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距与我国FDI吸收能力

合集下载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跨国公司或者个人在一个国家的企业投资并参预该国企业的经营管理。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FDI,并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

本文将浅析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 FDI流入规模的增长: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吸引了大量的FDI流入,从1979年的仅2.3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346亿美元。

这一数字显示了中国作为FDI目的地的吸引力和潜力。

2. 行业分布的变化:FDI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行业结构的变化。

过去,创造业是FDI的主要领域,但近年来,服务业开始成为FDI的主要吸引力所在。

特殊是金融、信息技术和高端创造业等领域,FDI的流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3. 地域分布的差异:FDI在中国的发展也呈现出地域分布的差异。

沿海地区向来是FDI的主要集中地,特殊是广东、上海和江苏等地。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开放政策,逐渐推动FDI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FDI在中国的发展趋势1. 政策环境的改善:中国政府向来致力于改善FDI的政策环境。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准入程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以吸引更多的FDI。

2. 服务业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特别是金融、教育、医疗和旅游等领域,将成为未来FDI的重点投资领域。

3. 创新驱动的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未来,中国将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FDI 投资到高科技领域。

4.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为FDI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将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跨境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为FDI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投资机会。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在一个国家的企业中进行的投资行为。

FDI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FDI在中国的现状:1.1 FDI的规模与增长:中国吸引FDI的规模逐年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FDI目的地国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吸引的FDI从2000年的约40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约1400亿美元。

1.2 来源国分布:中国吸引的FDI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国家等。

同时,近年来,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成为中国的重要FDI来源国,如韩国、新加坡等。

1.3 行业分布:中国吸引的FDI涵盖了多个行业,包括制造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

制造业一直是中国吸引FDI的主要领域,但近年来,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也成为FDI的热点。

二、FDI在中国的发展趋势:2.1 服务业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对于FDI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特别是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领域,将成为未来中国吸引FDI 的重点。

2.2 创新驱动的引领: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因此,未来中国吸引FDI的重点将逐渐从传统制造业转向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2.3 区域发展的差异化: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因此,未来FDI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区域发展的差异化。

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将通过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FDI。

三、FDI在中国的挑战与机遇:3.1 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将影响FDI的流动和投资决策。

中国需要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变化,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FDI。

3.2 本土企业竞争压力: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对于外资企业来说,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引言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跨国公司或者个人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企业进行的投资行为。

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份,FDI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二、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 FDI的总体规模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年来,中国吸引了大量的FDI。

以2022年为例,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了1.3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8%。

这一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居于率先地位。

2. FDI的行业分布中国吸引FDI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创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等领域。

创造业向来是中国吸引FDI的主要领域,其中高新技术创造业的吸引力逐年增强。

3. FDI的地区分布中国的FDI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上海、江苏等省份。

这些地区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经济和便利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4. FDI的来源国分布中国吸引FDI的主要来源国包括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

这些国家在中国的投资规模较大,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FDI在中国的发展趋势1. 政策环境的改善中国政府向来致力于改善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FDI的政策措施,如简化审批程序、放宽市场准入等,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吸引FDI的竞争力。

2. 创造业向高端创造业转型中国创造业正朝着高质量、高技术的方向转型升级。

这将吸引更多的高端创造业FDI进入中国市场,提升中国创造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 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中国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将成为吸引FDI的新亮点。

特殊是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开放将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特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为FDI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技术差距对制造业FDI溢出效应的影响

技术差距对制造业FDI溢出效应的影响
分为 前 向溢 出( F S ) 和后 向溢 出( B S ) 。 为 了研究 我 国F DI 是 否 存在 行 业 内溢 出 、行 业 间溢 出 以 及行 业 内溢 出、前 向溢 出、后 向溢 出哪种溢 出最为 明显 , 第 一
式( 3 . 2 ) 所示:
1 I 1 = + 届I n + I n + 屈 h只 + l f 4 H S . + 层 + AB S , + 五十 +
F S 为F DI 的垂直 关联 中的前 向 关联 效应 , 定义 为一组 所有 基 本 得 出 了 正 的 溢 出 结 果 。 Gl o be r i na n( 1 9 7 9) 对 加 上游行 业 中外资 比重 的加权 值 的和即 : 拿大 , Kokko( 1 9 9 4, 1 99 6) 对墨西哥 , Li u( 2 00 0) 、 Dr i f f i e l d( 2 0 01 ) 、Pa i n( 2 0 01 ) 对英 国 , Li p s e y( 2 0 0 0 ) 和

