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八专题《苏幕遮》课件.ppt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高中诗歌鉴赏试题练习题(有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纳兰性德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
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
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
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1)这两首诗歌从题材上看都属于________诗,第一首诗歌所写的景物季节是________。
(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和“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两句共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赏析。
【答案】(1)送别;秋季(2)两句都是想象虚写。
(或对方入笔)王诗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纳兰诗想象别后朋友旅途中所见的景象,“行宿黄茅山店(荒山野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纯朴热闹的景象,勉励宽慰友人不必忧愁,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
【解析】【分析】(1)第一首诗歌的标题是“送魏二”,第二首的标题是“散花楼送客”,两个标题中都有“送”字,这说明这两首都是送别诗(或词)。
第一首诗歌中,根据“橘柚香”“凉”可知,应该是秋季。
(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意思是“想象你独自远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听猿啼悠长”,由“忆”可知,这是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意思是“在未来的漫漫长路上,您将夜宿荒村野店,请笑对夕阳下的村社神鼓”,由“行宿”可知,后面是想象友人旅途之景,作者借助“夕阳村社迎神鼓”所勾勒出的热闹纯朴的景象来劝慰友人要以豁达之心迎接未来的漫漫长路。
由此可知,这两句诗都是想象别后情景,使用虚写或想象的手法。
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一+专题整合+Word版含答案.docx
专题整合古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古体诗(古风)⎩⎪⎨⎪⎧ 四言诗:出现最早(如《诗经》)五言诗:成熟于汉代(如《古诗十九首》)七言诗:成熟于唐代(如白居易《长恨歌》)乐府诗:诗题有歌、行、引、歌行、吟、曲等名称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一、理论讲解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
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
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
一般说来,古典诗歌里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1.乐景衬乐情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
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
2.哀景衬哀情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用“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描绘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的阴冷凄清的景色,用这种阴冷凄清景色衬托出离人之间的哀愁。
3.乐景反衬哀情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倍增其哀乐。
”这是古代诗歌中可追溯到《诗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是“反衬”这一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最基本的体现。
从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也可看出这一特点,中间两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模拟试题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徐昌图①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释】①徐昌图:五代著名词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二两句直写别离,“恨”字直抒胸臆,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及羁旅之恨。
“长恨”道出“饮散”“西去”并非第一次,一个“长”字,使恨的情感深化了。
B. 第三句写出词人频频回首之态,既写出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C. 四、五两句融情于景,“淡云”“孤雁”“寒日”描绘出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写出浪迹飘零之苦。
“暮天红”为本词增添一抹亮色,蕴含作者对前景心怀希望之意。
D. 词人生活在唐宋之交的五代,这首词,可能就是徐昌图由闽入宋前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词人凄清的身世,也包容了唐末宋初社会离乱的影子。
(2)有人说这首词的下阕妙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
【答案】(1)C(2)同意。
别后的境况为作者的想象,本为虚境,但在下阕中,淮畔夜泊,酒消人醒之后,残灯明灭,孤枕难眠,五更风起,暗浪拍船,这些虚幻的羁旅情形被作者描绘得真切感人。
下阕写词人途中的孤寂心情,融情于景,以景写情,不言愁而愁自现,确是“虚境实写,化虚为实”的妙笔。
【解析】【分析】(1)C项,“‘暮天红’为本词增添一抹亮色,蕴含作者对前景心怀希望之意”表述错误,“暮天红”虽是美景,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充满了伤感。
故选C。
(2)本题中,下阕以设问“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领起,设想一路行船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境,饱含孤独愁苦之感,此为虚写。
而“潮平淮月朦胧”、“轻浪五更风”等情景又如此的真切感人,诗人把这种孤寂之情融于景中,“虚境实写,化虚为实”。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高中诗歌鉴赏试题练习题(有答案)doc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广陵赠别(唐)李白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本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2)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诗的一项是()A. 含蓄委婉B. 雄奇瑰丽C. 高亢豪放D. 明俊(3)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感情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答案】(1)C(2)D(3)本诗前两联写饮酒送别,“数里送君还”中的“数里”,写出别情的深厚。
第三联借景抒情,以壮阔的景色写出送别时的洒脱。
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不须因离别而醉酒,也体现了洒脱的情怀。
【解析】【分析】(1)本题是一首律诗,一般是偶数句押韵,即二、四、六、八句的尾字,即“还”“间”“山”“颜”,这几个字都是an韵。
(2)这是一首赠别诗,但李白的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惜别而不伤别,语言平易自然,意象开阔疏朗,情调昂扬乐观,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
尤其是颈联“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这是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因有了对前景的展望,故尾联中说“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显得极为豁达。
A项,“含蓄委婉”不当,所谓“含蓄委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
这与尾联不合。
B项,“雄奇瑰丽”,所写风景雄伟壮观异常美丽,这与诗歌中的景物特点不合。
C项,“高亢豪放”,“高亢”指声调或情绪高昂、激动,这与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不合。
D项,“明快俊逸”,明白通畅,明亮明朗;洒脱优美超群拔俗。
这与诗歌所写之景“渌水”“青山”相合,故选D项。
(3)首联“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是写携酒送别。
开篇未写送别先说沽酒:精美的玉瓶里盛着新买的香醇的美酒,送君数里,终于到达分别的地点。
以“数里”写出别情之深厚。
颔联“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紧承上句,写作者与朋友在长满垂柳的大路边下马停留,临别再饮上几杯饯行的酒。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第八专题《破阵子》(共10张PPT)
前面描写的都是静景, 以动衬静,意在表现环境的 幽静。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上阕重在写景,采用借景 抒情、以动衬静手法,呈现了一 幅明丽宁静、生机盎然的春天景 象。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巧笑”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 调整以后为“东邻女伴巧笑”,东 邻女伴笑得真好看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破阵子·春景 晏殊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上片通过哪些意象,渲染了什么 样的氛围?表现词人什么情感?
