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比较异同法

合集下载

第四课_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

第四课_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

在地方,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和建立对地方 官的监察机制,而宋太祖则是将地方的精兵、财权、 行政权都收归中央。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杯酒释兵权 2、收精兵 ——精锐集于禁军,一半驻京师 ——禁军统领权分别划归 “三衙”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3、削实权 ——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军权、财权 ——派文臣做知州,各州设通判 4、制钱谷 ——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收归中央
消极方面: 你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政治体制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 不可偏废,否则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造成负面 影响。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何特点?
A、从控制兵权入手;
B、通过分权的方法来实现集权;
C、“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内外相制”;
D、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唐宋最高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官制方面采取 的措施有何异同? 同: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贾 谊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 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前154年,吴王刘 濞借口 “清君侧”, 串通其他六王发动叛 乱,史称 “七国之 乱”。 景帝决心平叛, 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 军窦婴率军,以轻兵 断绝叛军粮道,三个 月后平定叛乱。
汉景帝刘启
返回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①建立中朝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白居易《长恨歌》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宋 太 祖 赵 匡 胤

道德与法治《买东西的学问》教案+练习(附答案)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买东西的学问》教案+练习(附答案)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案+练习(附答案)第四课买东西的学问教学设计第四课《买东西的学问》同步练习学习目标:1、掌握购物技巧;2、培养良好购物习惯,做文明消费者;3、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点:掌握购物技巧,培养良好购物习惯学习难点: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习准备: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消费者保护方法的资料我会做:一、填空题:1、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一般都有()、()、()等内容。

2、购买食品时,要记得看()和(),尽量购买绿色、天然的产品。

3、购买物品,接受服务时,一定要()。

4、购物时需要()。

5、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我们要()。

6、()是国家管理财政、征收税款的重要工具。

二、判断题:1、买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零食,便宜实用。

()2、商家说不要发票给你算便宜点。

()3、商家要求搜查你的身体或背包,你拒绝。

()4、小明买东西时要拆包装看了再决定买不买。

()5、商家对东东说,不报销的东西可以不开发票。

()三、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A.12345B.12315C.125802、新买的水彩笔没水了,你应该()A.自认倒霉B.买新的C.要求超市退换3、下列哪些购物行为是文明的()A.买水果时用手乱捏B..轻拿轻放C.试用多个商品不放回原位4、网购时不应该()A.货比三家B.参考顾客评价C.哪个最便宜就买哪个5、《》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

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知识产权法四、简答题1、购买商品时,要注意产品有无哪些内容?2、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该怎么办?3、商家是否有权搜查顾客的身体或背包?为什么?附:第四课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2.生产日期和保质期3.索要发票4.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5.有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6.发票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B2.C3.B4.C5.A四、简答:1、要注意产品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商标、生产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有效期。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课《一着惊海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本单元课文都是典范的新闻作品,都秉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不仅能够体现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在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且自身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鲜明的风格特征。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报道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首次成功着舰,叙述详尽,描写生动,既有全球视野,又有历史维度,充分体现了通讯的特长。

学情分析:面对八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和学习兴趣较七年级都有一定的提升。

这个单元的学习需要学生利用课文的旁批、注释、补白这些教学资料的补充来完成活动任务。

八年级学生在活动方面一定更具有自主性。

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

2.在快速阅读中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在大声诵读中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中的情感。

3.感受舰载机着舰时激动人心的情景,感受我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教学重点:1. 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2. 掌握通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通讯的兴趣,提高阅读通讯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把握文章内容,品味语言,体会文中情感。

2. 体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激情。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2012年9月25日上午,辽宁舰经过十次试航,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中国终于有了第一艘自己的航空母舰。

但是,对于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辽宁舰来说,如果不能实现舰载机顺利起降,它就还不能称为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繁星批注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课繁星批注

