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传感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完整)ppt课件
2)UH=KHIB:采用恒流源供电, 可以使霍尔电势稳 定(减小由于输入电阻R随温度t变化而引起的激励 电流I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3)热敏电阻补偿
➢霍尔元件一般具有正温度系数,即输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若能使控制电流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输入回路串热敏电阻(当温度上升时其阻值下降,使 控制电流上升。) ➢输出回路补偿负载上得到的霍尔电势随温度上升而下 降被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所补偿。 ➢在使用时,热敏电阻或电阻丝最好和霍尔元件封在一起或 靠近,使它们温度变化一致。
f=npN =n⇒ pn= tN /pt
线性霍尔
n 60 f 22
NS
磁铁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霍尔转速表原理
当齿对准霍尔元件时,磁力线集中穿 过霍尔元件,可产生较大的霍尔电动势, 放大、整形后输出高电平;反之,当齿轮 的空挡对准霍尔元件时,输出为低电平。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2)不等位电势补偿
当霍尔元件B=0,I≠0,UH=U0≠0。 这时测得的空载霍尔电势称不等位电势。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 霍尔电极安装位置不对称或不在同一等电位面上; ② 半导体材料不均匀造成了电阻率不均匀或是几何尺寸不 均匀;
两电极电不在同一等电位面上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主讲教师:苏永清
.
1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物理现象观察
霍尔效应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3)热敏电阻补偿
➢霍尔元件一般具有正温度系数,即输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若能使控制电流随温度升高而上升。
➢输入回路串热敏电阻(当温度上升时其阻值下降,使 控制电流上升。) ➢输出回路补偿负载上得到的霍尔电势随温度上升而下 降被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所补偿。 ➢在使用时,热敏电阻或电阻丝最好和霍尔元件封在一起或 靠近,使它们温度变化一致。
f=npN =n⇒ pn= tN /pt
线性霍尔
n 60 f 22
NS
磁铁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霍尔转速表原理
当齿对准霍尔元件时,磁力线集中穿 过霍尔元件,可产生较大的霍尔电动势, 放大、整形后输出高电平;反之,当齿轮 的空挡对准霍尔元件时,输出为低电平。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2)不等位电势补偿
当霍尔元件B=0,I≠0,UH=U0≠0。 这时测得的空载霍尔电势称不等位电势。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 霍尔电极安装位置不对称或不在同一等电位面上; ② 半导体材料不均匀造成了电阻率不均匀或是几何尺寸不 均匀;
两电极电不在同一等电位面上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主讲教师:苏永清
.
1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物理现象观察
霍尔效应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ppt课件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第一篇 基础知识引论
1 绪论
1.1 检测仪表控制系统 1.2 基本概念 1.3 检测仪表技术发展趋势
检测技术
检测≠测量 检测技术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各
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信号分析处理方法。
智能楼宇控制
图示为某公司楼宇自动化 系统。该系统分为:安全 监测、照明控制、空调控 制、水/废水管理等。
滞环效应分析
同一输入,对应多个输出值,出现误差。
1.2.6 滞环、死区和回差
死区: – 死区效应,例如传动机构 的摩擦和间隙。 – 实际上升曲线和实际 下降曲线不重合。 – 仪表输入小到一定范围后不 足以引起输出的任何变化。
死区效应分析
1.2.6 滞环、死区和回差
综合效应: – 既有储能效应,也具有 死区效应。 – 各种情况下,实际上升曲 线和实际下降曲线间的差 值称为回差或变差。
误差函数的有关符号:
– 1)y f x
:误差x发生的概率密度
– 2)p x f x dx :误差为x的概率,称为概率元
– 3)p a x b b f x dx :误差在a与b之间的概率 a
– 4)p x f x dx 1 : 检测值存在或检测误差存在的概率为1
(a) 线性传感器
(b) 非线性传感器
作图法求灵敏度过程
y
Δy
切点
传感器 特性曲线
x1
0
K y
Δx
x
xmax x
两者关系
灵敏度高的仪表一定分辨率高(充分条件) 分辨率高的仪表不一定灵敏度高(非必要条件)
