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绪论

合集下载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生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坏的稳态重新得以恢复。
第 四 节
人体功能的调节
一、 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一)神经调节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 1、基本方式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 性应答反应。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
传入N(纤维) 感受器 中 枢 传出N(纤维)
发挥调节作用 全身性体液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 组织液 临近细胞
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
调节其功能活动 局部性体液调节
2、体液调节的特点:
1)反应较缓慢
2)作用范围广 3)持续时间长 3、神经-体液调节:普遍存在
(三)自身调节 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 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特点: 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
效应器
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任何一个部分被破坏 或出现功能障碍,都将导致这一反射消失
非条件反射
3.反射的类型 条件反射
4、神经调节的特点: 1)反应迅速准确 2)作用部位局限 3)作用时间短
(二) 体液调节
1.概念: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化学物质包括 组织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如组胺) 局部代谢产物(CO2、乳酸等)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激素 血液循环 靶器官或靶细胞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二、兴奋性
三、生殖
一、新陈代谢
1、概念:是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 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地过程。
2、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3、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生理学课件1绪论

生理学课件1绪论

生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发展历史
古代生理学→近代生理学→现代生理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都经历了不断的发展 和变革。
研究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和深化,形成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生 理学在医学、生物学、农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生理学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促进医学发展
生理学研究将为医学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推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人类健康
生理学研究将更加注重人类健康需求,为解决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06 学习生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生理学的意义
01 02
理解生命活动规律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生理学有助于理解人体 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协调作用,从而认识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 律。
研究神经系统如何调控行为,解析认知、 情感、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生理机制。
免疫生理与疾病防控
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
探讨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调控机制,为 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等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控机制,提高 生殖健康水平,促进优生优育。
生理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生理学研究面临着疾病复杂性、个体差异性、实验动物模型局限性等挑战,需要 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
自身调节
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 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比较局限,调节幅度也较小。
03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实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与慢性实验

生理学 绪论

生理学 绪论
14 5.9
组织液 145 4.4 2.4 1.1 117 27 2.3 0.4 6.2
细胞内液 12 139 <0.001 1.6 4 12 29 54 53.6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 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透,入细胞和分子水平。 学习、记忆、情绪等高级功能
生理学研究方法
•急性实验
离体实验
在体实验 •慢性实验
生理学研究水平
•分子和细胞水平
•器官和系dy fluid):体内的水和溶解于水 中的各种物质,60%。
•细胞内液,2/3。 • 细胞外液,1/3。
内分泌腺组织受神经支配,反射弧的传出 部分.
H的•o局高rm部效on调能e:节的是:生由不物内依活分赖性泌于物腺神质或经,散和是在体细内液胞分与泌细细胞胞之所间分信泌 息传递的化学媒介。
远距分泌: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神经分泌:激素通过轴浆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邻分泌:激素通过细胞外液运输作用于邻近靶细胞 •自分泌:
•生理意义:维持细胞、器官、机体正常生理功 能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如何维持:血液、循环、呼吸、消化、 泌尿等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
人体各部份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mmol/L)
离子 Na+ K+ Ca2+ Mg2+ ClHCO3HPO42-/H2PO4蛋白质 其他
血浆
130_152
3.6_5.3 4.2_5.7 1.4_2.4 97_108 24_30 2.2_4.2
反射弧:感受器 AP 传入神经 AP 中枢 AP 传出神经 AP 效应器。 特点:快而短暂。 中枢:位于脑和脊髓内的调动 必需有完整(结构和节某功一能特感)定受的功器反能:射的感弧神受经环元境群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组织细胞通过改变代谢途径和速率, 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04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应激反应
01
02
03
定义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 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 所发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 全身性适应反应。
生理意义
应激反应能够帮助机体应 对各种有害刺激,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生 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分类
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和应激 反应的特点,可将应激反 应分为生理性应激和病理 性应激。
第一章生理学绪论PPT 课件
目录
• 生理学概述 •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 机体对刺激的反应 •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生理学概述
生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 学,包括器官、组织和细胞等各个 层次的生理功能。
医学对生理学的影响和推动
医学发展推动生理学研究
医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方向和动力。
医学技术对生理学的促进作用
医学技术的进步为生理学研究提供更精确、便捷的方法和手段。
医学与生理学的互动关系
医学实践验证生理学理论,同时生理学理论又指导医学实践,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06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免疫反应
01
定义
免疫反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
理过程。
02
生理意义
免疫反应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外抗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感
染性疾病的发生。
03
分类
根据免疫反应的特点和机制,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特异性

