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8 原创 疫情重创下,金融扶持文化企业政策分析

合集下载

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分析

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分析

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分析自2020年年初以来,新冠病毒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市场动荡、收入下降和客户忠诚度下降等。

本文将分别探讨这些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市场动荡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数以万计的企业和小微企业不得不面临临时关闭,迫使投资者加强资产配置策略,对金融市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制定的限制措施和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的波动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这不仅对投资者造成了影响,也对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应对策略:1.积极控制风险金融机构需要有意识地识别和衡量生产、营销、风险审查和监管等方面的风险,并制定适当的监管和控制措施,在投资、贷款和理财等方面规避风险,并降低风险水平。

2.加强弹性管理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加强弹性规划和适应能力等方法,以更快的速度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更好地处理市场动荡和市场波动。

3.加强防范风险在处理金融市场风险时,强化问题风险和铜牌风险的管理,并且在遇到风险事故时,应主动采取临时措施,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二、收入下降由于用于间接金融活动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手续和管理费用,而这些费用是直接与金融活动相关的,因此新冠疫情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此类费用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客户开户率急剧下降,定期存款、理财产品等收益性产品的销售也相应下降。

这将对金融机构的利润和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

应对策略:1.开展在线业务金融机构可以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节奏,开展在线业务,降低客户费用,并实现记录和报告过程的自动化,同时保持财务和交易信息的机密性。

2.寻找新的经营模式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扩大客户群、拓宽产品线、提供创新服务,开发新的业务模式,以获取更广泛的客户群,并改善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实现收入增长目标。

3.控制成本金融机构需要在避免低效投资的同时,控制追求短期利润所带来的成本增长,并在长期谋划中防止更加严重的风险以及损失。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1. 引言1.1 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疫情爆发以来,严峻的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疫情导致了国内外需求的急剧下降,生产和供应链受到了严重扰乱,许多企业面临着停工、裁员甚至倒闭的困境。

消费市场受到了打击,尤其是餐饮、旅游、零售等行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疫情还加剧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脆弱性,使我国经济更加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政府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出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以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还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

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但在政府的积极应对下,我国经济正在逐渐走出困境。

未来,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消费市场恢复,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1.2 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概况2020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在上半年遭遇了严重的冲击。

1月底,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封控措施,导致大规模的停工停产和交通封锁,许多企业和行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6.8%,创下了历史新低。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逐渐恢复,第二季度GDP增长3.2%,并在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呈现出明显的两难局面。

一方面,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消费需求、出口和投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恢复。

尽管整体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仍然表现出了韧性和弹性。

2020年,中国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也有着许多机遇和希望。

政府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还将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金融支持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支持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支持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5-000-01摘要近年国家出台政策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金融业与文化产业的全面对接,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是金融如何有效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下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一、引言金融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核心部分,金融体系在配置文化资源、促进资本形成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融业支持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也带动了金融业的多元化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金融业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和融资力度,在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条文化产业金融服务链条,文化产业的社会投资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文化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日益增强。

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展文化产业的筹资、融资渠道,如在2012年6月出台的《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使得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有了政策性支持。

截止2012年12月,我国2012年全年金融体系对文化产业的贷款额突破千亿元,自从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个部门于2010年4月8日颁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活跃度日渐提高,文化产业中的投资项目和创新举措明显增多。

截止2013年2月,参与文化产业投资的的资金超过150个,投资总额2000余亿元,海外资金的引进也得到稳步增长。

目前经过国家证监会认定的文化企业保险项目已经达到121个,投保的资金563.73亿元;在融资项目方面,已经达成的融资项目101项,融资额225.15亿元;成功上市的文化企业102家,其中以传媒、影视、互联网企业为主,总市值超过2100亿元。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中中小企业遭受了更大的冲击。

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银行在这一时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银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扶持受疫情冲击的中小企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本文将从银行的角度探讨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对策。

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面临很大挑战,银行可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银行可以通过延期还本付息、提供无抵押贷款、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对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

