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三单元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练习题一、单选题(注释)1、2013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
在这些杰出人物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社会主义道德新要求是中华民族一直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B.不同时期的道德要求既有一定的传承性又有一定的时代性C.不同时期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典范具有完全相同的道德标准D.思想道德总是超越一定时代并被时代赋予全新的广博内涵2、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参与到公益事业中,这种平民公益被称为“微公益”微公益行动虽小,但倡导的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却释放出无穷大的正能量.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杜绝落后文化对人侵蚀②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③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④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中学生徐砺寒骑车不慎刮蹭到路边汽车,选择等待车主并留下致歉纸条。
该举动体现的精神A.能引领社会文明风尚B.能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修养C.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D.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4、《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的倡议》提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群众性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②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③有利于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节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十年。
过去十年间,该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因此该节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此项活动开展的意义在于①发挥道德模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榜样作用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③弘扬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④传递正能量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某电视台热衷炒作,为低俗言论提供舞台,放大丑恶现象,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孟丽复习:回忆文化创新的意义——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导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多少呢?让我们把探索的目光拉回到5000年前,我们一起来体味华夏5000年来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说到古代文明,人们就会自然想起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我们中华文明有怎样的特色呢?他与其他三大文明古国间有什么不同呢?一、古代辉煌的历程◇课堂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溯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
◇探究提示:图中的古巴比伦城遗址和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发源于古代的古巴比论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这些古代文明由于外族入侵相继衰落、中断、湮灭;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过渡: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只有中华文化流传至今,说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课堂探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够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你能为这个结论作出进一扫证吗?◇探究提示: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神舟”五号我人飞船成功发射。
在环绕球14圈后,于16日6时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成人航天术的国家。
人航天技术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巨型航天工程,我国航天事业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它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都是由我国创造的。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得以实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创造力和自强不息的风貌,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能创造辉煌过去,也一定能创造辉煌未来。
◇点拨:“文化名人”介绍我国儒学宗师孔子的生平,主要评析他对中华文化的重要影响。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过渡:我们说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有什么凭证?源远流长有什么见证?(为什么说我们的文化是古代传下来的?)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1)汉字过渡:汉字是从哪里来的?——社会实践汉字的发展过程——甲骨文、金文、撰文、隶书、楷体、草书、行书。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一、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文化历史的悠久与一脉相传体现文化的源远流长(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即规模大、存留丰(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二(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①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独特性体现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中华文化中的文艺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艺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艺,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试题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2013年9月,“2013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在山东济宁曲阜孔庙大成殿隆重举行。
据此回答1~2题。
1.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包容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地域性2.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3.“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一曲《龙文》打动人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更有涌动着的连绵不绝的中华文化血脉和融入其中的民族情感。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4.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
这说明()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③中华文化具有共性④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5.在不同情境下发展的中国海峡两岸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是都以同根同祖同文的亲情为纽带,存在着割舍不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如两岸人民通用闽南语、共同供奉妈祖等。
这表明() A.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B.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C.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6.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这句话强调()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B.国家要发展,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D.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7、一段时间以来,南海、钓鱼岛局势紧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④中华文化的地域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的话强调了()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C.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D.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③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表现在①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学科网③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④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5. 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差异性B.民族性C.地域性D.包容性6.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和的特点A.广泛性先进性B.专业性先进性C.实用性整体性D.先进性整体性7.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有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③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表现在中华文化的力量上④中华民族精神,只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A.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当今,我国的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日渐冷清,而热衷于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的中国人迅速增加,其中不乏众多中学生的身影。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重点知识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默写内容1、我们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哪个时期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逐渐形成了雏形?(答:春秋战国)3、哪个时期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答:秦)4、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是什么?(答:史书典籍)5、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答:实用性和整体性)6、什么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7、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化的载体是什么?(答:文字)8、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答: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10、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默写1、文化市场为什么会出现令人忧虑的现象?(答: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2、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特点?(答: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3、什么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4、腐朽文化举例?(答: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色情文化等。
)5、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6、先进文化的内涵?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答: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答: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10、怎么样加强文化建设?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11、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培育“四有”公民;②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重点知识知识默写清单(前三单元)
(1)特点:
(2)作用:
(3):正确态度:
7.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8.文化创新的意义(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
9.文化创新的途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0.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见证或体现
11.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含义加意义)
1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3.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怎么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重点知识知识默写清单(前三单元)
1.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
(2)文化对个人:
2.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作用(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措施(怎么样尊重、对待文化的交流?)
