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初中科学初一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初一科学知识点浙教版]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1、常见仪器:试管:就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冷却时,必须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执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无法少于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缠在距离试管口1/3处为。
冷却时试管必须弯曲45度。
,并先光滑预演,再在液体分散部位冷却。
冷的试管无法绝热,以免试管着火。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酒精灯:就是常用的冷却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采用时用它的外焰冷却。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以暂时盛载少量的液态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作烘烤、导流、迁移液态药品。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③无法冷却的仪器:集气瓶、水槽、圆柱形、量筒④加热常用仪器: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2、用手在瓶口轻轻鼓动,并使少量的气体沁入鼻孔。
严禁把鼻子兎至容器口闻气体。
3、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①酒精灯起火:立即用保鲜膜驱散。
②划伤:用双氧水冲洗,再张贴上止痛张贴。
③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④排出有毒气体:立即至室外体温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置⑤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用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接着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4、胶头滴管的恰当采用注意事项: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滴管用完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悬挂式”5、酒精灯的恰当采用①酒精灯的结构:灯帽、灯芯、灯芯管、灯身。
②酒精的量:灯座容积的1/4至2/3③点燃:用火柴点燃,严禁用另一个已经燃着的酒精灯点火。
④火焰的结构: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冷却时用酒精灯外焰冷却。
(外焰温度最低,焰心温度最高)⑤点燃:用灯帽盖灭,切勿用嘴吹起。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千米=米;1米=10分米=厘米=毫米;1米=10微米=10纳米3、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
1、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2、元素化合价顺口溜: 必背初中化合价顺口溜1、口诀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K +、Na +、Ag +、H +,Ca +2、Mg +2、Ba +2、Zn +2 铁正二三铜一二,三铝四硅二四碳;Fe 2+、Fe 3+,Al 3+、Si 4+、C 2+、C 4+氟氯溴碘负一价,单质零价永不变。
F -、Cl -、Br -、I -2、口诀二钾钠银氢正一价,氟氯溴碘负一价。
钙镁钡锌正二价,铝正三(来)氧负二。
亚铁正二铁正三,亚铜正一铜正二。
氢氧硝酸负一价,碳酸硫酸负二价。
铵根却是正一价,勿忘单质是零价。
初中常见根价口诀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3NO 、OH -、-23CO 、-24SO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3HCO 、4NH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3、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氧气:①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② 2KClO 3 2KCl +3O 2↑ 加热分解氯酸钾③ H 2O 2=======H 2O↑+O 2↑ 分解过氧化氢(2)二氧化碳融入水CO 2 +H 2O = H 2CO 3碳酸受热易分解:H 2CO 3= CO 2↑ +H 2O(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CaCO 3 ====== CaO + CO 2↑(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5)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 2+Ca(OH)2= CaCO 3 ↓+H 2O MnO 2 MnO 2。
浙教版中考科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复习知识点精编
浙教版中考科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复习知识点精编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二、实验和观察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l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浙江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化学部分
浙江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化学部分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分层,不稳定,不均一。
2.溶液的电离电离是指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书写电离方程式时需要考虑电荷守恒。
3.溶解度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
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标准(在100克溶剂里)、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和单位(溶解的质量,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以及温度。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4.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通过基本公式计算。
常见的计算类型有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浓溶液质量和稀溶液质量等。
浓溶液和稀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通过混合来得到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当相同溶质但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种溶液混合时,可以使用下列公式来计算混合后的质量分数:(浓溶液质量分数×浓溶液体积 + 稀溶液质量分数×稀溶液体积)/(浓溶液体积 + 稀溶液体积) = 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另外,溶液的质量可以通过溶液体积和溶液密度的乘积来计算。
为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使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等实验仪器。
具体实验步骤包括计算所需质量、称重和溶解等步骤。
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比较。
物质的构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夸克组成。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一、基础概念1、分子: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最小微粒。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3、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5、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6、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7、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等于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电子总数。
二、化学用语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条件、结果,是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础。
2、离子符号: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离子,表示离子的带电情况。
3、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弧线表示电子层,数字表示电子数。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表示物质的组成关系。