可 以对 生产 率 的提 高 起 到 间接 的 带 动 作用 , 即产 生 “ 溢 出效 应 ” 。然 而 2 0 0 4 至2 0 0 5 年左右 , 国 内学 者 却 发 起 了 “ 反 外 三 模 型构 建和数据 选取 . 计 量模 型的设定 资 ”思潮 , 原 因在 于某 些产业 在吸 引外资 过程 中并为 获得溢 出 1
, 、 …
步 对整 理 归 纳 的 I 6 个行 业 大 类做 整 体 计量 分 析 , 第 二步 根 据
其中, 下 标i 和t 分别 代表 行 业和 年份 , i 为 不可 观测 的行
T 1 t 为不 可观 测 的时 间效 应 ,8 i t 为 随机 误差 项 。Y为 技 术差 距GAP指标 将所 有行 业分 为 技术差 距 较大 、技 术差 距 业效 应 , 内资 企业 的净 产 出 , 以 “ 工 业总 产值 表示 ”。 K为 内资 企业 中等 、技术 差距 较 小三 个组 又 分别 做 了实证 研 究 。本 文的 创 以 “ 固定资产 净值 平 均余额 ”表 示 。L 为 内资企 新 点在 于 , 把投 入 产 出表 分析 与FDI 相 关理 论相 结合 , 并将 制 的资 本存 量 , 业 的劳动 投入 , 以 “ 全 部从业 人员 年平 均人数 ”表 示 。F DI 为 造业 行业按 照 内资外 资的技 术差距 分为 三组 , 采 用面板 数据 分

FDI技术外溢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一)

FDI技术外溢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一)

FDI技术外溢在我国的研究与发展(一)摘要]FDI技术外溢是外国直接投资内含的无形资本非愿性扩散。

本文叙述了FDI技术外溢理论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重点分析了FDI技术外溢存在性和影响因素,并客观评估了我国的FDI技术外溢效应。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FDI)技术外溢吸收能力一、引言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影响一直受到各国经济学家的重视。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东道国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利用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提升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是我国“以市场换技术”引资政策的重要依据。

然而,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表明,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对FDI的技术外溢的实现途径、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对FDI技术外溢问题的研究,目前已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的一个热点。

MacDougall(1960)第一次明确提出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问题,并且认为技术外溢是指技术提供方非自愿地提供技术给受让方的而技术提供方享受不到回报的行为。

MagnusBlomstrom 和AKokko(1996)指出,FDI技术外溢效应是指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得东道国本土企业有可能获得劳动生产率方面的进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内有关FDI技术外溢对我国技术进步作用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二、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性研究有关FDI技术外溢效应存在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逐渐成熟,21世纪又有新的发展。

众多学者利用各国截面、时序数据或平行数据对FDI技术外溢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流入发达国家的FDI对东道国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外溢效应。

但对委内瑞拉、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检验结果却不支持FDI技术外溢假设,或者发现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比较微弱、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

FDI是否带来我国的技术进步,学者之间也存在不同观点。

1.正效应FDI能够促进创新能力,这是大多数研究的共同结论,而且无论是在企业层次上的研究,还是在产业或者国家层次上的研究,似乎都证实了这一点。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技术外溢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并非所有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都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这些投资带来的技术外溢,这其中的关键因素便是吸收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吸收能力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以期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明确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吸收能力如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果,揭示吸收能力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选取合适的数据和指标,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以及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和验证。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升技术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的关系,揭示吸收能力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技术外溢的理论基础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技术外溢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是资本流动的一种方式,更是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跨国界传播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带来直接的技术转移。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时,往往会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提升东道国的整体技术水平。

