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专练

合集下载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主观题训练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主观题训练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材料题训练1、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走向完善并自成体系的独特文化。

20XX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在领略中华饮食之美的同时,又推广了中华饮食文化。

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性特征;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的多样化特征;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的多角度审视……(1)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盛世欢歌,民族和韵。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闭幕式晚会一开始便呈现出了一幅民族大团结的绚丽画卷——由中央民族歌舞团表演的歌舞《我们是一家》拉开了晚会的帷幕。

这首歌由壮、蒙古、回、维吾尔、藏等多民族歌手联合演唱,为之伴舞的,是一群身穿不同民族服装的舞蹈演员,将各民族的绚丽与多姿呈现在了同一个舞台上,向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展现了在祖国大家庭中少数民族昂扬的精神面貌和幸福生活。

假如你是该晚会总导演,请从中华文化角度解读安排这个节目的基本考量。

3、20XX年7月22日是“老西藏精神”提出22周年纪念日。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数代西藏军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

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的辉煌卓著,真实记载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记载了西藏军民共铸“老西藏精神”的英雄壮举。

“老西藏精神”如同火炬,经过几代人的接力传承,已经成为西藏各族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赖以团结奋斗、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更成为驻藏部队戍边卫国、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

(1)“老西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看法。

(原创·复习用)《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必背主观题及答案总结

(原创·复习用)《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必背主观题及答案总结

3、电视台为何举办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 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 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显示了中华民 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④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最大限度超越时空的局限 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扩大中 华文化的影响力 ⑤通过节目来彰显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 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 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征、表现和塑造人生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复习
第六课 主观题命题方向:
1、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材料 2、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 3、为何重视汉字书写 4、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材料 (答三个特征及中华文化的力量)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
腐朽文化:⑴、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 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 等。 ⑵、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 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⑶、态度: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 腐朽文化的原因 ⑴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第八课主观题命题方向
1、如何解决文化生活中的不良现象
2、如何发展大众文化 3、落后与腐朽文化的区别及原因
1、如何对待文化市场令人忧虑的现象? (面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该怎么办?)
国 家 政 府 文 化 企 业
公 民 个 人
1、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奏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 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1、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2、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3、生产人民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大众文化。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 化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科学文化修 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专练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专练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专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姓名:材料: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因乘客刘某错过站与司机发上争吵,进而互殴致使车辆失控坠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此,有学者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但法治意识还没跟上,因此法律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公共安全需要法治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安全需要法治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材料一: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国战略竞争重回国际关系议程的中心位置、大国竞争背后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没有强大的科技创新的实力,在高度全球化分工的格局中,我们只能占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排徊一一这就是新时代我们面对的国际环境的重要特点,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向科枝强国迈进必须跨过的门槛。

(1)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提升新时代科技创新实力的意义。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

近日,天门市举办“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演讲比赛,来自全市各地各单位的25位参赛选手围绕家风家训主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朴实而感人的故事,时而言简意赅、时而娓娓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饱含深情,精彩的演讲赢得一阵阵热烈掌声,让大家感同身受、受益匪浅。

本次比赛是本市推进清廉家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进一步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促进党员干部加强家庭家风建设,以好家风促好作风,为建设美好“五城”、营造天门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良好的家风家训是推进廉政建设、培养务实作风的强大助力,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多植入好的元素,当好反腐倡廉家庭“监督员”和“守门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天门市开展“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演讲比赛的依据。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主观题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主观题

4、①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 明风尚做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2分)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 能力,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2分) 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④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 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分) ⑤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 篇章。(2分)
1、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活动丰富和发展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形式,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4分)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团员的带领下,广州亚运会志 愿者行动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对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 有重要意义。(3分) 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广东省以举办亚运会为平台, 为百姓创造福祉,使奉献和友爱成为普通人的价值观,这是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展现。(3分)
3、①要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以科学的理论 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 品鼓舞人;(2分) 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用其引领社会思潮,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3分)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 设和谐文化,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等社会风尚; (3分) 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树立社 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 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 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分)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汇总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汇总