原因:分辨率高的仪表,如量程也很小,则灵 敏度也不高。
灵敏度具有可传递性,首尾串联的多仪表系统 总灵敏度是各仪表灵敏度的乘积。
第一篇 基础知识引论
1 绪论
1.1 检测仪表控制系统 1.2 基本概念 1.3 检测仪表技术发展趋势
检测技术
检测≠测量 检测技术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各
种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测量信号分析处理方法。
智能楼宇控制
图示为某公司楼宇自动化 系统。该系统分为:安全 监测、照明控制、空调控 制、水/废水管理等。
滞环效应分析
同一输入,对应多个输出值,出现误差。
1.2.6 滞环、死区和回差
死区: – 死区效应,例如传动机构 的摩擦和间隙。 – 实际上升曲线和实际 下降曲线不重合。 – 仪表输入小到一定范围后不 足以引起输出的任何变化。
死区效应分析
1.2.6 滞环、死区和回差
综合效应: – 既有储能效应,也具有 死区效应。 – 各种情况下,实际上升曲 线和实际下降曲线间的差 值称为回差或变差。
误差函数的有关符号:
– 1)y f x
:误差x发生的概率密度
– 2)p x f x dx :误差为x的概率,称为概率元
– 3)p a x b b f x dx :误差在a与b之间的概率 a
– 4)p x f x dx 1 : 检测值存在或检测误差存在的概率为1
(a) 线性传感器
(b) 非线性传感器
作图法求灵敏度过程
y
Δy
切点
传感器 特性曲线
x1
0
K y
Δx
x
xmax x
两者关系
灵敏度高的仪表一定分辨率高(充分条件) 分辨率高的仪表不一定灵敏度高(非必要条件)
原因:分辨率高的仪表,如量程也很小,则灵 敏度也不高。
灵敏度具有可传递性,首尾串联的多仪表系统 总灵敏度是各仪表灵敏度的乘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完整ppt课件
xmin 100% YFS
.
6.稳定性。稳定性有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之分。对于传感器常用长期 稳定性描述其稳定性。所谓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在室温条件下,经过相当长 的时间间隔,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的输出之间的差异。因此,通常又 用其不稳定度来表征传感器输出的稳定程度。
7.漂移。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 间变化,此现象称为漂移。产生漂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自身结 构参数;二是周围环境(如温度、湿度等)。
.
1.3.1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error of measurement)是指测得值与被
测量真值之差,可用下式表示: 测量误差=测得值-真值
若定义中的测得值是用测量方式获得的被测量的测
量结果,则得到测量误差的定义为: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
值
若定义中的测得值是指计量仪器的示值,则得到计
1.1.3传感器的分类 1.按输入量(被测量)分类 2.按工作原理(机理)分类 3、按能量的关系分类 4.按输出信号的形式分类
.
1.2 传感器的特性
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输入量X和输输出Y的关系通常可用多项式表示
静态特性可以用一组性能指标来描述,如线性度、灵敏度、精确度(精 度)、重复性、迟滞、漂移、阈值和分辨率、稳定性、量程等。
2替代法其实质是在测量装置上测量被测量后不改变测量条件立即用相应标准量代替被测量放到测量装置上再次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此标准量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量的差值即系统误差取其负值即可作为被测量测量结果的修正先将被测量x放于天平一侧标准砝码p放于另一侧调至天平平衡则有xpl此时移去被测量x用标准砝码q代替使天平重新平衡则有qpl2l1所以有xq
.
6.稳定性。稳定性有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之分。对于传感器常用长期 稳定性描述其稳定性。所谓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在室温条件下,经过相当长 的时间间隔,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的输出之间的差异。因此,通常又 用其不稳定度来表征传感器输出的稳定程度。
7.漂移。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 间变化,此现象称为漂移。产生漂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自身结 构参数;二是周围环境(如温度、湿度等)。
.
1.3.1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error of measurement)是指测得值与被
测量真值之差,可用下式表示: 测量误差=测得值-真值
若定义中的测得值是用测量方式获得的被测量的测
量结果,则得到测量误差的定义为: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
值
若定义中的测得值是指计量仪器的示值,则得到计
1.1.3传感器的分类 1.按输入量(被测量)分类 2.按工作原理(机理)分类 3、按能量的关系分类 4.按输出信号的形式分类
.
