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中的理想师生关系展望
理想的新型师生关系
浅谈理想的新型师生关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师生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给学生生命以活力。
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
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意识地去探究新型师生关系,摆正教师的位置,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命活力。
对于新时期理想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1、民主平等。
新课程理念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觉得所谓的民主平等,即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
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就像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拨学生。
教师要毫不犹豫地抛弃师道尊严,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老师可以批评学生的种种错误,而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失误给予指正。
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师生互相尊重,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
2、尊师爱生。
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热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
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学生尊敬老师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渊源历史。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爱生,对于新时期的爱生我是这样理解的。
爱学生要有一定的规格要求:不溺爱、不姑息、不迁就学生的缺点、错误,也就是爱学生要讲原则,不能丢失原则,不能超“格”。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沟通近年来,社会对于学校教育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而师生关系也成为了教育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者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始终保持一种耐心和友善的态度。
正如一句古训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学生进入学校的时候,他们不仅是来学习知识的,更是在寻求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来帮助他们成长。
因此,教师应该尽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关注。
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和尊重,才能够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此外,沟通是增进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同时,教师也应该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随时提出问题和疑惑。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注和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需要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
只有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需求时,才能够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此外,学校也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帮助教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的师生交流会、家长会和座谈会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同时,学校还可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师生沟通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在学校的支持下,教师和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促进共同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应该以耐心和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注重个体差异,学校也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浅谈现代教育的新型师生关系
浅谈现代教育的新型师生关系【摘要】现代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师生关系也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
“新型师生关系”促使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启发者。
学生参与度得到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加密切,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方式的创新。
新型师生关系意味着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议教育者应积极践行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迎接教育改革的挑战并实现未来教育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现代教育、师生关系、教师角色、学生参与度、师生互动、教育理念、技术应用、意义、未来发展趋势、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现代教育的背景现代教育的背景可以说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教育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知识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的书本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双向互动,共同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单向的传授到双向互动,从严格的管理到平等的交流,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改进。
1.2 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师徒制度的形成。
在古代,师生之间的关系被视为神圣而崇高的,师傅被尊为恩师,学生则要尊师重道,虚心听从师长指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传统师生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师生关系呈现出更加平等和互动的特点。
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唯一来源,而是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
师生关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青年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性,努力建立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互信、尊重和沟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青年教师应该建立起对学生的信任,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潜力,相信他们能够在自己的指导下取得进步。
同时,青年教师也需要赢得学生的信任,通过真诚、坦率、公正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想法和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只有建立了师生之间的互信,才能够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则。
青年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特长和潜能,并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尊重,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和谐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
最后,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青年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困惑,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和理解学生的观点,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的影响。
同时,青年教师也要与家长和同事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加强信息的互通共享,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
通过建立互信、尊重和沟通的良好师生关系,青年教师可以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激情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青年教师应该认识到师生关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和提升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能力,以实现个人与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摘要〕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并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人际关系。
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迅速,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小学师生关系目前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论文关键词〕师生关系;发展特征;学校适应;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一、师生关系的心理实质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基本的人际关系,其本质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反映了师生间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就使教师处在心理的上位,学生处在心理的下位,师生间存在着天然的心理距离。
这种心理距离一方面使教师通过努力劳动,提高自己的才能,并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使学生尊敬教师,虚心向教师请教,接受教师的熏陶和教诲。
师生间的这种心理距离使得教师和学生不断产生心理互动。
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彼此越易情感相悦,坦诚相见,无所不谈,互相包容,达成共识,进而共同成长;师生间心理距离越远,则彼此越易产生敌视,情感相背,使教育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二、师生关系的重要作用国外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良好的个性,形成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出孤独、退缩、不合群、攻击行为,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疏远,影响其课业成绩和心理健康。
国内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师生课堂交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师生心理健康。
董奇、陈传升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发展有很高的相关,甚至超过了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发展的相关。
