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课件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六章 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 微专题二 Word版含解析
微专题二小说“6+1”答题法一、小说“6+1”答题法简介“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1”是指主题。
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小说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
运用举例:示例1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2016年山东卷第19题)答案①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
②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
剖析(1)指向情节: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
(2)指向人物:突出吴秋明对孩子们的爱。
(3)指向手法(结构上):承接上文,解释吴秋明穿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的原因,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的表现做铺垫。
(4)指向主题: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关怀,需要亲情和爱。
(5)指向环境、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
示例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017年全国卷Ⅰ第5题)答案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剖析(1)指向情节: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
(2)指向人物: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
(3)指向主题:使主题更突出。
(4)指向环境、手法、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
示例3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2017年江苏卷第16题)答案①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②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③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④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剖析(1)指向手法(结构上):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
(2)指向人物: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
江苏2020版高考语文第六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
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总体要求阅读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考查材料以小说、散文为主,也可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分项考点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简释:所谓“重要”,是指在内容、结构、主题表达上有重要作用;“文中”侧重在语境中理解。
2.分析综合 C(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简释:“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层次关系,“思路”指文章写作的先后顺序,两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结构特点、线索作用是常考点。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简释: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
归纳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指文章的主旨。
对于散文而言,主旨较为明显,好概括;对于小说而言,因为其主旨的多义性、隐蔽性,较难概括,因此是考查的重点。
(5)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简释:“基本特征”指作品的基本要求、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表现手法”指作品的整体表现手法以及语句、句子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个宽泛概念,类似于艺术特色或艺术技巧。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简释:此考点主要用于论述类文本考查中。
3.鉴赏评价 D(7)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简释:“作品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物象。
“欣赏作品形象”是指分析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重要特点),以及形象的意义。
“艺术魅力”是指作品对考生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就是文本对阅读者产生的一种艺术感染力,它要求鉴赏者将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表达出来。
(8)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简释:它侧重于对作品表现出来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评价。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讲义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讲义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考情纵览阅读素养1.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2.环境。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作用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也可从侧面刻画人物,显示作品主题。
3.人物。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
一、线性简图提要钩玄,连点成线。
在阅读的时候,逐段提取小说的主要内容,用线性流程的方式串联起来。
如:标题——段意1——段意2——(……)——末段——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1)逐段为主,跨段为辅;(2)不求标准,只求方便理解;(3)后期可据需调整、补充;(4)有时可能考虑背景;(5)中心(容易的、明显的,先写出;隐藏的、难度大的,据后面问题需要再补);(6)竖式、横式,凭个人习惯。
线性,能更直观、醒目地凸显内容前后关联,方便阅读与解题。
概要过程中,标记文中情感或观点倾向明显的词句,甚至可以用一些简写词语。
线性简图实际就是梳理概括情节。
情节是构成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环境都以情节为依托,靠情节来串联,所以用线性简图来浓缩、把握情节是阅读小说的基础、起点。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六文学类阅读题材2乡土小说作业课件
题材强化
4. 《瓦猫》里有真实人物和事件,如闻一多先生租房设立“文科研究所”;有虚构人物,如青年学生宁怀远、匠人祖 孙。作品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题材强化