1.2 传感器的特性
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输入量X和输输出Y的关系通常可用多项式表示
静态特性可以用一组性能指标来描述,如线性度、灵敏度、精确度(精 度)、重复性、迟滞、漂移、阈值和分辨率、稳定性、量程等。
2替代法其实质是在测量装置上测量被测量后不改变测量条件立即用相应标准量代替被测量放到测量装置上再次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此标准量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量的差值即系统误差取其负值即可作为被测量测量结果的修正先将被测量x放于天平一侧标准砝码p放于另一侧调至天平平衡则有xpl此时移去被测量x用标准砝码q代替使天平重新平衡则有qpl2l1所以有xq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pt课件
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高低。
传感器的选用主要取决于建模参数和被测 量、测量精度和灵敏度要求以及测量系统的 成本等因素。
(4) 传感器的品质参数 灵敏度 分辨率 准确度 精密度
重复性
线性度
灵敏度
灵敏度反映传感器对被测量变化的 响应能力。
O S I
输出变化量
输入变化量
分辨率
如果已知总体精度上限,要计算各部件的 误差,则假定各部件误差对总精度的影响 是均等的。
f N xi xi n
N xi f n xi
[实例]已知角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式 试求转速的不确定性。 [解]
F 5 0 0 3 1 6 . 2 3 m r 0 . 20 . 0 2 5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测量焊接电流
在标准的园环铁芯开一 小缺口,将霍尔元件放在 缺口处,被测电流的导线 穿过铁心时就产生磁场B, 则霍尔传感器有输出。当 测出的小于 规定的焊接电流时,可 控硅的导通角增大,焊接 电流变大,测出的电压大 于规定的焊接电流时,可 控硅的导通角减,焊接电 流变小,控制焊接回路的 电流。
性;
没有机械电位器特有的滑片,彻底解决了滑 片接触不良的问题;体积小,节省空间,易于装 配;寿命长,可靠性高。
数字电位器与机械式电位器的区别
类 特 型 性 机 无 械 源 式 数 有 字 源 式 电阻变 调节 位置 自动 化规律 方法 记忆 复位 连续 变化 阶梯 变化 手动 有 没有 使用 体 寿命 积 短 大
为减小零点残余电压的影响,一般要用电路进行补偿, 电路补偿的方法较多,可采用以下方法。
• 串联电阻:消除两次级绕组基波分量幅值上的差异;
• 并联电阻电容:消除基波分量相差,减小谐波分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
2
工业自动化
传感器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的精准控制。
3
健康监测
传感器帮助监测心率、血压和步数,促进个人健康。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 微纳传感技术
越来越小型化,可实现更 高灵敏度和更低功耗的传 感器。
2 无线传感技术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传感 器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和数 据传输。
3 多模态传感技术
结合多个传感器的数据, 实现更全面和准确的检测 和监测。
应用案例
1
智能家居
传感器可以自动调节室内温度、灯光亮度和安防系统。
加速度传感器
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振动,用于运动控制和结 构健康监测。
传感器应用领域
工业领域
传感器在工厂自动化和生产过程控制中发挥关键作 用。
医疗领域
传感器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医疗设备的运行 状态。
环境监测领域
传感器帮助监测大气污染、水质和噪音水平等环境 指标。
智能家居领域
传感器用于实现智能灯光、温度控制和安全监测等 功能。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
欢迎来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通过本课程,您将了解传感器的定义和作 用,以及检测技术的概述。我们还将探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之间的关系气体的压力变化,广泛应用于工业 和汽车领域。
光电传感器
检测光线,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和安全系统中。
温度传感器
测量温度变化,广泛用于气象、医疗和电子设 备等领域。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PPT课件
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先修《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 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气测量技术》,本课程也是《过 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本科教学计划安排
章次
内容
1 绪论
2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4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基础知识
定义、分类 发展趋势 选用原则 一般特性
检测电路 现代检测系统
传感器原理 检测技术
参考网站
[1]传感器课程 [2]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3]传感器世界 [4]中国传感器 [5]传感器技术 [6]21IC中国电子网 [7]传感技术学报网
[8]传感器资讯网
参考文献
1.王化祥,张淑英.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3版)[M].天津:天津 大学出版社, 2007
2.杨万海.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2004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流量检测
7.1 流量的基本概念 7.2 差压式流量计 7.3 电磁流量计 7.4 涡轮流量计 7.5 涡街流量计 7.6 超声流量计 7.7 质量流量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成分检测
8.1 概述 8.2 热导式气体分析仪 8.3 磁性氧量分析仪 8.4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 8.5 红外气体分析仪 8.6感器概述 1.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4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5 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1 应变式传感器 2.2 电阻式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本科教学计划安排
章次
内容
1 绪论
2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4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基础知识