跨国公司的进入还可能促使东道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能够通过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技术外溢。

中国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利用FDI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利用外资的业绩一直都很优秀,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迅速增长。

虽然中国所吸引的FDI一直在稳步增长,但从现在利用FDI的现状来分析,中国在利用FDI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文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标签:FDI 问题现状对策国际资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国际资本流动从流动形式上看,可分为股权流动(equity flows)和债权流动(debt flow),股权流动包括FDI和资产组合(portfolio)。

中国利用FDI的现状由表l可知,在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中,FDI占有重要比重。

由于FDI直接影响了中国的投资水平,因此,研究FDI在中国的变动和原因,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FDI的变动经历了下降、上升和转折三个不同的阶段:(一)下降阶段(1997-2000年)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面甚广,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经济发展放缓,而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信誉受损,国家信用等级普遍降低。

中国作为亚洲地区国家,并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仅要克服自身受到的国际金融冲击,而且还要对国际经济不平衡的调整承担责任,国内经济运行不可避免也受到一定波折,进而影响了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流入,FDI也相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二)上升阶段(2001-2004年)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FDI进入了一个上升通道。

由表1可看出,从2001年到2004年,中国的FDI规模连续上升,4年间上升了将近43%。

与此同时,其他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入也有相应增加,这表明中国对外资吸引力的重新增强。

(三)转折阶段(2005年至今)2005年,中国FDI经历了连续4年上升后的首次下降,流入中国的FDI由2004年的549亿美元下降为530亿美元。

FDI下降的同时,其他形式的流入国际资本却仍保持增长态势(见表1)。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引资政策调整策略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引资政策调整策略

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引资政策调整策略作者:孙馨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06期[摘要]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包括FDI的技术控制约束、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和行业特征三个方面,为更好地利用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我国政府在制定引资政策时,应选择技术含量高的FDI,提高FDI的本地化程度,提高内资企业的消化、吸收和学习能力,打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打破FDI市场垄断。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57—02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源泉之一。

大部分国家引进外资技术对国内生产率增长的贡献都超过90%。

技术进步的方式是来源于国外技术转移和知识扩散,而外商直接投资(FDI)则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

FDI是一种打包的资本,为东道国带来了各种资源,如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企业文化和市场机会等。

世界各国制定各种FDI优惠政策,以促进FDI的技术转移,推动本国技术进步。

对于我国来说,FDI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吸引和利用FDI技术外溢成为内资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一、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FDI会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或技术外部性,如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关联效应。

示范效应也称为传染模型,是指内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模仿学习FDI的先进技术、新产品生产流程等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竞争效应是指内资企业迫于FDI的竞争压力通过学习、引进或自主研发等途径促进技术进步,技术的来源不一定是FDI。

关联效应是指内资企业通过为FDI提供中间投入品,外资企业则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援助或人员培训等方式促使内资企业技术改造。

实证研究表明,FDI技术溢出效应是存在的。

且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主要包括:FDI企业的技术控制约束、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和行业特征三个方面。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FDI在中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概述: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在一个国家的企业中进行的投资活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吸引了大量的FDI。

本文将从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FDI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1 外资规模不断增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FDI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吸引的FDI达到了9410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外资规模的持续增长表明中国在全球投资市场中的吸引力不断提升。

1.2 投资领域不断扩大过去,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领域。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外资投资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现如今,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成为外资投资的热点。

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3 区域分布不均衡尽管中国整体吸引了大量的FDI,但区域分布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部分的外资,而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为了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外资流向中西部地区,以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FDI在中国的发展趋势2.1 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为了吸引更多的FDI,中国政府将继续改善投资环境。

这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等。

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投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

2.2 服务业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服务业将成为外资投资的新热点。

特别是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将迎来更多外资的投入。

中国政府也将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为外资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机会。

2.3 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重点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中国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

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吸引外资流向这些地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吸收FDI现状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吸收FDI现状分析