银行可以推出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中小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比如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产业企业等,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支持。

二、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的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疫情期间,很多中小企业急需资金投入,银行可以优化信贷审批流程,缩短贷款的放款时间。

通过引入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

银行可以建立快速审批的绿色通道,对于信用记录良好、风险较低的中小企业,可以提供更快捷的审批服务。

三、加强风险防范管理在扶持中小企业的银行也需要加强风险防范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银行可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贷后监管,防范信贷风险。

银行还可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降低违约风险。

四、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疫情期间,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对于中小企业也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

银行可以推动金融科技创新,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资源。

银行还可以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差异化的融资需求。

五、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金融问题,需要专业的金融咨询和服务。

银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如财务管理咨询、风险管理咨询、资产管理等服务。

疫情冲击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疫情冲击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疫情冲击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自2020年爆发以来,新冠疫情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体系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

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金融服务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撑部门也不例外。

本文将探讨在疫情冲击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疫情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停滞。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受到了限制,企业面临着订单减少、生产停工等严重影响,导致实体经济的不稳定。

而作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个时候面临着放贷风险增加的问题。

由于企业经营困难,还款能力下降,银行放贷时不得不面临更多的风险,导致金融服务的紧缺。

其次,疫情加剧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难题。

由于企业面临着生产停滞、营收减少等问题,融资需求上升。

然而,疫情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投资者对风险的恐惧增加,投资意愿下降,导致实体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融资支持。

金融机构对于融资项目的审查也更为严格,导致项目融资的难度增加。

此外,疫情还暴露了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不足。

在疫情期间,由于人员流动受限,线下金融服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

而许多金融机构的线上服务能力并不足够强大,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缺乏数字化技术和平台,金融服务无法顺利进行,也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来应对疫情冲击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

首先,金融机构可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就业的重要渠道。

在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应减少对企业的放贷限制,提供更灵活的融资方式,并降低融资门槛,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同时,还可以加强风险管控,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共同分担贷款风险,激发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其次,金融机构需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加大对项目审查力度,确保融资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引入更多的融资工具,如债券市场、股权融资等,以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

并与投资者、基金等机构开展合作,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20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经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稳定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政策两个方面,分析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宏观经济形势: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疫情初期,由于封锁和管控措施,制造业、服务业、零售业等主要经济领域受到直接影响,经济增速大幅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长3.2%,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9%,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5%。

整体来看,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V型反转的态势,但总体增速低于往年水平。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工业生产受损。

由于疫情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封锁和停工,工厂停产停工,短期内导致工业生产大幅下降,特别是汽车、电子、纺织等行业受到影响较大。

其次是消费市场萎缩。

由于疫情蔓延导致消费者心理恐慌和购买力下降,餐饮、旅游、零售业等行业受到严重冲击,消费需求大幅减弱。

最后是外贸受挫。

全球范围内的疫情蔓延导致国际贸易受到阻碍,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尤其是对欧美等重要市场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政府政策选择: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来稳定经济发展。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等多个方面。

财政政策:2020年中国财政政策主要以减税降费为主。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中国政府在2020年连续多次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包括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延缓部分税收征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等。

这些政策减少了企业成本,促进了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提供廉价流动性支持等。

这些政策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复苏。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2020年,全球范围内受到新冠病毒的影响,各国经济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不例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稳定经济、保障民生,同时也努力推动国内经济增长,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形势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政府也进行了相关的政策选择与调整。

本文将从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府政策选择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疫情的爆发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一方面,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中国各地的工厂、企业大部分停工停产,导致了产业链的中断和供应链的短缺。

由于疫情带来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了消费市场的萎缩。

而出口市场也因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而受到了冲击。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据官方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了6.8%,这是自1992年中国开始发布季度GDP数据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而一些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中国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较大的冲击,GDP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主要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疫情的爆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造成了一定的变化。

二、政府政策选择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稳定经济、保障民生。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复工复产。

为了解决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的资金困难和原材料供应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如提供贷款、减税降费等多种措施,来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政府还出台了一些就业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岗位、促进就业。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民生的保障力度。

