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5《草船借箭》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5.草船借箭》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5.草船借箭》](https://img.taocdn.com/s3/m/a894f49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3.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5.草船借箭》
一、课文背景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典故之一,讲述了孔明草船借箭的故事。
本篇文章通过古代典故,向孩子们传达了勇气、智慧、团队合作等价值观念。
二、课文内容
孔明在军火短缺的情况下想出了用借箭的方法,借来300支箭来应对战斗。
他巧妙地利用草船、幌子的方法,感动了周知,成功地借到了箭,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三、课文中的习题
1.简要介绍孔明的计谋,包括什么内容?
2.你认为孔明是如何通过借箭来解决粮草不足的问题?
3.描述一下草船借箭的过程,你认为这个方法的有什么特点?
4.通过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智慧?
5.你认为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
四、课文启示
1.智慧决策: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要学会用智慧的方法解决问题。
2.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大家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
3.勇气与信心: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充满信心。
只有坚持下
去,才能取得成功。
五、总结
通过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古代典故,还能够学到许多宝贵的价值观念。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智慧解决问题,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勇敢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就是针对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草船借箭》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a826fccbff121dc36830d.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课时一练习: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也傍学种瓜。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傍.()①靠近②并排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二、查资料,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其他田园诗。
课时二练习:一、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
2.钲:。
3.磬(qìng):。
4.玻璃:。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稚子弄冰》前两句的意思。
【课时一答案】一、1.夜绩麻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 2.①①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二、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课时二答案】一、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3.磬(qìng):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击乐器。
4.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二、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取,当做银钲。
2、祖父的园子同步练习课时一练习: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掉,用来种菜。
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闹。
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掉,把野菜留着。
爷爷浇菜,我拿着水piáo(),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玩累了,我又缠着爷爷陪我去guàng()街。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圆明白亮笑热三、小萧红为我们介绍院子里的景物时,我们可以看出她怎样的神态?课时二练习:一、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5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5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41cf9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3.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学期《5 草船借箭》课时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理解
1.何为草船子
2.关于借箭的事情
3.孔明的计谋
4.周瑜担心的问题
5.结果如何
二、选择题
1.孔明用了何种方法来借箭?
A. 派人去吴将军处借箭;
B. 制造鱼雷穿孔;
C. 用藤箭射铁链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3.韩当为什么瞧不起刘备?
A. 觉得刘备太矮;
B. 觉得刘备无能;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三、综合题
1.描绘一下草船的场景,你觉得草船的设计有何特别之处?
2.孔明为什么选择借箭这种方法来制敌,你认为这种方法的优势和风险
是什么?
四、词语解释
1.草船:用草搭成的船只,可隐蔽
2.匠人:工匠,技艺高超的人
3.计谋:谋略,策略
五、答案
1.韩将军的妻子告诉孔明要去找吴将军孙权借箭,并给出了借箭之策。
2. A. 《三国演义》
3. C. 觉得刘备过于谨慎
六、思考题
1.如果你是孔明,你会如何处理这次向周瑜借箭的情况?你认为还有其
他更好的方法吗?
