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带图详解-完整版第三章--习题答案-(13)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宏观部分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宏观部分高鸿业

9.假设GDP为5000万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万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 200万美元,消费为3800万美元,贸易赤字为100万美元。计算(1)储蓄; (2)投资;(3)政府支出。 答: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即SP=300万 政府储蓄=预算盈余(或赤字)=-200万 根据储蓄—投资恒等式:I= SP + Sg +(M-X) I=300-200+100=200万 又GDP=C+I+G+(X-M) G=5000-200-3800-(-100)=1100万 • 10.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 答:略P43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6.根据上题数据,用1998年作为基期(1)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 算指数;(2)计算这段时期的通胀率。 解(1)以1998年为基期 GDP折算指数=1(1998年) GDP折算指数=1850/1525(1999年) (2)1850/1525-1=325/1525=13/61
第14章
• • • • • • • • • • • • •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请对下列各题中可能有的情况作选择并说明理由。 (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1)右移10亿美元; 2)左亿10亿美元; 3)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4)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答案:3) (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1)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 3)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4)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答案:2)
8.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总投资 净投资 4800 800 30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1)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 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当拍卖人喊出 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2)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赖以成立的基础。 (3)由上述可知,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 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 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答:(1)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 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 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2)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它包括交换的最 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答:(1)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 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经济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 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2)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 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 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除了“是什 么”的问题之外,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
①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
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 MRSXAY MRSXBY 。

3mjt-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高鸿业主编

3mjt-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高鸿业主编

第二章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解答:(1)将需求函数dQ= 50-5P和供给函数sQ=-10+5P代入均衡条件dQ=sQ,有:50- 5P= -10+5P 得: Pe=6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dQ=50-5p ,得:Qe=50-5206=⨯或者,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供给函数sQ=-10+5P ,得:Qe=-10+5206=⨯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dQ=60-5p和原供给函数sQ=-10+5P, 代入均衡条件dQ=sQ,有: 60-5P=-10=5P得7=Pe以均衡价格7=Pe代入dQ=60-5p ,得Qe=60-5257=⨯或者,以均衡价格7=Pe代入s Q=-10+5P, 得Q sQ dPe-QdQe=-10+5257=⨯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P,25=Qe(3) 将原需求函数dQ=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 ,代入均衡条件dQ=sQ,有:50-5P=-5+5P得5.5=eP以均衡价格5.5=eP代入dQ=50-5p ,得5.225.5550=⨯-=eQ或者,以均衡价格5.5=eP代入sQ=-5+5P ,得5.225.555=⨯+-=eQ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P,5.22=Qe.如图1-3所示.(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sQ=-10+5P和需求函数dQ=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6=eP且当6=eP时,有d Q=sQ=20=Qe;同时,均衡数量20=Qe,切当20=Qe时,有esd PPP==.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6=eP,20=Qe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2,1iE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和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 d =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1)求出价格元和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引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引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第1章引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

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哪一种?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

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石油经济学,对税收、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

著作有《资源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

第三类,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著作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所应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1)我国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即“学以致用”。

对西方经济学而言,“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

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他的活动。

“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家庭管理”,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性质。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14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16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17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18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19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第20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21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第22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第23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答:(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的。

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

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两者分别从个体和总体分析了经济的运行状况,共同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

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对个体行为的分析。

例如,宏观经济学中的消费是单个消费者选择的结果,而投资也同样来源于单个厂商的选择。

③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

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和需求行为。

因而,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②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第四章生产论16第五章成本论36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第五版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三章

第五版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三章

习题三1. 简释下列概念:效用答: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边际效用答:是指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无差异曲线答: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答: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 1 单位X 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 物品,这两者之比率,即X 对Y 的边际替代率。

2. 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上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会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答:这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数量。

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

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

对于四轮子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

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

因此,这里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

习题三第 1 页共8 页3. 假定某消费者只买X、Y 两种商品,试用文字和图形说明当他购买时情况M U M UX X为P超过X P ,而总支出水平和PX、PY 又既定不变,则他应当多买些X X而少买些Y 才能使总效用增加。