5、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水中电离成离子的式子。
三、重要物质的性质和制法1、盐酸: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氯化物、染料、药物等。
制备方法主要有电解食盐水法和氢气还原法。
2、烧碱: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纺织、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制备方法主要有电解食盐水法和氯碱工业。
3、钾肥:农业上的重要肥料,主要用于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加植物抗病能力。
主要成分有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钾等。
制备方法主要有盐湖卤水提取法和电解法。
4、合成氨:重要的工业生产过程,主要用于生产氮肥、硝酸、炸药等。
制备方法主要有哈伯-博施法、天然气制氨法等。
5、硫酸: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化肥、染料、药物等。
制备方法主要有硫黄燃烧法和硫铁矿焙烧法。
四、实验操作和安全1、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安静、整洁,遵守安全规定。
2、实验操作规程:在进行实验前,必须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正确使用仪器和试剂。
3、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必须注意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问题,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
七上科学知识点归纳浙教版
七上科学知识点归纳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归纳(浙教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物质和化学-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生成物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金属、非金属、金属lo、气体、液体、固体-元素的符号、原子序数和原子质量-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分子式和结构式3.元素的基本性质-金属的性质: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非金属的性质:脆性、不导电、不导热性-金属和非金属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离子化合物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定义: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组成-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电子的能级和分布规律:原子层、壳层、亚层、轨道2.原子核的结构-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引力相互作用和引力势能3.原子的带电-带电粒子的运动规律:速度、加速度、力的作用结果-轨道和电子数量的关系-原子不能通过外力增加电子的能级第三章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的规律以及周期表的建立-周期表的现代排列方式:周期数、主族和副族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区块划分:主族、过渡族、稀有气体-主族元素的相似性和周期性-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的规律3.元素的周期律-周期表上的元素性质的规律-电子层数和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第四章化学键和化合物1.原子的结合方式-化合价和化合价的规则-金属元素的空位层和价电子的互相排斥2.电子的共享和转移-共价键的形成-电子云和分子形状的关系-金属元素的离子键和共价键3.化合物的种类-阴离子和阳离子:带电的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组合产生化合物第五章火的形成和燃烧1.火焰和燃烧-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引火源-火焰的结构和颜色2.燃烧的类型-自燃和人工燃烧-化学燃烧和物理燃烧3.火的亲属:化学反应和火山爆发-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变化-火山的形成和喷发过程第六章酸碱中和与盐的形成1.酸、碱、盐的性质-酸的气味、酸液的味道和酸的腐蚀性-碱的性质和溶液的酸碱指示剂2.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反应:酸和碱的中和产生盐和水-酸的性质反映了酸的成分,碱也是如此3.盐的形成-盐的性质:可溶性和不溶性盐-盐的化学式和结构第七章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1.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的存在形态和气味-氧气的分离和利用2.空气中的氮气-氮气的存在形态和气味-氮气的分离和利用3.大气层中的其他气体-氧气、氮气以外的其他气体-空气的组成和比例以上是七上科学的知识点归纳,在浙教版教材中包含的基础知识。
浙教版科学-化学必背知识点
1、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2、元素化合价顺口溜: 必背初中化合价顺口溜1、口诀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K +、Na +、Ag +、H +,Ca +2、Mg +2、Ba +2、Zn +2 铁正二三铜一二,三铝四硅二四碳;Fe 2+、Fe 3+,Al 3+、Si 4+、C 2+、C 4+氟氯溴碘负一价,单质零价永不变。
F -、Cl -、Br -、I -2、口诀二钾钠银氢正一价,氟氯溴碘负一价。
钙镁钡锌正二价,铝正三(来)氧负二。
亚铁正二铁正三,亚铜正一铜正二。
氢氧硝酸负一价,碳酸硫酸负二价。
铵根却是正一价,勿忘单质是零价。
初中常见根价口诀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3NO 、OH -、-23CO 、-24SO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3HCO 、4NH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3、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氧气:①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② 2KClO 3 2KCl +3O 2↑ 加热分解氯酸钾③ H 2O 2=======H 2O↑+O 2↑ 分解过氧化氢(2)二氧化碳融入水CO 2 +H 2O = H 2CO 3碳酸受热易分解:H 2CO 3= CO 2↑ +H 2O(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CaCO 3 ====== CaO + CO 2↑(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5)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 2+Ca(OH)2= CaCO 3 ↓+H 2O MnO 2 MnO 2。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化学部分熟记内容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化学部分熟记内容未来XXX为学生提供科学化学的课程,以下为初中科学化学部分需要熟记的内容: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NaCl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纯碱、XXX:Na2CO3小苏打:NaHCO3铁锈、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金刚石、石墨:C干冰:CO2水银:Hg天然气(甲烷):CH4酒精(乙醇):C2H5OH醋酸(乙酸):CH3COOH二、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检验稀盐酸(或Cl-):滴入少量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例如:AgNO3+KCl=AgCl↓+KNO32.检验稀硫酸(或SO42-):滴入少量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样品含有SO42-。
例如:Ba(NO3)2+H2SO4=BaSO4↓+2HNO33.检验CO32-:滴入几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例如:K2CO3+2HCl=2KCl+CO2↑+H2O4.检验NH4+: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5.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
6.鉴别Ca(OH)2和NaOH溶液:分别取少量待检液体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CO2气体(或各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Ca(OH)2,无现象产生的原溶液是NaOH。
7.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者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