一 —・ —J●’ ● - ● _ ● ●一



一’ 、源自幽年份 图 l 一 1 1 9 8 8 -2 0 1 0年东 、 中、 西部地 区 GD P份额的变化

我国 区域 经济发展概 况
资料来源 : 根据 1 9 8 9 _ _ 2 O l 1 年《 中国统计年鉴 》 计算 , 本表 按当年价格计算。
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后, 对外开放的体制和环
境不 断得 到改善 , 吸收 F D I 特别是 F D I 得到快速发展。1 9 9 2 年, 全 国新批合同 1 7 I ) 1 金额超过前 1 3 年 的总和 , 1 9 9 3 年实际吸 收F D I 比1 9 9 2 年增长 1 倍多,达 3 8 9 . 6 0 亿美元。而实际利用 F D I 金额来看 , 1 9 9 2 年为 1 l O D 8 亿美元 , 2 0 1 0 年达到 1 0 5 7 3 5 亿美元 , 十七年间增长了 8 6 0 . 5 3 %, 年均增长 5 0 6 2 %。
— — — — — — _ ■ l | 匕 方 经圃 箕 Z I l

夏 文彬
(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 院 , 广州 5 1 1 4 3 1 ) 摘要 :改革 开放 以来我 国经 济取得 了令世 人 瞩 目的 快速 发展 , 但 与此 同时 , 区域 间的差距在 这个期 间也 发生 了深 刻 的变化 ,由于各地 区经济状 况等 因素 的影 响使 我 国吸 收 外 商直 接投 资的 地 区 分布 也 呈现 出显 著 的 非 均衡 特 征 。利 用我 国 1 9 9 7 -2 0 1 0年 的数 据 , 对我 国区域经 济发 展及 外商直接投 资在我 国的区位分 布的 历程和 现状进 行 分析 , 以期待 对相 关的理论 和 实践研 究提 供 帮助 。 关键词 : 区域 经济发展 ; F D I ; 区位 分布 中图分 类号 : F 8 3 0 . 3 9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9 l 3 X ( 2 0 l 3 ) 0 5 — 0 0 2 1 — 0 2

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影响

FDI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影响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的局限性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区或特定行业,样本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未能全面考虑FDI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除了FDI本身,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创新能力,如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人才培养等。现有研究未能全面考虑这些因素 的作用。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FDI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人才培养等手段,更好地发挥FDI对创新能力的 提升作用。同时,可以加强对FDI在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具体影响机制的研究。
特点
FDI通常包括绿地投资和并购两种形式,其中绿地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东道 国新建企业的投资行为,而并购则是指外国投资者收购东道国现有企业的行 为。
fdi的来源和流向
来源
FDI的来源主要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这些国家的企业往往拥有 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 ,可能导致我国流失一部分人才。我国需要 采取措施,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对策建议
加强政策协调
我国应加强与外国政府的协调,制定有利于FDI技术转移 和知识共享的政策,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 更好的政策环境。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我国应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制定优惠政策 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到我国。
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1 2 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FDI的进入往往伴随着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升级, 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 向调整。
推动产业链完善
FDI的进入不仅带来了新的技术和产品,还完善 了我国的产业链条,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

中国中部地区FDI吸收能力的因素分析与评价

中国中部地区FDI吸收能力的因素分析与评价

中国中部地区FDI吸收能力的因素分析与评价卢晓勇;金艳清【摘要】吸收能力是一个地区能否吸引外资,能否消化、利用外资技术的先决条件.近年来,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加快,但存量依然很低.中国各地区吸收能力的因素分析表明,中部地区FDI吸收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还很大,特别是技术和制度吸收能力相对很弱.因此,国家应加大对中部地区的财政偏斜.中部各省应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福利,留住并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在不危及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国家应进一步加大中部地区的开放程度,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强省际之间的合作.【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42)006【总页数】6页(P58-63)【关键词】FDI;吸收能力;因素分析;中部地区【作者】卢晓勇;金艳清【作者单位】南昌大学软件学院,江西南昌330047;南昌大学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一前言2000年我国政府颁布《中国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并于2008年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加大了中部地区的开放力度和扶持力度,希望利用国际投资带动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

