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输技术》教案【完整版】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678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8.png)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传输技术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纤传输技术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信、有线电视、数据通信等领域。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组成、系统架构以及应用场景,掌握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提高学生在通信领域的专业素养。
1.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各个方面。
二、教学内容2.1 光纤的基本概念介绍光纤的定义、分类、光纤的传输原理(全反射原理),以及光纤的优缺点。
2.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光发送器、光纤、光接收器等,并分析各部分的作用。
2.3 光纤的传输特性讲解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损耗、色散、非线性效应等,并分析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4 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介绍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光信号的产生、调制、解调、放大等,并分析各技术的作用和优缺点。
2.5 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如电信、有线电视、数据中心等,并分析光纤通信在这些领域的优势。
三、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验操作8课时。
3.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学习光纤的基本概念、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的传输特性;第5-8周:学习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第9-12周: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并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学评价4.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分为期末考试(50%)、课堂表现(30%)和实验报告(20%)。
4.2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键技术等。
4.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4.4 实验报告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光纤传输技术》5.2 实验设备光纤通信实验装置、光发送器、光接收器、光纤等。
《光传导技术》教案【】
![《光传导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5a80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1.png)
《光传导技术》教案【】光传导技术教案【完整版】一、引言光传导技术是一种将信息通过光信号传输的技术,它在现代通信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光传导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传导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掌握光传导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优势;3. 能够解释光传导技术与其他传输技术的异同。
三、教学内容1. 光传导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光传导技术是指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来传递信息的技术。
- 光传导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纤的全反射特性将光信号沿光纤传输。
2. 光传导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光传导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包括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和光纤网络等。
- 光传导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电缆传输技术有许多优势,如带宽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性强等。
3. 光传导技术与其他传输技术的异同- 光传导技术与电缆传输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信号损耗。
- 光传导技术与无线传输技术相比,具有更稳定和安全的传输性能。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光传导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2. 实践操作:提供实际光传导技术的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分享对光传导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案例。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实践操作和作业。
2. 课堂测试:针对光传导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测试。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光传导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光传导技术教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
2. 实验设备:光纤、光纤接口设备等实验器材。
3. 多媒体资源: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将光传导技术的教学时间安排为10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光传导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第二至第五课时:光传导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第六至第八课时:光传导技术与其他传输技术的异同;- 第九至第十课时:复和总结。
光传输技术课程大纲
![光传输技术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48bddb865ce050877321307.png)
《光传输技术》(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103020030课程名称:光传输技术Optic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学分:3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8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适用对象:本二、通信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一、实验课性质和任务性质:非独立设课。
任务:是进行SDH链形和环形组网配置实验,完成配置脚本的编写,并通过设备验证脚本的正确性;进行光纤传输系统实验,建立组成光纤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应用光波分复用传输新技术实现话音、图像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
通过实验,巩固和扩充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传输技术和光纤通信原理,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三、实验课基本要求、重点、难点1.掌握光传输系统的组成原理,掌握所要求参数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2.了解光传输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3.课前要预习实验内容和步骤,确保实验顺利完成;4.认真观察实验波形、记录实验结果,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重点:配置脚本的编写,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波分复用;用波分复用器实现单光纤的声音及图像信号的同时传输。
