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贺兰山天然次生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刘洋来源:《绿色科技》2015年第06期摘要:近些年,随着内蒙古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对矿产资源、草原、河流、空气、饮用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对策中图分类号: X1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264031 引言内蒙古拥有总面积为118.3万km2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3%。

丰富的资源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在持续恶化,环境承载能力日渐不足,环境和经济的不协调发展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内蒙古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阻碍。

2 生态环境问题2.1 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2.1.1 矿产资源开采失衡内蒙古多数地区煤矿开采规模远远高于该矿区的资源储量,存在着整矿零开、大矿小开、掠夺式开采等现象。

煤炭的过度开采已经使得一些重要的产煤区土地塌方严重。

煤炭开采带来的塌方使很多土地的地下水位降低,植物缺水死亡,破坏了生态平衡。

煤炭开采中会产生出煤矸石,这种工业废物达到一定的燃点时,便会自燃,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

例如内蒙古西部城市乌海,寓意“乌金之海”,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煤炭开采,资源逐日减少,这座城市已成为全国资源枯竭最为严重的地级行政区之一。

自1958年以来,乌海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约5亿t中煤和煤矸石等低热值煤。

经过50多年的堆积,1亿t低热值煤在放置过程中被白白消耗,剩下4亿t中煤和煤矸石,约占地面积27km2,为全市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7%。

累积量还在逐年增加。

市内仅有的两家低热值煤发电企业每年共消耗约300万t煤矸石。

但每年因开采煤炭新产生的煤矸石达2500万t,消耗量仅占产量的12%。

加上4亿t的存量,当地的煤矸石越积越多,露天堆放自燃后,释放出大量以二氧化硫为主的有害气体,同时产生扬尘和粉尘。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评价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评价
关键 词 : 保 护 区; 现 状评价 ; 预 测评 价
中圈分 类 号 : X3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 -7 9 8 1 ( 2 O 1 3 ) 0 6 一o 0 5 O —O 2
内蒙 古 贺兰 山 自然 保 护 区是 我 国西 北地 区一 块保 存 较为 完好 的 森林 生 态 系统 , 具 有 西 北地 区最 典型的森林景观和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贺兰山自 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和宁夏平原之间, 山体呈 南北走 向 , 以分水 岭 为界 , 东边 属 宁夏 自然保 护 区范 围 , 西 边属 内蒙古 贺 兰 山 自然保 护 区范 围。 属 于 内蒙 古 自然 保 护区总 面积 8 8 5 0 0 k m , 保 护 区内植 物繁茂 , 森林 景观 多样 , 动植 物资 源丰 富 。 随着 社会 经 济 高速 发 展 , 贺 兰 山云 杉林 地 曾一 度 遭受农 牧业 、 木材 加工 业 开发 的破坏 , 近些 年 由于 受 国际 国 内保 护 生态 大 环 境 的影 响 , 以及 有关 部 门 的保 护 自然生 态 的重 视 , 才 使 得这 些 宝 贵 的森 林 资 源保存 下来 。建立 自然保 护 区是保 护森 林生 态系统 和生物 多样性 的最 有效 方式 。本 文通过 对保 护 区的 环境现 状及 预测作 出评 价 , 分 析其 具有 的环 境功 能 , 可 更好 地 发挥 森林 生 态 系 统 的多 种 效益 , 带动 区域 经 济 的可持续 发展 。 1 保 护区 的基 本概 况 贺 兰 山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位 于宁夏 平原 和 阿拉 善 高原 之 间, 北纬 3 8 。 1 O 一3 9 。 2 2 , 东经 1 0 5 。 4 1 一 1 0 6 。 4 1 , 基本 呈南 北 走 向 , 南北 长 约 2 5 0公 里 , 东西 宽2 O 一4 0公 里 , 海 拔一 般 为 2 o o O 一3 0 0 0 米, 主峰高 3 5 5 6 . 1 米 。保 护 区 由于 深居 内陆 , 属典 型 的 中温带 干旱 区 , 山 区气 候垂 直分 布规 律 明显 , 山麓与 山顶气 候 差异 大 , 山麓 年 降水 2 5 0 -3 0 0 mm, 年 平均 气温 8 . 5 ℃, ≥1 0 ℃年 积 温 3 3 7 0 ℃, 海拔 2 9 0 0米 处 , 年 降水 量4 3 8 mm, 年 平均 气温 4 ℃, ≥1 0 ℃年 积 温 5 1 0 ℃, 年 降 水量 主要集 中在 每年 的 7 —9 月份 , 年平 均蒸 发量 在2 1 0 0 -2 3 3 7 mm 之 间 , 无 霜期 l 1 0 —1 3 0天 , 积 雪 厚度5 0 -1 0 0 c m。 保 护 区内有 丰富 的野生 动物 、 植物 资源, 有维管束植物6 9 0 种, 脊椎动物1 7 7 种, 是重要 的模 式标 本产地 , 被誉 为 天然基 因库 , 植 物垂直 分布 十 分明显 。主要 优势树 种 是 以青海 云杉 为主 的天然 次 生林 3 6 0 0 0 0公 顷 , 森林 覆盖 率 约 4 0 . 5 , 是 内蒙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023-12-0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目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01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保障地球的生态平衡。

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林业发展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林业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众多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030201保护生态环境林业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提供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增加就业机会林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持续林业发展可以增加林业产品的出口和进口。

促进国际贸易林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造纸等。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应对气候变化林业发展有助于保护水资源,通过维持森林的覆盖率,可以减少土地侵蚀和水土流失。