中部地区近些年来FDI流入的速度加快,但存量依然很低。

什么原因弱化了外商在我国的中部地区投资呢?“吸收能力”一直被学者们认为是影响外商投资及其技术溢出的关键因素。

“吸收能力”概念的研究经历了由企业层面到国家层面的过程,Cohen和Levinthal第一次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吸收能力”概念,他们指出,企业研发投入能提高企业对外来技术的吸收、学习、模仿能力[1]。

Zahra和George认为企业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知识、同化知识、转换知识和利用知识从而产生的动态组织能力。

孟亮则从国家层面对吸收能力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一国的FDI吸收能力是指该国本地企业在竞争条件下识别、获取、消化、转化并且利用跨国公司溢出的知识的能力,它是企业的一种动态能力。

后发优势_技术吸收能力与中国的经验

后发优势_技术吸收能力与中国的经验

100
80 KOR
60 CHN
40
20
USA
JPN
0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00
吸收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也是一个较为复杂且不断发展的概念。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吸 收能力,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特别是一些非经济因素,这些因素由于可度量性和数据取得的问题 (如国家样本覆盖和时间跨度),很难用统一的指标来进行准确度量,因此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此形成共 识,成为近年来技术追赶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因此也是本文写作的初衷。在众多指标中,获得普 遍认同的是贸易开放度指标,因为贸易品能够体现新技术(如资本品和设备)和反映国家间的知识联系 (知识流动)。不过,不同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开放度指标,有的采用出口额占 GDP 比重,有的采用设备 进口或出口占 GDP 比重,也有的采用经济开放年数来衡量开放度。对于吸收能力,另一个倍受关注的指 标是 FDI 占 GDP 比重,不少学者认为 FDI 占 GDP 之比和人均 GDP 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DI 可 以成为国家间技术知识流动的重要机制。不过,由于这一块数据参差不齐,难以做大样本的国别分析, 因此经验研究虽然认识到其重要性但还是经常舍弃了它。
387
13
26
271
18
87
407
824635538e=c∶d 1∶0.03 1∶0.07 1∶0.20 1∶0.10
f=c+d 400 289 489 393
g 141.70 353.60 1630.20
708
h=f/g 282% 82% 30% 6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2006 年及历史主要年份科技主要数据》,数据经笔者计算整理。

中国的FDI发展现状

中国的FDI发展现状

中国的FDI发展现状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发展现状日益进步。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吸引着大量的外国投资。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家之一。

首先,中国的FDI吸引力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中国广阔的市场规模和潜力,以及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成为了外国投资者入驻中国的动力。

同时,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资的政策,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提供税收优惠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FDI吸引力。

其次,中国的FDI流入领域日益多元化。

过去,中国主要吸引外资的领域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传统产业。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创新、服务业等新兴领域逐渐成为外国投资者的热点。

中国的FDI流入正朝着更加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再次,中国积极推动FDI与国内产业链的融合。

通过引进外资的同时,中国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者与本土企业合作,推动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的有机结合,实现FDI在国内产业链中的良性互动。

这一做法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也促进了FDI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中国致力于进一步提升FDI的便利化程度。

中国不断推进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简化审批程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法律保障。

这为中国吸引更多的FDI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之,中国的FDI发展正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更加多元化、高质量的特点。

中国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FDI 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中国FDI的竞争优势,为全球投资者创造更多机遇和利益。

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

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

本次演示通过面板门限回归分析发现,FDI技术外溢在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中 确实存在门槛效应。这为我们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利用外资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谢谢观看
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 力的门限特征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
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研究方法
02 二、文献综述 04 四、结果与讨论
05 五、结论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六、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技术转移和经济增长中 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FDI技术外溢的效果并不总是显著的,它受到东道国吸 收能力的制约。吸收能力,即东道国获取、理解和应用外国技术的能力,已成为 影响FDI技术外溢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次演示旨在探讨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 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以期为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本次演示的研究为理解FDI技术外溢和吸收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政策 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应更加地区差异和吸收能力门限特征,制定有针对 性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
六、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是经济发展研究中的重要议题。特别是 在高技术产业中,这一效应可能更加显著。然而,有观点提出,FDI的技术外溢 效应可能存在“门槛条件”,即投资必须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才能产生积极的技术 溢出效应。本次演示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采用面板门限回归分析方法,旨在 检验FDI技术外溢是否存在这种门槛效应。
二、理论和假设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一般被认为主要通过示范-模仿、人力资本流动和竞争互 动等机制实现。然而,这些效应的显现可能受到投资规模、技术差距、人力资本 等因素的影响。特别地,当FDI投资规模不足或与当地技术水平差距过大时,可 能无法引发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因此,我们假设在高技术产业中,FDI的技术 外溢效应存在一个门槛条件。