定义、分类 发展趋势 选用原则 一般特性
检测电路 现代检测系统
传感器原理 检测技术
参考网站
[1]传感器课程 [2]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3]传感器世界 [4]中国传感器 [5]传感器技术 [6]21IC中国电子网 [7]传感技术学报网
[8]传感器资讯网
参考文献
1.王化祥,张淑英.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第3版)[M].天津:天津 大学出版社, 2007
2.杨万海.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2004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流量检测
7.1 流量的基本概念 7.2 差压式流量计 7.3 电磁流量计 7.4 涡轮流量计 7.5 涡街流量计 7.6 超声流量计 7.7 质量流量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成分检测
8.1 概述 8.2 热导式气体分析仪 8.3 磁性氧量分析仪 8.4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 8.5 红外气体分析仪 8.6感器概述 1.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4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5 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1 应变式传感器 2.2 电阻式传感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传感与检测技术 ppt课件
1.2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 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定义,包含下面含义: (1)是测量装置,能完成测量任务; (2)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也可能是化学量、生物量等; (3)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量要便于传输、转换、处理、显示等, 这种量可以是气、光、电量,但主要是电量; (4)输入输出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度。
1.1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3.传感器与生物医学
光纤流速传感器
荧光材料制作的电子鼻传感器
生物酶血样分析传感器
1.1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4.传感器与航空及航天
航天
飞行器:控制在预定轨道上 速度、加速度、飞行距离测量周围环境、内部设备监控、本身状态 陀螺仪、阳光传感器、星光传感器、地磁传感器
1.1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1.1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7.传感器与军事技术
数字化战争需要利用全方位、多手段的传感器系统感知和收集战场 各种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判读、分析、综合与管理,实现“传感器-控 制器-武器”一体化。
战场生物传感器不但能准确识别各种生化战剂,而且可与计算机配 合,及时提出最佳防护和治疗方案,还可通过测定炸药、火箭推进剂的 降解情况来发现敌人库存弹药的数量和位置,成为侦察的有效手段。
处电测控控系 人电机
污
利利能建 金
理话试制制统
器
染
用用利筑 融
用
1.1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1.传感器与家用电器
自动电饭锅、吸尘器、空调器、电子热水器、风干器、电熨斗、电风 扇、洗衣机、洗碗机、照相机、电冰箱、电视机、录像机、家庭影院等。
全自动洗衣机中的传感器:衣物 重量传感器,衣质传感器,水温传感 器,水质传感器,透光率光传感器 (洗净度) 液位传感器,电阻传感器 (衣物烘干检测)。
《检测与传感技术》课件
域。
压阻式传感技术
总结词
利用压力作用来检测和感知物质的技术。
详细描述
压阻式传感技术通过测量压力作用下材料的 电阻变化,来检测和感知物质的存在、性质 和浓度。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高 可靠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压力、重量、位 移等物理量的测量。
磁电阻式传感技术
总结词
利用磁场作用来检测和感知物质的技术。
催化性能等,使其在检测与传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2 03
纳米材料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可以实现对气体、液体和生物分子等物质的快速 、灵敏和准确地检测。例如,纳米孔传感器可以用于DNA测序和蛋白 质检测。
纳米材料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灵敏度的传感器,用于监测各种物理、化学和 生物量。例如,纳米压阻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压力、应变和温度等参数 的变化。
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
检测与传感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安全防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检测与传感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同时,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新型的检测与传感技术也不断涌现,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02
生物技术在检测与传感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的特点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分子的特性和反应,可以实现高度特异 性和灵敏的检测与传感。
生物技术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的特性,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的快速 、准确地检测。例如,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基因
、蛋白质和细胞等物质。
生物技术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微纳加工技术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微纳加工技术还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 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低成本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和 航空等领域。
压阻式传感技术
总结词
利用压力作用来检测和感知物质的技术。
详细描述