1、辨析: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1)优秀文化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所以,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但不能因此说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优秀和糟粕之分。

只有参加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活动,才能使人的精神健康向上。

而落后、糟粕的文化活动会腐蚀人的精神,参加此类活动会使人精神空虚、迷茫甚至堕落。

(3)人们参加优秀文化活动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如果只是被动地受强制地参加优秀文化活动,也难以产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

(4)综上所述,上题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2、(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答案】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23日正式公布。

《意见》规定,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弹性安排休假时间。

同时,要求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广东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供旅游休闲等文化产品和服务业的发展;广东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有利于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也体现了旅游文化为经济发展服务,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主观题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主观题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主观题1.《列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

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

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经商游戏。

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家书院旁边。

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

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

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的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

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成为最亮点的节目。

优雅曼妙的舞姿、美轮美奂的造型,让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

张继刚编导对此透露了几点秘密:一是灵感源于云冈石窟,二是主题是关爱,三是进行刻苦训练,四是有团队精神。

根据材料分析舞蹈《千手观音》展现了什么。

3、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简称《纲要》)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某校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学习纲要内容,关注教育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让我们共同参与:◇读纲要国务院制定的《纲要》,全文贯穿“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线,彰显着“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省把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

4、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几个镜头:镜头三:身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哥本哈根会议气候使者,来自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肖欣每天忙于参加各类组织的会议,并将自己在中国内陆地区采集的气候变化物证展示给参会人员。

中国“环保名片”李冰冰也来到了哥本哈根,她给各国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帕。

手帕上画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

《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

《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提示】做题时,要根据材料和设问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取舍,不能一味的照搬模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涉及”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分析问题的主观题【答题要素】相互影响(决定十反作用十相对独立性)十相互交融【具体要点】(1)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影响的。

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十结合材料中经济对文化影响的相关信息。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结合材料中文化对经济影响的相关信息。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十结合材料文化的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发展、或自身具有的传承性等信息。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十结合材料中文化经济化或经济文化化相关信息。

2、如何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类的主观题【答题要素】文化对社会影响(精神力量十文化与经济、政治十文化与综合国力)十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十表现十特点十作用)【具体要点】(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干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5)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6)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7)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国家开展某项文化活动的依据。

【答题要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十表现十特点十作用)【具体要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高考主观题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高考主观题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对人的作用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世界。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 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中华文化特征区别)1.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具有历史性、继承性2.影响(作用):具有双重性(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2、A什么是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

B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是中华民族之。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的必然要求。

文化生活主观题(附答案)教材

文化生活主观题(附答案)教材

文化生活测试(主观题)1.《烈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

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

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游戏。

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家书院旁边。

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

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

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的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

(10分)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3.2012年10月3日的中秋晚会,根据举办地的地方文化特点,晚会落户在有着“月亮故乡”之称的福建福州,主要着力点是月亮文化,千里明月寄相思,自古中华民族就有用月亮来寄托感情的传统。

“天上人间,美轮美奂”是今年中秋晚会舞台效果设计的主题思想,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本届秋晚最大的创新应该是在舞台景观的营造,它给了电视观众足够的视觉享受,让人们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浓厚文化气息。

有人认为:这说明只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文化创新,创造新文化。

你怎样看待这个观点?(12分)4.材料一:下图是几届世博会会徽图材料二: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中,美国馆主题为“拥抱挑战”,俄罗斯馆主题为“新俄罗斯:城市与人”;英国馆主题为“传承经典,铸就未来”。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现象。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练习

《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练习

2014-2015江苏省大港中学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检测2015.1.28一、选择题1. 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

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美国财政部造币和印钞局,连续12年发行祝贺中国春节的十二生肖主题“吉利钱”。