技术差距对我国工业FDI吸收能力的影响

技术差距对我国工业FDI吸收能力的影响

F 不仅 能够 给东道 国带 来资本 积 累 的直 接 DI 效应 , 而且 还能 够带来 技术 外溢 的 间接效 应 , 随着
1 文献概 览
技术进步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 , 获取 F I D 的技
术 外 溢效 应 逐 渐 成 为 东 道 国引进 F 的主 要 目 DI
现行 F 理 论 对 技术 差距 与 F 效 应 吸 收 DI DI
论 不适 用我 国, 相反 , 国国内企 业较 高的技术水平 、 我 与外资企 业之 间较低的技 术差距成 为我 国企业有效吸收
F I 应 的重 要 能 力 。 D 效
关 键 词 : 术 差 距 ; 术 外溢 ;F I 技 技 D 吸收 能 力 ; 响 影 中 图分 类 号 : 3 F8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6 3 2 0 )3 0 8 4 1 0 —3 9 (0 6 0 —0 0 —0
的关 系存在 不 同的解 释。以赶 超策 略 ( a h Ct — c u) p 为代表 的理论认为 , 东道国与投资国技术差距
越大 , 当地 企业 从 F 溢 出 中获 益 越 多 【 Fn — DI 3。 3 id j ly17 ) 析 了技 术 差 距 对 技 术 溢 出效 应 的影 a(9 8 分 响 ; hl 19 ) 过 对 印尼 的计 量 研 究 , 为  ̄6om(99 通 认 技 术差距 越 大 的行 业 , 出效 应 越 明显 【 溢 。也 有 许 多文 献得 出的结论 相反 , C nwe (9 9认 为 at l 18 ) l
维普资讯
第1 0卷 第 3 期 20 年 9 06 月
扬 州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n lo Ya g h u oye h i olg o ra f n z o P ltc nc C l e e

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

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

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除了经济增长之外,人们越来越关注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具体来说,本文将首先回顾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FDI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及其溢出机制。

然后,利用中国的相关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探究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

本文还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技术水平的差异,以更全面地了解FDI溢出效应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了解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揭示其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本文也期望为推动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为全球范围内关于FDI与创新关系的研究做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外国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FDI 不仅是资本引入的重要途径,更是技术转移和知识溢出的重要渠道。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吸引FDI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引人注目。

因此,研究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于FDI对东道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上,如Caves(1974)提出的“技术溢出”假说认为,FDI的流入会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

随后,Kokko(1992)进一步将技术溢出分为竞争效应、示范效应、联系效应和培训效应四种类型,并指出这些效应是FDI促进东道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然而,也有学者对FDI的溢出效应持怀疑态度。