答:因为总支出水平和价格既定不变,为分析方便计可假定P X=P Y,预算线AB 也就随之确定,并且AB 与Y 轴、X 轴都成是45°角。

如下图所示。

YAY1 CY2 DY3 EⅢⅡⅠO X1 X2 X3 B XAB 总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设为Ⅲ。

另外,无差异曲线Ⅱ的效用小于Ⅲ的效用,Ⅰ的效用小于Ⅱ的效用。

AB 与Ⅰ交于 C 点,与Ⅱ交于 D 点。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

第三章1.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哪些?如何认识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基本目标?解答:企业经营的目标包括:第一,利润的最大化。

这里,利润指的是经济利润,它等于企业的收益减去成本。

第二,销售收益最大化。

在很多情况下,判定一个经理是否成功的标志常常是销售额。

销售额也是一个标志企业健康状态的晴雨表,经理的薪水、权力和声誉大都直接取决于销售额。

这样,销售收入最大化就可能超越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占统治地位的目标。

第三,增长最大化。

有时,管理者寻求的是销售收入或企业资本价值在一定时间内的最大增长。

伴随着企业扩张,每个人的晋升机会就会增加,这往往又意味着更高的薪水,更加豪华舒适的办公环境,更加受人瞩目的社会知名度。

所以,管理者的利益冲动或许超过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需要指出,虽然企业的经营目标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是利润,因为利润是一个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另外,利润最大化分析也为其他最大化目标下的企业行为理论提供了基础。

所以,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考察企业行为时,仍假定其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2.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适用的条件有哪些?解答:所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随着这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1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1单位该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简言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可变投入在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它所产生的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有三个方面:第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这一规律只能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的前提下才可能成立。

否则,如果出现技术进步,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能不再成立。

第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有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才可能成立。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五版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第五版答案.docx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吋。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蒂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a+by(a>O,O<b<l),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c4大丁•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岀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A.2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D. 200亿元。

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人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谋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牛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人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签或MPC=^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川公式APC=~^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丁•零而小丁• 1, y 因为-•般说來,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山,因此,签+養=1,所以,只耍鹉不等于1或0,就有0<養<1。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_第五版)课后习题详细问题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_第五版)课后习题详细问题详解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名词解释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剩余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一、单选题1.兰德只买激光唱片和棒棒糖,他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当他沿着预算约束移动时( D )A. 激光唱片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棒棒糖的价格不变B. 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和激光唱片的价格不变C.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在改变,而其收入不变D. 激光唱片和棒棒糖的价格及其收入都不变2.激光唱片价格上升的收入效应是( A )A. 由于激光唱片价格上升而引起的购买力下降而带来的对激光唱片消费的影响B. 激光唱片需求的收入弹性C. 因激光唱片价格上升而带来的激光唱片消费的减少D. 激光唱片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激光唱片消费的影响3.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增加是因为( B )A.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下降B.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价格下降C. 现在消费者可花费的钱多了D.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价格上升4.如果某人的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为1,他愿意用20美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美元买头两件衬衫。

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 D )A. 55B. 35C. 20D. 155.你为某物付多少钱和你愿意为之付多少钱(支付意愿)之间的区别叫( D )A. 总效用B. 边际效用C. 消费者需求D. 消费者剩余6.需求曲线可以从 ( A )导出.A. 价格—消费曲线B. 收入—消费曲线C. 无差异曲线D. 预算线7.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B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C. 个人减少他所消;的所有商品的数量D. 需求曲线左移8.不是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移动原因的是( B )A. 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变化B. 该商品价格变化9.个人消费的机会集合由(D)决定A. 生产可能性曲线B. 需求曲线C. 无差异曲线D. 预算约束10.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减少是因为(A )A.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下降B.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变得便宜了C. 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力的上升D. 这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变得贵了11.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 D )A. 随服务水平的增加,效用服务的成本越来越低B. 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总效益C. 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总的支付意愿将减少D. 一个人的消费组合中拥有越多的某种产品,该种产品的每一额外增加产生越少的额外收益12. 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 )。