参考答案 4.【参考答案】 ①虚构宁怀远、匠人祖孙等人物,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动人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激发了 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艰难复建研究所的情节,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 可以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与人格魅力。③两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 阔的历史背景,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俗文化、乡土生活融为一体。(每点2分) 【解题思路】 小说《瓦猫》采用了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其中,宁怀远、匠人祖孙是虚构的人物, 作品通过宁怀远、匠人祖孙创造了一个关于瓦猫的故事,使文章富有想象力,丰富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艰难 复建研究所的内容,能够吸引读者阅读。非虚构的内容则是抗战时期以闻一多为代表的西南联大师生在龙泉镇 复建研究所的情节,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情。小说再现历史,增加了自身的真实性,并且文中有对闻一多外貌、 语言和动作等的描写,通过寥寥数语刻画了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可以让读者领略闻一多等大师级人物的日常风度 与人格魅力。这种写作手法,让虚构的人物和故事与真实的历史交融在一起,为小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 而且展现了西南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生存姿态、精神品格与当地的民俗文化、乡土生活融 为一体。
(有删改) 【注】 ①龙泉镇,是以荣老爹为代表的陶艺匠人制作民间神兽瓦猫的世代传承之地。②一颗印,也称“一口印”, 住房建筑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③饵块,云南当地 的一种小吃。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二 文学类阅读小说 学案8 研练两年高考真题——吃透精握方向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板块二文学类阅读小说前备知识——小说文体知识与教材学考关联梳理一、小说文体知识(一)小说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本质特征是虚构,通过叙述虚构世界与人生。
1.小说与散文的文体区别(1)小说虚构,散文写实。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式描绘的。
(2)小说重在表达作者对人、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散文重在表达作者的情感。
(3)小说的主体是讲故事,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以及结构的安排;而散文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形散神聚”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
(4)写景状物对于小说而言,是小说的环境描写;而对于散文而言,则是突出景物的特点,表达对景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
2.小说四要素(一说三要素)关系图在小说中,情节是其骨架,环境是其依托,人物是其核心,主题是其灵魂。
它们具体的相互关系如下:另外,小说常见主题有:(二)小说文体分类二、教材学考关联梳理单元篇名文体可能关联点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百合花》散文化(诗化)小说关联主题青春激扬关联文体散文化(诗化)小说阅读《哦,香雪》关联考点①意象作用;②景物描写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祝福》现实主义小说关联主题观察与批判《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章回体小说关联文体章回小说与现代主义小说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促织》文言小说关联考点①情节结构(情节突转)与叙事特点;②虚构与写实特征;③人物的典型性格及作用;④环境对人的影响《变形记(节选)》现代主义小说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自传体小说关联主题多样的文化《复活(节选)》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关联文体外国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阅读《老人与海(节“迷惘的一关联考点①独特的叙述视角;②心理描写选)》 代”小说 及其作用;③“魔幻”手法;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百年孤独(节选)》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荷花淀》“荷花淀派”(诗化)小说 关联主题 苦难与新生《小二黑结婚(节选)》“山药蛋派”小说 关联文体红色小说及荷花淀派、山药蛋派小说阅读《党费》 红色小说 关联考点 ①革命英雄形象特点;②理解革命文化主题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阿Q 正传(节选)》讽刺小说(中篇小说)关联主题 时代镜像 关联文体乡土小说阅读《边城(节选)》散文化(诗化)小说(中篇小说)关联考点 ①人物形象特点;②丰富的主旨意蕴;③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语言风格学案8 研练两年高考真题——吃透精髓,把握方向复习任务 1.掌握小说整体阅读的方法及步骤。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准判断选择题(小说、散文)——全面阅读,关注细节
学案19精准判断选择题(小说、散文)——全面阅读,关注细节复习任务掌握文学类选择题的答题步骤和要点。
考情微观题型选项设误方式命题特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6题A项)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既说明王木匠手巧,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情节作用无中生有①选项顺序设置基本上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
②考查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但重点突出,放在内容和艺术两大方面。
③内容方面主要放在词句理解、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艺术方面主要放在艺术技巧的作用(效果)分析和鉴赏上。
④错误项的设误点很小,往往放在某个词语上,设误方式主要(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6题D项)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他对着自己的手发出了感叹。
人物行为原因分析不当(2021年新高考Ⅱ卷第7题D项)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内容理解不准(以或然当必然)(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7题D项)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主题理解有误文本艺术特色分析鉴赏(2022年新高考Ⅱ卷第7题D项)本文借助小孩子的视角,先后描写了街道、山林、骡车店等处的景象,看似散漫,实则突出主题,使本文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
叙事视角分析有误(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7题D项)小说讲了一个王木匠讲故事的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结构颇具匠心,不仅使小说叙事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也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
