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造成了云南的大旱

合集下载

云南干旱

云南干旱

灾区人民
旱区群众正在尽 最大努力抗击干 旱,奋力自救。
我们的感想
云南地区此次遭遇的百年大旱,应当 引起我们的反思。西南本是水草丰美 的天府之国,如今却几乎成为不毛之地。 虽是天灾,但也有一定的人祸成 分。如果我们再不引以为戒,再不好 好保护水资源,谁又能保证灾难不会 重演?
我们的感想
末端抗旱,不如源头保水。最好策 略不是救旱如何成功,而是如何防止 干旱的发生。科学利用水源才是根本 之道。
云南旱灾
制作人: 颜锦
干旱现象 干旱原因
流程图
干旱影响
抗旱措施 我们的感想
地点:云南
饮水困难人 数:230万人
耕地受旱面 积:32万亩
持续时间长、 干旱面积大、 影响程度重
干旱现状
走进灾区
是这 干里 旱曾 无经 边是 的一 干个 土湖 。泊 , 可 现 在
这水能喝吗? 却取水的人 还这么多。
3.云南旱情持续 当地电力供应面临考验
• 云南省今年连续第三年出现大面积干旱,至18日, 云南省综合CI气象干旱指数监测显示,除滇西北、 滇东北和滇东边缘之外,云南全省均为气象干旱 区,省内共出现气象干旱110站,其中特旱8站, 重旱55站。有专家分析称:“年初就出现这种极 端气候,令去年就堪忧的来水形势继续不被看 好。” • 而从去年的发电量和利用小时数来看,由于旱 情持续导致火电发电量在去年达到今年峰值,发 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80%之多,分析师称:“在 水电遇到旱情、核电和风电占比较小的情况下, 我国将严重依赖火电去缓解结构性电荒,并且这 种状况短期难以扭转。”
人为原因
1 2 3
砍伐原生态林 ,大面积种植 橡胶林和桉树 林,导致地下 水位下降,涵 水能力很差。
水电站建设 近年来密集 上马,较大 程度改变流 域生态。

浅议云南干旱及相关对策措施

浅议云南干旱及相关对策措施

但 水 资 源 总 量不 多 , 亩 均 水 资量 在 2 0 0 0 m 3 以下 。而 怒 气 候 和地 形 成 因, 云南 干 旱 区大 多 为 山区 , 喀斯 特地 貌 。 作条 件 好 , 迪 庆 州 等 亩 均 水 资量 在 5 0 0 0 m3 以上 。 这些 地区 由于 冬季半 年因受 来 自印度 、 巴基 斯坦 北部 的干 暖 江 州 、
. 5 人类 活动 影响 气流 控制 , 天气 晴 朗, 干燥 、 风速 大 、 蒸发 量 大 , 春 季 和夏初 的 1 随 着 我 国人 口 的 不 断 的 增 长 , 以及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 对 水 的 水面 蒸发 量是 同期降水 量 的 1 0倍 以 上 。 由 于 不 同 年 份 冬 、 夏
出现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 年现象 ,导致 了水 资源 供需矛盾 的
加剧 。
1 . 4 水 土资 源分布 不 平衡
云南省亩均水资量为 5 3 2 2 m 3 ,其 分布 的特 点 为 坝 区 地 多 水 少, 山 区地 少 水 多 。 云 南 省 严 重 干 旱 以上 的 3 0个 县 ( 市、 区) , 耕
原 因。
竭 ,湿地 面积逐渐 减少,井泉干涸 以及地 下水位持续下 降等 问
题, 生 态 环 境 受 到 了严 重 的危 害 , 越 来 越 恶 化 。 西 南 地 区 的干 旱
1 . 1 从地理 上看
云 南 毗 邻 南 亚 次 大 陆 与 中 南 半 岛 ,邻 近 孟 加 拉 湾 和 南 海 缺 水 以及 严 重 的灾 害 形 势 , 主 要 是 由于 特 定 自然 地 理 和 气 候 条 两 大 热 带 海 洋 ,冬 半 年 和 夏 半 年 影 响 云 南 的 天 气 系 统 明显 不 件 的原 因 ,抗 旱 工 作 在 相 当 长 的 历 史 时期 内是 一 项 长 期 艰 巨 的 同。夏季 , 云南 主要受 西南季 风影 响 , 位 于 西 南 季 风 水 汽 进 入 任 务 。 我 国 的 门户 区域 , 气 候湿 润 , 降水 较 多 。冬季 , 大 气 环 流 发 生 明 显 的季 节 性 转 换 , 云 南 在 来 自内 陆 的 平 直 西 风 气 流 控 制 之