难点:配置脚本如何编写。
四、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华为OPTIX 155/622H(METRO1000)设备3套,光纤通信实验箱10套,示波器10套。
五、教材及实验指导书教材:《光传输技术实验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光传输网络技术:SDH与DWDM》,何一心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第1版。
六、实验课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验证性实验报告内容要求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综合性实验报告还需要增加实验方案设计内容。
2.考核方式:本实验为非独立设课实验,按日常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考核。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光传输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103020030课程名称:光传输技术Optic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学分:3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上机)学时:8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适用对象:本二、通信与电子信息类专业一、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光传输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光传输技术实训》课程教学大纲.doc
![《光传输技术实训》课程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af344f7e284ac850ac0242d7.png)
《光传输技术实训》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编写日期: 2015.10适川对象:本科执笔:刘世安学时数:36审核:一、课程目标《光传输技术实训》课程是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课。
通过《光传输技术实训》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SDH实践使学生初步具备以下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1、了解和熟悉SDH m网及设备2、熟悉SDH设备软件基础操作3、了解和掌握SDH光电口测试4、熟悉SDH点对点组网5、熟悉SDH链形组网实验6、熟悉SDH环形组网实验7、熟悉T2000网管操作(网络搭建部分)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光纤通信通信技术》。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任务1 SDH组网及设备介绍1、教学内容通过对SDH光传输设备实物的讲解,让学生对SDH网络及设备的具体硬件结构有个整体的了解和学习。
2、教学要求通过现场实物设备及系统的讲解,让学牛•了解SDH原理及网络结构,对设备硬件结构及相关技术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
任务2 SDH设备软件基础操作实验1、教学内容通过SDH命令行的讲解,结合SDH设备进行命令行演示,让学生了解设备的调试配置以及实验平台的使用方法。
2、教学要求搭建硬件基础环境,具备调试条件;通过对现场EB实验平台软件的演示,让学牛了解SDH命令行格式,了解设备配置方法语句含义;任务3 SDH光电口测试实验1、教学内容通过木实验,让学生了解SDH光传输设备的光口、电口的测量方法,了解光功率、误码等常见SDH的性能指标,掌握传输常用测试仪表误码仪、光功率计的使川方法,了解传输常见破件故障排除方法。
2、教学要求木实验教师先建立棊木的软件测量环境;由同学自行建立硬件测量环境;在不同的位置使用i吴码仪测量电接口指标;在不同的位置使用光功率计测量光接口指标;任务4 SDH点对点组网实验1、教学内容通过木实训了解SDH点对点组网的技术及配置方法;2、教学要求搭建SDH点对点组网环境及测试环境;配置SDH业务实现点对点信号传送;实现SDH1的两个E1与SDH2的两个E1信号连通;测试业务的正确性;任务5 SDH链形组网实验1、教学内容通过本实训了解SDH链形纽网的技术及配證方法;2、教学要求搭建SDH链形组网环境及测试环境;配置SDH业务实现链形信号传送;实现SDH1的笫一、第二两个E1与SDH3的第一、笫二两个E1信号连通;任务6 SDH环形组网实验1、教学内容通过木实训了解SDH环形组网的技术及配置方法;2、教学要求搭建SDH环形组网环境及测试环境;配登SDH业务实现环形信号传送;实现SDH1的第一、第二两个E1与SDH2的第一、第二两个E1信号连通;实现SDH1的第三、第四两个E1与SDH3的第三、第四两个E1信号连通;测试业务的正确性任务7 T2000网管操作实验(网络搭建部分)1、教学内容通过木实训了解如何使川T2000网管维护SDH网络;2、教学要求在T2000网管上建立三套SDH设备的硬件信息,光纤连接关系,时钟、公务电话等基木业务,使设备町以被正常的维护,具备用网管进行业务数据配置的条件;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建议(表1)表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分配表五、本实训课程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建议1、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2《光传输技术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光纤传输技术》教案【】
![《光纤传输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af0f5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7.png)
《光纤传输技术》教案【】光纤传输技术教案【完整版】介绍本教案旨在介绍光纤传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以帮助学生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应用领域。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光纤传输技术在网络通信、数据传输和信号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 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组成;2. 熟悉光纤传输技术的优点和应用领域;3. 掌握光纤传输技术在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激发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节:光纤传输技术简介1. 光纤传输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光纤传输技术的优点和特点;3. 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第二节:光纤传输设备和组成1. 光纤的基本结构和材料;2. 光纤传输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分类;3. 光纤传输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第三节:光纤传输技术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1. 光纤通信系统的结构和组成;2. 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特点和性能指标;3. 光纤传输技术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案例。
第四节:光纤传输技术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1. 光纤传输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2. 光纤传输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3. 光纤传输技术在互联网和云计算中的应用。