结构作用分析不当(2021年新高考Ⅱ卷第6题A项)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比喻效果分析不当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任意拔高或矮化等。
(2020年新高考Ⅱ卷第7题B项)本文在“眼镜不是第一个”话头之后,插入一段下棋人众生相的描写,烘托了父亲的“大师”形象,为下文“眼镜”与父亲对弈的高潮做了铺垫。
插叙作用分析有误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小说选择题的答题要点(一)了解解答文学类选择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文学类选择题是对文本内容、艺术特色的综合分析和鉴赏题,考查的指向是“分析和鉴赏”,这是以理解为前提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赏析艺术技巧
对点题型
1.参照下面知识,分析本文叙述视角的特点和好处。
答案 本文叙述视角富有变化。 文章一开始采用内视角的方式,即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而且叙述的是与“我” 相隔50多年的赵一曼的故事,故带有跨时空的特点。正因如此,“我”只能依靠现有 历史文字资料进行揣摩悬想。而叙述赵一曼在医院中策反的故事采用了全知视角的方 式。在探访烈士陵园时又回到了内视角的方式。结尾写赵一曼的遗书,则采用了外视 角的方式。 使用内视角,便于增加叙事的真实性,增加感情的强烈性与意识的活动性。使用全知 视角,可以突破内视角的限制,客观、全方位地叙述赵一曼的故事。使用外视角,既 富有悬念又耐人寻味,显示出作者更加深沉理性的思考和审视。多种视角交替运用, 既增强了叙事的灵活性与艺术性,又多层面、立体地表现出赵一曼集英雄、文人、智
对点题型
2.文章在叙述赵一曼的故事时使用了插叙和补叙,请指出来,并分别说明其好处。 答案 插叙在文中有两处: 第一处:在叙述赵一曼被关在医院单独房间时插入了日本警察对她的审讯情况。第二 处:在叙述赵一曼从医院逃走时插入了她成功策反看守董宪勋和女护士韩勇义一事。 两处插叙,充分表现了赵一曼的英勇不屈,以及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智慧,舒缓了文 章的情节进程,使叙事跌宕起伏。 补叙是指结尾补叙历史,引用文献档案(赵一曼的遗书内容)。这段补叙,有力地表现 了赵一曼浓浓的母爱和舍己抗日的民族大义,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感,收到了无声胜有 声的艺术效果。
赏析艺术技巧
大一轮复习讲义 文学类阅读 • 小说阅读
掌握关键能力(一) 赏析叙事艺术 掌握关键能力(二) 赏析描写艺术 掌握关键能力(三) 赏析语言艺术
掌握关键能力(一)
赏析叙事艺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六章文言文阅读-侧重文意的疏通性阅读专题三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突破二理解
核心突破二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性情神态善体悟,实实在在学虚词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
这里的“相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范畴,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会有虚词的义项,也会有实词的义项,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它在特定语境中也会作实词的。
一、18个虚词《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因为这18个虚词是考试的重点,所以必须逐个掌握。
掌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依据位置处理好用法和意义的关系。
虚词学习的重点是意义,难点是用法。
考生复习时不应忽视“用法”。
所谓“用法”主要指词性,尤其是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用法”决定“意义”,“用法”不同,则“意义”也不同。
而决定“用法”和“意义”的往往是该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例如“焉”“与”两词,放在句首、句中、句尾,其用法和意义是不大同的。
因此,位置是判断虚词词性和用法的最重要的依据。
2.重点掌握6个高频虚词。
所谓高频虚词,就是指在高考试卷中反复考到的虚词。
根据近五年的统计,高频虚词主要指:以、而、其、之、于、为。
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因为”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以便”“用来”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可译为“按照”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五人墓碑记》)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可译为“用(凭)……身份”⑤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⑦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介词,表示“在……时候”⑧欲以.客往赴秦军(《魏公子列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⑨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而”⑩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至”⑪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由于”⑫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同“已”,副词,“已经”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章节导航课件:第六章 阅读鉴赏小说(共54张PPT)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真题体验
高考总复习 语文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
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这三个方面在高考小说的阅读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 面:(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2)分析小说的环境;(3)鉴赏 小说的形象;(4)赏析小说的艺术手法;(5)个性化探究。
高考总复习 语文
第六章
阅读鉴赏小说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真题体验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考纲
●
解读
小说是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考查文体。高考重点考
查考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从小说的人物形
象、情节主题、语言内涵、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探究” 层级,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的角 度和层面发掘作品主旨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 人文精神,对小说情节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性的解读。 它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真题体验
高考总复习 语文
果然,山羊模样的影子开始步履艰难地爬一个陡坡。 “现在我要让这昙花一现的形象具有独立的生命,向大 家揭示一个无声的新世界。”
说完,他从墙壁旁走开,影子却魔术般地越拉越长,直
顶到天花板上。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真题体验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诸位,为了使影子能脱离我而独立生活,敝人进行 过孜孜不倦的研究。我只要对它稍加吩咐,它就会具有生命 的各种特征……甚至还会吃东西!我马上给诸位表演一番。
考纲解读 考情分析 真题体验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见鬼去吧!” “谁要搜你的身子!” “幻术玩够了,来点音乐吧!”