在疫情期间,政府加大了对医疗保障体系的投入,确保了患病患者的治疗和救助。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群体,如农民工、小微企业主等。

通过提供一定的救助资金和政策扶持,政府努力保障了一些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20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全球经济和贸易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今天我们将从形势和政策两个方面来探讨2020年中国经济的大趋势和政策选择。

一、形势1、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变化新冠肺炎疫情从年初开始席卷全球,短时间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疫情爆发初期,很多工厂和企业被迫暂停生产,导致经济活动停滞。

尤其在中国,完全“停摆”的现象曾经引起了全球关注。

但是,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工厂和企业开始陆续复工,经济活动开始恢复,实现了“V”型反弹,经济形势逐步好转。

2、内外贸易双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贸易造成了极大冲击,跨国货运和物流受阻,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

在中国,前四个月的进出口货物总值同比下降6.4%。

同时,受国际疫情影响,消费需求出现下滑,国内市场也面临很大的压力。

3、逆周期调节成功面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迅速行动,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措施,通过逆周期调节成功应对挑战。

截至5月份,累计新增贷款增量超过10万亿元,大幅增加信贷供给,促进了社会融资规模爆发式增长,保持了经济增长势头。

二、政策1、财政、货币政策调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措施,在逆周期调节中实现了“精准施策”。

一方面,大规模的财政投资政策,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为实现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方面,则通过宽松政策,降低利率,放松信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扩大内需,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加大内需刺激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通过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推进数字化和网络化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消费升级,促进内需扩大。

3、外贸政策调整中国政府积极应对外贸压力,加强多边贸易合作,拓展技术和文化产业输出,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多赢共享。

总的来说,2020年是中国经济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但是通过政策上的逆周期调节和内生动力的发挥,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向稳定和复苏。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背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给企业的运营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政策和稳企纾困方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策措施降息降费为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降费措施和降息政策。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公积金缴纳比例、暂停征收城乡土地使用税、降低贷款利率等。

降息降费的政策措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银行信贷政策为支持企业发展,银行信贷政策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出现贷款利率优惠、贷款期限延长、贷款用途扩大等。

在政策的支持下,各种形式的融资工具不断推出,在银行贷款支持下,企业可以更快速地解决资金问题,实现企业发展。

增加金融担保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政府增加了一定范围内的担保比例,并优化担保流程。

政府担保可以有效地减少银行信贷风险和财务压力,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帮助。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重要节点。

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帮助,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稳企纾困方案稳企纾困方案是政府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减免税费和社保缴费政府减免企业的税费和社保缴费,帮助企业减轻了负担,也填补了资金缺口。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拖欠工资和欺诈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支持企业贷款政府出台各种贷款政策,为企业提供获得资金的渠道和手段。

同时,政府还对小微企业和新兴企业发放贷款给予特别的支持和优惠。

优化资金结构政府优化企业资金结构,帮助企业减轻了负担,提高了企业资金效益。

政府还加强了对资金行为的监管和管控,维护了金融和市场的稳定性。

结语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是政府用于救助企业和维护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摘要】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策支持不足、金融机构参与度低以及融资难度大。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建立专门金融产品,以及加强金融监管。

这些政策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存在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有利于培育文化产业金融投资环境,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将进一步完善,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政策建议的实施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文化产业、金融支持、问题、政策建议、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融资难度、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参与、建立金融产品、加强监管、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不足。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支持逐渐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完善。

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不足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方面。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政府部门在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理念陈旧、操作不够灵活等现象,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无法有效支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金融支持作为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金融支持,可以促进文化产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加快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步伐,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厦门市支持文化企业抗疫情促发展若干措施

厦门市支持文化企业抗疫情促发展若干措施

厦门市支持文化企业抗疫情促发展若干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2.28•【字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文化正文厦门市支持文化企业抗疫情促发展若干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大力支持文化企业抗疫情促发展,特制定以下措施:一、调整并加快拨付文化产业等专项资金。