第五节:光纤传输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 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 光纤传输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3. 光纤传输技术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自体验光纤传输设备的使用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研究兴趣。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评价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光纤传输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践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2d98d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6.png)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纤传输技术概述1.1 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1.2 光纤通信的优势与劣势1.3 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2. 光纤的原理与特性2.1 光纤的导光原理2.2 光纤的传输特性2.3 光纤的类型与选用3. 光纤通信系统构成3.1 光源与光发射器3.2 光接收器与光检测器3.3 光纤与光纤通信设备4.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4.1 光纤通信在传输系统中的应用4.2 光纤通信在接入网中的应用4.3 光纤通信在互联网中的应用5. 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5.1 高速光纤通信技术5.2 光纤通信在5G及未来通信技术中的应用5.3 光纤传输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应用领域。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4.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纤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光纤传输技术》2. 课件:涵盖教学内容的PPT3. 实验设备:光纤通信实验装置4.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案例、新闻报道等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4.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发展趋势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5.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
3. 授课进度:第1-8课时:光纤传输技术概述及光纤的原理与特性第9-16课时:光纤通信系统构成与光纤通信技术应用第17-24课时: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第25-32课时:实验操作与实践七、教学策略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光传输网络与技术》电子教案 第 5 章 OTN 技术
![《光传输网络与技术》电子教案 第 5 章 OTN 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6e25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9.png)
5.1 OTN 概述
•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与光域传输有关的标准。
• 5.1.2 OTN 光传送网的特点
• 1. OTN 的透明传送能力 • 符合 G.709/G.798 要求的 OTN 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的业务透明传输。 • (1)比特透明。 • 当客户信号如 SDH/SONET 通过 OTN 传输的时候,除客户信号负荷
第 5 章 OTN 技术
• 5.1 OTN 概述 • 5.2 OTN 光网络的分层结构 • 5.3 OTN 光传送模块帧结构和开销的定义 • 5.4 OTN 的光物理接口 • 5.5 OTN 设备功能块的定义 • 5.6 OTN 的网络保护 • 5.7 OTN 的抖动和漂移性能 • 5.8 大容量超长距离光传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1 OTN 概述
• 对于 OTN 光传送网的构成和管理,ITU-T 借鉴 SDH 光传送网的思路, 为 OTN 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其中:
• G.872 建议定义了 OTN 光传送网分层结构。 • G.709 建议定义了 OTN 光传送网节点接口的大颗粒业务信号帧格式。 • G.798 建议定义了 OTN 光传送网节点设备内的各原子功能块。 • G.8251 建议定义了 OTN 光传送网节点 NNI 的抖动和漂移要求
下一页 返回
5.1 OTN 概述
• 随着传统的 TDM 传输网向分组传输网的转变,网络业务对传送带宽 的需求越来越大,基于 SDH 以 VC-12/VC-4 为调度颗粒的光传输网 络结构对颗粒越来越大的分组业务已不能满足其要求,如对于路由器 的千兆比以太网(GE)或 10GE 接口,若采用 SDH 光传送网传送, 则需要多个 VC-12/VC-4 通过连续级联或虚级联的方式来映射,适配、 传送和交叉调度的效率显著降低。基于 VC-12/VC-4 的带宽颗粒的适 配与调度方式显然满足不了目前分组业务对于大颗粒带宽的传送与调 度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提供大颗粒业务传送和交叉调度的新型 光传送网,且大容量、高速率的交叉调度颗粒具有更高的交叉效率, 使得设备更容易实现大的交叉连接能力,降低设备成本。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90d51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2.png)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第一部分光纤技术1.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光纤结构、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理论(模式理论、传输损耗与色散、光纤的非线性效应等)、光纤的类型和制作工艺及光缆技术。
2.教学目的熟悉光纤的结构、掌握光纤中光传播的基本规律和分析方法;掌握光纤中光传播的模式及其特征方程,掌握模式的传播或截止条件;理解光纤中色散和损耗的意义,并对其进行定量描述。
3.讲授方法(1)列举光纤实际使用的情况,提出几个问题:光纤什么样?它为什么能传输光信号?它是如何传输光信号的?它传输光信号的质量如何?(2)围绕光纤是什么样这个问题问题展开研究。
光纤的结构、种类根据实际所使用的情况可以直接给出,让学生有感性了解。
重点对光纤的结构特点、材料及其性质有深入认识,以利于讨论后续几个问题。
(3)针对它为什么能传输光信号的为题展开探究。
讨论问题首先要有共同的基础,所以,先要共同回顾光信号传输分析的两种基本分析方法:几何光学(射线)和电磁分析方法,然后针对光纤的结构分别进行分析。
射线分析的重点在于探讨其传输光信号的可能性和基本条件,并以此加深光纤的结构的认识。
(4)针对它如何传输光信号的问题通过电磁理论研究展开。
电磁理论分析的重点掌握其分析方法,理解模式和模式的特征方程,掌握模式的特点和传播条件。
(5)就传输信号质量问题引入色散、损耗的概念。
对损耗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损耗的低损耗窗口等问题。
通过对光纤中色散概念的理解,定量分析色散与模式、材料和波导结构的关系。
(6)这几个问题相互关联,需要层层推进,形成整体。
在每一过程中,可以分成若干小的过程,通过探讨相关问题,实现每一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7)使用板书和PPT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授课的严谨而富有层次。
4. 讲授课时分配(1)围绕光纤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1学时)(2)针对它为什么能传输光信号的为题展开探究。
几何光学(射线)和电磁分析方法(2学时)光纤的射线分析(1学时)(3)针对它如何传输光信号的问题通过电磁理论研究展开。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9d06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b.png)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