5.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推进中外文化交流?)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结构图 和知识点总结
汉字
见证
源远流长史书典籍
历程近代:衰微
现在:再创新辉煌(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华古代:辉煌历程
文化原因:包容性
文学艺术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科学技术
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关系?
是什么?革命时期:延安精神、长征精神……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点)
(2)中华名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重点)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特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3、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重点)
近五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试题精选专题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近5年高考试题精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1.(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
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的精神追求。
这印证了: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③④2.(2016江苏单科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这说明文化具有: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强大的包容性3.(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29)图12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A.A.①③①③①③B. B.①④①④C. C.②③②③D.②④ 4.(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30)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A.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5.(2015年广东文综政治31)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6.(2015年海南政治16)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小结: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 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例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 的挖掘和保护。这是因为 ( C ) A.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C.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D.中华文化由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成 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保留着本民
族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 各自的特色,“融合”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错误。
【例2】(2009·广东文基)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
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
的民族精神是
()
A.善良朴实 C.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 D.艰苦朴素
解析 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
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 以赴之,百折而不挠”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具 体表现,故选C。B项与题意不符。A、D项本身不属 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答案 C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
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
⑴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
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 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
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 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突出表现: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 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⑴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
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 的主题。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练习
2014-2015江苏省大港中学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检测2015.1.28一、选择题1.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
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美国财政部造币和印钞局,连续12年发行祝贺中国春节的十二生肖主题“吉利钱”。
2012年底限量发行的农历蛇年“吉利钱”一美元纸币,在辞旧迎新之际向全球送上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祝福。
这主要表明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C.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 D.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
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5.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 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6.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人教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 古代辉煌的历程2 源远流长的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1)不能把文字等同于汉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字指人类所有的文明,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二者是包含关系。
(2)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有其合理性。
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剖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
2.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剖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剖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4.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甲骨文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剖析: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易混点一:混淆汉字和民族节日的相关知识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矫正训练1]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
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教案
(2)史书典籍。
①意义: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检测案
课堂检测
见《金太阳导学案》知识梳理填空题
作业布置
《金太阳导学案》课程达标检测
反思案
课后反思
组长签字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题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课型
新课
框题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时
第2课时
2、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结合中华文化独特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联系实际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二)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识记:文字的作用、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是文字和史书典籍;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理解: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临沂市连续举办了九届书圣文化节,建设了一批书法主题文化设施,挂牌了一批书法学校,拥有各类书法团体和书法艺术教育机构千余家,在全国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临沂书法文化现象。
下列关于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书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多姿多彩的书法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④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第四次修纂工作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
国家重视史书典籍的修纂工作是因为()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②史书典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③史书典籍记载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
旨趣大异的两部经典,却成了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
这说明中华文化()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就是儒道文化4.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
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文化生活复习第三单元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高考考点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灿烂的中华文化
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⑵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⑶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⑴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⑶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考点分布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它具体 内容又因时而变。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 之中。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 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这是以鼓励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易错点
6.改革创新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抵 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 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也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 化成果, 8.中华民族精神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正确)
弘扬和培 中华民族精 山东Ⅱ 福建卷 江苏 2013四川卷Ⅰ 育民族精 神基本内涵 、 北京40(3 27Ⅰ. 22Ⅰ天 神 核心 民族精 )Ⅱ 津) (1) 神的时代特 2010江苏 Ⅱ 征 23. Ⅰ 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的 途径和意义
知识串联
全面认识时代精神
知识角度
传统文化的 相对稳定性
具体内容
提升能力
(2011年北京卷)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须以民族的进 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 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 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 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 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 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 ( 1)中华民族精神。 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 ( 2)中华名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名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 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 ( 3)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 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 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 作用。 量源泉。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笔记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A.文字的作用: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③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B.汉字的作用(中华各民族通用的文字) ②传承中华文明; 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①特点:我国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 ②重要性: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二)历程1、古代——辉煌:2、近代——衰微⎩⎨⎧文明的冲击;②外因:西方现代工业日趋没落;①内因:中国封建统治 3、现代——创造新辉煌※怎样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①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其发展域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弘扬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中华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深邃。
(一)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强调的是中华文化不同的内容)(1).文学艺术a.特点:①辉煌悠久的历史; ②丰富绚丽的内涵; ③鲜明独特的风格;(2).科学技术a.特点: ①实用性;b.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c.意义:①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②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生动体现;2、强调的是不同地域的文化)(1).成因:①自然条件千差万别;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2).各区域文化的关系:①相互交流、借鉴、吸收;3)(1).主要表现:①雕刻艺术②文字及民族文学(2).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③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一)1、是什么:①源远流长(侧重发展历程)②博大精深(侧重成就和魅力)2、为什么:因为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1).内涵:①求同存异,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②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关系中交流;和对其他文化的理解;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②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③中华文化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考点二中华民族精神1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中;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2、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必修三文化生活试卷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单元检测(可直接打印来用)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与女娲传说有关,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姓氏,都体现了母系社会的特征。