《繁星》课堂笔记一、生字生词:1.繁fán:繁多、繁华。

2.星xīng:星星、星球。

3.幕mù:夜幕、开幕。

4.绚xuàn:绚丽、绚烂。

5.辉huī:光辉、辉煌。

6.暇xiá:闲暇、无暇。

7.资zī:资源、资质。

8.隶lì:隶属、附属。

9.够gòu:足够、够用。

10.豫yù:犹豫、豫章。

二、多音字:1.模mó(模拟)—mú(模样)2.数shǔ(数一数)—shù(数学)—shuò(数见不鲜)3.降jiàng(降落)—xiáng(投降)4.种zhǒng(种子)—zhòng(种地)5.便pián(便宜)—biàn(方便)6.参cān(参加)—shēn(人参)7.强qiáng(强大)—qiǎng(勉强)—jiàng(倔强)8.难nán(困难)—nàn(灾难)9.恶è(恶毒)—wù(可恶)— 1 —10.兴xīng(兴奋)—xìng(兴趣)三、近义词:1.繁星—明星2.降落—降下3.陪伴—伴随4.渐渐—逐渐5.疑惑—怀疑6.欢喜—快乐7.期待—等待8.朦胧—模糊9.凶狠—凶恶10.唯一—仅有四、反义词:1.繁星—孤星2.降临—升起3.柔软—坚硬4.朦胧—清晰5.熟悉—陌生6.安全—危险7.温暖—寒冷8.怀疑—相信9.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2 —五、词语解释:1.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2.降落:从空中落下。

3.陪伴:陪伴着,伴随。

4.朦胧:模糊不清。

5.疑惑:心里不明白,困惑。

6.欢喜:快乐,高兴。

7.期待:期望、等待。

8.凶狠:凶恶狠毒。

9.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六、句子解析:1.“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泪水比作萤火虫,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为思念而产生的幻觉。

一年级上册第四课四季教学反思评课稿一等奖

一年级上册第四课四季教学反思评课稿一等奖
教学设计合理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 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如角 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实施情况
课堂氛围活跃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 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发 言、讨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
围。
教学方法多样
教师采用了讲解、示范、讨论、 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四季的
整合校外资源
积极与家庭、社区等合作,共享四季相关的教学资源,如邀请专 家讲座、组织校外实践活动等。
利用信息技术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等,拓展 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提升教学效果。
06
CHAPTER
总结与反思
本次四季教学的得失总结

教学目标明确:本次四季教学紧扣课程目标,围绕四季变化展开,使学生掌握了四 季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关知识。
学生主体地位突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课后作业与辅导
作业设计合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适量的课后作业,既巩固了课堂 所学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作业批改及时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及时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和不 足,并给予了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 地了解四季的变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次四季教学的得失总结
• 课堂氛围活跃: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次四季教学的得失总结

七年级美术人美版下册课件-第4课-色彩的对比

七年级美术人美版下册课件-第4课-色彩的对比
风格定位
根据主题和个人喜好,确定创作 风格,如抽象、写实、装饰等, 以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选择合适的色彩组合
对比色选择
选取具有强烈对比效果的色彩组合,如红与绿、黄与紫等,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
色彩搭配
运用色彩的明度、纯度和冷暖等特性,进行合理搭配,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 空间感。
创作过程展示与技巧分享
不同饱和度的色彩对比可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如高饱和度色彩 与低饱和度色彩的对比能够突出主题,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应用领域
饱和度对比在平面设计、服装搭配、网页设计等领域广泛应用,能够 营造出不同的视觉风格和氛围。
04 创意实践:运用 色彩对比进行创 作
确定主题和风格
主题选择
选择与色彩对比相关的主题,如 “四季变换”、“情感表达”等 ,使创作更具针对性和表现力。
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可 以称为色彩的亮度或深浅 度。
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度或饱和度 ,表示色彩中所含彩色成 分与消色成分(黑、白、 灰)的比例。
色彩分类与特性
无彩色系
指黑、白、灰等消色,没有色相和纯 度,只有明度变化。
冷暖色
根据人的心理感受,色彩可分为冷色 和暖色。红、橙、黄等色相给人以温 暖的感觉,称为暖色;蓝、绿、紫等 色相给人以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
优秀作品欣赏
《星空》
通过深蓝色背景和白色、黄色星星的强烈对比,表现出浩瀚宇宙 的神秘和浪漫。
《春日》
运用绿色、粉色、白色等明亮色彩,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和温暖。
《秋韵》
以黄色、橙色、红色等暖色调为主,表现出秋天的丰收和温馨。
评价标准和指标设定
色彩运用
是否恰当运用色彩对比,如冷暖对比、明暗对比 等,营造出作品所需的氛围和情感。

