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问题调查报告
2023年家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2023年家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背景介绍: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解家庭暴力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家庭暴力情况。
以下是我们对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调查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被调查者,调查对象包括受害者、加害者以及证人。
调查内容涵盖了家庭暴力的类型、频率、原因、影响等方面。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
调查结果:一、家庭暴力类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暴力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经济控制等。
其中,身体暴力居多,占比达到60%;心理暴力和经济控制分别占比30%和10%。
二、家庭暴力频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家庭暴力发生的频率较高,超过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曾经遭受过一年内超过五次的家庭暴力。
此外,调查还发现,近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表示遭受家庭暴力的频率在年内超过十次以上。
三、家庭暴力原因在调查对象中,有超过70%的人认为家庭暴力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关系不和谐、沟通困难,以及情绪管理能力不强等。
此外,经济压力、婚姻不幸福、心理疾病等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
四、家庭暴力影响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超过80%的受害者表示曾经遭受家庭暴力后出现了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此外,近半数的受害者表示他们在社交圈子中受到了排斥和孤立,对工作和学习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五、家庭暴力应对措施为了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和保护受害者的权益,我们建议以下措施的实施:1. 加强公众宣传,提高家庭暴力问题的认知度。
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普及相关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并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
2. 完善法律法规,严惩家庭暴力犯罪行为。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对家庭暴力行为加强处罚力度,同时提供法律援助和保护措施,为受害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会各界对家庭暴力的认知。
学校反家庭暴力行为调查情况汇报表
学校反家庭暴力行为调查情况汇报表概述本份报告旨在总结学校反家庭暴力行为调查的情况。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学校一直致力于预防和处理家庭暴力行为,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了本校所有学生,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大学部的学生。
我们将调查范围扩大,确保涵盖尽可能多的受影响学生。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调查结果,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调查: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匿名问卷,涵盖了家庭暴力的不同类型和频率。
学生可以自愿参与,并在填写完毕后将问卷匿名提交。
2. 个别面谈: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情况或需求特殊关注的学生,我们进行了个别面谈,以更好地了解他们所遭受的暴力行为。
调查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和统计,以下是我们调查得出的一些主要结果:1. 家庭暴力的存在:调查显示,约有10%的学生面临过家庭暴力问题,其中大部分是身体和言语上的暴力。
2. 暴力受害者的性别比例:在受害学生中,女性占比约为60%,男性占比约为40%。
3. 家庭暴力的影响:受害学生在学业、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4. 报告率较低:令人担忧的是,只有约30%的受害学生向学校或相关机构报告了家庭暴力情况。
采取措施为了更好地应对家庭暴力问题,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开展社区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增加心理咨询资源:学校将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为受害者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3. 建立举报机制:学校将建立匿名举报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举报家庭暴力行为,并保障举报者的安全和隐私。
结论家庭暴力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学校将继续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权益不受家庭暴力侵害。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合作,我们能够创建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家暴情况总结报告
家暴情况总结报告一、概述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本文总结了已知的家暴情况,并提出了应对家暴问题的一些建议。
二、家暴的定义和形式家庭暴力,又称家暴,是指在家庭环境中一个家庭成员使用实际或潜在的暴力手段对另一位家庭成员进行虐待或控制的行为。
常见的家暴形式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暴力以及性暴力等。
三、家暴调查结果一项针对家庭暴力的调查显示,近80%的受访者曾遭受过家庭暴力,其中女性受害者占绝大多数。
在这些受害者中,有不少人遭受了多年的长期虐待。
家庭暴力的威胁不仅局限于受害者本人,对整个家庭的稳定和和谐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孩子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另一大群体,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往往容易受到创伤,并且将来可能会成为家暴的施暴者或受害者。
四、家暴的原因分析家庭暴力的原因十分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
心理因素主要指施暴者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定、自卑感等;家庭因素包括家庭关系破裂、婚姻不和等;社会因素主要指社会价值观念的演变,存在着性别不平等和家庭暴力文化的传承。
此外,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不当也导致了一些案件的持续发生。
一些受害者因为在家庭、社区甚至是警方面前无力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害怕寻求帮助或者害怕揭露真相。
五、应对家暴的策略针对家庭暴力问题,社会以及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加以解决。
以下是一些建议:1.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严格打击和制裁,并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和救助措施。
2.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的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并鼓励受害者勇敢地说出来并争取帮助。