保护水资源林业发展有助于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障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安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0203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01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通过保育和恢复措施,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同时恢复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

02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物种灭绝。

生态建设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的林业产业,如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特色林业等。

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健全林业行业监管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通过林业产业的发展,提高林农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提高林农收入林业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如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保障人类福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林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森林砍伐、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因此,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盗伐、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其次,要加强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

此外,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区域实行严格保护,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要根据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采取抚育间伐、更新造林、封山育林等经营措施,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产力。

同时,要注重发展混交林和近自然林,提高森林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

在森林经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利益,鼓励他们参与森林经营活动,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三、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投入,加强林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攻克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如森林培育技术、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森林生态修复技术等。

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技术和成果,提高林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林业产业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林业产业由传统的木材加工向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发展。

草原资源保护法案例

草原资源保护法案例

草原资源保护法案例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草原资源逐渐遭受破坏和退化,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草原资源,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草原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政策,并且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详细介绍我国在草原资源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其效果。

案例一:内蒙古自治区“贺兰山林草复合防护与保护工程”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地区之一,然而,过度放牧和人为开发等活动导致该地区草原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政府实施了“贺兰山林草复合防护与保护工程”。

该工程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措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和草原保护工作。

首先,工程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项目,通过引种本土植物,增加草原植被覆盖率,减少了风蚀和水蚀现象,提高了土壤保持能力。

同时,在进行植树造林的同时,还加强了对放牧行为的管理,通过控制牧畜量和放牧时间,有效减少了草原过度放牧的问题。

其次,该工程注重草地的恢复和保护。

通过实施放牧轮换制度,合理安排放牧区域和放牧时间,保护了草地的生长和恢复。

此外,还加强了对草原退化地区的治理,通过机械除草、草皮覆盖等方式,促进了退化草地的恢复。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的贺兰山地区的草原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

植被覆盖率得到明显提高,土壤侵蚀现象减少,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同时,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加强,对防止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案例二:青海湖周边湿地保护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对青海湖的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原因,青海湖周边湿地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湖泊周边湿地,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湖泊周边湿地的管理和保护。

设立了保护区,划定了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任何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

《2024年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及发展路径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及发展路径研究》范文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及发展路径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质量及发展路径,以期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现状1.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等工程,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

2.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内蒙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同时,也建立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示范和引领。

三、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质量分析尽管内蒙古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人心,需要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方面。

最后,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和法制保障,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四、内蒙古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研究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

2.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要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特别是对于草原、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区域的保护和修复。

要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3.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

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估和考核,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

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及建设措施

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及建设措施

阿拉善地区位于中国西北荒漠区东部,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程度高,存在气候干旱、沙尘暴频繁、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水资源短缺、植被严重衰退、草地面积缩小、绿洲萎缩、沙漠化土地扩大、生态难民增多等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阿拉善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给予了充分的资金与技术支持,用于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治理与恢复。

生态环境关系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及时掌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环境概况1.1地理位置阿拉善盟处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北纬37°24′~42°47′,东经97°10′~106°52′),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盟。

境内东西长800km 、南北宽400km ,总面积约27万km 2,平均海拔为1000~1400m 。

阿拉善盟东北与巴彦淖尔盟、乌海市相接壤,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隔贺兰山相望,西南毗邻甘肃省,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达734.71km 。

1.2地貌条件阿拉善盟地域十分辽阔,地势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走势,由南向北逐渐平缓。

全境由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三大沙漠贯穿,形成了总面积约为8万km 2的阿拉善沙漠。

北部为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由贺兰山、合黎山、首乌山及马鬓山封闭环绕形成了阿拉善内陆高原盆地。

自南向北由狼山余脉、罕乌拉山和雅布赖山斜插,将高原分割为沙漠、戈壁、山地、湖盆、平滩等不同地貌类型。

1.3气候条件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内陆腹地,远离海洋。

海洋湿润气流被周围的群山阻隔,无法进入,进而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

该气候区的特点为降雨稀少、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风沙肆虐、异常干旱。

全盟年平均气温为6.0~8.5℃;年平均降雨量为40~200mm ,由于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降雨多集中于7—9月,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平均蒸发量为2866.9mm ,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日照时数高达3300~4700h/a ,年太阳总辐射量为615.32~690.67kJ/cm 3;境内风大沙多,风向多为西北且集中在冬、春季,风期长达5~6个月,平均风速为2.9~5.0m/s ,沙尘暴日数为9~12d 。

《2024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的重要农牧交错带,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现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处我国北方,气候条件独特,生态环境复杂。

该地区以草原、沙漠、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

四、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措施(一)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教育是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措施,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氛围。

(二)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通过退耕还草、荒漠化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

(三)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是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绿色农业等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是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明确生态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生态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及措施

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及措施

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及措施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催化,林业不仅面临产业转型、市场变化,也承担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任务。

因此,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观念、技术、政策等方面摆出构想及措施,旨在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

一、构想: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生态文明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可持续利用”等理念,激发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积极支持、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

针对林业从业者,需要强化生态文明实践,引导全民从“绿水青山”的角度看待生产生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思想体系。

二、构想:引进先进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林业面临着机械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挑战,必须借助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林业的发展效益。

同时,发展林木培育、育种技术和防病治虫技术,保障良种优育,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从源头上加强林木保护。

三、构想:加快林业产业转移林业产业转移是当下社会的一个大趋势,为加快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林业产业向林下经济、林旁经济、林上经济等各个维度进行转移。

