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5实验探究题(精练)试题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带答案(精选150套中考题)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科学探究题带答案(精选150套中考题)D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清液的pH为Y,若X Y(填“>”“=”或“<”),则她的猜想成立。
【答案】【实验探究一】(1)酸(2)①氯化钙或CaCl2②红【实验探究二】CaCO3+2HCl=CaCl2+CO↑+H2O(未配平或无“↑”符号扣1分,化2学式错误扣2分)【得出结论】反应物的浓度大小【反思交流】<19.(2017辽宁省沈阳市,题号19,分值8)观察是学习化学的垂要方法。
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感官,也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观察与思考一: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观察与思考二:在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过程中O2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1:一定条件下,蜡烛在一瓶空气中燃烧。
某同学利用O2传感器,测定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
(如下图所示)观察实验结果图,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
实验2:相同实验条件下,某同学另取一瓶混有空气的O2进行测定(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30%)。
结合已有信息,合理猜想: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与实验1相比较)。
请写出两种不同情况并分别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实验操作合理,蜡烛相同且量足够,忽略仪器误差】猜想1及理由:______________;猜想2及理由:______________。
【答案】观察与思考一:(1)颜色、状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2)明亮的火焰,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为液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3)有“白烟”生成,液态石蜡重新凝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观察与思考二:20.7;(1分)16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猜想1 及理由:等于16%,由图可知,当氧气体积分数为16%时蜡烛可能就会熄灭。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猜想2及理由:小于16%,初始时氧气体积分数变大,导致燃烧剧烈,放热多,温度不易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值可能大于14%。
(河北专版)2018届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6教材基础实验题(精讲)练习
专题六教材基础实验题,中考专题精讲) 教材基础实验题是我省每年必考试题,一般多在第14题或第30题的位置出现,包括常见气体的制取,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教材演示实验。
中考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八个基础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为该类试题的重要命题材料,有时单独考核一个实验,有时还需要将两个或几个实验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此类试题多源于课本,立足基础,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基础实验,练好实验的基本功。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例】(2017邵阳中考)某同学配制50 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解析】(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即②①⑤③④;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氯化钠的质量是50 g×6%=3 g;(3)取水的量为47 mL,所以应用50 mL的量筒;量取液体视线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4)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是溶质偏少或者溶剂偏多。
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氯化钠偏少;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导致水的量偏多。
(青海专版)化学复习第编重点题型突破篇5实验探究题(精练)试题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1。
(2017宿迁中考)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Ⅰ。
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红__色变成无色。
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小于或等于__(选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H2SO4===Na2SO4+2H2O__.Ⅱ。
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1)Na2SO4;(2)Na2SO4和__H2SO 4__。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锌粒逐渐减少,有__气泡__产生方案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__,猜想(2)成立【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C__(填字母)。
A.BaCl2溶液B.Cu C.Fe2O32.(2017襄阳中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小琪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实验完毕,小雯和小琪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向所得沉淀A 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出现白色沉淀B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B是__BaSO4(或硫酸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③取步骤②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无明显现象④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__无明显现象(或锌粒表面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气体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NaCl(或氯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琪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成分。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精讲练习
专题二坐标曲线、图表题,备考攻略)在试题中用坐标曲线、图表来表达物质发生变化或化学反应的规律,是中考题中常见的题型,也是中考的必考点,近几年的考查中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在考查物质溶解度时,溶解度曲线频繁出现,考查分值在3~6分,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会用选择题来考查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用填空题来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变化(即pH)曲线,也可能在探究题或选择题中考查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曲线,分值在3~5分。
策略一pH变化曲线1.酸碱中和反应中的pH曲线图像:图1 图2分析:图1,碱入酸,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酸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
图2,酸入碱,滴定前,溶液的pH>7,此时溶液呈碱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
2.溶液稀释的pH曲线图像:图3 图4分析:图3,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等于7。
图4,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加入水的质量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等于7。