3.建立支持机构和服务网络:建立专门的咨询热线、庇护所等机构,为受害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家庭暴力服务网络。
4.建立综合防治机制: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家庭暴力防治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形成立体化、系统化的防治工作。
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汇报人:2023-12-01CATALOGUE目录•引言•家庭暴力概述•家庭暴力现状分析•家庭暴力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01引言0102背景介绍家庭暴力不仅是一个个人行为问题,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深层次问题。
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03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01通过对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了解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和特点。
02分析家庭暴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和意义02家庭暴力概述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权利和尊严。
包括殴打、虐待、踢打、掐捏、烧烫等直接伤害受害者身体的暴力行为。
身体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暴力包括威胁、恐吓、辱骂、贬低、羞辱等伤害受害者心理和精神健康的暴力行为。
包括剥夺财产、控制经济、强迫劳动等控制和剥夺受害者经济权利的暴力行为。
030201家庭暴力的影响和危害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精神抑郁、身体伤害、社交障碍等。
家庭暴力还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对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03家庭暴力现状分析在接受调查的样本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其中,严重暴力的比例占15%,轻微暴力的比例占15%。
在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中,轻度暴力占50%,中度暴力占30%,重度暴力占20%。
家庭暴力发生的比例和程度家庭暴力程度家庭暴力发生率在家庭暴力受害者中,女性占60%,男性占40%。
受害者性别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其中25-35岁占30%,35-45岁占40%。
受害者年龄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50%,高中学历占30%,大专及以上占20%。
受害者教育程度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群体特征社会压力社会舆论对家庭暴力的态度也会对施暴者产生压力,从而促使其采取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家庭暴力现象调查一、研究背景: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成员关系中,一种家族成员或多种成员使用言语、行为或实施暴力等手段,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控制、威胁或恐吓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论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心理或社会功能造成何种程度的伤害,都属于家庭暴力。
二、研究目的: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家庭暴力的现象、原因和影响,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以帮助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更好地预防和处理家庭暴力。
三、调研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并分发给受访者,包括家庭成员、邻居、学校教师和社区工作者等,以获取他们对家庭暴力现象的认识和观点。
2.通过深入访谈受访者,了解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对家庭暴力的感受和态度。
四、调研结果:1.调研对象中,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多为妇女和儿童,占比分别为60%和30%。
2.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矛盾、冲突和经济问题,占比分别为40%、30%和20%。
3.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其中70%的受害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4.只有40%的受害者向相关机构举报或求助,其中主要原因是对政府和社会支持的缺乏信任感。
五、调研建议:1.加强家庭暴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特别是受害者的认识和意识,帮助他们更早地发现和报告家庭暴力。
2.建立完善的家庭暴力防治机制,在社区、学校和家庭等不同层面开展相应工作,提供咨询、援助和庇护服务。
3.加强家庭和婚姻教育,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沟通能力,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4.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六、结论: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机制和提供支持和援助,我们可以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为家庭成员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家暴案件调研报告
家暴案件调研报告家暴案件调研报告引言家庭是一个人们最初的社会化环境,它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有些家庭中存在着暴力行为,导致受害者遭受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本调研报告针对家暴案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它们的发生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为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提供参考。
一、调研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调查了XX城市的家庭暴力案件,选择涉案人员、受害者及相关专业人士作为研究对象。
1.2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包括家庭暴力的定义、案件发生原因、对受害者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应对措施。
二、家庭暴力案件概况2.1 家庭暴力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以言语或身体上的伤害来控制、恐吓和操纵另一方的行为。
2.2 案件发生原因家庭暴力案件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家庭压力、心理问题、经济因素、文化习俗等。
其中,经济压力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家庭成员由于经济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和挫败感容易引发家庭冲突。
此外,也有些案件是由家庭暴力传统和文化习俗引发的。
三、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影响3.1 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家庭暴力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常见的身体伤害包括擦伤、瘀伤、骨折等,而心理伤害则表现为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
