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

合集下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⑸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⑺坐观:一作“徒怜”。

⑻徒:只能。

一作“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创作背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二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三、四句实写湖。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考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考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

专题2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同学们,“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给我们以美的熏陶。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谈起祖国的诗歌,总会有一种止不住的豪情涌上心头。

今天呀,老师邀请同学们去遨游我国古代诗歌的海洋,学习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二、目标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赏析诗歌写景的名句。

3.学习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方法,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原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四、注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孟浩然集校注》卷三。

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

涵虚:指水映天空。

涵,包含。

虚,天空。

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

太清,天空。

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

济,渡。

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五、诗意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眼睁睁地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六、赏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赏析:“平”——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面之阔。

“涵”“混”——呈现了洞庭湖的无边无际,与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赏析:“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

不仅表现了洞庭湖的壮阔与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营造了雄伟壮阔的意境。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原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借观洞庭湖而脱意的干谒诗.诗中描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寄托着希望张丞相援引的心情,表现出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2、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颔联“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

“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

B. 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投靠张丞相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D. 尾联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3、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1】坐着看那些垂钓的人,我没有钓竿,只是心里羡慕钓鱼者而已。

徒:空。

【意思2】我看到了那些钓鱼的人,空有羡慕的心情,可是手里没钓鱼工具。

婉转地表达了求人推荐提携的心情,但话说得曲折含蓄,不露痕迹。

“坐观” 二字,再加一个“羡” 字,已经把作者的心情全部写出,写得如此得体。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没有希望做某事,徒有羡慕之心,或形容只是袖手旁观别人做事,并不想参与其中。

[例] 一种是,面对大好形势,虽有动于衷,啧啧称赞,但只闻赞美,不见行动,在跃进声中立马踟蹰,在新长征中盼顾不前,颇类似唐诗写的那种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李善阶《从“羡鱼”和“结网”谈起》)【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全鉴赏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曾被人誉为“有唐五律之冠” (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引“无名氏”语)。

诗题一作《临洞庭湖》。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至十七年(728―729)曾西游长安,在京城结识了张九龄,两人结为忘形交。

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此诗即是张九龄为相期间孟浩然寄赠给他的一首干谒诗,表达了诗人自伤不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援引而出仕从政的心情。

首联两句写洞庭湖水面空阔,混茫无边。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境内,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

仲秋八月,湖水暴涨,渺无涯际,与岸齐平;在阳光的返照下,天空如同涵容在湖水中,浩瀚无垠的湖水仿佛与天空混而为一,水天一色,极为壮观。

“平”、“涵”、“混”三字用得极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水平湖,与天相接的景象。

“虚”与“太清”,均指天空。

颔联两句写洞庭湖的水气与波涛。

湖面蒸腾的水气,如同淡淡的薄雾,笼罩着茫茫的云梦泽一带;湖水掀起的波涛,声如擂鼓,势若雷霆,汹涌澎湃,震天撼地,连巍巍雄踞于湖边的岳阳城似乎也被波涛所摇动。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诗词赏析识点整理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诗词赏析识点整理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诗词赏析识点整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字词注释: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坐观:一作“徒怜”。

徒:只能。

一作“空”。

诗词释义如下: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诗词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词句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湖:此指洞庭湖。

⑶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高空。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⑷气蒸:一作“气吞”。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⑸撼:摇动。

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⑹“欲济”句: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⑺“端居”句: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⑻坐观:一作“徒怜”。

者:一作“叟”。

⑼空:一作“徒”。

羡鱼: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白话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创作背景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

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知识储备】一、导入同学们,“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给我们以美的熏陶。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谈起祖国的诗歌,总会有一种止不住的豪情涌上心头。

今天呀,老师邀请同学们去遨游我国古代诗歌的海洋,学习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二、目标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赏析诗歌写景的名句。

3.学习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方法,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原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四、注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孟浩然集校注》卷三。

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

涵虚:指水映天空。

涵,包含。

虚,天空。

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

太清,天空。

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

济,渡。

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五、诗意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眼睁睁地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六、赏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赏析:“平”——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面之阔。

“涵”“混”——呈现了洞庭湖的无边无际,与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赏析:“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

不仅表现了洞庭湖的壮阔与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营造了雄伟壮阔的意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作者】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汉族。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世称“孟襄阳”。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并陈称“王孟”。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

少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历与于吴越。

【背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

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借观洞庭湖而脱意的干谒诗.诗中描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寄托着希望张丞相援引的心情,表现出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

【赏析】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

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

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

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
魂之花!
K12 教育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不亢,不失身份。 总结:
[来源:~中教&@网%#]
乍读此诗可能不解:“望洞庭湖”与“赠张丞相”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欲 济无舟楫”为喻,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 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诗的前半写“望洞庭湖”, “平”“涵”“混”“蒸”
[中^国教育*%出@~版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赏析:
[来源:zzs@t#e%*^]
“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 “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 不仅表现了洞庭湖的壮阔与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营造了雄伟壮阔 的意境。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赏析:
[中国教育*&#@^出版网]
参考: 运用比喻和用典的修辞。 “垂钓者”比喻居高位者,本文可以理解为张九龄; “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 “羡鱼”运用“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另翻新意,委婉表达希望张九龄能引荐自己的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 教育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愿望。
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虚,天空。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K12 教育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 [来@%源:^zzst~&]
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济,渡。 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五、诗意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眼睁睁地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六、赏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赏析: “平”——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面之阔。 “涵”“混”——呈现了洞庭湖的无边无际,与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②。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③。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④。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⑤。