由此可见,师生关系对中小学生产生的作用必须引起重视。
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迅速,主要表现为从童年期幼稚性逐渐向成人期成熟性发展,其人际关系也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浅谈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师生关系的转换新课改是一场完全可以称之为“学习革命”的新课程实验,它在以人为本、注重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到教学管理,都较以往发生了转折性的变革,其影响空前而深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它已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接受这场改革的同时,要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更要正确透视并且把握课改的精神实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新课改毕竟是一个新的话题,它总有一个运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避免不了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在与新课改的亲密接触中,可以说是悲喜交加,但更多的是收获面。
在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和课堂教学的不断反思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本质性的变化就是师生关系的转变,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
这种矛盾使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应及时转变观念,改善师生关系,让我们和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也让我们的教育健康发展,充满活力!一、树立新理念,构建和诣师生关系。
在教育学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全身心的付出,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尊敬,为什么老师的心血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呢?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观念上,应试教育下陈旧的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极积学习与实践,思考如何构建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和教师由于知识水平、年龄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在以往教学的很多方面中都存在着不平等,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尊重、信任与沟通。
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
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师生关系也在发生着演变。
本文将从传统的师道关系到现代的平等互动关系,探讨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
传统的师道关系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绝对权威地位,而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
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主人,学生是知识的获取者。
教师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学生则要遵循教师的要求和规定。
这种师生关系的优点是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但缺点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师生关系逐渐向着平等互动的方向发展。
现代师生关系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地位和主体性。
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者,更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发展自身的潜能。
教师要注重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学生也应该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另一个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传统的师道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主人,学生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而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形成开放的学习环境。
学生通过跟教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交流和互相启发,在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此外,师生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连结。
传统的师道关系中,教师往往是学生的严格监管者,关系比较疏离。
而现代教育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近。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和支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个性,通过鼓励和激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同时,学生也要尊重和理解教师的工作和付出。
师生之间的情感连结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促进学生成长。
师生关系的变革与师生观的调整
师生关系的变革与师生观的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师生关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传统的师道关系逐渐演变为合作与共建的新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都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认知和调整,以适应这种变革带来的新挑战。
一、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变从过去的一对多教学模式到如今的平等互动教育模式,师生关系的变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显著特征。
在过去,教师被视为权威和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然而,这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在满足现代教育需求上显得不够充分。
二、平等互动的新师生关系模式如今,我们鼓励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双向学习。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者更多的是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并与他们共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育变得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三、师生关系变革的原因师生关系的变革不仅是对过去传统教育的反思,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现代社会对个体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需要培养具备创新、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新类型的关系。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变革。
在互联网时代,师生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
师生关系的变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四、师生观的调整在师生关系变革的过程中,师生观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过去,教师常常扮演着“知识掌握者”的角色,强调教师的地位和权威。
然而,现代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平等和协作。
教师应该把学生视为合作伙伴,鼓励他们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也应该调整对教师的认知,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低 反 应 和 低 冲 突 的 特 点 。男 女 学 生 在 师 生 关 系 的 亲 密 性 环 境 因 素 是 家 庭 和 学 校 ,随着 个 体 年 龄 的 增 长 ,师 生 关 和 反 应 性 上 有 显 著 差 异 ,女 生 的 师 生 关 系 比男 生 更 为 积 系 在 中小 学 生 的 社 会 关 系 网络 中 的 地 位 日渐 突 出 ,是 个
主 动 性 明 显 高 于 男 生 。这 说 明女 生 更 倾 向与 教 师 交 往 , 与教师交往的合作性 、冲突性 、支持性上存在显 著差异 , 与 教 师 保 持 良好 的 师 生 关 系 ,这 可 能 与 女 生 有 较 强 的 交 低孤独感 的学生更乐于与教 师合 作 ,冲突更少 ,也愿意 往 倾 向和 归 属感 ,男 生 更 倾 向 独 立 、 自主有 关 。在 年 级 与 教 师 亲 近 ,与教 师 合 作 和 亲 近 又会 为 其 带来 愉 快 的 感
差异 中 ,随着 年级 的升高 ,学生 的亲密性 、主动性 、合 受 ,增强学 习信 心 ,从 而形成 良性循环 。研究启 示 :在 作 性也 随之降低 ,这可能 与学 生随着年级 的升高 ,认 知 教育活动 中 ,师生 关系对学生 的心理 和行 为有着广泛的
高中新课改对师生关系的期待
高中新课改对师生关系的期待一、引言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以知识传授为重点、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即“生本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冲突。
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它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在这个背景下,现行课堂中缺乏有效、可行、持久的师生合作机制,要彻底改变这种状态,新的课程改革亟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二、良好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表明,师生关系影响着教育过程、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感。
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交往产生共鸣。
与学生有良好关系的教师,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心理上也趋向于教师,教师所上的课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学生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这就是“知之者不如多知者,多知者不如乐知者”的道理。
同样一句话,“有的教师会把学生说得笑起来,而有的教师则可能会把学生说得跳起来”。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的期待 实际上,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是多种关系的集合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应是严父,及时纠正,决不迁就;学生有困难时,老师应是慈母,耐心帮助,加以解决;学生有进步时,老师就是医生,及时“对症下药”,开出一副副鼓励与告诫的药方;学生高兴或痛苦时,老师应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分享喜悦或悲伤……总之,老师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受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中的理想师生关系展望
要: 在信 息爆 炸 的时代 , 受教 育者” “ 一词 已经不能较好地体现 学校 教 学的实 际情形 , “ 习者” 用 学 代替 “ 受
教育者” 不仅是对 学生主动性 强调 的必然结果 , 同时也是信息爆 炸情况下师生教 学关系的某种 必然选择 , 此情况 在
下, 师生之 间应该建 立一种信任 、 接纳 、 尊重与 多元 沟通 的关系 , 学 习者和教育者都 能获得各 自的成长 。 使
.