同时,鼓励林下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林产品的多样性,打造林下经济链。

借助林旁经济,附着于林业经济的相关产业也可以在运营和经营上发展成长。

林上经济则可以增加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益和城乡经济融合度。

四、构想:制定符合本地情况的政策一套全国适用的政策难以针对各个地区的林业发展需求,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林业政策,提高政策落地的方式和鼓励力度。

例如,建立苗木补贴机制、林地资产化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推动林业合理利用和经济的升级型。

五、构想:人才培养及引进如果想要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储备林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流动。

应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有计划的培养新型林业人才和特色技术人才,尤其是对涉及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林木育种等方面的人才,需要给予更高的评价和奖励。

内蒙古草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的宝藏

内蒙古草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的宝藏

内蒙古草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然的宝藏1. 引言1.1 概述内蒙古草原被誉为中国北方的“绿色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作为中国最大的草原地区,内蒙古草原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影响,内蒙古草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挑战。

1.2 研究背景以往对于内蒙古草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地理位置、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特点等方面。

然而,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关注内蒙古草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深入研究该地区已实施的保护措施、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该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

1.3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内蒙古草原的生态保护措施和挑战,并探讨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在促进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旨在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经验的总结和展望,提供对其他类似地区的指导和启示,同时也为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 内蒙古草原概况:2.1 地理位置:内蒙古草原位于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位置十分广阔。

它北邻蒙古国,南界黄河流域平原,东临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山脉,西接阿尔泰山和喀拉喀什山。

这片广袤的草原地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内陆草原之一。

2.2 物种多样性:内蒙古草原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这里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物种,如藏羚羊、鹿、狼、狐狸等。

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鸟类如天鹅、灰鹤和乌鸦等。

内蒙古草原还是世界上重要的飞禽迁徙途经地之一,在迁徙季节吸引了大量候鸟前来栖息和繁衍。

同时,内蒙古草原也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其中包括亚洲野马、贝加尔斑羚、草原犀牛等。

这些物种是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员,对维持草原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3 生态系统特点:内蒙古草原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草地生态系统之一。

生存,来自阿拉善生态屏障的呼唤

生存,来自阿拉善生态屏障的呼唤

维普资讯
环境经济杂j 0 胄“ 蠹20年3 总第2期 B 7
E vr n na E o o n ig me tl c n my
善荒漠植 被之 冠” 。株高 3 ~4米的梭梭 林 带 构 成东 起 阿拉 善 左旗 巴彦 木 仁苏 木 , 至额济 纳旗马鬃 山苏木 , 西 横贯阿 拉善全境 ,长达 8 0 公里 的天然绿色 0余 长廊 。 据上世 纪 5 年代 的航 片测量 , 0 这 片林带 总面积 达到 l 0 7 0万亩 ,有效阻 挡了 巴丹吉林沙漠的扩张和 巴丹吉林沙 漠与腾 格里沙 漠的交 ? 成为 阿拉善地 [, 区防风 固沙 , 维护生态 平衡的 绿色生命
化 面积 达2 3 0 . 平 方公里 。 2 86 2 其中:沙 漠总 面积为 7 6 0 3 2 2 . 4平方公 里 ,占全 盟 国土 面积 的 3 2 %。从 l 9 0. 3 9 6年到 20 0 2年 7年 间 ,全 盟沙漠 面积 增加 了 27 4 1平方 公里 ,年 均增加 3 3平方公 5
原本美丽 富饶 的额济纳 天然 多数植物具有耐 干旱 、 高温 、 盐碱 明硅的 作用 , 耐 耐 同时对于绿 洲 内的局 部气 植物 枯死 。
和 抗风沙 的特 征。 正 l 6 年两居延海 候 条件 及水文循环 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 绿洲 , 向荒漠演 变 。 9 1
vi me a on r on nt l Ec omy o . 2∞ 3
维普资讯
En iO me t l c n my v r n n a o o E
生存 .来 自阿拉善 , . 生态屏障的呼唤
额济纳绿洲. 梭梭林带和贺兰山及周边区域 , 构成了阿拉善地区最 重要的生态屏障。 其生态环境状况. 不仅关系到区域 内各族人民的生存 和发展, 更关系到西北和华北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大局。 然而, 自然与 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 , 却使这三大生态屏障陷入了生态危机, 严重威胁

《2024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的重要农牧交错区,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农牧交错带是农业和畜牧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区域,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安全。

因此,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现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位于我国北方,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和农业产区。

该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严重。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科学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应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生态保护规划,明确生态保护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应加强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分配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浪费。

(二)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应鼓励农民采用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应鼓励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应加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增加林草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地荒漠化面积。

阿拉善生态保护的共赢发展----铁木日乌德嘎查方案

阿拉善生态保护的共赢发展----铁木日乌德嘎查方案

《阿拉善生态保护的共赢发展----铁木日乌德嘎查项目》主讲:邓仪录音整理:叶露曦校对:邓仪讲座开始:思考与选择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为大在于细。

今天我展示这个真实的故事。

是想让不同视角、不同经历、不同价值取向的人。

从故事里分享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

这个故事要说的是一个叫铁木日乌德嘎查(蒙语意译),它的汉语名字叫做“贺兰队”,它是紧邻贺兰山上的众多村庄之一。

在这个村里发生了一系列的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

我们在这个村进行了一系列的项目,它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是从几个方面去审视。

在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中,全世界全国都面临着同样的冲突,一方面自然环境要得到保护,但同时人类要生存,而且向往着活得更好,于是站在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就形成对保护与发展不同理解,也导致保护与发展成为一个悖论。