这体现出()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实践证明,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要做到()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③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
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④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①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②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佛山石湾陶塑艺术,起源于唐朝,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岭南乡土气息,它上承汉代陶塑的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技巧等特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③文化有鲜明的区域性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2012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问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问题1.中华文化走过的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的表现2.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原因1)政治经济原因:经济是基础,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纵观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繁荣时期无不是国家政治稳定、民族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
2)文化原因: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扬,也是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的重要原因。
3)中华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在这些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在这种兼收并蓄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得到了充实。
4)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升华。
5)国家政策推动,如开放的对外政策和科举制度。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①含义:源远流长是相对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的断代而言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重要标志。
②源远流长的原因:第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第三,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①含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指它形式的丰富多彩,内容的精妙、深刻、厚重,在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独领风骚”,享有极高的声誉,占据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其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博大精深,囊括了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②表现:第一,独特性,中华文化的“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突出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第二,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第三,民族性,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易错诊断及训练易错点1混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两个基本特征【提醒】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上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
矫正练习1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繁荣发展、绵延不断,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
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异彩纷呈易错点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提醒】是汉字,不是文字。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矫正练习2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A.文字B.史书典籍C.汉字D.绘画易错点3错误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地域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提醒】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地域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是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各地域文化或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矫正练习3(2010·广东高考)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
这表明()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易错点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提醒】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扬弃吸收,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矫正练习4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汨罗四中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导学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一)考纲导读(二)自主复习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_________与____________(重点)(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________。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_____________。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___________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__________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为世界所罕有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3)着眼于古代能够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4)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更加壮丽的篇章。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6、7、8组合)(重点):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①_____________(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表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上②_____________(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③______________(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种______________ 的丰富色彩。
3).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
5、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中华文化中的_________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的生动体现。
6、中华文化的区域性:(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_________千差万别,__________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_____、相互_____、相互_____,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点7、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1)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_______(重点)(1)含义:即_______和______。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0、什么的中华民族精神?(重点)以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1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点)(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
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勤劳勇敢: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和_______。
(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12、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在当代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重点)1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重点)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_________,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__________,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_________。
是中华民族_______。
1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重点)(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_____________的必然要求。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_____________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___________的需要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
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5、综合探究: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点)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重要的是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________”的作用。
3)必须继承和发扬_______________。
4)必须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5)必须与弘扬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
(三)自主学习构建知识网络(四)基础练习1.中华文化有着灿烂辉煌的历程,古代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望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时期2.湖南南岳大庙有一独特现象,就是佛教和道教和谐共存。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A.包容性 B.创造性 C.妥协性 D.功利性3.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包容性和独特性 B.注重实际运用 C.展示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D.是包罗万象的4.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各地有不同的风俗,这种风俗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包容性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行走梦想,这极大地振奋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
据此回答5-7题5.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A.中华文化艺术 B.古代的科学技术 C.优秀的文化传统 D.民族精神力量6.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俭节约 D.爱国主义7.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拥护祖国统一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8.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对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的特性 B.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C.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D.各民族的文化存在先进与落后的区别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句话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精神是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热爱和平 D.自强不息10.下列突出表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有①“两弹一星”精神②雷锋精神③西柏坡精神④载人航天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面对当今全球化浪潮,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据此回答11-12题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A.发挥中华优秀文化的“主心骨”的作用 B.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D.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12.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错误的是:A.就是要铸造民族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B.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C.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只是文艺工作者和领导干部的职责13.教育部决定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
对京剧进课堂认识中正确的是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 B.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的文化14.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A.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C.中国不同区域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15.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戏曲和太极拳表演让人耳目一新,中国灿烂文化神奇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性B.区域特征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五)巩固提高1(2011高考安徽卷7)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些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 ①②B.①④C.②③ D ③④2(2011高考福建卷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