策略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物质溶解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图像:图1 图2分析:图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图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液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策略三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2016年中考10题,2015年中考15题)1.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像:图1 图2分析: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1所示;若反应物没有剩余,则图像如图2所示。
2.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变化(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图像:图3 图4分析: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质量将不再随加入物质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
遵义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四实验探究题精讲练习
专题四实验探究题,备考攻略)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的常考内容,难度中等,考查分值在 5~8分,近几年来,主要考查物质变化后的成分、性质的探究,其中包括实验设计、操作步骤、现象、结论、环保、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等多方面,综合性强,涉及知识点多,是一种对多方面知识检验和应用的综合性考查题。
预计2018年中考中,仍将多方面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对物质变化后的成分或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考查分值在4~7分。
同学们在进行此类题的练习时,应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2015年中考16题,2016年中考16题,2017年中考17题)探究题是中考考查中的一种常见题型,近几年的中考中都有涉及到,它是实验题的延伸和发展,用于考查同学们自己能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对提高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推理与拓展等。
解答此类试题时,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题中所给予的查阅资料(查阅资料要看成已知条件,在题中要得到充分利用,在回答题中的每一个问题时,都要看一看是否与其有联系),大胆提出猜想,然后对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只要提出的猜想有根据,符合题意也合理,那么提出猜想就是正确的。
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①选择试剂的合理性,选择试剂与其物质发生反应,出现的现象能真实地反映与结论的关系;②注重所加入的试剂的量(如:适量或过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加入不同的量,反应进行程度不同,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③注意干扰因素,加入的试剂不能引入干扰因素,对原有的干扰物,要考虑进行排除。
反思与评价:对解决问题中出现的亮点,成功点或不成功点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每做一道探究题,只要进行反思,对问题的理解就能更深入一个层次;推理与拓展是知识的延伸,具有开放性,对所有回答的问题,显得较为宽限,也较易回答。
,典例剖析)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例1】(2014,遵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实验探究题复习资料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实验探究题复习资料热点透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此类专题通常利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以实验为载体设计化学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题型多样,涉及选择、填空、简答、信息、计算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基于科学探究,既是课程标准的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目前实验探究试题是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试卷中的一大亮点。
此题以综合性强、考察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综合反映出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解答科学探究题时,应注意认真阅读全题,理解题中所给的“资料”内容,找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资料”内容的关系,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另外,我们在进行文字表述时,要注意用词上的严谨性和简洁性,避免出现因词不达意或主观上的疏漏而导致失分。
方法介绍一、对反应前后物质的探究【例1】把碳酸钙放在硬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仍然是白色固体,请对加热后试管中的白色固体进行探究,以确定其成分:【解析】要确定试管中白色固体的成分,首先要把可能存在的固体物质罗列出来:碳酸钙、氧化钙。
然后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答案】二、对化学反应规律的探究【例2】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Ⅰ、Ⅱ、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Ⅲ中应该加入。
(4)探究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
【解析】此题应用对比实验确定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对比实验就是控制变量实验。
本实验涉及H2O、H+、SO42-三个变量,实验I通过控制H+、SO42-不出现,能得出H2O不能使氧化铜溶解的结论;由于II中同时出现了H2O、H+、SO42-三个变量,因此实验III中一定要控制H+不出现但SO42出现-或SO42-不出现而H+出现。
2018年广东省 中考化学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
பைடு நூலகம்
解析:[反思评价](1)检验氢氧化钠时,加入的试剂不能引
入 OH-,否则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仅凭小红的 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2)氢氧化钠、碳酸钠的 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碳酸钠再与盐 酸反应,所以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伍的实验现象是加入一定 量的盐酸后,才会产生气泡。[反思评价](1)二氧化碳溶于水, 导致二氧化碳的体积减小,所以若没有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偏
2.食品干燥剂 CaO 变质后的成分检验 温度升高(或放热、发烫) (1)CaO: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如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则样品中含有 CaO。
稀盐酸 ,如果有__________ 气泡产生 , (2)CaCO3:另取样,直接滴加_______ 则样品中含有 CaCO3。 注意:因 CaO 对检验 Ca(OH)2 有干扰,一般不检验 Ca(OH)2。
假设 1:是 CaO 和 CaCO3 的混合物
假设 2:是 Ca(OH)2 和 CaCO3 的混合物
假设 3:只有 CaCO3 假设 4:只有 Ca(OH)2 其中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了判断其他几种假设的合理性,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沉淀物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由此可否定假设________。 ②为了得到最后结论,她再取少量沉淀物放在另一支试管
2.存放不严密的 NaOH 的成分 稀盐酸 氢氧化钙(或氯化钙) 溶 (1) 没有变质:滴入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 液),无气泡(或无白色沉淀)产生。
山东中考化学复习第二编重点题型突破篇专题5化学与生产生活精讲练习
专题五 化学与生产、生活,中考专题精讲) 化学与生产、生活是河北省中考必考内容,一般会在第29小题考查,该类试题往往以初中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背景。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角度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提高化学素质,体现化学应用。