(全1-23章共157页)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全1-23章共157页)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引论见本书第二十三章。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微观)课后习题答案(32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微观)课后习题答案(32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微观)课后习题答案(32西方经济学微观课后答案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MSRXY YX其中:X表示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的件数; MRS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xy =Px/Py 即有MRSxy =20/80=0.25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示。

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上品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MRS12的值。

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一般形式为:P1X1+P2X2=M 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2=-2/3 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1/P2。

西方经济学_高鸿业(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_高鸿业(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docx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屮,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來源才给予救济的。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冇权的转移活动,不屈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o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金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扌II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來,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刀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共10篇)(共18页)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共10篇)(共18页)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共10篇)[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小学作文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一):下面是第三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的一道题,有谁会啊, 11.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X2,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4,P2=2,消费者的收入是M=80.现在假定商品1的价格下降为P1=2.求:(1)由商品1的价格P1下降所导致的总效应,使得该消费者对商品1的购买量发生多少变化?(2)由商品1的价格P1下降所导致的替代效应,使得该消费者对商品1的购买量发生多少变化?(3)由商品1的价格P1下降所导致的收入效应,使得该消费者对商品1的购买量发生多少变化?直接进入页面,有下载的很不错哦,你可以试下l咖vòew撷c纭拧Ёμj肌stfm716032460520xx-9-16 12:11:10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二):西方经济学的习题,请帮忙解答,谢谢!1.某厂商把自己的1万美元用于投资,在货币利息为6%的情况下,他的投资成本是?2.若LM方程为Y=750+2000R,当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均衡时,利率和收入为?1.投资成本C=600美元直接相乘相当于使用自己资金的机会成本2.这道题是错了,缺少一个IS方程,只有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两者均衡才能确定利率和均衡收入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三):西方经济学P182页第8题答案是什么?已知魔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的(1/3次方)K(2/3次方):当资本投入量K=50时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PL=5.求:1:劳动的投入函数L=L(Q)2: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xx成本函数3:当产品的价格P=100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这是一个典型的短期成本论问题.(1)因为Q=^(1/3)K^(2/3)K不变恒为50带入上式即可得L和Q的关系即Q=^(1/3)50^(2/3)(2)又有成本函数C=wL+rK,其中w=5,rK=500C=5L+500和Q=^(1/3)50^(2/3)联立可解出C和Q的关系,也即成本函数.C=2Q^3/625AC=C/Q=C=2Q^2/625,MC=dC/dQ=C=6Q^2/625(3)由利润最大化条件P=MC得100=6Q^2/625即可解出最大化产量Q.利润再用PQ-C(Q)即可得.在此就不写出了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四):西方经济学宏观题,消费C = 30 + ,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 150-6r,税收T = 100,政府支出G= 100,名义货币供给M= 200,价格水平P =1,名义货币需求 L=-4r.(1)求出IS 曲线方程、LM 曲线方程及均衡产出;(2)若政府支出增加50亿美元,求出新的IS 曲线,并说明该曲线在图形上作何变化?(3)政府支出变动后,均衡产出作何变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IS:Y=C+I+G=30+(Y-100)+150-6r+100=200+=200-6rLM:L=Y/3+(170-8R)=M/P=200Y/3-8R=30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五):普通物理学_(第五版) 课后习题答案-1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路程Δs =PP′,位移大小|Δr|=PP′,而Δr =|r|-|r|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0 时,点P′无限趋近P 点,则有|dr|=ds,但却不等于dr.故选(B).(2) 由于|Δr |≠Δs,故 ,即||≠.但由于|dr|=ds,故 ,即||=.由此可见,应选(C).1-2 分析与解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r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求解.故选(D).1-3 分析与解表示切向加速度a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r(如题1 -2 所述);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1-4 分析与解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n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a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a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1-5 分析与解本题关键是先求得小船速度表达式,进而判断运动性质.为此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定滑轮距水面高度为h,t 时刻定滑轮距小船的绳长为l,则小船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绳长l 随时间t 而变化.小船速度 ,式中表示绳长l 随时间的变化率,其大小即为v0,代入整理后为 ,方向沿x 轴负向.由速度表达式,可判断小船作变加速运动.故选(C).1-6 分析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位移的大小才会与路程相等.