8.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9.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红色的固体——Cu、Fe2O3、P(红磷)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盐的沉淀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MnO2白色的固体——KClO3、P2O5.。
浙江初中科学_初一初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四讲 知识回顾——化学第三册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及其特征(1)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2)区别: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分层,不稳定,不均一。
2、溶液的电离电离: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溶液的电离 1.书写 电离方程式:2.电荷守恒 3、溶解度(1)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温度不同,溶解度大小不同.② 标准——“在100克溶剂里(一般指水)”.因为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成正比.③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指溶质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 单位——“溶解的质量(克)”.溶解度的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 3;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4)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根据物质在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S 表示溶解度)分成四个等级。
20℃,S大于10克 10~1克1~0.01克小于0.01克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溶解度表(会查看). 溶解度曲线代表的意义: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点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②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着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情况.曲线上面: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③ 面:曲线下面: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4、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公式 (a )溶质的质量分数m m m m m ==+溶质溶质溶液溶质溶剂(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解度溶解度(2)常见计算类型(a0溶液的稀释和浓缩%()%m A m m A ⨯=+⨯浓浓浓水稀 m 浓——浓溶液质量m 稀——稀溶液质量 %A 浓——浓溶液质量分数 %A 稀——稀溶液质量分数(b)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c)溶液体积、质量、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a)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b)实验步骤:①计算 ②称重 ③溶解第四册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联系和比较:2、物质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2)在原子中有如下关系:①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③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 ④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⑤ 元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第四册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1、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2、 氢气、一氧化碳和碳氢气、一氧化碳和(碳)性质的比较H 2 CO C物理性质① 无色无味气体② 难溶于水① 无色无味气体② 难溶于水黑色固体夸克③密度比空气小③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有无毒性无毒性有剧毒无毒性3、化学用语1.表示某一种元素(1)元素符号表达的意义2.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2)分子式的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c)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d)表示每个分子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3)化学式的书写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定化合价(4)质量守恒定律(a)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初中科学化学部分知识汇总
初中科学化学部分知识汇总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²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目录1.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二、基本知识、理论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五、物质的溶解性六、化学之最七、解题技巧和说明八、初中化学中的“三”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十、化学实验总结十一、基本化学反应2.初中化学规律总结3.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4.初中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5.初三化学初中总复习——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二)6.初中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综合7.初中总复习——化学计算综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八年级的科学知识点浙教
八年级的科学知识点浙教学版解析八年级的科学知识点浙教学版解析在八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并理解一系列的科学知识点。
以下将介绍八年级科学知识点的浙教学版解析。
一、物理:热学1. 温度的定义与表示:温度是物体热量的表示,常用的温度表达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
2. 热量的热量计量方法: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可以用热量计测量。
3. 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
传导是在物体内部传递热量,传热是通过热传导媒介传递热量,辐射是通过空间传播热能。
4. 物体的热平衡:当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时,它们各自的温度值相等。
二、化学: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是指反应物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2. 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主要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反应物质量比等。
3.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和加合反应等。
4.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变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会释放出能量,吸热反应会吸收外界的能量。
三、生物:细胞和基因1. 细胞的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负责物质的进入和排出,细胞质包含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负责各种细胞功能的发挥,而细胞核则是细胞内最重要的部分,包含遗传信息。
2. 细胞的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拥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代谢、分裂、运动和信号传递等。
3. 遗传物质:DNA是构成生命的遗传物质,能够在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
基因则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的最基本的单位,由多个碱基对组成。
4. 基因的表达: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指DNA序列被转录为RNA,翻译则是mRNA被翻译为蛋白质序列。
