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阅读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形成了稳固的乡土社会。

乡土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积淀之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命脉。

文学意义上的乡土,既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形态,也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组合。

乡土文学有其特定的含义,指的是表述人类普遍的乡村情感、以人类觉醒的文化意识和哲学眼光审视特定乡土历史文化的民族文学形态。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形成了两大基本叙事传统:一是乡土写实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评形成启蒙传统;二是乡土浪漫传统,从废名到汪曾祺,以知识分子立场、人性审美形成诗化传统。

鲁迅堪称现代乡土文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鲁迅是最早以小说的方式关照乡土的现代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多来自病态社会中疾苦不幸、麻木不仁的人民,先将他们的病痛找出,然后暴露在阳光底下,以引起救治的注意,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文学派以人文主义情怀和现代意识,确立起“改造国民性”的基本主题,试图以强大的人性和人道主义力量拯救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中乡土国民的灵魂,以达到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现代乡土小说的第二种叙事传统源于二三十年代的京派作家。

早在20世纪20年代,当鲁迅等乡土小说家“隐现着乡愁”时,废名却以简朴的翠竹制成一支牧笛,“横吹出我国中部农村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

”废名的作品是一首似写实、似浪漫的田园诗,描绘的多是远离近代启蒙的宗法式农村中的人事片断,着力表现宗法式乡村中天真无邪、白璧无瑕的人情人性之美,流露出对故乡父老以及古老淳朴民风、文化的热爱与挽留。

2023届高三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点对点攻关训练附答案

2023届高三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点对点攻关训练附答案

2023届高三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点对点攻关训练附答案(山东、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名篇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天姥山洞外熊吼龙鸣的恐怖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苏洵用精妙的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___________”;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论述商鞅帮助秦孝公“备耕备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写诗人因听了他人的述说而概写梦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水直接或间接写悲思愁绪,这在唐诗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让我们感受到在广阔天地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超脱世俗的快乐与自由。

(2)《蜀相》中,杜甫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高度评价《离骚》的写作内容,认为得到完整体现的人文道德与国家治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两句自问自答,道出了因思念之人不在身边,采摘的芙蓉无人可送的寂寞。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借“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对《离骚》微言大义,旨趣深远的赞美。

(3)古人常以鸟儿来衬托环境的清幽,如“______,______”等。

吉林省名校高三一诊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吉林省名校高三一诊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吉林省名校高三一诊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我一向觉得写作者应该有点娱乐精神。

在中国作家里,鲁迅是最具有娱乐精神的。

大家都知道鲁迅杂文的幽默、风趣,其实,他的主题极其严肃的小说也是处处充满着惹人发笑的东西,如《阿Q正传》中阿Q莫名其妙进了监狱,竟然还为签字画押的圈圈画得不圆而苦恼,《高老夫子》里的高尔础本名高干亭,因发表一篇整理国史的文章便自以为学贯中西,因仰慕高尔基,将名字改成高尔础,其实本质上不过是一个打牌、听书、对女学生怀有歪心的虚伪之人,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意味。

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一种娱乐品,从要使人快乐这一点看,它跟音乐、绘画、戏剧、舞蹈没有任何区别。

鲁迅从小接受传统文学教育,对文艺的性质比谁都明白。

再说,民国时的媒体大多都是私营的,某个作者的文章写得不好读,读者意见大,报刊以后大概很难再采用其稿子了。

为了“可持续”,鲁迅也会在可读性方面动脑筋。

不过,有一点我们以前似乎忽视了,那就是鲁迅其人本身充满了娱乐因子。

杂文家唐弢当年跟鲁迅过从很密,鲁迅跑来看唐弢,兴致高时,一屁股坐到桌面上,手里拿支烟,谈笑风生。

有时,他夜里写了骂某人的文章,第二天与被骂的朋友在酒席上互相说起,照样谈笑”写文章的人喜欢引用一句古语:文以载道,这句话当然没说错,只是,这文章的“道”如果能用一点娱乐精神去载的话更好,如果老是用“卖牛肉”的调子去载,估计“道”装上去,“文”已经翻到阴沟里了。