本专题的考查方式有以下几种:(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借助真实的化学事实或现象提出问题。
(2)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或高新科研成果创新命题。
(3)结合课本实验、活动与探究、考查实验原理与设计、物质的鉴别方法、实验误差或失败原因分析等。
(4)借助社会最新热点或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达到“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境况。
,中考题型分类示例)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此类试题在近年其他省市的中考题中较为常见,多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生产过程,然后考察与之相关的化学知识。
【例1】(2017江西中考)碱式碳酸镁是一种新型阻燃剂,其工业制备流程如图所示:(1)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HCO3固体,固体不能溶解,则该溶液为NH4HCO3的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一系列操作”中包括蒸发,实验室中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3)副产品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一种可直接进入上述流程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解析】(1)检验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同种固体物质,若溶解,则溶液不饱和,若不溶解,则溶液饱和;(2)操作1是将固液分离,故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实验室中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
由图可知,在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氨气。
【答案】(1)饱和;(2)过滤;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氨气【方法指导】此类试题,认真分析流程图,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标出,并写出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即可。
(青海专版)2021中考化学复习 第2编 重点题型突破篇 专题5 实验探究题(精讲)试题
专题五试验探究题,备考攻略)物质变质的探究1.碱变质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变质缘由与空气中的CO2等酸性气体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推断变质的方法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Na2CO3,假如有,则说明变质检验生成物中是否有CaCO3、假如有,则说明变质检验(1)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已经变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2)加CaCl2或BaCl2[或Ca(NO3)2或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已经变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或Na2CO3+BaCl2===BaCO3↓+2NaCl;(3)加入Ca(OH)2或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已经变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Ba(OH)2===BaCO3↓+2NaOH (1)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已变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观看容器壁上有白膜(或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说明已变质除去杂质加入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如向变质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推断变质程度的方法(1)首先推断是否变质;(2)将变质后的生成物Na2CO3除去,再检验是否含有NaOH,假如有NaOH,则为部分变质,假如没有,则为全部变质(1)首先推断是否变质;(2)将变质后的生成物CaCO3除去(过滤),再检验是否含有Ca(OH)2,如有,则为部分变质,如没有,则为全部变质续表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推断变质的程度(1)取样品的溶液加入过量的(1)取样品加入盐酸有气泡产CaCl2或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2)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假如变成红色,则为部分变质,假如不变红,则为全部变质生,则变质;(2)取变质的样品溶于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假如变红,则为部分变质,假如不变红,则为全部变质【特殊提示】溶解Ca(OH)2时,不能用观看到消灭白色浑浊的现象来推断是否变质。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下册 专题复习(二)实验与探究同步测试 (新版)鲁教版
专题复习(二) 实验与探究01专题概述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考查的内容主要有:(1)实验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气密性、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2)气体制取的原理及装置的选择的应用;(3)几个重要实验,如混合物的分离、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操作、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反应的实验;(4)常见物质的检验,主要是H+、OH-、Fe3+、Cl-、SO2-4、CO2-3、NH+4等的特征反应;(5)掌握物质的鉴别和鉴定及分离和提纯;(6)综合实验和简单实验方案设计(或包括确定实验原理、仪器、药品、装置及实验步骤或对实验进行补全或改进等)。
一、化学基本操作与实验1.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例1】下列玻璃仪器的名称错误的是( )A.普通漏斗 B.锥形瓶 C.集气瓶 D.长颈漏斗【解析】分液漏斗有一活塞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而长颈漏斗没有活塞,无法控制液体流量,故D为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
【答案】 D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方法,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仪器的洗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过滤,蒸发,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药品存放实验的安全要求,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例2】(2018·南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CO2B.干燥H2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D.检测待测溶液的pH【解析】A、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错误。
【答案】 B二、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性质,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2018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复习课件:专题五 科学探究题 (共85张PPT)
( 5 )【反思与拓展】①为防止标签被腐蚀而破损,倾倒液体时 标签要朝向手心 。 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时,除考虑可溶性的生成物,还应考虑 反应物是否过 量( 合理即可 ) 。
第二部分
专题五 科学探究题
-14-
3.牙膏和牙刷一起用于清洁牙齿,保护口腔卫生,是对人体安全的一种日用必需品。某化 学兴趣小组对某种牙膏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第二部分
专题五 科学探究题
-18-
类型2 有关物质变质的探究 典例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盖瓶盖了。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 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②: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③: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探究一:牙膏的酸碱性 实验1:取少量牙膏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静置;取上层清液,测定溶液的pH,pH > 7( 填“>”或“<” ),牙膏呈碱性。 探究二:牙膏摩擦剂的成分 小明同学发现实验1中烧杯底部有沉淀,便想探究其成分。 【查阅资料】牙膏成分中的固体原料为摩擦剂,它能擦去牙齿表面牙垢,减少牙渍。常见 的摩擦剂有碳酸钙、二氧化硅( SiO2 )等,SiO2不溶于水和稀盐酸。