要保护还是要发展?它们表面表达的冲突、在行动和理论差异的对立,特别在非此即彼的文化习惯中,它就更容易体现。

我们会看到很多网上、文章里都在讨论这个全球性的问题。

或许这个项目能通过它的历程展示项目是如何从实践中,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共赢的道路的。

第二个层面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让更多的人去思考和理解在中国自然保护行动后面,对自古生存在该区域内的人们,形成了什么样的压力和不公平。

通常森林保护、湿地保护、草场保护等行动中,我们通过真实的走进该区域,就会发现在保护自然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到当地人的权利和利益。

包括很多NGO的从业者和自然保护专业人士。

例如80年代,我工作过的草海保护区,当时因为要保护湿地和鸟类。

政府在很多科学家和职业人士的呼吁中,在那个出自办公室“抢救性保护方案”的引导下,强行把草海恢复成水面,成立保护区,进行保护湿地和鸟类保护。

在整个保护行动中政府和“专家”习惯性地忽略了一件事——恢复水面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淹没了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土地。

而且在后面十多年的草海湿地保护过程中,当地农民还得交纳被湖水淹没土地的农业税。

从这些经历走出来后,我开始思考,当这片环境得到了保护,更多的人得到了环境效益的时候,生活在那片环境里的人得到了什么?第三个层面想让大家理解,人民既要保护环境但同时还要活下去,那么他们的最终的收益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是如何进行的,牧业地区的经济收益怎么和商业接轨?在这样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农牧民、商业和NGO的关系如何?在具体的操作进程中不同的NGO团队会产生结果不同的行动和视角。

贺兰山封山育林对恢复生态功能的作用分析

贺兰山封山育林对恢复生态功能的作用分析
年份
2 0 00
Me a n
1 3. 93 4
D u n c a n G r o u p i n g

Al p h m2
0. O 5
E r r o r Me a r l S q u a r e
0. 9 7 91 3
F V a l u e
3 0. 5 4
P r >F

<. o 0 01
( C K)
2 0 0l 2 0 02 20 03 2 0 o 4 20 o8 2 01 2 l 6. 1 6 0 1 7. 04 0 1 8. 2 0o 1 8. 42 0 2 1. 22 0 2 1. 32 0 B BC CD D E E ’
S q u a r e
F Va l u e
P r >F
2 0 0 0( C K)
2 o o l
0 . 1 4 2 0 0
0 . 3 3 0 O 0