压阻式传感技术通过测量压力作用下材料的 电阻变化,来检测和感知物质的存在、性质 和浓度。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高 可靠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压力、重量、位 移等物理量的测量。
磁电阻式传感技术
总结词
利用磁场作用来检测和感知物质的技术。
催化性能等,使其在检测与传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2 03
纳米材料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可以实现对气体、液体和生物分子等物质的快速 、灵敏和准确地检测。例如,纳米孔传感器可以用于DNA测序和蛋白 质检测。
纳米材料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灵敏度的传感器,用于监测各种物理、化学和 生物量。例如,纳米压阻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压力、应变和温度等参数 的变化。
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
检测与传感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安全防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检测与传感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同时,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新型的检测与传感技术也不断涌现,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02
生物技术在检测与传感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的特点
生物技术利用生物分子的特性和反应,可以实现高度特异 性和灵敏的检测与传感。
生物技术在检测方面的应用
利用生物技术的特性,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的快速 、准确地检测。例如,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基因
、蛋白质和细胞等物质。
生物技术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微纳加工技术在传感方面的应用
微纳加工技术还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 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低成本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和 航空等领域。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幻灯片PPT
〔3〕集成化
〔4〕采用“驱动电缆〞(双层屏蔽等位传输)技 术
〔5〕采用运算放大器法;
S&M Ch4
4.4 电容传感器的设计要点
4.防止和减小外界干扰
屏蔽和接地。
增加原始电容值以降低容抗。
导线和导线要离得远,以减小导线间分布电 容的静电感应。导线要尽可能短,最好成 直角排列,必须平行排列时可采用同轴屏 蔽线。
C 2 l
ln(r2 / r1)
l—外圆筒与内圆柱覆盖部分的长度; r2、r1 —圆筒内半径和内圆柱外半径。
当两圆筒相对移动Δl时,电容变化量ΔC为
2 l2 (l l) 2 l l
C ln r 2/r 1 ()ln r 2/r 1 () ln r 2/r 1 () C 0l
S&M Ch4
尽可能一点接地,防止多点按地。地线要用 粗的良导体或宽印刷线。
尽量采用差动式电容传感电路,可减小非线
性误差,提高传感器灵敏度,减小寄生电
容的影响和干扰。
S&M Ch4
4.5 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1. 电桥电路
图4-13 电容式传感器构成交流电桥的一些形式
S&M Ch4
4.5 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u0 11(jjC Cx)uC Cx u
C
Cx
∑ -A
~u
uo
代入 Cx (S)/
u0
uC S
运算放大器式 电路原理图
S&M Ch4
4.6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压力测量:差压传感器、变面积传感器、 荷重传感器
❖水分检测:粮食、油 ❖液位测量 ❖加速度测量
S&M Ch4
4.6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举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ppt课件第一章
1.传感器的组成 . 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 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 电路组成,如图1-1所示. 所示. 电路组成,如图 所示
2010-7-18
2
1.1.2 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
敏感元件(sensing element): 直接感受 敏感元件 :
被测量的变化, 被测量的变化,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 理量的元件,它是传感器的核心. 理量的元件,它是传感器的核心.
2010-7-18
5
1.1.3 传感器基本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1. 测量范围:传感器所能测量到的最小输入量 与最大输入量 之间 测量范围:
的范围称为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的范围称为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2. 量程:传感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 与下限值 的代数差 - 称为量程. 量程: 称为量程. 3. 精度:传感器的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是测量中各类误差 精度:传感器的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1.1.4 传感器的命名,代号和图形符号 传感器的命名,
1.传感器的命名 传感器的命名
传感器的全称应由"主题词+四级修饰语"组成,即 主题词 —— 传感器 一级修饰语 —— 被测量,包括修饰被测量的定语. 二级修饰语 —— 转换原理,一般可后缀以"式"字 . 三级修饰语 —— 特征描述,指必须强调的传感器结构,性能,材
2010-7-18 4
1.1.3 传感器基本特性
当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是常量,不随时间变化时, 当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是常量,不随时间变化时,其 输入输出关系特性称为静态特性. 输入输出关系特性称为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是指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特性 即传感器系统的输出信号y(t)和输入信号 和输入信号( ,即传感器系统的输出信号y(t)和输入信号(被测 之间的关系, 量)x(t)之间的关系,传感器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 之间的关系 示.