云南旱灾特点和未来10年干旱趋势预测

云南旱灾特点和未来10年干旱趋势预测
2 2
表2
不同年代云南年均因旱损失粮食统计 粮食播种 粮食总 因旱损失 因旱损失 单位播种 面积因旱 损失粮食 / ( kg hm- 2 ) 61. 08 133. 32 162. 84 86. 38


面积 / 万 hm 2
产量 /万t 753. 1 936. 2 1187. 7 959. 0
粮食 /万t 13. 96 13. 38 21. 43 45. 97 60. 00 30. 64
1977~ 1993 年 , 湿 期为 1910~ 1926 年、 1938~ 1950 年、 1964~ 1976 年、 1994~ 2002 年。第 一个偏暖期 的周期为 34 年、 偏冷 期的周期为 32 年 ; 前 3 个湿期的周期为 13~ 17 年、 干期的 周 期为 10~ 20 年 。 1951~ 2002 年 , 云南有 8 个旱年 是气象 部门和 水利部 门 都认同、 农业因旱损失也大的 典型大旱年。 其中 4 年为偏 暖 期内的暖年 ( 1987、 1988、 1997、 1998 年 ) , 1 年为 偏暖期 内的 冷 年( 1992 年 ) , 2 年 为偏 冷期 内的 冷年 ( 1963、 1977 年 ) , 1 年 为 偏冷 期内的中温年 ( 1960 年 ) 。 20 年 的偏暖 期里发 生了 5 次 典型大旱年 , 发生频率 为 4 年 1 次 ; 偏冷 期发 生频率 为 10. 7 年 1 次。同样 , 29 年的 干期里 发生 5 次典 型大旱 , 干 期出 现 典型大旱的频率为 5. 8 年 1 次 , 湿期频率为 7. 7 年 1 次。 云南干湿、 冷暖的阶段性气候变 化在大的 趋势上虽与 全 国一 致 , 但也有不同 于全 国气 候的独 特性 , 即 云南气 候有 干 冷、 干暖、 湿冷、 湿暖 4 种阶段性组合关系。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

西南大旱的原因及反思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严重的特大旱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今年春天的高温少雨天气,更是加剧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

其中云南秋、冬、春连旱,出现百年一遇旱情,贵州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旱情,旱情还在持续,我们的同胞还在受苦,对于我们来说,关注灾情的同时,还应主动去了解它的原因。

对此次大旱,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其的反思。

一、自然原因1、极地涡旋出现反常去年开始,极地涡旋就出现明显异常,北极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冷空气主体位置偏南,造成北极极地偏暖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异常偏冷。

特别是12月以后,这种异常特征更加明显,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北极冷空气大范围持续向南侵袭,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被大范围的冷空气笼罩。

由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不断地向南扩散,并长时间滞留在我国偏东大部份地区上空,导致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能正常循环进入中国西南,因此,云贵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严重干旱。

2、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此外,由于厄尔尼诺的影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强,东亚季风携带的水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导致我国东部降水较多,北方降雪频繁。

相反之下,我国西南地区是下沉气流占优势,常出现晴好少雨天气。

3、“世界屋脊”的影响四川省气候中心主任马振峰则认为,四川省受“世界屋脊”的影响较大,青藏高原去年冬积雪少,高原热力因素好,影响省内出现干旱。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_____________,其能
答案
2.物种多样性原理 结合“三北防护林”遭遇虫害死亡案例和澳洲大堡礁珊瑚礁区案例,回 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樟子松林的松毛虫会肆虐,几十亿株杨树会毁于一旦? 答案 纯樟子松林、杨树林的生物多样性低,食物链短而单调,缺少松 毛虫、天牛的天敌。 (2)珊瑚礁区为什么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答案 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高,食物链复杂,不同的生物占据了不同 的时间位、空间位和资源位,因而充分利用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境。
5.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良性 循环模式: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如图为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式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 成本,经济的发展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3)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问题? 答案 以生态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 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
答案
2.传统生产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石油农业”是指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 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 (1)石油农业的优势有哪些? 答案 高产、高效、省时、省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 解决粮食需求矛盾。 (2)石油农业有哪些弊端? 答案 高投入、高成本、高污染。