对符合《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奖补条件且信用良好的文化企业,按照“容缺受理”原则,快速启动2020年度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兑付工作,确保4月底前资金拨付到位。

针对疫情影响,对文化企业贷款贴息适当降低门槛,贷款贴息比例按上限执行,每家企业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加快启动《厦门市繁荣商业演出市场实施办法》(厦文旅[2019]199号)兑付工作,同时对500座以上大型演艺场所的奖励标准,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提高20%,增加部分的奖励金额不超过10万元。

(责任单位:市文发办、市文旅局、市财政局)二、支持影视产业发展。

快速启动本年度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确保4月底前资金拨付到位。

对受疫情影响暂停工作的在厦影视剧组给予支持,按向经认定的厦门市影视产业服务机构报备的剧组,于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2月29日期间在厦停拍的剧组工作人员实际发生住宿费用,给予每人每天补贴100元,单个剧组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对我市电影院获得省下达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予以1:1的配套奖补,每家不超过10万元;2019年新建的影院按10万元予以补助。

(责任单位:市文发办、市财政局、市文旅局)三、适当减免税收。

按《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八条措施的通知》(厦府规〔2020〕5号),对文化企业在2020年2月至3月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予以全额扶持。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也不例外。

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困难,推动经济稳定和恢复。

本文将对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政府的政策选择进行分析。

一、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形势疫情的爆发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首先是受到交通管制和封锁措施的影响,各地的生产活动受到了严重干扰,不少企业被迫停工停产。

其次是因为疫情导致了消费市场的萎缩,人们出行受限,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很多消费者对于购买大件商品更加谨慎,甚至推迟了消费计划。

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中断和需求减少,中国的出口业务也受到了较大影响。

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出现了增长放缓、消费下降、工业停产等现象。

二、政府的政策选择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困难,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旨在稳定经济、促进就业和保障民生。

其中包括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政策等多方面的措施。

1. 财政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出力度,为应对疫情和促进经济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持。

一方面是加大了投资力度,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另一方面是通过财政补贴和减税降费等手段,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2. 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灵活稳健的措施,保持了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一方面是维持了适度的流动性,确保了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是通过定向降准、利率下调等方式,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了信贷支持,帮助企业渡过了经济难关。

这些政策措施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金融秩序,促进了经济的良性运行。

3. 就业政策在就业政策方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就业稳定。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疫情中小企业危机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疫情中小企业危机

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疫情中小企业危机扶持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银行对策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小企业是受影响最为严重的群体之一。

在这个特殊时期,银行作为财务支持和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银行的支持和对策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疫情带来的危机。

一、改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疫情更加加剧了这一困境。

银行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首先,银行可以加大信贷额度,提高授信便利度,降低贷款利率,以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其次,银行可以推出特殊的贷款产品,满足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的不同需求,例如应急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

此外,银行还可以加强与政府、投资机构的合作,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二、提供金融咨询与管理服务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金融问题,包括资金管理、风险防范、财务规划等。

银行可以通过提供金融咨询与管理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银行可以组织专业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优化财务结构,合理规划资金使用,降低经营风险。

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中小企业的金融知识与管理水平。

三、拓展国际市场疫情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不容忽视,中小企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应对这一挑战,银行可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银行可以结合自身的国际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帮助他们拓展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商机。

此外,银行还可以协助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展会、洽谈商务合作,提供相关的市场信息和业务咨询,使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加有竞争力。

四、推动数字化转型疫情期间,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线下业务受限的问题。

银行可以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线上经营和服务。

银行可以提供电子商务平台、云计算服务、在线支付等工具和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线上渠道,拓宽销售渠道。

此外,银行还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创新解决方案。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积极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金支持方案为了保障企业的后续经营,中国政府推出了多项金融支持政策。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关于启动中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再融资支持工具的通知》。

该通知提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再融资支持工具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此举旨在加强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营。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资金支持措施。