我始终相信,鲁迅能成为后来的鲁迅,靠的不只是那个“道”。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1.请分别解释“文以载道” “‘卖牛肉’的调子”的含义。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使儒学与新时代同行。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历史根基、当代价值、国际视野、人类高度的原则,做好儒学当代使命的阐释。

把握儒家“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的精髓,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化的交流互鉴,探究以儒学“传承与创造性转化”“理论与制度创新”等为内容的使命践行路径及保障体系。

儒学为现代社会发展难题的解决提供智慧。

以“尊仁”“崇德”“尚和”为特征的儒家学说,蕴含着化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儒学的“尚和”思想对培养人的群体意识,纠偏现代社会个人主义倾向等方面具有借鉴价值。

儒家关于人与万物之间和谐共处的处世智慧为应对现代社会出现的个人至上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儒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儒家注重“德”“行”统一,以“行”释“德”,立足实践阐释道德价值的行为表达。

儒家伦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心理、道德性格、道德品质。

儒家的“德行伦理”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有机联结,其本质是将个人与国家、伦理与政治相联系。

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汲取儒家“德行伦理”的思想精髓与道德精华,并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发展。

儒学有益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修己安人,内圣外王”为儒家的基本精神,修己内圣为儒家修身之道,外王安人则是儒家为政之道,由此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智慧,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乃至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浙江省宁波市 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 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3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对于中国动画电影而言,民族风格既是起点,也是高峰,同时还是整个行业的一大执念,各个时期价动画电影的标准都离不开民族风格这一标尺。

尤其是21 世纪之交,面对好莱坞“狼来了”的生死冲击中国动画电影在《宝莲灯》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低迷。

直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前,中国动画电影甚至没有一部可以达到这一基本考核标准的作品。

对于出品方追光动画而言,在《长安三万里》之前也创作了《白蛇: 缘起》《新神榜:杨》等作品,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其小切口实践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第一阶段,《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等相对中小成本影片,就呈现出了非常清晰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融会贯通的尝试,并且在现代动画技术上完成了多维度的经验积累。

在完成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初步积累进入到第二阶段之后,《白蛇: 缘起》《新神榜:哪重生》等影片呈现出了“重工业化”的样貌,除了动画视效上接近世界主流动画电影的水平,在类型上也非常大胆地尝试了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和废土朋克等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北美的通俗流行文化类型。

这种整体性“突进”的尝试,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还是首次。

所以在经过第二阶段类型、风格等“极限”式探索之后,到了第三阶段,《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 杨》等影片尽管作为各自系列影片前作的延续,但在题材和类型上都已经呈现出相对“回撤”的艺术上的均衡性,更注重整体的协调度和完成度,特别是《新神榜: 杨》在动画的视觉特效上又默默将行业标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不仅有着稳定的票房表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并且登陆奈飞等知名流媒体平台。

据此,我们再回看《长安三万里》,其意义就不仅仅是合家欢、全年龄向等所能简单概括的。

2023年三晋联盟高三高三语文4月阶段性测试题(五)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三晋联盟高三高三语文4月阶段性测试题(五)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三晋联盟高三高三语文4月阶段性测试题(五)2023.04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杨义被称为学界的“成吉思汗”或“徐霞客”,这是指他学术“远征”之不畏艰险且屡战屡胜,不断开拓学术上的新视境、新突破。

日前,杨义接受了《中华读书报》的专访。

读书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鲁迅的?杨义:鲁迅研究是我的学术研究的始发点。

从1972年在北京西南远郊的工厂库房里通读《鲁迅全集》十卷本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

1978年,我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唐弢及王士菁先生,开始系统地研究鲁迅。

此后我发表的若干关于鲁迅的文字,是我学术生涯的起步。

读书报:鲁迅研究对您后来的学术有影响吗?杨义:在与鲁迅进行一番思想文化和审美精神的深度对话之后,再整装前行,对古今叙事、歌诗、民族史志、诸子学术进行长途奔袭,应该说,多少是储备了弥足珍贵的思想批判能力、审美体验能力和文化还原能力的。