第二部分
专题五 科学探究题
-6-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 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 由是 。 【实验3】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盐酸,观察到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 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 ,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 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 是 。
中考化学题型突破练五 化学计算题
类型 1:文字叙述
1.(2020·宁夏)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
质”实验活动后,测得实验产生的废液 pH<6.5(已知:酸、碱废液 pH 在
6.5~8.5 之间达到排放标准)。为准确测得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同
学们取了 200 g 废液,当加入 1.48 g 熟石灰时,测得溶液 pH=7。
答: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4.9%。
9.(2021·宿迁)向一定量的 H2SO4 和 CuSO4 的混 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 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NaOH 溶液的质量关 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 NaOH 溶液质量为 a g 时,溶液中含有 的溶质为 NaN2aSO24SO4和和NNaaOOHH。 (2)原混合溶液中,溶质 H2SO4 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NaOH 溶液的总质量。
(1)从经济和效果考虑,该电解锰厂应选择什么物质除去废液中硫酸 熟熟石 石灰灰。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复分解分解反反应应。 (3)计算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3)设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x。
H2SO4+Ca(OH)2===CaSO4+2H2O
98
74
100 g·x 3.7 g 9784=1030.7g·g x 解得 x=4.9%
80
98
y·10% 9.8 g 8908=y9·.810g% 解得 y=80 g
消耗 NaOH 溶液的总质量:80 g+40 g=120 g。
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 H2SO4 的质量为 4.9 g;
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 NaOH 溶液的总质量为 120 g。
类型 3:反应流程 10.(2021·宁夏)侯德榜成功研制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发达 国家对我国制碱技术的封锁,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某工厂 为了测定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工厂技 术员完成了如图所示的测定工作(不考虑其他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综合强化专题5实验探究题类型4有关物质性质的探究真题精练
第二部分专题五类型四1.(2018·黄冈)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
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设计与实验】实验序号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二实验Ⅰ实验序号实验步骤一实验步骤二实验Ⅱ【探究与结论】(1)实验Ⅰ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
(2)实验Ⅱ 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 CaCO3↓+2NaCl。
(3)在实验Ⅱ 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资料卡片一20 ℃ 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物质溶解度S/gNaOH 109Na2CO321.8资料卡片二20 ℃ 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物质溶解度S/gNaOH 17.2Na2CO3<0.01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
看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2.(2018·南京)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图1 图2【实验回顾】(1)铝与稀盐酸反应。
①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
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 2AlCl3+3H2↑;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氢气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金属是否位于氢前面,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
【提出问题】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查阅资料】物质钠与水铝与水汞与水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能反应不反应【交流与讨论】(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实验探究题1.(2017宿迁中考)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红__色变成无色。
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小于或等于__(选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NaOH+H2SO4===Na2SO4+2H2O__。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1)Na2SO4;(2)Na2SO4和__H2SO4__。
【设计实验】,猜想(2)成立【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C__(填字母)。
A.BaCl2溶液B.Cu C.Fe2O32.(2017襄阳中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小琪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琪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琪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成分。
如果将步骤④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
请写出小琪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__BaCl2+Na2SO4===BaSO4↓+2NaCl__。
3.(2017烟台中考)在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探究纯碱的性质”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
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
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2-3、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几种,它们分别是__Na+、Cl-、Ba2+、Ca2+、OH-__(填离子符号)。
【分析讨论】(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
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__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__。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2-3。
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酸碱优先反应,如果所加盐酸过少,被碱全部消耗,没与CO2-3反应__。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2-3,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CO2-3、OH-__(填离子符号)。