3.2 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受家庭暴力影响的个体往往在身心健康、教育和就业机会方面受到限制。
他们可能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导致自卑和不自信,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四、应对家庭暴力的措施4.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了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和保障家庭成员的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律法规,加大对家暴行为的惩罚力度。
4.2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增加大众对于家暴行为的痛斥和谴责,以形成整个社会共同防治家庭暴力的良好氛围。
5.3 提供帮助和支持提供受害者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和庇护等服务,帮助他们重新恢复自信和独立,并给予他们逃脱暴力环境的机会。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现象调研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暴力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通过对家庭暴力现象的调研,分析了其成因、特点以及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并提出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形成的,以身体、心理或经济手段对他人造成伤害或恐惧的行为。
由于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暴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家庭成员的幸福和健康,也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二、调研目的调研家庭暴力问题的成因、特点以及受害者情况,以此为基础指导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措施。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1000名家庭成员,包括受害者和加害者。
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暴力的类型、发生频率、影响程度等方面。
四、调研结果1.家庭暴力类型调研结果显示,家庭暴力主要包括身体暴力、心理暴力和经济暴力。
其中,身体暴力占比最高,约65%,心理暴力次之,约占30%,经济暴力的比例最低,约占5%。
2.家庭暴力的成因家庭暴力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的不和谐、争吵竞争等问题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发生。
(2)个人因素:加害者可能具有情绪不稳定、暴力倾向,或受到成长环境影响等因素。
(3)社会因素:家庭暴力问题的存在与社会的家庭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有一定关系。
3.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伤害家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严重的心理创伤。
调研结果表明,受害者普遍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五、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宣传教育开展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普及家庭暴力的危害,增强大众的法律意识,提醒家庭成员遇到家庭暴力问题时应该及时寻求帮助。
2.法律制裁加强家庭暴力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提高加害者的违法成本,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3.心理支持4.经济帮助在经济方面给予受害者相应的帮助,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困难,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家庭暴力是指家庭中成员之间发生的身体、精神或性方面的虐待行为。
它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对受害人造成严重伤害,也对整个家庭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次家庭暴力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调研对象:我们的调研对象是100名年龄在18岁以上且已婚或有家庭的男女。
我们选择了不同背景、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的人群,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中包括了与家庭暴力相关的问题,如是否经历过家庭暴力、暴力类型、暴力发生的原因等。
调研结果:据调查结果显示,有51%的受访者表示曾经经历过家庭暴力。
其中,身体暴力和言语暴力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受访者中有30%表示曾被伴侣殴打过,同时也有22%的人表示曾受到过辱骂和威胁。
在受访者中,女性更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其中,58%的女性受访者曾经历过家庭暴力,而男性受访者中只有37%表示曾经历过。
调研还发现,家庭暴力往往与经济困难、教育程度低和家庭冲突有关。
有45%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困难是引发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有40%的受访者认为教育程度低会增加家庭暴力的发生概率,而有33%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冲突是造成家庭暴力的原因。
调研报告分析:家庭暴力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和对家庭暴力的认知。
其次,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给受害者,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严惩家庭暴力犯罪行为。
总结:我们的调研显示,家庭暴力在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给个体和整个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为了防止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并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没有家庭暴力的和谐社会。
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调研报告
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加强妇女权益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农村妇女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地区一定规模的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共收集到100份有效问卷和进行了20次深度访谈。
三、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观念影响:农村地区传统观念较为保守,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存在。
许多农村男性认为家庭暴力是合理的行为,妇女则容易接受被暴力对待的命运。
2.经济压力:农村地区经济困难,家庭生活压力大。
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夫妻关系容易紧张,家庭暴力问题也就更容易出现。
3.文化教育不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在这样的环境下,妇女难以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应对家庭暴力。
4.缺乏法律保护意识:许多农村妇女对于自身的权益和保护途径了解不足,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