结语
通过本篇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草船借箭》这篇故事,掌握关键情节和人物,同时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祝各位同学学习进步!。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5.草船借箭》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5.草船借箭》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047c4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c.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5.草船借箭》含答案
导读
《草船借箭》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史记》中有详细的记载,被后世奉为经典。
故事讲述了孙膑借箭的智慧和机智解敌的故事,是孩子们学习智慧、勇敢的好故事。
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草船借箭
故事发生在孙膑帮助吴国的时候。
吴国遭到了敌军的包围,箭矢告罄。
庞涓嘲笑吴王:“箭矢都已经射光了,你的箭在哪里?”孙膑想出了一个计策,通过假装要去投降的方式,成功地借到了敌军的箭。
第二部分:攻城之计
孙膑借到箭后,开始运用计谋。
他让军队制作出上百艘草船,缠上箭尾,然后装载了一些士兵,草船缓缓向敌方船只驶去。
当草船接近敌方船只时,出现了一个天大的情况,敌方被打败了。
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孙膑借箭时,是在___的时候成功的。
A. 白天
B. 黑夜
C. 下雨
D. 下雪答案:B
多选题
2.下列哪些人是本文中的主要人物? A. 孙膑
B. 庞涓
C. 吴王
D. 孟尝君
答案:A、B、C
填空题
3.故事发生在___国。
答案:吴
总结
通过学习《草船借箭》,我们看到了智谋和勇气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
孙膑的聪明和机智让我们深受启发,也让我们明白了团结、智慧以及勇敢这三个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多么重要的品质。
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一个聪明、勇敢的人。
参考资料
•《史记》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小学语文补充习题第二单元参考答案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小学语文补充习题第二单元参考答案五年级下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7ac067b4daa58da0114aa4.png)
小学语文补充习题第二单元参考答案五年级下册
第5课--草船借箭
一、妒忌都督委托
布置擂鼓呐喊
二、màn zhài nǔ
bădiào chéng
三、④①⑤②③
四、1. 幸灾乐祸
2.考虑再三
3.胸有成竹
五、周瑜----智谋过人、妖贤妒能
鲁肃---忠厚老实,守信用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曹操----谨慎多疑
六、1.环境为下文写草船借箭做准备,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诸葛亮算准了在这样的关气借箭,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2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可以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3.吃惊笑着
4.(1)周瑜的智慧不如诸葛亮、因为周瑜想。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07578177763231126fdb111d.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水寨.(zài zhài)幔.子(wàn màn)弓弩.(nú nǔ)丞.相(zhěnɡ ché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今天,学校举行趣味运动会。
比赛开始了,在拉拉队员的léi ɡǔ()声和nà hǎn()声中,队员冲出了起点。
半途中,一名遥遥领先的队员意外受伤,他后面的队员不zì sī(),不dù j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最后,两人一起把标志胜利的红旗chā dào()了终点。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填空。
饮酒取()大雾()天神机妙()顺风顺()1.第一个词语所填的汉字的意思是()A.快乐,欢喜,快活。
B.乐于。
C.笑。
D.使人快乐的事情。
2.第三个词语在文中描写的是_________,这个词语还可以用来描写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四、读句子,写出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五、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这篇课文是以“________”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统编(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 第2单元 课内阅读题(一)(含答案)
![统编(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 第2单元 课内阅读题(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519d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d.png)
五年级(下)第二单元课内阅读题(一)草船借箭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喻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
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
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
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算好天气: 算好收箭方法: 算好鲁肃:算好周瑜: 算好曹操:2.画线的句子是文章最后一句话,它与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3.这个故事表面的结果是,实际上是A.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自叹不如B.诸葛亮如期交箭景阳冈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月荅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进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草船借箭》习题(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草船借箭》习题(4)](https://img.taocdn.com/s3/m/8fe7d03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草船借箭》习题(4)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与“箭”意思相近的是– A. 枪 B. 刀 C. 弓 D. 弹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得人心者得天下 B. 只有竞争才能进步– C. 不进则退是成功之道 D. 即使倒退也要继续3.以下词语中,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 厚A.肉厚的意思)\t– B. 钢(A.金属名称)\t– C. 竹(A.蛇类动物)\t– D. 秤砣(A.种类繁多)4.下列词语中,词语含义相同的是– A. 射竹板 B. 扒竹板 C. 拔竹板 D. 搂竹板二、判断正误1.荆州之行,还是走水路进城的。
( )2.周郎的计策就是“草船借箭”。
( )3.周瑜对夷陵并不了解。
)4.周瑜和诸葛亮是同名人物。
( )三、填空题1.荆州即现在的__江苏_川2.周瑜利用查,通过划电小说,向江中投入了人形脑。
整个的注意是____自己兵力。
3.句子填空:__逆__水行舟,不进则退。
四、简答题1.描述一下“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你觉得周瑜通过“草船借箭”这个计策解决了什么问题?他的这个计策有何特点?五、作答题阅读下面课文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使孙权心悦诚服”,他怎么做到的?六、连线题根据题目中的名称,连接合适的内容。