《生理学》绪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生理学》绪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作业一:
1.什么是内环境?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保持稳态有什么意义?(30´)
答: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

内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保持稳态,是维持机体各器官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0´)
答: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3.举例说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30´)
答: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主要有3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比如咳嗽反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因素对机体各部分进行调节,比如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自身调节是一种适应性反应,如肾血流量的调节,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时,肾血管舒张;当血压升高时,肾血管收缩,从而维持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

图文《生理学》绪论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图文《生理学》绪论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现象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所谓机体,指的是有机体,即生物体,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物体的总称。

因此,生理学对不同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也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学科。

(二)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生命活动是机体各个细胞乃至生物分子、器官、系统所有机能活动互相作用、统一整合的总和。

因此生理学既要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和不同细胞正常生命的功能活动现象和规律并阐明其内在机制,又要研究在整体水平上各系统、器官、细胞乃至基因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生理学的认识层次
研究水平
•器官和系统层面心脏泵血功能的研究;消化系统的研究•细胞和分子层面基因组和染色体遗传信息的研究
•整体层面在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新型医学模式下对人体疾病的研究
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对象、实例和意义☞。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metabolism) ) 兴奋性( 兴奋性(excitability) ) 适应性( 适应性(adaptability) ) 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 ) (一)新陈代谢 一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物质代谢) 机体 环境 (物质代谢) 两个过程 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二)兴奋性 二 兴奋性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1.刺激与反应 刺激与反应 刺激( ):可被机体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 ①刺激(stimulus):可被机体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 ): 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按刺激的性质分类: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 按刺激的性质分类: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社 会心理性刺激等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动物实验方法: 动物实验方法: 离体验 (acute experiment) )
在体实验(in 在体实验 vivo) 慢性实验( 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 )
注意实验方法的结合; 注意实验方法的结合; 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 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 以人体为实验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 以人体为实验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 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 阈刺激: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刺激: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强度或阈值( ):阈刺激的强度 阈强度或阈值(threshold):阈刺激的强度 ): 阈上刺激: 阈上刺激: 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刺激强度 作用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强度 时间变化率

01生理学-绪论

01生理学-绪论



Harvey 在不同动物解剖中发现了同样的结果 。他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血液由心脏“ 泵”出,经由动脉血管流向身体各处,再从静 脉血管流回心脏,从而完成血液循环。他把这 一发现写成了《心与血的运动》一书,正式提 出了关于血液循环的理论。为了使读者信服他 的理论,他在书中写道:推理和实验都表明血 液是由于心室的跳动而穿过肺脏和心脏的,由 心脏送出而分布于全身,在流到动脉和肌肉的 细孔后通过静脉由外围各方流向中心,由较小 的静脉流向较大的静脉,最后流入右心室。
三、生殖
生物体发育成熟后,能生产出与自己相似个体的过程。
意义:繁衍后代、延续种系
第二节 内环境及其稳态
一、内环境
概念:机体细胞所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
一、体液的组成及分布
脑脊液、房水、关节液和消化液等,都属于无 功能性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40%
主要成分:类似海水
水、电解质
渗透压: 细胞内、外液相等
(二)正反馈
概念: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反过来加强控制部分 活动的调节方式。 eg. 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病理情况下的 恶性循环
意义:使某种生理功能逐步加强并迅速完成。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同 特点:控制部分活动不断加强,直到完成 包括:排尿反射、分娩、血液凝固等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 意义: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包括:普遍存在
国人将“探路者”号送上了火星,它 发现上面只有石头和沙子。金星上有 生命吗?金星的表层是一层浓浓的硫 酸汽,生命当然不能存在。 幸运二:成为人 幸运概率:1/30000000地球的年龄:46
亿年,人在地球上出现:200万年,有文 字的人类历史:五千年。 幸运三:成为你 幸运概率:1/600亿 母亲从15岁到50岁总共产生约450个卵 子,去掉结婚前10年,约产生300个卵 子,每个卵子都有2亿个精子与它竞争 结合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绪论
部分发出信号,指令受控部分进行某一活动时,受控部分 不 发出反馈信号,而是由某一监测装置在受到刺激后发出前馈信 号,作用于控制部分,使其及早做出适应性反应,及时地调控受 控部分的活动。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内环境
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细胞外液)。