云南三年干旱

云南三年干旱


• 全省森林防火、农业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 各地气温骤然快速回升,大风天气一直不间断, 全省3级以上高火险天气已持续70多天,林地受 灾面积达200多万亩。此外,全省耕地土壤缺水 失墒迅速蔓延并且呈日益加重的发展态势,农作 物受旱面积达822万亩,小春作物、优势特色作 物和经济林缺乏足够水源浇灌,长势不容乐观。 • 去年以来,全省已筹集投入抗旱救灾资金19.4 亿元,共有540多万人(次)投入抗旱救灾,城 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得到较好保障, 临时解决了319万人、15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实现抗旱浇灌面积1078万亩次。同时,在持续高 火险情况下,全省森林防火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 面,火灾起数和受害面积比近20年同期平均值低 88%、89%,火灾当日扑灭率达98%,火案查处 率达82%.
部分城镇供水紧张,部分企业、厂矿已 经处于停产停工或半停产状态,全省因旱 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00亿元左右。随着旱情 的发展和现有蓄水消耗,雨季来临之前, 全省抗旱保供水形势有可能更为严峻。 • 目前,全省有112个气象站呈现不同程 度气象干旱,其中特旱12站、重旱57站。 除滇西北、滇东北和滇东南的边远地区外, 省内各地均出现气象干旱,旱情呈现加快 加重发展态势。 • 受三年连旱和降雨严重不足影响,目前 全省已有273条中小河流断流、413座小型 水库干涸,库塘蓄水总量仅为43亿立方米。
干枯的水库里面甚至可以骑摩托车
• 据最新统计,截至3月15日,全省秋冬播农 作物和水果、茶叶、蚕桑、橡胶、咖啡五 类经济林果因旱受灾面积达4207.1万亩, 成灾2856.8万亩、绝收1512.6万亩;秋冬 播农作物3217万亩受灾,占已播种面积的 87%,成灾2472.3万亩、绝收1439.7万亩; 预计全省小春粮食比上年减产50%以上; 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农田种草共成灾面 积8706万亩;渔业受灾41.4万亩,水产品 受灾损失36700吨;全省已有780万人、 1753.4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 • 这次干旱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 损失之重为云南省历史少有。全省农业直 接经济损失已达172.7亿元。

云南省干旱原因分析

云南省干旱原因分析

云南省干旱原因分析摘要:论述云南省地理、降水、气候水文要素特征及其年际年内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水资源特征,以及分析2008~2012年内干旱的原因。

关键词:水资源干旱一、地理状况1.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分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

2.气候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除了南北方向上水平气候带的差异外,从低到高又有垂直方向上不同垂直气候带的差异。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和降水等要素变化也很大。

从山麓到山顶,也会出现上下不同的若干山地垂直气候带,并通过植被、作物垂直分布的差异反映出来。

在横断山区旅行,往往是山脚酷暑盛夏,山腰秋意正浓,山顶却天寒地冻,真是“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高一丈,大不一样”的典型立体气候。

在云南,象这样的多种山地垂直气候带,在一个很小的地区范围内,到处可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1)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2)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3)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二、降水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