在对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原因进行了分析后,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1.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宣传工作,推进性别平等教育,消除传统观念对妇女权益的限制。
2.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同时加强夫妻沟通与协商,有效化解冲突。
3.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使农村妇女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家庭暴力的能力。
4.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和知识,鼓励她们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并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
四、结论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主要包括传统观念影响、经济压力、文化教育不足和缺乏法律保护意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加强教育宣传、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加强法律教育等方面入手,以提升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的能力。
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暴力行为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暴力行为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或双方成员对另一方实施身体、精神、经济等各种形式的虐待行为。
这种行为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是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报告将重点调查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暴力行为的现状、原因及解决办法。
2.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选择了五个大城市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
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暴力行为的种类和频率、暴力行为的原因以及对家庭暴力的态度等。
3. 调查结果分析3.1 受访者基本信息调查对象共计500人,其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岁至45岁之间,占比达65%。
另外,大部分受访者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3.2 暴力行为的种类和频率调查显示,家庭暴力行为主要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和经济控制。
其中,肢体暴力是最为普遍的形式,占比达60%;言语暴力占比为30%;经济控制占比为10%。
此外,调查还发现,暴力行为的频率相对较高,35%的受访者表示至少每周发生一次。
3.3 暴力行为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总结了几个常见的暴力行为原因。
首先,经济压力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困难造成了家庭紧张气氛,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上的不平等导致了权力失衡。
其次,家庭成员情绪管理不当、沟通不畅也是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
第三,文化观念传统影响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原因之一。
4. 解决办法4.1 政府相关部门的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家庭暴力案件,并提供咨询和援助服务。
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家庭教育、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
4.2 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加强对家庭和婚姻关系的正确教育,增强公众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关于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报告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发生的一种持续的身体、心理或经济虐待行为。
它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了解当前家庭暴力的现状,本报告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向社会大众发放问卷来收集数据。
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暴力的定义、受害者特征、施暴者特征、暴力类型、暴力频率和暴力后果等。
调查结果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家庭暴力的定义- 84%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对其他成员施加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 10%的受访者表示家庭暴力只包括身体伤害。
- 6%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暴力还包括经济上的控制和压迫。
受害者特征- 67%的受害者是女性,33%是男性。
- 年龄主要分布在25-40岁之间。
- 受害者的教育水平各不相同,但有相当比例的受害者受过高等教育。
施暴者特征- 79%的施暴者是受害者的亲密伴侣,如配偶或恋人。
- 11%的施暴者是父母,包括生父、养父或继父。
- 10%的施暴者是其他家庭成员,如兄弟姐妹或其他亲戚。
暴力类型- 52%的受访者表示曾经遭受身体暴力,包括殴打、拳打脚踢等。
- 45%的受访者经历过心理暴力,如威胁、恐吓和侮辱。
- 3%的受访者受到了经济上的控制和剥夺。
暴力频率- 37%的受访者表示受到家庭暴力1-2次。
- 28%的受访者经历过3-5次家庭暴力。
- 35%的受访者遭受了超过5次的家庭暴力。
暴力后果- 63%的受访者表示受到家庭暴力后,身心健康受到了影响。
- 22%的受访者有自杀和自残的倾向。
- 15%的受访者寻求过心理咨询和治疗。
结论通过对当前家庭暴力现状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多数是受害者的亲密伴侣,其中女性占大多数。
不同类型的暴力以及频率也给受害者带来了不同的困扰和创伤。
家暴的调查报告
家暴的调查报告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家庭暴力的认识逐渐加深,但仍存在一些家庭暴力案件被掩盖。
因此,开展家暴调查成为尤为必要的工作,也是为了保障受害者的权益,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家庭暴力的严重性。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家暴的发生原因、家暴的形式和受害者的人格特征,为及时发现和处理家暴提供具体依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不同年龄、职业、学历和婚姻状态的群体。
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76份,有效问卷73份。
问卷中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和措施意见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受访者基本情况73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受访者37人,女性受访者36人。
受访者的年龄分布较为均匀,20岁以下7人,20-30岁31人,30-40岁23人,40岁以上12人。
受访者的家庭状况上,已婚54人,未婚19人。
学历分布较广,小学及以下11人,初中29人,高中26人,大学及以上7人。
家庭暴力的发生频率73份有效问卷中,有30人(41.1%)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其中20人是女性(55.6%),10人是男性(44.4%)。
受暴者与伴侣的关系上,其中26人(86.7%)是配偶暴力,2人(6.7%)是父母暴力,2人(6.7%)是亲戚暴力。
家庭暴力发生的频率上,42.4%的人表示暴力事件发生在他们的婚姻中,22.7%的人表示暴力事件持续了超过一年,44.4%的人表示发生了多次暴力事件。