稳态
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离体(in vitro)实验
如:骨骼肌实验
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
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二、兴奋性(Excitability) 三、适应性(Adaptability) 四、生殖(Reproduction)
二、兴奋性
刺激(stimulus):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 反应(response):机体应答刺激所产生的变化。 兴奋(excitation):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的运动 状态, 或原有的活由弱变强。 抑制(inhibition):由运动转为相对静止,或活动由强变弱。 兴奋性(excitability):活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 的能力。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能引起活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最小
特点:
反应迅速; 起作用快; 调节精确。
第六节
人体内自动控制系统
一、反馈控制系统
(一)负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影响控制部分,使其 向相反方向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使系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细胞外液( 1/3)
占体液的33% 占体重的20%

(完整版)生理学

(完整版)生理学

生理学第一节绪论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4个方面: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2、刺激引起反应的三个条件:足够的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强度变化率。

3、阈值为能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强度。

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5、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液总量约占身体体重的60%6、细胞外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做细胞外液。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非血液)和淋巴、脑脊液等.占体液总量的1/3。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细胞内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液,叫细胞内液。

约占成人体内液体2/3(约占体重的40%)。

由于人体的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流。

7、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例如:蟾蜍的屈腿反射、手触及火焰立即回缩、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等。

9、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5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0、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如吸允反射、膝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如望梅止口等。

11、神经调节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多数内分泌腺也受神经支配调节1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快速、短暂、精确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广泛14、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15、反馈是指将受控部分(效应器或靶细胞)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的过程。

16、反馈分为:负反馈(血压、体温的调节)、正反馈(血液的凝固、排尿、分娩等过程)17、负反馈是体内的一种重要而又普遍的调节方式。

第二节细胞1、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生理学研究任务有哪些?可从什么水平、采用何种研 究法解决?
2.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3.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4.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5.负反馈和正反馈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举例说明。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是关于生命 的科学。所以后者比前者更有普遍性。这就是为什么 说生理学必然是医学的科学基础。”
——Claude Bernard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排尿反射
盆神经传入 盆神经传出
阴部神经传出
(三)前馈控制系统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红色框部分为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feed-forward):是一个开环系统。控制部分在反 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 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如:条件反射
意义:前馈控制可以更快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并对 可能出现的反应偏差提前予以纠正,起到“防范于未然” 的作用。
新城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
生理学的任务
1、阐明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正常的生 理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
2、阐明不同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
3、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和机体进 行的相应调节,并揭示各种生命活动在整体生命 活动中的意义。
生理学的重点
功能(Function) 机制(Mechanism) 调节(Regulation)
反应的表现形式:兴奋和抑制 决定兴奋还是抑制的因素:
外部因素:刺激的质和量; 内部因素:组织、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特性 可兴奋细胞:神经、肌肉和腺体细胞 可兴奋细胞的共同特征:动作电位

生理学基础知识绪论重点笔记

生理学基础知识绪论重点笔记

生理学基础知识绪论重点笔记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研究对象。

-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包括人体和动物体。

在人体生理学研究中,主要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但有时也会涉及病人,以了解疾病状态下生理功能的改变。