随海拔的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其他月份降雨比较少。

尤其2008年~2012年以来,滇中地区,滇西地区降雨不足,几年的降雨量总和仅次于往年某一年的年降水量,造成中东地区连续几年大旱。

西南季节性干旱

西南季节性干旱


我国的旱情有所缓解.目前,我国的将近400个 城市处于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有17多个城市出 现了断水的严重缺水状况.
2、我国的可利用水状况 我国的淡水储量大约在27890亿立方米. 根据2012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的人口在13.39 亿.我国的人均淡水量约在2000立方米。为解 决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我国采取 南水北调工程等,在其中我国的水蒸发量非常 大,虽然每年都会有雨水补给,但是,随着我国 近几年来降水减少,以及饮用水污染造成
因此,水电站不仅不会造成干旱, 反而会对调节干旱发挥很大的水量作 用。 所以,云南的特大旱灾不仅不是水 电开发造成的,而恰恰是由于我们的 大型水电开发不足造成的!
二.我国水资源储存和分布情况
我国的淡水总量比较丰富,约占全球水资源 的6%,但是,我国世界第一的人口数量给我们淡 水资源带来的很大的压力,人均用水不足2000立 方米,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 1、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状况 我国的水资源以南方充沛,北方比较干旱. 东部比较充沛,西部比较干旱的格局.我国的水 资源分布不均匀,导致了我国在用水过程中消耗 非常大.根据2012年我国气象局的数据报道,我 国2010年,上半年南方的平均降水量为37厘米, 北方为11厘米,今年南方的降水量普遍增多,对
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 溶洞、暗河,不利于水的贮藏
春季气候干旱,空气中水汽含量 小,固体凝结核不足,没有形成 降水的条件
该地区多地质灾害,板块活跃,多断层 ,不利于修建大型的水库,水资源的储 备不足!
五、水资源的开发程度低 我国西南地区横断山脉深度切割,高差悬 殊,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 流。这种情况与北方的平原有所不同。 在北方的平原地带,一旦出现干旱总可以 通过向地下深处打井抽取地下水救急。但是 ,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并不像平原地区那 样容易找到地下水源,并通过打井解决水源 问题。因此,对于西南地区就更需要依靠水 库的蓄水解决特大干旱的供水问题。

云南干旱的原因

云南干旱的原因

云南干旱的原因云南素有“魅力之地”的称号,被人们誉为“花的王国”和“天然的植物园”,但近年来,这片美丽的土地却频繁地受到干旱的侵袭。

云南干旱成为该地区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突出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那么,云南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云南干旱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南的降水量明显减少。

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云南的年降水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干旱季节。

这导致了云南的水资源短缺,加剧了干旱问题。

二、地理位置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受到的季风影响较小。

云南大部分地区地势较高,海拔较高,而且地形复杂,山地较多。

这些地理因素对降水形成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由于地势高,云南受到的水汽较少,导致降水量不足,从而导致了干旱现象的发生。

三、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云南干旱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农业和工业用水的快速增长,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大量进行过度开垦和乱砍滥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保持能力下降,致使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和河道淤积等问题愈发严重。

这些人类活动不仅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还进一步加剧了云南的干旱问题。

四、全球气候涨温云南干旱的原因还与全球气候涨温有关。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剧,山区蓄水能力减弱。

同时,全球变暖还会导致云南的蒸发量增加,水分蒸发速度加快。

这些因素使得云南降水不足,干旱问题进一步加剧。

五、复杂的自然环境云南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这也是导致干旱问题的一个原因。

云南山地较多,地势复杂,水文地质条件成扇状分布,水资源形成不均衡,局部地区易发生干旱。

同时,云南的河流众多,而且呈现集水能力不足的现象,这也导致了水资源不能很好地自然保存和调控。

总结起来,云南干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气候变化、地理位置、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复杂的自然环境都对云南的干旱问题产生了影响。

同时,这些原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云南干旱问题日益严峻。

西南干旱原因

西南干旱原因

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过度对水资源的开采,森林植被的破坏。

特别的近几年对水利发电厂的大量建设,极度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平衡。

大家可以查一下。

自从三峡工程开始后,西南地区有多少这样的工程在建。

这些工程建设没有多长时间。

西南就开始干旱了,西南地区干旱都和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对滇池围海造田,没几年在78滇池都见过底。

呼吁对大自然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开发,这些开发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平衡是一种严重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新的平衡。

一、干旱灾害及其分类干旱灾害是指在足够长的时期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份亏损,河川流量减小,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其结果是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蓄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

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

从学科观点看,干旱可分为四大类: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

二、干旱产生的原因干旱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系统相联系。

除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戈壁、沙漠地区)造成当地缺水少雨之外,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形成干旱的直接原因,而大气环流异常,海气和陆气相互作用会导致降雨偏少,蒸发加剧,这是干旱发生的根本原因。

干旱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

一般将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毫米至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

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半干旱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

三、我国干旱灾害的主要特征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区域、季节和年际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关于云南省曲靖市近年旱情的调查报告

关于云南省曲靖市近年旱情的调查报告

关于云南省曲靖市近年旱情的调查报告引言云南从2009年到2012年史无前例的连年旱灾,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在干旱重灾区曲靖,旱情造成曲靖市348.28万人受灾,94.34万人饮水困难,因灾缺粮需救助人口达72.1万人。