当我在审美文化和思想文化上历尽艰辛的探源溯流三十余年之后,再反过头来清理鲁迅的经典智慧和文化血脉,于是在最近两年陆续推出了《鲁迅文化血脉还原》,《遥祭汉唐魂力——鲁迅与汉石画像》和三卷的《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对我的学术生涯第一驿站的存货进行翻箱倒柜的大清理。

清理的结果,使我对鲁迅的思想和文学的存在,油然生出深深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读懂鲁迅,可以使你眼光犀利。

读书报:今天如何推进鲁迅研究?杨义:鲁迅是一口以特别的材料制造的洪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鲁迅研究还存在着不少可以深入开垦的思想、知识、精神文化的园地和土层。

就看研究者举起敲钟的槌棒的材质和大小,就看研究者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能力,是否与研究对象相称。

以往的鲁迅研究的显著特点,是侧重于思潮,尤其是水来思潮对鲁迅的影响。

然而以往即便谈论鲁迅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只是演绎批判国粹之类的文字侧重于思潮对这种关系的冲击而产生的变异,就脱离了文化血脉的原本性了。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代,没有哪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时代。

人的时代性,也就是人的历史性,因为任何时代都是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人都是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个人处境观察事物和世界的,因此历史性和时代性既是人类认识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不可超越的命运。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不是绝对精神的体现者,而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是生活于具体时代的现实的人。

他们的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创造的思想学说不仅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要求,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智慧。

真正的思想既有时代性,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有人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提法是不对的。

儒学中凡是能留传下来的都是精华;不是精华,早就被历史淘汰了。

对于整个传统文化来说,也是如此。

这样说对吗?只说对了一半。

留传下来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并非文化自身,而是人的选择,尤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的选择。

他们是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进行文化传承的。

文化传统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而是要经过时代和历史的过滤与筛选,而过滤与筛选的标准不可能脱离阶级的标准,因为在任何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朱熹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当然有他的标准。

乾隆编《四库全书》时的取舍和删改也有其标准。

我们处于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同样有我们的标准,这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说,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是分不清的。

的确,文化不像苹果,烂在哪里,一目了然,可以一分为二,去掉烂的,保留好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①对待传统文化不可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经过自己的咀嚼,经过肠胃的消化,这就是阅读和理解。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

不仅共产党人这样做,历朝历代都在这样做。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

四川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期末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小明收到赠书,廊页上题写:“惠赠样书,请君雅正。

”B. 小明送小强一幅画,小强说:“我定当惠存。

”C. 某综合医院开业广告:“本院开业,诚邀惠顾。

”D. 校报希望发表小明的文章,编辑写信说:“敬祈惠允。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件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B.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C.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D.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摘要]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的深刻积淀。

“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关键词]儒家传统;思想模式;精神至上观尽管有不同意见,但我还是认为中国整个20世纪的文化选择,就总体而言,都表现出对西方各种势力的侵入与挑战的回应,这种回应是建立在民族立场上的,其动机和目标是振兴中国,这个目标是本世纪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如果将实现这一目标看作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的逻辑起点在哪里?不同历史时期的知识精英们的思考虽因时代而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是,从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入手,即国人的思想意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我们姑且将这一主张称为“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我们知道,鲁迅能够成为作家,来自于他的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择。

那就是他在1906年的弃医从文。

鲁迅为什么突然弃医从文?人们常常把《(呐喊)自序》中鲁迅的一段自述作为依据。

用鲁迅自己的话说,从那一次以后就放弃了学医的理想,到了东京搞文艺运动去了。

然而,当我们仔细考察鲁迅“从医”,还是“从文”的理由时,就会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鲁迅的从医选择是相当实际而有意义的,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一面可以救治“被误的病人”,可以在战时做军医;一面可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

根据上面的解释,鲁迅对这样一种选择的放弃理由并不充分,因为一方面在战争时期,第三国的人为交战双方的一方做间谍的事是常有的,另一方面这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没有普遍意义,并不能说明什么深刻的问题。

2021届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届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2021届杭州市夏衍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给猫留门(节选)黄咏梅“豆包回家了,”老沈告诉雅雅,“胖得像一只大熊猫,每层楼的灯都被它踩亮了。