0 . 0 5
O . 0 o O 4 7 8
8 0 3 . 1 5
<. 0 0 0 1
2 0 0 2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 封山青林对贺兰
山天然 青海 云杉林 具有 较好的 促进恢 复的 作用 , 未封 育前 , 天然 青海 云杉
表 1 天然青 海 云杉 林 林分 郁 闭度 方差 分析 表
8年份 Me a n Du n c a n G r o u p i n g A 1 p h m2 E r r o r Me a n
表 3 研 究 区 内主要 乔木 树种 天 然更 新调 查 统计 表
指 标 青 海 云 杉 株数 ( 株) 出现幼 苗 年 份 < 3 O 一1 5 0 幼树 样方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作者:王宏武斌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0期王宏,武斌(通辽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内蒙古通辽 028000)摘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存在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如气候干旱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及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尤为重要.关键词:内蒙古;环境;问题;治理中图分类号:X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10-0103-02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东西狭长分布,直线距离2400公里,地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是我国北部边疆的重要生态屏障.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限制,以及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变得十分脆弱,表现出气候日趋干旱化、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等生态问题,给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因此,治理与改善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1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问题1.1 气候干旱化近25年,中国干旱区的面积在持续增大,湿润区面积在缩小.内蒙古自治区由于天然保护屏障受损,水资源缺乏,干燥程度表现为增大趋势.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11片次生林区(大兴安岭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但由于保护不当、过度采伐及病虫害等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剧减.素有“林海”之称的大兴安岭,年消耗量就为年生产量的177%.森林资源的锐减,使得天然的保护屏障受到损害.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贫乏.全区每公顷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1km2以上的湖泊总面积在20年间减少了1/4.天然屏障受损,加之水资源的缺乏,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干旱程度上升的趋势.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1.34%,半干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8.66%.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气候表现为先干后湿的变化过程;70年代呈现波动式下降,气候趋于湿润化;进入80年代以后,干燥度逐年增加,气候干旱化明显,尤其是21世纪初,气候急剧变干,2005年为近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内蒙古的干旱造成华北、东北诸多河流缺水,进而导致了下游地区的干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1.2 土地沙漠化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自治区境内,从西到东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尔、巴音温都尔、乌兰布和、库布齐5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呼伦贝尔5大沙地阴山以北地区还分布有大面积风蚀沙化地,沙漠和沙地外围地区有零星沙化土地分布,沙区范围涉及8盟4市76个旗(县、市、区),总土地面积74186594.2hm2,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62.7%.由于沙漠化严重,内蒙古频发沙尘暴.2007年3月29日发生的特大沙尘暴,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都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沙尘暴的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本区经济承受巨大损失,还威胁到了甘肃、宁夏等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据统计,春季(3-5月)发生在内蒙古的半径在60公里以上范围的沙尘暴,有45.2%影响到京津地区.由于风沙作用和水土流失,每年向黄河输沙1.87亿吨,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构成严重影响.1.3 水土流失受地质、地貌、气候、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区.由于自然因素和开矿等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内蒙古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6.6万km2,占总面积的95%,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居全国之首.水土流失直接破坏土地资源,使土地生产力下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随洪水下泄,淤积下游河道.此外,水土流失还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功能.加快本区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不仅对发展本区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治理黄河,减轻黄河下游防洪压力具有重要作用.1.4 草场退化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畜牧业是内蒙古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但是由于人们对草场资源的认识与了解不足,为收入的最大化而过度放牧、使用无度,导致草场平衡失调,生产力不断下降.超载过牧、过度开垦、滥采滥挖,以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异常,内蒙古7880万公顷的天然草原中,约有30%以上退化,35%沙化,3%盐碱化.全区不同沙化程度的草场面积已达2500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的39.37%.草原退化、产草量降低,直接影响到畜牧量和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草场的退化,同样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自然灾害等问题.2 内蒙古生态建设基本对策2.1 沙地治理根据不同地区的沙化类型及严重程度,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沙障,以削弱风力的侵蚀,截留降雨,建立生态防御体系.同时可选用治沙效果好的抗旱植物,利用植物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治理.在不同区域的植被种类不同,具体也要配合当地地质的情况进行调整.水资源利用在沙漠治理过程中最重要,要全方面考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沙漠化土地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和改善的,如科尔沁草原,经过长时间的治理,沙漠化蔓延速度已有所减缓.从1987年到1997年,其总面积从71683平方公里减少到63343平方公里,下降11.63%.内蒙古2000年工程建设包括8个盟市的53个旗县,国家投资3.79亿元.2001年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涉及10个盟市的68个旗.土地沙漠化治理任重道远.2.2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林业建设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发展保护林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之一.内蒙古林业的建设,主要重点是在区内广大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进入21世纪,内蒙古自治区加强对退耕还林、控制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在11个建立了退耕还林试点.加强投资管理力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持续不断地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度也尤为重要.内蒙古中西部普遍绿化以后,环境改善也已见成效.敖汉旗从1987年到1997年,森林覆盖度从为原来的2.8倍,年降水量上升了9.6%.内蒙古林草植被的恢复,使得土地蓄水保土能力增强,也会减轻华北、东北一些江河下游的干旱及洪涝灾害.2.3 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据统计,内蒙古草地面积占自治区面积的67%,但是由于图层含沙量大,再加上过度放牧,形成沙丘,致使大面积的草场退化.现在退化、遭破坏的面积已累计达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8.7%.草场的退化,给畜牧业及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十分必要.针对自治区大部分天然草地不断退化的现状,首先应该按生态条件质量,通过科学的、合理的计算,以草定畜,严格控制,减轻草场压力.二是实行划区轮牧生产方式,防止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三是对退化的草场,实施退牧养草的政策,使草原生产力得到恢复.参考文献:〔1〕李丽娜,赵海霞.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内蒙古林业,2012,(6):12-13.〔2〕王广山,张祚恬,周梅.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林业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S1):13-15.〔3〕赵涛,米国芳.内蒙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7-31.〔4〕韩芳,刘朋涛,牛建明,等.50a来内蒙古荒漠草原气候干燥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3(3):449-456.〔5〕王宪富,韩经伟.2007年内蒙古最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8(6):3-5.〔6〕邹亚荣,张增祥,赵晓丽等.GIS支持下内蒙古草场动态变化及其环境背景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5):250-255.〔7〕吕志祥,高兵桃,刘嘉尧.公共政策视域中土地沙漠化治理研究[J].生态经济,2010(1):180-182.〔8〕李忠锋,王彦丽,王一谋,等.黄河流域内蒙古片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3,(2):180-184.〔9〕李秋月,潘学标,王丽等.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1(S1):19-23.〔10〕郭春生.气候变化对草地畜牧业及生产力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9):149-152.〔11〕高浩,潘学标,符瑜.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部草原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3):1000-6362.〔12〕杨兴康.浅谈草场退化的原因和治理对策[J].草业与畜牧,2011(9):38-39.〔13〕那日娜.浅谈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现状[J].现代农业,2007(11):145.〔14〕弓瑞,贾梦迁,于振海等.浅析内蒙古森林资源生态补偿[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20-21.〔15〕田志,白永祥.西北地区沙漠化治理浅谈[J].内蒙古林业,2010(7):24-25.。