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教案:第六章 阅读鉴赏小说8
(·河南省三市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
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
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
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头不多不少。
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
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
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
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
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
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良匠的天才。
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
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
树,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
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
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他,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
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不干。
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都回答:没空儿。
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课件
要概括。
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 16
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数据密解
1.选文。多以现代短篇小说为主,适当选择长篇节选或外国小说;多以散文化小说 为主。 2.考点:①核心放在(7)中欣赏形象,(5)中环境描写、表现手法,(9)中探究句子意蕴。 ②从考题与考点对应关系看,小说部分不像其他板块对应那么直接与明显,如“环 境”考题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考点,只能放在(5)分析作品基本特征中。 3.题型与分值 (1)由四道主观题组成,最后一题一般为探究题,分值为20分。 (2)命题指向明确、具体,不笼统空泛。如问物象作用,不是要求泛泛答出“作用”, 而是设定角度:对人物的映衬作用。这是江苏卷题干一大特色,务必注意。
2.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第一处,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满足虚荣心,体现内心的 空虚;第二处,从喂鸡的成就中获得满足,体现内心的充盈。(每处2分)
3.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这个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会明对 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每点2分)
④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大 高兴的事情。人人都并不欢喜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 凯;败了,退下。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于是,他逢人就问 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关心,好像一开火就可以擢升营长。可是这事谁也不清 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可了。
考点表览
年份 文题
体裁 题号 11
试题 题干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考点 分值 4分 (5)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六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含解析
专题二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总体要求阅读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考查材料以小说、散文为主,也可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分项考点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简释:所谓“重要”,是指在内容、结构、主题表达上有重要作用;“文中”侧重在语境中理解。
2.分析综合 C(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简释:“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层次关系,“思路”指文章写作的先后顺序,两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结构特点、线索作用是常考点。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简释: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
归纳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指文章的主旨。
对于散文而言,主旨较为明显,好概括;对于小说而言,因为其主旨的多义性、隐蔽性,较难概括,因此是考查的重点。
(5)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简释:“基本特征”指作品的基本要求、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表现手法”指作品的整体表现手法以及语句、句子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个宽泛概念,类似于艺术特色或艺术技巧。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简释:此考点主要用于论述类文本考查中。
3.鉴赏评价 D(7)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简释:“作品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物象。
“欣赏作品形象”是指分析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重要特点),以及形象的意义。
“艺术魅力”是指作品对考生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就是文本对阅读者产生的一种艺术感染力,它要求鉴赏者将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表达出来。
(8)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简释:它侧重于对作品表现出来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评价。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微专题二小说“6+1”答题法讲义含解析.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梳理]一、强、弱电解质1.概念2.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共价化合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物。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弱电解质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H2CO3电离方程式:3。