FDI与中国的技术发展

FDI与中国的技术发展

F DI与中 国的技 术发展
何 骏 曾 。 虹。
(. 1 上海财 经 大学财 经研 究所 , 海 20 4 ;. 上 0 202华东政 法 学 院 商学 院 , 上海 20 4 ) 0 20
摘 要 : 务 部 在 发 布 的 《o 5 国公 司在 中 国报 告 》 商 2o 跨 中指 出 , 革 开 放 以来 跨 国公 司 来 华 F I 改 D 大量 增 加 而 中 国 技 术 水 平提 升 速 度 则 显 得 相 当缓 慢 。我 国给 跨 国公 司让 出 了 市场 而技 术 发展 却 相 当缓 慢 , 与 我 国 “ 这 市场 换 技
F I 20 D 在 0 0年 达 到 1 8 38 0亿 美 元 的 高 峰 之 后 , 在
20 0 3年降 到 55 6亿美 元 , 国吸收 了 近 l %。但 9 中 O
在 国际市 场上 竞争 面 临最 大 的问题 就是 缺乏 核心 技
术 。中 国生产 出 口的产 品 日益增 多 , 而掌握 在 中国企
20 0 4年 1 2月 2 8日,中 国两 家 D D 出 口骨 干 V 企业 将 飞利浦 和 索尼公 司告上 美 国圣地 亚 哥市 的加 州 南方 地 区法 院 , 控 它们 与 先锋 公 司组成 违 反美 国联 邦和 州 的多部 法 律 。中 国
两 家企业 称 , 飞利浦 、 尼公 司 为主 的企业 过 高征 以 索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3 期
Vo. 5 No3 1 2 .
企 VEL 术 开 发 E E RI E T HNO OGI AL DE 技 0 MEN NT RP S EC L C 业 P T 0F
20 0 6年 3月
Ma .2 o r o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技术差距与我 国 F 吸收能力 DI
杨 蓉, 曙 东 赵
( 南京 大学 商学院 , 江苏 南京 2 0 9 ) 10 2
【 摘 要 】关于技术差距 与 FI D 技术溢 出效果的相关关系存在 不同的结论 , 比较流行的观点认 为与发达 国家相 比较