【题解】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此诗赠给当时身居相位的张九龄,为的是博得赏识和录用。

为了保持面子,极力委婉而掩起干谒诗的痕迹。

【注释】①张丞相:即张九龄。

②“八月”两句:平,指水与岸平。

虚,指元气。

太清,指天空。

③“气蒸”两句:云、梦本为二泽,在今湖北省安陆县、云梦县以南,湖南省华容县、岳阳县以北地区,方圆九百里。

后来大部分淤成陆地,便合称云梦泽。

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孟浩然洞庭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 ④“欲济”句:想渡洞庭,却无舟楫。

暗示欲出仕济世,却无人援引。

端居:独处、闲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⑤“坐观”两句:垂钓者,比执政者,指张丞相。

徒有,空有。

羡鱼情,比喻希望出仕的心情。

【原诗今译】洞庭的湖水,在八月格外平静,茫茫一片,水光天色难以分清。

云梦水气蒸腾,迷离如烟似雾,汹涌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古城。

我无人引荐,有渡水无楫之苦,耻在圣明时代安闲,自愧前途。

我对坐矶垂钓的渔翁十分艳羡,但因结网无丝,只好触景生情。

【鉴赏提示】此诗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并表达出作者渴望出仕的心情。

题一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即张九龄。

“丞相”是指其所任的尚书右丞相之职,而并非宰相之职。

张九龄于开元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年迁中书令。

这时他所任的是宰辅之职。

开元二十四年 (736)十一月迁尚书省右丞相,并罢知政事,这才是孟诗中所提的“丞相”之职。

“宰相”与“丞相”两职在隋唐区别甚大,细检唐人诗文和史料可以找到许多例证。

后人不察,误以为两者实即一职,所以多将此诗系于开元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九龄任宰辅时期。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

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

⑥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坐观:坐视,旁观。

徒:白白地。

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度,婉转地表达了想做官无人引荐的苦衷。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及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翻译: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蒙蒙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注解: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干禄诗。

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

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

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

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临洞庭上张丞相》这首诗是出自孟浩然之手。

孟浩然出生于盛唐时期的公元689年(武后永昌元年)。

他是唐朝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并与王维齐名。

同时也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尽管他常碰钉子,也一度想了结了求官的愿望,隐居林下。

但也时不时的仍与当时达官显贵们,如张九龄等有诗和往来,以求得推荐,弄个一官半职的。

《临洞庭上张丞相》这是一首干谒诗,写于开元二十年( 732 )前后。

当时张九龄正居相位,诗人漫游洞庭,面对烟波浩渺的湖水,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年近半百,还没有进入仕途,于是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给张九龄,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但是为了碍于面子,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如此委婉含蓄,极力掩饰那干谒的痕迹。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八月湖水平,XXX混太清。

气蒸XXX,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XXX。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XXX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XXX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XXX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作者】XXX(689~740)唐代诗人,汉族。

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世称“XXX”。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XXX并XXX称“XXX”。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XXX生于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

少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历与于吴越。

【背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XXX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XXX仍是一名蓬菖人。

他西游长安,不甘孤单,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XXX,但愿得到XXX的欣赏和录用。

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主题头脑】这是一首借观洞庭湖而脱意的干谒诗.诗中描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寄托着希望XXX援引的心情,表现出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

【赏析】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述洞庭湖全景。

“八月湖水平,XXX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泛动,烟波飘渺。

远眺碧水蓝天,高低浑然。

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壮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述湖水阵容。

“气蒸XXX,波撼岳阳城”,写XXX 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

句式对仗工致,意境灵动XXX,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篇目及译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篇目及译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

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

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

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济”,渡的意思。

“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

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

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

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美学特征,作者也常以比体为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答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1.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答:4.这首干谒诗(“乞仕诗”)借景抒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以下是2004年湘高中理科实验班招生题)5.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例举一首与其写景手法相同的诗。

答:6.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答:(以下是2006年自贡巿中考题)7.解释下面的词句。

(2分)①太清:②端居耻圣明: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 )9.诗的首联和颔联分别从___和___觉的角度展现了洞庭湖________的景象,极富艺术感染力。

10.这首诗在艺术上非常成功,历来为世人传诵。

试举一例加以品析。

答案:1.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

2.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

3.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4.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5.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结秋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部编版八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原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借观洞庭湖而脱意的干谒诗.诗中描写洞庭湖的浩荡气势,寄托着希望张丞相援引的心情,表现出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2、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颔联“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

“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

B. 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投靠张丞相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D. 尾联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3、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是由孟浩然所创作的,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⑸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⑺坐观:一作“徒怜”。

⑻徒:只能。

一作“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二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解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⑸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⑺坐观:一作“徒怜”。