农业也遭受巨大损失,农作物受灾面积453628.9公顷,绝收面积71577.5公顷。

降水的异常偏少,致使水库蓄水严重不足,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市水库蓄水量仅为4.0615亿立方,水库干涸77座;河道断流42条,无法正常供给城市生活用水。

严重的旱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连年的旱情会导致植被退化,风景怡人的云南最终会成为不毛之地。

这样的大旱,是“天灾”,还是“人祸”?通过暑期调查,阅读整理水务局和气象局提供的曲靖市地理气候资料,并实地考察曲靖市城区主要供水水库蓄水情况,对干旱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干旱成因。

现将调查报告汇报如下。

时间:2012年8月4日至11日地点:潇湘水库、独木水库,曲靖市水务局、气象局方法:实地走访曲靖市附近潇湘水库、独木水库,并向曲靖市水务局、气象局申请资料,一、曲靖市行政区划和地理环境曲靖市地跨东经102°42’—104°50’,北纬24°19’—27°03’之间。

东与贵州、广西毗邻,西与省会昆明接壤,南连文山、红河,北与昭通、贵州毕节相连,是云南连接内地的重要陆路通道,素有“滇黔锁钥”、“入滇门户”、“云南咽喉”之称。

曲靖是云南第二大城市,也是云南第二大经济体,云南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曲靖现今面积:面积28904平方公里,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达603.0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达75.3万人,男性316.6万人,女性286.5万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10.5:100。

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数达42.4万人,占总人口的7%。

全市常住人口达572.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5‰,比上年下降0.36个千分点,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9人。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纵观云南历史,会发现这几年云南三年连旱并不是一件偶然事件,而是从明清开始,旱灾逐年增多,特别是到二十一世纪初,旱灾呈现加速度增长,最终酿成了史无前例的三年连旱。

那么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大气环流异常。

引起大气回流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异常现象,一般每2—7年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的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

所以不能解释云南旱灾逐年增强的现象。

更不能解释三年连旱,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不可能三年连续出现。

2、水利设施基础薄弱。

从历史角度来看:明清以来云南旱灾的日益增长,正好与明清以来日益增长的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增长成正比,很显然,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并不是造成旱灾的原因,恰恰相反,水利设施越多的年代旱灾反而越多。

此外现在抗旱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过度超采还会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干旱沙化。

一旦地下水开采完,土地荒漠化严重,一切就晚了。

3、全球变暖。

数据显示:从云南有气象记录的1961以来,云南年平均气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截至2010年,49年中云南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其中年升温率为0.015℃/年。

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历史来看,例如侏罗纪时期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3°,然而侏罗纪时期却是地球历史上最湿润的时期之一。

所以,全球变暖不是导致云南干旱的主要原因。

4、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

云南地处于北回归线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回归线所贯串之处,大都是茫茫的荒漠: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小内天特沙漠,印度半岛的塔尔沙漠……,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许说明了云南气候注定是干旱的,但是古时候的云南却以温暖湿润气候为著名,只是近百年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才逐渐转为干旱。

云南干旱原因

云南干旱原因

云南干旱原因1. 简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农业省份。

然而,近年来,云南地区频繁发生干旱现象,给农作物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云南干旱的原因,并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

2. 气候特点云南省地理位置特殊,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多样。

根据云南省气象局的数据,云南省的气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暖带季风气候:位于云南省南部,主要分布在红河、西双版纳等地区。

这些地区气温较高,降水充沛,相对湿度较大。

•高山气候:云南省的西部和北部主要是高山地区,如怒江、迪庆等地。

这些地区气温较低,降水充沛,但由于地形复杂,降水分布不均匀。

•半干旱气候:云南省东北部的昆明、曲靖等地主要是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气候干燥,降水不足。

3. 强化人类活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省的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田被转为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

这导致了耕地面积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并进一步加剧了干旱的程度。

另外,农业灌溉也是导致干旱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用水,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地区,农田施行大面积的坡耕地和水泥渠道灌溉,导致水资源的流失,致使干旱问题进一步恶化。

4.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云南干旱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学家通过分析数据发现,近年来云南省的降水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云南省的气候变化愈发明显。