以上是八年级科学知识点的浙教学版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科学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浙江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浙江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浙江省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纯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4.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5.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和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
二、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该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
4. 双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与碱:酸是氢离子(H+)的供应者,碱是氢离子的接受者。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3.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
4. 气体的生成与收集:如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或酸碱反应来制取气体。
四、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的使用: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2. 实验操作技巧:取用药品、加热、搅拌、过滤、蒸发等。
3. 实验室安全:了解化学品的性质,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处理废弃物。
五、元素与化合物1. 常见元素:氧、氢、碳、氮、铁、铜等。
2. 常见化合物: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硫酸铜(CuSO4)等。
3. 酸碱盐: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六、溶液与浓度1. 溶液的概念: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浓度的表示: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等。
3. 溶液的性质: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等概念。
七、常见实验现象与物质检验1. 实验现象的观察:颜色变化、气泡产生、沉淀形成等。
浙教版七八年级科学复习提纲+初中化学简单整理
浙教版七八年级科学复习提纲+初中化学简单整理七年级(上)科学提纲第一章:科学导论I.长度测量1、测量:一个将待测的量和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① 与待测零件齐平②? 刻度线靠近要测量的对象③视线与尺面垂直④? 读数,估计读数,单位2、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使用:3.长度单位:1m=10dm=100cm=1000mm=106μM=109nm II。
体积测量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① 在一张水平的桌子上2、体积测量工具:量筒,使用:②视线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俯视:测量值比实际值大;仰视:测量值小于实际值)3、体积单位:1m3=1000dm3=106cm3=109mm3;1l=1000ml,1ml=1cm3,1l=1dm3三、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2。
单位:摄氏度,℃3。
测量工具:温度计(1)原理:液态的热胀冷缩(2)类型:酒精(沸点78℃、冰点-117℃)、煤油、汞(冰点-39℃)(3)使用:不能测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来度数。
4、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1)特点:玻璃气泡体积大,汞柱直径很细,玻璃气泡与汞柱之间有一个小弯曲,可以离开人体。
(2)温度范围:37℃-42℃;最小刻度:0.1℃5、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0℃;一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100℃四、质量的测量1.概念:物体本身所含的物质量与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
2.单位:1t=1000kg,1kg=1000g,1g=1000m3。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1)调平:水平桌面,游码归零(若左端下沉,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若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称量:①左物右码② 使用镊子增减重量(先大后小),然后调整移动重量③ * 称重期间不得调整平衡螺母④ 读数:重量的总重量+移动重量指示的刻度值(3)排序:移动重量归零第二章:观察生物一、生物和非生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它们是否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
九年级自然科学 七、八年级化学知识梳理 浙江版
九年级自然科学七、八年级化学知识梳理某某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七、八年级化学知识梳理二、考点清单重点:掌握元素;元素符号,了解元素周期表;掌握物质的分类;掌握化学式;化合价;化学式计算;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及计算;难点:化学式计算;化学方程式及计算;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碳12、碳13;这两种碳原子的质子数都为6,但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7,但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属于同一类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同位素原子: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如氢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原子。
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人体中元素含量排序:氧、碳、氢等2、元素符号:采用其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若第一个相同,则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C表示碳;Ca表示钙;Fe表示铁;S表示硫等。
3、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和元素的性质,把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
(门捷列夫)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分为7个横行(周期),18个纵行(族)。
【典型例题】例1. 今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举行。
奥运会火炬“祥云”正在国内传递。
为了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祥云”使用一种常用的气体燃料,该燃料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以判断该燃料中一定含有元素。
解析: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因为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这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可判断一定含有碳和氢,可能含有氧。
答案:碳、氢(或C、H)例2.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 氧元素B. 氧气C. 水D. 氯酸钾解析:根据题意,月球土壤在反应的过程中有氧气的生成,则能说明其中必定含有氧元素,而氧元素是否是以氧气的形式存在或化合于水中或土壤中含有氯酸钾是不能从实验中得到的,所以答案选A。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浙江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浙江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原子与分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5. 酸碱与盐-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是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常见元素- 包括氢、氧、氮、碳、铁、铜、硫等。
-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们如何与其他元素反应。
2. 常见化合物- 包括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等。