3. 熟悉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纤传输技术概述光纤通信的历史与发展光纤通信的优势与局限光纤通信的应用领域2. 光纤的基本原理光纤的组成与结构光在光纤中的传输原理光纤的损耗与色散3.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光源与光发射器光接收器与光检测器光放大器与光调制器光纤与光纤耦合器4. 光纤通信关键技术信号编码与解码技术光波分复用与波长转换技术光纤网络技术光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5. 光纤通信的应用与发展光纤通信在固定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光纤通信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光纤通信在数据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
3. 实验法:动手实践,熟悉光纤通信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4. 小组讨论法:探讨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光纤传输技术》2. 课件:讲解光纤传输技术的PPT3. 实验设备:光纤通信实验装置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课程论文:让学生深入研究光纤通信在现代通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堂讲授,8次实验实践,8次小组讨论。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实践相结合,小组讨论与个人研究相结合。
3. 教学进度:第1-4课时:光纤传输技术概述第5-8课时:光纤的基本原理第9-12课时: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第13-16课时:光纤通信关键技术第17-20课时:光纤通信的应用与发展七、教学实践1. 实验内容:光纤通信实验装置的操作和维护,包括光纤耦合、光波分复用、光信号检测等。
《光传输系统技术》教案【完整版】
![《光传输系统技术》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4aa1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5.png)
《光传输系统技术》教案【完整版】光传输系统技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 介绍光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熟悉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掌握光传输系统中常用的设备和技术。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传输系统基础知识- 光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势2. 光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光纤的结构和类型- 光源和光探测器- 光电转换和光信号的传输3. 光传输系统的设备和技术- 光纤光缆的建设和维护- 光放大器和光衰减器的使用- 光调制和解调技术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结合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光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 组织学生进行光纤光缆的连接实验和设备的操作实践,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光传输系统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故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光传输系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光传输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教案材料,用于课堂讲解和学生复。
2. 光纤光缆实验装置和设备,用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
3. 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和资料,供学生深入研究和研究。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周:光传输系统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研究。
2. 第二周:光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讲解和研究。
3. 第三周:光传输系统的设备和技术的讲解和研究。
4. 第四周:光纤光缆的连接实验和设备操作实践。
5. 第五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总结复。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学生对光传输系统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评价和反思,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教案.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6a5c4114791711cc7917d5.png)
知识点光纤通信传输技术一、教学目标:了解各种光纤传输技术。
二、教学重点、难点:SDH的速率、SDH网络结构、WDM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1.知识点说明光纤传输技术以SDH为基础,先后发展了WDM、OTN、PTN等技术。
2.知识点内容1)SDH的中文含义是同步数字系列,SDH中的帧结构是9×270×N的同步传送模块(STM),N取正整数1、4、16、64、256,STM-1的速率是155.52Mbit/s,其余各级的速率分别是STM-1的N倍。
2)SDH网的网络结构有环形网、线形网、网孔形网等,分别由不同的网元组成。
3)波分复用(WDM )就是让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同在一根光纤上传输而互不干扰。
波长间隔更紧密的WDM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通常为几个nm。
4)WDM系统主要由光发射机、光中继放大、光接收机、光监控信道和网络管理系统组成。
5)光传送网(OTN)是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由一组通过光纤链路连接在一起的光网元组成的网络,能够提供基于光通道的用户信号的传送、复用、路由、管理、监控以及保护。
6)分组传送网(PTN)是以分组传送为基础、以分组交换为核心,支持多业务承载,并具备完善的保护和OAM管理功能的面向连接端到端的传送技术。
PTN网络定位为城域网传输,如用于承载电信运营商的无线回传网络、以太网专线以及IPTV等多媒体数据业务。
3.知识点讲解7)每一部分内容的讲解均要从基本概念入手,简化原理,重视应用。
8)SDH从其传输速率到网络单元类型以及我国SDH网络结构组成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9)WDM说明其概念和优点,以及系统结构组成。
10)OTN、PTN注重基本概念和网络应用方面。
四、课后作业或思考题:1、SDH的中文含义是。
2、STM-16的传输速率是()A. 155 Mbit/sB. 622 Mbit/sC. 2.5Gbit/sD. 10Gbit/s3、光传送网(OTN)是基于技术,由一组通过光纤链路连接在一起的光网元组成的网络。
《光传输技术》教案【完整版】
![《光传输技术》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261f7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3.png)
《光传输技术》教案【完整版】XXXX学院1.1 SDH的产⽣传输系统是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输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通信⽹的发展。
为了扩⼤传输容量、提⾼传输效率,在数字通信中,常常将若⼲个低次群低速数字信号以数字复⽤的⽅式合成为⼀路⾼速数字信号。
数字复⽤必须按照⼀定的标准进⾏。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规定了两种基本复⽤标准,即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1.1.1 PDH的帧结构和主要缺陷我国的PDH技术采⽤欧洲制式,欧洲制式中各次群的速率、偏差、帧周期、电路数如表所⽰。
1.1.2 SDH的产⽣及特点1986年,ITU-T制订了SDH同步数字体系标准,使同步⽹不仅适⽤于光纤传输,也适合于微波和卫星等其他传输形式。
与传统的PDH相⽐较,SDH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灵活的分插功能。
强⼤的⽹络管理能⼒。
强⼤的⾃愈能⼒。
有标准的光接⼝规范。
具有⼴泛的兼容性。
SDH核⼼特点是:同步复⽤、标准光接⼝、强⼤⽹管能⼒。