收 稿 日期  ̄ 0 —3 3 2 80 —1 0
作者简介 : 叶
科 (9 4 ) 男 , 18 一 , 浙江天 台人 ,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 教育学院硕 士研究 生 , 主要研究 方向为区域教育史 。
维普资讯
6 2
叶
科 : 受教 育者” 学习者” “ 向“ 转变 中的理想师生关 系展 望
第 3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 种情 况下 , 育 者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也 成 了 “ 教 育 人 , 教 受 教育 必须针 对个 体差 异 , 因材施 教 。
者 ” , 原 来 的 “ 教 育 者 ” 变 成 了 “ 育者 ” 了 而 受 则 教 。 那么, “ 在 教育 者 ” “ 教 育 者 ” 间 固 定 的知 识 与 受 之
维普资讯
20 08年第 3期
河南职业技术 师范学院学报 ( 业教 育版) 职
6 1
“ 受教 育者 ” 向“ 习者 ” 变 中 的 学 转
理 想 师 生 关 系展 望
叶 科
(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 金华
摘
3 10 ) 204
关键词 : 受教 育者 ; 育者 ; 教 学习者 ; 生关 系 师
2023年师生关系发展交流材料
2023年师生关系发展交流材料2023年的今天,我们回首过去,看看师生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也探讨一下未来的趋势和方向。
首先,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几年师生关系的变化。
在早些年,师生关系往往是以教学为主,老师像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传经送宝、传道授业是其职责。
这种关系比较单向,老师主导,学生被动,因此往往会产生严师厉刻的局面。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进步,师生关系也随之转变。
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人性化、个性化,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逐渐提高。
老师的角色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指导者和引导者转变,与学生互动更加频繁、自由,对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认知和学科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
因此,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睦、友好,对学生的思想、习惯、品德的塑造有了更深入的介入。
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教育的发展仍将是围绕人性化、科技化、社交化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师生关系也将呈现以下趋势:一、师生互动更加平等。
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地点的多元化,老师们会更多地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监督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会更加平等,师生彼此之间的态度和关系也会更加友善、开放。
老师和学生会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能够用温暖的心和理性的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更愉快的探索知识。
二、师生关系更加个性化。
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因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则需进一步加强,互动更加友好、个性化,从而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个人优势,发挥天赋,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人格。
三、师生共同进步。
未来的教育也将更加注重创新、探索和实践,同时也注重师生共同成长,老师的作用不仅是灌输知识,而是在学生的探索中,发挥指导者和管理者等更多角色,发挥其智慧和切身经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让知识得以转化为生活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大力推进综合素质教育。
未来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师生关系也需要与时俱进,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通过批判性思维和项目式学习等一步步发掘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师生关系改进计划
教师师生关系改进计划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就是如何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探讨教师师生关系改进计划的方式,来为教育改革提供一点思路和建议。
一、加强沟通与理解能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倾听技巧,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扰。
通过更加密切的沟通与理解,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建立互信和尊重的氛围互信和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并且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和潜力。
同样地,学生也应该对教师保持尊重,并且相信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意义。
建立这样的互信和尊重的氛围,将有助于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开展有效的互动与合作。
三、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这样的个性化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良好发展。
四、开展师生互动活动师生互动活动是改善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举办一些师生互动的活动,比如班级聚餐、户外运动等,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增进感情。
此外,这些活动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师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五、多元评价与反馈机制多元评价与反馈机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且提高师生关系的质量。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增强对教师的认同和信任。
六、关注心理健康与情感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对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改善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引导。
教育行业转正后如何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
教育行业转正后如何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教育行业是一个对师生关系要求极高的行业,而对于一名刚转正的教师来说,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那么,作为一名教育行业的新教师,在转正后如何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转正后的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学生的榜样和朋友。
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保持一种敬业的态度,展现专业的素养,同时也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起平等而又尊重的师生关系。
其次,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转正后的教师应该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能力,教师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此外,转正后的教师还需注重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不仅仅是一个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教师可以建立起一种亲近而又专业的关系。
此外,转正后的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协作。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和支持,而家长对于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必要考虑的因素。