家庭暴力的形式受访者对于家庭暴力的认知不一,但从回答中可以看出,身体暴力是最常见的形式,包括推、打、掐、踢等;心理暴力次之,包括侮辱、折磨、贬低等;经济暴力、性暴力的情况较少。
受害者的人格特征根据调查结果,受害者的性格、婚姻状况等都没有成为家庭暴力的必要条件。
一些受访者的个性表现出了对待问题比较软弱、依赖性强、自尊心不高等特点。
并且家庭暴力和经济状况的关系亦不大。
可以看出,家庭暴力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和人员及其经济状况没有明显关系。
家暴情况调研报告
家暴情况调研报告家暴情况调研报告引言:家暴是指在家庭中,一个成员或多个成员对其他成员以肢体暴力、心理暴力、性侵犯等方式进行虐待、殴打或伤害,造成被害人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家暴的发生情况,以及对解决和预防家暴所需的措施进行讨论。
一、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通过在线问卷平台发放问卷,收集了来自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经济状况的参与者的回答。
一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家暴的普遍性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有40%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或家人曾经经历过家暴,其中20%是女性受害者,10%是男性受害者,10%是儿童受害者。
这表明家暴在我国家庭中普遍存在,各个年龄段和性别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2. 家暴的主要形式调研结果显示,家暴主要以心理暴力和肢体暴力为主。
心理暴力包括言语侮辱、羞辱、恐吓、监控等,占比达到70%。
肢体暴力则包括殴打、踢打、推搡等,占比20%。
其余10%包括性虐待和经济控制等形式。
3. 家暴的原因调研结果表明,家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文化观念:传统的男权观念认为男性具有支配权,女性则被动从属,从而导致男性对女性产生控制需求。
- 经济压力:生活压力过大会导致情绪紧张和沟通障碍,从而增加了家暴的发生风险。
- 心理问题:加害者可能有自卑、暴力倾向、依赖问题等心理障碍,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家暴。
- 酗酒和药物滥用: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家庭暴力案件与加害者酗酒或滥用药物有关。
- 家庭环境:其中,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不和谐是加剧家暴的因素。
三、对策措施讨论鉴于家暴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家暴的法律保护力度,提高对家暴加害者的惩罚力度,同时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2. 提供援助和支持:建立家庭暴力干预与支持机制,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庇护所、法律援助等支持。
3. 开展教育宣传: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家暴教育和宣传,提高对家庭和婚姻关系的正确认知,引导人们理性处理矛盾和冲突。
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调查报告
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调查报告【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调查报告】背景介绍:家庭暴力作为一种威胁社会和谐的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解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本报告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共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
问卷分为三个部分:个人信息,家庭暴力认知和参与度评估。
调查时间为2022年10月份。
一、个人信息在本部分,我们了解了受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信息。
结果显示,40%的受访者为女性,60%为男性。
受访者年龄覆盖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占比为60%。
从职业来看,受访者涵盖了各行各业,包括白领、学生、工人等。
二、家庭暴力认知本部分主要调查受访者对家庭暴力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态度。
1.了解程度:问卷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对家庭暴力问题有所了解,其中40%的受访者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正确定义家庭暴力、知晓相关法律法规;另外40%的受访者对家庭暴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相关知识了解有限;还有20%的受访者对家庭暴力问题了解甚少。
2.态度:在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态度上,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其持反对立场。
有70%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暴力是不可接受的,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另外30%的受访者表示对家庭暴力问题持中立态度,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参与度评估本部分主要调查受访者在家庭暴力问题中的参与度。
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未亲身经历过家庭暴力,20%的受访者表示曾目睹过家庭暴力,但未采取行动。
另外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或家人曾经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没有及时报警或求助。
在家庭暴力问题的参与度上,仅有10%的受访者表示曾参与过相关志愿者活动,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宣传和教育。
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大部分受访者对家庭暴力持反对立场,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受访者在家庭暴力问题中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参与度。
调查报告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调查
调查报告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调查调查报告: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分析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文献和统计数据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家庭暴力不仅对个体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并提供妇女受害者必要的支持和庇护。
第一部分:定义与范围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侵犯、残忍对待或虐待行为,主要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暴力和性暴力等。
在全球范围内,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影响尤为明显。
第二部分:身体和健康影响家庭暴力造成女性受害者身体上的直接伤害,包括创伤、损伤甚至死亡。
常见后果有头部损伤、骨折、淤血和内伤等。
与此同时,不少女性在心理上也受到严重的创伤,包括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
第三部分:心理和情感影响家庭暴力对女性的心理和情感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女性受害者常常感到自卑、无助和无价值感,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同时,她们也容易出现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第四部分:社会成本和社会影响除了对个体的伤害外,家庭暴力也给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和影响。