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课堂笔记第四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课堂笔记第四课

课题:《诗歌的节奏美》一、节奏美的概念节奏美是指诗歌中具有特定的韵律和节奏感,通过诗歌的音韵和韵律来表现诗歌的美感。

而这种美感是由诗歌的语言、音韵和韵律共同呈现的。

二、节奏美的表现1. 语言的运用诗歌中的文字要求精炼、凝练,同时要求意境深远、富有表现力。

这样的语言运用能够为诗歌赋予节奏美的基础。

2. 音韵的呈现诗歌中常常运用押韵、对仗等手法,从而增加了诗歌的音韵美感,使得诗歌听起来更加动听。

3. 韵律的塑造诗歌的节奏感主要来源于诗句的排列组合和重复节奏,通过韵律的塑造,增加了诗歌的动感和韵律感。

三、节奏美的影响节奏美不仅能够增加诗歌的美感,更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它能够给人以愉悦的听觉享受,同时能够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四、课堂实践1.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诗歌,让学生朗读,并问学生觉得哪些地方最具有节奏美。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语言、音韵和韵律,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歌的节奏美。

3.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模仿优美的诗歌,写出自己的诗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五、总结诗歌的节奏美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它通过语言、音韵和韵律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了更多的美感和感染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歌节奏美的感知能力,从而对诗歌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六、诗歌的节奏美对学生的启发诗歌的节奏美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更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产生积极的启发作用。

1. 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诗歌的节奏美要求语言的精练、凝练,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学生在欣赏和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优美度。

2. 对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欣赏优美的诗歌,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敏感性。

在欣赏优美的语言、音韵和韵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欣赏美,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美的存在和体验。

3. 对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诗歌的节奏美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愉悦,更能够启发学生对情感的表达。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质教案(统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质教案(统编)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中的第四课,是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扩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主要讲述了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通过讲解和探究使学生明白日本进行改革的必然性,以及日本因为封建残余的影响而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教学目标1.知道明治维新的背景及主要措施,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及其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深远影响。

2.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开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1.明治维新的背景。

2.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西乡隆盛肖像图》教师:毛泽东曾经创作过一首诗,这首诗的名称叫《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这首诗的内容是“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全诗毛泽东仅改动一字。

那么,西乡隆盛是谁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大屏幕来了解一下。

教师:他作为一名武士,参加了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

这两件事具体是怎样的呢?他们对日本历史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一起探索答案吧!(设计意图)由毛泽东诗词导入,加上一个字改动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教师也可使用“日本明治维新”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幕府时代的日本展示图片《明治维新前日本封建等级制度图示》教师:大家通过图示和课本内容,看一下,当时日本的政治权利掌握在谁手中?各阶级之间是否有矛盾?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2.天皇没有实权,政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掌握政权。

惠州市第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4课时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导学案 新人教版

惠州市第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4课时 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4课时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作,探究新知。

(20分钟)吗?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位置关系?①长方形:对边平行且长度相等,邻边互相垂直;②正方形:对边平行,邻边互相垂直且四条边长度相等。

(2)要想规范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好办法吗?师生共同明确:画垂线可以帮助我们规范地画出学过的几何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2.教学长方形的画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4)(1)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怎么画一个长方形?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学生自由交流。

(2)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小组交流画法。

(3)指导运用画垂线的方法尝试画长方形,互相检验所画长方形是否规范。

(4)多媒体课件演示画长方形。

(5)引导学生逐步用规范的语言归纳长方形的画法:先画出一条线段,然后用画垂线的方法画出另外两条垂直线段,最后画平行的线段。

(6)正方形的画法和长方形的画法大致相同,只是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相等,所以在画正方形时,长和宽大小相等即为正方形,因此在这里不做详细讲解。

交流。

(2)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2.(1)学生在交流中得出:需要借助刻度尺画线段,利用画垂线的方法用三角尺画长方形、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