- 化合物的性质由其组成元素和结构决定。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 元素周期表有助于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包括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等。
-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
2. 实验操作- 包括称量、溶解、加热、过滤、结晶等。
-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部分。
3. 实验安全- 了解化学品的性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遵守实验室规则,正确处理化学废物。
四、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用于表示物质中所含基本单位的数量。
- 通过摩尔可以进行质量与数量之间的转换。
2.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 用于计算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3. 溶液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量。
-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升(mol/L)和质量/升(g/L)。
浙江初中科学知识点
浙江初中科学知识点浙江省初中科学知识点概述一、科学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知识点分类1. 生物科学-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遗传与进化的基础知识-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动物的分类、习性与生态环境- 人体健康与疾病预防2. 物质科学-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常见物质的分类与用途-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3. 地球与宇宙科学- 地球的结构与物质循环-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 大气、水文与海洋科学- 天文基础知识与宇宙探索4. 科学探究- 科学方法论-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思维与逻辑推理三、具体知识点详解1. 生物科学-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负责生命活动的各种功能。
- 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通过复制和表达过程实现遗传与变异。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其生长周期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 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习性和生存环境各不相同。
- 人体健康依赖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疾病预防包括疫苗接种和健康饮食等措施。
2. 物质科学-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具有质量、体积、形状等性质。
- 化学反应涉及到原子的重新排列,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 物质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如金属、非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如热能、电能、机械能等,且总能量守恒。
3. 地球与宇宙科学-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运动导致地震和火山爆发等现象。
- 风化、侵蚀、沉积和固结等地质作用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地貌。
- 大气层的变化影响气候和天气,水循环和海洋流动对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知识回顾——化学
第三册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及其特征
(1)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2)区别: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分层,不稳定,不均一。
2、溶液的电离
电离: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溶液的电离 1.书写
电离方程式:
2.电荷守恒
3、溶解度
(1)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温度不同,溶解度大小不同.
②标准——“在100克溶剂里(一般指水)”.因为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的多少与溶剂
的量成正比.
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指溶质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单位——“溶解的质量(克)”.溶解度的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
②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
3
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4)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根据物质在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S表示溶解度)分成四个等级。
小于0.01
20℃,S大于10克10~1克1~0.01克
克
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表(会查看).
溶解度曲线代表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②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着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曲线上面: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
③ 面:
曲线下面: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4、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公式
(a )溶质的质量分数m m m m m ==+溶质
溶质溶液溶质溶剂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溶解度溶解度
(2)常见计算类型
(a0溶液的稀释和浓缩
%()%m A m m A ⨯=+⨯浓浓浓水稀 m 浓——浓溶液质量
m
稀——稀溶液质量%
A
浓
——浓溶液质量分数%
A
稀
——稀溶液质量分数
(b)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c)溶液体积、质量、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a)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b)实验步骤:①计算②称重③溶解
第四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2、物质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2)在原子中有如下关系:
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③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
④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⑤元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第四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1、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2、氢气、一氧化碳和碳
氢气、一氧化碳和(碳)性质的比较
H
2
CO C
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气体
②难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小
①无色无味气体
②难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略小
黑色固体
化学性质可燃性
还原性
有无毒
性
无毒性有剧毒无毒性
3、化学用语
1.表示某一种元素
(1)元素符号表达的意义
2.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分子式的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c)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
(d)表示每个分子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3)化学式的书写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判定化合价
(4)质量守恒定律
(a)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微观解释: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