2010-7-18
2
1.1.2 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
敏感元件(sensing element): 直接感受 敏感元件 :
被测量的变化, 被测量的变化,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 理量的元件,它是传感器的核心. 理量的元件,它是传感器的核心.
2010-7-18
5
1.1.3 传感器基本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1. 测量范围:传感器所能测量到的最小输入量 与最大输入量 之间 测量范围:
的范围称为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的范围称为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2. 量程:传感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 与下限值 的代数差 - 称为量程. 量程: 称为量程. 3. 精度:传感器的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是测量中各类误差 精度:传感器的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1.1.4 传感器的命名,代号和图形符号 传感器的命名,
1.传感器的命名 传感器的命名
传感器的全称应由"主题词+四级修饰语"组成,即 主题词 —— 传感器 一级修饰语 —— 被测量,包括修饰被测量的定语. 二级修饰语 —— 转换原理,一般可后缀以"式"字 . 三级修饰语 —— 特征描述,指必须强调的传感器结构,性能,材
2010-7-18 4
1.1.3 传感器基本特性
当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是常量,不随时间变化时, 当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是常量,不随时间变化时,其 输入输出关系特性称为静态特性. 输入输出关系特性称为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是指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特性 即传感器系统的输出信号y(t)和输入信号 和输入信号( ,即传感器系统的输出信号y(t)和输入信号(被测 之间的关系, 量)x(t)之间的关系,传感器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 之间的关系 示.
《传感检测技术》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检测与传感器的技术基础(共26张PPT)
EAB(T, T0)=EAB(T,0) -EAB(T0,0)=f(T)- f(T0)
T0 eAB (T0 )
☆ ☆ 4、热电极的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金属的热电效应原理,任意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都可以作 为热电极组成热电偶,但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应具备 如下几方面的条件:
(1)温度测量范围广 要求在规定的温度测量范围内有较高的 测量精确度,有较大的热电动势。温度与热电动势的关系是单值 函数,最好是呈线性关系。
Q f ( U i U 0 ) C f ( U A 0 U 0 ) C f ( 1 A )U A 0 C f
式中,A为开环放大系数。所以有
故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
U A 0 (C i C c C a ) Q [ ( 1 A )U A 0 C f] Q ( 1 A )U A 0 C f
Rf
d d0
[1
d d0
d d0
2
d d0
3
]
差分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相对变化量为:
CC1C2 C1 C2
C0
C0
C0 C0
dd0 [1dd0 dd0 2dd0 31dd0 dd0 2dd0 3]
2dd0 [1dd0 2dd0 4]
2〕差分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K 0 C /dC 0 1 d2 dd 0 d 2 0
☆线性度〔P17〕 〔2〕动态特性〔见补充〕
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测量动态信号时,输出对输入的响应特性。
2、研究动态特性的方法 〔1〕阶跃响应法——输入信号为阶跃函数 〔2〕频率响应法——输入信号为正弦函数
3、瞬态响应特性的评定指标〔见补充〕
〔1〕时间常数T 〔2〕上升时间tr 〔3〕响应时间ts
T0 eAB (T0 )
☆ ☆ 4、热电极的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金属的热电效应原理,任意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都可以作 为热电极组成热电偶,但在实际应用中,用作热电极的材料应具备 如下几方面的条件:
(1)温度测量范围广 要求在规定的温度测量范围内有较高的 测量精确度,有较大的热电动势。温度与热电动势的关系是单值 函数,最好是呈线性关系。
Q f ( U i U 0 ) C f ( U A 0 U 0 ) C f ( 1 A )U A 0 C f
式中,A为开环放大系数。所以有
故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
U A 0 (C i C c C a ) Q [ ( 1 A )U A 0 C f] Q ( 1 A )U A 0 C f
Rf
d d0
[1
d d0
d d0
2
d d0
3
]
差分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相对变化量为:
CC1C2 C1 C2
C0
C0
C0 C0
dd0 [1dd0 dd0 2dd0 31dd0 dd0 2dd0 3]
2dd0 [1dd0 2dd0 4]
2〕差分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K 0 C /dC 0 1 d2 dd 0 d 2 0
☆线性度〔P17〕 〔2〕动态特性〔见补充〕
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测量动态信号时,输出对输入的响应特性。
2、研究动态特性的方法 〔1〕阶跃响应法——输入信号为阶跃函数 〔2〕频率响应法——输入信号为正弦函数
3、瞬态响应特性的评定指标〔见补充〕