⑻徒:只能。

一作“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二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同学们,“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给我们以美的熏陶。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谈起祖国的诗歌,总会有一种止不住的豪情涌上心头。

今天呀,老师邀请同学们去遨游我国古代诗歌的海洋,学习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二、目标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赏析诗歌写景的名句。

3.学习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方法,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原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四、注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孟浩然集校注》卷三。

张丞相:指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为相。

涵虚:指水映天空。

涵,包含。

虚,天空。

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

太清,天空。

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

济,渡。

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五、诗意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眼睁睁地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六、赏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赏析:“平”——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面之阔。

“涵”“混”——呈现了洞庭湖的无边无际,与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赏析:“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

不仅表现了洞庭湖的壮阔与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营造了雄伟壮阔的意境。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赏析:类比,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

借双关(“济”,渡水,又有救助、拯救的含义。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民谋利,深感惭愧。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赏析:诗人巧妙运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临渊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

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总结:乍读此诗可能不解:“望洞庭湖”与“赠张丞相”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诗的前半写“望洞庭湖”,“平”“涵”“混”“蒸”“撼”等词,锤炼精妙,富有表现力,写出来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以及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这首投赠诗,也因此成为后人心中描摹山水的佳作。

七、文学常识律诗的特点1、律诗多为五言或者七言,五律规定每句五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

2、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4、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5、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

八、问题探究(1)诗歌首联描绘了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参考: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非常阔大。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蒸”和“撼”字好在哪里?参考:“蒸”即蒸腾。

从视觉上写出云梦泽被水气所弥漫的情景。

“撼”即撼动。

从听觉和触觉上写出了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楼,诗人感到脚下的城楼都在晃动。

表现了洞庭湖的博大的气势。

(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参考:运用比喻和用典的修辞。

“垂钓者”比喻居高位者,本文可以理解为张九龄;“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

“羡鱼”运用“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另翻新意,委婉表达希望张九龄能引荐自己的愿望。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诗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

衬托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九、诗歌主旨这首诗虽是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

诗人的胸襟开阔,语句豪迈清新,委婉亲切,充分体现了朋友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十、板书设计【基础过关】孟浩然(689---740),名浩,字,襄阳人。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答案】浩然王孟【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

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涵虚:指水映天空。

涵,包含。

虚,天空。

(2)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

太清,天空。

(3)济,渡。

(4)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5)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答案】(1)涵虚:指水映天空。

涵,包含。

虚,天空。

(2)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

太清,天空。

(3)济,渡。

(4)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5)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

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实战过关】一、默写记忆型默写:1、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

2、,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答案】1、涵虚混太清波撼岳阳城2、欲济无舟楫徒有羡鱼情【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

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

注意“涵”“撼”“楫”“羡”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理解型默写:1、描写洞庭湖湖面之阔,水天合一的宏大气象的句子是:,。

2、写出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的句子是:,。

3、诗人巧妙运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临渊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的典故,另翻新意的句子是:,。

4、诗人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的句子是:,。

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明诗人渴望出仕、希望张丞相能助他一臂之力的诗句是:,。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想出来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

【答案】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6、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

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注意“涵”“撼”“楫”“羡”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课内诗歌鉴赏(一)(2018·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二期末)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完成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坐观垂钓者。

”诗人巧为设喻,这里的“坐观者”指 _____________,“垂钓者”指______________。

【答案】坐观者指诗人自己(孟浩然)垂钓者指居官位者(当官的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坐观者指诗人自己(孟浩然),垂钓者指居官位者(当官的人)。

2.赏析诗句并体会加点字的作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答案】“蒸”,蒸腾的意思;“撼”,摇动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写出了洞庭湖水气蒸腾、浪涛奔腾、波澜壮阔的气势。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蒸”,蒸腾的意思;“撼”,摇动的意思。

这两个动词写出了洞庭湖水气蒸腾、浪涛奔腾、波澜壮阔的气势。

(二)(2018·陕西初二期中)诗歌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济,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诗歌首联描绘了幅怎样的画面?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答案】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非常阔大。

【解析】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

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

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

此题一定要把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的阔大恢弘的景象描绘出来。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诗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衬托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解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

诗句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这首诗是诗人孟浩然游历长安时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

通过描写洞庭湖周围的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一要读懂诗句,二要联系写作背景。

(三)(2019·福建初二月考)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远眺湖面的景色,突出了浩瀚的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的雄伟景象。

B.颔联描写了洞庭湖水汽蒸腾、波涛汹涌的景象,渲染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C.颈联写诗人欲渡湖无船为喻,表达自己无法实现政治理想而退隐江湖的决心。

D.尾联巧妙化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委婉含蓄地希望对方给予帮助。

【答案】 C【解析】颈联写诗人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在圣明时代闲居又觉得愧对明君,委婉含蓄地表示自己想要做官却无人举荐,也没有途径,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引荐的心情。

故选C。

8.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本诗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想要入仕从政的愿望,希望得到引荐推举。

【解析】做此题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诗中要注意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

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表现了诗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或“想做官却没有途径”),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帮助和引荐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