①燕子 、梨花、池上碧苔、叶 底黄鹂、飞絮。
②春光融融、生机盎然。 ③愉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清明前为何选写梨花、清明后为
何选写柳花?
作者力图很准确地写出时令 的特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虚实结合,给读者以丰 富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下阕采用白描手法,选取逢 迎、斗草、疑怪、笑等典型动作 ,不加烘托,用简练的笔墨描绘 出女孩天真活泼的个性。
又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将斗草场面和春梦一带而过,突 出展现少女纯真无邪的心灵,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总结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
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
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
氛。
风格:温润秀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 东邻女子的个性的?
A、表情 巧笑→笑从双脸生。 B、心理描写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C、场面描写:斗草。 东邻女一个怎样的形象?
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第八专题《蝶恋花》导学案
《蝶恋花》导学案预学案【学习目标】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从闺妇和行人两方面兼写离愁相呼映射的方法。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3.进一步了解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学习重难点】1.掌握作者从闺妇和行人两方面兼写离愁相呼映射的方法。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走进教材【作者介绍】(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请你对以上文言片段做一次口译训练吧。
【题目解说】这是一首抒写闺中情思的词,“闺怨”是它的主题,以其细腻委婉的感受而闻名。
同时,通过对上层妇女的苦闷的描写,抒发了个人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感慨。
【背景资料】张惠言在《张惠言词选》中认为:“庭院深深,闺中既为邃远也:楼高不见,哲王又不寤也。
章台游冶,小人之径。
雨横风狂,政令暴急也。
乱红飞去,斥逐者非一人而已。
”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说:“杨柳烟多,若帘幕之重重者,庭院之深以此。
即下句章台不见亦以此。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第一专题《夜别友人二首》(共15张PPT)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的炼字技巧。 2、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写作背景
本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春。这 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 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 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 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 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 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 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 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 不舍的离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主旨句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表现手法小结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手法+句意+作用(结构、情感、主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思考: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 了什么感情?
二字点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 暂停须臾,突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难分 难舍、不忍别离的深情。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炼字小结
1、炼数量词: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2、炼形容词: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 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睛景》(王驾),王安石改为“蜂蝶纷纷过墙 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炼动词: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是一个 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 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4、炼虚词: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第四专题《兵车行》(共21张PPT)
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濛 濛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 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
②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 罪恶,发人深思。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理由是什么?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本诗主旨句)
前一句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后一句揭示了苦难的根源,这正好概括了本诗 的主题。而且这句诗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武皇, 给统治者以警戒,显示了诗人巨大的勇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战争给百姓造成了哪些危害?
(1)大量伤亡。 (2)生产凋敝
况复第9秦章 兵扩声耐系苦统调战音,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1、写什么内容? 叙述“关西卒”之苦。
人们的心理有何变化?为何会有这种变 化?表达什么感情?