(2)交流中理解:要先画其中的一条线段,然后再画垂直的线段,最后画平行的线段。

(3)独立画出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

同桌间互相检查。

(4)认真观察并与自己的画法对比,在反思中规范自己的画法。

(5)学生在小结中理解,巩固长方形的画法。

(6)学生自己总结正方形的画法。

答案:3.在一个长方形里截取最大的正方形,只能截取一个吗?为什么?答案:不是,在长方形里截取最大的正方形,要看长是宽的几倍。

是几倍就能截取几个。

4.过顶点A作三角形的垂线段。

答案:三、巩固练习。

(11分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相互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钟)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4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1.互相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 (共26张PP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 (共26张PPT)
的狂潮
顽固派掌握 国家实权, 力量强大
倒幕运动成功,建立“明治”政府
三、明治维新 1、开始 时间: 1868年
2、领导者: 明治天皇
3、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
相关史事 1868年3月,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内容包括: 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使人心倦怠; 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 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868年明治维新 从封建社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
国家
日本 明治维新
国际环境 改革阻力
列强对日本的 幕府统治在改 侵略尚不深入 革前已被推翻
群众基础
重视、利用人民力 量,社会基础坚实
领导力 量
倒幕派掌 握实权
中国 帝国主义掀 戊戌变法 起瓜分中国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积极: 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 1)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64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化改新
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②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③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材料3:正是由于武士出身的军阀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明治 政府实施的资产阶级改革并没能彻底得到实施,而使其朝着 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强化军部势力的方向发展。其结果是 ,日本资本主义带上了好战的性质……以“征韩论”为基本 “国策”,踏出了对外侵略的第一步。

高一历史第四课笔记

高一历史第四课笔记

高一历史第四课笔记高一历史第四课笔记: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起源很早,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饮食与工具的发现中,就可以看到中国祖先从事农业生产的痕迹。

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原始农业时期:主要以狩猎采集为主,逐渐进入固定居住与农耕阶段。

这一阶段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农作物以小麦、稻米、豆类为主。

2.奴隶社会时期:秦汉时期,中国农业进入奴隶社会时期,私有制逐渐形成,土地的集中与兼并也逐渐普遍。

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发展,例如初步使用牛、马等畜力。

3.封建社会时期:隋唐时期,中国农业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土地所有制更加集中,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

陂塘灌溉、水力磨坊等先进的灌溉和磨粉工具的使用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由于农业生产占据了绝大部分人口,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

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都以农业为中心展开。

2.农业生产劳动密集:古代农业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农民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耕种、种植、收割及其他与农作物相关的工作。

农村劳动力的充沛使得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能够维持发展。

3.种植农作物以粮食为主: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例如小麦、稻米、玉米等,因为农民的主要任务是供应社会的粮食需求。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也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工业从简单的生产方式逐渐发展为复杂的产业体系,起初主要依靠家庭生产,后来形成了以手工业为核心的城市经济。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原始手工业时期:主要以石器制作、纺织、陶器制作等为主。

这一时期的手工业主要依靠家庭生产,劳动力主要来自家庭成员,没有形成全面的分工制度。

2.奴隶社会时期: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发展,奴隶制度的出现使得手工业逐渐从家庭生产向独立的手工业工厂过渡。

例如,铁器制作、食盐制造、纺织等行业得到了发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乡愁》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乡愁》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乡愁》优秀教案4 乡愁教学目标1.诵读这首诗,体会其回环往复的节奏。

2.理解托物寄情的写法和巧妙的构思。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深沉的爱国情怀,感受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2.难点: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来理解、体会“乡愁”,并能迁移模仿,掌握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乡愁又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弥新的主题。

许多诗人都曾表达过思乡之情。

如: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种情感演变成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隔千年,历久弥坚。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看他是怎样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2017),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

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1949年离开大陆,移居台湾,已出版多部诗集、散文集、评论集和译著集,涉猎广泛,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

代表作品有诗集《白玉苦瓜》、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的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散文善于利用音律与节奏来做文章,或跌宕起伏,或流畅自然,或宛转缠绵。

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2.写作背景由于政治问题,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常年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

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这首诗就是后来被海内外游子广为传唱的《乡愁》。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学历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学历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学历案【课题与课时】《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了解古代劳作工具的改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劳作方式的变化,知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原理。

分析战国时期、清中后期生产工具对社会的不同影响,理解生产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