的研究甚 至证 实 , 但技术 差距过大 时 , 而会阻碍 技术溢 出效 反 应的产生 ; 为此 ,rdi tom(9 9 提 出, Fe r S, l 19 ) k ih 技术差距与溢 出之 间可能存在 非线性关 系 , 显然 , 出的发 生要求有某 种技术差 溢 距, 在初级 阶段 , 出水平 的确 随着技 术差 距的增加而增 加 , 溢 然 而 ,当差 距增大 到某一水平 以至于 当地 厂商无法 在现有的经 验 、教育水平及技 术知 识基 础上 对国外先进技术加 以吸收时 , 溢出将与技术差距的变化背道而驰 ;i Lu等(o o 考察 19 年 ~ 2o ) 91 19 9 5年间英国制造业的行业 面板 数据 , 发现在英 国制造业也存 在明显的 F I D 正溢 出效应 , 同时他们还发现在技术差距 比较小 中存 在 许 多 分 歧 。 的行业 里溢 出效应 更加 明显 , K ko的观点 相类似 , 与 ok 他们认 为, 这是 由于在 技术差距 较小时 , 当地企 业具有较 高的吸收能 文献概 述 Gma和 Waen 20 ) k l (0 1 选用英 国制造业 在 18 i 98 绝 大多 数研 究文 献 ( ae,9 4 Fn l ,9 8 D s 18 ; 力所 导致 的 ; il C vs 17 ;i a 17 ; a,9 7 dy 9 6年间的企业面板数据 , 进一步研究 了参 与 F I D 的不 同 Wag和 Bo s  ̄ 19 )尤其 是 以赶 超策略 ( ac— p 为代 年 ~19 n l t m,9 2 , mr C th u ) 检验结果表 明, 与 F I 参 D 的国家不 同, 表 的理论认为 : 技术差距越 大 , 当地 企业从 F I 出中获益越 国家对溢 出效应的影响。 D溢 D 溢 多 ;i l  ̄ 17 ) Fn a (9 8 分析了技术差距对技术溢 出效应 的影 响 , dy 他 产生 的技术溢 出效应也不 同 ,如 日本 企业 的 F I 出效应最 而美 国企业的 F I 出效应则很小 , D溢 他们认为 , 是由于美 这 的研究结果 以及后来 S h h ( 9 9 对 印尼 的计量研 究 , j on 19 ) o 都是 大 , 认 为技术差距越大的行 业 , 出效应 是最为明显的。这种结果 国企业所使用的技术相 对比较陈旧。 溢 我国是否存在 内外资企业技 术差 距越大 , 吸收 F I D 中技术 的理论解释是 ,由于 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 越大 , 表 明本 地 企 业 越 具 有 后 发 优 势 ,从 而 可 以具 有 追 赶 和 学 习 的 空 溢出效应 的能力越强。许多文献给予了关注 。但深入分析技术 少数文献涉及 到了地区或行 间, 从而对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也就越是 明显 。 但是 , 也有更 多的 差距 与外溢效应关 系的成果不多 , D 外溢效应的制约作用 。何洁 借鉴 Fdr ee 文 献得 出相 反的结论 ; ate (9 9 的研究 认 为技术 外溢效 业发展水平对 吸收 F I C w l 18 ) n l 18 ) 建立 内 、 外资部 门的生产 函数 , 应 只有 当彼此两 个国家 的技 术差距较 小 的时候才 更 加明显 ; (9 2 两部 门贸易的计量方法 , 8个 省市 自治 区 19 9 3年 ~ 9 7年连续 5年共计 10个 19 4 K k o 19 ) o k (9 4 研究 了技 术条件对产 生溢 出效应 的影 响 , 他通过 利用 2 相关数据 进行 回归 , 出的结 论是 , 得 在将 2 8个地 区按照经济发 对 墨西哥 17 的行业横截 面数据进行分析 ,发现 只有在跨 9 0年 国公 司所采用的技术不是很复杂 , 国公司与 当地企业之 间的 展水平 划分为 超过经 济发 展 门槛 与未达经 济发展 门槛 的两组 跨 外商 直接 投资对我国各省市工业部 门都存在 明 技 术差 距较 小时 ,技术溢 出效应 才会变得 比较 明显 , o k 根 地 区的条件下 , K ko 显 的正向技术外溢 作用 , 在超 过经济发展 门槛 的地 区 中, 外溢 据 这个 研究结果得 出 ,当跨 国公 司与 当地企 业技术 差距过大 效应 的估 计系数达 00 7 ,在未达经济发展 门槛 的地 区中 , .1 1 外 时, 后者难 以消化吸收 ; o k ,a s i Z j (9 6 对乌 拉圭 K k oT i 和 e 19 ) n n n a 溢效应 的估 计系数为 00 6 , 而进一 步得 出一地区的经济发 . 5从 0 数 据 的分析 ,m f i R g a ( 97 对 意大 利 F I 术效 I b a 和 ea t 19 ) i n n i D 技 外商直 接投 资在这一地区的外溢效应就越大 的结 率 的分析和 L 等( 0 1 对 台湾的分析 , i 20 ) 其结论 是外 资与 内资 展水平 越高 , 论; 潘文卿采用面板数据模 型方法 , 19 对 9 5年 ~ 0 0年外商直 20 企业 之间的技术差距越 小 ,技术 扩散 的效 果才越 显著 , o k K ko
FI D 吸收能力 是指 东道 国吸收 F I D 积极 效应 、 别是技术 特 外溢效应 的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获取 F I D 的技术影响是东道 国引进 F I D 的重 要 目标 。F I D 对东道国的技术影响有直接影 响与间接影响 , 前 者是指母公司 向子公司的技术转移 , 种转移通过外部或 内部 这 的市场进行 , 者是指 东道 国不通 过市场方式从外资企业获取 后 的技术支持 , 即技术的溢 出效应 。影响 F I D 技术外溢 的相关制 约因素很多 , 在各种溢 出的影响因素之 中 , 术差距 与溢 出效 技 果 的相关关系无疑是争议最大的 , 东道 国与 F I D 中的先进技术 差距越大是否有利于获得对 F I D 的技术外溢效应 , 理论与实践
大 的技术差距为发展 我国家实现技术赶超提供 了可能。 文章通 过我国数据 的检验认为 , 上述结论不能完全适用我国实际, 相反 , 国内企 业较高 的技术水平 、 与外资企业之 间较低的技术差距成为我国内资部 门有效 吸收 F I D 效应的重要 能力。
【 键 词 】技术差距 ; 关 技术外溢;D 吸收能力 FI 【 中图分类号 】 80 9 【 F 3. 文献标识码 】 【 5 A 文章 编号 】 04 26 (070-080 1 —7820 )50 7— 3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