1.周瑜2.诸葛亮3.孙权4.诸葛亮5.周瑜A. 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B. 东吴的主要城市C.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D. 三国时期的东吴武将E. 诸葛亮和周瑜,他们是同一名人物总结通过以上的习题,我们对《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朎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把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7f127fcc175527072208ff.png)
5、草船借箭【基础荟萃】1、读拼音,写词语。
dùjìwěi tuōqīnɡyìtuīquè()()()() sīzìléiɡǔchénɡxiànɡshén jīmiào suàn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干都相)))3、形近字组词。
幔()援()寨()延()漫()缓()赛()廷()4、按要求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成转述句:【课文链接】阅读,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诸葛亮为什么要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呢?2、诸葛亮为什么叫军士擂鼓、呐喊?3、这段话说明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能力展示】马谡失街亭魏国朝廷文武百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
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
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
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
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
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
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
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含7课课后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含7课课后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3a03410912a216147929d8.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周瑜.(yù yú)弓弩.(nú nǔ)都.督(dōu dū)调.度(tiáo diào)二、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léi ɡǔ() nà hǎn()shuǐ zhài() chénɡ fá() sī zì()三、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管理并安排)B.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动作或说话的声音)C.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不要轻易出动D.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船行驶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风向一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四、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诸葛亮为什么会答应去做?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考虑不周,中了周瑜的圈套B.诸葛亮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计个人恩怨C.诸葛亮接受这个任务,早已成竹在胸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填空。
1.本文从诸葛亮“识人心、知天象、晓地利”三方面落笔,表现他的“神机妙算”。
“识人心”是指他清楚鲁肃忠厚守信、周瑜嫉贤妒能,更知曹操__________________;“知天象”是指他__________________;“晓地利”主要指他“借箭”回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有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_草船借箭练习卷
![小学语文-有答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_草船借箭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9f2bd8ecf18583d04864591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练习卷一、信息匹配1.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弓弩⋅(nú nǔ) 调⋅度(tiáo diào ) 幔⋅子(màn wàn ) 丞⋅相(chén chéng ) 二、填空题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周瑜wěi tuō(________)诸葛亮造箭,诸葛亮不但zhào bàn (________),还立下了jūn lìng zhuàng (________)。
经过巧妙的bù zhì(________)和精心的调度,最终,shēn jī miào suàn (________)的诸葛亮让dù jì(________)他的周瑜自叹不如。
三、信息匹配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这些歹徒的嚣张行为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________)(2)医生说这种病在治疗期间不用忌⋅口,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能着凉。
(________)(3)谁取得了好成绩,我们就应该向谁学习,而不是妒忌⋅人家。
(________)用“√”选择恰当的形容人物的词语。
诸葛亮(恭敬有礼 迟疑不定):“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明知故问 一脸疑惑):“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惴惴不安 心中有数):“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 周瑜(步步紧逼 诚恳请教):“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得意扬扬 胸有成竹):“只要三天。
”四、语言表达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仔细读这几句话,揣摩这几句话中的“潜台词”,填在句子后面的横线上。
(2)根据下面的情境,写出人物带有“潜台词”的语言。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5)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5)](https://img.taocdn.com/s3/m/c438ead7cc1755270622089c.png)
章节测试题【答题】材料二可能和这本书中的哪一个故事有关?()A. 三打白骨精B. 三调芭蕉扇C. 大战红孩儿D. 四探无底洞【答案】A【分析】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
【解答】由材料最后讲妖怪变成老公公,可知这段材料讲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内容。
妖怪分别变成村姑、妇人、老翁。
1.【综合题文】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输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答题】水上交战,当然用弓箭最好,显然周瑜在明知故问,这反映出周瑜()的性格特点。
A. 想事周全B. 顾全大局C. 阴险狡诈D. 实事求是【答案】C【分析】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解答】这段周瑜明知故问的话表现出周瑜是个阴险狡诈的人。