家庭暴力导致家庭破裂、婚姻破裂,给子女的成长造成阴影,甚至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此外,社会也需要为受害者提供医疗、心理和法律支持等各方面的资源。
第五部分:应对措施为了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施暴者进行严惩,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此外,建立多元化的支持机制,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庇护,包括医疗、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等。
结论:家庭暴力对女性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伤害不可小觑,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机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庇护,才能逐步消除家庭暴力现象,保护妇女受害者的权益,构建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
家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引言家庭暴力,又称家庭虐待,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在家庭生活中实施的身体、心理、性等方面的侵害行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和防治措施,我们开展了此次家暴社会实践调查。
二、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家庭成员进行匿名调查,了解家庭暴力的发生频率、形式、原因等。
2. 深度访谈:对部分受家暴影响的受害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心理创伤、求助经历等。
3.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家暴防治政策、研究成果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家庭暴力发生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市家庭暴力发生频率较高,约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现象。
其中,身体暴力发生率为20%,心理暴力发生率为50%,性暴力发生率为10%。
2. 家庭暴力形式家庭暴力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身体暴力:如殴打、捆绑、禁闭等。
(2)心理暴力:如侮辱、谩骂、威胁、恐吓等。
(3)性暴力:如性侵犯、性骚扰等。
3. 家庭暴力原因(1)家庭经济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失业、疾病等导致家庭矛盾加剧,引发家庭暴力。
(2)文化观念:传统观念、性别歧视等导致家庭暴力现象难以根除。
(3)个人心理素质:受家庭暴力影响的受害者心理素质较差,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家庭暴力恶性循环。
(4)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家庭暴力受害者法律意识淡薄,不敢寻求法律援助。
4. 受害者心理创伤及求助经历调查发现,受家庭暴力影响的受害者普遍存在心理创伤,如抑郁、焦虑、恐惧等。
在求助经历方面,约60%的受害者选择向亲朋好友倾诉,20%的受害者选择向相关部门求助,10%的受害者选择自行解决问题,10%的受害者选择沉默。
四、防治措施及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家庭暴力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家庭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3. 加强心理干预: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
家暴化解情况汇报
家暴化解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家暴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针对目前家暴情况做出了一系列的化解措施和计划。
在此,我将就我们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以便大家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首先,我们对家暴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了家暴的发生原因、频率和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家暴问题主要集中在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夫妻和父母子女之间。
家暴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矛盾、经济压力、情感纠纷等,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最终演变成家暴行为。
针对家暴问题,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化解措施和计划。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其次,我们将建立家庭暴力防范机制,加强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矛盾的预警和干预,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的家暴问题。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家暴受害者的帮助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他们摆脱家暴的困境。
在实施化解措施的过程中,我们将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形成家暴问题的联防联控网络。
我们将建立家暴问题的信息登记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家暴问题的动态和趋势,为化解家暴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家暴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和谐和睦的家庭氛围。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家暴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不断完善家暴问题的化解措施和机制。
我们将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意识和家庭和睦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我们将加强对家暴受害者的帮助和支持,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和勇气,走出家暴的阴影。
总之,家暴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家暴问题的化解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和机制,共同营造和谐和睦的家庭环境,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回访家暴案件调研报告
回访家暴案件调研报告根据我对家暴案件的调研报告,家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恶性暴力行为。
这种行为对受害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次调查共回访了10个家暴案件的受害者,以下是调查的主要发现和建议。
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10个家庭中,8个为夫妻关系,2个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在所有的家庭中,受害者都是女性。
主要的暴力行为包括肢体暴力、精神虐待、经济压迫等。
其中,肢体暴力占75%。
受访者普遍表示,家暴使他们感到恐惧、无助和绝望。
他们受到了心理、情感和身体上的伤害。
许多人还因此出现了长期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