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陲,东西狭长分布,直线距离2400公里,地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是我国北部边疆的重要生态屏障.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限制,以及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变得十分脆弱,表现出气候日趋干旱化、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等生态问题,给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因此,治理与改善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1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问题1.1气候干旱化近25年,中国干旱区的面积在持续增大,湿润区面积在缩小.内蒙古自治区由于天然保护屏障受损,水资源缺乏,干燥程度表现为增大趋势.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11片次生林区(大兴安岭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但由于保护不当、过度采伐及病虫害等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资源剧减.素有“林海”之称的大兴安岭,年消耗量就为年生产量的177%.森林资源的锐减,使得天然的保护屏障受到损害.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贫乏.全区每公顷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1km 2以上的湖泊总面积在20年间减少了1/4.天然屏障受损,加之水资源的缺乏,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干旱程度上升的趋势.内蒙古自治区干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1.34%,半干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68.66%.20世纪6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气候表现为先干后湿的变化过程;70年代呈现波动式下降,气候趋于湿润化;进入80年代以后,干燥度逐年增加,气候干旱化明显,尤其是21世纪初,气候急剧变干,2005年为近50年来最干旱的年份.内蒙古的干旱造成华北、东北诸多河流缺水,进而导致了下游地区的干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1.2土地沙漠化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自治区境内,从西到东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尔、巴音温都尔、乌兰布和、库布齐5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呼伦贝尔5大沙地阴山以北地区还分布有大面积风蚀沙化地,沙漠和沙地外围地区有零星沙化土地分布,沙区范围涉及8盟4市76个旗(县、市、区),总土地面积74186594.2hm 2,占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62.7%.由于沙漠化严重,内蒙古频发沙尘暴.2007年3月29日发生的特大沙尘暴,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都受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沙尘暴的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本区经济承受巨大损失,还威胁到了甘肃、宁夏等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据统计,春季(3-5月)发生在内蒙古的半径在60公里以上范围的沙尘暴,有45.2%影响到京津地区.由于风沙作用和水土流失,每年向黄河输沙1.87亿吨,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构成严重影响.1.3水土流失受地质、地貌、气候、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区.由于自然因素和开矿等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内蒙古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6.6万km 2,占总面积的95%,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居全国之首.水土流失直接破坏土地资源,使土地生产力下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土流失Vo l.29No .10O ct.2013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rnal o 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 n )第29卷第10期(下)2013年10月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王宏,武斌(通辽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内蒙古通辽028000)摘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存在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如气候干旱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及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尤为重要.关键词:内蒙古;环境;问题;治理中图分类号:X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3)10-0103-02103--. All Rights Reserved.使大量泥沙随洪水下泄,淤积下游河道.此外,水土流失还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功能.加快本区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不仅对发展本区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治理黄河,减轻黄河下游防洪压力具有重要作用.1.4草场退化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畜牧业是内蒙古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经济发展的进程.但是由于人们对草场资源的认识与了解不足,为收入的最大化而过度放牧、使用无度,导致草场平衡失调,生产力不断下降.超载过牧、过度开垦、滥采滥挖,以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异常,内蒙古7880万公顷的天然草原中,约有30%以上退化,35%沙化,3%盐碱化.全区不同沙化程度的草场面积已达2500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的39.37%.草原退化、产草量降低,直接影响到畜牧量和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草场的退化,同样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自然灾害等问题.2内蒙古生态建设基本对策2.1沙地治理根据不同地区的沙化类型及严重程度,可以设置不同类型的沙障,以削弱风力的侵蚀,截留降雨,建立生态防御体系.同时可选用治沙效果好的抗旱植物,利用植物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治理.在不同区域的植被种类不同,具体也要配合当地地质的情况进行调整.水资源利用在沙漠治理过程中最重要,要全方面考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沙漠化土地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和改善的,如科尔沁草原,经过长时间的治理,沙漠化蔓延速度已有所减缓.从1987年到1997年,其总面积从71683平方公里减少到63343平方公里,下降11.63%.内蒙古2000年工程建设包括8个盟市的53个旗县,国家投资3.79亿元.2001年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涉及10个盟市的68个旗.土地沙漠化治理任重道远.2.2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林业建设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发展保护林业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之一.内蒙古林业的建设,主要重点是在区内广大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进入21世纪,内蒙古自治区加强对退耕还林、控制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在11个建立了退耕还林试点.加强投资管理力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持续不断地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度也尤为重要.内蒙古中西部普遍绿化以后,环境改善也已见成效.敖汉旗从1987年到1997年,森林覆盖度从为原来的2.8倍,年降水量上升了9.6%.内蒙古林草植被的恢复,使得土地蓄水保土能力增强,也会减轻华北、东北一些江河下游的干旱及洪涝灾害.2.3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据统计,内蒙古草地面积占自治区面积的67%,但是由于图层含沙量大,再加上过度放牧,形成沙丘,致使大面积的草场退化.现在退化、遭破坏的面积已累计达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8.7%.草场的退化,给畜牧业及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十分必要.针对自治区大部分天然草地不断退化的现状,首先应该按生态条件质量,通过科学的、合理的计算,以草定畜,严格控制,减轻草场压力.二是实行划区轮牧生产方式,防止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三是对退化的草场,实施退牧养草的政策,使草原生产力得到恢复.———————————————————参考文献:〔1〕李丽娜,赵海霞.内蒙古生态环境建设探讨[J].内蒙古林业,2012,(6):12-13.〔2〕王广山,张祚恬,周梅.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林业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S1):13-15.〔3〕赵涛,米国芳.内蒙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7-31.〔4〕韩芳,刘朋涛,牛建明,等.50a来内蒙古荒漠草原气候干燥度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3(3):449-456.〔5〕王宪富,韩经伟.2007年内蒙古最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8(6):3-5.〔6〕邹亚荣,张增祥,赵晓丽等.GIS支持下内蒙古草场动态变化及其环境背景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2(5):250-255.〔7〕吕志祥,高兵桃,刘嘉尧.公共政策视域中土地沙漠化治理研究[J].生态经济,2010(1):180-182.〔8〕李忠锋,王彦丽,王一谋,等.黄河流域内蒙古片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3,(2):180-184.〔9〕李秋月,潘学标,王丽等.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1(S1):19-23.〔10〕郭春生.气候变化对草地畜牧业及生产力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9):149-152.〔11〕高浩,潘学标,符瑜.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部草原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3):1000-6362.〔12〕杨兴康.浅谈草场退化的原因和治理对策[J].草业与畜牧,2011(9):38-39.〔13〕那日娜.浅谈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现状[J].现代农业,2007(11):145.〔14〕弓瑞,贾梦迁,于振海等.浅析内蒙古森林资源生态补偿[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20-21.〔15〕田志,白永祥.西北地区沙漠化治理浅谈[J].内蒙古林业, 2010(7):24-25.104--.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局与对策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局与对策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生态困局与对策单位:中国科学院学部阿拉善地区处于内蒙西部,与新疆、甘肃和宁夏接壤,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干旱缺水,自然环境脆弱,人为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加剧了生态退化程度,已发展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沙尘源区,也是我国抵御风沙侵袭的第一道重要生态屏障。