质点在t 时间内的位移Δx 的大小可直接由运动方程得到:,而在求路程时,就必须注意到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可能改变运动方向,此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tp ,求出0~tp 和tp~t 内的位移大小Δx1 、Δx2 ,则t 时间内的路程 ,如图所示,至于t = s 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可用和两式计算.解(1) 质点在 s内位移的大小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答案(六):统计习题~~!!13.根据5位同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时间(x)与成绩分数(y)计算出如下资料:n=5 ∑x=40 ∑y=310 ∑x2=370 ∑y2=20700 ∑xy=2740试:(1)计算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解释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2)编制关于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直线回归方程。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s.t. PX X PY Y M
解上速方程组有:X=Y=M/ PX+PY,. 由此可得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dX
X Y
PX X
PX
M PY
2
PX M
PX PY
PX
PX PY
由于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的价格相等,所以,进一步,有 Edx=Px/PX+PY=1/2 (2)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
得:Qe=-10+5 6 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e =6 , Qe=20 ...如图 1-1 所示. (2) 将 由 于 消 费 者 收 入 提 高 而 产 生 的 需 求 函 数 Qd =60-5p 和 原 供 给 函 数
Q s =-10+5P,代入均衡条件 Qd = Q s
10.解(1)关于 A 厂商:由于 PA=200-50=150 且 A 厂商的 需求函数可以写为; QA=200-PA
于是
EdA
dQA d PA
PA QA
(1) 150 50
3
关 于 B 厂 商 : 由 于 PB=300-0.5 × 100=250 且 B 厂 商 的 需 求 函 数 可 以 写 成 : QB=600-PB
100
dQ M 1 dM Q 2 进一步,可得: Em=
1 1 100 ( M 100 100
M )2 / Q
M 1 100 2
观察并分析以上计算过程即其结果,可以发现,当收入函数 M=aQ2 (其中 a>0 为 常数)时,则无论收入 M 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点弹性恒等于 1/2.
7. 解: 由以知条件 Q=MP-N 可得:
于是,B 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301c284b-6ebf-11ec-89ae-7cb59b590d7d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宏观部分)主编:高鸿业目录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01第1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06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1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8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27第1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32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37第1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42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46第二1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52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60第二3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65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在微观上是合理有效的,而在宏观上是不合理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构成整体经济的单一经济主体的最优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核心理论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分析都围绕着价格机制的运行进行,而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分析都围绕着国民收入进行-0-j、 c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收入(产出)的决定被执行。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为主要分析和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高鸿业主编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高鸿业主编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解答:(1)将需求函数dQ= 50-5P和供给函数sQ=-10+5P代入均衡条件dQ=sQ,有:50- 5P= -10+5P得: Pe=6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dQ=50-5p ,得:Qe=50-520 6=⨯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sQ=-10+5P ,得:Qe=-10+520 6=⨯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dQ=60-5p和原供给函数sQ=-10+5P, 代入均衡条件dQ=sQ,有:60-5P=-10=5P得7= Pe以均衡价格7=Pe代入dQ=60-5p ,得Qe=60-525 7=⨯或者,以均衡价格7=Pe代入s Q=-10+5P, 得Qe=-10+525 7=⨯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P,25=Qe(3) 将原需求函数dQ=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 ,代入均衡条件dQ=sQ,有:50-5P=-5+5P得5.5=ePQ sQ dPe-Qd以均衡价格5.5=eP代入dQ=50-5p ,得5.225.5550=⨯-=eQ或者,以均衡价格5.5=eP代入sQ=-5+5P ,得5.225.555=⨯+-=eQ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P,5.22=Qe.如图1-3所示.(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sQ=-10+5P和需求函数dQ=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6=eP且当6=eP时,有dQ=sQ=20=Qe;同时,均衡数量20=Qe,切当20=Qe时,有esd PPP==.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6=eP,20=Qe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2,1iE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和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 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元) 1 2 3 4 5需求量 400 300 200 100 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效用论1. 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答: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MRS XY =-ΔY ΔX其中,X 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 表示衬衫的件数;MRS X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即有 MRS XY =2080=0.25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该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1(即教材中第96页的图3—22)所示。