2.时空观念:梳理古代东西方生产工具发展历程,理清时空脉络,形成宏观历史视野,培养历史时空观念。

3.家国情怀: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培养创新意识,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评价任务】内容工具的变化(农业、手工业)劳动方式的发展情境借助战国铁犁铧、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制农具、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铲以及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蜀锦提花机模型等历史资料创设学习情境,在具体的文献之中探寻古代生产工具的演变。

通过对河南安阳殷墟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河北曲阳定窑作坊遗址的分析来创设学习情境,通过问题探究加深对劳作方式发展的认识。

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生产工具、劳作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农耕工具变化的特点和影响,中国古代劳作方式的演变。

任务1、历史概念理解:刀耕火种、铁力牛耕、范、集体劳作、庄园。

2、从唯物史观角度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关系的角度,认识生产方式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培养创新意识,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

学生目标达成所需要的表现课前:1、搜集梳理生产工具的相关内容,并进行分类整理,比较异同点。

2、通览教材,标划出本课相关史实,尝试提出自己的某些困惑。

3、借助学历案对课堂探究问题进行初步自主探究。

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卡的展示,以及对学习任务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并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

课后:独立完成课后检测,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反思学习,进一步进行拓展学习。

小学作文-4.第四课 比较异同法

小学作文-4.第四课   比较异同法

第四课比较异同法虚实变写法:是指把一组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的文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分析各个文题所偏重的意思,从而把握住每个题目的中心,确定选材和写作内容的审题方法。

一、一件趣事暑假里的一天上午,我很快地做好了作业,觉得十分闷热,便打开电扇,懒洋洋地看起《儿童画报》来。

看着看着,我被一篇《用手套做企鹅》的文章吸引住了。

我越看越喜欢,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照着文中所说做一个。

于是,我找来旧手套、棉花、针线、剪刀和彩笔,照着做起来。

我先把手套剪成企鹅的外形,再用针线把边缝上,只留下一个小口子用来塞棉花。

我小心地把手套里子翻出来,再往里面塞棉花。

我一面塞,一面想:这个小企鹅做好后,不知多漂亮呢……我正在想着,突然,“叭”的一声,哎呀,糟了,棉花太多,把线给崩开了。

没办法,我只好重做。

这回有了经验,我再塞棉花时,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把棉花往里塞,一边塞一边用手压。

可是,不管怎么压,企鹅的肚子还是鼓鼓的。

哎,棉花塞得太多了,抽一些出来吧,又太瘪了。

我有点不高兴,但转头一想,做不成小企鹅做一只黄小鸭也好啊!于是我拿起水彩笔,把小鸭子涂成黄色,又给它点上了红眼睛。

我左看看,右看看,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哦,原来少了嘴巴和翅膀。

我赶紧找来碎布片儿,剪成一个圆形,缝在前面做鸭嘴。

又剪了手套的两个拇指,塞上棉花,缝在身体两侧。

这样,小鸭子就长出了一双翅膀。

我用红笔在它身上点了几个点儿,还用一根红绳系在它脖子上。

嘿!这一下,小鸭神气活现了。

我把它放在组合柜上最显眼的地方,心想:妈妈准猜不出是我做的,一定会以为是买的呢!二、一件小事生活就像一个五颜六色的万花筒,里面珍藏了许多事情:高兴的事,悲伤的事,生气的事,有好多事我都记不清了,但有一件小事我还深深地记着。

那时,我上三年级,某一天早上,我慢慢吞吞地走进热气腾腾地厨房,见妈妈正在砸蒜,不禁来了劲儿:“妈妈,让我来吧!我能行!”说罢,便接过妈妈手中的槌子,砸了下去,可是那蒜竟从钵子里蹦到别处去了,真捣蛋!我把蒜重新放到钵子里,瞄准了刚才那毫发无损的蒜,用力砸下去,可谁料到那蒜还是蹦了出去,真气人!我有些气急败坏了,于是把蒜重新放回去后,对着钵子乱砸起来,嘿嘿,这下该砸到了吧!然而,砸了半天,蒜还是毫发无损,在钵子里欢快地转着圈儿,仿佛在嘲笑我:“哈哈,砸不到我,砸不到我……”妈妈见我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拍着我的肩膀说:“砸蒜前要把蒜拍扁,要不然就会因为太光滑,砸不到蒜的。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课文批注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课文批注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课文批注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四课是一篇名为《白鹅》的课文,作者是丰子恺。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批注:
1. 主题概括: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白鹅的高傲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 语言特点:
•修辞手法:文章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