虽然国家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以生态扶贫转移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工程,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如何巩固已有生态建设成果,保障居民享受基本均等的社会服务,需要在国家层面将阿拉善地区作为全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域,继续加强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从而实现阿拉善地区生态与国防建设环境的良性发展。

1 阿拉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阿拉善盟地域辽阔(27万平方公里),人口稀少(21.73万人),处于我国西北干旱区东端,与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毗邻或接近,该地区93%的地表为沙漠和戈壁。

极端干旱和缺水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阿拉善地区自然环境极为脆弱,近几十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区域生态退化严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沙尘(暴)现象不但影响毗邻地区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商品粮基地以及华北和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甚至北美地区。

1.1 阿拉善地区极端干旱和缺水阿拉善大部分地区极端干旱,缺乏地表径流。

该区年均降水量只有40—200毫米,而潜在蒸发量高达655—1 459毫米。

由于黑河流域中上游地区用水增加,额济纳绿洲可用地表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12亿立方米/年锐减降为1992年的1.83亿立方米/年;尽管由于实施黑河分水工程,目前可用水量也不足5亿立方米/年。

水资源不足导致绿洲面积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整个绿洲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

东部的贺兰山有比较稳定的水源,但水量仅有3亿立方米左右,该区域维持着整个阿拉善地区3/4(15万)的人口,并且已呈现水资源短缺的态势。

阿拉善右旗甚至没有地表径流。

因而,整个地区地表水资源量仅8亿立方米/年。

黄河灌区可用水只有5 000万立方米/年,虽然有几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储量,但补给量小,容易过度开采,引起水位下降,进而导致绿洲荒漠化。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贺兰山土地系统碳储量及生境质量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贺兰山土地系统碳储量及生境质量

基于InVEST模型评估贺兰山土地系统碳储量及生境质量基于InVEST模型评估贺兰山土地系统碳储量及生境质量摘要:土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贺兰山为研究对象,利用InVEST模型评估了贺兰山土地系统的碳储量及生境质量,并探讨了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的土地碳储量较高,且生境质量整体良好。

同时,气候因子、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对贺兰山土地系统的碳储量和生境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为贺兰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贺兰山;土地系统;碳储量;生境质量;InVEST 模型一、引言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土地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科学评估土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研究土地系统的碳储量和生境质量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贺兰山位于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土地系统的碳储量和生境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InVEST模型,通过对贺兰山土地系统的已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了土地系统的碳储量和生境质量。

首先,收集了贺兰山地区的环境因子、土地利用数据、植被覆盖数据等。

然后,利用InVEST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土地系统的碳储量和生境质量指数。

最后,结合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贺兰山的土地系统碳储量和生境质量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结果针对贺兰山地区的土地系统进行评估后,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果:1. 贺兰山的土地系统碳储量较高。

通过计算贺兰山地区土地系统的碳储量,发现其总碳储量达到X吨。

其中,土壤碳储量占比最高,达到XX%。

这表明贺兰山地区的土地系统具有较高的碳储量。

2. 贺兰山的生境质量整体良好。

利用InVEST模型计算得到的生境质量指数表明,贺兰山的生境质量整体良好,达到X级别。

这与贺兰山地区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全国森林面积最大的省——内蒙古

全国森林面积最大的省——内蒙古

全国森林面积最大的省——内蒙古
贲海凤
【期刊名称】《广西林业》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 内蒙古是全国森林面积最大的省份,森林面积达3.55亿亩,林木蓄积1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rn内蒙古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区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的3,4以上,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是国家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境内有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11片次生林区(大兴安岭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中部高原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
【总页数】1页(P52)
【作者】贲海凤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第一 [J],
2.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首位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 [J],
3.内蒙古自治区林地面积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 [J],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宣传办
4.内蒙古林地与森林面积均居全国首位 [J],
5.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林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关于内
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建设的思考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域宽广,幅员辽阔,属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这里生长着大面积的森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针叶林比重最大的林区之一。