H2CO3H++HCO-3,HCO-3H++CO2-②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2)酸式盐4。
①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如NaHSO4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2-②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能完全电离,如NaHCO3电离方程式:NaHCO3===Na++3。
HCO-3,HCO-3H++CO2-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等),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且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
2.电离平衡的特征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1)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2)外因。
增大电离程度,移动向右电离平衡,温度:温度升高① 。
增大电离程度,移动向右电离平衡,浓度:稀释溶液②电离程,移动向左电离平衡,子的强电解质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③。
减小度。
增大电离程度,移动向右加入能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④[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
( )(2)氨气溶于水,当c (OH -)=c (NH +4)时,表明NH 3·H 2O 电离处于平衡状态。
( )(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高考语文复习 第六章 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 微专题二 小
微专题二 小说“6+1”答题法
[专题微语] 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有它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点。在小说 阅读答题训练中也存在着有别于其他文体而附着于小说独立、独特艺术之中的答题 方法,这就是广大师生摸索出来的“6+1”答题法。希望考生能掌握这种方法,对 你的答题会有所帮助。
示例5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 分析。(2018年全国卷Ⅰ第6题) 答案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 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剖析 (1)指向主题: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 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2)指向人物: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3)指向手法(效果):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4)指向情节、环境、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者等方面均无。
一、小说“6+1”答题法简介 “6+1”中的“6”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标题、手法(效果)、读者,“1” 是指主题。无论答小说哪类题,都要兼顾主题,把“6”个要素考虑进去。这种方 法尤其适用小说中的作用、好处、效果题。
运用举例: 示例1 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实验,有什么作用?(2016年山东卷第19题)
(4)指向主题:突出文章主题,表明孩子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感情上的 关怀,需要亲情和爱。 (5)指向环境、标题、读者等方面均无。
示例2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017年全国卷Ⅰ第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驻到前线三天,一切却无动静。白天累了,草堆里一倒就睡死,可是忽然在 半夜醒来,他就想,或者这时候前哨已有命令到了?或者有夜袭的事发生了?或者 有些地方已动了手?他打了一个冷战,爬起身来,悄悄走出去望了一望帐篷外的天 气,走近哨兵身边,问:“大爷,怎么样,没有事情么?”“没有。”“我好像听 见枪声。”“说鬼话。”他身上也有点发冷,就又钻进帐篷去了。他还记得去年鄂 西战役,时间正是六月,人一倒下,气还不断,糜碎处就发了臭,再过一天,全身 就有小蛆在爬。为了那太难看、与鼻子太不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 刻就下。
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
14
4分 (7)
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15 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6分 (9)
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
13
6分 (2)
时开火?请简要概括。
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
现代小说 《会明》
14
4分 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
(7)
2016
(散文化
(沈从文)
小说)
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
15
4分 (5)(7)
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
16
6分 (9)
的意蕴。
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
13
6分 (2)
的朋友”的生活状态。
《一个圣诞
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
14
4分 (7)
节的回忆》
的情感?
2017
外国小说
([美]杜鲁门·
考点表览
年份 文题
体裁 题号 11
试题 题干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考点 分值 4分 (5)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
现代 《邮差
12 请简要分析。
6分 (7)
小说
2012 先生》(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
(散文化 13
4分 (2)
师陀)
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⑦后来,和议的局势成熟,照例约好各把军队撤退。队伍撤回原防时,会明的 财产多了一个木箱,一个鸡的家庭。无仗可打,把旗插到堡子上便一时无从希望。 但他喂鸡,很细心地料理它们,他是很幸福的。六月来了,这一连人没有一个腐烂, 会明望着这些人微笑时,那微笑的意义,是没有一个人明白的。(有删改)
整体阅读 约10分钟
⑤去他们驻防处不远是一个小村落,看看情形不甚紧张,就有乡下人敢拿鸡蛋 之类陈列在荒凉的村前大路旁,同这些军人冒险做生意。会明常常到村子里去,一面 是代连上的弟兄买一点东西,一面是找个把乡下上年纪的人谈一谈话。他一到村落里, 找到谈话的人,就很风光地说及十年前的故事。有时也不免小小吹了一点无害于事的 牛皮,譬如本来只见过蔡锷两次,说顺了口,就说是四五次。他随后把腰间缠的小小 三角旗取了下来。“看,这个!”看的人露出吃惊的神气,他得意了。“看,这是他 送我们的,他说‘嗨,勇敢点,插到那个地方去!’你明白插到哪个地方去吗?”听 的人自然是摇头,他就慢慢地一面含着烟管一面说……
要概括。
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 16