高温、少雨的天气使得云南省遭受了更加严重的干旱。

5.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云南干旱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加强农业灌溉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提高灌溉效率:改进农业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的水分蒸发和渗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发展抗旱农业:通过选育抗旱品种、合理调整作物结构等措施,提高作物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和抗旱能力,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西南旱灾的成因与对策

西南旱灾的成因与对策

西南旱灾的成因与对策作者:韩晓东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2010年第07期绿树苍劲,碧水悠悠,蓝空如洗,空气湿润……2010年4月下旬以来,在饱受百年不遇的、长达半年多的干旱之苦之后,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终于不再枯黄,逐渐恢复了绿意莹润的本色,瀑布、森林、农田、村庄已基本恢复了元气……本次灾情虽已渐去渐远,但对灾害成因的反思绝不应该停下。

这是一个特别干旱的春天,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旱。

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重庆西南五省区市6000多万人受灾,100多万公顷农作物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一、本次西南干旱灾情的主要特点1.灾情持续时间长。

2009年9月中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持续6个多月。

2.灾情范围广。

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的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

3.灾情重。

2010年1月,云南省达到重旱以上级别气象干旱的县数百分比一度达到85%;2010年3月,贵州省重旱县数百分比也达到了81%。

干旱导致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甘蔗明显减产,冬小麦减产。

土壤缺墒以及江河塘库蓄水不足,对春播以及作物后期生长影响较大。

二、本次西南干旱的主要成因1.雨季提早结束。

我国是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尤其西南地区深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贵地区一年主要有两个季节,一个是旱季(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一个是雨季(每年5月至10月),全年的降水主要集中于雨季。

2009年这些地区的雨季于9月中旬结束,较正常年份提前结束近一个月,从而导致西南地区大多数河塘水库的水没有蓄满。

2.降水持续偏少。

云南、贵州等地2009年夏季少雨,特别是进入秋季以来,云南、贵州两省降水量异常偏少,比常年同期均偏少50%,均为近60年来历史同期最低值。

云南干旱的原因

云南干旱的原因

云南干旱的原因?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

云南处于低纬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临近我国南海和孟加拉湾,属季风气候,而且是高原地形,容易形成“焚风效应”。

“焚风效应”是由于比较潮湿的空气在迎风山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空气已经变得比较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沉增温,此时空气便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特别是省内几条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山脉对气流的隔阻,导致空气中含水量极低,难以形成有效降雨。

二是多变的气候环境影响。

云南气候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受大气环流和海洋洋流周期性变化(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影响大,除此之外还有个特点,就是干湿两季交替明显。

每年的十一月份至第二年的四月份是干季,从五月份到十月份是湿季,一般来说,湿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所以一旦雨季的降水量不足,就有可能导致整年的干旱。

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多发,一旦海洋季风无法抵达陆地或者陆地高压(如青藏高原高压)过于强大,使孟加拉湾水汽无法输送到云南地区,或者输送不足,就会造成降雨不足。

三是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

云南全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垂直高差大,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山高谷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利用较为困难。

另外,湖泊、江河虽多但多处于低海拔位置,将水资源从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区的难度很大。

全省岩溶面积11万平方公里,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难以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

四是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在09年大旱之前,地方水利设施长期得不到修缮,小型水库、坝塘等多建设与六七十年代,常年失修。

农村供水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加之水费征收标准低,维护经费投入不足,管护困难。

许多村庄的蓄水池、小坝塘靠天蓄水,管理不到位。

在一些尚未贯彻落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山区农村,旱情发生前一些村民不重视水利设施管护,不注意节约用水,在旱灾发生时面临无水可用。

西南旱灾情况简介

西南旱灾情况简介

“河水断流、水井干涸、农田龟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西南5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自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遭遇特大旱灾,农作物绝收、饮用水奇缺,牵动了社会各方的心弦。

严重龟裂的土地,温总理紧锁的双眉、沉重的语气,让我们无不为这一罕见的旱情所震撼。

1、受灾省区及各地灾情:云南——最大粮仓130多天无降雨。

全省已有超过800万人、48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最大粮仓陆良县125天无降雨。

贵州——84县230天滴雨未下。

230余天无雨,84个县(市、区)沦为重度受灾。

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417.5万亩,153.3万人、75.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广西——31万人靠送水度日。