因此,转正后的教师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需求,并积极与家长共同协调教育教学的方案。
最后,转正后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优点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需求。
因此,转正后的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
总结起来,转正后的教师要建立专业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注重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其次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同时还需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困惑;最后要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教学。
教育行业转正心得分享如何在教育培训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行业转正心得分享如何在教育培训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行业是一个与人直接打交道的行业,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对于教育培训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新进教育从业者,我在转正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与大家分享如何在教育培训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倾听和尊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需要倾听和尊重。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关注,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有真正理解并尊重学生的需求和意见,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潜力的最大化。
三、积极反馈和鼓励积极反馈和鼓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正面的评价。
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即使面对挫折和失败,我们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建议和支持,帮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
通过积极反馈和鼓励,我们能够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沟通和合作教育培训中的师生关系建立还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
我们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同时,我们还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他们团结协作,共同学习和进步。
只有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师生之间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和信任的状态。
五、注重情感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中还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情商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与学生建立起友善、亲近和信任的情感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和与他人的关系,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与学生关系反思与调整
教师与学生关系反思与调整引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能够建立起互信、尊重和理解的良好氛围。
然而,由于教育方法、教师角色和学生期望的改变,我们有必要对教师与学生关系进行反思与调整,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一、教师的角色转变在过去,教师是相对权威的教育者,他们扮演着传授知识和纠正错误的角色。
然而,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因此教师的角色也需要相应的转变。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参与决策传统上,教师会单方面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但是,在现代教育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参与决策,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
这样,学生将更加投入学习,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学习新的东西。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程设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
三、建立积极的沟通与互动沟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
教师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声音和意见,并及时回应他们的需求。
另外,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情况,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发展。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
五、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情感投入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关怀,并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感。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投入时,他们会更加乐意参与学习和发展。
六、以身作则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应该展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样,教师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并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和品格塑造。
师生关系的转变之见_1
师生关系的转变之见导读:本文师生关系的转变之见,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要想抵制憎恨和减少报复行为,就得在展示自己广博的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允许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取舍,因为任何一人都不希望别人往自己身上强加任何东西。
四、让学生爱你,愿意听你教的课,喜欢学你讲的每一点知识对于一名入世未深的学生而言,在漫长的求学途中遇到一两位记忆深刻的教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要遇见了,就将会是永久的记忆,也是一生的榜样。
因而,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努力地去当一名让学生记忆深刻的教师。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转变某些师生间的关系。
首先不应把教师自己的某些观念、行为强加给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
应当使人更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
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
”在各学科上是这样,那么在其他的爱好上,我们也更应该允许学生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只有那些接近学生的教师,才能对学生教育做出最好的决策;否则,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因为我们经常用教师自己的期望值来要求学生,使得学生的压力、负担过重,导致学生精神上的疲劳,甚至会产生反感。
与其这般,不如允许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事情去做。
比如:在规定时间外允许学生踢场球、看场电影或者看一些各自喜爱的书有什么不可?难道非要把课堂变成禁锢甚至扼杀学生蓬勃思维的场所不可?另外,我们经常看到中小学课堂上有不少教师不喜欢学生各自的观点,总是用一刀切的方式完成评价,甚至去打击积极主动地提出各自不同观点的学生。
这样的结果是扼杀学生创新的萌芽,导致培养的只是一群机械地完成某种任务的人。