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数据密解
1.选文。多以现代短篇小说为主,适当选择长篇节选或外国小说;多以散文化小说 为主。 2.考点:①核心放在(7)中欣赏形象,(5)中环境描写、表现手法,(9)中探究句子意蕴。 ②从考题与考点对应关系看,小说部分不像其他板块对应那么直接与明显,如“环 境”考题很难找到直接对应的考点,只能放在(5)分析作品基本特征中。 3.题型与分值 (1)由四道主观题组成,最后一题一般为探究题,分值为20分。 (2)命题指向明确、具体,不笼统空泛。如问物象作用,不是要求泛泛答出“作用”, 而是设定角度:对人物的映衬作用。这是江苏卷题干一大特色,务必注意。
1.小说三次写到插军旗的细节,这三次描写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第一次是作者的客观描写,表现会明对此印象深刻,这是他一生的荣耀; (2)第二次是会明向别人讲述,表现了会明以此向别人讲述自己的非凡; (3)第三次描写是会明内心的思考,战争无望,但是会明从喂鸡中获得了幸福,会明 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第一步: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小说以会明养鸡 为转折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①~⑤段):写 会明被派往前线,渴望战争,炫耀他的三角旗。 第二部分(⑥~⑦段):写_会__明__喂__养__小__鸡__后__渐__渐__倾__向__于__“__非__战__主__义__”__,__期__待__和__平__,__感__ 到生命的意义和幸福 。 第二步: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会明是 旧军队里最普通的火夫 (身份一),他_内__心__有__点__空__虚__,__对__战__争__充__满__期__待__,__逢__人__ 打听何时开火 (性格特点一);他是 一个被村里人尊重的军爷 (身份二),他虚荣心强 , 好炫耀他的光荣史 (性格特点二);他是 一只争气母鸡和一群活泼小鸡的主人 (身份三), 他 体会到平静生活的幸福,生命变得充实,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 (性格特点三)。
4.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明对此感到欣慰; 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 到思想提升的快乐;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体。(每点2 分,任答出3点即可)
补充训练 约5分钟
卡波特)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
15
4分 (7)
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16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6分 (9)
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13
的?请简要分析。
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
14
《小哥儿俩》
展的作用。
2018 (凌叔华)
现代小说
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 15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简释: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 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归纳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 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指文章的主旨。对于散文而言,主旨较为明显,好概括;对于 小说而言,因为其主旨的多义性、隐蔽性,较难概括,因此是考查的重点。 (5)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简释:“基本特征”指作品的基本要求、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表现手法”指作 品的整体表现手法以及语句、句子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个宽泛概念,类似 于艺术特色或艺术技巧。
第三步: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小说通过旧时代一个普通士兵在喂养小鸡前后不同的生命状态的描述,表现了_旧__时__ 对友人居住环境或诗思的欣赏赞叹 ,表达了对“__善__良__、__充__实__、__渴__望__和__平__”__的__美__好__人__性_ 的赞美。
真题训练 10~15分钟
1.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战争让他重温三十三连的荣耀,体现他作为一名士兵的价值; 战事如拖到六月,死伤士兵的腐烂会让他不忍直视;打了,无论胜败,对他而言都 是一种解决。(每点2分)
磨高考真题
一、(2016·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会明
沈从文 ①会明是三十三连一个火夫。提起三十三连,很容易使人记起国民军讨袁时在 黔湘边界一带的血战。事情已十年了。如今的三十三连,全连中只剩会明一人同一 面旗帜十年前参加过革命战争,光荣的三十三连俨然只是为他一人而有了。旗在会 明身上谨谨慎慎地缠裹着,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 句话。 ②这十年来的纪录是流一些愚人的血升一些聪明人的官。这一次,三十三连被 调到黄州前线。会明老早就编好了三双草鞋,绳子、铁饭碗、成束的草烟,都预备 得完完全全。他算定热闹快来了。在开向前防的路上,他肩上的重量不下一百二十 斤,但他还唱歌,一歇息,就大喉咙说话。
④然而前线的光景和平了许多。这和平倘若当真成了事实,真是一件使他不大 高兴的事情。人人都并不欢喜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 凯;败了,退下。总而言之,一到冲突,真的和平也就很快了。于是,他逢人就问 究竟什么时候开火,他那样关心,好像一开火就可以擢升营长。可是这事谁也不清 楚,看样子,非要在此过六月不可了。
第六章 文学类阅读•小说阅读
专题二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解考点考情 磨高考真题 探命题特点
解考点考情
考点简释
总体要求 阅读文学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考查材料以小说、 散文为主,也可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戏剧作品。
分项考点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简释:所谓“重要”,是指在内容、结构、主题表达上有重要作用;“文中”侧重 在语境中理解。 2.分析综合 C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简释:“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层次关系,“思路”指文章写作的先后顺序,两者 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对于文学作品来说,结构特点、线索作用是常考点。
2.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第一处,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满足虚荣心,体现内心的 空虚;第二处,从喂鸡的成就中获得满足,体现内心的充盈。(每处2分)
3.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这个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会明对 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每点2分)
பைடு நூலகம்小说)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
14
6分 (9)
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