◦动词运用:作者通过精准的动词描述,如“伸长了头颈”、“从容地走”、“大踏步”,生动地展现了白鹅的特点。

◦叠词和反复:使用如“厉声叫嚣”、“引吭大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等叠词和反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形象感。

3. 结构分析:
•层次分明:文章从白鹅的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对白鹅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使文章结构完整。

4. 内容解读:
•细节描写:作者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如“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样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对白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情感表达:通过对白鹅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5. 文学价值: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写动物的佳作,也展现了作者丰子恺的文学造诣和审美情趣,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通过以上批注,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和特点,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历代变法和改革的主要内容、背景、过程及影响,特别是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等。
难点:分析历代变法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综合影响,以及从多角度进行深入剖析。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如文献查阅、史料分析、历史比较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商鞅变法:详细讲解商鞅变法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分析商鞅变法的成功与不足。
2.王安石变法:介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及其对宋代社会的影响,对比商鞅变法,分析两次变法的异同。
3.张居正改革:阐述张居正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成效及历史意义,探讨其在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设计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图片、史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代变法和改革的尊重和敬畏之心,认识到改革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学习历代变法和改革,认识到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提供改进建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历代变法和改革的主要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表达对历代变法和改革的认识。
3.教师强调历代变法和改革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针对以上学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解读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能力;四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

第四课 比较异同法

第四课    比较异同法

大家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 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一定要抓住关键字,找出题旨,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注意把事情写具体,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
此处可搜集一些课堂的图片或视频, 引导学生举亲身经历。
字词的顺序不 同,表达的效果也 不同。
《一件趣事》 1、比较两个题目,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 《一件小事》
怎样才能找出类似题 目之间的不同点呢?要依
题目而定
《一堂有趣的课》 《一堂难熬的课》 《一堂有意义的课》
《一堂难忘的课》
同:一堂课 异:题旨不同
事情的趣味性强,好笑
非常郁闷,觉得时间很长 对自己或他人有益 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课堂再现
要求:生认真观察在场人员的动作 、神态,以及
自己的心理活动变化;
• 请在此添加找名人的图片
















找茬小游戏
找出两幅画不同的地方
明确:对于具体事物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眼、耳、口、鼻、 舌来感知得出结论。而对于作文题目我们必须用心去品尝、去 观察、用心聆听,触摸,从中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
不同 相同
我们把一组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的文题放在 一起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分析 各个文题所偏重的意思,从而把握住每个题目的 中心,确定选材和写作内容的审题方法称为比较 异同法。
相同点:写一堂课 不同点:侧重点不同
四川人:怕不辣
《一件趣事》:有趣 《一件小事》:不起人
对他人或公众有益的事
《一件难忘的事》
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 此处添加关于文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人带来快乐,有趣味性; 《一堂难熬的课》 难熬:时间过得慢,不好渡过

4.第四课 比较异同法第四课 比较异同法

4.第四课 比较异同法第四课   比较异同法

第四课比较异同法教学内容:审题第四法——比较异同法:行文方法——活用素材法教学目的:1、通过游戏让学生会辨别事物的细微差别,理解比较异同法;2、通过一组题目引导学生会分析比较不同题目,找出细微差别。

3、引导生由感而发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4、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激发生生活中应做一个细心人。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不同题目,找出细微差别。

教学难点:如何比较题目的异同,找出题目的侧重点,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教具:两片树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见第二课评讲课)第二课时一、游戏天地【提示:此处游戏可更换,也可用多媒体出示找茬图片】1、游戏要求:出示两片树叶,让生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分成两组,相互传递树叶并观察(看、摸、闻······),看哪组观察得细致3、生派代表发言,师归纳总结相同点和不同点(颜色、形状、茎、味道、有无缺陷······)4、明确:对于具体事物的辨别可以借组于口、鼻、耳、手、眼的感官而知道,对于作文题目呢?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去聆听、去触摸。