总之,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得到更好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教学工作中,我将时刻不忘这种关系的重要性,并且为之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高。
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教育者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思想的更新。
而建立一种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创造力,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则是转变观念的重要问题。
只要转变了观念,就能建立起一种新的师生关系来。
下面几个问题就是我在转变观念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我们教育的对象虽然是孩子,但是他们是一个个有头脑有思想的人。
人格是专指人而言,是人的特质、特征等。
心理学上一般指人的生理、心理综合特征。
有时它是带有缺陷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就包括了要尊重各种各样的孩子,有的是有明显缺点的不讨人喜欢的孩子。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也才能教育好学生。
有的老师对待后进生很讨厌,说起话来就不尊重他们,有的老师说:“瞧瞧,他的鼻涕过河啦!”“你的脸皮是城墙带拐弯!”使得这些孩子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永远自卑。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立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充分发展他们的良好个性。
如:理想、兴趣、创造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
唯此才能培养学生成为人材,成为国家的栋梁。
二、把握师生平等关系,既是老师又是朋友老师与学生有年龄上的差异、身份上的不同、知识阅历上的差别,但是人格上是平等的。
师生平等指此而言,因而要互相尊重。
然而老师依然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老师要认真负责地教育学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教给他们广博的知识。
但老师除了是老师还应是学生的朋友,只有做学生的朋友,学生才能与你敞开心扉无话不谈,有的老师喜欢学生怕自己,很自豪。
这就是一种旧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在作怪。
学生喜欢老师把他们当大人看待,这很正常。
有的老师以为大人的事、家庭的事不能和学生谈,其实未必。
只要对学生有教育意义,能够沟通感情,老师与学生就要像朋友一样谈天。
老师要能够听取学生意见,并要诚恳地改正。
一个学生指着黑板上老师写的错字说:“您写错了!”老师说:“我是考验你看得出来看不出来呢!”这无论按老师或朋友的标准来看都是不够格的了。
中学师生关系改善计划
中学师生关系改善计划中学师生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以及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改善中学师生关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我制定了以下的中学师生关系改善计划。
一、建立友善的沟通渠道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之上。
我计划在学校内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包括师生面对面交流、学校论坛和电子邮件等。
师生可以定期举行座谈会或班会,互相了解对方的意见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
此外,学校也应该鼓励和支持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营造一个平等开放的交流环境。
二、加强师生互信互信是维系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石。
为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我计划组织师生参加互动游戏、团队建设活动等,通过合作和共同目标的达成,增进双方的了解与信任。
另外,学校还可以设立信任辅导员,提供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师生间解决矛盾和问题,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三、鼓励师生之间的合作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计划鼓励师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项目、班级合作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师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师生关系的改善至关重要。
我计划在学校内设立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五、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校应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方式,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我计划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需求和挑战。
六、加强对师生的关注和关心学校应该加强对师生的关注和关心,建立起良好的关爱机制。
我计划通过定期家访、学生课程辅导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进展,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中的
理想师生关系展望
叶 科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摘 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教育者”一词已经不能较好地体现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形,用“学习者”代替“受教育者”不仅是对学生主动性强调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信息爆炸情况下师生教学关系的某种必然选择,在此情况下,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信任、接纳、尊重与多元沟通的关系,使学习者和教育者都能获得各自的成长。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学习者;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8)03-0061-02
一、对“受教育者”一词的质疑
“受教育者”是一个习以为常的名词,广泛见诸于法律文件、政府报告、研究论文、报刊杂志之中。
“受教育者”是一种“指称”,指称是一种语言中发语人对表达对象的称谓。
表面上看似乎只单纯地代表所谓的对象,但事实上,指称又绝非只是对象被表明的一种语言符号。
一个对象,指称不同,其所蕴涵的意义便不同。
比如,同是指一个所指的对象,“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当称其为“教育者”时,所强调的是其“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的人,并且发语人为与该对象平等的主体;而当称其为“老师”时,则所强调的是比发语人有学问的或学问更高的人,并且发语人为低于其所指称的对象的主体。
在指称的背后,所深深隐藏着的是发语人对对象的一种下意识的理解。
所以,指称很重要。
[1]
传统上,人们将“受教育者”或“学习者”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相对于“教育者”而言的。
然而,已有的研究认为使用“受教育者”存在的缺陷有:将教育对象看成是比较被动的存在,看成是纯粹“接受教育者教育”或“被教育者教育”的人。
这也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发生在教育对象身外,并由教育者施加于教育对象身心的某种事情。
这种看法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2]那么,既然指称这么重要,使用“受教育者”一词有上述的缺陷,那么,由“受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信息爆炸———由“受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的原因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发现,仅过去3年中,全球新生产出的信息量就翻了一番。
在1999年到2002年这3年间,世界范围内信息生产量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
[3]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信息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当今时代知识增长的特点,许多科学家称其为“信息爆炸”或“知识爆炸”。
也就是说,信息或知识是以爆炸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扩展开来的。
那么信息爆炸对老师和学习者意味着什么呢?