4.(2017呼和浩特中考)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Ⅰ.全部是氧化钙;Ⅱ.__氧化钙和碳酸钙__;Ⅲ.全部是碳酸钙。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其理由是__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产生白色不溶物__。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据此得出猜想Ⅲ__不成立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乙同学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其理由是__如果稀盐酸不足以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反应时,即使固体中含有碳酸钙,也不产生气泡__。
(3)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Ⅱ成立,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__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实验现象:试管外壁发热,产生气泡__(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和现象)。
5.(2017绥化中考)一次用餐中,小丽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买回一袋,和同学一起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提出猜想】小丽猜想: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
小明猜想: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
你的猜想:部分变质,含有__氢氧化钠和碳酸钠__。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CO2+2NaOH===Na2CO3+H2O__。
【实验探究】小丽取少量固体酒精在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取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丽说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明认为她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滴加稀盐酸的量少,和氢氧化钠反应了__。
请你补全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的①②③,证明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__Ca(OH)2+Na2CO3===CaCO3↓+2NaOH或Ba(OH)2+Na2CO3===BaCO3↓+2NaOH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2017山西中考)经过监测和治理,我省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样,并对土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枸杞和合欢均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
Ⅱ.盐碱地显碱性。
Ⅲ.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NaCl、CaCl2和Na2CO3。
【探究过程】(1)甲组探究土样的酸碱度具体操作是__取土壤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__,由此得出,该土样的pH>7。
(2)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2CO3+CaCl2===CaCO3↓+2NaCl__。
同学们对溶液Ⅰ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猜想①:__只有氯化钠__;猜想②:__含有氯化钠、氯化钙__;猜想③:__含有氯化钠、碳酸钠__。
设计实验,继续探究:方案二【反思与评价】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__若溶液中含有氯化钙,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也会产生白色沉淀__。
②同学们对沉淀CaCO3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致认为CaCO3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
请解释土样中存在CaCO3的原因__在灌溉或雨水的作用下,碳酸钠和氯化钙也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__。
【总结与提升】改良我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山西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
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__ac__。
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7.(2017绵阳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如图),同学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是一瓶什么溶液?【猜想与假设】海天同学的猜想是Na2SO3溶液;刘浩同学的猜想是Na2SO4溶液;你的猜想是__Na2CO3__溶液(写一种)。
【查阅资料】Ⅰ.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
Ⅱ.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BaSO3氧化成BaSO4。
Ⅲ.Na2S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SO2,S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进行实验】Ⅰ.海天同学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而刘浩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__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的并非只有Na2SO3,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产生无色气体__。
Ⅱ.刘浩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B aCl2溶液,再滴加过量的稀硝酸,现象为__先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__,刘浩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
Ⅲ.卓玛同学对刘浩同学的猜想又提出了质疑,她认为加BaCl2和稀硝酸,Na2SO3也会产生沉淀,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写出卓玛同学实验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Na2SO3+BaCl2===BaSO3↓+2NaCl__,__BaSO3+2HCl===BaCl2+H2O +SO2↑__。
8.(2017上海中考)某废液M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
(1)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
(2)M中一定没有__硫酸钠__。
(3)为进一步确定M的成分,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Ⅰ.重新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X,静置;Ⅱ.取Ⅰ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Ⅲ.向Ⅱ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Ⅳ.向Ⅲ中的溶液滴加试剂Y。
完成填空:试剂X是__硝酸钡__(选填“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试剂Y是__硝酸银__溶液。
能确定M中含有氢氧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__步骤Ⅱ:滴加酚酞,溶液变红__;能确定M中含有氯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__步骤Ⅳ: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
(需写明现象对应的步骤编号)9.(2017荆州中考)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做出猜想】甲同学:生成氢氧化钠;乙同学:生成碳酸钠;丙同学:生成氢气;丁同学:生成氧气。
(1)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__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反应后,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碳元素__。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Na2O2+2H2O===4NaOH+O2↑__。
【反思拓展】(6)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测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__有气泡产生且有蓝色沉淀生成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