作为我国最早开发 [J], 乌日根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础上 逐步 配备 可视 化信 息采 集 , 传输设 备 。 从 而可 以 减 少对 管护 人 员 的 编配 , 也 可 以减 轻 天然 次生 林 区 保 护工 作 的经 费 负担 , 实 现 长期 高 效 的天 然次 生林 区 的管护 工作 。 2 . 2 加 强科研 标 准 化建设 从 持 续发展 的长远 利益 出发 , 充实 科研力 量 , 广 泛 开 展科 研 学 术交 流 , 加强 与 大专 院校 及科 研 院所 的密 切合 作 以及 聘 为 兼 职 科 研专 家 、 客 座教 授 等多 种 形式 , 充 分利用 外 部科 研 资源 和人才 优势 , 进 行联 合攻关 , 实 现互 利 双赢 , 提 高科 研 成 果质 量 和 水平 。 筹 建 和成立 科研 中心 , 加 强科 研基 础和 平 台建设 , 完 善管理体制和运行 机制 , 明确 目标 、 任 务 和 发 展 方 向, 保 证经 费投入 。加强 组织 领导 , 建立 长效工 作机 制, 努力 提 高天然 林保 护 区 的科 研 能力 。 加强科 研监 测 管理 , 对 于科研 课 题 的选择 , 要按 照科 研监测 项 目 规 划初选 的课 题 和保 护 区管理 工作 中具 体遇到 的 问 题, 遵循 由粗 到细 的渐进 性和 系统 性 的原 则而 定 , 常 规 性科 研 监 测项 目由管 理 局统 一 组 织 , 负责 课 题组 的建立 , 科研 方案 的设计 和技 术指 导 , 具 体研究 工作 由课 题负 责人 具体 负 责 , 保 护 区管理 站 配合完成 。 建 立科 研经 费 专项使 用 制度 、 科 研仪器 、 设 备及用 品使 用 制度 、 科 研 安 全 与资 料 管 理 制度 、 成 果 鉴定 、 评 审 和验 收制 度 、 课题 研究 人员 负 责制 等 。 要 逐步改 变不 注重 科研 监 测的思 想 , 改善 现 有科研 基础设 施条 件 ,
摘 要 : 本 文探 讨 了对 于 内蒙古 贺 兰 山天 然 次 生林 区可持 续 发展 的 方 向 , 天 然林 生 态 系统 结构 复 杂、 功能 完善 、 生 物 多样性 丰 富 , 具有 人 工林不 可 比拟 的生 态价 值 。 所 以怎样 实现 天 然林 区可持 续发展是 值得人 们 去深入 思考 的一 个 问题 。 关键词: 天然 林 ; 发展 ; 思考 中 图分类 号 : V4 6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6 -7 9 8 1 ( 2 0 1 3 ) 9 —0 0 4 9 一O 2
培 养和 引 进 一批科 研 专业 人 才 , 建 设 合理 的科 研 管 理制度 , 保 证 常 规 性 的科 研 监 测 外 , 要 向科 技 含 量 高、 专 业性 强 、 实用 性广 的科 研 方 向发 展 。 2 . 3 保 护 区 高素 质 队伍 建设 天然 林保 护工 作人 员是 新 型天然 林保 护区 的主 导力 量 , 首先 要着 重人 才 的吸 收 , 他们 的整体 素质 水
集地 , 是 天然 的种 质 资 源 宝 库 。有 维管 束 植 物 7 8 0 种, 原 产 地标 本 植 物 4 0种 左 右 , 其 中属 国家 重 点 保 护植 物 5种 ; 脊椎动物 2 1 8种 , 包 括 国家 I级重 点 保 护 野生 动物 8 种、 I I 级重 点 保 护 野生 动 物 3性 中心之一 , 也是 我 国北 方地 区唯 一 的生物 多 样性 中心 。贺兰 山 天然 次 生 林 区其 地 理 位 置 特 殊 , 具 有水源涵养、 防 风 固 沙、 水 土保持 之功 能 , 为 阿拉 善盟 社会 经 济发 展 和生 态 建设 提供 了可 靠 的生态 保 障 。 2 促 进 内蒙古 贺 兰 山 天 然林 区持 续 发 展 的 几点 思
2 0 1 3 年第 9 期
内蒙古 石 油化 工
4 9
关 于 内蒙 古 贺 兰 山天 然 次 生 林 区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思考
袁 丽 丽 , 哈斯 朝格 图 , 王 亮 , 张雅 丽 , 赵 玉兰
( 1 . 内蒙古 贺兰山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管理局 ; 2 . 阿拉善左旗林 业工作站 , 内蒙古 阿拉善左旗 7 5 0 3 0 6 )
现 代林 业 与 生态 有 了 紧密 的 内在 联 系 , 追 求 和 谐 林 业 兼顾 生 态 与 经 济 协 调 的 方 向转 变 是 大 势 所 趋 。现代林 业 的和 谐是 人 们充 分 利用 现代 科学 技 术 手段 保 护 和培 育 森林 资 源 , 高效 发 挥 森 林 资 源 的 多 种 功能 和其 多 重 价值 , 以满 足人 类 发展 对 森 林 资 源 的需 要 。 而天然 次生 林是 指 天 然森 林被 砍 伐后 , 树根 生 出幼 树形 成森 林 , 针对 原 生林 称 之为 次 生林 ; 它不 是 人 工的 , 而是 大 自然生 命 体 的一 种 自我 修复 。 天然 林 生 态 系统 结 构 复 杂 、 功能完善、 生 物 多样 性 丰 富 , 具 有 人工林 不可 比拟 的生态 价值 。 1 内蒙古 贺 兰 山天然次 生 林 区概 况 内蒙 古贺 兰 山拥有 天 然 次生 林 6 O . 7万 亩 , 是 内 蒙古 西部 最大 的开 然次 生林 区 。 森林 覆 盖 率4 5 . 7 %, 树 种 以青 海 云 杉 、 油 松 和 山杨 为 主 。林 区 内植 被 复 杂, 种 类 丰富 , 并 具有 独 特 的种 群 。 植 被 覆 盖度8 O , 是 蒙古 、 东北 、 青 藏 高原 以及 其他 植 物 相互渗 透 的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