①重男轻女——重女轻男
②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 实,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 也是
③悲痛欲绝、怨愤,对穷兵黩武政策的 有力控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结尾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展到全社会,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
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
的真实状况,再现了时代的苦难,层层深
入地揭示了苦难的根源,表达了人民强烈
的反战愿望。
基本结构: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
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
贯穿全文的主要感情是:怨愤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第一专题《和晋陵陆丞早游望 滕王阁》(共22张P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请你为我们讲一讲这首诗的大体内容。
唯独那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 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感到新奇。
清晨,太阳从东海升起,朝阳照耀,霞 光灿烂。江南早春,梅花绽放,杨柳萌芽,这 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
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 日的阳光把萍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
忽然听到您吟咏格调高古的诗句,触动 了我的思乡之情,禁不住要泪流沾湿了佩巾。
C、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夸张手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颈联、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宇宙的永
恒反衬人生的短暂。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总结 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 现手法。 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滕王阁的位置 以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 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象。 后四句抒情,表达的是对物换星移、 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你最喜欢哪一句或哪 几句?请加以赏析。
步骤:
1、句意。 2、表现手法。结合诗句。 3、情感、作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请结合你对本诗的理解,圈出首联中表达 诗人思想情感的关键词,并说说它的妙处。
诗人触景生情。
“独有”、“偏惊”,生动地表现了诗 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远离家乡、宦 游在外的游子才对异乡的新春节物气候感到 既惊且怪。
A、触景生情; (首联)
B、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其思乡情真、 情苦、情悲);
C、拟人手法(“渡”“催”赋予客观 事物以人的情态);
D、化静为动(“出”“渡”写出了春 的动感和生机)。
E、直抒胸臆。(尾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滕王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第八专题《苏幕遮》(共11张PPT)
斜阳以外的更远方。以家乡渺远衬托出
思乡之情浓。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品读下列诗句,体会“芳草”的含义 1、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反衬离情的可伤。
这两句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 抒情。
上片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黯乡魂,追旅思”采用了什么手法?
互文、直抒胸臆,写出思乡羁旅之情缠绕 不止,使人黯然销魂。
4.“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抒情婉曲的特点: 表面上,好象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
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预习检测
范仲淹的生平:
文学 少时家贫好学,工于诗词散文 政治 三次被贬,主持庆历新政,荐拔
学者,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 军事 稳固西线边防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思想深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和仁人志 士的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 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 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
京师诸弟》)
故乡的“回归”、家的“回归”、情感 的“回归”全都染上了芳草的新绿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虚实结合的手法。
“山映斜阳天接水”写远观的实景, 而“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虚景,即 想象之景,虚实结合,使思乡之情得以深 化。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高中语文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高中语文提高题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写诗人晚间卧闻城里钟声,系舟城下,与“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场景相似。
B. 第三、四句表面上写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的茫然之情。
C. 最后四句转向描写人的活动,明月清辉,归舟晚唱,诗人沉醉其中,但还未得尽兴欣赏,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
D. 本诗视听交错,悠远的晚钟,动人的渔歌,苍茫的云水,皎洁的月光,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
(2)此诗中有对渔歌的描写,《琵琶行》中有对乐声的描写,两首诗对音乐的描写有哪些相通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C解析:(1)C(2)①烘托。
都用月夜的美景来烘托乐声,《琵琶行》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惟见江心秋月白”,以幽静的氛围烘托音乐让人沉醉,而此诗写江月清辉烘托渔歌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②侧面描写。
都用听众的反应来表现乐声的美妙,《琵琶行》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写乐声打动人心,此诗以“听不尽”来写歌声所具有的吸引力。
(侧面衬托也可给分)【解析】【分析】(1)C项,错在“疾去的轻舟就将他带走了”,应该理解为诗人听到归舟晚唱时,不禁在寂寞的旅途中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陶醉于清辉江月及水上歌声之中。
但是,由于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这一阕歌声还没听完,轻舟已经远逝了。
故选C。
(2)首先分析此诗写“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江月似乎看出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于是故弄清辉,照明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忽然水上传来渔歌,声音嘹亮悠远,诗人用江月清辉烘托了渔歌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而《琵琶行》写琵琶女弹奏结束时“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作者也以幽静的氛围烘托了音乐让人沉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下列诗句,体会“芳草”的含义 1、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 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故乡的“回归”、家的“回归”、情感 的“回归”全都染上了芳草的新绿
本诗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思乡怀人,相思之情。
1.“碧云天,黄叶地”所写之景有何特点?
碧云浮空,黄叶匝地,“碧”“黄”
搭配,色彩浓烈,意境开阔。
2.“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外”两句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层层深入的手法(层深)。
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而不 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乡)却更在 斜阳以外的更远方。以家乡渺远衬托出 思乡之情浓。
6、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
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 浓丽。其作用是怎样的?
反衬离情的可伤。
(2)虚实结合的手法。
“山映斜阳天接水”写远观的实景, 而“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虚景,即 想象之景,虚实结合,使思乡之情得以深 化。 这两句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下片的 抒情。
上片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3.“黯乡魂,追旅思”采用了什么手法?
互文、直抒胸臆,写出思乡羁旅之情缠绕 不止,使人黯然销魂。
4.“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抒情婉曲的特点:
表面上,好象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 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
5、如何理解“明月楼高休独倚”表达的感 情?
“独倚”更可见词人夜间为乡愁所 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 怀;但明月团圆,反衬出词人身在异乡, 倍感孤独寂寞。 “倚”却说“休倚”表达了作者 痛苦深沉的思乡情思。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预习检测
范仲淹的生平:文学政治少时家贫好学,工于诗词散文
三次被贬,主持庆历新政,荐拔 学者,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 稳固西线边防
军事
思想深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和仁人 志士的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 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 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