13个市77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782万人,饮水困难人口达219万人。

四川——稻田无水拟种烤烟。

13个市(州)55个县(市区)616万人受灾,131万人饮水发生困难;水稻田拟改种耐旱烤烟,流了500年的泉眼干涸。

重庆——两江枯水大船难靠岸。

34个区县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270万亩,94万人出现饮水困难;低水位使大吨位船舶只能“蹲”在江心没法靠岸……蔓延——湖南、甘肃未能幸免。

湖南5个市(州)38个县(市区)近3700多个村民小组38万多人饮水困难;甘肃受旱面积达1628.3万亩,143.6万亩地下种困难,72万人饮水困难。

2、灾情成因:(1)降水偏少蓄水不足系造成旱情主因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邱瑞田认为,降水偏少和蓄水不足造成南方旱情的主要原因。

今年降水量,南方五省严重偏枯,一些河道来水量不足常年平均的50%,部分河道少于九成,造成整个西南五省出现严重干旱。

由于持续时间长,这个面积逐渐扩大到目前的状况。

现在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几乎处于不饱和状态,蓄水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严重的供水不足。

嘉庆云南大旱灾

嘉庆云南大旱灾

嘉庆云南大旱灾1861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全球无夏之年,云南因此大旱。

全球性气候危机是周期性的吗?嘉庆二十年一二十二年(1815~1817年)云南地区发生大面积灾荒,当时云南县级行政区划约88个,1816年有灾情记录的有28个,到1817年有灾情记录的达29个,考虑到前现代时期,灾荒记载文献的不充分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罕有文字记载等原因,可以说,嘉庆大灾荒是云南近代有记载的规模最大、最严重的一次饥荒。

如今重新回顾这次近200年前的饥荒除了今天令人揪心的西南干旱问题所引发的联想之外,还因为这次饥荒是在全球性气候异常的大背景下发生的,与西方所说的“无夏之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学术界的基本共识,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太阳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发生偏移,太阳磁场活动不活跃等因素,造成了全球气候突变和各种灾难性气候,比如夏季气温骤降,持续性降雨或者连续干旱、春夏降雪降霜等罕见气象,直接导致北半球粮荒。

据保守估计1816年北半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4~0.7℃,也有人估计是1~2.5℃。

在我国,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了嘉道年间成了600年来最寒冷的一段时间,并且持续了60年。

从政治和经济情况来看,清朝正是在嘉道之间开始步入衰落,这段时间也是灾荒的多发期,灾荒必然导致民变,因为气候波动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而资源短缺则导致人类冲突。

也许气候变迁与王朝强弱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云南三年饥荒根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系杨煜达教授等人的研究,嘉庆二十年(1815年)就出现了饥荒的迹象。

据方志记载,在滇中的昆阳、楚雄、镇南(今楚雄州南华县)、大姚等地,滇西的大理、云州(今临沧市云县)、腾越、龙陵等地,滇东的露益州(今属曲靖市麒麟区)受灾并出现了饥荒。

根据昆明诗人刘大绅、李于阳等人的记载,昆明亦有受灾情况。

据道光《大姚县志》卷4《祥异》记载,1815年大姚:“大饥,斗米三两,饥者食草根树皮土粉。

”对于受何种灾,方志多语焉不详,仅有楚雄、昆阳记为雨雹。

云南农村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

云南农村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

云南农村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以昆明市呈贡县吴家营乡为例绪论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地质灾害发生几率增大。

从“5·12”特大地震到频频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都极大地考验着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以基层政府为例,笔者认为,提高政府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应:一.善抓日常,强化宣传,提高防灾意识。

随着灾后重建深入推进,地震灾区经济社会正逐步恢复甚至超越震前水平,如何避免随着时间推移再陷“意识弱化”,宣传教育必不可少。

提高防灾意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层面。

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各级政府必须从过去重视已发生灾害的应对,向预防、处置和善后全程管理转变,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另一层面是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主要包括让广大群众树立危机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增强防范的主动性;普及防灾救灾知识,让人们学会与各种灾害共存,学会危机状态下的自救、互救以及如何配合公救.二.善谋事前,整合资源,加强应急准备.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具体说来,应急准备包括应急预案建设、组织体系完善、预测预警发布、应急保障准备四个方面.2003年非典以后,特别是“5·12”特大地震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急预案建设,以游仙区为例,我们通过了全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在此基础上细化为7个层次、70多个专项及部门预案。