”“亮!豆包喊一句,灯就亮了……”老沈学着雅雅的口气。

咯咯咯咯……雅雅在电话那头笑得欢。

老沈兴致勃勃地重复亮了好几句。

犹记得有一段时间,沈小安一家周末过来吃饭,每爬上一层楼,雅雅就用尽吃奶的力气喊——亮!感应灯被她喊亮之后,雅雅也是那么笑的,咯咯咯咯,这个游戏是这座旧楼唯一的亮点,如果没有那些时亮时灭的感应灯,估计雅雅会蛮缠着让沈小安背上楼的。

不过这些吸引力也不长久,上学之后雅雅就不太愿来爷爷家了。

那天雅雅玩饿了,老沈就牵着她去买豆包。

店员掀开蒸笼,用袋子装了两只豆包送给雅雅,就是在雅雅怯怯地犹豫要不要接过来的时刻,这只小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蹿了出来,跃上收银柜,朝那两只豆包喵喵喵个不停,雅雅先是吓了一跳,接下来,就跟小猫成了朋友,因为这只小猫,除了额头和脸颊处有一些灰色的斑纹,其他地方跟蒸笼里的豆包一样白,雅雅就喊它叫“豆包”。

等老沈一只手牵着雅雅回家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上,挂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豆包躺在里边,安静得像一件被主人买回来的什么东西。

有了豆包,老沈就能经常见到雅雅。

不一定是周末,有的时候,放学后沈小安也会带她来,老沈像迎接贵宾一样,削好水果,买好菜。

通常他们三个会在一起吃个晚饭,豆包就窝在雅雅的腿上,雅雅吃一口,问一句:弟弟,要不要吃鸡腿?豆包似懂非懂,眯了眯漂亮的绿眼睛。

看不到豆包,雅雅就给老沈打电话,像个亲切的小姐姐——弟弟在干吗呢?弟弟为什么那么爱睡觉?她甚至对老沈承诺,明天放学要去看弟弟的。

就像豆包是寄养在别人家的弟弟一样。

雅雅看豆包的频率越来越密集,有时还赖着要在爷爷家睡,但这绝不可能,每次看着父女俩在门口小垫子上换鞋子,低头系鞋带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老沈心里都会有些伤感。

【高三下】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下】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下】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

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

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

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

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

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就是人为。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

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

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

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公共艺术泛指公共空间中具有公共性质的艺术形态及艺术活动,是创造性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一种地方公众共同参与并享有的具有在地性的文化艺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国家对乡村建设愈加重视,因其满足艺术的公共性和促进文化发展的双重特点,人们对公共艺术应用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需求更加强烈。

公共艺术以自由开放的空间来设计和制作具有文化意义的艺术作品,将公共艺术引入乡村建设中,有利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基础。

同时,公共艺术建设也是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体现,以这种全新的方式来展示新时代农村面貌,不仅能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还能增强全村居民的凝聚力,使乡村文化更加多元化,从而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不断提升。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乡村经济建设的有效助推力,更是增强乡村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以文化自信为本,突出艺术赋予乡村空间的特色。

在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规划时,重视本土地域特色,应选择部分与当地人文环境相关的设计理念,加入乡村文化建设中,利用艺术的优势,用符号、图画、文字等艺术手法展示和推广乡村本土文化,真正反映当地居民的心声,引起村民与观赏者的共鸣,产生乡土认同感和文化参与感,进一步形成乡村文化自信。

当代乡村社会尽管经历过很多挑战和失败,却依然保留了很多具有鲜明人文特质的古老村落,这给“艺术乡建”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空间。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引入公共艺术,充分利用乡村独特的社会文化空间资源,以艺术的力量,树立民族文化的信心,挖掘乡村优秀历史与民俗文化,并对其进行艺术的精练与符号重构,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以文化传承为纲,丰富乡村艺术文化产业发展。

公共艺术应用于乡建的策略,符合现阶段乡村发展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就觉得儒家是宗教。

可是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里亚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

“四书”诚然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是“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

当然,哲学、宗教都是多义的名词。

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

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

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

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

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

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

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

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

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

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

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

为什么会这样?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第一次检测试题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第一次检测试题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第一次检测试题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B.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C.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弥勒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云南不仅有打造生态旅游城市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个愿景的能力。