SDH技术并不是⼗全⼗美的,它也有⼀些不⾜之处:由于开销⽐特很多,因此频带利⽤率不如PDH;⼤规模采⽤软件技术,⼀旦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将造成全⽹瘫痪;为了能兼容各种速率信号、实现横向连接,采⽤指针调控技术,产⽣较⼤的抖动,对信号造成⼀定的传输损伤。
1.2 SDH的速率等级及帧结构1.2.1 SDH的定义及设备基本类型同步数字系列(SDH)是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体,并由统⼀⽹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技术。
SDH实际上是⽹络节点接⼝的⼀个统⼀规范,这个规范中⾸先统⼀的就是接⼝速率等级和帧结构安排。
另外,SDH还统⼀了设备类型和设备功能,使⽹络构成更加规范。
SDH设备(⽹元)类型有4种。
终端复⽤器(TM):⽤于将各种低速信号复⽤映射进线路信号STM-N或作相反处理。
分插复⽤器(ADM):直接在STM-N中分出或插⼊低速信号只能采⽤异步复接⽅式,即复接时需调整各⽀路速率同步后才能复接。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30834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4.png)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光纤传输技术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48学时4. 学分:3学分5.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光学基础6.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及其应用,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组建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概述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光纤通信的优势与局限2. 光纤与光纤元件光纤的制备与分类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连接与耦合技术3. 光纤通信系统光发射器与光接收器光放大器与光调制器光纤传输损耗与色散4. 光信号的传输与处理光信号传输机制光信号衰减与补偿光信号检测与解调5. 光纤通信网络光纤传输网络的拓扑结构波分复用技术光纤通信网络的规划与维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及其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实验:安排光纤传输技术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光纤通信技术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光纤通信项目,使学生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建和维护方法。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实验报告等情况,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等教材。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 实验设备:光纤传输实验装置、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光放大器等。
4. 网络资源:介绍光纤通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
5. 辅导资料:提供课后辅导资料,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安排1. 第1-8周:光纤通信概述、光纤与光纤元件2. 第9-16周:光纤通信系统、光信号的传输与处理3. 第17-24周:光纤通信网络、案例分析与讨论4. 第25-28周:实验教学、光纤传输技术实验七、教学目标1. 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ba13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2.png)
《光纤传输技术》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纤传输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及其应用。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2)熟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掌握光纤通信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4)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2.1 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1)光波的传播特性;(2)光纤的传输机制;(3)光纤的损耗与色散。
2.2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1)光源;(2)光纤;(3)光检测器;(4)光放大器;(5)光调制器;(6)光接收器。
2.3 光纤通信设备的使用和维护(1)光纤传输设备的启动与关闭;(2)光纤传输设备的调试与维护;(3)光纤传输设备的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3.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及其应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2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光纤传输设备,增强实践能力。
3.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2 实验报告4.3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光纤传输技术》教材。
5.2 实验设备光纤传输设备、光波长计、光功率计等。
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拓宽知识面。
六、教学安排6.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课24课时,实验课8课时。
6.2 课程进度安排(1)第1-8课时: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2)第9-16课时: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3)第17-24课时:光纤通信设备的使用和维护;(4)第25-32课时:实验环节及课程总结。
七、教学策略7.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纤传输技术的应用场景。
《SDH光传输技术与应用》教学设计
![《SDH光传输技术与应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c159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4.png)
《SDH光传输技术与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SDH光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掌握SDH光传输设备的基本配置和调试方法;3.学习SDH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方法;4.能够应用SDH光传输技术进行光传输网络的设计和优化。
教学内容:1.SDH光传输技术概述(200字)a.SDH光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b.SDH光传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c.SDH光传输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2.SDH光传输设备的配置和调试(400字)a.SDH光传输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b.SDH光传输设备的配置方法;c.SDH光传输设备的调试方法;d.SDH光传输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修。
3.SDH网络的管理和维护(400字)a.SDH网络管理系统的概述;b.SDH网络的性能监测与管理;c.SDH网络的故障管理与维护;d.SDH网络的安全管理和保护。
4.SDH光传输网络的设计和优化(400字)a.SDH光传输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方法;b.SDH光传输网络的传输容量规划;c.SDH光传输网络的光功率平衡和波长管理;d.SDH光传输网络的容错设计和故障恢复。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SDH光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SDH光传输设备,进行配置和调试。