其中,横轴OX 1和纵轴OX 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图3—1 某消费者的均衡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 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 点的MRS 12的值。

解答:(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 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M =2元×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M =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 2=M 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 1X 1+P 2X 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 1+3X 2=60。

(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X 2=-23X 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上,有MRS 12=P 1P 2,即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 1P 2。

因此,MRS 12=P 1P 2=23。

3.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同时请对(2)和(3)分别写出消费者B 和消费者C 的效用函数。

(1)消费者A 喜欢喝咖啡,但对喝热茶无所谓。

他总是喜欢有更多杯的咖啡,而从不在意有多少杯热茶。

(2)消费者B 喜欢一杯咖啡和一杯热茶一起喝,他从来不喜欢单独喝咖啡,或者单独喝热茶。

(3)消费者C 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咖啡和2杯热茶是无差异的。

(4)消费者D 喜欢喝热茶,但厌恶喝咖啡。

解答:(1)根据题意,对消费者A 而言,热茶是中性商品,因此,热茶的消费数量不会影响消费者A 的效用水平。

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a)。

图3—2中的箭头均表示效用水平增加的方向。

(2)根据题意,对消费者B 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互补品,其效用函数是U =min{x 1,x 2}。

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b)。

(3)根据题意,对消费者C 而言,咖啡和热茶是完全替代品,其效用函数是U =2x 1+x 2。

消费者C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c)。

(4)根据题意,对消费者D 而言,咖啡是厌恶品。

消费者D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3—2(d)。

,,图3—2 关于咖啡和热茶的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4.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实物补助,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

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图3—3解答:一般说来,发给消费者现金补助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

其原因在于:在现金补助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购买商品,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用。

如图3—3所示。

在图3—3中,直线AB 是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构成的现金补助情况下的预算线。

在现金补助的预算线AB 上,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商品1和商品2的购买量分别为x *1和x *2,从而实现了最大的效用水平U 2,即在图3—3中表现为预算线AB 和无差异曲线U 2相切的均衡点E 。

而在实物补助的情况下,则通常不会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U 2。

因为,譬如,当实物补助的商品组合为F 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1、x 21),或者为G 点(即两商品数量分别为x 12和x 22)时,则消费者能获得无差异曲线U 1所表示的效用水平,显然,U 1<U 2。

5.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20元和P 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 =3X 1X 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 1MU 2=P 1P 2其中,由U =3X 1X 22可得MU 1=d TU d X 1=3X 22 MU 2=d TU d X 2=6X 1X 2于是,有3X 226X 1X 2=2030整理得 X 2=43X 1 (1) 将式(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 1+30X 2=540,得20X 1+30·43X 1=540解得X1=9将X1=9代入式(1)得X2=12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X*1=9X*2=12将以上最优的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U*=3X*1(X*2)2=3×9×122=3 888它表明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水平为3 888。

6. 假设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B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为Q d A=20-4P和Q d B=30-5P。

(1)列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和市场需求表。

(2)根据(1),画出这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解答:(1)由消费者A的需求函数Q d A=20-4P,可编制消费者A的需求表;由消费者B 的需求函数Q d B=30-5P,可编制消费B的需求表。