2012年底限量发行的农历蛇年“吉利钱”一美元纸币,在辞旧迎新之际向全球送上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祝福。

这主要表明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C.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 D.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

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5.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 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6.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
• ②.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 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 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 的必然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 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 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8分)
根民族柱交相辉映,更显壮观。
是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精神。无人驾驶飞机、先进的武器装备、 航天科技成果等,彰显着中国人民60年来艰苦创业的辉煌成就和 自主创新精神
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精神。我们从天安门古老建筑群的壮观 场地,从胡锦涛主席穿中山装、坐红旗车、官兵大喊为人民服务 的口号,从毛泽东思想万岁的方阵,到科学发展观方阵,都有所 体现
(3)请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弘扬“阅兵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我核心,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材料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材料
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材料
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 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④有利于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今年的国庆大阅兵“当惊世界殊”!其间蕴含着撼人的 “阅兵精 神”。什么是“阅兵精神”?
它是国庆阅兵中表现出来的 “零误差”精神。国旗护卫兵那 169步,正好是1840年到2009年的169年,步步精确!8000名官 兵组成的13个徒步方队正中阅兵中线米秒不差! 30个装备方队隆 隆开进米秒不差!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

文化生活主观题★1.文化的作用(文化的本质、反作用、与经济交融、与政治交融、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注意如果是对人的影响,答1 6 7 8 9条,如果设问未明确是对人的影响,全答上,若是校园文化还要加上10条教育的功能)(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的本质)(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反作用)(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文化素养,推动政治文明发展;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与政治(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文化与综合国力)(6)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7)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8)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9)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1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育的功能)★2.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提高文化软实力。

(2)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立足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吸收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主观题1.辨析: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大力发展各种文化。

答:(1)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文化有进步与落后、先进与腐朽之分。

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人的进步。

(3)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

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为此,十七大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2)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人间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连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从志成城。

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既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开拓和提升了民族精神的新境界。

有这种精神作支撑,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联系材料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材料二 2008年北京为世界人民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成功奥运会,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宝贵的奥运遗产。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较之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物质遗产,精神遗产更为持久、更为宝贵,我们要珍惜它,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为什么精神遗产更为持久、更为宝贵?答:(1)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

文化生活1——3单元主观题
一二三单元主观题复习
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 政治生物”,“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 物”;后来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就是动物 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 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 的”,“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 ( )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区别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电子技术等职业教育,培养互联网
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为浙江省互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智力支持;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
化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浙江人发扬“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为浙江省互
联网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精神动力。
2、金榜题名,是人生一大幸事,很多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 书都采用传统喜庆的红色.从过去的“一纸通知”,到现 在越来越多样化,如附有校长寄语、致新生一封信、赠送 学生书籍等,小小一张高考录取通知书也折射着时代的变 迁.传统的纸质或者是文艺苑的毛笔手写板,在互联网时 代已经升级到二维码、手机软件等科技派,有的学校还开 通了入学APP,借助高科技的力量完成入学通知,纸质通知 书将逐渐被环保的电子通知书取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简析我国 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变迁.
4、 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 不管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黄继光、董存瑞,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家国情怀 和民族气节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 前行的强大力量。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英雄精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它构 建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正义、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它还以各种各样的 方式,给我们以引导和激励。一个没有英雄精神的人,是心灵患有软骨病的人; 一个不能崇尚英雄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 在目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对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认知甚 至质疑。有人觉得,英雄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也有人对英雄的事迹和壮举 提出质疑甚至抹杀。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对英雄质疑甚至抹杀的“历史虚无主义” 思潮,我们必须弘扬英雄精神,充分发挥英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 的作用。 (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英雄精神在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要点归纳(可编辑修改word版)

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要点归纳(可编辑修改word版)

必修 3《文化生活》主观题要点归纳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P6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P7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P7【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人认识世界和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