【答题】周瑜表面上对诸葛亮客气,内心却暗藏杀机。
客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
暗藏杀机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请诸葛亮商议军事令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后,他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分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认真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题】对“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公事”“不要推却”这两个词进一步说明周瑜很狡猾。
期中现代文阅读真题检测卷(一)-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期中现代文阅读真题检测卷(一)-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c128c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c.png)
期中现代文阅读真题检测卷(一)-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6小题)1.(2022春•汝州市期中)阅读《草船借箭》节选片段,完成问题。
ㅤㅤ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ㅤㅤ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选文根据(作者)的古典小说《》中的一段改写的,我还读过其中的很多故事,如、。
(2)文中第句话是描写,作用是。
(3)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特点,这也是草船借箭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从而更突出了诸葛亮的。
(4)下面对“诸葛亮笑着说”的“笑”解释正确的是(多选)A.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
B.诸葛亮了解曹操,断定曹操不敢贸然出兵。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体现。
2.(2022春•乳源县期中)非连续性文本。
ㅤㅤ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
ㅤㅤ材料二:冬奥会能够调动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阳光小学对本校五年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阳光小学五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统计表性别经常参加 不经常参加 男35.82% 64.18% 女 20.9% 79.1%(1)读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将承办所有雪上项目。
草船借箭(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587f6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d.png)
第二单元5 草船借箭一、积累运用1. 读拼音, 写词语。
dù jì nà hǎn zhē dǎng léi gǔ cū l ǔshuǐ zhài chā shàng dū dū cáo cāo wěi tuō2. 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字的词语 ,请用“然”字组词填入句中。
(1) 诸葛亮说:“ ( ) 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 误了大事。
”(2)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 ) 不提借船的事。
(4)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 ) 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3. 下面的句子中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选一个词语概括。
谨慎多疑 阴险狡诈 胸有成竹(1)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 ( )(2) 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 )(3)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 ( )4. 你认为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二、阅读理解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和赵国之间隔着一条漳河,魏国强大,赵国弱小,魏国早就想吞并赵国。
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赵国危在旦夕。
赵国国君一面竭力防卫,一面派人去齐国求救。
齐国担心赵国灭亡后.魏国乘胜追击,将战火烧到齐国。
为了自己的安全,齐国决定出兵。
齐威王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
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田忌说:“你说该怎么办?”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 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半大。
统编-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与积累运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1
![统编-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与积累运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75eb1088e9951e79b8927ae.png)
(2)中医医生。( )
(3)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
(4)旧时指旅店、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
(5)店铺里的店员。( )
(6)公告、告示。( )
六、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8分)
旁白:鲁肃按承诺诸葛亮的,没有对周瑜提借船的事,使得周瑜_____________。鲁肃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准备好一切,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从“吃惊”一词可以看出鲁肃;从“饮酒取乐”可以看出诸葛亮。(6分)
2.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兵的原因是(4分)
3.用波浪线画出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3分)
4.“神机妙算”的意思是; 课文围绕“神机妙算”来突出诸葛亮,他到底“算”到了什么呢? (6分)
(2)可以用文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八个字来概括此人的外貌。
2.众人见他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92e156647d27284b735192.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周瑜.(yù yú)弓弩.(nú nǔ)都.督(dōu dū)调.度(tiáo diào)二、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léi ɡǔ() nà hǎn()shuǐ zhài() chénɡ fá() sī zì()三、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管理并安排)B.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动作或说话的声音)C.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不要轻易出动D.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船行驶的方向与水流的方向、风向一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四、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诸葛亮为什么会答应去做?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考虑不周,中了周瑜的圈套B.诸葛亮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计个人恩怨C.诸葛亮接受这个任务,早已成竹在胸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填空。