〔1〕时间常数T 〔2〕上升时间tr 〔3〕响应时间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不允许穿拖鞋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严禁吸烟、吃零食,不准大声喧哗、打闹。 2、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抛纸屑杂物。 3、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及实验的顺利完成,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使用的 设备、实验内容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并认真填写《实验预习报告》。未完成预习报告者禁止进入实 验室做实验。 4、实验过程不得随意摆弄实验设备,更不能随意开启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对于要开启的设备, 要 “先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要在接线经指导教师确认无误后才能接通电源。 5、在使用仪器和设备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老师的指导,如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因不听从指导, 而造成实验仪器设备损坏等事故,将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对肇事者进行处理。 6、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异常声音、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 即关断电源,保护现场,报告指导教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后,经指导教师验收后才可继续实验。 7、实验过程中要独立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数据认真填写在实验预习报告中“实验数据记 录”一栏中,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实验完毕后,应及时切断实验设备电源,并将实验仪器、实验工具及时清理,放回原位,或按要求 保管好。如实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经实验老师检查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9、实验报告是对每次实验课程的全面总结,要求根据实验记录,及时完成实验报告,不按时交报告者 ,不予记录实验成绩。
图1-4
重量g
电压 mv
0(平衡位置)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表1-2:半桥数据
重量g
电压 mv
0(平衡位置)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表1-3:全桥数据
7、按图1-5接线,把V表打到“20V”档,调节电位器WD,使得电压表读数为 零,然后将电压表打到2V档继续调WD,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然后,开始 加放砝码,每放一个记下一次V表的读数,并将测试数据填入表1-3。完成后 ,先不拆线,请指导老师检查数据。
实验一
金属箔式传感器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A
B
C
了解箔式应 变片的结构 及粘贴方式
验证单臂、半 桥、全桥的性 能及相互之间 关系
学会计算其 线性度及灵 敏度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效应
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其电阻值也将随着 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的电阻相对变化值,K为应变灵敏系数, 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 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 对变化率分别为ΔR1/ R1、ΔR2/ R2、ΔR3/ R3、ΔR4/ R4,当使用一个应变片 时,∑R=ΔR/R;当两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时,则有∑R=2ΔR/R;用四 个应变片组成两个差动对工作时,∑R=4ΔR/R,(R1=R2=R3=R4=R),由此 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三、实验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 称 型号与规格 CSY10B CSY10B 直流放大式 金属箔式
(0~±12V)
数量 1 1 1 4 1 1验仪 电桥 差动放大器 应变片 直流稳压电源 电压表 称重砝码 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
0~20V 1 0g 0~500g
2、箔式应变片 箔式应变片中的箔栅是金属箔通 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 箔式应变片的外形见右图:
3、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范围很小,如果直接用欧姆表测量其电阻值的变化将十分 困难,且误差很大。常利用桥式测量转换电路将R /R转换为输出电压U0。
b.双臂电桥
a.单臂电桥
c.四臂全桥
4、实验相关的单元电路图
检测与传感技术
张琨英
目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录
电容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电感式传感器性能实验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实验
实验一 金属箔式传感器性能实验
热电式传感器性能实验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性能实验
实验七
实验须知
实验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学生能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理论知 识的理解。为保证实验教学安全的达到预期效果,请按照以下须知执行:
3、按图1-3连线,然后请指导老师检查。
注意:
图中“1”和“2”、“3”和“2”之间的电阻,电路本身已 接好, 无需再用导线相连,否则会短路。
4、将电压源打到“4V”档,把V表打到“20V”档,调节电位器 WD,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然后将电压表打到2V档继续调WD ,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
5、开始加放砝码,每放一个记下一次V表的读数,完成表1-1 ;完成后,先不拆线,请指导老师检查数据。
重量 g 电压 mv
0
(平衡位置)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表1-1:单臂桥数据