例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行可转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银行加强信贷审批流程,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授信力度,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保险机构开展逆周期调节事业,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的风险保障力度。

稳就业支持方案随着疫情的爆发,很多企业面临着财务困境,甚至出现了裁员现象。

为了保护就业,中国政府推出了多项稳就业支持方案。

首先,政府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

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

例如,北京市政府宣布,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并加强培训和就业指导。

其次,政府鼓励企业通过提高员工的待遇或者减轻员工工作负担等方式来避免裁员。

为了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在很多地方政府还推出了就业补贴政策,支持企业选择保留员工。

减税降费支持方案减税降费是政府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推出了更多减税降费的支持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

首先,政府决定再次推迟按国内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全月应纳税额的3%征收政策。

此外,对小规模纳税人,政府从4月份开始,将其适用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从3%降为2%。

其次,政府也在其他领域提出了减税降费的方案。

例如,在物流行业,政府推出了增值税零税率政策,支持物流企业发展。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滑导致许多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等问题,纷纷求助于政府和金融机构,希望通过获得贷款等金融支持来缓解困境。

各地政府和央行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措施和方案。

政府支持财政资金各地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资金支持,采取包括贴息贷款、担保贷款、贴现贷款、融资担保等多种形式推出稳企行动,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流动资金支持,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减税政策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具体实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了针对新冠疫情影响加强税收支持,进一步实施减轻企业负担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暂停收取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部分行业及企业不再征收职业年金费等。

这些措施为企业减税降费,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金融机构支持贷款支持许多银行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出多种贷款产品来支持企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补充流动资金贷款:为需要短期流动资金支持的企业提供帮助。

•风险缓释类贷款:资产质量较好的企业,可以以自有财产作抵押或进行担保,获得贷款支持。

•信用贷款:为信用较高的企业优惠融资,提供更加宽松的贷款条件。

短期资金互助措施由于疫情导致的货币供应紧张、资金面紧张的情况,各银行相继推出以短期资金互助为中心的方案,通过相互协调资金资源,为企业提供近期的资金支持,缓解资金压力。

市场化债转股除了传统的贷款支持外,市场化债转股成为了一种新的资金支持方式。

债转股是指金融机构持有企业债券后,将其转化为企业股份的一种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发展。

总结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的推出,为疫情期间的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尽管这些政策措施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它们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助力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2020.2.28 原创 疫情重创下,金融扶持文化企业政策分析

2020.2.28 原创 疫情重创下,金融扶持文化企业政策分析

疫情重创下,金融扶持文化企业政策分析2020.02.28作者:段卓杉/刘晓哲新元新经济智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诸如演出停摆、影院暂停营业、旅游订单取消、节事活动叫停等。

特别是原来资金不足中小微文化企业在延迟复工及疫情后续影响下,不得不受制于人力、房租等经营成本上升、营业收入减少、现金流断裂等困境。

在文化资本市场处于低谷期的当前,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更加突显。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中央和各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帮助企业纾困,直击痛点、难点,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据新元文智统计,在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中,除了社会保障举措,基本上均涵盖了金融扶持这一层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发展金融扶持政策涉文化和旅游企业措施汇总表》,28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涉及文化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

一、明确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及贷款展期,贷款支持成政策最大共性为应对疫情,28个省、市、自治区出台的涉及文化企业“普惠性”金融扶持措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均将银行贷款支持列为金融扶持举措,小微企业更是重点关注对象。

其中27个(占比约96.43%)地区均明确提出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货方面的支持措施;26个(约占92.86%)地区提出贷款延期或者续期方面的支持举措。

降低企业贷款利息成本是政策措施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等20个(约占71.43%)地区加大了相关方面的帮扶力度,具体包括下调贷款利率、贴息、减免罚息等举措。

在各地区给出的具体下浮标准中,“10%”为一个重要门槛,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各有33.33%的举措为在原有贷款利率水平基础上下浮10%左右、下浮10%以上。

对于小微企业,各地方额外重视,比如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等地提出2020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