1.本文从诸葛亮“识人心、知天象、晓地利”三方面落笔,表现他的“神机妙算”。
“识人心”是指他清楚鲁肃忠厚守信、周瑜嫉贤妒能,更知曹操__________________;“知天象”是指他__________________;“晓地利”主要指他“借箭”回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debf70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c.png)
专项复习——课内阅读(一)威尼斯的小艇(节选)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新——( ) 幽静——( )摇动——( ) 曲折——( )2.选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了类人在小艇上的活动,分别是、、、。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试着仿写。
4.选文第二自然段开头写出了人群的喧闹,后面描写了城市的静寂,运用了的描写方法。
(二)草船借箭(节选)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嫉妒——( ) 商量——( ) 推辞——( ) 托付——( )2.给文中画线句子换个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 5课《草船借箭》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 5课《草船借箭》课后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8d2e0eefdc8d377ee3237.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课后练习题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正确的读音上划“√”)1、周瑜.(yùyú)作为吴国的都督.(dū shū )很有才干,但是发现诸葛亮更胜一筹便心生妒忌.(jìjí )。
2、舞台上表演者一边擂.(léi lèi )鼓,一边呐.(nàlà)喊,底下的观众也都燃了起来。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màn zi shān zhài gōng nǔ cáo cāo ()()()()sī zì lǔ sù zhē yǎn chéng fá()()()()三、选择正确的答案。
(填字母)1、下列关于《草船借箭》错误的一项是()A、《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施耐庵。
B、《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
C、《草船借箭》主要是突显出周瑜的善妒和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2、下列关于《草船借箭》的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用十天内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陷害诸葛亮。
B、《草船借箭》的经过是:诸葛亮利用草船向鲁肃“借”了十万只箭。
C、《草船借箭》的结果是: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自叹不如。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末年,()、()、()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和()联合起来抵抗()。
蜀国的()去吴国那里帮助作战,吴国的都督()妒忌()的才华,用造十万只箭的的任务使其为难。
但是最终()用计,向()“借”来了十万只箭。
五、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练习题 3.16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wěi tuō dū dū yǔn nuò chí yán tuī cí
()()()()()()màn zi sī zì shuǐ zhài léi gǔ nà hǎn zhī yuán
()()()()()()diào dù jūn lìng zhuàng zì yǒu miào yòng shén jī miào suàn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léi lèi 擂()鼓擂()台自吹自擂()打擂()
gēng gèng 更()正三更()更()加更()改
三、读了课文,我最佩服诸葛亮()。
四、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
支援.()①引,牵;②帮助、救助;③引用。
定罪.()①犯罪的行为;②刑法;③苦难、痛苦
虚.实()①空;②不真实的;③衰弱。
五、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________________。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六、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列句子。
( )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
( )诸葛亮请鲁肃帮助他。
(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来为难他。
(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 )鲁肃为诸葛亮做好借箭的准备工作。
七、多项选择。
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性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诸葛亮能掐会算,因为他是神仙。
八、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答案。
1、从“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A 胆量很大 B 谋划周密,安排巧妙 C 不怕牺牲
2、“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
A 忠厚守信
B 欺骗周瑜
C 不诚实
3、从“曹操下令说:‘江上雾大……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曹操()。
A 足智多谋谨慎多疑
B 勇敢机智小心谨慎 C神机妙算爱惜士兵
九、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是()。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
);结果是:()。
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十、文学常识填空。
1.()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和()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2.诸葛亮复姓(),名(),字(),又称()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等等。
请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十一、语文营养菜。
1、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
曹操南下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立军令状有借无还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开口面不改色心不跳
草船借箭尽是计谋
2、照样子写词语。
虚实(一对反义词):()()()
呐喊(一对近义词):()()()
顺风顺水(ABAC):()()()
探听探听(ABAB):()()()
十二、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的词,请用线把他们和后面的解释准确地连起来,并选择带“然”的词填入下面各句中。
当然必定如此
忽然应该如此
仍然照旧不变
果然来得迅速、出乎意料
必然真的如此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
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