同时,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经济状况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他们缺乏经济独立性。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我对家暴问题提出以下的建议:1.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家庭暴力对受害者的危害,增加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
2.建立完善的援助机制。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开展家庭暴力援助项目,提供及时的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受害者重建信心和独立性。
3.加强法律保护。
完善家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家暴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4.加强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对家庭暴力行为的举报,同时对举报人进行保护,确保他们的安全。
5.加强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社会各界应共同关心家庭暴力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
总之,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加强家暴问题的宣传教育、建立援助机制、加强法律保护和社会监督,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都是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关键。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支持,创造一个没有家庭暴力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暴力问题调查报告【摘要】:家庭是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和睦安宁,社会才能繁荣昌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然而,家庭暴力这种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格格不入的现象却一直存在于家庭中。
家庭暴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破坏了家庭稳定和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有进一步增多趋势,其呈现出的特征、产生的后果令人堪忧。
严重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暴力不仅发生在城市中,在农村中发生的情况更为严重。
【导言】:通过借鉴广西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实地调查资料对资料数据的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家庭暴力情况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家庭暴力情况;了解家庭暴力受害者能否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了解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情况,并且进一步了解家庭暴力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及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谈谈我个人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拙见,以期增强公众对家庭暴力的敏感度,给予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的保护,呼吁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正文】:2001年12月2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明确规定,家庭暴力即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表明,在我国30%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而家庭暴力最突出的表现为婚姻暴力中的“夫对妻”的暴力。
有资料表明: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从滑县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情况来看,家庭暴力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5年至2008年,婚姻家庭案件占民事案件的62%,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占其中的30.1%;在2009年,上述比例分别达到了65%和33.4%。
根据对家庭暴力典型案例进行的调查分析看,受暴者中92.6%为妇女。
从受暴者的文化程度、职业构成上看,小学、初中学历、无职业的占68.5%。
此外,原先家庭暴力多发生在一些知识水平、职业层次、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中,但根据近期抽样调查显示,每10个施暴者中,就有一个受过高等教育。
家庭暴力的范围正从农村向城市、从低文化素质向高文化素质人群蔓延。
家庭暴力不仅发生在农民、个体私营者家庭,在干部、教师和法制工作者家庭也是屡见不鲜。
并呈身份特定、时间连续、行为隐蔽、手段多样等特点。
通过资料分析当时对广西河池都安瑶族自治县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得出:(一)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在询问中80%以上的居民认为,家庭暴力仅仅是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的伤害而不包括精神暴力、经济暴力、性暴力。
绝大多数人知道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但对家庭暴力没有确切的法律上的认识。
而尤其对家庭中子女的家庭暴力,60%以上的人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已经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
42.3%的人仅仅意识到了夫妻间的家庭暴力。
调查对象中,57.5%认为家庭暴力只是家务事。
从居民的回答中不难发现,对于家庭暴力的认识,大多数人都不是十分清楚,只是从狭义去理解,所以导致了当自己遭受家庭暴力时,不能准确的认识,更不能找到准确的解决方法,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
(二)家庭暴力的发生情况大部分家庭都有家庭暴力发生,且实施人和受害人都知道家庭暴力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家庭暴力对于现在社会普遍存在,且受害者为多位女性,家庭暴力常常不是经常发生,但却总是存在。
因为家庭暴力大多是偶然的发生,所以受害者往往报有侥幸心里,认为就这样的行为只是偶然,下次不会发生,不必闹的太大。
这样的想法导致了家庭暴力的对待问题上,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法律。
但是在询问中我发现,受调查的人群中,未成年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严重,特别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严重,女孩遭遇家庭暴力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非常严重,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情况是管教孩子,无可厚非,使得该地区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
(三)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调查数据显示,在已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中,40%的女性遭遇家庭暴力都原因在于男性素质差。
而在男性遭遇家庭暴力中,40%是因为其在家庭中的的地位较低。
由此可见,女性经济地位并不是遭遇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两人感情不好也不是主要原因,而男性素质差不尊重女性才是罪魁祸首。
但对于男性而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其家庭地位较低,导致了男性在家庭中遭受家庭暴力。