疫情后国家对企业融资的扶持

疫情后国家对企业融资的扶持

疫情后国家对企业融资的扶持
疫情后,国家对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恢复生产和扩大经营。

一、政策支持
疫情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这些政策包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贷款担保、扩大贷款规模等。

同时,国家还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融资服务。

二、财政支持
疫情后,国家加大了对企业财政支持的力度。

政府通过减税降费、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减轻企业的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扩大生产、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三、金融市场支持
疫情后,国家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支持。

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推动金融市场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社会支持
疫情后,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对企业融资的扶持中来。

一些社会组织和机构通过捐赠、设立基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帮助。

同时,一些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对其他企业的扶持中来,通过合作、互助等方式,共同度过难关。

总之,疫情后国家对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多元化的支持和服务。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生产和扩大经营,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

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为了应对这一极其严峻的形势,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稳企纾困方案,以确保企业能够渡过难关,保障就业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一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

一、金融支持方案1.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央行联合推出贷款扶持计划此计划旨在为受疫情冲击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重点支持疫情防控物资、医药、农资等行业。

此外,针对普惠金融企业,政府还将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增强其自主支持能力。

以上措施将有效弥补企业流动性短缺的燃眉之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2. 支持银行为企业提供延迟还本付息服务银行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延长贷款本息还款期限、宽限期和延期还款等方式的金融服务,这将有助于企业对抗流动性危机,促进复工复产。

3. 加大信用风险缓释力度借助央行共享的企业征信信息数据库,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企业信用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信贷政策并为企业提供优惠利率。

此外,企业也可以提供良好的信贷记录作为未来融资的抵押担保。

4. 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金融机构便利化操作针对金融机构的融资压力,央行出台了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增加金融机构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

5. 引导银行理性核销不良贷款针对不良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央行鼓励引导其在核销坏账的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投放力度,继续支持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稳企纾困取得明显效果以上政策的出台与实行,为企业摆脱疫情的阴影,推动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 企业复产率不断提高政府的贷款支持和企业融资压力的减缓,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加速了复工复产的进程,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9.57%。

2. 实现稳定的就业形势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保证了企业不裁员或者尽可能少裁员,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政策,可以扩大企业规模,招聘更多的人,使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情重创下,金融扶持文化企业政策分析
2020.02.28作者:段卓杉/刘晓哲新元新经济智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文化产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诸如演出停摆、影院暂停营业、旅游订单取消、节事活动叫停等。

特别是原来资金不足中小微文化企业在延迟复工及疫情后续影响下,不得不受制于人力、房租等经营成本上升、营业收入减少、现金流断裂等困境。

在文化资本市场处于低谷期的当前,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更加突显。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中央和各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帮助企业纾困,直击痛点、难点,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据新元文智统计,在各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中,除了社会保障举措,基本上均涵盖了金融扶持这一层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发展金融扶持政策涉文化和旅游企业措施汇总表》,28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涉及文化企业的金融扶持政策。

一、明确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及贷款展期,贷款支持成政策最大共性
为应对疫情,28个省、市、自治区出台的涉及文化企业“普惠性”金融扶持措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均将银行贷款支持列为金融扶持举措,小微企业更是重点关注对象。

其中27个(占比约96.43%)地区均明确提出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货方面的支持措施;26个(约占92.86%)地区提出贷款延期或者续期方面的支持举措。

降低企业贷款利息成本是政策措施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浙江等20个(约占71.43%)地区加大了相关方面的帮扶力度,具体包括下调贷款利率、贴息、减免罚息等举措。

在各地区给出的具体下浮标准中,“10%”为一个重要门槛,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各有33.33%的举措为在原有贷款利率水平基础上下浮10%左右、下浮10%以上。

对于小微企业,各地方额外重视,比如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等地提出2020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降低0.5个百分点左右。

二、降低担保贷款难度、成本,激发担保融资活跃度成政策显性特征
新元文智分析发现,28省市出台的金融扶持举措中“担保融资”的出现频次仅次于“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货”以及“延期或者续期”,众多地区通过多重措施激发企业担保贷款融资的积极性。