C.由于电影《流浪地球》以宏大的想象、震撼的画面,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全。

吉林省吉林市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2024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调研试题

吉林市2024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留意事项:1.本试卷共22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及“共同体”概念,创建性地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

其中,“社会治理共同体”对应着“社会”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应着“国家”层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应着“全球”层面。

而这三个层次,在肯定意义上,也是以“共同体”为表达的社会概念的多层性与多样性的扩展。

特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达,使社会的概念扩展到国家和全球的层次。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民族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来相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概念在国家层面的拓展,也是历史学与人类学结合探讨的典范。

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概念,从中华民族整体动身探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

费孝通先生一方面从作为社会的民族这个角度来探讨与国家整体的关系,是其对社会和国家观的新的发展。

另一个方面勾画出多元社会的结合和国家整合的关系,即多元和一体的关系。

这使得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被给予了社会的属性,国家也在社会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本身,使得作为共同体的社会,被给予了国家层面的社会内涵。

当把作为社会的国家民族的探讨置于全球语境时,此时的社会为全球社会的社会。

这一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的共同体,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亨廷顿的“文明间的冲突”相对立,1998年联合国提出了“文明间的对话”的概念。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2)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2)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2)虽然孟子被认为是儒家心学的开创者,但孔子的以仁为核心的人格学说,却规定了儒家心学的基本走向,即心的道德性。

孟子的心性之学正是建立在仁心的逻辑基础上的。

孟子曾提出天、性、心的心性之学模式,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

”这就是说,天是性的本体,性是心的依据。

心虽是一种道德功能,但它却是人的天性这个本体的摹本和体现,因而孟子必然讲性善,而这个善就是人的天性的道德本心,心,不仅载有道德法则,也是一种具有外在道德价值的能量。

但孟子并没有将心仅仅为某种静态的道德功能,他认为这种负载着道德原则的心也只是践仁的出发点,是一种潜在的为善能量,因此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既然这种体现着善的心还是“端”,还是一个开头或起点,那么它就有重塑的必要,它就要加以提升。

孟子之后的荀子曾提出与孟子不同的心性之学观念,他虽也认为“性者,天之就也”,但他所发现的这种天性的本质却是“情”,从逻辑范畴上讲,情就是性,二者同质同构,而“情”的衍生结果又是“欲”,即他所说的“情者,性之质也。

欲者,情之应也。

”所以徐复观说荀子是“以欲论性”。

在荀子看来,人的“好利”、“疾恶”和“好声色”等欲望,会导致“争夺”、“残贼”和“淫乱”的行为,因而得出结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既然认为人天性恶,那么人类的希望在哪里呢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待礼仪然后治。

”师法和礼仪虽然是化性为善的具体途径,但师法和礼仪的客观尺度是“道”,荀子讲:“何为衡曰:“道。

”不过“道”是需要认识的,道被认识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价值标准,这就需要一种能够认识道的认知功能,这种认知功能就是荀子所说的心,所谓“人何以知道曰:心。

”“心知道,然后可道。

”于是,心成为化性为善的主体内在依据。

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心生而有知”荀子讲的心虽不同于孟子的德性心,是一种认知心,但它仍以成德为其终趣,它的成就仍表现为理想人格和秩序,因此,在荀子看来,心是人格实现和秩序的主宰功能。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作者:刘倩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2期[摘要]鲁迅作为一个文化转型时期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的深刻积淀。

鲁迅的“弃医从文”,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关键词]儒家传统;思想模式;精神至上观鲁迅能够成为作家,来自于他的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抉择。

那就是他在1906年的弃医从文。

理由有三:一是国民的精神如果“愚弱”,体格再健壮也毫无意义;二是国民救助的唯一途径是“改变他们的精神”;三是“善于改变精神的”“要推文艺”。

很显然,鲁迅的这三点认识有一个共同的关怀,就是人的精神的重要性。

他的通过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我们称之为“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精神至上主义是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据又主要与儒家文化传统有关。

精神至上主义作为鲁迅的一种思想模式,它将需要长期的环境、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训练才能形成。

就鲁迅的精神结构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而言,鲁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鲁迅的精神结构在本质上是与儒家传统紧密传承的。