原先,教育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育者是“受教育者”获得知识的最大来源,没有教育者的教育,“受教育者”的知识无从获得。
而如今,随着信息爆炸下各种媒介的广泛运作,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原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信息(知识)不对称的局面出现逆转。
现在,由于学习者比教育者年纪轻,更容易接受新东西、新事物,而教育者相对来说由于年龄、精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在信息的接受和获取上甚至会不如“受教育者”。
因而,“受教育者”也可以并已经成为教育者的知识来源之一。
所以,会有一些教育者感叹:现在的孩子难教,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比我知道的还多。
[4]因而,在
16
2008年第3期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3收稿日期:2008-03-31
作者简介:叶 科(1984—),男,浙江天台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教育史。
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受教育者”了,而原来的“受教育者”则变成了“教育者”。
那么,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固定的知识(信息)授受关系出现转变的情况下,以“受教育者”指代学习者已经显然不合适了。
因而,使用“学习者”一词就可以较好地反应信息爆炸时代下教学的状况。
那么,在“受教育者”向“学习者”指称转变下,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展望
信息爆炸情况下,教育者的角色和功能都应发生相应的改变。
首先,应具备学习者的新型角色定位,不断地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和信息,这也是教育者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
其次,教育者不单单是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存在,更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生活的指导者,是学习者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因而,在“受教育者”向“学习者”理念的转变下,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如同忘年交的关系、亦师亦友的关系,因为彼此都是主体关系,没有主从之别。
师生之间应建立信任、接纳、尊重与多元沟通的关系,共同协助学习者和教育者各自获得成长。
理想的师生关系具体应该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教育者应尊重学习者的独特性
教育者首先应尊重学习者的独特性,并真诚地愿意指引他走上正确的道路。
教育者应该相信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是有兴趣的,在此条件下,学习者接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所给予的指导。
(二)教育者须把学习者看成“人”[5]
“人”这个基本点大致包括三层涵义:第一,教育者必须承认学习者人身的权利,维护其人身尊严,尊重其人格;第二,学习者是身心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育者必须考虑其年龄阶段特征,循序渐进;第三,学习者是在心理、文化等方面有着自身特点的人,教育必须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教育者真诚地自我表达和与学习者分享
教育者在施教的同时,应该真诚地表明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非只是提供一种理论上的绝对概念。
教育者是学习者的向导,而不仅是学习者成就的仲裁者,告诉他什么是绝对正确或错误。
教育者平时即应尽可能提供不同观点的知识、观念给学习者,透过充分的讨论,在相互信赖的气氛中,引导学习者自由地思考,在社会大洪流中寻觅自我方向。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由于教育者与学习者知识占有关系的变化,“受教育者”一词已经不能较好的体现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形,师生之间在具体教育场景中的角色边界实际上正变得模糊起来,用“学习者”的指称代替“受教育者”的指称不仅是对学生主动性强调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信息爆炸情况下师生教学关系的某种必然选择,更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美德的体现。
在此情况下,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信任、接纳、尊重与多元沟通的理想的关系,使学习者和教育者都能获得各自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胡乐乐.“学生”,还是“儿童”?———对“小学受教育者”
称谓的反思[J].教师博览,2007(05):30-31.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6.
[3]毛 磊.美国研究揭示全球“信息爆炸”现状[E B/OL].
htt p://www.fs /it/ne ws/200310310048.
ht m,2003-10-31.
[4]刘淑媛.孩子越来越难教,教师应该怎么办?[E B/OL].
htt p://francoise.bl /3029302_d.ht m l,2006-04-06.
[5]吴康宁.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
观的转换[J].教育研究,2003(4):43-47.
Prospect for an i dea l teacher-studen t rel a ti on sh i p i n
the situa ti on of learner t ak i n g educa tee’s pl ace
Y E Ke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Zhejiang N or m al U n iversity,J inhua,Z hejiang321004,Ch ina)
Abstract:I n the ti m e of infor mati on exp l osi on,the word“educatee”can not describe teaching activities accu2 rately,s o we ought t o use the word“learner”instead.Because of that,an ideal teacher-student relati onshi p should be full of trust,res pect and multi p le communicati on.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devel op the m selves in that ide2 al teacher-student relati onshi p.
Key words:educatee;educat or;learner;teacher-student relati onshi p
【本栏责编 赵学义】26叶 科:“受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中的理想师生关系展望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