经统计有21个(约占75.00%)地区提出了担保贷款融资支持方面的相关举措,具体包括取消反担保、取消再担保、提供担保贷款、担保费补助、减免担保费用、
担保费用宽限延期、担保贷款利息支持、担保贷款风险补偿等诸多措施。

其中取消反担保及降低担保费用成本显现频次较高,如天津、内蒙古、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广东、海南、贵州、甘肃等地提出政府性担保机构取消反担保方面的举措;北京政府性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企业的担保融资降低综合费率0.5个百分点,辽宁、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广东、贵州等地提出政府性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至1%以下的措施。

三、提倡线上服务与绿色通道,金融服务便捷性成政策强调性措施
基于疫情下企业需求的急切性,以及现场金融服务的难度加大,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等15个地区(约占53.57%)出台了提高金融服务便捷性与效率方面的措施,包括在线办公、建立绿色通道、简化流程、缩短审批时间等措施,服务内容包括保险理陪、信贷申请、担保贷款审批、资金结算等。

四、推进挂牌上市进程,资本市场服务成政策特色性措施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为已挂牌上市的金融产品及拟挂牌上市企业的常规性推进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减缓疫情对企业资本市场活动的冲击,不少地区也制定了相应措施,成为扶持政策的一个特色点,比如北京、河北、辽宁、江苏、重庆、陕西等地提出对于因受疫情影响在股票质押、公司债兑付、信息披露等方面遇到困难的企业,指导其用好相关政策,通过适当展期、发新还旧和延期披露等方式,化解流动性危机,渡过难关;北京、湖北等地提出积极推进拟上市公司IPO、新三板创新层企业申请精选层辅导验收工作,采取非现场等灵活高效方式进行辅导验收等。

五、发挥平台功能,以平台促金融服务成政策创新性措施
对比分析发现,28个省、市、自治区为应对疫情,促进金融服务推出的一个创新性举措为搭建平台,基于平台的功能促进企业进行资本活动,比如北京提出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债权债务平台,为参与政府采购和国企采购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确权融资服务;河南提出依托权益性交易场所建设供应链债权债务平台,为参与政府采购和国企采购的中小微企业提供确权融资服务等。

六、出台专项政策,提高政策完善度与针对性
除了涉及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外,初步统计,北京、河北、山西、吉林、上海、江苏、
浙江等12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台了针对文化(或者文化旅游)企业的专项政策措施,以帮助企业应对疫情。

这些政策中的金融扶持措施一方面在各地区普惠性措施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完善,另一方面也更具针对性、专属性。

如北京提出持续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辖区内银行2020年文化企业贷款同比增长不低于15%,有贷款余额的户数同比增长不低于15%;上海明确重点支持领域,提出支持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全面落实国家及本市出台的金融扶持政策,联动上海市文创特色支行、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等金融机构,力争加大对文旅、演出、影视、会展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及中小微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制定金融扶持措施,助力受疫情影响的文化企业走出困境。

然而疫情对产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金融扶持政策同样需要“与时俱进”。

预计疫情过后,一些受影响较大的文化领域企业将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尽快恢复至正常运营轨道,比如电影放映、演出、文创市集及节庆活动、影视剧拍摄、综艺节目制作、旅游演艺及基于旅游的文化娱乐活动、各类线下文娱游乐企业等。

文化企业间的并购整合将有加快趋势,疫情为大量中小微文化企业带来了生存危机,同时互联网文化娱乐等领域的企业迎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契机,预计企业间的并购整合需求将会有所增加。

此外,预计短期内文化企业的股权融资难度将加大(以互联网文化娱乐为代表的新兴业态除外)。

建议各级政府部门持续关注疫情对文化企业的影响,不断优化和完善金融服务文化企业的政策措施,促进企业走出“疫情阴影”,不断发展壮大,进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新元新经济智库原创。

如有进一步需要可联系新元新经济智库沟通。

媒体如有采用,请注明出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