3.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进行SDH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实操,共同解决问题。
4.个案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场景下的SDH光传输网络设计和优化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引入相关的通信技术背景和需求,激发学生对SDH光传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授课:通过讲授SDH光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SDH光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3.操作实践:学生利用实验室的SDH光传输设备进行配置和调试,实际操作中了解设备的组成和功能,并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4.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SDH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实操,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SDH光传输技术与设备教学设计
![SDH光传输技术与设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120d0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0.png)
SDH光传输技术与设备教学设计1. 简介SDH全称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是一种同步数字层次结构,是现代化的公用数字传输系统的技术标准之一。
SDH光传输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SDH光传输领域内,有许多设备用于实现该技术的通信。
在本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一场SDH光传输技术与设备的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面向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提供了解SDH光传输技术及其设备的内容,课程希望达到以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SDH光传输技术的历史、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帮助学生了解SDH光传输设备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配置SDH光传输设备。
3.教学大纲3.1 SDH光传输技术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SDH光传输技术的历史、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内容:•提介SDH光传输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SDH光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讲解SDH光传输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领域。
3.2 SDH光传输设备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SDH光传输设备的基本介绍和分类,包括以下内容:•介绍SDH光传输设备的基本分类;•介绍不同分类的SDH光传输设备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3.3 SDH光传输设备操作本部分主要介绍如何配置SDH光传输设备。
包括以下内容:•介绍SDH光传输设备的配置命令;•提供一些典型问题的处理方案。
3.4 SDH光传输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部分主要介绍SDH光传输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包括以下内容:•提供几个SDH光传输工程案例;•探讨SDH光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应用。
4. 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座、案例交流和机房操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教师讲解法,向学生介绍SDH光传输技术的历史、原理和应用;•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共同探讨SDH光传输设备的分类及其应用;•通过实际操作SDH光传输设备,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配置。
5. 实践教学•展示SDH光传输设备;•借助网络设备,进行SDH光传输设备操作演示;•小组合作,制定SDH光传输设备配置方案;•实践操作SDH光传输设备,配置SDH 光传输系统。
光纤传送教学设计方案
![光纤传送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7434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光纤传送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和传输特点,了解光纤的构造、类型和性能指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光纤传输系统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光纤的基本概念:光纤的定义、分类、构造、性能指标等。
2. 光纤传输原理:光纤的传输原理、传输模式、光纤的损耗和色散等。
3. 光纤传输系统:光纤传输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等。
4. 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传输速率等。
5. 光纤通信设备:光纤通信设备的功能、性能、分类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光纤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光纤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光纤的分类、构造和性能指标。
(2)介绍光纤传输原理,包括传输模式、损耗和色散等。
(3)讲解光纤传输系统,包括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4)讲解光纤通信技术,包括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和传输速率等。
(5)介绍光纤通信设备,包括功能、性能和分类等。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光纤传输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光纤传输系统的搭建和调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的理解。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光纤传输技术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光纤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
光传输课程设计
![光传输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61b96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2.png)
光传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传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光传输的基本原理和光纤通信的系统组成。
2.掌握光信号的产生、调制、解调和解码技术。
3.了解光传输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
4.能够分析光传输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如带宽、传输速率和误码率。