6、按图1-4接线,注意两个应变片的受力方向应该相反。把V表打到“20V”档 ,调节电位器WD,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然后将电压表打到2V档继续调WD ,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然后,开始加放砝码,每放一个记下一次V表的读数 ,并将测试数据填入表1-2。完成后,先不拆线,请指导老师检查数据。
四、实验内容
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 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 小方薄片。 2、将电桥单元下方的 开关往上拨,开始差动 放大器调零:
①调整增益电位器到中间偏小(见图1-1(b)); ②V/F表量程打到“2V”,档电压源打到“2V”档; ③按图1-2连线; ④调节调零电位器,使V表指示为零,拆线。
8、拆线,将电压源打回2v档,把线整好,并把砝码归还原位。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2 3 4
注意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受力方向 注意电压表档位之间的转换
要请老师查看线路后才开电源
图1-4
重量g
电压 mv
0(平衡位置)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表1-2:半桥数据
重量g
电压 mv
0(平衡位置)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表1-3:全桥数据
7、按图1-5接线,把V表打到“20V”档,调节电位器WD,使得电压表读数为 零,然后将电压表打到2V档继续调WD,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然后,开始 加放砝码,每放一个记下一次V表的读数,并将测试数据填入表1-3。完成后 ,先不拆线,请指导老师检查数据。
实验一
金属箔式传感器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A
B
C
了解箔式应 变片的结构 及粘贴方式
验证单臂、半 桥、全桥的性 能及相互之间 关系
学会计算其 线性度及灵 敏度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效应
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其电阻值也将随着 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的电阻相对变化值,K为应变灵敏系数, 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 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 对变化率分别为ΔR1/ R1、ΔR2/ R2、ΔR3/ R3、ΔR4/ R4,当使用一个应变片 时,∑R=ΔR/R;当两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时,则有∑R=2ΔR/R;用四 个应变片组成两个差动对工作时,∑R=4ΔR/R,(R1=R2=R3=R4=R),由此 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三、实验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 称 型号与规格 CSY10B CSY10B 直流放大式 金属箔式
(0~±12V)
数量 1 1 1 4 1 1验仪 电桥 差动放大器 应变片 直流稳压电源 电压表 称重砝码 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
0~20V 1 0g 0~500g
2、箔式应变片 箔式应变片中的箔栅是金属箔通 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 箔式应变片的外形见右图:
3、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范围很小,如果直接用欧姆表测量其电阻值的变化将十分 困难,且误差很大。常利用桥式测量转换电路将R /R转换为输出电压U0。
b.双臂电桥
a.单臂电桥
c.四臂全桥
4、实验相关的单元电路图
检测与传感技术
张琨英
目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录
电容式传感器特性实验
电感式传感器性能实验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实验
实验一 金属箔式传感器性能实验
热电式传感器性能实验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性能实验
实验七
实验须知
实验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学生能 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理论知 识的理解。为保证实验教学安全的达到预期效果,请按照以下须知执行:
3、按图1-3连线,然后请指导老师检查。
注意:
图中“1”和“2”、“3”和“2”之间的电阻,电路本身已 接好, 无需再用导线相连,否则会短路。
4、将电压源打到“4V”档,把V表打到“20V”档,调节电位器 WD,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然后将电压表打到2V档继续调WD ,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
5、开始加放砝码,每放一个记下一次V表的读数,完成表1-1 ;完成后,先不拆线,请指导老师检查数据。
重量 g 电压 mv
0
(平衡位置)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表1-1:单臂桥数据
6、按图1-4接线,注意两个应变片的受力方向应该相反。把V表打到“20V”档 ,调节电位器WD,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然后将电压表打到2V档继续调WD ,使得电压表读数为零。然后,开始加放砝码,每放一个记下一次V表的读数 ,并将测试数据填入表1-2。完成后,先不拆线,请指导老师检查数据。
四、实验内容
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 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 小方薄片。 2、将电桥单元下方的 开关往上拨,开始差动 放大器调零:
①调整增益电位器到中间偏小(见图1-1(b)); ②V/F表量程打到“2V”,档电压源打到“2V”档; ③按图1-2连线; ④调节调零电位器,使V表指示为零,拆线。
8、拆线,将电压源打回2v档,把线整好,并把砝码归还原位。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2 3 4
注意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受力方向 注意电压表档位之间的转换
要请老师查看线路后才开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