词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描述了出猎的壮烈场景和英勇气概,也表现出对放荡生活的向往。

在文学史上,苏轼的这首词被誉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独步当时”的艺术代表作之一。

其文笔流畅,气势恢宏,留给人们极深的印象。

五、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路难(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

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

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4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5“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7.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答: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3.诗中写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一联是________。

这一联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旁边,千帆竟发,无比热闹,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充满生机。

比喻新事物大批出现。

4、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答案示例:"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

5、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诗题中的"乐天"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字。

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对刘禹锡被贬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与关怀,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答谢。

B、首联两句尽写自已被贬遭遇之情,但诗人并不直率倾诉自已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来表达,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故贴切、感情深沉。

D、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颔联,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末来肯定比现在好。

它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6、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正因为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对即可)7、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答:写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实为下联张目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尤其第二联用典贴切,表意深刻。

8.诗歌第三联(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以“沉舟”“病树”自喻,“千帆过”、“万木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说明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

感情基调由沉郁陡转为激昂,蕴含了乐观向上豁度坦然的生活态度,富于哲理。

9、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这两句诗活泼形象地描述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示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0.诗的尾联其实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

“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开篇发问,起笔不凡。

画横线的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答: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2.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答:(1)词人借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抒发人生感慨),富有哲理;(2)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3)情怀乐观而旷达;(4)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5)语言如行云流水。

(意思相近即可,以上五点答对其中三点即给3分。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5、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

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6.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我欲乘风归去”,但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转而放达开阔。

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豁达。

7、“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夜忆舍弟杜甫①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②。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①这首诗是759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爆发,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许多地区都陷入战乱。

②问死生:探问生死。

1.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始更凉更白,月亮是故乡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体现。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月是故乡明”——思乡;“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止的期盼。

3.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

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⑴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⑵,夕贬潮州路八千⑶。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⑷!云横秦岭家何在⑸?雪拥蓝关马不前⑹。

知汝远来应有意⑺,好收吾骨瘴江边⑻。

⑴左迁:降职,贬官,指作者被贬到潮州。

蓝关:在蓝田县南。

⑵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

朝(zhāo)奏:早晨送呈奏章。

九重(chóng)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

⑶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

八千,不是确数。

⑷“欲为”二句: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

肯:岂肯。

衰朽(xiǔ):衰弱多病。

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

圣明,指皇帝。

⑸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

⑹“雪拥”句: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

拥:阻塞。

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马不前: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

”⑺汝(rǔ):你,指韩湘。

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

⑻“好收”句:意思是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待后事。

瘴(zhàng)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

瘴江边:指贬所潮州。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忠而获罪的悲愤忧伤的思想感情。

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