5.能够运用光传输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光纤的切割、熔接和连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光传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光传输技术在现代通信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传输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光信号的产生与调制、光传输的性能评估以及光传输技术的应用。
1.光传输的基本原理:介绍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包括光的发射、传播、接收和检测。
2.光纤通信系统:讲解光纤通信的基本组成,包括光源、光纤、光接收器和光放大器等。
3.光信号的产生与调制:介绍光信号的产生方法及其调制技术,如强度调制、相位调制和频率调制等。
4.光传输的性能评估:分析光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带宽、传输速率和误码率等。
5.光传输技术的应用:介绍光传输技术在通信、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传输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和光信号的产生与调制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光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光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光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价值。
3.实验法:学生进行光传输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光传输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光传输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光传输技术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光传输课程设计
![光传输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d8a22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7.png)
光传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光传输的基本概念,掌握光纤通信的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光的发射、传输和接收过程,了解光纤的类型和特点。
3. 学生能够解释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如损耗、色散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光传输系统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光纤通信实验,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
3. 学生能够运用光纤通信的相关设备,进行基本的光传输实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光通信技术的兴趣,提高科学探究精神。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光通信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理学科选修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但可能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
教学要求:1.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给予反馈。
二、教学内容1. 光纤通信原理- 光的发射与接收-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 光纤的类型及特点2. 光传输系统- 光源与探测器-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光传输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3. 光传输问题及解决方案- 损耗与色散- 光传输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提高光传输性能的方法4. 光通信技术应用- 光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光通信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 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光纤通信原理1. 光的发射与接收2.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特性第二课时:光传输系统1. 光源与探测器2.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三课时:光传输问题及解决方案1. 损耗与色散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第四课时:光通信技术应用1. 光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2. 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进度安排:每周1课时,共计4课时。
光传输课程设计
![光传输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f404e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0c.png)
光传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光纤的组成、光纤的传输机制、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光传输系统中的问题,并运用基本技能进行简单的光传输系统设计和优化。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将培养对光传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传输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光纤的传输特性以及光传输技术的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光传输的基本原理:介绍光的传播方式、光纤的传输机制等。
2.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光源、光纤、光检测器等。
3.光纤的传输特性:介绍光纤的传输特性,如损耗、色散、非线性效应等。
4.光传输技术的应用:介绍光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光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光传输技术的相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光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原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光传输技术》作为主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拓展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传输技术。
4.实验设备:准备光纤通信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光传输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章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学院1.1 SDH的产生传输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输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通信网的发展。
为了扩大传输容量、提高传输效率,在数字通信中,常常将若干个低次群低速数字信号以数字复用的方式合成为一路高速数字信号。
数字复用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规定了两种基本复用标准,即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和同步数字系列(SDH)。
1.1.1 PDH的帧结构和主要缺陷我国的PDH技术采用欧洲制式,欧洲制式中各次群的速率、偏差、帧周期、电路数如表所示。
1.1.2 SDH的产生及特点1986年,ITU-T制订了SDH同步数字体系标准,使同步网不仅适用于光纤传输,也适合于微波和卫星等其他传输形式。
与传统的PDH相比较,SDH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灵活的分插功能。