至于市场的需求表的编制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已得到消费者A、B的需求表,将每一价格水平上两个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加总来编制市场需求表;另一种方法是先将消费者A和B的需求函数加总来求得市场需求函数,即市场需求函数Q d=Q d A+Q d B=(20-4P)+(30-5P)=50-9P,然后运用所得到的市场需求函数Q d=50-9P来编制市场需求表。

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市场需求表是相同的。

按以上方法编制的3张需求表如下所示。

消费者A的需求表P Q d A020116212384450,消费者B的需求表P Q d B0301252203154105560,市场的需求表P Q d=Q eq \o\al(d,A)+Qeq\o\al(d,B)050 1414145560(2)由(1)中的3线如图3—4所示。

图3—4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市场需求曲线有一个折点,该点发生在价格P=5和需求量Q d=5的坐标点位置。

关于市场需求曲线的这一特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一个角度是从图形来理解,市场需求曲线是市场上单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即在P≤5的范围,市场需求曲线由两个消费者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得到;而当P>5时,只有消费者B的需求曲线发生作用,所以,他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

另一个角度是从需求函数看,在P≤5的范围,市场需求函数Q d=Q eq \o\al(d,A)+Q eq \o\al(d,B)=50-9P成立;而当P>5时,只有消费者B的需求函数才构成市场需求函数,即Q d=Q eq \o\al(d,B)=30-5P。

7. 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 eq \f(3,8)1x eq \f(5,8)2,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P2,消费者的收入为M。

分别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解答: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eq \f(MU 1,MU2)=eq \f(P1,P2)其中,由已知的效用函数U=x eq \f(3,8)1x eq \f(5,8)1可得MU 1=eq \f(d TU,d x1)=eq \f(3,8)x-eq \f(5,8)1x eq \f(5,8)2MU 2=eq \f(d TU,d x2)=eq \f(5,8)x eq \f(3,8)1x-eq \f(3,8) 2于是,有eq \f(\f(3,8)x-\f(5,8)1x\f(5,8)2,\f(5,8)x\f(3,8)1x-\f(3,8)2)=eq \f(P 1,P2)整理得eq \f(3x 2,5x1)=eq \f(P1,P2)即有x 2=eq \f(5P1x1,3P2)(1)将式(1)代入约束条件P1x1+P2x2=M,有P 1x1+P2·eq \f(5P1x1,3P2)=M解得x eq \o\al(*,1)=eq \f(3M,8P1)代入式(1)得x eq \o\al(*,2)=eq \f(5M,8P2)。

所以,该消费者关于两商品的需求函数为eq \b\lc\{\rc\ (\a\vs4\al\co1(x\o\al(*,1)=\f(3M,8P1)x\o\al(*,2)=\f(5M,8P2)))8. 令某消费者的收入为M,两商品的价格为P1、P2。

假定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且斜率为-a。

求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消费组合。

解答:由于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直线,且其斜率的绝对值MRS 12=-eq \f(d x2,d x1)=a,又由于预算线总是一条直线,且其斜率为-eq \f(P 1,P2),所以,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组合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中第一、二种情况属于边角解,如图3—5所示。

第一种情况:当MRS 12>eq \f(P1,P2),即a>eq \f(P1,P2)时,如图3—5(a)所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位于横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x eq \o\al(,1)=eq \f(M,P1),x eq \o\al(*,2)=0。

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收入都购买商品1,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用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

显然,该效用水平高于在既定的预算线上的其他任何一个商品组合所能达到的效用水平,例如那些用虚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

图3—5第二种情况:当MRS 12<eq \f(P1,P2),即a<eq \f(P1,P2)时,如图3—5(b)所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位于纵轴,它表示此时的最优解是一个边角解,即x eq \o\al(,1)=0,x eq \o\al(,2)=eq \f(M,P2)。

也就是说,消费者将全部收入都购买商品2,并由此达到最大的效用水平,该效用水平在图中用以实线表示的无差异曲线标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