然而,当地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很普遍。
对未成年人实施暴力的大多是其父母或与其居住的亲戚。
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很多,父母的素质较差,法律意识较低是最主要的原因。
反映出家庭暴力的原因有主要有以下几点,历史原因我国长期以来“男尊女卑”传统的夫权思想,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有所抬头;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是我国妇女的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二是社会上多数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内部的事”、“清官难断家务事”。
特别是在农村区,教育水平较差,当地的法律宣传不够到位,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且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法律意识都相对淡薄。
这就导致了家庭暴力的频发。
而对于未成年的家庭暴力上,许多人认为他们在“管教”孩子,是自己的家事,自己有权利教育自己的子女。
可是却不知道自己“教育”的方式已经触犯法律。
但是许多未成年人还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并且对于家庭暴力,立法的原则性强,但可操作性差。
(四)对家庭暴力的解决方式资料中提到对当地居民问过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果你遭遇家庭暴力,你将采取什么方法解决?”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调查数据显示:如果被实施家庭暴力,已遭受家暴的女性最多人选择当场反击。
而向妇联等组织反映的不到1%,当地的系统记录为0%。
遭受家暴的男性的反应:高达43.0%的人选择直接分手,选择向妇联或村委组织反的为0%。
而对于男性和女性遭受家庭暴力后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都不超过14%。
对于未成年遭受家庭暴力后怎样解决的问题,在调查中我也做了特别的询问。
在调查中我发现,未成年人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绝大多数没有采取任何方式保护自己,因为实施者大多数为其父母或亲属,所以他们大多选择忍受。
在第二个问题中,延续第一个问题,想当地居民了解为什么不通过妇联、村委会或者法律的手段解决家庭暴力?在当地居民的回答中,总结出以下几个观点。
其一,是因为不到万不得已,家庭暴力最好不要声张,只是家务事,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
其二,妇联、村委会等居民自治组织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程度不高,对与处理纠纷的能力不强。
其三,人们法律的意识还不高,认为运用法律武器太伤感情,并且起诉应诉过于复杂,聘请律师等等费用都不值得。
第三个问题是:“家庭暴力发生后,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想到运用法律?”超过60%的人都没有准确的回答,这意味着,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要忍受到什么时候才应该维护自己的权益。
34.2%的人认为,除非到了离婚的时候才可能求助法律。
救助法律的方式有很多,向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请求援助都是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但是当地的情况基本上是很少运用法律解决家庭暴力。
从资料显示的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对家庭暴力的解决方式,当地居民不能够很好运用法律的武器。
当地居民在遭遇家庭暴力后找妇联、村委会或居委会处理的很少。
女性和孩子对遭遇家暴后大多选择忍耐。
大部分女性在遭遇家暴时会当场反抗,但事后没有真正寻找有效方法解决,导致了家暴在还会发生。
而遭遇家暴的男性一般会选择直接分手(离婚)。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只有在家庭暴力导致了比较严重的后果以后,才会求助于法律。
(五)家庭暴力的取证资料中提到,对于家庭暴力取证问题通过询问的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解。
在询问中发现,家庭暴力发生后,80%以上的人不知该如何取证,导致了最后有苦难言,只能默默忍受。
在询问发现,家庭暴力往往发生在家庭成员内部,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隐蔽性,如若不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或者恶劣的影响,并不易被周围人知晓。
其次,因为很多人都遭受家庭暴力后都没有就医,并且很多家庭暴力对身体的摧残程度也没有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难以取证。
第三,因为该地区普遍出现的,出现家庭暴力后没有求助妇联、村委、派出所等,导致了在有关组织没有相关记录。
在调查中,法院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处理家庭暴力案件最大的困难就是证据的获取,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一方当事人提出对方实施了家庭暴力,但却不能提出足够的或有效的证据来证明。
(六)对法律关于家庭暴力的有关规定的认识资料中的三个问题也向都安县当地居民进行了解,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对法律中有关家庭暴力的规定稍有了解,90%的人都知道法律是反对家庭暴力的,实施家庭暴力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
但是法律的具体规定和怎样通过法律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却只有13.4%的人知道。
特别在经济稍微落后的农村地区,当遭遇家庭暴力,只选择忍气吞声或者直接离家打工不再回家的人达到72.5%。
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根本的解决问题。
在查阅案卷时我发现,57.1%案件里缘于暴力。
在询问中我发现,当问到是否知道家庭暴力触犯了什么法律时,70.1%的人都不能说出具体的法律名称。
特别是男性遭遇家庭暴力后,对法律的规定更是模糊。
即使到了离婚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是可以得到赔偿的。
很多青少年经常遭遇家庭暴力,虽然在学校和课本中知道可以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现实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
从调查资料与相关文献中可以得出一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一)家庭暴力侵害的客体是受暴者的人身权利,具体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主权、性权利等。
很多学者不承认“精神暴力”这个概念,因此认为家庭暴力侵害的仅仅是他人的身体权利,而不包括对受暴者人性和心理上的伤害。
这一点笔者不敢苟同,这样“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就无从谈起了。
(二)施暴者在客观上对受暴者实施了肉体与精神上的折磨、伤害、凌辱或压迫等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的方式。
作为主要是指通过殴打、捆绑、禁闭残害等积极方式;不作为的方式,即“冷暴力”。
“冷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间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残害等暴力方式解决,而是表现为对对方表现得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
(三)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家庭成员。
其他国家法律对家庭暴力主体的界定,更加注重的是共同生活之实,而不仅仅局限于依据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关系维系的家庭。
其他国家法律对家庭暴力主体的宽泛规定是不适合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的,同时,在目前法律框架下扩大,只会导致法与法之间的冲突,降低法律的严肃性与执行力度。
因此,把与家庭无关的暴力主体纳入到家庭暴力是不可取的,将其主体界定为具有亲属关系的家庭成员更为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