鲁迅之所以被誉为“民族魂”,之所以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而没有成为昙花一现的思想者,之所以始终没有失去他的现实意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1907年以后,鲁迅连续发表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和《破恶声论》等文章,集中反映了他早期的思想成果,尤其是《文化偏至论》中所表达的思想更具有代表性。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丈夫也罢,小丈夫也罢,自己其实是渺乎其小的,整个儿人类只是一个小圆球上的一些碳水化合物,庄子所谓马体一毛,其实还是放大了看的。

然而,“顶天立地”的是自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也是自己。

再说自己的扩大,在一个寻常人的生活里也可见出。

且先从小处看。

小孩子就爱搜()集各国的邮票,正是在扩大自己的世界。

从前有人劝学世界语,说是可以和各国人通信。

你觉得这话幼稚可笑?可这未尝不是扩大自己的一个方向——这样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己而言都是好的。

将自己关闭在自己丁点大的世界里,往往越爱好越坏,所以非扩大自己不可。

但是扩大自己得一圈儿一圈儿的,得充实,得tā( )实,别像肥皂泡儿,一大就裂。

力量怎样微弱,却是自己的。

相信自己,靠自己,随时随地尽自己的一份儿力往最好里去做,让自己活得有意思,一时一刻一分一秒都有意思。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搜集()(2)tā()实2. 下列跟庄子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B. 《道遥游》《秋水》都是《庄子》中的篇目。

C.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后生可畏”出自《庄子》。

D. 《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自己的由小而大②自己的大③自己的小A. ①③②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①②③4. 对画波浪线句中“意思”一词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A. 意见:愿望B. 礼品所代表的心意C. 某种趋势或苗头D. 情趣;趣味5. 古诗文默写填空,(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阅读训练及
答案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阅读训练及答案
儒家传统与的精神至上观刘倩
鲁迅的通过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我们称之为“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精神至上主义是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据又主要与儒家文化传统有关。

精神至上主义作为鲁迅的一种思想模式,它需要长期的环境、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训练才能形成。

就鲁迅的精神结构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而言,鲁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鲁迅的精神结构在本质上是与儒家传统紧密传承的。

鲁迅之所以被誉为“民族魂”,之所以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而没有成为昙花一现的思想者,之所以始终没有失去他的现实意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
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上来。

在鲁迅看来,个人化的思想是历史进化和社会解放的动力之源。

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

他所提倡的是与肯定个性精神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价值,他所反对的一般也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也不断地变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

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

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

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

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

概而言之,从存在角度说,这种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十分复杂,但无可辩驳的是鲁迅的思维所触及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精神至上的思想倾向。

同时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现的现象,这说明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

儒家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心学模式。

心学模式在中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深入人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儒学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倾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逻辑,这不仅表现在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中,在实际的历史行为里,人们也从未忘记“民心”,忘记“人的因素”等,对人的精神的表达、理解和强调有时甚至有些过分。

由于这种思想模式是以一种文化基因的形式
在鲁迅的精神结构中加以延续的,因而他本人没有清醒地察觉或是干脆没有察觉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却不能因此对鲁迅的思想模式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密切关系视而不见。

(选自《教育》,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神至上观”就是鲁迅的转变国人的.精神世界,振兴旧中国的理想,我们又称为“精神至上主义”。

B.从存在角度,我们可以清楚梳理“精神至上观”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

C.作为鲁迅思想模式之一的“精神至上观”,是在长期的环境、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训练中积淀而成的。

D.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是精神至上主义,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据与儒家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这是鲁迅被誉为“民族魂”的原因。

B.鲁迅从小接触的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在本质上,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儒家传统紧密传承。

C.鲁迅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原因是鲁迅的“个人”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

D.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表现为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现的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走上文艺道路的原因是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

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

B.鲁迅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不断变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他反对的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

C.鲁迅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

D.儒学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模式以一种文化基因的形式在鲁迅的精神结构中延续着,鲁迅对此没有清醒地察觉或干脆没有察觉也是正常的。

参考答案:
1.B【“清楚梳理”错误,原文是“从存在角度说……十分复杂”。

】2.A【鲁迅被称为“民族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3.B【“反对的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错,文中有“一般”。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阅读训练及答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