应急预案保障了各部门分工明确、组织有序,组织体系建设主要解决“由谁负责、负什么责”的问题,预测预警含排查监测、风险分析、报告发布、预警处置等内容,应急保障含人力、财力、物资、基本生活、抢险装备等方面的保障准备。

三.善处事中,协调配合,强化应急处置.应急处置应包含灾害信息的报告、发布、先期处置及应急响应等方面。

在信息传播渠道多元、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是危机处理的核心,它有利于政府科学研判灾害性质,并按规定程序启动相应应急预案,有利于防止谣言传播、引导公众形成自觉的应急启动行为,有利于调集各种资源力量、开展现场处置及救援工作,从而赢得宝贵的“第一时间",避免损失扩大化。

云南为什么干旱

云南为什么干旱

云南为什么干旱云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

素有“世界屋脊”的称号,云南多山,气候复杂多样。

然而,在这个山地丘陵区域的一角,却出现了干旱的现象,在一些年份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干旱。

那么,云南为什么会遭受干旱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云南干旱的原因之一是气候因素。

云南位于北纬21度至29度之间,由于其地理位置,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的侵袭,而这些干冷空气对云南造成了较大的干旱压力。

此外,云南还受到了南海季风的影响,季风气流带来的湿润空气在云南地区遇到山脉阻挡时,会导致雨水聚集在山脚下,造成山区干旱现象。

其次,云南干旱的原因还与地形因素有关。

云南地处高山、高原区域,地势起伏,地形复杂,尤其是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山体高耸,峡谷纵横,地势较为陡峭。

这种地形特点导致了云南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地表水资源减少。

当遭受灾害或缺水时,山区的土壤蓄水能力较差,无法保持足够的湿度,从而造成干旱的发生。

此外,人类活动也是导致云南干旱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田的开发与利用不当,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耕种等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如水电站的兴建和山区水源的调配,也对云南的水资源供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他工业活动,如采矿、化工和工厂废水排放等,也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了污染,进一步加剧了云南的干旱问题。

云南干旱的解决办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加大水资源的采集、储备和调配力度,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政策,不仅可以提高云南地区的灌溉效率,还可以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

另一方面,需要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

促进环保意识的提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监管,限制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不合理农业行为,可以减缓云南的干旱现象。

总而言之,云南干旱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其原因涉及到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是解决云南干旱问题的关键所在。

云南干旱的对策和建议

云南干旱的对策和建议

云南干旱的对策和建议第一篇:云南干旱的对策和建议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消除贫困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认为“贫困是生态及其他灾难的根源”。

生态环境恶化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我们为当地民众的乱砍滥伐,随意过度放牧以及为获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各种肆意破坏感到无比痛心的时候, 却忽略了导致上述一系列不理智行为的原因———贫困。

而贫困才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真正根源。

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了当地人民生活的贫困化,而逐年加剧的贫困又导致了新一轮的环境破坏。

(三)增加植被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气候条件要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要扩大种植面积,建立良好的植被;要严格控制砍伐,进行适度采伐,从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这些也有利于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干燥的气候状况。

4.2 加大基础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修复针对云南的基础水利设施状况及2009 年冬2010年春的干旱给我们带来的警示,应对全省各地的基础水利设施进行进一步的修复和完善,特别是小型水库、坝、塘,由于多年失修,很多已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对其进行修复和完善,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抵抗灾害的能力。

二)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节水灌溉体系组织科技人才,建立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第2 期黄雨,等: 云南省干旱成灾因素分析及减灾对策初探39改良灌溉技术,建立健全云南省高效的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从而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

由于云南省干旱多出现在春季和初夏,在干旱季节,应积极研发培育、种植耐旱农作物,施用抗旱化学农药,增强作物抗(五)充分发挥人工降雨的作用,努力节约用水,提高综合抗旱能力气象部门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在干旱季节抓住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既能帮助农业生产,又能缓解干旱状况。

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灾害危机意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参与到节约用水行动中,起到主体防旱抗旱的作用。

,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普及高效节水技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淋浴:如果您关掉龙头擦香皂,洗一次澡可节水60kg;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利用使用过的“脏水”;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纸擦除,再洗涤,可节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