2. 任务。

- 揭示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例如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的理化特性与功能、血液循环的机制、呼吸过程、消化和吸收的原理、尿的生成过程等。

- 阐明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如神经系统如何调节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等。

- 为医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帮助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因为许多疾病是生理功能异常的结果),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 动物实验。

- 急性实验。

- 离体实验:从活着的或刚处死的动物身上取出所要研究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人工环境中,在短时间内进行实验。

例如,将蛙的坐骨神经 - 腓肠肌标本分离出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和肌肉收缩特性。

优点是可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缺点是不能完全代表在体的生理状态。

- 在体实验:在麻醉或破坏动物大脑的情况下,对动物进行手术,暴露所要观察的器官或组织,进行实验研究。

例如,在麻醉兔身上进行的动脉血压调节实验。

这种实验可以观察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动物处于非自然状态,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慢性实验: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和记录某些生理功能的改变。

例如,给狗做胃瘘,观察不同食物对胃液分泌的长期影响。

慢性实验的优点是更接近生理状态,但实验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不易控制。

2. 人体实验。

- 人体实验必须遵循伦理学原则,在不损害人体健康的前提下进行。

例如,志愿者参与的运动生理学实验,观察运动对人体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等的影响。

人体实验可以直接获得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资料,但受到伦理和法律的限制,实验设计和操作要求更加严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念:刺激引起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变。(包括外显的和内在的)
2、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和抑制(二者互为前提,互为转变)
(三)刺激、兴奋性、反应三者的相互关系
1、刺激是产生反应的前提,但其应满足一定的条件;
2、反应是兴奋性的外在表现,是结果;
3、兴奋性是反应的基础,是机体的内在特性。
刺激(前提)
兴奋性(基础)
外环境: 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
1、人体要适应外环境;
2、人能主动地改造环境(生物医学模式 二、内环境与稳态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体液和体液的分布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分布: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 • • • • • 细胞外液: 约1/3,约占体重20%。 组织液:约3/4,约占体重15%。 血 浆:约1/4,约占体重5%。 淋巴液:少量 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 注:膀胱内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
2、兴奋性:是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是生命的最基本 特征之一。 二、刺激与反应 (一)刺激 1、刺激的概念:能被机体感受而产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2、刺激的分类:①物理性②化学性③生物性④社会心理性 3、刺激的要素:①强度②作用时间③强度-时间就业率(生理学实验 常采用电刺激)
(二)反应
6、了解人体与外环境间的关系,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特点
第一节
概 述
一、生理学的概念、任务与学习方法 1、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 科学。 2、对象:正常生物体。 3、任务: ① 研究生理功能发生的内部机制、条件 ② 研究各细胞、器官、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 ③ 研究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生理功的影响
4、生理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①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②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③整体水平的研究 5、学习方法: ①理论联系实际; ②对立统一的观点; 二、学习生理学的意义: 1、生理学为临床各学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2、临床各学科的发展又为生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机体与环境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的过程。是生命 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机体与环境间联系的最基本形式。 合成自身 分解自身 同化作用 物质代谢 异化作用 (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转换 利用 能量代谢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刺激、兴奋性、反应三者间的关系。 2、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3、解释刺激、兴奋性、反应、兴奋、抑制及阈值的概念

反应(结果)
三、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1、兴奋性的特点: ①内在的; ②不同组织兴奋性不同; ③易变性
2、衡量指标:阈值(阈强度)是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值与兴奋性呈反变关系。
3、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体(反应明显,伴有电变化)•一、人体与外环境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Body internal envioment)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概念: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体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2、内环境的特点:即稳态
1)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的含义: ①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 ②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平衡,在微小波 动中保持相对恒定。 3)稳态的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 活动的必要条件。若破坏内环境稳定,机体将发生疾病。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特征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理论课 2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人体《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及发展的三个阶段 2、了解学习《生理学》的方法 3、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4、掌握刺激、兴奋性、反应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5、掌握反应的基本形式及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