强大的网络管理能力。
强大的自愈能力。
有标准的光接口规范。
具有广泛的兼容性。
SDH核心特点是:同步复用、标准光接口、强大网管能力。
SDH技术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开销比特很多,因此频带利用率不如PDH;大规模采用软件技术,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问题,将造成全网瘫痪;为了能兼容各种速率信号、实现横向连接,采用指针调控技术,产生较大的抖动,对信号造成一定的传输损伤。
1.2 SDH的速率等级及帧结构1.2.1 SDH的定义及设备基本类型同步数字系列(SDH)是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技术。
SDH实际上是网络节点接口的一个统一规范,这个规范中首先统一的就是接口速率等级和帧结构安排。
另外,SDH还统一了设备类型和设备功能,使网络构成更加规范。
SDH设备(网元)类型有4种。
✓终端复用器(TM):用于将各种低速信号复用映射进线路信号STM-N或作相反处理。
✓分插复用器(ADM):直接在STM-N中分出或插入低速信号只能采用异步复接方式,即复接时需调整各支路速率同步后才能复接。
✓再生中继器(REG):实现对STM-N信号的放大、再生,以便延长通信距离✓数字交叉连接器(DXC):实现不同端口、不同速率信号的交叉连接。
1.2.2 SDH速率等级1.2.3 SDH帧结构SDH帧由净负荷、管理单元指针(AU-PTR)、段开销(SOH)3部分组成: ✓段开销(SOH)区域用于存放帧定位、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字节,以保证主信息净负荷正确灵活地传送。
段开销分为再生段开销(RSOH)和复用段开销(MSOH)。
✓管理单元指针用来指示信息净负荷的第一个字节在STM-N帧内的准确位置,以便正确区分出所需的信息。
✓信息净负荷区存放各种电信业务信息和少量用于通道性能监控的通道开销字节XXXX学院教案首页第二次课班级31612班31609班31608班31610/31611班日期、节次第一周星期三(8月30日)1、2节第一周星期四(8月31日)1、2节第一周星期四(8月31日)3、4节第一周星期五(9月1日)1、2节教学内容名称第1章:SDH基础知识1.3:SDH段开销;1.4:映射和复用目的要求要求掌握SDH段开销;掌握SDH的映射和复用。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SDH段开销、SDH的映射和复用。
教学组织教学过程设计六、段开销的安排;七、段开销功能;八、SDH映射复用单元;九、常用PDH支路信号映射复用进STM-1的方法;十、N个AUG到STM-N的复用。
十一、通道开销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等讲授法作业无教学反思1.3 SDH段开销1.3.1 SDH段开销的安排✓STM-N的段开销由N个STM-1段开销按字节间插同步复用而成,但只有第一个STM-1的段开销完全保留,其余N-1个STM-1的段开销仅保留A1、A2和3个B2字节,其他的字节全部省略。
1.3.2 段开销功能1.再生段开销功能✓帧定位字节A1、A2:用来标识STM-N帧的起始位置。
✓再生段踪迹字节J0:J0重复发送一个代表某接入点的标志,从而使再生段的接收端能够确认是否与预定的发送端处于持续的连接状态。
✓再生段误码监视字节B1:用于再生段误码在线监测。
✓再生段公务通信字节E1:用于再生段公务联络。
✓使用者通路字节F1:为运营者提供临时数据/话音通道。
✓再生段数据通信通道字节(DCC):用于再生段传送再生器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信息。
2.复用段开销✓复用段误码监视字节B2:用于复用段的误码在线监测。
✓数据通信通道字节D4~D12:构成管理网复用段之间运行、管理和维护信息的传送通道。
✓复用段公务通信字节E2:用于复用段公务联络。
✓自动保护倒换通路字节K1、K2(bl~b5):K1和K2用于传送复用段保护倒换(APS)协议。
✓复用段远端缺陷指示字节K2(b6~b8):用于向复用段发送端回送接收端状态指示信号,通知发送端,接收端检测到上游故障或者收到了复用段告警指示信号(MS-AIS)。
✓同步状态字节Sl(b5~b8):用作传送同步状态信息。
✓复用段远端差错指示字节M1:用于将复用段接收端检测到的差错数回传给发送端。
1.4 映射和复用1.4.1 映射和复用的基本概念✓将PDH信号和各种新业务装入SDH信号空间,并构成SDH帧的过程称为映射和复用过程。
✓我国规定的SDH复用映射结构如下图所示:1.4.2 SDH映射复用单元✓标准容器C:容器是用来装载各种速率的业务信号的信息结构。
有5种标准容器:C-11、C-12、C-2、C-3和C-4。
✓虚容器(VC):用于支持SDH通道层连接的信息结构。
它由容器输出的信息净负荷加上通道开销(POH)组成。
✓虚容器可分为低阶虚容器和高阶虚容器。
VC-12、VC-2和通过TU-3复用进VC-4的VC-3为低阶虚容器,AU-3中的VC-3和VC-4为高阶虚容器。
VC是SDH中可以用来传输、交换、处理的最小信息单元。
✓支路单元是提供低阶通道层和高阶通道层之间适配功能的信息结构。
它由低阶VC和相应的支路单元指针组成。
✓管理单元是提供高阶通道层和复用段层之间适配功能的信息结构,它由高阶VC和相应的管理单元指针组成。
✓任何信号进入SDH组成STM-N帧需经过3个步骤:映射、定位和复用。
1.4.3 PDH支路信号映射复用进STM-1的方法✓ 2 M映射和复用形成STM-1的过程可用下述流程图表示。
✓一个STM-1帧中可容纳1个140 Mbit/s的支路信号,或3个34 Mbit/s 的支路信号,或63个2 Mbit/s的支路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STM-1帧只能装入单一速率的信号,如34 Mbit/s和2 Mbit/s不能混装复用形成一个STM-1帧。
1.4.4 N个AUG到STM-N的复用✓N个AUG每一个与STM-N帧都有确定的相位关系,即每一个AUG在STM-N帧中的相位是固定的,因此,N个AUG只需采用逐字节间插复接方式将N个AUG信号复用,就构成了STM-N信号的净负荷,然后,加上段开销就构成了STM-N帧。
1.4.5 通道开销POH字节功能高阶通道踪迹J1 VC第一个字节,作用与段开销中J0功能相似高阶通道误码监测B3 对VC-3或VC-4进行误码监测高阶通道信号标记C2 标示高阶通道(VC-3或VC-4)的信号组成通道状态G1 将通道终端接收器接收到的通道状态性能回送始端XXXX学院1.5 指针技术✓指针来记录数据信息VC-n在相应的AU或TU帧中的起点(第一个字节)的位置,就可使信息流在相应的帧中灵活动态地定位。
✓具体地说指针的作用主要有3个:(1)当网络处于同步工作状态时,指针用来进行同步信号间的相位校准。
(2)当网络失配时,指针用作频率和相位的校准。
(3)指针还可以用来容纳网络中的频率抖动和漂移。
✓SDH指针包括AU-4指针、TU-3指针和TU-12指针3种。
1.5.1 AU-4指针✓AU-4指针是用来指示VC-4在AU-4中起点位置的,从而使AU-4指针既能容纳VC-4和AU-4在相位上的差异,又能容纳帧速率上的差别。
✓AU-4指针位于第4行的前9个字节。
其中,H1和H2是指针,并且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看成一个字码,3个H3字节为负调整机会字节,进行负调整时H3传送VC-4的字节。
AU-4指针正调整:✓当VC-4速率较AU-4帧速率低时(相当于物体小、集装箱大),必须周期性地在本该传送信息的净负荷区塞入一些非信息字节(相当于在集装箱内塞入填充物)相对提高VC-4速率,使VC-4和AU-4同步,这个过程称为正调整。
具体做法是:正调整时编号为“0”的3个正调整机会字节虽然发送,但不装信息,相应地在这之后的VC-4信号均向后滑3个字节,当然下一个VC-4的起点也向后滑了3个字节,起点的编号增加了1,即指针值增加1。
AU-4指针负调整:✓当VC-4速率较AU-4高时(相当于物体的体积比集装箱中预留装物体的空间还大),只得将AU-4帧中本该存放非信息的字节也用于传送信息字节(相当于在集装箱中减少一些填充物而增大空间),相对“减短”VC-4字节,使VC-4和AU-4同步,这个过程称为负调整。
具体做法是:将3个负调整机会字节(H3字节)用来装VC-4的信息字节,这之后的VC-4信号均前移3个字节,当然这帧之后的VC-4起点也前移了3个字节,起点编号减少了1,即指针值减少了1。
✓上述正调整或负调整,将根据VC-4相对于AU-4的速率差进行一次次调整,直到二者同步。
但是相邻两次调整至少间隔3帧。
✓指针值包含在H1和H2中。
✓前4个比特(NNNN)为新数据标志(NDF),NNNN=0110时,表示指针正常操作,允许指针调整。
当NNNN=1001时,表示由于净负荷变化,指针将有一个全新的值。
✓H1、H2的后10比特为指针值,即为VC-4起点编号的二进制值。
这10个比特又分为I比特(表示增加比特)和D比特(表示减少比特)两类。
✓当5个I比特全部反转时,表示此帧AU-4进行了正调整,正调整机会字节中传送非信息字节,其后的帧AU-4指针值加1。
✓当5个D比特全部反转时,代表这帧AU-4进行了负调整,此帧中H3字节中传送的为信息字节,其后的帧AU-4指针值减1。
✓指针字节H1和H2的第5、6比特为S比特,用来指示AU-n或TU-n的类别。
SS=10时,表示AU或TU的类型是AU-4,TU-3。
1.5.2 TU-3指针✓TU-3指针提供VC-3在TU-3帧中灵活和动态的定位方法。
它由TU-3帧结构中第一列第一、二、三行的3个字节H1、H2、H3组成,其中,H1和H2是合在一起使用的,可以看成一个码字(与AU-4指针的H1和H2相同),H3字节用于负调整机会(AU-4指针的负调整机会是3个H3字节),进行负调整时H3字节传送VC-3的信息字节。
紧接H3字节之后的一个字节为正调整机会字节,进行正调整时该位置用非信息字节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