P9(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P10-11A.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B.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劳动者角度: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③生产力角度: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国际角度: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P11①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②对策: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主观题训练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主观题训练

《文化生活》第一~三单元主观题训练1、新中国60华诞,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爱。

如“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大力营造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努力奋斗。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举行“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⑴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⑵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举办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大力营造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引导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⑶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努力奋斗,就体现了这点。

⑷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我们通过举行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使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激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充分表达人民群众喜迎国庆的豪迈心情,集中展示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⑸文化可以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举办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

2、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适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专练
1.材料一、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载下来,流传后世的。

钱伟长先生曾经说过,“天下没有别的国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却可以”。

材料二、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史官的设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如《春秋》《战国策》《史记》和《资治通鉴》等。

以上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试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12分)
2.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探究:作为当代青年学生,你可以为续写中华文化更加壮丽的篇章做些什么?(9分)
3. 材料一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

材料二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包括藏族、彝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文字等,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其中,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3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一谈中国的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2分)
4.材料一在诸子百家时期,儒家初创之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作为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有矛盾,在齐鲁“夹谷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闹得不欢而散。

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

孔子正视文化差别,主张用先进的华夏文化消除差别,实现华夷一统。

他教育弟子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提倡君子坦荡荡,胸怀要宽广。

材料二孟子把孔子誉为“集大成”者,对孔子的思想大加赞美。

他认为海洋的博大胸怀是人类应该效法的,发出了“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慨叹,他的很多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材料三荀子在齐国是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他主持学宫的时候,实行开明的政策,招揽列国名流,汇集百家学说,兼容并包、来去自由。

这一做法使得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观点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各家各派也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造就了中国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局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三位古代思想家的态度共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性?(9分)
(2)这一特性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什么意义?(9分)
5.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开放多样,讲究多元一体、和而不同。

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时,我们需要在更高的价值层面上提出自己的东西,比如“和为贵”儒家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和谐世界”的外交思想,它既不同于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西方价值观,又能让别人刮目相看甚至肃然起敬。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8分)
6.20世纪初,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皇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回答:
(1)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的是什么精神?(8分)
(2)这种精神为什么能称为“中国的脊梁”?(15分)
7.慢慢历史长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那条主线。

于是哲学家说“爱国成大义”,史学家说“爱国铸史诗”,法学家说“爱国是每个人最永恒最崇高的天职”。

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简要说明“爱国是每个人最永恒最崇高的天职”的原因。

(12分)
(2)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把爱国主义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9分)
8.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就像看到“嫦娥三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12分)
9.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

2008,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温暖;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相助;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圣火遭受屈辱,我们义无返顾;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劈山开路。

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20分)
答案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4分)材料一说明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内涵丰富,到今天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4分)材料二说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国自古就有史官一职,使大量的史实得以记录,丰富的历史资料得以保存,为中华文化的传存发挥了积极作用。

(4分)
2.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培养创新精神,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每点各三分,答上三点即可)
3.(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分) (2)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3分)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3分)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3分)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分)
4.(1)三位古代思想家的态度共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分)孔子正视文化差别,主张用先进的华夏文化消除差别,实现华夷一统;提倡君子胸怀宽广,这些体现了文化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分)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与孔子思想是统一的。

荀子强调汇集百家学说,兼容并包、来去自由,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观点,各家各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体现了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征。

(3分)
(2)①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这也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6分)②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积极汲取外来文化中对我们有益的成分。

(3分)
5.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分)、博大精深(2分)。

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用独特的文化魅力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分)
②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要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3分)
6.(1)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4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分)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每点各3分)
7.(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6分)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6分)
(2)①辛勤劳动,建设国家②反对侵略,保卫祖国③现在认真学习,将来更
好地报效祖国④反对民族分裂行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⑤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答到3点即可,每点各3分)
8.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作为青年学生,必须立志做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拥护祖国的统一,从而体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每点各3分) 9.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8分,每点各2分)
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12分,每点各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