二、导入新知1、明确概念:我们在写作文时,也会遇到有些题目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一个字或一个词的变换,全然改变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思维角度,我们面对这种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的文题时,应比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分析各个文题所偏重的意思,从而把握住每个题目的中心,确定材料和写作内容的方法,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四种审题方法——比较异同法。

2、解释字意:比较异同法不同相同3、出示题目【找所学课文中相似的文章做比较,加深对技法的理解】例如:《鹅》和《白公鹅》,生叙述内容,并比较异同。

三、具体讲解(目的:加强对技法的学习)1、出示题目《一堂有趣的课》、《一堂难熬的课》、《一堂有意义的课》、《一堂难忘的课》2、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写一堂课不同点:侧重点不同:有趣:能给人带来快乐,有趣味性;难熬:时间过得慢,不好度过有意义:对人有益或受启发难忘: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关键是让生理解每个题目并分析每个题目的侧重点,生述师总结】3、课堂再现(游戏:找名人)【提示: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有时学生不易展开,此游戏即可为生提供素材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教具:盒子、石头、钉子、镜子(石头、钉子、镜子放在盒子中,让生观察并揭秘)要求:生认真观察在场人员的动作、神态,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变化4、请生口述游戏内容【关键引导生将过程叙述完整、细致】例如:我们先做了什么?同学们上台时有什么表现?你是怎么想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在场的其他同学又有什么表现?······5、师生共同总结行文思路:开头点题——游戏过程——结尾总结全文6、提问:如果把我们这堂课写到作文当中,可以选择上面哪个作文题目?【提示:这时生的答案肯定是不同的,师要针对性引导,关键是让生抓住场面描写】例如:生答《一堂有趣的课》应该着重引导抓住有趣的场面描写;《一堂有意义的课》应该着重引导生将体现有意义的部分详细描写,并在文中点出意义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分析 各个文题所偏重的意思,从而把握住每个题目的 中心,确定选材和写作内容的审题方法称为比较 异同法。
怎样才能找出类似题 目之间的不同点呢?要依 题目而定
《一堂有趣的课》
事情的趣味性强,好笑
非常郁闷,觉得时间很长 对自己或他人有益 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一堂难熬的课》
在 快 乐 中 学 会 作 文
在 作 文 中 享 受 快 乐
找茬小游戏
找出两幅画不同的地方
明确:对于具体事物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眼、耳、口、鼻、 舌来感知得出结论。而对于作文题目我们必须用心去品尝、去 观察、用心聆听,触摸,从中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
不同 相同
我们把一组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的文题放在
提示: 一堂课是老师面对全班同学讲的,要通过场面 描写来体现。除了写老师和自己以外,还应对其他 同学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把一堂课写的既生动又丰 富。
大家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 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一定要抓住关键字,找出题旨,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注意把事情写具体,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
《一件趣事》:有趣
《一件小事 引导学生举亲身经历。
字词的顺序不 同,表达的效果也 不同。
《一件趣事》 1、比较两个题目,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 《一件小事》
2、仔细读文章,体会文章分别记叙了一件 什么事? 3、分别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 果,哪部分是详写, 哪部分是略写。 4、 分别找出描绘人物动作、神态、心理 活动的词句。
怎样才能找出类似题目之 间的不同点呢?要依题目 而定
《一件有趣的事》
事情的趣味性强,好笑的
《一件后悔的事》 《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件难忘的事》
做错了,不该做的,后悔
对他人或公众有益的事
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 此处添加关于文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比较异同法
不同 相同
《一堂有趣的课》 有趣:能给人带来快乐,有趣味性; 《一堂难熬的课》 难熬:时间过得慢,不好渡过 《一堂有意义的课》有意义:对人有益或启发 《一堂难忘的课》 难忘: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相同点:写一堂课 不同点:侧重点不同 江西人:不怕辣 湖南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
《一堂有意义的课》 《一堂难忘的课》
同:一堂课 异:题旨不同
课堂再现
要求:生认真观察在场人员的动作 、神态,以及
自己的心理活动变化;
• 请在此添加找名人的图片
1、
《一堂难忘的课》
2、
3、
对于同一则材料,可以经过适当处理, 灵活运用于各种文体和主题中
老师---动作、语言、神态 我---动作、语言、心理 同学们---动作、语言、神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